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人生 > 诗句大全>写读书的古诗全

写读书的古诗全

2023-04-17 08:50:4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权仔”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写读书的古诗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写读书的古诗全,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写读书的古诗全

篇1:写读书的古诗全

写读书的古诗全

读书是学习,读书是充实,读书是体味文化,读书是回顾历史,读书是精神的旅行,读书是思想的.驰骋。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李贺 南国之一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李贺 南国之二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

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

思牵今夜肠应直,冷雨香魂吊客书。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碧中土。

--------李贺 秋来

闭户遍读万家书,补读平生未见书.

别来十年学不厌,读破万卷诗愈美.

----------读书 苏轼

薄雷轻雨晓晴初,陌上春泥未溅裾。

行乐及时虽有酒,出门无侣漫看书。

遥知寒食催归骑,定把鸱夷载后车。

他日见邀须强起,不应辞病似相如。

-------苏轼 次韵柳子玉见寄

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

何用草书夸神速,开卷戃怳令人愁。

我尝好之每自笑,君有此病何年瘳。

自言其中有至乐,适意无异逍遥游。

近者作堂名醉墨,如饮美酒销百忧。

乃知柳子语不妄,病嗜土炭如珍羞。

君于此艺亦云至,堆墙败笔如山丘。

兴来一挥百纸尽,骏马倏忽踏九州。

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

胡为议论独见假,只字片纸皆藏收。

不减钟张君自足,下方罗赵我亦优。

不须临池更苦学,完取绢素充衾裯。

-----石苍舒醉墨堂--苏轼

昨日海棠开,今朝燕子来,

偶行沙际去,确傍柳荫回。

酒是治愁药,书是引睡媒。

吾生不乏此,外物信悠哉

---------晚步舍北归 苏轼

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 陆 游

腐儒碌碌叹无奇,独喜遗编不我欺。

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

高梧策策传寒意,叠鼓冬冬迫睡期。

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

陆游《题老学庵壁》诗:

此生生计愈萧然,架竹苫茅只数椽。

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陆游 书巢记

太平民乐无愁叹,衰老形枯少睡眠。

唤得南村跛童子,煎茶扫地亦随缘。

陆游诗云:

浮生过六十,百念已颓然。

独有耽书癖,犹同总角年。

篇2:读书的古诗全诗

关于读书的古诗全诗

1、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孟郊《劝学》

2、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于鹄《题邻居》

3、读书贫里乐,搜句静中忙。——唐·裴说《句》

4、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5、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刘昚虚《阙题》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7、读书能养气,乃为善读书。——清·汪莹《示儿》

8、常日好读书,晚年学垂纶。——高適《答侯少府》

9、读书三十年,腰间无尺组。——王维《偶然作六首》

10、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欧阳修《画地学书》

11、书多笔渐重,睡少枕长新。——唐·姚合《别贾岛》

12、寂历弹琴地,幽流读书堂。——刘希夷《蜀城怀古》

13、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读书》

14、献赋今未售,读书凡几秋。——岑参《送薛弁归河东》

15、宅从栽竹贵,家为买书贫。——唐·许浑《寄殷尧藩》

16、书味在胸中,甘于饮陈酒。——清·袁枚《遣怀杂诗》

17、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王禹偁《清明》

18、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19、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

20、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21、读书复骑谢,带剑游淮阴。——王维《送从弟蕃游淮南》

22、又是今年忆去年。——吕本中《减字木兰花·去年今夜》

23、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烬炉无烟。——清·袁枚《寒夜》

24、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王建《寄旧山僧》

25、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谢逸《送董元达》

26、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劝学诗》

27、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诗》

28、驿亭幽绝堪垂钓,岩石虚明可读书。——欧阳修《咏零陵》

29、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谢逸《送董元达》

30、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黄庭坚《送王郎》

31、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杜甫《柏学士茅屋》

32、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黄庭坚《寄黄几复》

33、田中读书慕尧舜,坐待四海升平年。——高启《练圻老人农隐》

34、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3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36、草堂栖在灵山谷,勤读诗书向灯烛。——唐·薛令之《草堂吟》

37、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唐·杜牧《读韩杜集》

38、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辛弃疾《送湖南部曲》

39、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宋·苏轼《和董传留别》

40、卖却屋边三亩地,添成窗下一床书。——唐·杜荀鹤《书斋即事》

41、嗜书如嗜酒,知味乃笃好。——宋·范成大《寄题王仲显读书楼》

4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43、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44、诗非易作须勤读,琴亦难精莫废弹。——宋·刘克庄《赠玉隆刘道士》

45、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诗》

46、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47、早知逢世乱,少小谩读书。——岑参《行军诗二首——时扈从在凤翔》

48、少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神童诗》

49、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

50、窗间白发催愁境,烛底苍头劝读书。——明·汤显祖《正觉寺示弟儒祖》

51、读书不放一字过,闭户忽惊双鬓秋。——宋·陆游《寄题吴斗南玩芳亭》

52、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刘过《书院》

53、有书堆数仞,不如读盈寸。读书虽可喜,何如躬践履。——清·刘岩《杂诗》

54、力学如力耕,勤情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捻时。——宋·刘过《书院》

55、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唐·韩愈《劝学诗》

56、当怒读则喜,当病读则痊。恃此用为命,纵横堆满前。——明·杨循吉《题书橱》

57、别来十年学不厌,读破万卷诗愈美。——宋·苏轼《送任极通判黄州兼寄其兄孜》

58、怜君白面一书生,读书千卷未成名。——岑参《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

59、物变极万殊,心通才一曲。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宋·王安石《寄吴冲卿》

60、寒梅也不禁,何只君瑟缩?读书小窗前,不见青矗矗。——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61、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62、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明·于谦《观书》

63、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宋·陆九渊《读书》

64、细雨无尘驾小车,厂桥东畔晚行徐。奚童悄向舆夫语,莫典春衣又买书?——清·潘际云《厂桥》

65、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劝学》

66、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宋·朱熹《劝学诗》

67、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宋·朱熹《观书有感》

68、一个浑身有几何,学书不就学兵戈。南思北想无安着,明镜催人白发多。——明·宋应星《怜愚诗》

69、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男儿欲画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明·杨继盛《言志诗》

70、萧索空宇中,了无一可悦!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篇3:描写读书的古诗全诗

描写读书的古诗全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杜甫,能把劝学说得如此饱含意蕴,能把读书描述得这么美,也就只有我们的古诗词啦!为大家分享了描写读书的'古诗,欢迎借鉴!

《移居二首·其一》

陶渊明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

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古来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读书有所见作》

清·萧抡谓

人心如良苗,得养乃兹长。

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

《读书》

清·法式善

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

植诸空山中,日来而月往。

露叶既畅茂,烟打渐苍莽。

《读山海经》

宋·陶渊明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篇4:写读书的古诗

关于写读书的古诗

1、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劝学诗》

2、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3、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杜甫《柏学士茅屋》

4、当怒读则喜,当病读则痊。——杨循吉《题书橱》

5、宅从栽竹贵,家为买书贫。——许浑《寄殷尧藩》

6、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陶渊明《读山海经》

7、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谢逸《送董元达》

8、读书贫里乐,搜句静中忙。——裴说《句》

9、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刘过《书院》

10、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王禹偁《清明》

11、寂历弹琴地,幽流读书堂。——刘希夷《蜀城怀古》

12、田中读书慕尧舜,坐待四海升平年——高启《练圻老人农隐》

1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诗》

14、常日好读书,晚年学垂纶。——高適《答侯少府》

15、读书复骑谢,带剑游淮阴。——王维《送从弟蕃游淮南》

16、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17、献赋今未售,读书凡几秋。——岑参《送薛弁归河东》

18、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黄庭坚《送王郎》

19、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王建《寄旧山僧》

20、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欧阳修《画地学书》

21、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观书》

22、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刘昚虚《阙题》

23、读书能养气,乃为善读书。——汪莹《示儿》

24、一个浑身有几何,学书不就学兵戈。——宋应星《怜思诗》

25、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26、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韩愈《符读书城南》

27、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辛弃疾《送湖南部曲》

28、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黄庭坚《寄黄几复》

29、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法式善《读书》

30、书味在胸中,甘于饮陈酒。——袁枚《遣怀杂诗》

31、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烬炉无烟。——袁枚《寒夜》

32、有书堆数仞,不如读盈寸。——刘岩《杂诗》

33、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谢逸《送董元达》

3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35、草堂栖在灵山谷,勤读诗书向灯烛。——薛令之《草堂吟》

36、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杂诗》

37、人读等身书,如将兵十万。——彭兆荪《读书》

38、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劝学诗》

39、早知逢世乱,少小谩读书。——岑参《行军诗二首(时扈从在凤翔)》

40、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

41、卖却屋边三亩地,添成窗下一床书。——杜荀鹤《书斋即事》

42、嗜书如嗜酒,知味乃笃好。——范成大《寄题王仲显读书楼》。

43、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44、田中读书慕尧舜,坐待四海升平年。——高启《练圻老人农隐》

45、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陆九渊《读书》

46、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杨继盛《言志诗》

47、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孟郊《劝学》

48、诗非易作须勤读,琴亦难精莫废弹。——刘克庄《赠玉隆刘道士》

49、书多笔渐重,睡少枕长新。——姚合《别贾岛》

50、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51、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读书》

52、读书三十年,腰间无尺组。——王维《偶然作六首》

53、驿亭幽绝堪垂钓,岩石虚明可读书。——欧阳修《咏零陵》

5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55、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杜荀鹤《闲居书事》

篇5:写读书的古诗

写读书的古诗

书是世界的一个窗口,人们就是通过这许许多多的窗口去认识世界的.。关于读书的古诗相关内容,大家来阅读参考一下吧!

《劝学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无车毋须恨,书中有马多如簇。

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六经。

《柏学士茅屋》

碧山学士焚银鱼,白马却走深岩居。

古人己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

晴云满户团倾盖,秋水浮阶溜决渠。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冬夜读书示子聿·选一》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柏学士茅屋》

碧山学士焚银鱼,白马却走深岩居。

古人己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

晴云满户团倾盖,秋水浮阶溜决渠。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离骚》

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匆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移居二首·其一》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

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篇6:写读书的古诗

写读书的古诗大全

《宋安淳秀才失解西归》

宋·苏轼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他日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古来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书院》

宋·刘过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和董传留别》

宋·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赵恒的《劝学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无车毋须恨,书中有马多如簇。

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六经。

屈原的《离骚》

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匆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篇7:写读书的古诗

有关写读书的古诗

1.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陆游

2.   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写读书的古诗,欢迎大家的阅读。

3.   如颜真卿说:“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4.   《阿宝》蒲松龄有:“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

5.   苏轼认为:“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6.   而大思想家朱熹认为是:“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7.   到清朝,戴震有:“学贵精不贵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 ”《戴东原先生年谱》

8.   苦读者成才苦学者成名。——世界艺术家协会主席:《吴国化名言》。

9.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是画家郑板桥的名句。

10.   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

11.   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朱熹

12.   为学读书,须是耐心,细意去理会,切不可粗心。为数重物,包裹在里面,无缘得见。必是今日去一重,又 见得一重。明日又去一重,又见得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朱熹

13.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14.   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朱熹

15.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匆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 即过,与我何益也。――郑板桥

16.   灵魂欲化庄周蝶,只爱书香不爱花。――清 童铨

17.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明代学者)

18.   好读书,不好读书; 好读书,不好读书。 —— 徐谓 (明代)

19.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20.   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

21.   但患不读书,不患读书无所用。――朱舜水

22.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23.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24.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25.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26.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27.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28.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9.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30.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31.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32.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33.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34.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35.   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6.   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刘知几

37.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38.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杜工部集》

39.   读书好处心先觉,立雪深时道已传。――袁枚

40.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唐代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

41.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示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需要急思量。――陆九渊

42.   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胡居仁[明]

43.   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袁牧[清]

44.   或作或辍,一暴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吴梦祥[明] 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45.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宋]

46.   读书有三到,谓眼到,口到,心到。——朱熹

47.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48.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49.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50.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51.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

52.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宋]

53.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54.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55.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宋]

56.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57.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58.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

59.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60.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61.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三国]

62.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

63.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诵浪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熹《训学斋规》

64.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郑板桥

65.   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66.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67.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68.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69.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70.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72.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73.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篇8:写读书的古诗

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 —— 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早知逢世乱,少小谩读书。 —— 岑参《行军诗二首(时扈从在凤翔)》

读书复骑谢,带剑游淮阴。 —— 王维《送从弟蕃游淮南》

常日好读书,晚年学垂纶。 —— 高適《答侯少府》

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 —— 辛弃疾《送湖南部曲》

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 —— 黄庭坚《送王郎》

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 —— 谢逸《送董元达》

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 —— 王建《寄旧山僧》

又是今年忆去年。 —— 吕本中《减字木兰花·去年今夜》

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 —— 于鹄《题邻居》

怜君白面一书生,读书千卷未成名。 —— 岑参《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

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 —— 谢逸《送董元达》

寒梅也不禁,何只君瑟缩?读书小窗前,不见青矗矗。 —— 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田中读书慕尧舜,坐待四海升平年 —— 高启《练圻老人农隐》

驿亭幽绝堪垂钓,岩石虚明可读书。 —— 欧阳修《咏零陵》

献赋今未售,读书凡几秋。 —— 岑参《送薛弁归河东》

寂历弹琴地,幽流读书堂。 —— 刘希夷《蜀城怀古》

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 —— 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篇9:乡愁古诗全

唐·李商隐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写读书的古诗全】相关文章:

1.乡愁古诗全

2.清明古诗全解

3.读书古诗

4.清明节的古诗全首

5.夏天景色的古诗全

6.关于梅花的古诗全首

7.鹿柴古诗全诗的意思

8.咏柳古诗的意思全解

9.写夏天 古诗

10.五年级读书的古诗

下载word文档
《写读书的古诗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