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孝道经典名言
“likeyuan”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中华孝道经典名言,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中华孝道经典名言,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中华孝道经典名言
中华孝道经典名言
1、父母生之,子弗敢杀;父母置之,子弗敢废,父母全之,子弗敢阙。故舟而不游,道而不径,能全肢体,以守宗庙,可谓孝矣。
2、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孟子·尽心上》
3、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4、开始吧,孩子,开始用微笑去认识你的母亲吧!——(古罗马)维吉尔
5、君子之所谓孝者,先意承志,谕父母以道。
6、深恩未报惭为子,浅薄不消羞作人。
7、孝之于亲也,生则有义以辅之,死则哀以莅焉,祭祀则莅之以敬,如此而成于孝子也。
8、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9、永言孝思,思孝惟则。
10、君子立孝,其忠之用,礼之贵。
11、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听了老人言幸福万万年!现在对孩子缺少的'是:德行教育—孝道教育、尊师教育、敬长教育、经典教育、因果教育、善恶教育、惜福教育、感恩教育、责任教育、环保教育、反色情教育、爱国教育、和平教育。
12、仁爱和打人都先自家中开始。——鲍蒙特和弗莱彻
13、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离娄上》
14、母羊要是听不见她自己小羊的啼声,她决不会回答一头小牛的叫喊。——莎士比亚
15、青山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父;碧水苦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
16、成为母亲之后,女性美像一朵盛开的鲜花焕发出全部的力量和美。——苏霍姆林斯基
17、慈母的心灵早在怀孕的时候就同婴儿交织在一起了。
18、有难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子夏
19、孝子之于亲也,爱之以心,事之以财。——《战国策》
20、君子之孝也,以正致谏;士之孝也,以德从命;庶人之孝也,以力恶食。任善不敢臣三德。
21、慈乌尚反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
22、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尔基
23、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
24、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25、家庭的基础无疑是父母对其新生儿女具有特殊的情感。——罗素
篇2:中华孝道名言名句
1、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四言》
2、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动报亲恩篇》
3、千万经典,孝义为先。——《增广贤文》
4、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离娄上》
5、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孟子·尽心上》
6、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7、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离娄上》
8、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三国志·魏书》
9、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名贤集》
10、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劝报亲恩篇》
11、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劝报亲恩篇》
12、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劝报亲恩篇》
13、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第四》
14、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第四》
15、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家语·弟子行》
16、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第二》。
17、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第一》
18、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李毓秀
19、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李毓秀
20、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李毓秀
21、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李毓秀
22、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李毓秀
23、慎,朝夕伺候莫厌烦。——《劝报亲恩篇》
24、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劝报亲恩篇》
25、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劝报亲恩篇》
26、首孝弟,次谨信。——李毓秀
27、孝是流水,上代截流,下代干涸。——字严
28、青山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父;碧水苦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对联集锦》
29、夫孝者,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后汉书》
30、家贫出孝子,国乱识忠臣。——《名贤集》
31、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王永彬
32、重情轻物,厚养薄葬。——字严
33、诗书立业,孝悌做人。——王永彬
34、尧舜之道,孝悌而已。——(宋)李纲
35、永言孝思,思孝惟则。——《孟子》
36、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
37、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孝经》
38、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春秋)孔丘
39、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二十四孝·为母埋儿》
40、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间谷。天地虽广大,难容忤逆族。——《劝孝歌》
41、生前厚养实为孝道;归后薄葬真乃贤儿。——《格言集锦》
42、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格言联璧》
43、动天之德莫大于孝,感物之道莫过于诚。——(宋)何铸
44、深恩未报惭为子,浅薄不消羞作人。——《格言集锦》
45、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增广贤文》
46、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47、忤逆不孝矣,三世果报然。——《劝孝歌》
48、慈乌尚反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劝孝歌》
49、父虑后母虐,鸾胶不再续。母虑孤儿苦,孀帏忍寂寞。——《劝孝歌》
50、勿以不孝身,枉着人子皮。——《劝孝歌》
51、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52、大孝终身慕父母。——(战国)孟轲
5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54、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55、孝子事亲,不可使其亲有冷淡心,烦恼心,惊怖心,愁闷心,难言心,愧恨心。——袁采
56、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莫泊桑
57、爱国主义深深扎根于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爱国主义则是放大了的孝心。——戴达菲尔德
58、做为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罗素
59、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60、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61、母爱胜于万爱。——莎士比亚
62、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孟轲
63、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64、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65、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66、长幼有序。——孟子
67、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68、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69、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70、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71、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72、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73、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74、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75、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76、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77、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篇3:孝道-中华传统美德
孝道-中华传统美德1200字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云:“百善孝为先。”这句话告诉我们,孝是第一位的,我们想要得到别人尊重,首先就要尊敬父母。
古往今来,历史上出现了许多孝子,他们恪守孝道回报父母。董永传说就是我们的一面镜子,他卖身葬父的故事感动了许多人。相传,董永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到一个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这件事感动了天上的七仙女并与他结为夫妇。因此被世人广为传颂,董永尽了孝道,尽了孝心,才会被世人赞美,这也更加说明了一件事,孝是传统美德。我们人生最大的事情,不是功成名就,而是回报父母。父母的养育之恩天高地厚,如果我们没有孝心,没有良心,怎么能够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呢?因此,照顾父母是我们应该做的,对父母尽孝心是对父母回报的最好方式。尽管历史上有不少的孝子,而在今天,很多家庭里的孩子却是小皇上。他们从小没有受到正确引导,躺在父母筑成的溺爱的长河里,用着父母有限的资源,还反过来教训父母,孝心何在?他们却不以为然,反到变本加厉,把父母当做仆人,完全没有受到爱的正确教育,一直在以自己为中心的天地里独大。他们长大后或许没有自立能力,那谁去帮助他们,父母已老,哪有能力照顾孩子,甚至有些孩子走向了歧途。因此,作为父母要正确引导自己的孩子。
任何一个人首先要有孝心,这才是最重要的,所谓的孝就是照顾老人、长辈和父母,如果做不到,那就不算一个完美的人。父母给了你生命:一双明亮的眼睛让你观望世界的美丽;一对耳朵,让你聆听世界上最动听的旋律;一颗心,让你学会感恩与回报。更重要的是教你做人的道理,你的成长,来缘于你的.父母对你的爱,怎么能不回报呢?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让父母感受到你的爱陪伴他们慢慢变老……。
在一些贫困的家庭中,有这样一群少年,他们孝敬父母,孝敬长辈,为父母排忧解难,照顾弟弟、妹妹,承担家务劳动,他们坚强,永不放弃,就是最美孝心少年。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吴林香,她6岁时,父母离异,又重组家庭,生下了弟弟,她的外公摔倒,使右手残疾,外婆也患脑溢血半身不遂,妈妈也得了肺癌,但她坚持着用微笑来面对生活。她的故事令我热泪盈眶,这样一软弱的女孩,在我看来是那么坚强,她那永不为命运所安排的执着令我叹服,本是应该读书的时候,却毅然放弃学业,照顾家庭,她是多么有孝心啊!她是最坚强的,没有什么能够打倒她。她的故事让我体会到亲人是多么重要!更诠释了孝的含义。
同学们,承受着父母的爱,我们何以为报呢?幼小的我们只有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爱,求知的我们只有更加地努力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他们,这就是我们的爱,我们的孝心。
篇4:中华孝道心得体会
假期无意中在嫂子家翻到〈中华孝道故事〉这本书。随便翻看几页后,便被其中的故事吸引了,于是便借回家中细细品读。
这本书分为(上)近现代名人篇(中)当代大众篇(下)古代圣贤篇三篇。向人们讲述了从古至今,从名人至普通百姓的孝道故事。
子路背米孝双亲;子骞劝父谅后母;花木兰替父从军;谭嗣同临危救父;许世友四跪慈母;朱德深情忆母;三学子“典身”救娘;孝心暖公爹等故事读后无不令人深深感动。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两大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之一。几千年来,人们把忠孝视为天性,甚至作为区别人与禽的标志。孝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伦道德的基石,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她始终闪耀着不灭的光芒。
我们当今的时代更需要孝。
我们的儿童更需要孝。一个从小就知道孝敬父母的人,长大以后才可能成为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有责任感的人,成为道德高尚、能够成就大事的人。
做为一名班主任,我应该在以后的教学生活中不断向孩子们讲述这些地孝道故事,让他们成为一个懂得孝道的人。只有懂得孝道的学长大后才能成为一名真正有用的人材。
篇5:中华孝道心得体会
暑假里我看了《中华孝道故事》,这本书讲的是近现代名人、当代大众和古代圣贤尊老敬老的故事。读着这本书,我经常感动的热泪盈眶。
在古代圣贤篇中,《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使我非常难忘。花木兰一代女子,却不畏惧战争,要替父从军,还屡建战功,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啊!俗话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山东潍县县令郑板桥就是这么个人。郑大人喜欢微服私访体察民情。有一天,他看见有户人家门前贴了一副对联。上联是:家有万金不算富。下联是:命中五子还是孤。郑大人看了很纳闷了,万金还不富,五个儿子还孤单?进去一看,这户人家徒四壁,一贫如洗,哪有什么万金啊?这更让人好奇了。
看了后,才知道,原来万金指的是十个女儿,五子是指女婿是半个儿子,所以十个女婿就是五个儿子。这些女儿一点也不孝顺,十个都不在,难怪老人孤单。刘炳森曾说“乌鸦尚反哺,羔羊有跪乳。人不孝其亲,人不如禽与兽。”连小小的乌鸦长大了都知道要孝顺父母,何况人呢?这些女儿真是太不孝了。郑大人一眼就猜出来了,叫来了老人十个女婿让他们回去孝敬老人,否则要治罪。郑大人真不愧是百姓的父母官啊!
而看了二十四孝图,我觉得很惭愧。晋朝濮阳的吴猛才八岁,就懂得孝敬父母,晚上赤身坐在床前让蚊子叮自己,而不让蚊子去叮父亲,多么孝顺的一个孩子啊!而我呢?被蚊子咬了,赶紧找爸爸妈妈帮我檫药了,根本就不会想到爸爸妈妈是不是也被蚊子叮咬了。跟吴猛比,我真是自愧不如。
万善德为本,一个人如果没有德,就禽兽不如。就像劝孝歌的最后一句:孝顺理当然,不孝不如禽!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知恩图报,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我国五千年的优良传统美德。我们中国的领导人毛泽东、陈毅、邓小平、朱德等他们都非常的孝敬父母,他们都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不然就会像“隔窗望见儿喂儿,想起当年我喂儿。我喂养儿来儿饿我,当心你儿饿我儿”中的儿子一样。滴水之恩应当涌泉相报,何况生育养育了我们的父母呢?
篇6:中华孝道心得体会
读了这本《中华孝道故事》后,深有感触,尤其是看了其中的《母爱是钟》。
故事说:作者读小学时,家境贫困,没有钟,每次都要到附近王麻子家看时间。一次,作者又去看钟,王麻子让他买个钟回家看。作者回家后就放声大哭,而他的母亲却说:“孩子,咱人穷志不穷,以后别去他家看钟了,妈给你报时。”他上中学以后,时间就更紧了,每天天不亮就要步行到位于市区的二中上早自习。
母亲这只“钟”更是不知疲倦地工作,使他一次也没迟到过。但是这位母亲也有失误的时候。一天夜里,天上阴云密布,星星始终未露脸儿,远处胸肌有死绝了似的未叫一声,母亲沉不住气了,忙催促他起床。他到校门口后,只见大门紧闭,原来才凌晨两点。他就在马路上来会不停地跑,直到天亮学校开门。放学回家后,母亲听完他的叙述,便搂住他哭了。第二天他放学回到家,一眼看到桌上摆着一支崭新的小闹钟,他又看看母亲,见她躺在床上,面色苍白。原来是母亲卖了血,买了钟。他顿时鼻子一酸,泪水夺眶而出。
我感觉母亲的一生确实如钟,为了儿女长大成为有用之才,她一刻不停地奔忙着。多么伟大的母亲啊!为了孩子,可以舍得一切,忍受一切,充当一切,包括为儿子上学做一只报时的“钟”。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何况生于我们的伟大母亲呢?可怜天下父母心,儿行千里母担忧。我以后一定要做一个尊师重教、孝顺父母、团结同学的好孩子。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讲究忠孝。这本书还讲述了一个关于对老师尊敬的故事,就是毛主席给徐老祝寿。
徐特立是毛泽东青年时期的老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即使在几十年以后,身为国家主席的毛泽东仍旧对师恩念念不忘。他曾经说过:“徐老师我在第一师范读书时最敬佩的老师。”
他们之间发生的感人故事广为流传,用土寿桃给徐老祝寿就是其中一列。1937年初,适逢徐老六十大寿,也是主席工作最繁忙的一个阶段。那时党中央由保安迁来延安,毛泽东常常工作到深夜才能休息。1月31日晚,毛泽东又工作了整整一个通宵。到第二天黎明,警卫看他一夜没有合眼,于是又一次请他休息。他说:“我顾不上休息哟,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今天是我老师徐特立的寿辰埃他也是大家的老师,我还要写贺词呢!”说着,他提笔为徐老写了一封饱含情谊的长信。在信中热情颂扬徐老“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的革命精神。而作为徐老的学生,毛泽东这样写道:“您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您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您将来还是我的先生……”
写完这封长信之后,毛泽东仍然顾不上休息,他连饭也不吃,就赶去寿堂亲自将祝寿准备情况检查了一番,知道每个环节都落实了他才放心……
老师把他们最宝贵的青春献给了我们,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多么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啊!他们是我最值得尊敬和爱戴的人!
【中华孝道经典名言】相关文章:
2.孝道文化名言
3.游中华孝道园优秀
4.重阳节孝道的名言
9.中华励志谚语名言
10.中华传统美德名言警句导读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