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人生 > 诗句大全>20、古诗

20、古诗

2023-12-22 08:06:5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jansen75”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20、古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20、古诗,希望对大家的学习与工作有所帮助。

20、古诗

篇1:20、古诗

20、古诗三首

课题 20、古诗三首 共2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背诵、默写课文,感受祖国山河和大自然的秀美。

2、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重点理解“一日还”、“万重山”、“三千尺”、“落九天”的意思,体会作用。

3、能说出3首诗的意思。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重点理解“一日还”、“万重山”、“三千尺”、“落九天”的意思,体会作用。

教学准备 课前让学生整理自己喜欢的古诗。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指导

1、读古诗,做到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借助工具书或课文插图理解诗歌的意思。

第一课时

一、学习《早发白帝城》

1、课前谈话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学长河中,古诗是一朵特别耀眼瑰丽的浪花。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往今来,多少诗人留下了伟大的诗作,令人读后浮想联翩,感慨万千。谁能把自己喜欢的诗吟诵给大家听?

2、导入揭题

让我们随着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足迹,一起去领略一下长江三峡的美丽风光。

揭题:早发白帝城

3、检查预习

(1)、四人小组为单位检查朗读情况,交流对诗歌的理解程度。

(2)、集体交流:

a组词:

帝( ) 辞( ) 猿( )

b、选择正确的读音:

出发( ) 理发( )(fā fà)

朝阳( ) 朝代( )(zhāo cháo)

还东西( ) 还有( )(hái huán)

重复( ) 重量( )(chóng zhòng)

间隔( ) 中间( )(jiàn jiān)

c、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4、理解诗意

(1)、说说诗题的意思。

(2)、看图,自己读读诗,说说诗句的意思,能说哪句就说哪句。

(3)、同桌互说。

(4)、教师点拨。

千里、万重山

(5)、看图,串连全诗的.意思。

5、朗读悟情

自由朗读,感受诗意,说说从中你体会到什么?(景美,行船速度快,诗人心情愉快。)

出示图片,播放音乐,

师述:李白站在船头,他望着滔滔的江水,两岸高山峻岭,悬崖峭壁,听着猿猴的声声啼叫,想到自己马上就要回到家乡,多么高兴!李白禁不住吟唱起来――

a师生配乐齐诵全诗。

b情景表演。

二、学习《望庐山瀑布》

1、谈话引入

李白荡舟回到了江陵,又马不停蹄赶到了九江,观赏到了庐山真面目。让我们也乘上火车,去庐山撩开那神秘的面纱吧。

――《望庐山瀑布》(板书)

2、整体感知

(1)、看录象,想一想:庐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壮观雄伟)

(2)、李白是站在哪儿看瀑布的?你从哪儿看出来?

3、回忆小结学习方法:

(1)、通过看图或查工具书理解诗句的意思。

(2)、交流、质疑。

(3)、朗读体会。

4、点拨:

(1)、日照香炉生紫烟 (理解“香炉、紫、烟)

(2)、遥看瀑布挂前川 (理解“挂前川”,从“挂”中体会到什么?说明瀑布怎样?)

(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理解“三千尺、疑”,你觉得瀑布怎样?)

5、朗读悟情

(1)、生看录象,师述:在这连绵不断的青山之中,一道银白色的瀑布奔腾而下,多么美丽、多么壮观。

(2)、你能通过朗读体现出这美丽而壮观的景象吗?

三、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2、3、4

第二课时

一、揭示课题――《赠刘景文》

二、简介苏轼

三、检查预习

1、指名读诗歌

2、说说你学懂了什么。

四、点拨:

擎:往上托。

雨盖:荷叶。

犹:还。

君:你。

须:一定。

五、看图串连诗意

六、朗读指导。

七、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1、5、6

八、综合性活动:

选择音乐、画画、题写诗句。

教后反思

篇2:20《古诗》

20《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古诗内容;使学生了解祖国山河的壮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中的5个生字及新词。

3.会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绘的景色,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生要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展现诗句所描绘的情景;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绝句》所描写的景色。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古诗《望庐山瀑布》,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的内容;使学生了解祖国河山的壮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学会“庐”、“川”2个生字,会解释“生”、“疑”这2个词;能说出“日照香炉生紫烟”和“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两句诗的意思。

(三)会背诵、默写古诗。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通过诗中所描绘的景色,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

学生要边读边想象,在头脑中展现诗句所描绘的情景,体会出庐山瀑布的雄伟气势。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初步感知。

1.导语 导入  :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尤其是在唐代,古代文化出现了一个空前繁荣的时期,同时也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所写的《望庐山瀑布》这首诗。

2.试读古诗,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试读古诗,用笔划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2)学习生字。

庐(l*),庐字是半包围结构,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字形,即:在门户的户的上面加上广,生字所带的新词是庐山,庐山,在江西省北部,是游览胜地,著名风景区。

川(chu1n),川是翘舌音,用三拼连读的方法读准字音(ch―u―1n→chu1n)声调标在a上;用数笔画或书空的方法记字形,字义是水道、河流的意思。组词:山川、四川、川剧、一马平川、川流不息。

学习生字要读准字音、记清字形、了解字义、大部分会用。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以字形教学为主,加强对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达到正确书写,合理运用的要求。学生也经常在形近字、同音字上出错,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设计一些习题,强化训练、形成能力。例,组词:

疑( ) 庐( ) 卢( )

凝( ) 炉( ) 沪( )

3.解释诗题,初步理解古诗内容:

(1)教师板书诗题:望庐山瀑布

解释诗题: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①什么是瀑布?(瀑布,指从陡峭的山崖上河身突然降落的水流,远看好像挂着的白布。)

②望是什么意思?(望,远远的看。)

③诗题是什么意思?(站在远处看庐山瀑布。)

④教师明确:《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绘的就是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

(二)指导朗读,加深理解。

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指导学生朗读除指导读准字音外,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感,正确断句,不拿腔作调。教师应在停顿和语句轻重音两方面加强对学生的指导,让学生反复朗读,读出韵味,读出感情。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再要求背诵。

诗歌的朗读要注意诗的特点。一是要通过恰当的停顿,读出鲜明的节奏。朗读诗句,不能没有停顿地连着读,更不能在不该停顿的地方停顿,把诗句读破。《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比较恰当的停顿应该是: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二是要注意把韵脚读得响亮、清晰些,读出韵味。这首诗押的.是an韵。朗读时,一定要把“烟、川、天”这些韵脚读出来。

前两句诗读的速度要稍微慢一些。后两句诗读的时候节奏要轻快一些,语调高一些。

教师要通过范读的方式加强指导,使学生初步懂得朗读诗歌的要领,并用比较充裕的时间让学生练习朗诵。

1.教师范读,学生练习朗读。

2.逐句理解各诗句的意思。

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先让学生找出不理解的字词;再借助字典或查找一些资料弄懂这些字词的意思;然后再让学生说说整首诗的意思。此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训练学生把句子说通顺、说完整、说优美。诗句的意思写在投影片或小黑板上,让学生读,并记录下来。

(1)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是什么意思?(“香炉”,指庐山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山峰尖圆,烟云聚散犹如香炉,因此而得名。)

“生”是什么意思?(“生”的原意是生成的意思,在这里是“升腾”的意思。)

这句诗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先说,教师再归纳总结:在阳光照耀下,香炉峰顶弥漫着紫色的烟雾,像香炉里散发的烟一样不停地升腾。)

(2)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是什么意思?(远)

“瀑布”是什么意思?(瀑布,指从陡峭的山崖上或河身突然降落的水流,远看好像挂着的白布。)

“川”是什么意思?(川,水道、河流的意思,指瀑布下泻之后像一条河。)

“挂前川”是什么意思?(挂前川,瀑布挂在山的前面。“挂”字化动为静,形象地表现出了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状态。)

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远远望去,瀑布像一条大河垂挂在山前。)

(3)飞流直下三千尺,

“飞流”是什么意思?(飞泻的水流。)

“直下”是什么意思?(“直下”是直泻而下的意思。直下,既写出了山的高峻(j)n)陡峭,又突出了瀑布奔腾而下,势不可挡的气魄。)

“三千尺”是什么意思?(“三千尺”是虚指,意在形容瀑布的高和长。)

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很长的瀑布从陡峭的山崖上飞快地直泻而下。)

(4)疑是银河落九天。

“疑”是什么意思?(疑,可能是,怀疑。)

“银河”是什么意思?(天河,晴朗的夜空里呈现出的由许多恒星组成的白色光带,看上去像银白色的大河。)

“落”的意思是什么?(落,这里指“从……落下”;“落”字写出了瀑布倾泻而下的磅礴气势。)

“九天”是什么意思?(古代传说天有九重,这里指天的最高处。)

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使人怀疑是银河从天上的最高处倾泻下来了。)

3.读各诗句的意思,看插图,思考:

(1)这首诗描绘的是什么?(庐山瀑布。这首诗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的雄伟景色,使人感受到祖国山河壮丽可爱。)

(2)诗中哪些语句具体写了瀑布,是抓住什么来写的?(“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

篇3:20 古诗《池上》教案

20 古诗《池上》教案

古诗《池上》教案   标签: 教案 正文: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积累。 重点难点: 1、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年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 2、品味古诗语言,抓住“偷采”、“不解”、“藏踪迹”等词语感受诗人炼字之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导语:同学们,还记得杨万里《小池》这首诗吗?谁背给大家听听。 2、今天,我们又来学习一首古诗,也是讲夏日池塘上发生的事。 3、板书课题,齐读。 3、简介白居易。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池上》。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检查。 (1)读准字音:撑、艇、萍都是后鼻音。 (2)齐读诗歌:说说池塘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一个小孩偷采白莲)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句。 1、再次自由读诗,试着理解诗句的`饿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2、同桌交流,理解诗意。 3、指名交流,指导理解诗句意思。 四、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1、你从这首诗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娃? (天真、可爱、顽皮、活泼、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乡村小孩) 2、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偷采:结合自己小时候“偷偷”做的一些顽皮之事,体会孩子的无邪、可爱、纯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 不解: 小娃自以为没有人知道,做得很机密,很隐蔽,瞒过了大人,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开的一道浮萍已经暴露了他的“偷采”之事呢!体会孩子的质朴、纯真、可爱 3、教师:诗人用传神、凝练的词句,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天真无邪、活泼调皮、纯真可爱的乡村小娃的形象。你从中能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感呢?(喜爱之情) 4、指导朗读全诗。读出小娃的顽皮活泼、天真可爱,诗人的喜爱之情。 指名读―指名读―评议――齐读 5、背诵古诗。 五、拓展延伸。 教师:还有哪些古诗也是描写小孩子童真、童心、童趣的,请你搜集整理,并读一读,去体会一下,下节课交流。  

篇4:描写夏天的古诗20

描写夏天的古诗20

夏天,一个炎热。喧闹的季节来到了。那关于夏天的.古诗大家还记得吗?

1、《夏昼偶作》

唐·柳宗元

南州溽暑醉如酒,隐几熟眠开北牖。

日午独觉无馀声,山童隔竹敲茶臼。

2、《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4、《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5、《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6、《初夏即事》

宋·王安石

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西陂。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7、《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8、《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9、《曲院风荷》

清·陈璨

六月荷花香满湖,红衣绿扇映清波。

木兰舟上如花女,采得莲房爱子多。

10、《夏夜叹》

唐·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

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

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

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

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1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2、《夏吟》

宋·戴石屏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13、《初夏绝句》

宋·陆游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14、《夏日对雨》

唐·裴度

登楼逃盛夏,万象正埃尘。

对面雷嗔树,当街雨趁人。

檐疏蛛网重,地湿燕泥新。

吟罢清风起,荷香满四邻。

15、《始夏南园思旧里》

唐·韦应物

夏首云物变,雨余草木繁。

池荷初帖水,林花已扫园。

萦丛蝶尚乱,依阁鸟犹喧。

对此残芳月,忆在汉陵原。

16、《鹧鸪天》

宋·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17、《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花开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18、《初夏》

宋·朱淑真

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

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19、《三衢道中》

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睛,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20、《初夏睡起》

宋·杨万里

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篇5:20、古诗《小儿垂钓》教案

20、古诗《小儿垂钓》教案

20、古诗《小儿垂钓》教案   一、能理解古诗的意思,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领会儿童收视反听、机警可爱的形象。 二、学会古诗中的两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和词组。 3、能不错流利有情感地朗读古诗,并能违诵古诗。 讲授时间:一学时 讲授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一、一起说话:同窗们,你们喜欢垂钓吗?说说你的垂钓经历。 不光同窗们喜欢垂钓,连古代的小朋友也很喜欢垂钓,今天我们来进修唐代骚人胡令能的《小儿垂钓》。 二、揭示课题: (1)齐读课题; ⑵说说意思:小儿就是小孩儿,垂钓就是垂钓的意思。 ⑶设问:作者为啥子不写大人垂钓,要写小孩儿垂钓呢?这个小孩儿垂钓事实有啥子地方把骚人吸引住了呢?让我们一路来进修古诗。 二、讲授古诗: 一、朗读古诗: (1)要想学好古诗,必须起首要读好古诗,本身操练将字音读准,诗句读通顺。 ⑵指名读,西席指导。进修稚子、侧坐。稚子:小孩儿。标题问题中有一个同义词就是小儿。侧坐:身板歪斜着坐。 ⑶西席范读,注意停顿和语气。 ⑷再指名读,齐读。 二、自学古诗: (1)自学,说说每句诗的意思,不懂之处可以查字典,看图,或接洽上下文举行诠释。 ⑵小组会商,每位同窗都说一说,小组上举行总结。 3、师生交流,初步理解古诗: (1)通过适才的自学,说说你懂患了那个词、那句诗的意思? ⑵初步进修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台草映身。 A、蓬头:头发散乱,没有梳理。 垂纶。纶指垂钓用的丝纺线,用一个同义词的书写形式容。垂纶就是指垂钓的意思。 莓苔:长在湿润之处的低等植物。一般长在太阳光不容易照到之处。 映身:讳饰着身板。 B、连起来讲说诗句的意思。(注意要改正病句) ⑶初步进修路人借问遥挥手,怕得鱼惊不该人。 A、借问:向人探询看望,我们学过一首古诗,也有借问一词,是啥子?借问酒家那边有,路人遥指杏花村借问是指有礼貌地问。 遥:远远的;应:应答。 B、连起来讲说诗的'意思。(注意要改正病句) 三、深入咀嚼古诗,赏识诗歌。 一、一个小孩儿垂钓是再泛泛不过了,作者为啥子要去写他呢?再读读诗歌,说说你感受和领会最深的是啥子?同桌彼此交流一下。 二、西席引导,深入咀嚼 (机警可爱、收视反听) (1)、咀嚼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台草映身。 A、蓬头申明了连头发也没有梳理,就来垂钓,申明很是孔殷很是踊跃地想学会垂钓。(黑板字) B、侧坐莓苔草映身申明小孩儿机警伶俐。 莓苔:此地太阳光不容易照到,人不会被爆晒。人去的比较少,干扰少,是一个垂钓的好地方。 草映身:担忧被鱼看见,用草遮拦着身板。又申明了他收视反听地垂钓,不惮草划破小脸。 这一切申明了小孩儿有了一定的垂钓知识,学得有样。 西席语言小结: 这个小孩已看了很长时间,学了很长时间,准备了比较长的时间(钓竿、钓钩、渔篓),今天终于有机会大展身手了,你说此时,他心中会想啥子?(钓大鱼,大人瞧得起) C、操练朗读:熬头句开心,第二句要念书儿童的机警可爱。(指名读、齐读) ⑵、咀嚼路人借问遥挥手,怕得鱼惊不该人。 A、让学生先回答; B、是啊,当你正在收视反听垂钓时,而且好象鱼就要上当了,却有一小我私人高声向你问路,你心中会想啥子?(做了用手做姿势叫行人不作声) 你会如何去做?(摆手让他走、摆手叫他别作声、挥手叫他过来,轻轻告诉他) 你以为书上说的是啥子用手做姿势? 西席语言小结。(何等伶俐的小孩) C、操练朗读。这两句轻声。 ⑶、看图咀嚼:看书上的图,行人笑呵呵地,没有告诉他路,为啥子还是笑呵呵的呢?行人会说啥子?(黑板字:可爱) ⑷、齐读古诗,读出小孩的可爱机警。 四、违诵古诗。何等好的古诗,28个字就将一个可爱的垂钓小孩活泼地描述了出来,让我们来违下来。 5、拓展赏识: 古代的许多诗歌描述儿童的可爱的形象,写得大好,我们来读读: (1)放牧的孩子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遽然闭口立。清袁枚〈所见〉这是写了放牧的孩子的形象) ⑵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油菜花无处寻。(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⑶放牧的孩子归去横牛违,短笛无腔信口吹。(宋、雷震《村晚》) 5、作业设计:将《小儿垂钓》改写成200字摆布的短文。 黑板字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ZHI 蓬头稚子学垂纶,学得踊跃 CE学得有样可爱 侧坐莓台草映身。学得伶俐 路人借问遥挥手, 怕得鱼惊不该人。

篇6:课文 20 古诗-人教课标教材

课文 20 古诗两首-人教课标教材

《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读懂诗句,

2.理解诗意。

3.有感情地诵读古诗,并背诵。

4.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5.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想象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诗境,训练语言。

课前准备

学生:①搜集有关李白和孟浩然生平的材料。②读熟课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

1.揭题。

2.读题。

3.注意“孟(mèng)”的读音及写法。

4.解题。注意黄鹤楼与广陵的位置。

[4] [5] [6] [7] [8] [9] [10]  ...  >>

【20、古诗】相关文章:

1.读后感20

2.会计工作20总结

3.5 20文案

4.5月20感言

5.20演讲稿600字

6.科学性范文20

7.20块钱散文

8.转正自我鉴定20~30字

9.初中英语作文20词

10.20后的一天

下载word文档
《20、古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