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人生 > 诗句大全>宫词唐诗鉴赏

宫词唐诗鉴赏

2022-06-20 09:15:1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siakira”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宫词唐诗鉴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宫词唐诗鉴赏,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宫词唐诗鉴赏

篇1:《宫词》唐诗鉴赏

《宫词》

年代: 唐 作者: 薛逢

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

锁衔金兽连环冷,水滴铜龙昼漏长。

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

遥窥正殿帘开处,袍袴宫人扫御床。

篇2:宫词唐诗鉴赏

宫词唐诗鉴赏

宫词

王建

射生宫女宿红妆,

把得新弓各自张。

临上马时齐赐酒,

男儿跪拜谢君王。

王建诗鉴赏

唐朝写宫女苦闷哀怨的诗很多。象元稹的《行宫》:寥寥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张祐的《宫词》: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等诗都是其中的名篇。王建的《宫词》一百首,由于作者生活的时代和出身阶级的局限性,有些不免歌颂宫廷的腐朽生活,但同时也深刻地揭露了这种生活的'黑暗面,表现了宫女的内心苦闷和她们的不幸遭遇。从而使人对这些虽身处富贵之地,但肉体和精神却倍受蹂躏的不幸妇女,萌生极大的同情;对戕害她们的封建制度,投以谴责的目光!

这一首诗是描写宫女要随从皇帝出猎前的情况,从表面的活跃场面中,可窥测到宫女们不耐宫中索味寂寥的生活而追求自由的心境。前两句射生宫女宿红妆,把得新弓各自张写她们得知消息后夜里欢快的情形。听说第二天要随从皇帝出去打猎,个个都喜兴难言,提前在夜里就开始了梳妆打扮,都想把自己妆扮得漂亮利落,以露出自己的娇俏妩媚。打扮好后又去把刚发下来的新箭拿来试弄、演习,以求在猎场上能一显身手。后两句临上马时齐赐酒,男儿跪拜谢君王描写第二天清晨出发时宫女们活泼的情态。

临要上马了,皇帝赏来御酒,大家齐整恭敬地接来饮下,以壮猎兴,饭后又都一齐地学着男儿跪拜的方式向君王拜谢,这既符合外出骑马打猎的身份,又表现了少女活泼天真的情态。

象《宫词》另外几首所描叙的那样:

闷来无处可思量,旋下金阶旋意床。宫人早起笑相呼,不识阶前扫地夫,乞与金钱争借问,外头还似此间无?正是这些闭锁深宫,百无聊赖,希求得到外面消息的宫女们心绪和景况的写照。所以当她们一旦知道能出宫打猎,哪怕是短促的一会儿外出,也都高兴得欢呼雀跃,又梳妆,又弄箭,兴奋得全无睡意。第二天临行前的接酒、上马,学着男儿跪拜的活泼爽利举止实际上也是她们心中高兴的折射。由于诗人把握住了她们的内心活动和外在形态,从而塑造了她们的活跃形象,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图画。但在这幅图画的背面,却闪耀着作者对这伙少女不幸命运的同情和对摧残她们青春的封建制度的强烈谴责。

篇3:《宫词》唐诗鉴赏

本诗没有正面去抒发宫人的痛苦,但无声的哀怨流露其间。

宫怨是唐诗中屡见的题材。薛逢的这首《宫词》,从望幸着笔,刻画了宫妃企望君王恩幸而不可得的怨恨心理,情致委婉,有其独特风格。

诗的首联,即点明人物身份和全诗主旨:“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十二楼”、“望仙楼”皆指宫妃的住处。《史记·封禅书》记,方士言“黄帝时为五城十二楼,以候神人于执期”;又,《旧唐书·武宗本纪》记,“会昌五年作望仙楼于神策军”。诗中用“十二楼”、“望仙楼”代指宫妃的住所,非实指,是取其“候神”、“望仙”的涵义。这两句是说,宫妃们在宫楼之上,一大早就着意梳妆打扮,象盼望神仙降临一样企首翘望着君王的恩幸。

颔联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渲染,烘托望幸之人内心的清冷、寂寞:“锁衔金兽连环冷,水滴铜龙昼漏长。”这两句说,宫门上那兽形门环被紧紧锁住,那龙纹漏壶水滴声声。上句“冷”字,既写出铜质门环之冰凉,又显出深宫紧闭之冷寂,映衬出宫妃心情的凄冷。下句“长”字,通过宫妃对漏壶中没完没了的.滴水声的独特感受,刻画出她昼长难耐的孤寂无聊的心境。

颈联通过宫妃的着意装饰打扮,进一步刻画她百无聊赖的心理。“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是说刚刚梳罢那浓密如云的发髻,又对着镜子端详,惟恐有什么不妥贴之处;想再换一件新艳的罗衣,又给它加熏一些香气。这一联将宫妃那盼望中叫人失望、失望中又怀着希望的心理状态,刻画得十分逼真。“望”的时间越长,越叫人心情难堪,说是没指望吧,又怀着某种期待;说是有希望吧,望眼欲穿,实在渺茫。罢梳复又对镜,换衣重又添香,不过是心情烦乱无聊和想望之极的写照。

末联写宫妃“望”极而怨的心情,不过这种怨恨表达得极其曲折隐晦:“遥窥正殿帘开处,袍袴宫人扫御床”。“袍袴”,指穿短袍绣袴的宫女。“遥窥”二字,表现了妃子复杂微妙的心理:我这尊贵的妃子成日价翘首空望,还倒不如那洒扫的宫女能接近皇帝!又表明,君王即将临幸正殿,不会再来的了。似乎有一种近乎绝望的哀怨隐隐地透露出来。

这首诗对人物心理状态的描写极其细腻、逼真。自首联总起望幸之意后,下三联即把这种“望”的心情融于对周围环境的描画、对人物动作的状写和对人物间的处境的反衬之中,生动地反映了宫妃们的空虚、寂寞、苦闷、伤怨的精神生活。

篇4:宫词唐诗鉴赏

宫词唐诗精选鉴赏

唐人宫词,大体上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宫怨诗,王昌龄、李益等人的宫词名作,即属此类。这一类数量较多,艺术成就也较高。另一种是描写宫廷日常生活风习的诗,如王建的宫词百首即是。这类作品具有细节的真实性和较浓的生活气息,但往往流于生活的实录,典型化程度不高。朱庆余的这首宫词,似乎介于以上两类作品之间,既写宫中日常生活,又有所寓讽,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而寓讽的内容又不同于一般的宫怨。在宫词中可谓别具一格。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下吧。

宫词

朱庆余

寂寂花时闭院门,

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

鹦鹉前头不敢言。

朱庆余诗鉴赏

寂寂花时闭院门,首句点出寂寥的环境。正当百花争艳的春天,宫中庭院里的花卉开得繁茂,但院门重闭,整个庭院中笼罩着一层空虚寂寥的气氛。

宫中本已与外界隔绝,如今院门又闭,则重重闭锁,如同幽禁。言外见君主的恩宠从不及此。花时这一给人热闹、华艳感受的意象,与寂寂、闭正成强烈对照,结果反而增强了花时的独特的寂寞感,院中人百无聊赖、韶华虚度的境遇自然透出。

美人相并立琼轩,第二句正面写到处在这一环境中的两位宫女,画出她们悄然无语并立于华美的长廊上的情景。说相并,说立,而不及其它,正是要暗示寂无声息的沉默。美人的艳丽,琼轩的华美,又适与这无声无息的沉默形成鲜明对照,使人感到这庭院琼轩之间,正流动着一层压抑窒息的气氛。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在形同幽禁的'环境里,与别人交流感情的要求往往变得特别强烈。这两位相并而立的宫女在默默相对中都感到有 欲说宫中事的要求。宫中事,所包含的内容很广,不光彼此在宫中的境遇、幽怨,而且兼包宫中的相互倾轧,争宠夺宠,乃至其他一系列宫闱秘事。

含情一句,将宫中美人相对无言、含情欲吐、欲言又止的神情描摹得相当细腻传神。然而,就在她们启口欲说之际,忽然瞥见廊檐下的笼中鹦鹉,迅即意识到:在这善于传人言语的学舌者面前,是无论如何不能谈论宫中事的,否则言语一旦泄漏,就会给她们已成幽禁之身带来更大的灾难。

末句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这首诗的成功,主要得力于这一警句。宫中种种黑暗丑恶的情事,总是掩盖在富丽堂皇的外衣下,不为外界所知;最高封建统治者也对此讳莫如深,防范极严。久而久之,在宫廷中遂形成一种极端压抑沉闷、惊疑惧怕的气氛。

在这种气氛笼罩下,宫女们不仅在人前不敢言及宫中事,即便在鹦鹉前头,也噤若寒蝉了。鹦鹉善传人言,却并不解人意,它的传话出自本能,原非有意,而宫女们已自不敢言,则宫廷中那些专门窥伺过失、传人言语的无聊小人对宫女们造成的恐怖与压力就可想而知了。因此,这个细节不仅深刻揭示了宫女们在长期压抑恐怖气氛下所形成的惊惧心理,而且从侧面透露了宫廷生活的黑暗、倾轧和缺乏最起码的自由。正由于这个细节的典型性和独特性,才使这首诗获得独特的艺术个性而为一般的宫词所不能替代。

篇5:《连昌宫词》唐诗鉴赏

元稹

连昌宫中满宫竹,岁久无人森似束。

又有墙头千叶桃,风动落花红蔌蔌。

宫边老翁为余泣;“小年进食曾因入。

上皇正在望仙楼,太真同凭阑干立。

楼上楼前尽珠翠,炫转荧煌照天地。

归来如梦复如痴,何暇备言宫里事!

初届寒食一百六,店舍无烟宫树绿。

夜半月高弦索鸣,贺老琵琶定场屋。

力士传呼觅念奴,念奴潜伴诸郎宿。

须臾觅得又连催,特敕街中许燃烛。

春娇满眼睡红绡,掠削云鬟旋装束。

飞上九天歌一声,二十五郎吹管笛。

逡巡大遍凉州彻,色色龟兹轰录续。

李谟压笛傍宫墙,偷得新翻数般曲。

平明大驾发行宫,万人歌舞途路中。

百官队仗避岐薛,杨氏诸姨车斗风。

明年十月东都破,御路犹存禄山过。

驱令供顿不敢藏,万姓无声泪潜堕。

两京定后六七年,却寻家舍行宫前。

庄园烧尽有枯井,行宫门闭树宛然。

尔后相传六皇帝,不到离宫门久闭。

往来年少说长安,玄武楼成花萼废。

去年敕使因斫竹,偶值门开暂相逐。

荆榛栉比塞池塘,狐兔骄痴缘树木。

舞榭攲倾基尚在,文窗窈窕纱犹绿。

尘埋粉壁旧花钿,乌啄风筝碎珠玉。

上皇偏爱临砌花,依然御榻临阶斜。

蛇出燕巢盘斗拱,菌生香案正当衙。

寝殿相连端正楼,太真梳洗楼上头。

晨光未出帘影动,至今反挂珊瑚钩。

指似旁人因恸哭,却出宫门泪相续。

自从此后还闭门,夜夜狐狸上门屋。”

我闻此语心骨悲,“太平谁致乱者谁?”

翁言:“野父何分别,耳闻眼见为君说。

姚崇宋璟作相公,劝谏上皇言语切。

燮理阴阳禾黍丰,调和中外无兵戎。

长官清平太守好,拣选皆言由至公。

开元之末姚宋死,朝廷渐渐由妃子。

禄山宫里养作儿,虢国门前闹如市。

弄权宰相不记名,依稀忆得杨与李。

庙谟颠倒四海摇,五十年来作疮痍。

今皇神圣丞相明,诏书才下吴蜀平。

官军又取淮西贼,此贼亦除天下宁。

年年耕种宫前道,今年不遣子孙耕。”

老翁此意深望幸,努力庙谟休用兵。

元稹唐诗鉴赏:

连昌宫,唐代皇帝行宫之一,高宗显庆三年(658)建,故址在河南府寿安县(今河南宜阳)西九里。元和十三年(818 ),元稹在通州(州治在今四川达县)任司马,写下这首著名的长篇叙事诗,通过连昌宫的兴亡变迁,探索安史之乱前后唐代朝政治乱的缘由。

全诗基本上可分为两大段。

第一段从“连昌宫中满宫竹”至“夜夜狐狸上门屋”,写宫边老人倾诉连昌宫古今变迁。

前四句是一段引子,先从连昌宫眼前乱竹丛生,落花遍地,一派幽深衰退的景象下笔,引出宫边老人。老人对作者的泣诉可分两层意思。

第一层从“小年进食曾因入”至“杨氏诸姨车斗风”,写连昌宫昔日的繁华盛况。

寒食节,百姓禁烟,宫里却灯火辉煌。唐玄宗和杨贵妃在望仙楼上通宵行乐。琵琶专家贺怀智作压场演奏,宦官高力士奉旨寻觅著名歌女念奴进宫唱歌。

邠王李承宁(二十五郎)吹管笛,笙歌响彻云霄。李谟傍靠宫墙按着笛子,偷学宫里新制的乐曲。诗人在描写了一幅宫中行乐图后,又写玄宗回驾时万人夹道歌舞的盛况。

第二层从“明年十月东都破”至“夜夜狐狸上门屋”,写安禄山叛军攻破东都洛阳,连昌宫从此荒芜。

安史乱平后,连昌宫也长期关闭,玄宗以后的五位皇帝都不曾来过。直到元和十二年,使者奉皇帝命来连昌宫砍竹子,在宫门开时老人跟着进去看了一会,只见荆榛灌木丛生,狐狸野兔恣纵奔跑,舞榭楼阁倾倒歪斜,一片衰退荒凉。安史乱后,玄宗依然下榻连昌宫,晚景凄凉。宫殿成为蛇燕巢穴,香案腐朽,长出菌蕈来。当年杨贵妃住的端正楼,如今物是人非,不见倩影。

第二大段从“我闻此语心骨悲”至“努力庙谟休用兵”。通过作者与老人的一问一答,探讨“太平谁致乱者谁”及朝政治乱的缘由。

诗中称赞姚崇、宋璟作宰相秉公选贤任能,地方长官清平廉洁,因而出现了开元盛世。姚、宋死后,朝廷渐渐由杨贵妃操纵。安禄山在宫里被贵妃养作义子,虢国夫人门庭若市。奸相杨国忠和李林甫专权误国,终于给国家带来了**和灾难。接着诗笔转而称赞当今宪宗皇帝大力平定藩镇叛乱,和平有望。结句,作者意味深长地点出主旨:祝愿朝廷努力策划好国家大计,安定社稷,结束内战,不再动兵。

首诗针砭唐代时政,反对藩镇割据,批判奸相弄权误国;提出所谓“圣君贤卿”的政治理想。它含蓄地揭发了玄宗及皇亲骄奢淫荡的生活和外戚的飞扬跋扈,具有一定的认识意义。前代诗评家多推崇这首诗“有监戒规讽之意”,“ 有风骨”,把它和白居易《长恨歌》并称,同为脍炙人口的长篇叙事诗。

这首《连昌宫词》在艺术构思和创作方法上,显然受到当时传奇小说的影响。诗人既植根于现实生活和历史,又不局限于具体的历史事实,虚构一些情节并加以艺术的夸张,把历史人物和社会生活事件集中在一个典型环境中来描绘,写得非常鲜明生动,从而使主题具有典型意义。例如,有关唐玄宗和杨贵妃在连昌宫中的'一段生活,元稹就不是以历史家严格实录的“史笔”,而是用小说家创造性的“诗笔”来描绘的。据陈寅恪的考证,唐玄宗和杨贵妃两人没有一起去过连昌宫。诗中所写,不少地方是根据传闻加以想象而虚拟。如连昌宫中的所谓望仙楼和端正楼,实际上是骊山上华清宫的楼名。李谟偷曲事发生在元宵节前夕东都洛阳的天津桥上,并非在寒食节夜里连昌宫墙旁。其他如念奴唱歌,二十五郎吹笛,百官队仗避岐薛,杨氏诸姨车斗风等,都不出现在寿安县的连昌宫内或宫前。元稹充分发挥艺术的想象力,把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上的事件集中在连昌宫内来铺叙,并且还虚构一些情节,用以渲染安史之乱前所谓太平繁荣的景象。从诗的自注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作者对念奴唱歌、李谟偷曲等事所产生的历史背景,并不是不知道的,他如此处理,实在是有意识地学习唐人传奇所使用的典型化方法来创作。这样一来,整首《连昌宫词》在某些细节上虽不符合具体的历史事实,但却形象地反映了历史和社会生活发展的某些本质方面,具有艺术的真实性。至于诗中说到平吴蜀、定淮西等历史事件,则又具有历史的真实性和浓郁的现实感。

这首诗的情节写得真真假假,假中有真,真假相衬,互相对照。正如陈寅恪所指出的那样:“连昌宫词实深受白乐天、陈鸿长恨歌及传之影响,合并融化唐代小说之史才诗笔议论为一体而成。”(《元白诗笺证稿》第三章)在我国叙事诗的发展史上,《连昌宫词》有独具一格的风格特色。

篇6:汉宫词-唐诗

青雀西飞竟未回,

君王长在集灵台。

侍臣最有相如渴,

不赐金茎露一杯。

李商隐诗鉴赏

在这首咏史诗中,诗人展开想象的翅膀,巧妙地将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编织在一起,虚构出一种充满浪漫色彩的艺术形象。

这首诗在讽刺汉武帝的迷信与昏庸这方面,写得比较明显而尖锐,那么,在讽喻唐武宗的问题上,便显得含蓄深隐,曲折而婉转。李商隐常以司马相如自况,如:嗟余久抱临邛渴,便欲因君问钓矶、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相如未是真消渴,犹放沱江过锦城等等。这首诗也是有感于自己的`身世,不满唐武宗贬视人才。诗人用典精巧贴切,灵活自然,委婉地表达不便明言又不得不言的内容来,让辛辣的讽嘲披上一幅神话、历史与现实巧妙织成的面纱,显得情味隽永而富有迷人的艺术感染力。

篇7:唐诗之《宫词》

作者:薛逢

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

锁衔金兽连环冷,水滴铜龙昼漏长。

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

遥窥正殿帘开处,袍 宫人扫御床。

【注解】:

1、十二楼:指一清早宫人就在梳妆以待幸。

2、望仙楼:意谓望君如望仙。

3、水滴句:指铜壶滴漏,古时计时仪器。

4、袍 宫人:指穿着衣 的宫女。

【韵译】:

大清早,宫妃们在十二楼打扮梳妆;

登上望仙楼台,盼望着临幸的君王。

兽形门环紧锁宫门,内心十分凄怆;

铜龙漏斗越滴越慢,坐待更觉日长。

发髻梳理完毕,还要对镜反复端详,

重换一件罗衣,注意加熏一些麝香。

远远看见,正殿闪动人影启开珠帘;

看见短袍绣裤宫女,正在打扫御床。

【评析】:

这是一首宫怨诗,内容是代写宫妃的'怨恨的。诗一落笔就写宫妃企望君王来幸,然而从早到午,百般打扮却不见皇帝到来,于是越发觉得度日如年。最后发觉宫人打扫御床,说明皇上准备降幸正宫,企望已经破灭,猛然觉得自己远不及那些洒扫的宫女接近皇上,心里益加怨恨。

全诗对人物的心理状态,刻画极其细腻、逼真。首联总写望幸之意以后,以下三联即把这种“望”的心情,融化在对周围环境的描画,对人物动作的状写,以及对人物间的外境的反衬之中,生动地反映了宫妃们的空虚苦闷。

篇8:宫词古诗词鉴赏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近秋河”的诗意:月宫影移,只听得夜漏单调嘀嗒;卷起水晶帘来,我似乎靠近银河。

出自顾况《宫词》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精帘卷近秋河。

全诗的意思是,高大华丽的宫殿里,响起了悦耳的笙歌,清风不时送来得宠的宫嫔们的欢声笑语;而在另一处,失宠的宫嫔则过着凄寂的生活,在朦胧的月光下,静听更漏之声,她把水晶帘高高卷起,独自凝望迢迢银河,来度过这不眠的秋夜。两种境界,对比强烈。抒情细腻,无一怨字,而怨情却见于字行间,委婉含蓄,耐人寻味。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宫怨的诗,前两句描写受宠者的欢乐情景,笙歌四起,月光如水,和风习习,一阵阵欢声笑语。后两句则写失宠者的遭遇,室内悄无声息,这些失宠的宫妃们惟有与冷寂的滴漏声和帘外的秋日星河相依为伴。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高入云天的玉楼,奏起了一阵阵笙歌;宫女妃嫔们的欢声笑语,随风飘来。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近秋河。”明月的银辉洒向宫殿,随着月影移动,只听得漏斗计时的嘀嗒声;卷起水晶帘来,遥望窗外的银河正横在秋夜的上空,牛郎与织女被无情地隔在银河的两边。

这首宫怨诗的优点在于含蓄蕴藉,引而不发,通过欢乐与冷寂的对比,从侧面展示了失宠宫女的痛苦心理。玉楼中的笙歌笑语越发反衬出被冷落者的孤苦伶仃,反衬出失宠者的幽怨哀婉之情,即使不明言怨情,而怨情早已显露。

篇9:宫词古诗词鉴赏

[唐]顾况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近秋河。

注释:

【1】玉楼:华丽的高楼,指官嫔的.居所。

【2】天半:形容楼高。

【3】宫嫔:指嫔妃。

【4】和:伴随。

【5】漏:古代滴水计时的工具,这里指夜深。

【6】秋河:秋天星夜的银河。

作品赏析:

写远处别人的笙歌欢笑,更对比出自己的孤独冷清,反映了被冷落的宫嫔的特殊心理。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描写受宠者的欢乐情景,笙歌四起,月光如水,和风习习,一阵阵欢声笑语。“天半”,诗中用来形容楼高。其实,其中还隐含着抒情女主人公不能像其他宫妃那样得到皇帝宠幸的怨意在内。诗中那些得宠的嫔妃,能进入高及“天半”的玉楼中,这就暗喻她们有机会见到君王,有机会得到恩宠。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近秋河。”写失宠者的遭遇,室内悄无声息,这些失宠的宫妃们惟有与冷寂的滴漏声和帘外的秋日星河相依为伴。“近秋河”意谓女主人公将水晶帘卷上以后,由于去掉了遮掩之物,原先隔帘相望的天河变得更加清晰明亮。那是说女主人公原先只是仰望玉楼,但由于心中失望、空虚和无奈,故而便将视线从玉楼转移到秋河,想看一看天河两侧的牛郎织女星,他们是与自己有着同样命运的仙界人物,能否同情自己的遭遇。

全诗采用对比或反衬手法。玉楼中的笙歌笑语越发反衬出被冷落者的孤苦伶仃,反衬出失宠者的幽怨哀婉之情,即使不明言怨情,而怨情早已显露。这首宫怨诗的优点在于含蓄蕴藉,引而不发,通过欢乐与冷寂的对比,从侧面展示了失宠宫女的痛苦心理。

诗中以他人得宠的欢乐反衬女主人公失宠的凄寂。别殿里笙歌阵阵笑语声欢,自己则独听更漏,遥望星河,长夜不寐。一闹一静,一荣一枯,对比鲜明,也从中道出了盛唐时期统治阶级的腐败以及堕落。

篇10:宫词古诗词鉴赏

宫词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近秋河。

【注释】

1、闻夜漏:这里指夜深。

2、秋河:指银河。

【译文】

高入云天的玉楼,奏起阵阵笙歌;随风飘来宫嫔的笑语,与它伴和。

月宫影移,只听得夜漏单调嘀嗒;卷起水晶帘来,我似乎靠近银河。

【鉴赏】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描写受宠者的欢乐情景,笙歌四起,月光如水,和风习习,一阵阵欢声笑语。“天半”,诗中用来形容楼高。其实,其中还隐含着抒情女主人公不能像其他宫妃那样得到皇帝宠幸的怨意在内。诗中那些得宠的嫔妃,能进入高及“天半”的玉楼中,这就暗喻她们有机会见到君王,有机会得到恩宠。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近秋河。”写失宠者的遭遇,室内悄无声息,这些失宠的宫妃们惟有与冷寂的滴漏声和帘外的秋日星河相依为伴。“近秋河”意谓女主人公将水晶帘卷上以后,由于去掉了遮掩之物,原先隔帘相望的天河变得更加清晰明亮。那是说女主人公原先只是仰望玉楼,但由于心中失望、空虚和无奈,故而便将视线从玉楼转移到秋河,想看一看天河两侧的牛郎织女星,他们是与自己有着同样命运的仙界人物,能否同情自己的遭遇。

全诗采用对比或反衬手法。玉楼中的笙歌笑语越发反衬出被冷落者的孤苦伶仃,反衬出失宠者的幽怨哀婉之情,即使不明言怨情,而怨情早已显露。这首宫怨诗的优点在于含蓄蕴藉,引而不发,通过欢乐与冷寂的对比,从侧面展示了失宠宫女的痛苦心理。诗中以他人得宠的欢乐反衬女主人公失宠的凄寂。别殿里笙歌阵阵笑语声欢,自己则独听更漏,遥望星河,长夜不寐。一闹一静,一荣一枯,对比鲜明,也从中道出了盛唐时期统治阶级的腐败以及堕落。

篇11:《宫词》古诗词鉴赏

《宫词》是唐代诗人顾况的诗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宫词,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特殊命题,专门描写后妃、宫女的生活。这首宫怨诗,与其他宫怨诗的不同之处,是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前二句写听到玉楼笙歌笑语;后二句写宫人锁闭幽宫的孤凄冷落。如此相形比做,即使不言怨情,而怨情早已显露。诗笔触细腻精致,纯用客观描写,更显得意韵深远。

原文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近秋河。

注释

(1)闻夜漏:这里指夜深。

(2)玉楼:华丽的高楼,指官嫔的居所。

(3)天半:形容楼高。

(4)漏:古代滴水计时的工具。

(5)秋河:秋天星夜的银河。

翻译

高耸入云的玉楼,奏起阵阵笙歌;

随风飘来宫嫔的笑语,与它伴和。

月宫影移,只听得夜漏单调嘀嗒;

卷起水晶帘来,我似乎靠近银河。

赏析

本诗是一首宫怨诗,别具特色。

前两句“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玉楼”指宫嫔居住的房子。“宫嫔”指后妃等。“笑语和”指相互寻欢作乐。这里用“玉楼”写出了环境的奢华,“笑语和”则展现了欢快之况,再现了宫妃与皇帝的奢靡生活,极写受宠宫女的欢声笑语,为下文的描写做铺垫。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近秋河”,“月殿”即月下,意谓宫殿。“影开”指影子出来。“闻夜漏”是听时间。“漏”是古代计时间的铜壶滴漏。月光下,殿门半开,周围一片寂静,这里环境、气氛与首句中的“天半起笙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位孤独的宫女听着夜漏缓缓地滴水的声音。此时的'她只能是高高地卷起水晶帘,独自一人静望秋日的银河。“水晶帘卷”指卷起晶莹的门帘。生活也许并不贫困,但是这里没有任何笑语欢颜,有的只是寂寞的煎熬,“近秋河”点明季节已是秋天,心中的悲凉又浓重了许多。

本诗表现宫怨,和其他宫怨诗大致一样,仍是不言“怨”,但是怨情却很明显地显露在外:这位宫女深夜未眠,静听着那边君王和嫔妃们的欢歌笑语,此时的她怎能不怨?也许不久前的自己也是这般生活,如今却只能独守宫苑,所以她的怨在这一闹一静,一枯一荣中得到充分体现。

本诗最大的艺术特色是诗人采用强烈的对比手法,以极为精炼的语言、优美清丽的艺术形象,把宫女、嫔妃中两种迥然不同的遭遇鲜明地表现出来,并巧妙地把怨情寄寓在寂寞冷落的生活中。

顾况(约727—约815)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苏州海盐恒山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号“华阳真逸”。顾况生性诙谐,常常嘲弄人,因此也常遭人嫉恶。但他是一个关心人民疾苦的现实主义诗人,诗歌主张与诗风都与元结相似,对白居易有一定影响,也有很多传世佳作。

【宫词唐诗鉴赏】相关文章:

1.《宫词》古诗词鉴赏

2.《隋宫》李商隐唐诗鉴赏

3.李商隐隋宫唐诗

4.白居易《后宫词》唐诗鉴赏及译文

5.《柳枝词》何希尧唐诗鉴赏

6.《泊秦淮》唐诗鉴赏

7.《春晓》唐诗鉴赏

8.兵车行唐诗鉴赏

9.《剑客》唐诗鉴赏

10.《少年行》唐诗鉴赏

下载word文档
《宫词唐诗鉴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