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人生 > 诗句大全>关于桥的诗句——《洛桥》

关于桥的诗句——《洛桥》

2023-12-22 08:47:05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地摊先生”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关于桥的诗句——《洛桥》,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关于桥的诗句——《洛桥》,供大家阅读参考。

关于桥的诗句——《洛桥》

篇1:关于桥的诗句——《洛桥》

《洛桥》原文

金谷园中柳,

春来似舞腰。

那堪好风景,

独上洛阳桥。

《洛桥》鉴赏

“洛桥”,一作“上洛桥”,即天津桥,在唐代河南府河南县(今河南洛阳市)。大唐盛世之时,每逢阳春时节,这里是贵达士女云集游春的繁华胜地。但在安、史乱后,已无往日盛景。

河南县还有一处名园遗址,即西晋门阀豪富石崇的别庐金谷园,在洛桥北望,隐约可见。诗人春日独上洛阳桥,北望金谷园,即景抒怀,以寄感慨。

开篇先写眼中景。眺望金谷园遗址,只见柳条在春风中摆动,婀娜多姿,宛如一群苗条的伎女在翩翩起舞,一派春色满园的好景致。接着写心中情。面对这一派好景,此刻却只有诗人孤零零地站在昔日繁华的洛阳桥上,备感冷落,不胜感慨。

显然,诗的主题思想是抒发好景不常、繁华易逝的历史盛衰的感慨,新意不多。它的妙处在于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所造成的独特意境和情调。以金谷园引出洛阳桥,用消失了的历史豪奢比照正在消逝的今日繁华,这样的构思是为了激发人们对现实的思考,而不单纯陷于历史的感慨,发人深省。用柳姿舞腰的轻快形象起兴,仿佛要引起人们对盛世欢乐的向往,却又以独上洛桥的忧伤,切实唤起人们对时世衰微的关注,这样的手法是含蓄深长的。换言之,它从现实看历史,以历史观现实,从欢乐到忧伤,由轻快入深沉,巧妙地将历史的一时繁华与大自然的眼前春色溶为一体,意境浪漫而真实,情调遐远而冷峻,十分概括地表现出由盛入衰的中唐时代脉搏。

《洛桥》作者简介

李益(746-829), 唐代诗人,字君虞,陕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

篇2:关于桥的诗句——《上洛桥》

《上洛桥》这首诗体现了诗人的深切感情,我们一起来看看《上洛桥》的原文及作者简介。

《上洛桥》原文

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何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

《上洛桥》赏析

“洛桥”,一作“上洛桥”,即天津桥,在唐代河南府河南县(今河南洛阳市)。当大唐盛世,阳春时节,这里是贵达士女云集游春的繁华胜地。但在安史之乱后,已无往日盛况。河南县还有一处名园遗址,即西晋门阀豪富石崇的别庐金谷园,在洛桥北望,约略可见。人春日独上洛阳桥,北望金谷园,即景咏怀,以寄感慨。

它先写目中景。眺望金谷园遗址,只见柳条在春风中摆动,婀娜多姿,仿佛一群苗条的伎女在翩翩起舞,一派春色繁荣的好风景。然后写心中情。面对这一派好景,此时只有人孤零零地站在往昔繁华的洛阳桥上,觉得分外冷落,不胜感慨系之。

诗的主题思想是抒发好景不长、繁华消歇的历史盛衰的感慨,新意无多。它的妙处在于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所造成的独特意境和情调。以金谷园引出洛阳桥,用消失了的历史豪奢比照正在消逝的现时繁华,这样的构思是为了激发人们对现实的关注,而不陷于历史的感慨,发人深省。用柳姿舞腰的轻快形象起兴,仿佛要引起人们对盛世欢乐的神往,却以独上洛桥的忧伤,切实引起人们对时世衰微的关切,这样的手法是含蓄深长的。换句话说,它从现实看历史,以历史照现实,从欢乐到忧伤,由轻快入深沉,巧妙地把历史的一时繁华和大自然的眼前春色溶为一体,意境浪漫而真实,情调遐远而深峻,相当典型地表现出由盛入衰的中唐时代脉搏。应当说,在中唐前期的山水诗中,它是别具一格的即兴佳作。

《上洛桥》作者简介

李益(746-829), 唐代诗人,字君虞,陕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

篇3:关于桥的诗句——《洛桥晚望》

《洛桥晚望》原文

天津桥下冰初结,

洛阳陌上人行绝;

榆柳萧疏楼阁闲,

月明直见嵩山雪。

《洛桥晚望》作者简介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早年生活贫困,曾周游湖北、湖南、广西等地,无所遇合,屡试不第。贞元(785~805)中张建封镇徐州时,郊曾往谒。46岁始登进士第。后东归,旅游汴州(今河南开封)、越州(今浙江绍兴)。贞元中任为溧阳尉。在任不事曹务,常以作诗为乐,被罚半俸。元和(806~820)初,河南尹郑余庆奏为河南水陆转运从事,试协律郎,定居洛阳。60岁时,因母死去官。郑余庆镇兴元,又奏为参谋、试大理评事。郊应邀前往,到阌乡(今河南灵宝),暴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诗与韩愈并称“韩孟”。有《孟东野诗集》。

《洛桥晚望》简介

前人有云孟诗开端最奇,而此诗却是奇在结尾。它通过前后映衬,积攒力量,造成气势,最后以警语结束全篇,具有画龙点睛之妙。

题名《洛桥晚望》,突出了一个“望”字。四句诗,都写所见之景,然而前三句之境界与末句之境界迥然不同。前三句描摹了初冬时节的萧瑟气氛:桥下冰初结,路上行人绝,叶落枝秃的榆柳掩映着静谧的楼台亭阁,万籁俱寂,悄无人声。就在这时,诗人大笔一转:“月明直见嵩山雪”,笔力遒劲,气象壮阔,将视线一下延伸到遥远的嵩山,给沉寂的画面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在人们面前展示了盎然的意趣。到这时,人们才恍然惊悟,诗人写冰初结,乃是为积雪作张本;写人行绝,乃是为气氛作铺陈;写榆柳萧疏,乃是为远望创造条件。同时,从初结之“冰”,到绝人之“陌”,再到萧疏之“榆柳”、闲静之“楼阁”,场景不断变换,而每一变换之场景,都与末句的望山接近一步。这样由近到远,视线逐步开阔,他忽然发现在明静的月光下,一眼看到了嵩山上那皑皑白雪,感受到极度的快意和美感。而“月明”一句,不仅增添了整个画面的亮度,使得柔滑的月光和白雪的反射相得益彰,而且巧妙地加一“直见”,硬语盘空,使人精神为之一振。

这首诗写出了“明月照积雪”的壮丽景象。天空与山峦,月华与雪光,交相辉映,举首灿然夺目,远视浮光闪烁,上下通明,一片银白,真是美极了。诗人从萧疏的洛城冬景中,开拓出一个美妙迷人的新境界,而明月、白雪都是冰清玉洁之物,展现出一个清新淡远的境界,寄寓着诗人高远的襟怀。

篇4:关于月亮的诗句——《洛桥晚望》

《洛桥晚望》原文

天津桥下冰初结,

洛阳陌上人行绝。

榆柳萧疏楼阁闲,

月明直见嵩山雪。

《洛桥晚望》赏析

题名《洛桥晚望》,突出了一个“望”字。四句诗,都写所见之景,然而前三句之境界与末句之境界迥然不同。前三句描摹了初冬时节的萧瑟气氛:桥下冰初结,路上行人绝,叶落枝秃的榆柳掩映着静谧的楼台亭阁,万籁俱寂,悄无人声。就在这时,诗人大笔一转:“月明直见嵩山雪”,笔力遒劲,气象壮阔,将视线一下延伸到遥远的嵩山,给沉寂的画面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在人们面前展示了盎然的意趣。到这时,人们才恍然惊悟,诗人写冰初结,乃是为积雪作张本;写人行绝,乃是为气氛作铺陈;写榆柳萧疏,乃是为远望创造条件。同时,从初结之“冰”,到绝人之“陌”,再到萧疏之“榆柳”、闲静之“楼阁”,场景不断变换,而每一变换之场景,都与末句的望山接近一步。这样由近到远,视线逐步开阔,他忽然发现在明静的月光下,一眼看到了嵩山上那皑皑白雪,感受到极度的快意和美感。而“月明”一句,不仅增添了整个画面的亮度,使得柔滑的月光和白雪的反射相得益彰,而且巧妙地加一“直见”,硬语盘空,使人精神为之一振。

这首诗写出了“明月照积雪”的壮丽景象。天空与山峦,月华与雪光,交相辉映,举首灿然夺目,远视浮光闪烁,上下通明,一片银白,真是美极了。诗人从萧疏的洛城冬景中,开拓出一个美妙迷人的新境界,而明月、白雪都是冰清玉洁之物,展现出一个清新淡远的境界,寄寓着诗人高远的襟怀。

《洛桥晚望》作者简介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篇5:有关桥的诗句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 温庭筠《商山早行》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 林杰《乞巧》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 志南《绝句》

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雄豪。 —— 完颜璹《朝中措·襄阳古道灞陵桥》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张继《枫桥夜泊 》

平岸小桥千嶂抱。 —— 王安石《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 鱼玄机《江陵愁望寄子安》

参差烟树灞陵桥。 —— 柳永《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

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 马致远《寿阳曲·远浦帆归》

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着无人唤。 —— 黄庭坚《菩萨蛮·半烟半雨溪桥畔》

两岸月桥花半吐。 —— 真德秀《蝶恋花·两岸月桥花半吐》

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 —— 周邦彦《兰陵王·柳》

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 —— 张孝祥《水调歌头·和庞佑父》

不似当时,小桥冲雨,幽恨两人知。 —— 周邦彦《少年游·朝云漠漠散轻丝》

时时自有春风扫。 —— 王安石《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

苏小门前柳万条,毵毵金线拂平桥。 —— 温庭筠《杨柳八首·其三》

短篷南浦雨,疏柳断桥烟。 —— 赵长卿《临江仙·暮春》

忽忆故人今总老。 —— 王安石《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 —— 姜夔《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飞雪过江来,船在赤栏桥侧。 —— 吕渭老《好事近·飞雪过江来》

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 —— 刘长卿《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柳下朱门傍小桥。 —— 蔡伸《一剪梅·堆枕乌云堕翠翘》

红桥二十四,总是行云处。 —— 姜夔《侧犯·咏芍药》

美女渭桥东,春还事蚕作。 —— 李白《陌上桑》

流水泠泠,断桥横路梅枝亚。 —— 朱翌《点绛唇·梅》

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 —— 黄公绍《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

报韩虽不成,天地皆振动。 —— 李白《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

红透肌香,暗把游人误。 —— 真德秀《蝶恋花·两岸月桥花半吐》

花开深洞仙门小,路过悬桥羽节轻。 —— 刘沧《赠道者》

酹酒苍茫,倚歌平远,亭上玉虹腰冷。 —— 吴文英《十二郎·垂虹桥》

蜂须轻惹百花心,蕙风兰思寄清琴。 —— 薛昭蕴《浣溪沙·握手河桥柳似金》

香袖凭肩,谁记当时话。 —— 晏几道《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华骢会意,纵扬鞭、亦自行迟。 —— 周邦彦《夜飞鹊·河桥送人处》

短长亭子短长桥,桥外垂杨一万条。 —— 钱枚《忆王孙·短长亭子短长桥》

没幸章台成别恨,有情灞岸管离愁。 —— 朱栴《官桥柳色》

飏青旗、流水桥旁。 —— 秦观《行香子·树绕村庄》

【关于桥的诗句——《洛桥》】相关文章:

1.杜甫《洛桥》诗歌鉴赏

2.写桥的诗句

3.赞美放生桥的诗句

4.描写桥的唯美诗句

5.描写桥的经典诗句

6.洛桥晚望原文及赏析

7.桥 作文

8.作文桥

9.《桥》说课稿

10.读“桥”

下载word文档
《关于桥的诗句——《洛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