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春天桃花开的古诗
“梦旅人”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描写春天桃花开的古诗,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描写春天桃花开的古诗,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1:描写春天桃花开的古诗
描写春天桃花开的古诗
1、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崔护《题都城南庄》
2、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3、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佚名《桃夭》
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惠崇春江晓景》
6、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7、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刘希夷《代悲白头翁/白头吟/有所思》
8、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周朴《桃花》
9、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五》
10、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黄庭坚《清明》
11、风急桃花也似愁,点点飞红雨。——如晦《楚天遥过清江引·有意送春归》
12、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细雨。——秦观《点绛唇·桃源》
13、开花必是早落,桃李还不如松。——李白《箜篌谣》
14、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刘禹锡《再游玄都观》
15、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16、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贾至《春思二首·其一》
17、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喜笑东风。——曹雪芹《咏红梅花得“红”字》
18、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李白《山中问答》
19、况是青春的日将暮,桃花乱落如那红雨。——李贺《将进酒》
20、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张旭《桃花溪》
21、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22、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23、山上层层的桃李花,云之间烟火是人家。——刘禹锡《竹枝词九首·其九》
24、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王维《桃源行》
25、野店桃花红粉姿,陌头杨柳绿烟丝。——赵孟頫《东城》
26、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王维《桃源行》
27、春风桃李有花开之日,秋雨梧桐是叶落之时。——白居易《长恨歌》
28、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刘禹锡《忆江南·春去也》
29、桃李出深井,花艳惊上春。——李白《中山孺子妾歌》
30、春水迷天,桃花浪、几番风恶。——张元干《满江红·自豫章阻风吴城山作》
31、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晁冲之《春日·阴阴溪曲绿交加》
32、桃花春水是渌,水上有鸳鸯浴。——韦庄《菩萨蛮》
33、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徐俯《春游湖》
34、记得别伊时,桃花柳万丝。——纳兰性德《菩萨蛮·新寒中酒敲窗雨》
35、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
36、洞门高阁霭馀辉,桃李阴阴柳絮飞。——王维《酬郭给事/赠郭给事》
37、柳下的桃蹊,乱分春色到人家。——秦观《望海潮·洛阳怀古》
38、一帘红雨桃花谢,十里清阴柳影斜。——胡祗遹《阳春曲·春景》
39、小桃无主自是开花,烟草茫茫也带晓鸦。——戴复古《淮村兵后》
40、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曾巩《城南·雨过横塘水满堤》
41、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与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苏轼《减字木兰花·立春》
42、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43、两岸桃花烘日出,四围高柳到天垂。——姜彧《浣溪沙·山滴岚光水拍堤》
44、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王昌龄《春曲》
45、山泉散漫绕阶流,万树桃花映小楼。——元稹《离思五首》
46、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戴叔伦《兰溪棹歌》
47、吴兴才人怨春风,桃花满陌千里红。——李贺《送沈亚之歌·并序》
48、水溢芙蓉沼,花飞桃李蹊。——薛道衡《昔昔盐》
49、仙人琪树白无色,王母桃花小不香。——白居易《牡丹芳》
50、小桃灼灼柳鬖鬖,春色满江南。——黄庭坚《诉衷情·小桃灼灼柳鬖鬖》
51、去时梅萼初凝粉。不觉小桃风力损。——欧阳修《玉楼春·去时梅萼初凝粉》
52、桃李待日开,荣华照当年。——李白《长歌行》
53、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汪藻《春日·一春略无十日晴》
54、画楼春早,一树桃花笑。——凌廷堪《点绛唇·春眺》
篇2:春天桃花开诗歌
春天了
龙华的桃花开了
在那些夜间开了
在那些血点斑斑的夜间
那些夜是没有星光的
那些夜是刮着风的
那些夜听着寡妇的咽泣
而这古老的土地呀
随时都像一只饥饿的野兽
舐吮年轻人的血液
顽强的人之子的`血液
于是经过了悠长的冬日
经过了冰雪的季节
经过了无限困乏的期待
这些血迹,斑斑的血迹
在神话般的夜里
在东方的深黑的夜里
爆开了无数的蓓蕾
点缀得江南处处是春了
人问:春从何处来?
我说:来自郊外的墓窟。
篇3:春天桃花开诗歌
我的诗很小
写不尽你细小的发须
亦写不满情怀的空虚
我的诗如吻般热炽
亲遍了星星的胴体
也留不下月亮般的唇记
风声水起,春风化语
蛰伏冬封的大地
小草露出了尖尖的头颅
三月的桃花,妖之灼灼
苞蕾的芳菲
期待远嫁的游客
春雨滴落青春的秘密
抖落了桃花
满地的心事
一只蜜蜂,一只蝴蝶
飞过春天的花期雨季
谱写着爱情的歌词
伸出手、落入掌心的缘
让我惊诧
桃花红遍枝头的良辰美景
我的诗,很小
只为爱
写一片心语通融的桃花
十里桃花烟波雨
满树红妆织嫁衣
抖落花须春风披
轻言淡语话婚事
篇4:春天桃花开诗歌
九尽了,桃花就开了
春风吻红了桃花的脸
她青春的火焰
映红了三月的霞光满天
情窦初开的花瓣
飘香万里河山
留下一辈子的甜
想念多年前那个葬花的水妹子
在忧心忡忡的泪花里
失落了春天的家园
花瓣飘零如雨
把整个花季的甜香
随风飘散
哦,我的春天
春风依旧在
当年的桃花却不见
牵手春天
是我一辈子挚着的信念
一季桃花
犹如一生的青春时代
无法挽留的定局
去的去,来的来
何必多愁善感
何必如此悲伤感叹
君不见,桃花落去
播种甜甜的果汁
却是别样形式的相见
篇5:春天桃花开诗歌
桃花的梦,
一定深藏在三月的花蕊里。
春风与你嬉戏,
阳光与你亲昵,
雨露给你滋润,
谁也解不透你的花语。
蜜蜂嗡嗡着,
蝴蝶翩翩着,
千万遍,询问着你,
也问不出你的心思,
你只是笑眯眯地
默不作语。
直到分娩的那一天,
捧出一个红艳艳的果实,
给我一个惊喜。
桃花,
你就这么朴实着、
美丽着,让我心疼不已。
篇6:描写春天古诗
作者: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赏析
其一
清代的诗论家陶虞开在《说杜》一书中指出,杜集中有不少“以诗为画”的作品。这一首写于成都草堂的五言绝句,就是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诗一开始,就从大处着墨,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迟日”即春日,语出《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这里用以突出初春的阳光,以统摄全篇。同时用一“丽”字点染“江山”,表现了春日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溪水映日的秀丽景色。这虽是粗笔勾画,笔底却是春光骀荡。
第二句诗人进一步以与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浓郁的芳香来展现明媚的大好春光。因为诗人把春风、花草及其散发的馨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所以通过联想,可以有惠风与畅、百花竞放、风送花香的感受,收到如临其境的艺术效果。在明丽阔远的图景之上,三、四两句转向具体而生动的初春景物描绘。
第三句诗人选择初春最常见,也是最具有特征性的动态景物来勾画。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这生动的描写,使画面更加充满勃勃生机,春意盎然,还有一种动态美。杜甫对燕子的观察十分细致,“泥融”紧扣首句,因春回大地,阳光普照才“泥融”;紫燕新归,衔泥做巢而不停地飞翔,显出一番春意闹的情状。
第四句是勾勒静态景物。春日冲融,日丽沙暖,鸳鸯也要享受这春天的温暖,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这也与首句紧相照应,因为“迟日”才沙暖,沙暖才引来成双成对的鸳鸯出水,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中,是那样悠然自适。从景物的描写来看,与第三句动态的飞燕相对照,动静相间,相映成趣。这两句以工笔细描衔泥飞燕、静睡鸳鸯,与一、二两句粗笔勾画阔远明丽的景物相配合,使整个画面与谐统一,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生意勃发,具有美感的初春景物图。就诗中所含蕴的思想感情而言,反映了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三年饥走荒山道”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草堂的安适心情,也是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悦情怀的表露。
这首五言绝句,意境明丽悠远,格调清新。全诗对仗工整,但又自然流畅,毫不雕琢;描摹景物清丽工致,浑然无迹,是杜集中别具风格的篇章。
其二
此诗为杜甫入蜀后所作,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这是一幅镶嵌在镜框里的风景画,濡饱墨于纸面,施浓彩于图中,有令人目迷神夺的魅力。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一派怡人的风光。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像燃烧着一团旺火,十分旖旎,十分灿烂。
以江碧衬鸟翎的白,碧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花葩的红,青红互为竞丽。一个“逾”字,将水鸟借江水的碧色衬底而愈显其翎毛之白,写得深中画理;而一个“欲”字,则在拟人化中赋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两句诗状江、山、花、鸟四景,并分别敷碧绿、青葱、火红、洁白四色,景象清新,令人赏心悦目。可是,诗人的`旨意却不在此,紧接下去,笔路陡转,慨而叹之。“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句中“看又过”三字直点写诗时节。春末夏初景色不可谓不美,然而可惜岁月荏苒,归期遥遥,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此诗的艺术特点是以乐景写哀情,唯其极言春光融洽,才能对照出诗人归心殷切。它并没有让思归的感伤从景象中直接透露出来,而是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不同来反衬诗人乡思之深厚,别具韵致。
篇7:描写春天古诗
作者: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赏析
《游园不值》这首七言绝句,描写了作者游园不成,红杏出墙的动人情景。不但表现了春天有着不能压抑的生机,而且流露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描写出田园风光的幽静安逸、舒适惬意。这首诗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切美好、充满生命的新鲜事物,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发展,任何外力都无法阻挡。
此诗所写的大致是江南二月,正值云淡风轻、阳光明媚的时节。诗人乘兴来到一座小小花园的门前,想看看园里的花木。他轻轻敲了几下柴门,没有反响;又敲了几下,还是没人应声。诗人猜想,大概是怕园里的满地青苔被人践踏,所以闭门谢客的。诗人在花园外面寻思着,徘徊着,很是扫兴。他在无可奈何、正准备离去时,抬头之间,忽见墙上一枝盛开的红杏花探出头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诗人从一枝盛开的红杏花,领略到满园热闹的春色,感受到满天绚丽的春光,总算是不虚此行了。
从诗意看,门前长有青苔,足见这座花园的幽僻,而主人又不在家,敲门很久,无人答应,更是冷清,可是红杏出墙,仍然把满园春色透露了出来。从冷寂中写出繁华,这就使人感到一种意外的喜悦。
这首诗在写作上有很多好处。其一是写春景而抓住了特点,突出了重点”。陆游《马上作》云:“平明小陌雨初收,淡日穿云翠霭浮。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用“杨柳”的金黄、嫩绿来衬托“红杏”的艳丽,可谓善于突出重点。叶绍翁这首诗应是从陆游诗中脱胎而来,用一“出”字把红杏拟人化,更是抓住了春景特点,突出了重点。
其二是“以少总多”,含蓄蕴藉。比如“一枝红杏”就是“满园春色”具体而集中的表现,一枝红杏就代表了墙内百花。
其三是景中有情,诗中有人,而且是优美的情、高洁的人。门虽设而常关,“小扣柴扉”又“久不开”,其人懒于社交,无心利禄,已不言可知。门虽常关,而满园春色却溢于墙外,其人怡情自然,丰神俊朗,更动人遐思。
其四是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够引起许多联想,从而给人以哲理的启示与精神的鼓舞。“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春色在这么一“关”一“出”之间,冲破围墙,溢出园外,显示出一种蓬蓬勃勃、关锁不住的生命力度。后人更赋予这两句诗以生活的哲理:新生事物一定会冲破重重困难,脱颖而出,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这两句诗也便获得了新的生命,流传不绝。
篇8:描写春天古诗
作者:王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赏析
此诗写出了春天的欣欣向荣与农民的愉快欢欣,结尾则表达远行者对乡土的眷恋。全诗健康活泼,清新醇朴。
冬天很难见到的斑鸠,随着春的来临,很早就飞到村庄来了,在屋上不时鸣叫着,村中的杏花也赶在桃花之前争先开放,开得雪白一片,整个村子掩映在一片白色杏花之中。开头两句十个字,通过鸟鸣、花开,就把春意写得很浓了。接着,诗人由春天的景物写到农事,好像是春鸠的鸣声与耀眼的杏花,使得农民在家里呆不住了,农民有的拿着斧子去修整桑枝,有的扛着锄头去察看泉水的通路。整桑理水是经冬以后最早的一种劳动,可说是农事的序幕。
归燕、新历更是春天开始的标志。燕子回来了,飞上屋梁,在巢边呢喃地叫着,似乎还能认识它的故巢,而屋中的旧主人却在翻看新一年的日历。旧人、归燕,与平安定,故居依然,但“东风暗换年华”,生活在自然地与平地更替与前进。对着故巢、新历,燕子与人将怎样规划与建设新的生活,这是用极富诗意的笔调,写出春天的序幕。新历出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就像春天的布幕在眼前拉开了一样。
诗的前六句,都是写诗人所看到的春天的景象。结尾两句,写自己的感情活动。诗人觉得这春天田园的景象太美好了,“物欣欣而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一切是那样富有生气,充满着生活之美。诗人很想开怀畅饮,可是,对着酒又停住了,想到那离开家园作客在外的人,无缘享受与领略这种生活,不由得为之惋惜、惆怅。
此诗春天的气息很浓,而诗人只是平静地淡淡地描述,始终没有渲染春天的万紫千红。但从淡淡的色调与平静的活动中却成功地表现了春天的到来。诗人凭着敏锐的感受,捕捉的都是春天较早发生的景象,仿佛不是在欣赏春天的外貌,而是在倾听春天的脉搏,追踪春天的脚步。诗中无论是人是物,似乎都在春天的启动下,满怀憧憬,展望与追求美好的明天,透露出唐代前期的社会生活与人的精神面貌的某些特征。人们的精神状态也有点像万物欣欣然地适应着春天,显得健康、饱满与开拓。
篇9:描写春天古诗
描写春天四句古诗
春日
宋代: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译文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注释
1、春日:春天。
2、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3、寻芳:游春,踏青。
4、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5、滨:水边,河边。
6、光景:风光风景。
7、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8、东风:春风。
赏析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咏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非常像是这样。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非常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访”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朱熹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描写春天桃花开的古诗】相关文章:
8.春天 古诗
10.描写春天的古诗和宋词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