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人生 > 名人名言>名人故事:参加里约残奥会的14岁小将徐佳玲

名人故事:参加里约残奥会的14岁小将徐佳玲

2023-01-12 08:34:35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你做咩咁Q噶”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名人故事:参加里约残奥会的14岁小将徐佳玲,这次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后的名人故事:参加里约残奥会的14岁小将徐佳玲,供大家阅读参考。

名人故事:参加里约残奥会的14岁小将徐佳玲

篇1:名人故事:参加里约残奥会的14岁小将徐佳玲

赛前有点小紧张,但是一下水心里就有底了。我喜欢这种‘追逐梦想’的感觉!”

“残奥会给了一个梦让我去追,这样的‘追梦人生’挺美妙的。”11日的残奥会女子200米个人混合泳SM9级比赛后,游泳小将徐佳玲对记者说。

不久前刚满14岁的徐佳玲,是里约残奥会中国代表团年龄最小的运动员。这个来自宁波的小姑娘在接受采访时还有些腼腆和羞涩,但当被问及自己的.梦想时,她瞪大眼睛、目光坚定地表示:“有朝一日,要站在奥运的最高领奖台上。”

实际上,成为一名游泳运动员原是父母无奈之下替徐佳玲想出的一条生活出路。

5岁时,徐佳玲因车祸不幸失去左臂,年轻的生命还未绽放就注定比普通人艰难。从那以后,她变得不爱说话,整天郁郁寡欢,一家人也为此生活在痛苦和压抑之中。

为了让徐佳玲长大后有个好的出路,父母左思右想后把她送去学游泳。一来是因为女儿从小喜欢玩水,但最重要的还是想让她成为一名残疾人游泳运动员,这样今后的生活可能会有个不错的着落。

然而,父母的无奈之举,却成了徐佳玲另一段美丽人生的开始。从6岁开始踏进游泳馆训练,徐佳玲在水里渐渐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我喜欢在泳池里穿梭的感觉,一天游几千米也不觉得累,游泳让我找回了自信,让我对生活有了追求。”接触游泳之后,徐佳玲的脸上又有了笑容,她的性格变得开朗,话也多了起来。

经过几年的训练,具有一定天赋的徐佳玲开始在各项比赛中崭露头角。

举行的第九届全国残运会上,徐佳玲独得3金3铜,同时打破200米混合泳、400米自由泳两项全国残疾人纪录,成为残运会上夺得个人金牌和打破全国纪录年龄最小的运动员。

伴随自己的成长,徐佳玲的目标也越来越高——站上奥运最高领奖台。今年1月和6月,她分别参加了在克罗地亚和德国举行的世界残疾人游泳公开赛,顺利取得了里约残奥会的参赛资格。

里约残奥会,作为“菜鸟”的徐佳玲要参加6个项目比赛,在第一个比赛日她就夺得一枚铜牌。在11日的200米个人混合泳SM9级比赛中,一度落后的她在最后50米奋起直追,一路赶超最终获得第四名。

“第一次参加奥运比赛还是有点紧张,但实力基本上发挥出来了,教练叫我别有压力,别想成绩,游好就可以了。”

有了这次奥运初体验,徐佳玲相信自己又离梦想近了一步,“我还小,对我来说经验很重要,下次一定能表现得更好”。

残奥会是“造梦工厂”,有许多像徐佳玲一样的人在这里追逐梦想,缔造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

正如徐佳玲所说:“我觉得我的生活很精彩,一点不比身体健全的同龄人差。”

篇2:里约残奥会冠军周佳敏的励志故事

周佳敏出生于1990年,家住锦屏街道南门社区。因先天原因患有右下肢残疾,但她自强不息,奋力搏击人生。

周佳敏大学毕业后,通过考试成为残疾人专职委员。因偶然的机会参与到坐式排球项目,后来被射箭教练选中,进入省队训练。周佳敏是一个敢于拼搏又有主见的姑娘,今年入选国家队参加奥运会,她也没有第一时间告诉妈妈。“事情没把握的'时候,她通常不会讲。这次还是居委会打电话到家里来,我才知道女儿要去巴西……”应世琴说。

8月,周佳敏参加了宁波市坐式排球比赛,当大家面对刁钻球放弃之时,她还在全力拼搏。不轻言放弃的精神为她带来机会,她被著名射箭教练邵淑芬选中,进入浙江省残疾人体训中心射箭队。

在上海的一场赛事中,周佳敏就显示出了她不同寻常的能力,那时,她参加训练不过几个月,却取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绩。这次比赛不但让教练刮目相看,而且让周佳敏自己也树立起了信心。在随后的全国锦标赛上,她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由之前全队三名女队员中的最后一名跃居第一。

这样的突飞猛进并不是偶然,而是努力训练的结果。教练给的训练目标,她总是要再加点量,平时训练和比赛,她每日都写日记总结得失。训练很辛苦,控制拉弓发箭的手有时晚上疼得睡不着,但第二天起来仍然要继续训练、继续比赛,懂事的佳敏自己默默地忍受着,不敢告诉妈妈,怕妈妈为她担心。

经过不懈努力,209月,在全国第9届残运会暨第6届特奥会先期比赛中,周佳敏获得了射箭复合弓项目个人公开级双轮赛第二名、个人公开级淘汰赛第二名、女子团体公开级淘汰赛第三名、混合团体公开级淘汰赛第二名。

3月,她入选里约残奥会国家集训队大名单,并经过里约残奥会资格赛等层层选拔,今年7月入选中国代表团参加里约残奥会。

篇3:里约残奥会冠军柳萌意志坚强名人故事

里约残奥会冠军柳萌意志坚强名人故事

继刘文君里约残奥会上勇夺女子100米T54级轮椅竞速金牌后,武汉另一选手、19岁的柳萌在乒乓球女子单打9级决赛中夺金。由此,武汉市两位里约残奥会参赛选手均获金牌。柳萌7岁因失去左小腿而装上假肢,伦敦残奥会上她名列第五,当时她便给自己定下目标:里约拿冠军。恭喜圆梦!

身为体育委员,她站了起来

8年前,柳萌是武昌区南湖学校四(1)班学生,一次突如其来的车祸使她失去了左小腿。听到医生的诊断后,柳萌哭了,虽然她并不知道将来还有什么困难在等待着她,但她害怕从此不能再担任体育委员。为了尽快回到学校,柳萌选择了装假肢,假肢和皮肉的磨合是痛苦的,但小柳萌硬是咬着牙挺了过来。回到班上,她向老师要求继续做体育委员,师生们被她感动了。

从小爱蹦爱跳的柳萌,装上假肢后不甘在教室坐着,她一有时间就去找同学打乒乓球。去年10月,省残联选中小柳萌到武汉市体校集训,从那时起,柳萌才正式接受乒乓球的专业训练。凭着良好的悟性和不向命运低头的'韧性,柳萌的进步很快。

每天的早训是围着训练场跑10圈,还要练习蛙跳和滑步,然后是成千上万次地挥拍。尽管集训的日子在旁人看来苦不堪言,但柳萌的言语中却透着一股兴奋,她说乒乓球让她找到了生命的追求,乒乓球也让她变得坚强。“小丫头不简单,很能吃苦,将来要成大器。”教练万由群一脸疼爱地看着柳萌说。

7岁装上假肢,做班上体委带同学做早操

柳萌在4年前的伦敦残奥会乒乓球女子单打9级中获得单打第五名,此次勇夺冠军,与其坚强意志分不开。

柳萌年仅7岁就因失去左小腿而装上假肢。课后她仍爱和同学一起来到操场上打乒乓球。她还因此被老师选为班上的体育委员,带同学做早操,组织课外活动。

,省残联选中小柳萌到武汉市体校集训,从那时起,柳萌才正式接受专业乒乓球的训练。“你家的小姑娘真不简单!”教练常常对柳妈妈竖起拇指称赞。“我的梦想是拿世界冠军。”柳萌小小年纪就给自己立下了目标,希望有一天能代表祖国参加世界比赛,拿一枚金灿灿的金牌。

柳萌还很喜欢读书,她觉得读书是一种乐趣

柳萌从来没有因残疾而放松学习,“我能在读书中找到乐趣。”在柳萌的书房里,挂着这样一幅字:“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柳萌说,在集训队的课堂上,她的成绩不错,这令她感到自豪。

靠一分分追回来拿得冠军

伦敦残奥会上,柳萌名列第五,亲朋好友都为她高兴,觉得实属不易。但是性格坚强的她暗暗给自己定了目标,20里约拿冠军。

伦敦残奥会后,省、市残联非常支持柳萌圆梦,与省体育部门联系,安排柳萌进入省乒乓球队与一线队员同训练。市残联工作人员孙晓彤负责长期跟踪服务,他感慨,一个残疾人,与正常人一样进行高强度的力量、技战术训练,付出的汗水可想而知,可是柳萌从来不喊苦喊累,坚定地朝自己残奥会冠军发起冲击。

“柳萌这次夺冠,不但技术层面进步快,更重要的是心理素质提高很快。”孙晓彤说,柳萌年纪小,以前心理不稳定,不会打逆风球,一旦落后比较大,就容易放弃。这4年,她有意识提高自己心理素质,参加各类比赛,有赢有输,输了从不气馁,而是专心分析原因、改进技术。

这种对比赛的专注,让她在里约残奥会上不再浮躁,越是关键时候越能扛住压力发挥水平。孙晓彤说,此次残奥会,她四分之一决赛、半决赛都是3:2险胜,其中半决赛还是在最后一局5:9落后的情况下,不急不躁,一分分追回来,最后获胜,实属不易。

昨日获得残奥会冠军后,柳萌第一时间通过微信向省、市残联报告了好消息。市残联介绍,至此,武汉派出的两名运动员均获冠军。柳萌也继承了武汉市残疾人乒乓球领域的传统优势——继1988年汉城残奥会程喻获得乒乓球女子双打T9级冠军,北京残奥会陈刚获TT8级男子单打、团体冠军,武汉涌现第三位乒乓球残奥会冠军。

篇4:名人故事:里约残奥会上三夺银牌的“微笑萌妹”-崔哲

微笑的人生态度

长长的头发,架着一幅黑镜框眼镜,嘴角淡淡的微笑,微露两个小酒窝……在崔哲脸上,你丝毫看不出这样一个文静的小姑娘是一位举重运动员。只是当她微笑着向裁判及现场观众鞠躬致意,坐上举重台之后,你才能感觉到在她身躯里所蕴含的能量和霸气。

“以前我们教练给我讲过,微笑让人放松,所以我从2008年开始,每次比赛都要微笑,”崔哲说。

面对比赛、面对生活,这位来自山东菏泽的30岁女孩总是微笑着。但外人不知道的是,崔哲不仅两岁时因小儿麻痹留下了腿部残疾,而且在练习举重三年后的2006年又得了甲亢。这些没有让她屈服,这位农村姑娘通过赛场上的拼搏改变了人生轨迹,但却偏偏连续三次与残奥会金牌失之交臂。

“我是第三次参加残奥会,前两届都是第二,感觉有点……辜负了大家对我的期望。说实话,这段时间压力很大,在房间我就不停地看电视剧,不让自己多想,”爱笑的崔哲终于抑制不住泪水。

北京残奥会时,她因甲亢发病影响了状态,获得第二名。四年前的伦敦,她原本病情稳定,但谁知在开赛前一个月甲亢再次复发,最终再获银牌。

这次来到里约,崔哲原本41公斤的体重突然降到39公斤。“体重很重要,一旦下降,体力也会跟着下降,但我越担心,体重越掉,怎么吃都长不上去”。崔哲怀疑自己又犯了甲亢,没敢和教练说,怕教练担心,但昨天称重之后,她还是心里没底了。

8日的比赛,她在第二把举起102公斤,但土耳其选手纳兹米耶第二把的重量比她多两公斤。两人在第三把全部失利,最终纳兹米夺得冠军。

崔哲说自己是完美主义者,总爱给自己压力。她举例说,90公斤推举训练通常要做8-10组,最后几组又累又不想坚持,那个时候最痛苦,可她一般在第十组还要多举几次。但即便这样,她还是认为自己训练不刻苦。

在生活中,崔哲也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她说残疾人因为身体原因,肯定和别人有许多不一样。除了找工作碰壁,就连逛街吃饭也会遇到诸多不便。“因此我更要努力,依靠在场上的成绩证明自己,不然别人根本不会在乎我”。

据教练透露,崔哲在大赛集训期间的`补助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而没有比赛时,她只能回到家中自己训练。崔哲家里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她总会把比赛奖金给他们交学费,现如今弟弟妹妹已考上大学,而崔哲除了举重之外,还没有其他正式工作。

“接下来我还会继续参赛,因为还没有达到最好的成绩,我肯定要继续拼!”崔哲说,训练之余,她也会在微信里卖些女生爱用的香皂、面膜,虽然顾客不多,但她会一直坚持做下去。

在与记者聊天中,崔哲逐渐从刚才失利的悲伤情绪里走出来,语气坚定而自信,脸上重现甜美笑容。

折翅女孩,带着梦想出征里约

崔哲这个名字,但凡关注残疾人体育运动的人,一定不陌生。

“从2003年开始,无论是省级、国家级还是国际级别的比赛,她只要参加了,就基本没有空手而归。”崔哲的启蒙教练邓飞告诉记者,崔哲来报到时比较瘦弱,最初练习羽毛球、兵乓球,后来在一次训练中,她弱小身躯竟然举起了举重运动员练习一年的重量,从此改练举重。

“这孩子骨架好,人也非常有精神,在训练中有悟性,她总会给人惊喜。”崔哲的举重教练吕慎贤这样评价弟子。

超强度的体能训练和严格的管理,未让瘦弱的崔哲打退堂鼓,她硬是凭着坚强的毅力坚持了下来。她的天赋吸引了中国残疾人举重队教练李伟朴的注意,2005年,崔哲成功入选国家举重队,在国际残疾人举重比赛、北京残奥会和广州亚残运会等重大赛事中登上领奖台。

两届残奥运会均获得银牌,这成为崔哲不愿示人的心痛。

2008年残奥会银牌、2012年伦敦残奥会银牌。“崔哲获得的奖牌基本上都交给教练了,只有这两枚留在了家。孩子非常渴望取得一枚金牌。”崔哲的母亲李瑞荣说。

崔哲的父母都是农民,自从崔哲开始练习举重后,父亲崔保年就养成了观看体育赛事的习惯。“观看有孩子参加的比赛自不用说,凡是举重比赛不管再晚我都看完。孩子的母亲以前不看电视,现在国外运动员的名字她也能喊出来很多个。”崔保年笑着说。

父母已经多半年没见到崔哲了,他们主要通过电话联系。“知道孩子要参加里约残奥会,我们谈话的内容就很少了,从来不问训练情况,怕给孩子产生压力。”崔保年说,“做父母的哪个不关心孩子呀,可我们就是憋着不敢说出来。”

【名人故事:参加里约残奥会的14岁小将徐佳玲】相关文章:

1.里约残奥会冠军林萍夺冠之后的故事

下载word文档
《名人故事:参加里约残奥会的14岁小将徐佳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名人故事:参加里约残奥会的14岁小将徐佳玲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