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长江的诗
“管理江湖骗子”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关于长江的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关于长江的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关于长江的诗
关于长江的诗
1、《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4、《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5、《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6、《旅夜抒怀》
唐・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7、《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8、《晴江秋望》
唐・崔季卿
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
尽日不分天水色,洞庭南是岳阳城。
9、《送柳八员外赴江西》
唐・皇甫冉
岐路穷无极,长江九派分。
行人随旅雁,楚树入湘云。
久在征南役,何殊蓟北勋。
离心不可问,岁暮雪纷纷。
10、《题长江》
唐・贾岛
言心俱好静,廨署落晖空。
归吏封宵钥,行蛇入古桐。
长江频雨后,明月众星中。
若任迁人去,西溪与剡通。
11、《送别》
唐・李白
寻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
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
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
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
12、《卜算子》
宋・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13、《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14、《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唐・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15、《汉江临眺》
唐・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16、《饯别王十一南游》
唐・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
篇2:描写长江的诗
有关描写长江的诗
1、《过长江伤贾岛》
唐·李频
忽从一宦远流离,无罪无人子细知。
到得长江闻杜宇,想君魂魄也相随。
2、《卜算子》
宋·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3、《咏怀》
魏晋·阮籍
湛湛长江水,上有枫树林。
皋兰被径路,青骊逝骎骎。
远望令人悲,春气感我心。
三楚多秀士,朝云进荒淫。
朱华振芬芳,高蔡相追寻。
一为黄雀哀,泪下谁能禁。
4、《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5、《沁园春·寿贾丞相》
宋·姚勉
章武中兴,淮蔡欲平,晋公已生。
信天生英杰,正为国计,擎天著柱,要自支撑。
万里长江,古称天险,去岁里风涛忽震惊。
公谈笑,把云腥霓翳,一日都清。
归来奠枕于京。有辉焕明堂前一星。
称衮衣廊庙,枫宸眷宠,彩衣公府,萱砌春荣。
著片公心,辨双明眼,长与群贤扶太平。
无它愿,植万年宗社,万古功名。
6、《赠升州王使君忠臣》
唐·李白
六代帝王国,三吴佳丽城。贤人当重寄,天子借高名。
巨海一边静,长江万里清。应须救赵策,未肯弃侯嬴。
7、《送储邕之武昌》
唐·李白
黄鹤西楼月,长江万里情。春风三十度,空忆武昌城。
送尔难为别,衔杯惜未倾。湖连张乐地,山逐泛舟行。
诺为楚人重,诗传谢脁清。沧浪吾有曲,寄入棹歌声。
8、《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9、《得行简书闻欲下峡先以此寄》
唐·白居易
朝来又得东川信,欲取春初发梓州。
书报九江闻暂喜,路经三峡想还愁。
潇湘瘴雾加餐饭,滟预惊波稳泊舟。
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
10、《饯别王十一南游》
唐·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11、《哭子十首·翰林学士时作》
唐·元稹
维鹈受刺因吾过,得马生灾念尔冤。
独在中庭倚闲树,乱蝉嘶噪欲黄昏。
才能辨别东西位,未解分明管带身。
自食自眠犹未得,九重泉路托何人。
尔母溺情连夜哭,我身因事有时悲。
钟声欲绝东方动,便是寻常上学时。
莲花上品生真界,兜率天中离世途。
彼此业缘多障碍,不知还得见儿无。
节量梨栗愁生疾,教示诗书望早成。
鞭扑校多怜校少,又缘遗恨哭三声。
深嗟尔更无兄弟,自叹予应绝子孙。
寂寞讲堂基址在,何人车马入高门。
往年鬓已同潘岳,垂老年教作邓攸。
烦恼数中除一事,自兹无复子孙忧。
长年苦境知何限,岂得因儿独丧明。
消遣又来缘尔母,夜深和泪有经声。
乌生八子今无七,猿叫三声月正孤。
寂寞空堂天欲曙,拂帘双燕引新雏。
频频子落长江水,夜夜巢边旧处栖。
若是愁肠终不断,一年添得一声啼。
12、《滕王阁诗》
唐·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13、《王兵马使二角鹰》
唐·杜甫
悲台萧飒石巃嵸,哀壑杈桠浩呼汹。中有万里之长江,
回风滔日孤光动。角鹰翻倒壮士臂,将军玉帐轩翠气。
二鹰猛脑徐侯穟,目如愁胡视天地。杉鸡竹兔不自惜,
溪虎野羊俱辟易。鞲上锋棱十二翮,将军勇锐与之敌。
将军树勋起安西,昆仑虞泉入马蹄。白羽曾肉三狻猊,
敢决岂不与之齐。荆南芮公得将军,亦如角鹰下翔云。
恶鸟飞飞啄金屋,安得尔辈开其群,驱出六合枭鸾分。
14、《水龙吟》
宋·苏轼
小沟东接长江,柳堤苇岸连云际。
烟村潇洒,人闲一哄,渔樵早市。
永昼端居,寸阴虚度,了成何事。
但丝莼玉藕,珠粳锦鲤,相留恋,又经岁。
因念浮丘旧侣,惯瑶池、羽觞沈醉。
青鸾歌舞,铢衣摇曳,壶中天地。
飘堕人间,步虚声断,露寒风细。
抱素琴,独向银蟾影里,此怀难寄。
15、《春别曲》
唐·张籍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江头橘树君自种,那不长系木兰船。
16、《晴江秋望》
唐·崔季卿
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
尽日不分天水色,洞庭南是岳阳城。
17、《放鱼·武昌作》
唐·窦巩
金钱赎得免刀痕,闻道禽鱼亦感恩。
好去长江千万里,不须辛苦上龙门。
18、《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9、《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0、《临江仙》
明代·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篇3:长江的诗和诗句
长江的诗和诗句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代: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樯橹 一作:强虏)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人生 一作:人间;尊 通:樽)
三峡
南北朝: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阙 通:缺;重岩 一作:重峦)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溯 同:泝;暮到 一作:暮至)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巘 一作:山献)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代: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唯 通:惟)
望天门山
唐代: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渡荆门送别
唐代: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诗句:
1、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晴江秋望》
2、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春江花月夜》
3、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饯别王十一南游》
4、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秋日登吴公台上寺》
5、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6、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滕王阁诗》
7、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至广陵》
8、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汉江临眺》
9、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
10、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卜算子》
11、山随平野尽,江入大江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12、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1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14、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怀》
篇4:描写长江的诗
以巨龙的舞影
重现,五千年
华夏
在你沧桑的额际里
以沟壑的纹路
指引炎黄
走你履带的烽烟
从夏商的起点出发
你分封的诸侯
那荒淫、暴戾的血腥
以你洗面的泪
揩尽
世俗中
苍生的失色
黑暗,是你吃透的
青涩
留存
甲骨文
和大秦的杀伐声声
战鼓,以你流传的
远播,传说
一路走来的
统一
中原,涉你
步履的整齐
覆盖诸子百家
在你曲折的
迂回里,存孔孟之道的
睿智
输出
你流浪的脚步
汉水逝去,遥看
你滔滔的狂澜里
身着礼仪的君臣
以威武的冠带
解读中兴时
那朗朗上口的
歌赋
培养
佳丽三千
绕三分鼎立
携你割据的饮血
以曹魏的襟胸
倾覆巢之策划
噩梦,以历史的潮弄
反串
悠悠的
大江东去
长江啊!渡梦
盛世的船
满载大唐的饮誉
以贞观的'收藏
见证,人性的升华
爱心,是我
读唐诗的古韵
与平仄的
和谐
让李杜的巅峰
压下
千年的绝唱
后人,只是
文字里的
俯首
迂回于宋元的
顺风
那史册的舟楫
再划出的流水里
你以九曲十八弯的
纠结
从淹没的战争处
寻词曲的
静与动
风帆
维系的航速
在明清的水路里
长江
以母乳的给养
给中国的第一次
远洋
造出“辽宁舰”
啊!长江
我血脉里的近亲
以二十一世纪的
慈爱
宠我
三生的
恩
篇5:描写长江的诗
流浪,竟然成一种时尚
狂涨了的抱负
浑浊,被迷蒙的眼睛。看不见
晨曦已经在远方,闪烁着
城市的黑暗,若隐若现
我紧紧的盯着,这泓水中淌开的鑫辉
心里,顿生着贪念
贪婪——一个
融化了的太阳
篇6:描写长江的诗
作者:左显成
(一)
滚滚长江水
流去了多少时光。
带走了多少欢笑多少愁,
英雄为你挥洒热血。
写就历史度春夏秋冬,
浪淘沙树就多少英雄史。
书写历史人民立天地,
壮丽江山依旧。
高悬立壁气吞山河,
写成历史仍人民评说。
(二)
大江写下华夏儿女情怀,
一条大江通九州水东流。
那一座座丰碑历史造就,
星罗棋布的宏伟建筑立两岸。
一代代中国人书写自己文化,
把那壮丽华夏大厦立中华。
美好的生活就像长江水流不尽,
幸福的生活传呀传万代。
中华儿女呀,就像长江水,
坚忍不拔冲破艰难险阻直入东海。
(三)
滚滚长江水,
浪涛依旧。
高山出平湖,
创造世界奇迹。
惊涛骇浪何所惧,
淹没了多少峡滩。
改变人生航船,
多大江船逆顺行。
高高大坝横江而立,
汹涌江水变成宝,变成宝。
(四)
滚滚长江水,
新时代富有新的神韵。
两岸人民在不受那旱涝,
风调雨顺过安居落业的生活。
船工在不受那过险滩血腥之灾,
万吨远洋航轮直达渝州。
那开心话儿说也说不尽,
长江赋予了新的使命,新的使命。
篇7:长江诗的追问散文
长江一首诗的追问散文
1
沱沱河浪花滚滚,激不起太湖隐者,志向平静的心。
那些垂钓寂寞的日子,我披一袭蓑衣。
和一滴滴卑微的水一样,心在辽阔苍茫的远方。.
远方,大海蓝的深情。长江的缄默,是对卑微者的包容。
水碰的撞,将波涛汹涌的日子,汇合在一起。
就像一个人充满激情的活着,心跳是欢腾的写意。
2
黄浦江的水,红色的叹息。
渲染着一个时代的色彩,所有的痛,并非虚构。
啼血的杜鹃,凄凄的野草,渐行渐远的时光。
辛酸的往事,一个民族的血与泪。
是苦难的燃烧,沸腾的心,涂鸦不出春天的颜色。
任长江两岸的风,掀起时代的狂潮。
坚韧,如同暴风雨前,低眉轻吟的狗尾巴草。
3
追随一滴水,从沧海到桑田。
历经了多少磨难,那些身披阳光的水鸟,哪里知道。
只有在雷鸣和闪电中飞行的海鸥,传来一声声清脆的鸣叫。
静美的天空,泻下月光缕缕,碾碎大海浩渺的烟波。
时光的`渡口,汽笛声声,无关诗句的平仄。
几只水鸟从沉寂的光阴中,转身。
阵阵暖语,带不走长江渐渐涌动的春潮。
4
从盛唐出发,波涛里的那尾中华鲟。
不曾看到长江两岸的繁华,它却呼吸均匀。
乘着暖暖的夜色,把生命的渡船划向时光的彼岸。
叨念,有晴朗的天,有顺风的帆。
期盼,像糖果的甜,滑过舌尖。
只是那一波比一波湍急的长江水,有无法对应的浩瀚。
只要信念不灭,哪怕徒步向前。
5
一条鱼的梦想,一定有它一生无法上的岸。
一条江的脚步,注定有渔歌奏不响的蔚蓝。
搁的太久的诗句,就像一座座山,一湾湾水。
山有山的刚韧,水有水的柔情。
就像6300千米的长江,向东的脚步。
源源不断的稻香,藏不住农人的清晨与黄昏。
6
径胃分明的水,奔向苍茫的水。
五千年沧海桑田,依然保留着中国的红,大海的蓝。
泰山之下,书声朗朗,传诵着长江。
这条五千年文化长河,踏着如诗的步子,从雪山而来。
颠簸的浪涛,记不住三峡的风光。
白帆远去,历史的金陵,现代的扬州。
有多少时代的诗人,张开想像的嘴巴。
至今也无法咬痛,重庆与上海崛起的诗篇里。
曾经泣血的苦难。
篇8:诗中有长江的诗句
诗中有长江的诗句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但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下面请欣赏关于诗中有长江的诗句,希望你们喜欢!
诗中有长江的诗句
《临江仙》
明·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北固山看大江》
清·孔尚任
孤城铁瓮四山围,绝顶高秋坐落晖。
眼见长江趋大海,青天却似向西飞。
晴江秋望
崔季卿
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
尽日不分天水色,洞庭南是岳阳城。
放鱼
窦巩
金钱赎得免刀痕,闻道禽鱼亦感恩。
好去长江千万里,不须辛苦上龙门。
白沙渡
杜甫
畏途随长江,渡口下绝岸。差池上舟楫,杳窕入云汉。
天寒荒野外,日暮中流半。我马向北嘶,山猿饮相唤。
水清石礧礧,沙白滩漫漫。迥然洗愁辛,多病一疏散。
高壁抵嶔崟,洪涛越凌乱。临风独回首,揽辔复三叹。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梅雨
杜甫
南京西浦道,四月熟黄梅。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
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竟日蛟龙喜,盘涡与岸回。
过长江
黄滔
曾搜景象恐通神,地下还应有主人。
若把长江比湘浦,离骚不合自灵均。
送柳八员外赴江西
皇甫冉
岐路穷无极,长江九派分。行人随旅雁,楚树入湘云。
久在征南役,何殊蓟北勋。离心不可问,岁暮雪纷纷。
题长江
贾岛
言心俱好静,廨署落晖空。归吏封宵钥,行蛇入古桐。
长江频雨后,明月众星中。若任迁人去,西溪与剡通。
送别
李白
寻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
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
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
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赋得送贾岛谪长江
李洞
敲驴吟雪月,谪出国西门。行傍长江影,愁深汨水魂。
筇携过竹寺,琴典在花村。饥拾山松子,谁知贾傅孙。
妓席暗记送同年独孤云之武昌
李商隐
叠嶂千重叫恨猿,长江万里洗离魂。
武昌若有山头石,为拂苍苔检泪痕。
饯别王十一南游
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
雨中过员稷巴陵山居赠别
刘长卿
怜君洞庭上,白发向人垂。积雨悲幽独,长江对别离。
牛羊归故道,猿鸟聚寒枝。明发遥相望,云山不可知。
偶作
刘禹锡
万卷堆床书,学者识其真。万里长江水,征夫渡要津。
养生非但药,悟佛不因人。燕石何须辨,逢时即至珍。
春别曲
张籍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江头橘树君自种,那不长系木兰船。
江行早发
齐己
舟子相呼起,长江未五更。几看星月在,犹带梦魂行。
鸟乱村林迥,人喧水栅横。苍茫平野外,渐认远峰名。
松江晚泊
吴融
吴台越峤两分津,万万樯乌簇夜云。
吟尽长江一江月,更无人似谢将军。
江行二首
殷尧藩
暝色沧州迥,秋声玉峡长。只因江上月,不觉过浔阳。
晚泊长江口,寒沙白似霜。年光流不尽,东去水声长。
江楼春望
于武陵
楼下长江路,舟车昼不闲。鸟声非故国,春色是他山。
一望云复水,几重河与关。愁心随落日,万里各西还。
篇9:收集描写长江的诗
收集描写长江的诗
咏怀
【魏晋】阮籍
湛湛长江水,上有枫树林。
皋兰被径路,青骊逝骎骎。
远望令人悲,春气感我心。
三楚多秀士,朝云进荒淫。
朱华振芬芳,高蔡相追寻。
一为黄雀哀,泪下谁能禁。
得行简书闻欲下峡先以此寄
【唐】白居易
朝来又得东川信,欲取春初发梓州。
书报九江闻暂喜,路经三峡想还愁。
潇湘瘴雾加餐饭,滟预惊波稳泊舟。
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
晴江秋望
【唐】崔季卿
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
尽日不分天水色,洞庭南是岳阳城。
放鱼
【唐】窦巩
金钱赎得免刀痕,闻道禽鱼亦感恩。
好去长江千万里,不须辛苦上龙门。
白沙渡
【唐】杜甫
畏途随长江,渡口下绝岸。差池上舟楫,杳窕入云汉。
天寒荒野外,日暮中流半。我马向北嘶,山猿饮相唤。
水清石礧礧,沙白滩漫漫。迥然洗愁辛,多病一疏散。
高壁抵嶔崟,洪涛越凌乱。临风独回首,揽辔复三叹。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梅雨
【唐】杜甫
南京西浦道,四月熟黄梅。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
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竟日蛟龙喜,盘涡与岸回。
过长江
【唐】黄滔
曾搜景象恐通神,地下还应有主人。
若把长江比湘浦,离骚不合自灵均。
送柳八员外赴江西
【唐】皇甫冉
岐路穷无极,长江九派分。行人随旅雁,楚树入湘云。
久在征南役,何殊蓟北勋。离心不可问,岁暮雪纷纷。
题长江
【唐】贾岛
言心俱好静,廨署落晖空。归吏封宵钥,行蛇入古桐。
长江频雨后,明月众星中。若任迁人去,西溪与剡通。
送别
【唐】李白
寻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
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
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
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
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赋得送贾岛谪长江
【唐】李洞
敲驴吟雪月,谪出国西门。行傍长江影,愁深汨水魂。
筇携过竹寺,琴典在花村。饥拾山松子,谁知贾傅孙。
妓席暗记送同年独孤云之武昌
【唐】李商隐
叠嶂千重叫恨猿,长江万里洗离魂。
武昌若有山头石,为拂苍苔检泪痕。
饯别王十一南游
【唐】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苹。
雨中过员稷巴陵山居赠别
【唐】刘长卿
怜君洞庭上,白发向人垂。积雨悲幽独,长江对别离。
牛羊归故道,猿鸟聚寒枝。明发遥相望,云山不可知。
偶作
【唐】刘禹锡
万卷堆床书,学者识其真。万里长江水,征夫渡要津。
养生非但药,悟佛不因人。燕石何须辨,逢时即至珍。
春别曲
【唐】张籍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江头橘树君自种,那不长系木兰船。
江行早发
【唐】齐己
舟子相呼起,长江未五更。几看星月在,犹带梦魂行。
鸟乱村林迥,人喧水栅横。苍茫平野外,渐认远峰名。
松江晚泊
【唐】吴融
吴台越峤两分津,万万樯乌簇夜云。
吟尽长江一江月,更无人似谢将军。
江行二首
【唐】殷尧藩
暝色沧州迥,秋声玉峡长。只因江上月,不觉过浔阳。
晚泊长江口,寒沙白似霜。年光流不尽,东去水声长。
江楼春望
【唐】于武陵
楼下长江路,舟车昼不闲。鸟声非故国,春色是他山。
一望云复水,几重河与关。愁心随落日,万里各西还。
篇10:长江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的源流概况,清楚的源地、入海口、年径流量和流域面积,知道是我国长度最长、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我国的第一大河。
2.使学生知道的主要支流及流经的省、直辖市、自治区;明确上、中、下游的划分。
3.使学生了解在水能、灌溉及航运方面的巨大作用,认识到这条“黄金水道”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4.使学生认识洪涝灾害发生的危害性,分析洪涝灾害的成因,并提出治理措施。
5.通过分析洪涝灾害的成因及其治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在介绍“三峡水利工程”时,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
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
本节教材分为四部分,包括“中国第一大河”、“巨大的水能”、“防洪与灌溉”和“黄金水道”。其中“中国第一大河”这一框题介绍的长度、年径流量及流域面积,通过详实的数据证实不愧是我国第一大河,也是世界上一条重要河流。“巨大的水能”一标题分析了水能丰富的重要原因之一落差巨大,并明确了水能最丰富的地段以及在干流上重要的两座水电站“葛洲坝水利枢纽”与“三峡工程”。“防洪与灌溉”一标题分析了洪涝灾害的发生、形成的原因及治理的办法。“黄金水道”一标题分析了在航运方面的优越自然条件,介绍了在我国内河航运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重点和难点:
重点:的源流状况;流经的省、直辖市、自治区;上中下游的划分;在水能、灌溉和航运方面的作用。
难点:水能巨大的原因;洪涝灾害的成因。
教法建议
是我国最重要的河流,是我国第一大河。在介绍河流概况时可以借助影像资料,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活动。
例如新课的引入,可以结合本节最开始摘录的《之歌》,配上音乐和的录像,展现雄浑、波涛汹涌、奔流入海、一泻千里的气势,给学生最直观的印象。在介绍水能资源时,可以播放主要峡谷地段水流湍急的影片,让学生认识到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地区。关于洪涝灾害给当地带来的严重影响,可以让学生观看抗洪的记录片,认识到洪灾给人民带来得灾难和损失。在其他的内容的讲解上还可适当插入影像资料。
在介绍流域概况时一定要充分利用《流域水系图》,加强读图识图,让学生学会阅读水系图的方法,找源头及入海口、流经的省区、主要支流、河流分段的界限等等;学会阅读干流剖面图,明确从源头到入海口落差巨大,能分析出巨大的落差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教学设计示例1
[导入 ]前面我们了解了我国河流和湖泊的基本情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祖国的第一大河——。
[提问]学习一条河流,应该知道它的哪些情况呢?
[学生回答]略
[讲解]学习一条河流的一般思路,包括三个部分:
1、河流概况:发源地、流经地、注入地、长度、流域面积、流量的大小与变化情况、主要支流及分段
2、各河流的主要特征
3、人河关系:河流对人类产生的有利和不利影响以及人类开发利用和治理保护具体措施
[转折]下边我们就按照这种思路,来了解一下的概况。
[板书]一、概况
[活动]请同学们读“流域水系图”,完成以下要求:
① 结合中国政区图,找出的发源地、流经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以及注入的海洋。
② 找出的主要支流(分为北部支流和南部支流),并画出干支流的示意图。
③ 找出各河段的分界点(宜昌和湖口),看看它们在哪个省(湖北和江西)。
[教师小结]
发源地:青海的唐古拉山
流经省区: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共1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流入:东海
主要支流:北部支流包括雅砻江、大渡河、岷江、嘉陵江和汉江;南部支流包括乌江、沅江、湘江和赣江
[板书]略
[出示图表] 与世界著名大河比较
河流名称 | 长度 (千米) | 位次 |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亿立方米) | 位次 | 水能蕴藏量 (万千瓦) | 位次 |
尼罗河 | 6670 | 1 | 840 | 5 | 5000 | 4 |
亚马孙河 | 6480 | 2 | 69300 | 1 | 27900 | 2 |
6300 | 3 | 9600 | 3 | 26800 | 3 | |
密西西比河 | 6020 | 4 | 5800 | 4 | 4900 | 5 |
刚果河 | 4370 | 5 | 14140 | 2 | 39000 | 1 |
[提问]在世界的河流中处于怎样的位置?
[学生回答、老师小结]是世界著名的第三大河。
[补充]在我国的众多河流当中,从长度、流量、流域面积三方面来看,都位于全国第一,因此我们说是中国的第一大河。
[提问]的水量这么大,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学生讨论]略
[教师小结]流域大部分处在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季长,降水量大。
[转折]下面我们再来一起看看各河段的特征。
[板书]二、上、中、下游的特征
[活动]读“干流剖面图”。
[提问]剖面图的横坐标指什么?纵坐标是指什么?(的长度,各流经地点的海拔高度)
算一算:上游的落差约有多少?(总6621米,上游约6321米,占总落差的百分比?约为95%)
[追问]结合前面学过的中国的地形地势,想一想,为什么上游的落差这么大?(因为从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流到第二级阶梯,然后又进入第三级阶梯)分别穿过了哪些主要山脉?(横段山脉和巫山)山被切断,形成什么?(峡谷)
[追问]你知道哪些著名的峡谷?
[学生回答后老师出示图片并讲解]虎跳峡、三峡,在地图上准确找出位置。
[板书]1、上游:落差大,多峡谷,多急流,多水能。
[转折]到中游后主要流经什么地形区?水流特点会怎样?
[活动] 读“治理荆江工程示意图”思考
[学生回答]在中游地区河道变得弯曲了。
[补充] 三峡急流河水冲入中游平原,在惯性作用下左摇右摆,形成曲流。从湖北的枝江到湖南洞庭湖口的城陵矶,即“荆江”河段有“九曲回肠”之称,特别是藕池口——城陵矶之间的河流长度为247千米,而直线距离只有80千米。
[提问]这样弯曲的河道对航运和水流有哪些影响?
[学生回答老师补充]:不利于航行,水流不畅,极易泛滥成灾,因此有“万里,险在荆江”的说法。
[提问]有没有解决办法?
[学生读图回答,老师补充]裁弯取直,建分洪工程,建水利枢纽工程等。
[转折]现在请大家看的支流,在数量上和分布上有怎样的特点?
[学生回答]数量比较多,且呈南北对称分布。
[启发分析]结合前面所学的雨带移动,想一想这种南北对称的支流分布对干流的水量有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老师讲解]在一般的年份中,南北支流在不同时期进入汛期,洪峰可以错开,从而削减洪峰,所以一般来说,这样的支流分布对干流的水量起着天然的调节作用。但是如果有些年份,南北支流所在地区同时降水较多,那么就会同时涨水,这时就会加大中游防汛、抗洪任务的难度,1988年就是如此。
[补充]另外大家注意观察“流域水系图”,
[板书小结]2、中游: 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
[转折]的下游有什么特点?
[讲解] 到口江面宽达80——90千米,形成“江海相连”的壮丽景观,十分利于航行,万吨轮可以一直开到南京,5000吨级轮船可在下游全程通航。由于水流平稳,江水会受海潮的顶托,泥沙大量堆积,形成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沙洲。江口的崇明岛就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它是我国第三大岛。
[板书]3、下游:水流平稳,江阔水深
板书设计 :
中国第一大河——
一、概况
1、源远流长
2、主要支流
3、分段地点
二、上中下游的特征
1、上游:落差大,多峡谷,多急流,多水能。
2、中游: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
3、下游:水流平稳,江阔水深。
第 1 2 页
篇11:长江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的源流概况,清楚的源地、入海口、年径流量和流域面积,知道是我国长度最长、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我国的第一大河。
2.使学生知道的主要支流及流经的省、直辖市、自治区;明确上、中、下游的划分。
3.使学生了解在水能、灌溉及航运方面的巨大作用,认识到这条“黄金水道”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4.使学生认识洪涝灾害发生的危害性,分析洪涝灾害的成因,并提出治理措施。
5.通过分析洪涝灾害的成因及其治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在介绍“三峡水利工程”时,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
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
本节教材分为四部分,包括“中国第一大河”、“巨大的水能”、“防洪与灌溉”和“黄金水道”。其中“中国第一大河”这一框题介绍的长度、年径流量及流域面积,通过详实的数据证实不愧是我国第一大河,也是世界上一条重要河流。“巨大的水能”一标题分析了水能丰富的重要原因之一落差巨大,并明确了水能最丰富的地段以及在干流上重要的两座水电站“葛洲坝水利枢纽”与“三峡工程”。“防洪与灌溉”一标题分析了洪涝灾害的发生、形成的原因及治理的办法。“黄金水道”一标题分析了在航运方面的优越自然条件,介绍了在我国内河航运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重点和难点:
重点:的源流状况;流经的省、直辖市、自治区;上中下游的划分;在水能、灌溉和航运方面的作用。
难点:水能巨大的原因;洪涝灾害的成因。
教法建议
是我国最重要的河流,是我国第一大河。在介绍河流概况时可以借助影像资料,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活动。
例如新课的引入,可以结合本节最开始摘录的《之歌》,配上音乐和的录像,展现雄浑、波涛汹涌、奔流入海、一泻千里的气势,给学生最直观的印象。在介绍水能资源时,可以播放主要峡谷地段水流湍急的影片,让学生认识到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地区。关于洪涝灾害给当地带来的严重影响,可以让学生观看19抗洪的记录片,认识到洪灾给人民带来得灾难和损失。在其他的内容的讲解上还可适当插入影像资料。
在介绍流域概况时一定要充分利用《流域水系图》,加强读图识图,让学生学会阅读水系图的方法,找源头及入海口、流经的省区、主要支流、河流分段的界限等等;学会阅读干流剖面图,明确从源头到入海口落差巨大,能分析出巨大的落差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教学设计示例1
[导入 ]前面我们了解了我国河流和湖泊的基本情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祖国的第一大河——。
[提问]学习一条河流,应该知道它的哪些情况呢?
[学生回答]略
[讲解]学习一条河流的一般思路,包括三个部分:
1、河流概况:发源地、流经地、注入地、长度、流域面积、流量的大小与变化情况、主要支流及分段
2、各河流的主要特征
3、人河关系:河流对人类产生的有利和不利影响以及人类开发利用和治理保护具体措施
[转折]下边我们就按照这种思路,来了解一下的概况。
[板书]一、概况
[活动]请同学们读“流域水系图”,完成以下要求:
① 结合中国政区图,找出的发源地、流经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以及注入的海洋。
② 找出的主要支流(分为北部支流和南部支流),并画出干支流的示意图。
③ 找出各河段的分界点(宜昌和湖口),看看它们在哪个省(湖北和江西)。
[教师小结]
发源地:青海的唐古拉山
流经省区: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共1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流入:东海
主要支流:北部支流包括雅砻江、大渡河、岷江、嘉陵江和汉江;南部支流包括乌江、沅江、湘江和赣江
[板书]略
[出示图表] 与世界著名大河比较
河流名称 | 长度 (千米) | 位次 |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亿立方米) | 位次 | 水能蕴藏量 (万千瓦) | 位次 |
尼罗河 | 6670 | 1 | 840 | 5 | 5000 | 4 |
亚马孙河 | 6480 | 2 | 69300 | 1 | 27900 | 2 |
6300 | 3 | 9600 | 3 | 26800 | 3 | |
密西西比河 | 6020 | 4 | 5800 | 4 | 4900 | 5 |
刚果河 | 4370 | 5 | 14140 | 2 | 39000 | 1 |
[提问]在世界的河流中处于怎样的位置?
[学生回答、老师小结]是世界著名的第三大河。
[补充]在我国的众多河流当中,从长度、流量、流域面积三方面来看,都位于全国第一,因此我们说是中国的第一大河。
[提问]的水量这么大,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学生讨论]略
[教师小结]流域大部分处在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季长,降水量大。
[转折]下面我们再来一起看看各河段的特征。
[板书]二、上、中、下游的特征
[活动]读“干流剖面图”。
[提问]剖面图的横坐标指什么?纵坐标是指什么?(的长度,各流经地点的海拔高度)
算一算:上游的落差约有多少?(总6621米,上游约6321米,占总落差的百分比?约为95%)
[追问]结合前面学过的中国的地形地势,想一想,为什么上游的落差这么大?(因为从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流到第二级阶梯,然后又进入第三级阶梯)分别穿过了哪些主要山脉?(横段山脉和巫山)山被切断,形成什么?(峡谷)
[追问]你知道哪些著名的峡谷?
[学生回答后老师出示图片并讲解]虎跳峡、三峡,在地图上准确找出位置。
[板书]1、上游:落差大,多峡谷,多急流,多水能。
[转折]到中游后主要流经什么地形区?水流特点会怎样?
[活动] 读“治理荆江工程示意图”思考
[学生回答]在中游地区河道变得弯曲了。
[补充] 三峡急流河水冲入中游平原,在惯性作用下左摇右摆,形成曲流。从湖北的枝江到湖南洞庭湖口的城陵矶,即“荆江”河段有“九曲回肠”之称,特别是藕池口——城陵矶之间的河流长度为247千米,而直线距离只有80千米。
[提问]这样弯曲的河道对航运和水流有哪些影响?
[学生回答老师补充]:不利于航行,水流不畅,极易泛滥成灾,因此有“万里,险在荆江”的说法。
[提问]有没有解决办法?
[学生读图回答,老师补充]裁弯取直,建分洪工程,建水利枢纽工程等。
[转折]现在请大家看的支流,在数量上和分布上有怎样的特点?
[学生回答]数量比较多,且呈南北对称分布。
[启发分析]结合前面所学的雨带移动,想一想这种南北对称的支流分布对干流的水量有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老师讲解]在一般的年份中,南北支流在不同时期进入汛期,洪峰可以错开,从而削减洪峰,所以一般来说,这样的支流分布对干流的水量起着天然的调节作用。但是如果有些年份,南北支流所在地区同时降水较多,那么就会同时涨水,这时就会加大中游防汛、抗洪任务的难度,1988年就是如此。
[补充]另外大家注意观察“流域水系图”,
[板书小结]2、中游: 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
[转折]的下游有什么特点?
[讲解] 到口江面宽达80——90千米,形成“江海相连”的壮丽景观,十分利于航行,万吨轮可以一直开到南京,5000吨级轮船可在下游全程通航。由于水流平稳,江水会受海潮的顶托,泥沙大量堆积,形成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沙洲。江口的崇明岛就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它是我国第三大岛。
[板书]3、下游:水流平稳,江阔水深
板书设计 :
中国第一大河——
一、概况
1、源远流长
2、主要支流
3、分段地点
二、上中下游的特征
1、上游:落差大,多峡谷,多急流,多水能。
2、中游: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
3教学设计示例2
[提问]上、中、下游各具特点,了解了这些特点,你认为对人类的作用主要有哪些?
[学生讨论]略
[小结] 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灌溉、航运、发电。
[板书]三、的利用和保护
[转折]我们一起来看看灌溉的成果。
[出示图表]流域各方面占全国的比重
面积 1/5
人口 1/3
稻谷 70%
棉花 1/3
淡水鱼 60%
轻工业产品 1/2
工农业生产总值 2/3
[解释]流域面积只占全国的1/5,但其他各项都超过1/5,尤其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的2/3,其中稻谷、淡水鱼的比重超过了一半,所以说中下游地区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这些都是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补充]的通航里程达7万多千米,占全国内河通航里程的2/3。在航运方面的运量可以相当于14条京广铁路的运量,在世界上也是极为罕见的,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东西航运的大动脉,被誉为“黄金水道”。
[板书]1、“黄金水道”
[补充]但是目前的航运量还只相当于一条京广铁路的运输量,只开发了其通航能力的1/14。水系的通航里程是密西西比河的1.6倍,而运力只是它的1/5;的流量是莱茵河的10倍,运力却只是它的1/10。由此看来,还大有潜力可挖。
[转折]既然上游地区水能资源丰富,我们如何来利用它?(发电)
[板书]2、“水能宝库”
[讲解]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流,全流域蕴藏量2.6亿千瓦,占全国水能总量(6.67亿千瓦)的40%。新中国已经建成许多水利枢纽和大中型水电站。
[学生活动]在“流域水系图”上找到葛洲坝和三峡等水利枢纽。
[讲解]葛洲坝号称第一坝,是目前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发电能力270万千瓦,相当于1949年全国发电量的3倍。但是,现在的开发利用率还不足5%。规模更大的三峡工程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发电量将为葛洲坝发电量的6倍,约1820万千瓦,远大于伊泰普水电站的1260万千瓦)。
[补充]建好三峡工程以后,三峡水位提高,万吨船队可以到达重庆,运力可以提高5倍。运输成本可以降低35%,同时,水库调节,下游的枯水期水位提高(3000立方米/秒——5000立方米/ 秒),使之成为真正的“黄金水道”。
[播放录像]三峡工程简介
[讨论]三峡工程的主要作用有哪些?(防洪、发电、航运、养殖、供水、环保等)
[转折]有哪些不利的方面?(洪水)
[播放录像]年洪水
[板书]4、防洪是目前综合治理的首要任务。
[提问]为什么发生洪灾的频率越来越快?
[学生发言、老师补充]
1)近年来流域由于上、中游山区乱砍滥伐森林的现象比较严重,植被遭到破坏,含沙量不断增多,水位上升,这是导致洪涝等自然灾害不断加剧的根本原因。据分析,今年洪水的特点是“中水量,高水位,大灾害”,高水位运行时间长达两个多月。据调查,在今年抗洪其间,岷江的江面上还漂着刚砍伐下来的树木。
2)人与水争地,使流域受水面积不断减少是又一个重要的原因。(可以找一些关于圩垸的资料)盲目围湖围江造田、建厂建镇建民垸等,使河道变窄,湖泊萎缩是灾害频繁的又一重要原因。据统计,仅通江湖泊的面积已减少了567亿立方米,相当于三个三峡水库的实际库容量。
3)中下游地势过于低平。(结合前面的“干流剖面图”)
4)天气的异常。
[追问] 可见,的洪水有它的自然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人为原因。面对这种局面,我们应该怎样来防洪、治洪呢?
[学生发言、老师归纳补充]
改善上游的生态环境,最近又全面无条件停止在上游山区砍伐森林,关闭现有木材市场,在原森林采伐区大力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大力整治荆江,疏浚与固堤并重,分洪蓄水结合。1954年以来,我国政府多次战胜洪灾,保证了荆江大堤的安全。
修建水库,调节水量。三峡地区建库后,可以控制川江向荆江河段下泄洪水来量的95%。
下游地区退耕还湖。
总之,对于的水患,我们治理方针是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整治。防洪方法有很多,根本在于植树造林,保持水土,恢复生态平衡。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水文特征要受到(地形、气候、植被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时,特征又直接影响我们的开发利用和治理保护:正因为是祖国第一大河,中下游又流经平原地区,因而成为“黄金水道”;又因为上游流经三级阶梯,使之成为巨大的“水能宝库”;而中游的“曲流”和中上游的植被破坏,使防洪成为综合治理的首要任务。
板书设计
三、利用和保护
1、“黄金水道”
2、“水能宝库”
3、防洪是综合治理的首要任务
探究活动
“洪水治理”模拟研讨会
活动目标:使学生通过分析讨论,认识到洪水的形成原因,并找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同时培养学生人地协调的观念;树立“解决一个具体问题,要涉及方方面面”的意识。
活动措施:将班里的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分别扮演沿岸的居民(城市的和农村的)、政府官员、沿岸的企业代表等,一起讨论洪水的形成原因和解决措施。最好分为不同河段的,便于对更细致的问题进行研究。
“三峡的利弊分析”辩证会
活动目标:使学生对三峡工程的建设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对三峡工程形成辨证的认识。
活动措施:先安排学生查找关于三峡工程的资料,然后按照学生的意见分成两派(“利大于弊”或“弊大于利”),双方进行辩论交流。注意:要说出理由。
、下游:水流平稳,江阔水深。
篇12:长江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的源流概况,清楚的源地、入海口、年径流量和流域面积,知道是我国长度最长、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我国的第一大河。
2.使学生知道的主要支流及流经的省、直辖市、自治区;明确上、中、下游的划分。
3.使学生了解在水能、灌溉及航运方面的巨大作用,认识到这条“黄金水道”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4.使学生认识洪涝灾害发生的危害性,分析洪涝灾害的成因,并提出治理措施。
5.通过分析洪涝灾害的成因及其治理,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在介绍“三峡水利工程”时,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
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
本节教材分为四部分,包括“中国第一大河”、“巨大的水能”、“防洪与灌溉”和“黄金水道”。其中“中国第一大河”这一框题介绍的长度、年径流量及流域面积,通过详实的数据证实不愧是我国第一大河,也是世界上一条重要河流。“巨大的水能”一标题分析了水能丰富的重要原因之一落差巨大,并明确了水能最丰富的地段以及在干流上重要的两座水电站“葛洲坝水利枢纽”与“三峡工程”。“防洪与灌溉”一标题分析了洪涝灾害的发生、形成的原因及治理的办法。“黄金水道”一标题分析了在航运方面的优越自然条件,介绍了在我国内河航运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重点和难点:
重点:的源流状况;流经的省、直辖市、自治区;上中下游的划分;在水能、灌溉和航运方面的作用。
难点:水能巨大的原因;洪涝灾害的成因。
教法建议
是我国最重要的河流,是我国第一大河。在介绍河流概况时可以借助影像资料,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活动。
例如新课的引入,可以结合本节最开始摘录的《之歌》,配上音乐和的录像,展现雄浑、波涛汹涌、奔流入海、一泻千里的气势,给学生最直观的印象。在介绍水能资源时,可以播放主要峡谷地段水流湍急的影片,让学生认识到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地区。关于洪涝灾害给当地带来的严重影响,可以让学生观看1998年抗洪的记录片,认识到洪灾给人民带来得灾难和损失。在其他的内容的讲解上还可适当插入影像资料。
在介绍流域概况时一定要充分利用《流域水系图》,加强读图识图,让学生学会阅读水系图的方法,找源头及入海口、流经的省区、主要支流、河流分段的界限等等;学会阅读干流剖面图,明确从源头到入海口落差巨大,能分析出巨大的落差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教学设计示例1
[导入 ]前面我们了解了我国河流和湖泊的基本情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祖国的第一大河——。
[提问]学习一条河流,应该知道它的哪些情况呢?
[学生回答]略
[讲解]学习一条河流的一般思路,包括三个部分:
1、河流概况:发源地、流经地、注入地、长度、流域面积、流量的大小与变化情况、主要支流及分段
2、各河流的主要特征
3、人河关系:河流对人类产生的有利和不利影响以及人类开发利用和治理保护具体措施
[转折]下边我们就按照这种思路,来了解一下的概况。
[板书]一、概况
[活动]请同学们读“流域水系图”,完成以下要求:
① 结合中国政区图,找出的发源地、流经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以及注入的海洋。
② 找出的主要支流(分为北部支流和南部支流),并画出干支流的示意图。
③ 找出各河段的分界点(宜昌和湖口),看看它们在哪个省(湖北和江西)。
[教师小结]
发源地:青海的唐古拉山
流经省区: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共1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流入:东海
主要支流:北部支流包括雅砻江、大渡河、岷江、嘉陵江和汉江;南部支流包括乌江、沅江、湘江和赣江
[板书]略
[出示图表] 与世界著名大河比较
河流名称 | 长度 (千米) | 位次 |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亿立方米) | 位次 | 水能蕴藏量 (万千瓦) | 位次 |
尼罗河 | 6670 | 1 | 840 | 5 | 5000 | 4 |
亚马孙河 | 6480 | 2 | 69300 | 1 | 27900 | 2 |
6300 | 3 | 9600 | 3 | 26800 | 3 | |
密西西比河 | 6020 | 4 | 5800 | 4 | 4900 | 5 |
刚果河 | 4370 | 5 | 14140 | 2 | 39000 | 1 |
[提问]在世界的河流中处于怎样的位置?
[学生回答、老师小结]是世界著名的第三大河。
[补充]在我国的众多河流当中,从长度、流量、流域面积三方面来看,都位于全国第一,因此我们说是中国的第一大河。
[提问]的水量这么大,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学生讨论]略
[教师小结]流域大部分处在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季长,降水量大。
[转折]下面我们再来一起看看各河段的特征。
[板书]二、上、中、下游的特征
[活动]读“干流剖面图”。
[提问]剖面图的横坐标指什么?纵坐标是指什么?(的长度,各流经地点的海拔高度)
算一算:上游的落差约有多少?(总6621米,上游约6321米,占总落差的百分比?约为95%)
[追问]结合前面学过的中国的地形地势,想一想,为什么上游的落差这么大?(因为从地势的第一级阶梯流到第二级阶梯,然后又进入第三级阶梯)分别穿过了哪些主要山脉?(横段山脉和巫山)山被切断,形成什么?(峡谷)
[追问]你知道哪些著名的峡谷?
[学生回答后老师出示图片并讲解]虎跳峡、三峡,在地图上准确找出位置。
[板书]1、上游:落差大,多峡谷,多急流,多水能。
[转折]到中游后主要流经什么地形区?水流特点会怎样?
[活动] 读“治理荆江工程示意图”思考
[学生回答]在中游地区河道变得弯曲了。
[补充] 三峡急流河水冲入中游平原,在惯性作用下左摇右摆,形成曲流。从湖北的枝江到湖南洞庭湖口的城陵矶,即“荆江”河段有“九曲回肠”之称,特别是藕池口——城陵矶之间的河流长度为247千米,而直线距离只有80千米。
[提问]这样弯曲的河道对航运和水流有哪些影响?
[学生回答老师补充]:不利于航行,水流不畅,极易泛滥成灾,因此有“万里,险在荆江”的说法。
[提问]有没有解决办法?
[学生读图回答,老师补充]裁弯取直,建分洪工程,建水利枢纽工程等。
[转折]现在请大家看的支流,在数量上和分布上有怎样的特点?
[学生回答]数量比较多,且呈南北对称分布。
[启发分析]结合前面所学的雨带移动,想一想这种南北对称的支流分布对干流的水量有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老师讲解]在一般的年份中,南北支流在不同时期进入汛期,洪峰可以错开,从而削减洪峰,所以一般来说,这样的支流分布对干流的水量起着天然的调节作用。但是如果有些年份,南北支流所在地区同时降水较多,那么就会同时涨水,这时就会加大中游防汛、抗洪任务的难度,1988年就是如此。
[补充]另外大家注意观察“流域水系图”,
[板书小结]2、中游: 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
[转折]的下游有什么特点?
[讲解] 到口江面宽达80——90千米,形成“江海相连”的壮丽景观,十分利于航行,万吨轮可以一直开到南京,5000吨级轮船可在下游全程通航。由于水流平稳,江水会受海潮的顶托,泥沙大量堆积,形成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沙洲。江口的崇明岛就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它是我国第三大岛。
[板书]3、下游:水流平稳,江阔水深
板书设计 :
中国第一大河——
一、概况
1、源远流长
2、主要支流
3、分段地点
二、上中下游的特征
1、上游:落差大,多峡谷,多急流,多水能。
2、中游: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
3教学设计示例2
[提问]上、中、下游各具特点,了解了这些特点,你认为对人类的作用主要有哪些?
[学生讨论]略
[小结] 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灌溉、航运、发电。
[板书]三、的利用和保护
[转折]我们一起来看看灌溉的成果。
[出示图表]流域各方面占全国的比重
面积 1/5
人口 1/3
稻谷 70%
棉花 1/3
淡水鱼 60%
轻工业产品 1/2
工农业生产总值 2/3
[解释]流域面积只占全国的1/5,但其他各项都超过1/5,尤其工农业总产值占全国的2/3,其中稻谷、淡水鱼的比重超过了一半,所以说中下游地区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这些都是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补充]的通航里程达7万多千米,占全国内河通航里程的2/3。在航运方面的运量可以相当于14条京广铁路的运量,在世界上也是极为罕见的,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东西航运的大动脉,被誉为“黄金水道”。
[板书]1、“黄金水道”
[补充]但是目前的航运量还只相当于一条京广铁路的运输量,只开发了其通航能力的1/14。水系的通航里程是密西西比河的1.6倍,而运力只是它的1/5;的流量是莱茵河的10倍,运力却只是它的1/10。由此看来,还大有潜力可挖。
[转折]既然上游地区水能资源丰富,我们如何来利用它?(发电)
[板书]2、“水能宝库”
[讲解]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流,全流域蕴藏量2.6亿千瓦,占全国水能总量(6.67亿千瓦)的40%。新中国已经建成许多水利枢纽和大中型水电站。
[学生活动]在“流域水系图”上找到葛洲坝和三峡等水利枢纽。
[讲解]葛洲坝号称第一坝,是目前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发电能力270万千瓦,相当于1949年全国发电量的3倍。但是,现在的开发利用率还不足5%。规模更大的三峡工程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发电量将为葛洲坝发电量的6倍,约1820万千瓦,远大于伊泰普水电站的1260万千瓦)。
[补充]建好三峡工程以后,三峡水位提高,万吨船队可以到达重庆,运力可以提高5倍。运输成本可以降低35%,同时,水库调节,下游的枯水期水位提高(3000立方米/秒——5000立方米/ 秒),使之成为真正的“黄金水道”。
[播放录像]三峡工程简介
[讨论]三峡工程的主要作用有哪些?(防洪、发电、航运、养殖、供水、环保等)
[转折]有哪些不利的方面?(洪水)
[播放录像]1998年洪水
[板书]4、防洪是目前综合治理的首要任务。
[提问]为什么发生洪灾的频率越来越快?
[学生发言、老师补充]
1)近年来流域由于上、中游山区乱砍滥伐森林的现象比较严重,植被遭到破坏,含沙量不断增多,水位上升,这是导致洪涝等自然灾害不断加剧的根本原因。据分析,今年洪水的特点是“中水量,高水位,大灾害”,高水位运行时间长达两个多月。据调查,在今年抗洪其间,岷江的江面上还漂着刚砍伐下来的树木。
2)人与水争地,使流域受水面积不断减少是又一个重要的原因。(可以找一些关于圩垸的资料)盲目围湖围江造田、建厂建镇建民垸等,使河道变窄,湖泊萎缩是灾害频繁的又一重要原因。据统计,仅通江湖泊的面积已减少了567亿立方米,相当于三个三峡水库的实际库容量。
3)中下游地势过于低平。(结合前面的“干流剖面图”)
4)天气的异常。
[追问] 可见,的洪水有它的自然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人为原因。面对这种局面,我们应该怎样来防洪、治洪呢?
[学生发言、老师归纳补充]
改善上游的生态环境,最近又全面无条件停止在上游山区砍伐森林,关闭现有木材市场,在原森林采伐区大力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大力整治荆江,疏浚与固堤并重,分洪蓄水结合。1954年以来,我国政府多次战胜洪灾,保证了荆江大堤的安全。
修建水库,调节水量。三峡地区建库后,可以控制川江向荆江河段下泄洪水来量的95%。
下游地区退耕还湖。
总之,对于的水患,我们治理方针是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整治。防洪方法有很多,根本在于植树造林,保持水土,恢复生态平衡。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水文特征要受到(地形、气候、植被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时,特征又直接影响我们的开发利用和治理保护:正因为是祖国第一大河,中下游又流经平原地区,因而成为“黄金水道”;又因为上游流经三级阶梯,使之成为巨大的“水能宝库”;而中游的“曲流”和中上游的植被破坏,使防洪成为综合治理的首要任务。
板书设计
三、利用和保护
1、“黄金水道”
2、“水能宝库”
3、防洪是综合治理的首要任务
探究活动
“洪水治理”模拟研讨会
活动目标:使学生通过分析讨论,认识到洪水的形成原因,并找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同时培养学生人地协调的观念;树立“解决一个具体问题,要涉及方方面面”的意识。
活动措施:将班里的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分别扮演沿岸的居民(城市的和农村的)、政府官员、沿岸的企业代表等,一起讨论洪水的形成原因和解决措施。最好分为不同河段的,便于对更细致的问题进行研究。
“三峡的利弊分析”辩证会
活动目标:使学生对三峡工程的建设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对三峡工程形成辨证的认识。
活动措施:先安排学生查找关于三峡工程的资料,然后按照学生的意见分成两派(“利大于弊”或“弊大于利”),双方进行辩论交流。注意:要说出理由。
、下游:水流平稳,江阔水深。
【关于长江的诗】相关文章:
1.李白长江
2.河流—长江说课稿
3.长江七号观后感
4.长江教学设计
6.我爱你长江作文
7.长江之歌课件
8.《长江之歌》教案
9.长江的诗歌
10.课题:长江之歌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