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人生 > 诗句大全>端午:端午节的诗句七绝

端午:端午节的诗句七绝

2022-07-12 08:19:15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今天吃什么”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端午:端午节的诗句七绝,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后的端午:端午节的诗句七绝,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端午:端午节的诗句七绝

篇1:端午节的诗句七绝

端午节的诗句七绝

端午

文秀(唐)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竞渡歌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七律·端午

老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竞渡曲(刘禹锡·唐)

沅江五月平堤流,吧人相将浮彩舟。

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鬊鬣动,螮蝀饮汀形影联。

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

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

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

彩旗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

典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亨前水东注。

午日处州禁竞渡

汤显祖(明)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台湾竹枝词

钱琦(清)

竞渡齐登杉板船,布标悬处捷争先。

归来落日斜檐下,笑指榕枝艾叶鲜。

乙卯重五诗

陆游(南宋)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附:端午节的诗歌大全

1、《端午节旧事》

岷州浪子

去年端午节的早晨,

我精心挑选了十六个汉字。

排成短信,

发送给,

十个住在我手机里的人。

直到那天黄昏,

没见一个汉字归来。

今天我突然想到,

就象我那天吃掉的粽子,

直到现在,

还没有被排泄出来。

2、《今年的端午节》

火火

明天就是了端午节了,

今天就嚼一只粽子。

电视里正讨论着,

塑化剂的风暴。

而岳阳楼仍在,

洞庭湖却已口舌生烟。

今年的端午节,

就这样到来。

在我口袋开始干涸的时候,

在楼价无论怎样调整还如不倒翁的时候。

来了,艳阳高照。

来了,梦如火烧。

来了,端午节的绿。

在硫酸铜的颜色里。

淡淡的苦涩,

在蒸煮翠绿的粽子之后。

翻江倒海,胃肠贴地。

在看到那翠绿是硫酸铜的渲染之后。

而大地张着干渴的大口,

没有了淋漓的风貌。

天空拧着枯竭的奶罩,

无力偿还大地的泪泡。

后来,梦的汛期就决堤了。

电视新闻说:南方旱区大部降雨。

张了几个月的大口弥合了,

过于狂喜就咬断了好几处路桥。

洞庭湖又开始荡漾,

岳阳楼又开始笙响。

我嚼着那只翠绿的粽子,

对端午对明天又有了渺想。

想那蜡的味道,

想假我如蜡,内心的温热应该可以煨干几个五月?

3、《五月端午节》

雪域野子

一壶雄黄酒,

一碗浓浓的熬茶。

带有草芽香的,

手把羊肉。

香柴花的芳香中,

悠然地醉去,

这就是草原人的端午节。

五月的草原,

是少女圆润的乳房。

山花烂漫,

情歌翻飞。

蓄势而发的骚动,

被动情的云雀衔起。

季节合欢的序幕便,

被轻轻拉开……

公牦牛,

剑一样刺穿了远山的沉郁。

咂足奶水的羔羊,

惬意的睡在了山坳间。

布谷鸟发酵千年的伤感,

催动着疯长的庄稼。

只是一点雨珠,

击伤了农妇坚实的守护。

不觉处,

那是熬煎身心的思念。

五月,

每一块河石,

都锈满了绿苔。

翡翠与珍珠铺就的河道,

舞动着,

山溪优美的锅庄舞。

五月,

有一中力量。

在骨骼间传动。

有一中诱惑,

牵引着登高的欲望。

真愿登临那最高的冰峰,

好吮尽江南的粽子,

那绵绵悠长的甜香。

4、《端午情》

沙尘

是谁打翻了桌上的雄黄酒,

浇湿了整片大地。

白娘子的哭泣,

在山谷回荡。

锅里,

喧腾一片。

棕儿不因沸水而散落,

只因心中那怀念而奉献,

粒粒谷香惹人垂涎。

庭外,

欢声一片。

孩童们不因耀阳而惆怅,

只因胸前那香囊而喜悦,

阵阵芳香耐人回味。

门前,

忙碌一片。

菖蒲,艾蒿不因炎热而低头,

只因盼望那游子而等待,

片片青绿述说乡愁。

湖面,

震声一片。

龙舟不因湿漉而停留,

只因追寻那伟大的人儿而奋进,

朵朵浪花激起了爱国的情怀。

5、《端午情思》

江河月

门前菖艾插在两旁,

满街粽子徐徐飘香,

龙舟竞渡的鼓点正在敲打,

今天——又是一个端阳。

艾叶透出的气味,

叩开千家万户的门窗。

横扫着人们心中的尘埃,

展现了一张追的.思情网。

粽子那鼓鼓的胸腔,

象沉甸甸的哀思满仓。

人们闻到的不是糯米香气,

而是民族灵魂的张扬。

看江上龙舟竞发,

操橹者个个疯狂。

争先恐后地比拼速度,

为的是抢拈一柱祭香。

滔滔东去的江水,

贮一曲永远的忧伤。

千年风雨洗不去,

爱国气节的显彰。

三闾大夫今何在,

谁曾拷问过楚怀王。

屈子傲骨铸“礼魂”,

灵魂煮沸汨罗江。

不必看“天问”的注脚,

仰古之情早已“涉江”。

《离骚》《九歌》的韵律声里,

文人志士正在深情吟唱。

6、《端午节》

何心雨

是平凡的一天,

一日又一日,

一年又一年,

一直推移到这一天。

没有花开得艳,

没有果结得甜,

没有人问候,

也没有人抱怨。

一忽儿,

火红的樱桃啊,

它玲珑地甜,

酸得你的舌尖直痉挛。

阳光在收割着漂浮的云朵,

又在交织着通透的绿荫,

彩蝶飘舞在光波里,

甜蜜涌溢在心海里。

打成结的粽子,

被花喜鹊衔着,

飞到高处,

驻了翅羽,

迎着阳光献给你。

艾蒿的香味顺风飘来,

吉祥的气色显耀在门楣,

鸟雀唧唧喳喳的,

在小孩子的腕上一晃又一晃的,

天使在地母的怀里撒娇呢……

7、《端午节缅怀先人》

阿涛

沅湘流水急又深,

一波一涌痛揪心。

屈子抱怨永沉去,

满腔热血淌江中。

“楚辞”激荡浪千层,

“离骚”响彻峰万重。

棕子五月裹信念,

龙舟竞技勉后人。

8、《端午是一条河》

朱文科

端午是一条河,从楚国流过。

两岸荒草凄凄,夕阳也落寞,

无家的人请喝杯雄黄酒壮行,

有家的人请插上菖蒲于门口。

端午是一条河,让菖蒲染过。

忧伤是潮起潮落,碧绿不是过错。

没有爱情的人请捧起诗经,

追逐爱情的人请登上龙舟。

端午是一条河,在龙舟上晃过。

宁静是鸟的翅膀,也有鱼的静默。

爱我的人请接受虔诚的祝福,

恨我的人请倾听河洲的九歌。

端午是一条河,停泊于在河之洲。

有多少疑问要问天,离骚只是传说。

生者请记住这条河的乳名,

逝者请忘掉五月的污浊。

9、《端午雨魂》

榆社王跃东

有一个声音,在轻轻的呼唤着、呼唤着。

这呼唤声,把我从梦中牵到岸边。

听,那天籁之音,从悠远的天边走来。

从群燕环抱的雨帘中的古塔走来,

我睁开眼帘,静静的看着窗外。

一股艾荻的芳香,从门缝中扑面而来。

并携带着清晰的雨气——

我久久的看着窗外,窗外已然亮白。

透过窗帘,依然能看见那阴阴暗暗的光芒。

感到那呼唤声就在身边,就在我心里。

更悠、更长。我轻轻的叫醒妻儿,

撑开伞出了家门。门外到处散发着诱人的艾香。

我很懒,懒的从来没有早早出过家门。

只有端午之魂呼,登古塔、唱大风、云飞扬。

我在雨中寻找着,寻找自己的灵魂,

小雨细细的,我摸着,嗅着,吻着。

已然感到心中振颤的弦律。环抱古塔的小燕子,

随着舞曲在飞翔,就像一只长号而悠长。

我突然停下登梯的脚步,展开双臂拥抱着雨魂,

忽然,一种悟性由心而生。人生如走斜坡,要么滑下去,

要么攀上来,这就是雨魂的呼唤。

10、《端午》

山人

那是从撕裂的肺腑里传出的哀伤,

那是诗魂最后给世人悲壮的吟唱。

在汩罗江边轻身一跃,

却将离骚留给后人长考。

路漫漫乞上下而求索,

舞一曲壮歌长剑,

让楚国百舸争流。

用艾草香熏过的角黍,

伴随着九歌里旋转的韶舞,

汩罗江啊,你是否仍然在沉思。

奔流不息的绿水,

和岸边的萎萎芳草。

穿过时空隧道寄来了汩水上美丽的思情,

包裹着岸边屹立的那颗头颅中的粒粒心事。

那是诗人瑰丽珍奇的琼佩,

雄黄已经发散开浑厚的酒香。

菖蒲把屈原的美德颂扬,

一曲豪壮的悲天悯人的音律,

在中华大地上数千年荡气回肠。

纵是千帆追逐也难以弥补的细节,

就让震耳发聩的鼓声催动龙舟,

让屈子的情感穿越时空。

像是初升的太阳光芒万丈,

将我们可爱的中华民族照亮。

篇2:关于端午节的诗句——《端午》

《端午》原文

端午时节杏儿黄,

滇池湖畔艾飘香。

方见小儿扣绒线,

又遇老翁醉雄黄。

东邻茶社沏普洱,

西家酒楼米线长。

他乡剥粽思故友,

读罢离骚笑痴狂。

《端午》赏析

这首诗写的很平实,却能于平实中见匠心。

首联起笔,紧扣诗题,巧选诗歌元素,有力地突出了地域色彩,烘托了节日氛围。杏儿黄,艾飘香,都是端午节常见景物。成熟的杏子,观之令人垂涎欲滴;艾香氤氲,嗅之令人心驰神往。诗贵精炼,删一字则嫌少,增一字则嫌多。由于地名滇池对于地域和民俗的暗示性,一个“飘”字,既似炊烟袅袅,又似长袖善舞,产生了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的动态美。

如果说首联是对节日环境氛围的渲染,是做了一个背景,那么颔联则紧承首联来写,突出的是作为社会生活主角的人。由环境到人物,思路清晰,及其自然。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据说原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的大夫屈原,很受重视,有着几千年传承的历史,形成了内涵丰富的民俗和节日文化。习俗是每逢端午节,家家除了在屋檐插上艾条以驱邪外,小儿还需在手足系上红绒线、在屁股眼涂点儿雄黄以驱邪。老人则爱喝点儿雄黄酒,青年人则赛龙舟,这就是我国端午节的民俗文化。这两句诗不仅选材典型,紧扣主题,而且以流水对的形式表现,取得了诗歌整体和谐与统一的艺术效果。一“见”一“遇”,让人有应接不暇之感,虚词“方”和“又”则强化了这种艺术效果,真可谓虚实相生、奇正相依,词语运用之妙,似信手拈来,浑然天成。

普洱茶和米线都是云南特色产品,地域色彩浓郁。颈联在修辞上具有互文的特点,“东邻”和“西家”合在一起生成新的意义和解释,有到处、处处的意思。这就不能不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到昆明人烟之稠密、城市之繁荣。人们在这节日里的欣喜和欢乐,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和表现。当然,这不仅仅是作者所见所闻的他人之乐,更是作者之乐。作者乐他人之乐。古典文论有文如其人之说,又有诗言志之说,还有一切景语皆情语之说。可见诗文都是作者心性情怀有意无意的表现和流露,而诗文便因此有了自己的生命,有了自己的性格色彩。从东邻茶社沏普洱的悠闲和西家酒楼米线长的富足里,我不仅读出了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作者,读出他生在盛世、平稳顺畅的快乐人生,我还读出了这个社会的和谐、安定和富裕。

尾联出人意外地让我品味到作者一丝淡淡的孤独。但这孤独并不是人生失意的孤独,也不是消极颓废的孤独,而是一种欲与故友共享幸福而不能的孤独。这孤独是一种爱心,是一种友情,更是一种人生境界。这孤独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内容,也丰满了诗人的形象,更是诗人道德的自我升华。如果说前面三联我读出的是一个大我形象,是一个关注社会民生的有德者形象,那么我在尾联读出的则是一个敢于坦诚自己内心情感的、富有人情味的普通人的真实形象,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有德者形象。“他乡剥粽思故友,读罢离骚笑痴狂”作者触景生情,自然想到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乡、亲人和朋友,此时此刻,他们是不是也和我一样,在与我共享端午节的快乐和幸福呢?

篇3:关于端午节的诗句——《和端午》

《和端午》原文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和端午》鉴赏

北宋诗人张耒这首《和端午》诗凄清悲切、情意深沉。此诗从端午竞渡写起,看似简单,实则意蕴深远,因为龙舟竞渡是为了拯救和悲悼屈原的千载冤魂。但“忠魂一去讵能还”又是无限的悲哀与无奈。无怪乎北宋进士余靖作诗说:“龙舟争快楚江滨,吊屈谁知特怆神。”但此句,却又分明有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慷慨悲壮,它使得全诗的意境直转而上、宏阔高远。于是三四两句便水到渠成、一挥而就。虽然“国亡身殒”,灰飞烟灭,但那光照后人的爱国精神和彪炳千古的《离骚》绝唱却永远不会消亡。

《和端午》作者简介

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篇4:端午节诗句《和端午》赏析

端午节诗句《和端午》赏析

张耒,北宋文学家,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下面是张耒的《和端午》及赏析:

《和端午》

【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注释】:

竞渡:赛龙舟。

讵(jù):岂,表示反问。

殒(yǔn ):死亡。

离骚:战国时楚人屈原的作品。关于篇名,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解释为“离忧”;王逸在《楚辞章句》中解释为“别愁”;近人或解释为“牢骚”,或解释为“楚国曲名‘劳商’的异写”。关于写作年代,有人认为写于楚怀王当朝,人被疏远以后;也有人认为作于顷襄王当朝,诗人再放江南时。迄无定论。《离骚》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诗人从自叙身世、品德、理想写起,抒发了自己遭谗被害的苦闷与矛盾,斥责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与朝政日非,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理想,抨击黑暗现实,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诗中大量运用了古代神话传说,以想象和联想的方式构成了瑰丽奇特的'幻想世界,又以神游幻想世界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的热烈追求。诗中大量地运用了“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将深刻的内容借助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表现出来,极富艺术魅力。《离骚》具有深刻现实性的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龙舟竞赛为的是深切悲念屈原的千古奇冤,忠烈之魂一去千载哪里还能回还啊?国破身死现在还能有什么呢?唉!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

篇5:七绝中秋节简单诗句

4、《中秋不见月》

(唐)罗隐

风帘淅淅漏灯痕,一半秋光此夕分。

天为素娥孀怨苦,并教西北起浮云。

5、《中秋登楼望月》

(宋)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6、《中秋夜不见月》

(唐)罗隐

阴云薄暮上空虚,此夕清光已破除。

只恐异时开霁后,玉轮依旧养蟾蜍。

7、《中秋寄南海梁侍御》

(唐)李群玉

海静天高景气殊,鲸睛失彩蚌潜珠。

不知今夜越台上,望见瀛洲方丈无。

【端午:端午节的诗句七绝】相关文章:

1.关于端午节的诗句——《端午》

2.关于端午节的诗句——《端午出游》

3.端午诗句

4.赞美冬至七绝的诗句

5.七绝随笔

6.七绝诗

7.七绝诗词

8.端午祝福语简短诗句

9.端午诗句 古诗大全

10.端午诗句经典古诗

下载word文档
《端午:端午节的诗句七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