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望江楼的诗句
“青椒新酱”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写望江楼的诗句,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写望江楼的诗句,希望大家喜欢!
篇1:写望江楼的诗句
写望江楼的诗句
(第一首)
青苔葳蕤,
石阶湿滑,
古老的望江楼,
在月光的浸润中,
泛起柔和的光。
江畔小路冷清下来,
高大的榆树弯曲的树枝,
也在夜风的抚弄下,
有了些许的灵动。
新植的杨树,
睁着懵懂无知的眼睛,
渴求读懂,
那紧闭门窗内,
神秘的往事,
与深邃的哲理。
夜,
让一切变得真实起来,
虚荣与狭隘,
被星星纤细的明亮,
刺破。
黑暗,
也许更能接近神灵,
在风中行走的灵魂,
寻找着怀念的人。
面对,
一座古老的建筑,
面对,
厚重的历史,
人们的敬畏与崇拜,
太少太少。
欲望的无限扩张,
故土成为被遗忘的,
薄薄的过往。
谁会在月亮的注视中,
俯身向下,
去感悟一滴露水的,
清澈与柔弱?
谁会在斑驳的树影,
与青草的'气息中,
去感谢大地的恩泽?
又有谁,
会站在望江楼前,
仰视那木制的栏杆、
镂空的花窗,
在时光的遗韵中,
缅怀那些用汗水、
泪水、鲜血
或是用生命来创造,
历史的平凡人?
人们在不断追寻着,
历史的真相,
更加渴望探求到,
时间与空间的真相。
这种探求本身,
就是一场失望之旅,
与无果而终。
人类是渺小的,
不要说面对庞大的历史,
与多变的世界,
就是面对自己的命运,
又有谁,
不是无力而脆弱的呢?
(第二首)
风过竹园,
闻琴韵幽幽而舞,
欲与才女套近;
鸟歇江楼,
睹春色苒苒而吟,
将同凡人疏远。
奇也,清风不识谱,
夜夜佳人同舞;
怪哉,笨鸟没摸书,
天天神仙伴读。
薛女浪漫,
彩笺有意拼一聚;
元郎风流,
铅笔无情赋“十离”。
香染桃花,
才交卓君歌盛世;
节留斑竹,
又结孔雀笑红尘。
轻身入园,
深忧惊扰诗人梦;
蹑足登楼,
惟恐打断学子读。
顺流追远,
思名句而求唯美;
缘径探幽,
拜长联而生共鸣。
回眸园中,
斑竹多情千滴泪;
放眼楼外,
锦江浩荡万里船。
(第三首)
步石阶兮摇鹅扇,登江楼兮拥鹤氅;
看世间悲欢离合,品人生荣辱兴亡。
夫春也,
桃红李白,鸭绿鹅黄。
山润水丰,天淡云朗。
吹箫弄笛,行宫走商。
清风拂柳,明月照江。
园内花开无影,庭下竹摇映光。
燕子衔泥西院,蝴蝶戏花南墙。
夫夏也,
山青湖绿,天蓝水苍。
晚霞桃红,落日桔黄。
万家醇醪,十里荷香。
鸡犬回村,牛羊归巷。
青涧翠鸟对对,碧天白鹭双双。
清晨蝉鸣亸柳,夜半蛙声池塘。
夫秋也,
晓岚轻淡,暮霭迷茫。
丹桂吐蕊,金风送爽。
良朋据案,雅客倚窗。
红泥绿涪,虾赤蟹黄。
近看暮沙衰草,遥忆魏紫姚黄。
樵子山里负薪,渔父江中鸣榔。
夫冬也,
银花飞舞,白絮飘飏。
山寒水瘦,天玄地黄,
苍松傲雪,素梅溢芳。
愁断江淹,颦煞萧娘。
公子倚席金樽,美女兽炉添香。
思妇怨气楚地,征人戍边辽阳。
望江感慨,咏史沧桑。
世间仙境,天下郧阳。
人类福地,恐龙故乡。
川陕咽喉,鄂豫屏障。
萌芽春秋,雄起汉唐。
宋元千古繁华,明清百世辉煌。
常晴亦雨,浓抹淡妆。
日日丝竹,夜夜笙簧。
四处佳景,整日画舫。
笑迎九州,诚待八方。
云集赵钱孙李,蚁附士工农商。
家家珠玑盈屋,户户锦绣满仓。
赏景倚栏,登楼望江。
须眉粉唇,鹑衣衮裳。
阴雨晦雪,冻桡封港。
游子皱眉,佳人断肠。
是非成败皆露,荣辱得失为霜。
当年豪情万丈,如今纵酒千觞。
物阜年丰,岁稔时康。
丽日艳照,和风惠畅。
草履离家,衣锦还乡。
揽月九天,捉鳖五洋。
美韵众和,频酾佳酿。
美哉,郧阳;
壮哉,郧阳。
惟祝惟颂,亦赞亦扬!
(第四首)
青山如黛,
碧草如丝,
江水,
在时间的磨砺中,
依旧,
保持着最初的纯真,
向它该去的地方流去,
不舍昼夜。
任何的兴衰荣辱、
时代变迁都似乎,
与它无关。
愁肠百结的是,
这门窗紧闭、
缄默不语的望江楼。
爱情早已苍老无语,
它在岸边,
站成,
一座城市的标记,
在浩渺烟波中,
站成一个,
永不透露的承诺。
它不需要被赞美,
朴素得,
如苍穹永恒的淡蓝,
或是古老长城,
那永远的深灰。
它目睹了,
太多的悲欢离合,
望着时光,
如落木萧萧而下,
多少种命运,
多少种凄凉,
多少种无奈……
阅尽沧桑,
却依然无法让内心,
生出坚硬的老茧。
篇2:登望江楼心情诗句
登望江楼心情诗句
(第一首)
清辉如洗醉江楼,楼得骚词意气流。
流卷心潮追梦影,影随鱼浪逐云悠。
悠吟苏轼婵娟调,调寄岳阳进退谋。
谋嵌佳联千古句,句雕思润凤鸾酬。
(第二首)
望江楼上韵飞扬,骚客风流意味长。
儒雅文基增胜雅,墀芳才俊斗芬芳。
清河大义微言老,渤海豪情满盏香。
敞胆憨心非醉酒,人生何处不疏狂?
(第三首)
酬别最怕上江楼,楼下清波长逝流。
流去他乡难照影,影来何处恨余悠?
悠怀常恼荣枯调,调曲应存衰盛谋。
谋遍今生无古句,句中心意与君酬。
(第四首)
虚掷韶华几十秋,烟含暮色又登楼。
寒消绿浪江凝玉,云落白帆枫系舟。
曾踞风云闲纵马,今凭诗酒笑封侯。
栏杆拍罢归何处,香雪斜阳一袖收。
(第五首)
滔滔锦水向东流,江岸花丛卧石牛。
崇丽阁亭花馥馥,薛涛古井水幽幽。
玉碑刻字怀洪度,修竹参天抱榭楼。
春色满园谁不醉,煕煕攘攘万人游。
(第六首)
蓉城南岸望江楼,纪念薛涛史册留。
西赴船中别密友,东临阁上唱风流。
浣花溪畔美娘俏,玉女津边兄弟愁。
巴蜀后人心智广,登高望远乐悠悠。
(第七首)
酬君把盏上层楼,楼外青山傍水流。
流曲飞觞托素影,影词逸韵荡轻悠。
悠扬当赞恒殊调,调适勿劳奇异谋。
谋断频询天下句,句说新语志亦酬。
(第八首)
巍峨照影真崇丽,管领春风女校书。
五色笺头开妙笔,千重花底锁高居。
江流恶浪三秋恨,暮色云山百代图。
锦水桥边独坐处,秋声且听万竿竹。
(第九首)
亭台耸翠望江楼,楼上骋怀锦水流。
流荡修篁万杆影,影筛短笛数声悠。
悠弹笺页薛涛调,调侃节官元稹谋。
谋得佳联空下句,句迎才子来对酬。
(第十首)
身远五湖心未休,烟含暮色独登楼。
霞沉碧水江凝玉,月起苍山柳系舟。
曾据风云闲纵马,今凭诗酒笑封侯。
栏杆拍罢归何处,白雪斜阳一袖收。
(第十一首)
望江楼上望江流,濯锦涟漪漾碧幽。
玉椀花笺香万载,波光潋滟活一楼。
风摇竹影婵娟舞,水映江楼岁月稠。
崇丽阁边花绽艳,馨香缕缕醉心头。
篇3:沉思望江楼散文
沉思望江楼散文
历史是那么的遥远,远的几乎无力去陈述。历史又仿佛就在眼前,与一块块青砖对视,黑色的瓦片间一棵小草缓缓地伸出手掌,举着生命的意象。风从双肩掠过,在我的耳畔低语着季节的万般柔情。多少年的冬去春来,多少年的隐忍与执着,多少年的寂寞与守望,历史在这里折断了嗓音,它仿佛就是巨大的磨盘研磨着灰色的时光。刻在墙上的文字在夕阳的余晖中目送着一个又一个日子悲壮地离去。那一横一竖、一撇一捺中隐藏了多少无常世事,吞咽了多少惆怅与苦涩。
青山如黛,碧草如丝,江水在时间的磨砺中依旧保持着最初的纯真,向它该去的地方流去,不舍昼夜。任何的兴衰荣辱、时代变迁都似乎与它无关。愁肠百结的是这门窗紧闭、缄默不语的望江楼。爱情早已苍老无语,它在岸边站成一座城市的标记,在浩渺烟波中站成一个永不透露的承诺。它不需要被赞美,它朴素得如苍穹永恒的淡蓝,或是古老长城那永远的深灰。它目睹了太多的悲欢离合,它望着时光如落木萧萧而下,多少种命运,多少种凄凉,多少种无奈……阅尽沧桑,却依然无法让内心生出坚硬的老茧。
文字记载的历史,是帝王将相的江山与权谋明争暗斗的喧嚣。对于一座古老建筑的探寻,人们争先恐后想要找到的也是那些王权贵族、文武官员留下的痕迹。光绪七年(1881),钦差大臣吴大到宁古塔巡查边务,宁古塔副都统容峻为其在牡丹江畔将建造望江楼,作为住所。吴大,字清卿,1835年出生于江苏吴县,是清代学者、金石学家、古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光绪十一年,吴大奉旨再来宁古塔,与俄使勘界,在望江楼短暂停留,这也是他最后一次来到宁古塔。他凭栏远眺,心中既有对前尘往事的回忆,同时也生出一丝伤感与留恋,于是写下了《登抱江楼题诗》:“忆昔临江筑小楼,与君传酒话中秋,自径一去三年别,那想重来两日留。国恩未报归和远,敢把闲情寄白鸥。”而那些在历史长河中如沙砾一样默默无闻的人却终将成为烟尘,消散在天际。他们甚至没有被遗忘的幸运。江水在大地上流淌,而另一条隐秘的河流在历史的掌心流淌。
青苔葳蕤,石阶湿滑,古老的望江楼在月光的浸润中泛起柔和的光。江畔小路冷清下来,高大的榆树弯曲的树枝也在夜风的抚弄下有了些许的灵动。新植的杨树睁着懵懂无知的眼睛,渴求着读懂那紧闭门窗内神秘的往事与深邃的哲理。夜,让一切变得真实起来,虚荣与狭隘被星星纤细的明亮刺破。
黑暗,也许更能接近神灵,在风中行走的灵魂寻找着怀念的人。面对一座古老的建筑,面对厚重的历史,人们的敬畏与崇拜太少太少。欲望的无限扩张,故土成为被遗忘的薄薄的过往。谁会在月亮的注视中,俯身向下,去感悟一滴露水的清澈与柔弱?谁会在斑驳的树影与青草的气息中去感谢大地的恩泽?又有谁会站在望江楼前,仰视那木制的栏杆、镂空的花窗,在时光的遗韵中缅怀那些用汗水、泪水、鲜血或是用生命来创造历史的平凡人?
人们在不断追寻着历史的真相,更加渴望探求到时间与空间的真相。这种探求本身就是一场失望之旅与无果而终。人类是渺小的,不要说面对庞大的历史与多变的世界,就是面对自己的命运,又有谁不是无力而脆弱的.呢?也许,所有的真相都只是一个真相,生命终究只是落花流水,如秋草一般在风中哀怨地等待冬天,等待大地最后的宽容与收留……
推土机霸气地推倒一座座灰瓦红砖的房舍,生长多年粗壮而挺拔的杨树也在电锯的嘶叫声中轰然倒下。一片片残枝碎叶、一堆堆残砖碎瓦被卡车轰鸣着运走。那轰鸣声带着势不可挡,带着理直气壮,仿佛在为一个即将到来的新时代吹响号角。卡车运走的不只是一堆堆的垃圾,更像是一个旧时代的废墟。古城的韵味被粗野地撕碎,那曾经被日子压得弯弯曲曲的街巷消失于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钢筋与水泥构成的高大丛林中。还有什么可以见证古城的历史?时间失去了等待的耐心,记忆还来不及书写,孩子们已羽翼丰满,展开飞翔的姿势。就连那滚滚东去的江水也被欲望的排泄物污染而发出腥臭的味道。
望江楼的身后是车水马龙、商铺林立的街市,那一幢幢崭新而高大的建筑穿着文明与进步的华丽外衣,讥笑着这座散发着岁月腐烂味道的望江楼。它是那么的孤单,那么的寡言,坐在它身旁的老人干涩的眼里蜷缩着欲言又止的忧伤。远处青山依旧,火车鸣响笛声,载着一个又一个童话般多彩的愿望,奔向那遥远的虚无。
多年以来,将多少细碎的脚步留在了江畔,将多少细碎的心事留在了望江楼苍老的目光之中。我叩不开那紧闭的门窗,也无法进入那青砖围砌的建筑内部,去感受一颗古老而忧郁的心。我只有站在寂寥的岸边,听流水的叹息声,在那副灰暗的轮廓中,我看到的除了时光,还是时光……
篇4:成都望江楼导游词
我们沿着公园的小路走着,秋日的阳光暖暖地照射下来,草地还是一片绿色,有的地方还开放着粉红色的小花,偶尔有蜜蜂在中间飞舞。妈妈告诉我秋天是菊花的节日,果然我看见在不远处有一朵朵绽开笑脸的菊花,有黄色的、白色的、紫红色的,都像是在和大家招手问好!
我们顺着陡峭的阶梯往上走,两边是茂密的树林,向阳的地方树叶已经开始发黄了,一片片金黄色的银杏树叶随风飘落,像一把把小扇子扑向草地妈妈的怀抱;有的树叶是红色的,我不由得想起一句古诗:“霜叶红于二月花”。 我采了一些叶子,就像采到了秋的气息。
站在望江楼上,我们向远方眺望:汉江大桥上车辆来来往往,就像一只只甲虫;碧绿的汉江水就像长长的锦缎。我把采来的树叶仍了下去,它们像一只只蝴蝶在空中飞舞盘旋。
看着如此美丽的景色,我和妈妈都被陶醉了,也为安康有这样美丽的地方而骄傲!
篇5:望江楼作文250字
望江楼作文250字
不知何时,望江楼已更名为望夫楼。女子精致装扮,每日与太阳同起,独倚望江楼,小重山遮住了归路,她盼着她的夫君归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苍凉的大漠之上,马革裹尸的将士男儿,可有她的待嫁夫君?
望不见归来影,独有两行清泪。
照花前后镜,她望着镜中精致的面容,因思念而泛起苍白之色。她仍旧坚信女为悦己者容,坚信她的夫君终有一日会回来,与她白头偕老。
蒲扇上的古诗词,唱尽了谁的'离合悲欢?我知道,雨打芭蕉,落下的点点哀愁,不过如同昨日之梦一般,在时光的罅隙里,失去踪迹了。
然而我还想要找寻,那关于谁的故事,谁的身影?
篇6:望江楼导游词优秀
“刚才我为大家介绍了成都市内纪念名人的三大园林,武候祠,草堂和我们现在所在的望江楼公园。而这三大名人又都是诗人,成都的文采风流由此可见一斑。很多人都以为薛涛生前就住在这一带,其实不是。薛涛早年住在万里桥(城南),中岁移居浣花溪(城西),晚年居碧鸡坊(城北)。但死后却葬在城外东郊的玉女津(古人称渡口为“津”),薛涛井所在地就是古时的玉女津。
我们面前的崇丽阁建成于清代光绪十五年(1889年)。一百多年来,一直是成都标志性建筑之一。为什么在清朝末年成都人要在锦江南岸的薛涛井旁修建这一高楼呢?因为自清朝以来,四川从未出现状元,当时人们认为是薛涛井旁边的回澜塔倒塌了的原因。需要另建高楼,镇住风水,文运才能昌盛。此事得到了当时四川总督刘仲良的同意。经过三年的精心设计施工,一代名楼,拔地而起。倡建并主持修楼的人是华阳人氏马长卿,他在修完崇丽阁后,又重修了与崇丽阁相匹配的吟诗楼,濯锦楼,浣笺亭等园林建筑。在整个系列工程完工之后,马长卿欣然题诗两首,道出了他倡建崇丽阁的真正动机还是为了纪念千古流芳,命运多舛的美女诗人,改换风水不过是托词罢了。难得凑巧的是,崇丽阁建成六年后,四川便出了清朝唯一的四川籍状元骆成骧。”
这段导游词先以三大园林作铺垫,强调薛涛是本地才女。以一句误传,引出薛涛生前死后相关的地方,与成都的东南西北有关。再用设问法讲出建造崇丽阁的由头,最后再揭示倡建人的真实动机,一波三折,引人入胜。最后再以一个史实作了结,始终围绕为什么修建崇丽阁来叙述,点面结合较好,重点也突出。
这段导游词仅是讲崇丽阁的整篇导游词的起始部分,下面如何转,如何合,就各有选择了。比如,你可以选择讲崇丽阁的建筑特点,也可以选择讲崇丽阁这样的形胜之地何以成为“岁时游宴及离樽送行之所”,还可以选择讲崇丽阁多达212字的长联。最后在讲解结束时,作一小结,以应和起首三大文人纪念园林之名。
当然,你也可以在崇丽阁前,以楼名的来历或标志性建筑直接切入,重点介绍崇丽阁的建筑特点和象征意义(四平八稳,四面八方等)后,再以这一个客人眼前实实在在的景点,扩展到四川古典园林的特点这个面上去,引导客人欣赏四川园林的独特魅力。
篇7:望江楼导游词优秀
望江公园位于成都九眼桥锦江岸边,相传唐代女诗人薛涛曾在此汲取井水,手制诗签,留下了许多幽怨动人的诗句。明清两代先后在这里建起了崇丽阁、濯锦楼、浣笺亭、五云仙馆、流杯池和泉香榭等建筑。
一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茂盛的竹林,因薛涛一生爱竹,后人便在园中遍植各类佳竹,其中有不少为名品,如人面竹、弥勒竹、方竹、观音竹、鸡爪竹等,品种多达100余种。其中不乏海内珍品,凤尾森森,龙吟细细,四季苍翠,情趣无穷,徜徉其间,使人俗念顿消。
园内崇丽阁俗称“望江楼”,高达30余米,一度成为成都的象征。薛涛爱竹,公园也以竹为特色,品种多达100余种。其中不乏海内珍品,凤尾森森,龙吟细细,四季苍翠,情趣无穷,徜徉其间,使人俗念顿消。
望江楼公园最宏丽的建筑是高39米的望江楼,又称崇丽阁,每层的屋脊、雀替都饰有精美的禽兽泥塑和人物雕刻。阁顶为鎏金宝顶,丽日之下,金光闪闪,耀眼夺目。设计巧妙,飞檐翘角,雕梁画栋,雄伟壮观。登楼远眺,高杰栉比,锦江春色,尽收眼底。此外,吟诗楼四面敞开,三叠相依;濯锦楼两层三间,状如舟船。一阁两楼与毗连的五云仙馆,构成极富四川风格的园林建筑群。
望江楼公园坐落在成都东门外锦江河畔的一片茂林修竹之中,面积176.5亩。园内岸柳石栏,波光楼影,翠竹夹道,亭阁相映,是纪念唐代女诗人薛涛的古迹和游览胜地,现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园内的崇丽阁和濯锦楼枕江而立,是园里的主要建筑。
薛涛字洪度,原籍长安,随父宦居蜀中,自幼聪颖好学,才智出众。父丧后,因家贫,十五岁编入乐籍。她能诗善文,又谙练音律,时称女校书。据记载,薛涛有诗五百首,与她同时的著名诗人元稹、杜枚、白居易等,都对她十分推崇,并写诗互相唱和。可惜这些诗歌大多散失,流传至今仅存九十余首,清末有《洪度集》木刻单行本行世。薛涛晚年曾在住地碧鸡坊自制一种深红色小笺,世称“薛涛笺”,历代多有仿制。她死后葬于望江楼公园附近。
篇8:望江楼导游词优秀
泰州望江楼 位于今泰州鼓楼医院东侧,泰州非著名景点。
泰州望海楼初建于南宋绍定二年(1229)。此后屡毁屡起,大多毁于兵火而起于盛世。
明代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州守鲍龙重建毁于大火的望海楼,称“望阳楼”。明万历三十一年(16),望海楼复又倒塌,惟存遗址。清康熙年间再次重建,称“靖海楼”、“鸣凤楼”,当地老百姓都喜欢把其称做“望海楼”,被誉为“江淮第一楼”。抗日战争期间拆除城墙时,这座古人看作是“文运命脉”的名楼被拆毁。
泰州之有望海楼,全因本地仕人身居村邑而志存高远,徘徊泥途而心在沧海,筑斯楼也,可时时登高,俯视遐迩,以极目畅怀。历代登高者,既有本地人士如施耐庵、王艮、郑板桥、柳敬亭、梅兰芳,亦有外地人士如陆游、范仲淹、欧阳修、岳飞、孔尚任。更有袈裟如云,佛号盈耳,高僧大德,不绝於道。双双布履,层层石阶,天也愈高,地也愈广,此地何地?曰中华文化一处重要高台之所在也。
作为人文泰州重现历史文化古迹的重要举措,6月,望海楼重建工程拉开序幕,7月正式开放。望海楼前,姹紫嫣红的花坛中,矗立着一座重2.8吨,高3米的世纪宝鼎,这是新世纪的象征,也是新望海楼的点缀。被誉为“江淮第一楼”的名楼高32米,取宋代建筑风格,外观三层环廊,主体色彩取栗壳、青灰色,古朴典雅,登顶层可远眺城区。
篇9:望江楼导游词优秀
不知何时,望江楼已更名为望夫楼。女子精致装扮,每日与太阳同起,独倚望江楼,小重山遮住了归路,她盼着她的夫君归来。
一天中午,妈妈和我上望江楼。
我们沿着公园的小路走着,秋日的阳光暖暖地照射下来,草地还是一片绿色,有的地方还开放着粉红色的小花,偶尔有蜜蜂在中间飞舞。妈妈告诉我秋天是菊花的节日,果然我看见在不远处有一朵朵绽开笑脸的菊花,有黄色的、白色的、紫红色的,都像是在和大家招手问好!
我们顺着陡峭的阶梯往上走,两边是茂密的树林,向阳的地方树叶已经开始发黄了,一片片金黄色的银杏树叶随风飘落,像一把把小扇子扑向草地妈妈的怀抱;有的树叶是红色的,我不由得想起一句古诗:“霜叶红于二月花”。 我采了一些叶子,就像采到了秋的气息。
站在望江楼上,我们向远方眺望:汉江大桥上车辆来来往往,就像一只只甲虫;碧绿的汉江水就像长长的锦缎。我把采来的树叶仍了下去,它们像一只只蝴蝶在空中飞舞盘旋。
看着如此美丽的景色,我和妈妈都被陶醉了,也为安康有这样美丽的地方而骄傲!
篇10:望江楼导游词优秀
望江楼公园是明清两代为纪念唐代著名女诗人薛涛而先后在此建起来的。
薛涛字洪度,长安(今属陕西西安)人。随父宦居蜀中,自幼聪颖好学,才智出众。父丧后,因家贫,十五岁编入乐籍。她能诗善文,又谙练音律,得当时西川节度使韦皋的赏识,能出入官府,曾做过校书郎,时称女校书。据记载,薛涛有诗五百首,与她同时的著名诗人元稹、白居易、令狐楚、裴度、杜牧、刘禹锡、张籍等都对她十分推崇,并写诗互相唱和。可惜这些诗歌大多散失,流传至今仅存九十余首。
公园大部分地面被竹林覆盖,因薛涛一生爱竹,常以竹子的“苍苍劲节奇,虚心能自持”的美德来激励自己,后人便在园中遍植各类佳竹,遂成国内名竹荟萃之地,也被称为“竹子公园”或“锦城竹园”。园内的竹子品种有150余种之多,不仅有四川产各类名竹,还引进有中国南方各省及日本、东南亚一带所产稀有竹子。主要品种有人面竹、佛肚竹、方竹、鸡爪竹、紫竹、绵竹、胡琴竹、麦竹、实心竹等。
望江楼
望江楼,又名崇丽阁,是望江楼公园最宏丽的建筑,屹立于锦江畔,高39米,共4 层,建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下面两层四方飞檐,上面两层八角攒尖,每层的屋脊、雀替都饰有精美的禽兽泥塑和人物雕刻,阁基有石栏围护。朱柱碧瓦,宝顶鎏金。阁廊宽敞,每方四柱,屋面盖以绿色琉璃瓦,翘角飞檐,雕梁画柜,金项耀目,即有北方建筑的稳健雄伟,又有江南楼亭的秀丽玲珑。因楼身位于锦江边,故名“望江楼”。崇丽阁之名是取晋人左思《蜀都赋》中的名句“既丽且崇,实号成都”而命名,现已成为成都市的标志物。
濯锦楼
濯锦楼,位于崇丽阁西侧,光绪十五年(1889)与崇丽阁同时建造。两层三间,略似船形,四周有回廊因汉代成都的织锦户常把织好的锦放入锦江中濯洗,因此锦江又名濯锦江,濯锦楼因此得名。楼呈船形,据说是纪念薛涛在船上为密友元稹送行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吟诗楼
吟诗楼,位于崇丽阁东侧,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为一楼三叠。依据薛涛晚年所住碧鸡坊之吟诗楼而建,四面敞开,三叠相依。吟诗楼西南方的枇杷门巷,是根据诗人王建赠薛涛诗中的“枇杷花里闭门居”之意而建的。穿过枇杷门巷,便是五云仙馆、泉香榭、清怨室和浣笺亭等纪念性建筑。一阁两楼与毗连的五云仙馆,构成极富四川风格的园林建筑群。楼侧堆石作山,以石阶为梯,人工的创造中蕴含着自然情趣,的确能引发骚人墨客写诗吟诗的兴致。清代著名书法家何绍基为此楼撰联:“诗笺茗碗香千载;云影波光活一楼”。正是此楼风景的真实写照。
薛涛井
园内还有传为薛涛取水制笺的薛涛井,原名玉女津。井旁立有碑石,上书“薛涛井”三字,为清康熙时成都知府翼应熊的手迹。薛涛晚年曾在住地碧鸡坊自制一种深红色小笺,其色彩绚丽且又精致,世称“薛涛笺”,历代多有仿制。该井水质甘冽,宜酿酒、烹茶,用来制笺优于江水。因为明代蜀王仿制薛涛笺取水之井,后来便误传为薛涛本人汲取该井水制笺,故名。清康熙三年(1664)立“薛涛井”石碑,渐成名胜。清代后期在井周围陆续建起浣笺亭、五云仙馆、泉香榭、流杯池、吟诗楼等纪念建筑,题咏碑刻,匾联甚多。
望江楼公园竹林
望江公园是国内最大的竹类公园,在全世界也属罕见。步入园中,但见幽篁森森,翠筠拂拂,竹类品种多达150余个。除原产于四川的各种竹子外,还从省外、国外引进了许多竹种。它们或构成绿色的拱廊,或布成蔽日的浓荫,或屹立池畔江边,或环抱水榭楼亭。有的如凤尾凌空,有的似翡翠铺地,有的叶片宽阔胜手掌,有的又狭小像别针。杆茎的色泽或黄,或黑,或紫,或绿,或附白粉,或披毛刺。杆茎的形状,有圆有方,有空有实,奇异者如人面,如佛手,如算珠,如鸡爪,如琴丝,如龟纹虎皮,千姿万态,林林总总,让人大开眼界。院内有薛涛墓冢。
【写望江楼的诗句】相关文章:
2.写情书诗句
3.写景色的诗句
4.写冬天景色诗句
5.写惆怅的诗句
6.写自然风景的诗句
7.写秋雨经典诗句
8.写除夕的诗句
9.写月季花的诗句
10.写冬的诗句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