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诗选》读后感高分作文300字
“亚洲铜”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20篇《艾青诗选》读后感高分作文300字,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艾青诗选》读后感高分作文300字,欢迎您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艾青诗选》读后感高分作文300字
意象是诗中包含诗人主观情感的事物。诗人总会创造出富有表现力的意象,传达出独特的情感。读诗,要透过诗歌中的意象,理解诗歌的深层。
20世纪30年代,艾青的诗歌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这一时期,他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光明”,他的长诗《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以《太阳》为例:
从远古的墓茔
从黑暗的年代
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
震惊沉睡的山脉
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
太阳向我滚来……
它以难掩的光芒
使生命呼吸
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
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
当它来时,我听见
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
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
城市从远方
用电力与钢铁召唤它
于是我的心胸
被火焰之手撕开
陈腐的灵魂
搁弃在河畔
我乃有对于人类再生之确信
无疑,太阳在这首诗中是一种象征。这首诗的现实主义的主题是从象征对象——太阳中引起感觉、发挥想象、求得意象、再凝结成形象,然后暗示出来的。这种象征的写法有利于表现对生活不可思议的渴慕和憧憬。
同时,作为象征表现,诗人把以太阳为核心的一串意象全用拟人手法有机地组接起来,太阳活了,人化了,竟然向诗人以及我们所依存的世界滚辗而来。这世界包括高树繁枝、河流、虫蛹、城市等等,也都在诗人的笔下活了,动了,人化了,热烈地欢迎着太阳的到来;而诗人的心胸也竟然被太阳的“火焰之手”撕开,换了一副灵魂,以此象征出“应该是这样”的生活,寄托了诗人向往未来、追求光明的激情。
篇2:《艾青诗选》读后感高分作文300字
艾青(1910—),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1932年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以后陆续出版诗集《大堰河》(1939)、《火把》(1941)、《向太阳》(1947)等,笔触雄浑,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新中国成立后,创作有诗集《彩色的诗》《域外集》,出版了《艾青叙事诗选》《艾青抒情诗选》,以及多种版本的《艾青诗选》和《艾青全集》。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其诗作《我爱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被选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艾青的诗歌从风格上看:解放前,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解放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他的“归来”之歌,内容更为广泛,思想更为浑厚,情感更为深沉,手法更为多样,艺术更为圆熟。他的诗歌,以现实主义为主体,汲取了象征主义的养分,风格朴素清新、深沉隽永,明朗并不直露,时有含蓄也不晦涩,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艾青是自由体新诗的代表诗人。
写作背景
1976年“”粉碎后,艾青冤案平反,再次焕发创作青春,写作并发表了《鱼化石》等优秀作品。1979年诗人自己编定《艾青诗选》,交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部诗选收录了诗人自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期的主要作品,基本反映了诗人的创作历程和风格特征。
诗人逸事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时,艾青正在法国留学。他同许多留法的中国青年一样,在巴黎遭到歧视和侮辱。一天,艾青到一家旅馆住宿登记时,旅馆人员问他的姓名,艾青说叫蒋海澄,对方误听为“蒋介石”,便马上嚷嚷开了。艾青一气之下,就在“蒋”的草字头下面打了一个“×”,又取“澄”的家乡口语谐音为“青”,在住宿登记时填上“艾青”。于是艾青就这样成了他的笔名。
篇3:《艾青诗选》读后感高分作文300字
诗歌在情感美的背后,往往蕴藏着理性美。如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表面上写林中之路,实际上是在写人生之路;选择不同的路,喻指选择不同的人生道路。
艾青晚年,通过对坎坷的人生经历的沉淀,创作了许多富有哲理的诗歌:如《鱼化石》《盆景》《失去地岁月》《无题》等。以《鱼化石》为例:
动作多么活泼,
精力多么旺盛,
在浪花里跳跃,
在大海里浮沉;
不幸遇到火山爆发
也可能是地震,
你失去了自由,
被理进了灰尘;
过了多少亿年,
地质勘探队员,
在岩层里发现你,
依然栩栩如生。
但你是沉默的,
连叹息也没有,
鳞和鳍都完整,
却不能动弹;
你绝对的静止,
对外界毫无反应,
看不见天和水,
听不见浪花的声音。
凝视着一片化石,
傻瓜也得到教训:
离开了运动,
就没有生命。
活着就要斗争,
在斗争中前进,
即使死亡,
能量也要发挥干净。
《鱼化石》是一首哲理诗。艾青从鱼化石中获得了从亲历的特殊体验中所总结的惨痛的人生感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曾经,一场史无前例的政治浩劫,无缘无故地夺去了诗人十多年的光阴。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诗中鱼的遭遇正是诗人遭遇的某种象征。不仅如此,鱼的遭遇还象征了所有如艾青一样受到社会不公平待遇的知识分子共同的遭遇。诗评家谢冕说道:“这不是一个关于一条鱼死亡的故事,而是一个涉及不同的鱼而拥有一个共同的不幸和悲剧命运的故事……这是个人遭际与时代风云的叠合。”
最后两节则将鱼化石形象的写照延伸到对于生存规则和斗争哲学的阐发上来,告诉我们:生命来自运动,斗争显示生存,这是亘古不变的生命逻辑。
篇4:《艾青诗选》读后感高分作文300字
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更像是分行书写的散文。诗人的情感至真至醇,酣畅淋漓。可以说,抒发情感是诗歌与其他文学样式的主要区别。如名篇《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首诗以“假如”领起,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接着续写出歌唱的内容,并由生前的歌唱,转写鸟儿死后魂归大地,最后转由鸟的形象代之以诗人的自身形象,托出了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作者采用了直接抒情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土地的感情。它像“誓词”一样严肃,又像“血”一样庄严,十分强烈,震撼人心。
篇5:《艾青诗选》高分读后感600字
现代诗歌,我们在读书时期已经学习了不少,比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金色花》、《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等。其中《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都出自《艾青诗选》。《艾青诗选》是创作于1979年的诗歌集,由艾青本人编定,主要收录了艾青三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末的主要作品。诗歌内容通常都富有战斗精神和进取精神,向往光明、思考人生。
艾青,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原名蒋海澄,笔名克阿、莪伽等。创作的第一个高峰期是抗日战争期间(1937年-1940年),这段时期的作品主要写对民族的担忧、对人民的同情。第二段创作高峰期是1978年后,“”粉碎后,艾青冤案平反。此后的诗风变化颇大,诗句更为整齐、诗情更为深沉、诗意更为警策。
其实,对于文学类的作品,想要了解它,整理它,使用思维导图是不错的方式。可以用思维导图将你需要的、感兴趣的内容,以枝蔓的形式非常清晰明确的整理出来。你需要了解多深,那么分支层级便有多深。相比冗长的文字,思维导图更为简单明了。
篇6:《艾青诗选》高分读后感600字
一九三七年春
段落赏析:(1)开始就给人一种生命的量,“滚”这一字给人一种太阳怦然不可阻挡气势。
(2)“它”体现出一片生机,作者用用了几个画面,生动形象描写出了生命的景象。
(3)太阳出来之后,作者的心情好像被什么照亮似“被火焰之手撕开”给人一种惊心动魄的感觉。
相关链接:
1973年春,诗人写下了《太阳》这首诗。这一历史时期,中国处于大变革的较量中,一面是以国民党反动派为代表的一切旧势力,以及外国侵略者的势力。要把中国推入黑暗之中;一面是革命者们与劳苦大众,要打碎旧世界,建立一个光明自由的新世界。在这激烈的较量尚未明朗之际,诗人已感到希望要来临了。
而《太阳》这首诗概括了这一历史态势。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赞美太阳来讴歌这一伟大的时代,以诗人自己的情绪来感染读者的情绪,使人们都能感到一个新的时代就要诞生了。毫无疑问,太阳在这首诗中是一种象征。
文章赏析:《太阳》一诗,以深遂的和博大的气势触动了读者的心灵。首先,太阳的“到来”气势磅礴,如火轮一般“滚”到“我”面前。暗喻历史的车轮不可阻挡。当太阳到来之后,生命一种勃发的生机“舞蹈”,是人虽然惜墨如金,却又形象逼真,把“生命”“高树”“河流”“虫蛹”“群众”“城市”等万物复苏的景象描绘出来。太阳的到来,使“我”也获得了新生,“于是我的心胸/被火焰之手撕开”,其中一个“撕”字,使读者都仿佛看见“撕开”的画面,听到“撕裂”的声音。同时,结尾段的“撕”和开头段的“滚”相呼应,提高了全诗气势磅礴的张力,加深了全诗的。
篇7:《艾青诗选》高分读后感600字
太阳,作为一种审美意象,与月亮相比,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似乎稍逊一筹。文人墨客更喜欢将情思寄托在清冷剔透的月亮上,在一种宁静与恬淡、朦胧与神秘的美感中传达出他们的憧憬与幻想、失意与彷徨。古代文人却很少写到“日”,直接以烈日入诗的作品更是凤毛麟角。这固然与中国传统文人含蓄、内向的气质有关,但更重要的是,除了春秋时代,那种狂飙突进、翻天覆地的时代可以说几乎没有出现过。然而,在“五四”新文学之后,太阳以其独有的雄劲光芒,在郭沫若与艾青的诗歌中发出绚烂的色彩。
这与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不无关系。郭沫若所处的“五四时期”与艾青所经历的“抗战时期”都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时期。无疑都面临着光明与黑暗、生存与死亡、幸福与苦难、文明与野蛮的选择。而阴柔的月亮远远无法诉说诗人喷薄积郁的热火,只有熊熊燃烧的“灿烂千阳”才最能表达人们对对光明的追求、对未来的憧憬、对生命的呼唤。不过,虽然郭沫若和艾青都选择了“太阳”作为诗歌的主要意象,但由于各自特有的时代要求和诗人自己的不同理解,赋予了太阳不同的含义,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审美风格。我们就从这个角度切入分析两者的区别及背后的原因。
一、郭沫若与艾青诗歌赋予“太阳”意象的不同含义
对于郭沫若来说,思考的是太阳蕴含着什么。除了光明的意义,太阳更多地被赋予创造精神的含义。这从《女神》中可以窥得一二,诗人不仅礼赞创造精神,崇拜创造精神,更在《湘累》通过屈原之口说出:“我效法造化底精神,我自由创造,自由地表现我自己。我创造尊严的山岳、宏伟的海洋,我创造日月星辰,我驰骋风云雷雨”。这可以看作是诗人自我创造精神的对象化体现。所以,投注了诗人丰沛情感的太阳无疑也具有了创造精神。
太阳的创造精神在郭沫若笔下是通过“再生”和“新生”来表达的,意味着对旧有生命、旧秩序的破坏和新生命、新秩序的建立。在《凤凰涅槃》中,自焚前的歌声是那样痛苦和哀怨,自焚时是那样低沉与悲壮,然而自焚后的歌唱是如此欢快奔放,华美芬芳。通过对太阳的生命意象——凤凰昂扬悲壮的涅槃过程的描写,歌颂了“再生”精神。这在《金字塔》中也有体现,金字塔可以看作是太阳的象征,在“伟大的寂寥哟,死的沉默哟”之后,发出了“宏朗”的声音:“创造哟!创造哟!努力创造哟!”。这可以说是金字塔即太阳再生后能量的迸发与释放。诗人的情绪总体而言是昂扬乐观的,充满了英雄豪气。
而面对艾青的诗歌,太阳并不像郭沫若一样作为自我表现的对象,也不是创造的象征。在我看来,具有更为复杂的含义,且经过了一定的流变。暂且分为30年代和40年代两个诗歌创作时期。在30年代的早期创作中,结合同时期写的耶稣之死的作品,太阳意象作为支撑诗人面对苦难的精神力量具有一定的宗教意识,这点也常被人所忽视。这可以在1937年创作的《太阳》一诗中得到体现,太阳就像是《圣经》中的耶稣一样,具有再生不死的力量,有给他人带来万福的力量。在1938年写作的《向太阳》中,描写了黎明到来之后的街头生活,在经历了没有太阳的昨天后,觉得“太阳是美的/且是永生的” ,我“被这新生的日子所蛊惑”“由于它的热力的鼓舞/我用嘶哑的声音/歌唱了……”诗歌中,太阳给人带来新生,这同样可以看作是耶稣意象的衍生含义。
然而,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艾青在1940年创作《没有弥撒》之后,七天之后创作的《太阳》含义较先前又有所不同了:“同我们距离得那么远/那么高高地在天的极顶/那么使我们渴求得流下了眼泪/那么使我们为朝向你而匍匐在地上/我们愿意为向你飞而折断了翅膀……”这里的太阳可以看作是自然,或是不可触及的精神存在。从《没有弥撒》来推论,这里的太阳不是神,而是诗人心中的崇高理想。这一点在1943年创作的《迎》中得到更为全面深入的体现,里面描写的是对太阳的迎接,它“给我生命的鼓舞、热与光”。结合艾青《诗论》中的文字表达:“那三个轮子,闪射着同等的光芒,以同样庄严的隆隆声震响着的:就是真、善、美。”[1]太阳可以看作是诗人自我对于外在,所持有的一种信念——真、善、美的渴求。不同于郭沫若豪迈的诗歌气质,艾青在诗中的情绪是沉郁忧郁的,带着一丝焦灼感和急切感。
二、对太阳意象产生不同角度理解与情绪的原因
郭沫若和艾青面对相同的太阳意向,却赋予其不同的含义,表达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我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尝试探析。
首先是时代背景不同,由此内心所生发的现实感受是有差异的。虽然两人都是出于中国历史转折时期,面对生与死、光明与黑暗的抉择。但郭沫若所处的五四时期的是充斥着呐喊声的,“五四”哺育下的青年没有犹豫和畏惧,他们要冲破封建的牢笼,打破一切旧有的思想、文化、道德,而创立起新文化,新思想,新道德。就像“凤凰涅槃”一般,努力获得再生!这一切无疑使身在异国的郭沫若振奋不已,作为破坏和创造的崇拜者,郭沫若自信能拥有光明,拥有太阳。因为他认为中国已再生,所以毫无保留地那份欢乐昂扬倾注于笔墨。
但艾青所接受的是抗日战争的“狂风暴雨”,看到国土遭到日本人的蹂躏,奴役同胞,中华民族处于生存灭亡的边缘,这使诗人不得不感染上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对此,艾青自己也有解释:“我如何解释我的忧郁呢?这就是说,我如何能使自己完全不忧郁呢?我所看见的东西真的完全像你们所看见的那么快意么?还是我非把任何东西都写成快意不可呢?我相信,我是渴求光明甚至于一切的。”[2]这也奠定了艾青诗歌的“忧郁”基调。而这份“忧郁”之情来自于现实,来自于诗人对光明的热切希望。
其次是个人的性格气质和人生经历不同。郭沫若性情中具有反抗因子,他自己曾说过:“我郭沫若素来是富于反抗精神的人,我的行事是这样,我的文字也是这样。[3]”这就决定了诗人不会屈服于秩序或权威的脚下,而是高喊着在自我觉醒的基础上,进行着破坏与创造。而郭沫若又是一个偏于主观又带有冲动性的诗人,这也解释了他总有无限的激情与想象力,陶醉在诗歌的王国里,高唱着“我飞奔/我狂叫/我燃烧……我便是我呀!我的我要爆了!”诗情高涨,气势灵动。但对比艾青,这个“很早就感染了农民忧郁”[4]的诗人,由于童年收到家庭的歧视而寄养在邻村家的经历,给他心灵留下了创伤。艾青从小是沉默寡言的,之后有经历了囚犯生活、民族战争。他对于苦难的敏感,对于光明的深切期盼,这一切都熔铸在他诗歌创作中,但排解不掉的,是深植在诗人心中的忧郁色彩。
最后是他们诗论的差异,导致他们的审美趣味有所差异。郭沫若强调内心主观情感的喷发,郭沫若说:“我想我们的诗只要是我们心中的诗意境之纯真的表现,生命源泉中流出来的Starni(乐曲),心琴上弹出来的Melocly(曲调),生的颤动,灵的喊叫,那便是真诗,好诗。”[5]郭沫若强调的是自我表现,而艾青虽然也强调诗人的思想感情在作品中的重要性,但更赞同诗要扎根在现实生活中。艾青说过:“诗是由诗人对外界所引起的感觉,注入了思想感情,而凝结为形象,终于被表现出来的一种‘完成’的艺术。”[6]所以,可以看出艾青和郭沫若对诗歌表现方式的差异。这也可以说明为什么郭沫若喜欢惠特曼,喜欢歌颂那些宏伟的自然景观或者历史人物,像金字塔、凤凰、天狗、列宁等。带有乐观主义和理想主义的色彩;而艾青更喜欢描写苦难,把忧郁悲哀看成是对抗现实的一种力量,所以自然诗歌中有挥之不去的忧郁色彩了。
通过“太阳”意象在郭沫若和艾青诗歌中不同含义的比较,可以看到太阳意象既是诗人自己的审美选择,又是对当时所处的时代要求的热情回应。而两位诗人对太阳意象的不同诠释,赋予了太阳不可重复性的含义。两种不同风格和审美趣味。也毫无疑问地证明他们都是现代新诗史上富有独创性的诗人。
篇8:《艾青诗选》高分读后感600字
我热爱艾青的诗,他的诗句于我有着深深的感动,有着贯彻灵魂的震撼,一个朴实的诗人,一直写着包含内心所有的诗句,这本身就是一件诗意的事情.艾青他有着农民般朴实气质,也有着如朝阳般美好的理想。
他的诗有着独特的魅力,尽管他的有些诗只是赞美旧中国的黄土地,只是赞美农民。但透过文字却可以感受到他深厚的感情,他心系土地,魂牵农民,他关心的只是这些。但却让我们了一位爱国诗人的伟大情怀,把一切的热爱归于到国家,归于到社会。于是,他的诗有着希望,有着光,有着理想。他的诗,脱去惆怅,即可披一身光。
他的诗有着白描般的语言,情真化为一句诗,便可停留心间久久不落。“大堰河,我是吃了你的奶长大了的 你的儿子,我爱你 爱你!”他的诗有着固执震撼的排比,“我才能举起仰视的幻想的眼波,在迎迓一切新的希冀——在黄昏里希冀皓月与繁星,在深夜希冀黎明,在炎夏希冀凉秋,在严冬有希冀新春 这不断的希冀阿,使我感触到世界的存在 带给我多量的生命的力。这样,我才能跨过——这黎明黄昏,黄昏黎明,春夏秋冬,秋冬春夏的茫茫时间的大海啊。”他的诗赞美太阳给予希望与光辉,赞美煤赞美春,赞美黎明土地。他赞美万物,他的诗便赋予上了不一样的意义。腐朽的灵魂终将洗净,万物即将重生,他们被这位可爱的诗人夸耀张扬。“我永远以坚苦的耐心,希望在铁黑的天与地之间 会裂出一丝白线——纵使你像故意折磨我似的延迟着,我永不会绝望,却只以燃烧着痛苦的嘴 问问东方:‘黎明怎不到来’”他的诗又似一把锋利的刀,割破一切虚假的现实,只把自己的思想倾倒。“不要把恋爱看得太神秘 现代的恋爱 女子把男子看做肉体的顾客 男子把女子看做欢乐的商店 现代的恋爱 是一个异性占有的遁词 是一个‘色情’的同义词” “如今被押送到斗技场上 等于执行用不着宣布的死刑 面临着任人宰割的结局 像畜棚里的牲口一样 相搏斗的彼此无冤无仇 却安排了同一的命运,都要用无辜的手 去杀死无辜的人 明知自己必然要死 却把希望寄托在刀尖上”
艾青赞美万物,却讽刺现实,他包容万物,却看不惯社会。他是个心系世界的诗人。他是个热爱万物的诗人。
篇9:《艾青诗选》高分读后感600字
凝视着一片化石,
傻瓜也得到教训:
离开了运动,
就没有生命。
活着就要斗争,
在斗争中前进,
当死亡没有来临
把能量发挥干净。
鱼化石,有点意思,其味道在于,不知道作者是在什么心情下写的。
之后,有左派的怀念,有右派的谴责。“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这是歌颂逝去的革命,还是在赞美反对“”的青年,不太清楚。但是,这首诗像地火一样,有力量,有热情。而且文词质朴而平淡,但筋骨却很强健。
“动作多么活泼,精力多么旺盛,在浪花里跳跃,在大海里浮沉;不幸遇到火山爆发,也可能是地震,你失去了自由,被埋进了灰尘;过了多少亿年,地质勘察队员,在岩层里发现你,依然栩栩如生。但你是沉默的,连叹息也没有,鳞和鳍都完整,却不能动弹;你绝对的静止,对外界毫无反应,看不见天和水,听不见浪花的声音。凝视着一片化石,傻瓜也得到教训: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当死亡没有来临把能量发挥干净。”
“多么活泼,多么旺盛”,好像是在说青年。“但你是沉默的,连叹息也没有”,难道是说青年的沉沦。
有意思!
篇10:《艾青诗选》读后感高分作文750字
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与太阳。
“土地”的意象里,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爱国主义是艾青作品中永远唱不尽的主题。
诗人关注的中心始终是与中国土地合而为一的普通农民的命运。他写出了“土地—农民”受蹂躏的痛苦;“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更写出了“游动于地心的热气”、“土地—农民”的复活:“我们的曾经死了的大地,在明朗的天空下,已复活了”;写出了“土地—农民”的翻身与解放。这正是对于土地的痛苦、复活与解放的描绘,真实地写出了中国农村现实的灵魂。
“太阳”的意象表现了诗人灵魂的另一面: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不息的追求。诗人几十年如一日地热情讴歌着:太阳,光明,春天,黎明,生命与火焰。这正是艾青的“永恒主题”。
艾青诗歌创作常从感觉出发,把握瞬间的印象或感受,用来营造能暗示或者象征某种强烈情思的意象。他还提倡散文化的自由体诗,在奔放与约束之间取得协调,参错里有某种统一。试结合读过的艾青的诗,从一个或者几个方面加以艺术分析。
艾青早期的诗歌,通过描写具体可感的事物来引起感觉、发挥联想、捕捉和选择意象以凝结成形象,这是他早期诗歌艺术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如 1937 年初《太阳》一诗有这样几句:“震惊沉睡的山脉,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太阳向我滚来。”就是一种光明来临的具体化感觉,它暗示着光明时代的到来那种不可阻挡的雄伟气势。
艾青诗歌意象的外延丰富多彩是与其的深刻相一致的。同样是写太阳、春天、黎明、夜晚,同样是写某一具体可感的事物,艾青能够赋予它深刻的思想内容,从而使其诗歌在艺术与思想内容方面形成了有机的统一。例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这首诗一开头就创造了一种富有象征意义的阴冷、凄怆的气氛和意象:“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这里的“雪”既是对大自然景象的如实描写,又是当时惨遭战乱的现实的艺术写照,不仅仅表现了自然界的寒冷,更是对政治气候和民族命运的暗示,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内容,为诗篇后面倾诉心曲,抒发愈忧民的深情做了铺垫。
篇11:《艾青诗选》读后感高分作文750字
艾青,原名蒋海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19出生于浙江金华一个地主家庭,五岁以前被寄养在同村的一个贫苦农家。18岁他考入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第二年去法国留学,两年以后回国。因为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活动,被捕入狱。
在监狱中,艾青失去了绘画的条件,于是开始“借诗思考、回忆、控诉、抗议”,写下了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抒发了对抚养他的保姆——大堰河深深的挚爱和无尽的怀念。这首诗发表时第一次署名“艾青”,是他的成名作。
内容上
艾青的作品一般是描写太阳、火把、黎明等有象征性的事物,表现出艾青对旧社会的黑暗和恐怖的痛恨以及对黎明、光明、希望的向往与追求。
风格上
艾青的诗歌以它紧密结合现实的、富于战斗精神的特点继承了“五四”新文学的优良传统,又以精美创新的艺术风格成为新诗发展的重要收获。艾青的诗歌具有鲜明深刻的形象,随着诗歌结束,形象也就完成。形象,不仅指人,也包括物,以及思想等的形象化。
形式上
艾青的诗在形式上不拘泥于外形的束缚,很少注意诗句的韵脚和字数、行数的划一,但是又运用有规律的排比、复沓,造成一种变化中的统一。
篇12:《艾青诗选》读后感300字
艾青是一位不惜生命的吹号者,他不惧痛苦和劳累,为当时社会的新希望奋斗着,吹号者的脸常常是苍黄的,刚开始我觉得有些夸张,可在后面的阅读中慢慢认为这是对于他们而言在正常不过了。他们在那些蜷卧在铺散着稻草的地面上的困倦的人群里,在那些穿着灰布衣服的污秽的人群里,最先惊醒。
在决不回头的一致的步伐里,在狂流般奔涌着的人群里,在紧密的连续的爆炸声里,他吹着最热烈的号声,激励着热血奋战的战士。在最后的一颗子弹穿过他的胸膛时,他缓缓的躺下了,却没有人发现。
在这首诗里,他为我们在中国历史的广场上塑立了一个吹号者和浸濡着血迹的铜号的形象,让我们在今天仍然能清晰地听到那曾经唤醒了一个民族并激励这个民族奋勇前进的号声,也展现了艾青的爱国情怀。
艾青的诗歌让人荡气回肠。
篇13:《艾青诗选》读后感300字
礁石
艾青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象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赏析:
从艺术手法来看,在《礁石》一诗中,诗人把他对生活的独到思考熔铸于“礁石”这一象征性的形象之中,使礁石人格化,所以在读的时候,应该超然于物外,想得更深远。的确,象征手法的运用,使这首诗言有尽而意无穷!
以微笑的方式生活,无论你遇到多大的困难与挫折,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民族。这是《礁石》给我们的最深刻的启示!
篇14:《艾青诗选》读后感300字
当黎明穿上了白衣
艾青
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
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
绿的草原,
绿的草原,草原上流着
新鲜的乳液似的烟……
啊,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
田野是多么新鲜!
看,
微黄的灯光,
正在电杆上颤栗它的最后的时间。
看!
1932年1月25日,由巴黎到马赛的路上
赏析:
这首诗是写黎明时田野上的景色及自己的感受。诗歌一开始,作者就精心选取了三个色彩词“紫蓝的”“青灰的”“绿的”,为读者勾勒了一幅鲜明、和谐的画面。在以上静态描绘的基础上,又以“草原上流。”
篇15:《艾青诗选》读后感300字
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和太阳,请结合具体的诗歌,说说土地凝聚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太阳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追求?
答:“土地”这个意象,凝聚着诗人对祖国、人民以及对大地母亲深沉的爱,对祖国命运深沉的忧患意识。(《我爱这土地》等)“太阳”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不息的追求。(《向太阳》和《黎明的通知》等)
艾青早期诗歌艺术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
答:艾青早期的诗歌,注重通过描写具体可感的事物来引起感觉、发挥联想、捕捉和选择意象以凝结成形象,形成了他早期诗歌艺术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大堰河是谁?作者在诗歌中抒发了怎样的感情?大堰河是作者的乳母。
答:作者通过对自己的乳母的回忆与追思,抒发了对贫苦农妇大堰河的怀念之情、感激之情和赞美之情,从而激发人们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对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强烈仇恨。
“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当死亡没有来临,把能量发挥干净。”——《鱼化石》。这里诗人借助鱼化石的什么特点,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感情?
答:由艾青出生封建家庭以及这句“活着就要斗争,在斗争中前进”可以体会到,诗人对革命的崇高热情、不懈努力,对革命的奉献生命的伟大思想感情。在死亡没有来临,把能量发挥干净”这两句可以看出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的赞叹、赞赏,以及奉献自己、贡献力量的伟大情怀。
对《我爱这土地》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答:D (因为从这句开始,那个比喻性的“假如”已经不存在了。“我”不再是假设的“鸟”,而是真实的抒情主人公自己。)
北方是悲哀的而万里的黄河汹涌着混浊的波涛给广大的北方倾泻着灾难与不幸;而年代的风霜刻划着广大的北方的贫穷与饥饿啊。
选自艾青的《北方》。
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你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答:选自《大堰河——我的保姆》
朗读下列诗句,用“/”划出句中停顿。
①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②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浙江省金华人。中国现代诗人。被认为是中国现代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主要作品有《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诗选》。
艾青于19阴历2月17日生于浙江金华的一个地主家庭。由于家里不喜欢这个“克父母”的婴儿,就托付给乳母——“大堰河”收养,然而这个妇女却十分疼爱他。
篇16:《艾青诗选》读后感300字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选自《我爱这土地》。试分析此节中作者如何将全文推向高潮?
答:在诗的第二节,作者笔锋一转,由上文对歌唱者动态的描述,转而对“我”进行了一个近镜头的特写。这是以设问的方式进行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眼里常含泪水”这样一个静态的特写,表现了悲愤痛苦的情感恒久萦绕于“我”的心中。“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目睹山河破碎、人民涂炭的现实,对祖国爱得愈深,心中的痛苦也愈强烈。最后两句是全诗的精华,它是那个苦难的年代,一切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最真挚的爱的表白。这种爱刻骨铭心,至死不渝,不仅来自诗人内心深处,更是全民族普遍的爱国情绪的浓缩。艾青以这两句诗,抒发了那个时代华夏儿女共同的心声。
第二节的一问一答,诗人由借鸟抒情转入直抒胸臆:“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太“深沉”太强烈的土地之爱,已使诗人难以诉诸语言,只能凝成晶莹的泪水。“深沉”一词也许达不到与实际感情相应的表达强度,于是,其后紧跟的六个沉重的省略,似乎涌动着潜流地火般的激情,更为沉重地叩击着读者的心房,激起读者持续的共鸣。全诗在这问答中达到高潮,那炽热、真挚的爱国情怀,留下不尽的余韵。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选自《我爱这土地》,此节中分别描述了鸟儿歌唱的四个对象:土地、河流、风、黎明,它们的核心是土地。
荫路种夹竹桃,我还是第一次听见.平常所见的夹竹桃都是种在大花盆里,只有一人高.种在街上,那该有多高,而且花要比杜鹃大得多,条条街上都种了夹竹桃,该有多美.于是,我的脑子里,湛江和夹竹桃就连在一起,再也分不开了.我对湛江久久地响往.。出自艾青的散文《湛江,夹竹桃》。
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
艾青以其充满艺术个性的歌唱卓然成家,实践着他“朴素、单纯、集中、明快”的诗歌美学主张。
但你是沉默的,连叹息也没有,鳞和鳍都完整,却不能动弹;你绝对的静止,对外界毫无反应,看不见天和水,听不见浪花的声音。此节选自《艾青诗选》的《鱼化石》
《礁石》中的含着微笑看着海洋有什么含义?
答:显然,此诗咏礁石,并非以咏礁石为目的,而是借咏礁石而咏人抒怀。诗中的形象具有象征意义。向礁石“无休止地扑过来”的浪,象征着迫害他人的人;而伤痕累累,却依然挺立,“含着微笑,看着海洋”的礁石,则象征着坚韧不拔、乐观自信的人们。
诗的第二节,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两幅对立的画面。一幅是礁石浑身伤痕累累,“象刀砍过的一样”;另一幅则是礁石“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画面之间,对照鲜明。这里,借助“站”、“含着微笑”等诗语,赋予礁石以生命,使之人格化,并将其长期受浪迫害却依然坚强不屈、乐观自信的精神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艾青的《太阳的话》全诗运用那些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拟人的修辞手法,便于运用对话和呼告的方式来抒发感情,使语气显得更亲切,更容易与读者亲近。
咳,就在如此寒冷的今夜无数的我们的年老的母亲,就像异邦人不知明天的车轮要滚上怎样的路程?──而且中国的路是如此的崎岖,是如此的泥泞呀。出自艾青:《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艾青诗歌的艺术特性还有一个要素就是“忧郁”,我们叫它“艾青式的忧郁”。如何看待这种忧郁?
答:这种忧郁里,浸透了诗人对国家、人民的极其深沉的爱,更表现了使人对生活的忠实和深刻的思索。但艾青的忧郁并不是消极的,其所给予读者的是一种“深沉”的力量,表现的是他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和坚定的信念。
艾青诗歌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答:爱国主义。
篇17:艾青诗选读后感
艾青是中国现代诗人,文学家。他为祖国做出了很多贡献,也因为他的诗而一举成名。
艾青出生在一个封建家庭,1932年初,回国,从事文艺活动,不久被捕,在狱中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这个是感情真挚,诗风清新,用他那磅礴的语言来表达了他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大堰河深深的爱,他还出版了多种诗集,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十多种语言在国外出版。
他的诗集哲理丰富,让人回味无穷,又善于以物起兴,我特别喜欢其中的一个诗《一个黑人女孩儿在歌唱》,这句诗中有这样一个话,“一个多么舒服,却不住的在哭;一个多么可怜,就要唱欢快的歌;”这句诗描写了一个黑人姑娘给别人看孩子,表现了作者关心,同情黑人的命运,将黑人的命运与孩子的命运做对比,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作者谴责世道的不公,贫困差距和种族歧视,令我们眼前一惊。让我先朝澎湃,感触颇深。
他的诗更多的是热爱祖国和对黑暗社会的讽刺。有的诗简短却一寓意深厚,有的是十分的长让我感触深刻。
每个人都可以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的祖国有多种方式,不仅仅是写诗这一种方式,我们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表达我们对祖国的热爱。
篇18:艾青诗选读后感
对土地的热爱,对现实的不满,对光明的渴求……在他的笔下用诗展现的淋漓尽致。
艾青的诗歌蕴含着深沉而真挚的爱国情怀。在《我爱这土地》一文中,最后两句话“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深刻表现了他对土地的热爱。对土地的热爱是艾青作品永唱不尽的旋律。他在文中多次提到土地和鸟,更加直接,富有激情地展现了他对土地的热爱与痴情。
艾青有对光明的强烈渴望,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太阳,光明,春天,黎明都是艾青文章的主题。“一切的美都和光在一起。”这些事物都强烈地表现了他对光明的向往与追求,对黑暗旧社会的痛恨。
艾青同情劳动人民,具有感恩之心。艾青从小在大堰河旁的一个农妇家生存。所以他不忘抚育之恩,在《大堰河――我的保姆》文中,通过写他对大堰河的回忆与对话,表现了他对大堰河的感激之情以及写出了大堰河悲苦善良一生。
艾青常用一些其它的事物来比喻自己,用富有激情的话语来写文章,他不怕困难,在历史巨变时,他创作了许多具有冲击力的作品并且得到了广大民众的反响。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篇19:《艾青诗选》读后感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读完《艾青诗选》,心灵就被略有点偏冷的灰色填满了。那一首首诗里所蕴含着的沧桑而厚重的忧郁,仍然久久萦绕在记忆中。
艾青的诗,总是让我想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他以悲悯的心,爱着天下每一个遭受不平等的人民。他的悲伤和痛苦,从来不是出于自我的利益。“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谁也不愿意看到,古老的民族几千年来栖居着的土地,在敌军的铁骑下正奄奄一息。山河破碎,生灵涂炭。应对时事的艰辛,逃避现实显然是懦弱的,所以艾青没有选择逃避。在那个特定的时代里,在人民的苦难目前,“小我”是微不足道的,而是需要有“大我”的情怀。所以,艾青勇敢地担负起了职责。朴实无华的文字里,流淌着悲天悯人的情怀:“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古老的国土——这国土养育了为我所爱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种族。”诗中传达的,还有对光明热烈的渴求和讴歌:“一切的美都和光在一齐”“在黑夜把期望寄托给黎明在胜利的欢欣中歌唱太阳”。几千年来,从屈原写下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开始,对人民无私的热爱,“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能够被认为是负职责的知识分子创作的永恒主题,是现实主义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艾青的诗里,没有“黄河在咆哮”那种尖锐的战斗意志,因为这种情感有时是略带盲目和幼稚的。艾青的诗传达出来的,是“北方是悲哀的”那样深刻的
无力感,离劳苦大众的真实生活更近。读来仿佛棉花堵在胸口,有时候让人感到有些鼻酸。
在艾青的诗中,常常能够见到“黎明”“太阳”“火把”,不难看出,它们具有十分明显的象征意义。艾青对黑暗旧社会的痛恨,对光明的热烈向往和渴求,蕴含在这些意象中;而这些简单的意象,也使得他更容易将热爱和诗情献给所有人民,从而和人民紧密联系在一齐。抛弃掉一切无用的矫饰,艾青从古体诗繁琐的韵脚、字数、行数等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了,所以,他所表达的情感显得更为深挚,直达读者的内心。
篇20:艾青诗选读后感
如果长到现在,还号称爱看书,那么连艾青的诗都没看过,那就有点儿太逊了吧。
艾青与艾未未,两个大名人,到底是谁因为谁而那么大名气,总之他们很有名了。
我读书的一个缺点就师利性太强,那个傻逼的一天一本的计划让我总是很着急的去完成任务~就像这本书,用不到三小时草草翻完了事,但是还是写得很精彩,也很正面与革命!
艾青原名蒋正涵,生于1920年3月(哈哈,应该是双鱼座吧?我们双鱼就是最适合当诗人啦,那么有想象力的)浙江金华人。还有那个最著名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我觉得他的诗有民谣的感觉~
【《艾青诗选》读后感高分作文300字】相关文章:
1.艾青诗选读后感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