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人生 > 名人名言>苦难和贫穷的名人故事

苦难和贫穷的名人故事

2023-07-10 08:17:2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阿江”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苦难和贫穷的名人故事,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苦难和贫穷的名人故事,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苦难和贫穷的名人故事

篇1:苦难和贫穷的名人故事

年轻时的左拉很穷。为了抵挡饥饿,他拿捕雀器在屋顶上捉麻雀,用挂窗帘的铁丝将麻雀串起来在火上烤着吃;为了坚持写作,他把仅有的几件衣服也送进了当铺,只能用被子来御寒。偶尔得到一个蜡烛头,他竟会如过节似的高兴,因为今夜可以读书写作了。正是贫穷磨砺了他的意志,他终于写成了轰动一时的《卢贡·马加尔家族》。

分析:有人面对贫穷时会一蹶不振,有人却能以贫穷为动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左拉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篇2:苦难和贫穷的名人故事

困难、挫折对有志者来说是一笔财富。 苏联“宇宙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少年时患猩红热病而耳聋,被赶出学校。但他靠图书馆自学,显示了惊人的数学才能。德国诗人海涅生前最后八年是在“被褥的坟墓”中度过的`,他手足不能动弹,眼睛半瞎,但生命之火不灭,吟出了大量誉满人间的优秀诗篇。

分析:也许没有声音的世界更能静心思考,但“被褥的坟墓”绝难予人灵感,一颗坚强的心才是根本!

篇3:苦难和贫穷的名人故事

杰克·伦敦自幼家境贫寒,但他雄心勃勃为自己设计了一个做大作家、用笔杆子改造社会的远大前程。为了当作家,他在中学补课一年,然后考入加利福利亚大学,但因难以支付学费,只读了半年就辍学了。失学并没有动摇他当作家的决心,他改变主意,以社会为学习的课堂,更加孜孜不倦地学习。达尔文、马克思、尼采等的作品使他学会思考;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等的作品使他学会写作。他开始写稿投稿,但却一次次地被退回。可他并不灰心。生活困难,就靠典当过日子,挤时间写。白天时间不够就晚上写;勤奋地做笔记,搞索引,抄卡片。终于在1890年发表了处女作《给猎人》,后来名着累累,成为一名大作家。

分析:艰难困难,玉汝于成!杰克·伦敦的经历只不过把人类几千年来的经验和真理再实践了一遍而已。

篇4:苦难和贫穷的名人故事

米勒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作家。他生于农家,年轻时跟人学画,因为不满其老师浮华的艺术风格,便离开了他的老师。后来,他在巴黎以画裸体画糊口,渐渐地他对此种艺术感到厌倦,但其他题材的画也卖不出去,因此,一度陷于贫困、苦恼和绝望的深渊。为生活所迫,他只好离开巴黎,住到乡下。在农村,他依然未能摆脱贫困,但美丽的大自然、淳朴的农民和农家生活,激起了画家的创作激情。他忍受了一切艰难,坚持创作,创作出了许多著名的作品,如《播种者》等。

分析:人的一生都会遇到千辛万苦,甚至疾病、死亡。不怕困难、挫折,努力奋斗,定能书写辉煌的人生。

篇5:贫穷的坚守名人故事

贫穷的坚守名人故事

道光十七年(1837年),二十七岁的曾国藩进京会试却名落孙山,只得怏怏返乡。途经金陵时,他在书店无意间发现了一套梦寐以求的《明史》。一问书价,他又喜又忧。喜的是,袋里的银子正好和书价相等;忧的是,买了《明史》便无钱回家。

他双手紧攥着兜里的银子,徘徊良久,最后还是咬咬牙把书买下了。他一边小心地把书一册一册地放进担子,一边悄悄地问书店的伙计:“小兄弟,这里可有当铺?”伙计用手往斜对面一指:“那不是?”曾国藩立即挑起担子,径直向当铺走去。当掉长衫后,他便去码头搭船返湘。让他惊讶不已的是,船钱与当长衫的钱正相吻合。

船行了三天三夜,他读了三天的《明史》,睡了三夜的好觉,中途只吃了船家的几个火烧。当饥寒交迫、狼狈不堪的曾国藩挑着担子走进家门时,家人都以为他遭劫了呢。

道光二十年(1840年),曾国藩当上了翰林院检讨,为大清编纂国史。尽管此时他已官至七品,有俸禄银饷,但是除去借支及日用开销已所剩无几,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一天,道光帝突然造访翰林院,众大臣便立即跪倒一地。道光帝翻了翻眼前的'日课,随口一问:“曾国藩,有什么新作啊?”

曾国藩马上跪上前来,大声说:“微臣曾国藩给皇上请安。”

道光帝细细打量跪着的曾国藩,只见他身穿一件补了两大块补丁的旧官服,外相极其寒酸。道光帝脑中突然浮现出乾隆年间,为博得节俭的美名而刻意长年穿旧官服的浙江巡抚的影子,心中十分不悦,便问:“曾国藩哪,你身为翰林七品检讨,不仅要学仪天下,还要威仪天下。你穿得这么破破烂烂,成何体统啊?”

曾国藩吓出一身冷汗,谨小慎微地回答:“皇上恕罪。微臣以为,翰林院检讨应以治学为第一要务。如果抛弃学问只靠仪表服饰来装点门面,微臣就有负皇恩了。更何况微臣也不愿举债而刻意装扮自己。”

买件衣服就要举债,道光帝十分不解,便问:“曾国藩,朕来问你,你现在身为检讨,一年的薪俸除掉日常开销难道就买不起一件新官服吗?”

曾国藩略一思忖,平静地回答:“蒙皇恩授检讨后,微臣当日从国库领取全年俸禄三十三两皇银。微臣还会馆食宿银七十贯,用庶吉士服改裁七品官服费银三十贯,做补服裤靴费银一两三贯。余下的银子除了交给会馆,又为祖上祠堂捐香火银二两,孝敬高堂祖父母六两,孝敬父母四两……请皇上明察。”

一席话,倒把道光帝逗乐了。他笑呵呵地说:“曾国藩哪,这件事就过去了啊。”

这件事是过去了,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一天,翰林院学士赵楫因老父来京看望,便发帖宴请翰林院官员。接到请柬的曾国藩左右为难:不去吧?赵楫是自己的顶头上司,有碍颜面;去吧?身上仅存一百七十枚铜板,度日艰难不说,也没有谁拿铜板去赴宴的。他思来想去,最后还是没去。

第二天一早,曾国藩就受命誊一份“皇考”。而每次交与赵楫审查时,赵都会在上面批两字:“重誊。”一份五千字的“皇考”,曾国藩整整誊了一天才交卷,真是苦不堪言啊。

一月未到,曾国藩又收到詹事府金正毕的请帖。他知道,赵揖的宴席既然没参加,金大人宴请也就不能参加。厚此薄彼,是官员之间相处的大忌。此外,他又担心以后会收到类似请帖,于是提笔写了个告示:“曾国藩出身贫寒,箱内无银,七品小官,俸禄有限。即日始,凡京官应酬之事,概不参加。见谅。”然后,他就把这告示贴到会馆的柱子上。

没过多久,曾国藩就因“办事糊涂,办差敷衍”遭到御史参奏,被道光革去翰林院检讨实缺。也就是说,他既没实际差事,又没俸禄。不仅如此,同事、朋友见了他都躲得远远的,这让曾国藩备受打击。

也就是从这一天开始,曾国藩用毛边纸装订了几个本子,自命名为《过隙影》,决定“每日一念一事,皆写之于册,以便触目克治”。在无缺分、无俸禄、无同乡、无朋友期间,激励自己不断进取,一路前行。

篇6:名人故事:苦难带有温暖的颜色

名人故事:苦难带有温暖的颜色

苦难带有温暖的颜色

央视“金牌”主持人白岩松以其高出镜率、庄重而平和的主持风格深受观众青睐,人称“国家脸谱”。 但却少有人知,这张光彩熠熠的“脸谱”经历过怎样的打磨。

汶川地震后,在都江堰一所中学的课堂里,白岩松临时充当了心理老师,面对在座的高三学生讲述了自己曾经艰难的.生活。

“地震使得不少孩子失去亲人,而我8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10岁时,从小抚养我的爷爷也离我而去,整个家庭只剩妈妈拖着我和哥哥,靠很低的工资过日子。”尽管如此,白岩松仍坚定地告诉孩子们,直到现在,他仍对自己曾经历过的辛酸生活充满了感激。

平时给人印象总是不苟言笑的白岩松,小时候却是个淘气包,常常因为惹妈妈生气而挨打,每天至少要挨两次打。由于贪玩,白岩松小时候的学习成绩很差。一次,因为自己的考试成绩在全班倒数第二,他一气之下,竟偷偷地把张贴的成绩榜撕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贫寒的家庭环境磨砺了白岩松吃苦耐劳、敢于面对挑战的性格,成绩也渐渐跟了上来。高三那年,为了更快的提高成绩,他把所有的课本都装订起来,历史书订了600多页,地理书订了700多页,而语文书订了1000多页。然后,白岩松保证每天每科看30页的书,另外还要做数学题。持之以恒,最后终于考上了大学。

谈到这些,白岩松感慨地说:“青春最可爱的地方就在于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去挥霍,你可以犯无数的错误,因为你有改正错误的时间,但是当中年这杯下午茶端在你手里的时候,你就知道要赶紧做正确的事,因为错了就没有改正的时间了。”

大学毕业后,白岩松到《中国广播报》当记者。在那里,白岩松结识了现在的妻子朱宏钧。1990年9月,第十一届亚运会在北京举行,白岩松和朱宏钧同时被派往现场采访。经过那次合作,白岩松被朱宏钧的才气吸引,后来二人走到了一起。婚后,由于单位没分配住房,他们曾一年内搬了6次家,那个时期正值白岩松工作的低谷。

1993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东方时空》,白岩松便跑去做兼职策划。制片人见他思维敏捷、语言犀利,便让他试试做主持人。但由于白岩松不是学播音出身,经常发音不准,读错字。当时,中央电视台规定主持人念错一个字罚50元。有一个月,白岩松被罚光了工资,还倒欠栏目组几十块钱。问题迫在眉睫:白岩松属借调,如果不能胜任就要被退回去。那段时间,他的神经就像拉得满满的弓,“有连续四五个月的时间,一分钟都睡不着,天天琢磨着自杀,不想活了!因为不愿意说话,妻子在我身边,我们俩也只用笔交流。”

得知白岩松的困惑后,善解人意的朱宏钧鼓励丈夫:“坚持下去,我全心全意支持你。”

为了让丈夫尽快进入角色,朱宏钧每天都督促丈夫练习普通话。她从字典里把一些生僻字和多音字挑出来,注上拼音让白岩松反复朗读,还让他在嘴里含块石头练习绕口令。“我用了两年的时间,由睡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慢慢把心态调整过来。现在回头看,那是我特别重要的一次成长,突然看淡了很多事。”白岩松说。

终于,白岩松练出了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加上机敏和语言犀利的天生优势,他终于在栏目组站稳了脚跟。两年后,白岩松获得了“金话筒”奖,也正式调入了中央电视台。

曝光了身世,白岩松说:“苦难是一笔财富,每一个成功的人都会面对苦难,每一个成功的人在苦难面前都会勇往直前,永不言弃!当苦难、打击,你已经很好地走过时,回忆起它都会带有温暖的颜色。”

篇7:企业家名人故事:苦难的另一面是恩赐

企业家名人故事:苦难的另一面是恩赐_1200字

1965年,他出生在河南长垣县一个农民家庭,一生下来,命运就向他展示了残酷的一面,他先天脊柱变形,前弓后驼,而贫穷的家庭连他的温饱都无法保证,医治残疾更成为了一种奢望。

1982年,17岁的他身高仅有1.55米,体重仅37公斤,那一年他高中毕业面临高考,成绩优秀的他自信满满,每天都要学习到深夜,家人看他如此投入,不忍心告诉他真相,一直到填报志愿的时候他才知道,因为身体残疾,没有一所大学会录取他。

得到消息的他痛苦不堪,他撕扯着自己的头发,一遍遍嘶吼着:“我应该怎么办?应该怎么办?”

这样的痛苦一直持续了10年,他闭门不出度日如年,直到有一天,他看到了一本名为《我与地坛》的书。这是著名作家史铁生的作品,同为残疾人,他深深理解史铁生的痛苦,也被书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乐观向上的情绪深深打动,看着为他奔忙的年迈父母,他决定与命运抗争。

1992年,他开始外出打工,虽然身体残疾,但由于头脑灵活,他很快找到一份推销员的工作,专门向医院推销医疗器械,在一次推销中,他无意中听说当时气管导管比较紧俏,主要依赖国外进口,突然萌生了生产这种器械的`念头。

但一个身有残疾的农村青年想要做成在当时还属高技术的产品谈何容易?为学技术,他10多次上河北、下上海,7次骑着摩托车跑洛阳、郑州,向专家讨教。有一次,为了一个关键技术,他骑摩托车连夜赶往200多公里外的洛阳,专家听了他的经历,感动得热泪盈眶,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掌握的技术全部传授给他,随后,他向乡亲们借了两万元钱开办了自己的工厂。

1995年,他的气管导管研制成功,当年便获得河南省技术成果奖,还填补了国内气管导管生产的空白。1996年,他注册了“驼人”牌商标,他说:“这商标‘驼’字小、‘人’字大,我想告诉大家,残疾人照样可以干出一番事业,驼人也能顶天立地!”

铿锵有力的话语背后,是夜以继日的劳作,身为一名残疾人,他要付出比一个健康人多出十倍百倍的艰辛努力。

上苍是公平的,经过他的努力,20xx年,驼人集团已拥有数百种医疗器械产品,生产的麻醉包和镇痛泵销量稳居全国首位,并且出口到印度、土耳其、韩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他富了,但他没有忘记曾经的苦难,他说:“创业富民、助残,让更多的乡亲们富裕起来,让更多的残疾人就业自立,是俺的最大愿望。”

为造福乡亲,他把企业迁回家乡,安排了近20xx人就业;为改善家乡落后面貌,他拿出400万元资助修路、架桥、建学校;为帮助残疾人,他花钱在媒体上刊登录用残疾人就业启事,接纳近400名残疾人就业,还建起方便舒适的残疾人公寓。

他的名字叫王国胜,驼人集团董事长,河南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副会长,河南省政府“扶残助残慈善大使”,中国残联和中央国家机关青年联合会“爱心人士”。

时至今日,46岁的王国胜早已看淡了苦难,他对每名招募来的残疾人说,其实苦难的另一面是一种恩赐,因为伴随苦难而来的往往是一种超乎常人的坚强与不屈,而这种精神才是人生在世最为宝贵的财富。

【苦难和贫穷的名人故事】相关文章:

1.贫穷的坚守名人故事

2.苦难和经历

3.浅谈贫穷和忙碌论文

4.格林童话故事:贫穷和谦卑

5.名人智慧故事

6.名人经典笑话故事

7.名人故事读后感

8.高尔基名人故事

9.稀奇古怪名人故事

10.名人立志故事

下载word文档
《苦难和贫穷的名人故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