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励志人生 > 祝福语>入伏祝福语

入伏祝福语

2022-06-06 11:47:4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可爱水果饼4427”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9篇入伏祝福语,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入伏祝福语,希望大家喜欢!

入伏祝福语

篇1:入伏

7月18日入伏

“夏至三庚数头伏”,这是确立初伏的依据。入伏就是指进入三伏天,是每年的夏至往后推算,出现第三个庚日就是初伏,这天就是入伏的第一天。

20的夏至日是6月21日,从这一天往后算,7月18日是第三个庚日,所以这一天就是今年的入伏天。

什么是庚日?庚日和入伏的关系

入伏是按庚日计算确定的,那么什么是庚日?

我国古代用天干、地支合并记载时间。天干的数字有10个,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的数字是12个,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把天干与地支相配,就得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等,交叉配合60次,故称60花甲子,由于天干是10个,10个天干循环一次就是10天,所以,每隔10天出现一个庚日。所谓的“庚日”就是遇上个“庚”字的这一天。

夏至后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到第五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到第二个庚日为末伏就是第三伏。每一个庚日相隔10天,因为夏至和立秋的时间每年农历不固定的,前后有一天变化,夏至和立秋之间有的年份出现4个庚日,有的年份出现5个庚日,所以,中伏的天数有的年份是10天,有的年份是20天,年中伏为10天。

现在农历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少了,很多人连夏至、立秋是哪一天都搞不清楚,更没有办法记住或者计算庚日了,2012年什么时候入伏算不出来不足为奇,没关系,每年我们都会告诉大家当年的入伏时间,大家只要上网查询一下就可以了,比自己计算或者翻日历计算方便快捷多了。

入伏意味着进入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

入伏以后,也就意味着进入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夏至是北半球太阳接近直射时间最长的一天,但是一年中最热的时间不是夏至,而是在夏至以后的一个月或者四十天左右的三伏天。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在夏至以前,太阳直射北半球的时间在逐渐增加,到了夏至直射时间最长,但是,太阳光照射地球表面,地球表面空气、水、土壤等要吸收热量并积累热量。虽然夏至太阳直射时间最长,但是地表积累的热量还没有达到最高,到了夏至后大约1个月左右的时间,太阳接近直射的时间和夏至前的1个月差不多,就是说,太阳直射时间尚处于高峰,这时候地表积累的热量达到最高,地表温度最高,这样在太阳照射继续供热和地表储蓄的热量共同作用下,温度就达到了最高。

同样的道理,每天中午12点虽然是太阳直射时间,但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是下午两点左右。通过这样的解释,就容易明白了为什么不是夏至最热。

三伏哪一伏最热

根据历史气象资料记录,三伏中最热的时间比较多出现在中伏,初伏处于上升期,中伏达到高峰,末伏处于消减期。但这也只是一般情况,实际情况,每年出现最热的时间会有不同。这主要还和地表的空气活动有关。比如三伏的时间是30天,中伏的时间是10天,如果在这10天中有5天甚至一周时间有下雨,这一年的中伏就不是最热了。

沿海地区,三伏天出现台风比较多,台风带来丰富的降水和海上的低温空气,三伏中哪一伏出现台风多就不热。所以,一年中最热是哪一伏,只能说,相对于一般情况来说是中伏。

入伏日期和中伏天数查询

以下列出从19到2050年入伏时间和每年中伏的天数,中伏为20天的年份都标出了,没有标出中伏天数的年份,中伏是10天。

1900年入伏时间7.16,中伏的天数20天

19入伏时间7.21

19入伏时间7.16,中伏的天数20天

19入伏时间7.21

19入伏时间7.15,中伏的天数20天

19入伏时间7.20

19入伏时间7.15,中伏的天数20天

19入伏时间7.20

19入伏时间7.14,中伏的天数20天

19入伏时间7.19

19入伏时间7.14,中伏的天数20天

19入伏时间7.19,中伏的天数20天

1912年入伏时间7.13,中伏的天数20天

19入伏时间7.18,中伏的天数20天

19入伏时间7.13,中伏的天数20天

19入伏时间7.18,中伏的天数20天

篇2:入伏

19入伏时间7.12,中伏的天数20天

19入伏时间7.17,中伏的天数20天

19入伏时间7.12,中伏的天数20天

19入伏时间7.17,中伏的天数20天

19入伏时间7.21

19入伏时间7.16,中伏的天数20天

1922年入伏时间7.21

1923年入伏时间7.16,中伏的天数20天

1924年入伏时间7.20

1925年入伏时间7.15,中伏的天数20天

1926年入伏时间7.20

1927年入伏时间7.15,中伏的天数20天

1928年入伏时间7.19

1929年入伏时间7.14,中伏的天数20天

1930年入伏时间7.19

1931年入伏时间7.14,中伏的天数20天

1932年入伏时间7.18,中伏的天数20天

1933年入伏时间7.13,中伏的天数20天

1934年入伏时间7.18,中伏的天数20天

1935年入伏时间7.13,中伏的天数20天

1936年入伏时间7.17,中伏的天数20天

1937年入伏时间7.12,中伏的天数20天

1938年入伏时间7.17,中伏的天数20天

1939年入伏时间7.12,中伏的天数20天

1940年入伏时间7.16,中伏的天数20天

1941年入伏时间7.21

1942年入伏时间7.16,中伏的天数20天

1943年入伏时间7.21

1944年入伏时间7.15,中伏的天数20天

1945年入伏时间7.20

1946年入伏时间7.15,中伏的天数20天

1947年入伏时间7.20

1948年入伏时间7.14,中伏的天数20天

1949年入伏时间7.19

1950年入伏时间7.14,中伏的天数20天

入伏时间7.11,中伏的天数20天

入伏时间7.16,中伏的天数20天

入伏时间7.11,中伏的天数20天

入伏时间7.16,中伏的天数20天

入伏时间7.20

入伏时间7.15,中伏的天数20天

入伏时间7.20

入伏时间7.15,中伏的天数20天

入伏时间7.19

入伏时间7.14,中伏的天数20天

入伏时间7.19

入伏时间7.14,中伏的天数20天

2012年入伏时间7.18

入伏时间7.13,中伏的天数20天

入伏时间7.18

入伏时间7.13,中伏的天数20天

入伏时间7.17,中伏的天数20天

入伏时间7.12,中伏的天数20天

入伏时间7.17,中伏的天数20天

入伏时间7.12,中伏的天数20天

入伏时间7.16,中伏的天数20天

入伏时间7.11,中伏的天数20天

2022年入伏时间7.16,中伏的天数20天

2023年入伏时间7.11,中伏的天数20天

2024年入伏时间7.15,中伏的天数20天

2025年入伏时间7.20

2026年入伏时间7.15,中伏的天数20天

2027年入伏时间7.20

2028年入伏时间7.14,中伏的天数20天

2029年入伏时间7.19

2030年入伏时间7.14,中伏的天数20天

2031年入伏时间7.19

2032年入伏时间7.13,中伏的天数20天

2033年入伏时间7.18

2034年入伏时间7.13,中伏的天数20天

2035年入伏时间7.18

2036年入伏时间7.12,中伏的天数20天

2037年入伏时间7.17,中伏的天数20天

2038年入伏时间7.12,中伏的天数20天

2039年入伏时间7.17,中伏的天数20天

2040年入伏时间7.11,中伏的天数20天

2041年入伏时间7.16,中伏的天数20天

2042年入伏时间7.11,中伏的天数20天

2043年入伏时间7.16,中伏的天数20天

2044年入伏时间7.20

2045年入伏时间7.15,中伏的天数20天

篇3:入伏

年入伏时间表:

2017三伏初伏、中伏、末伏时间如下,共30天

2017初伏时间:2017年7月12日 庚辰

2017中伏时间:2017年7月22日 庚戌

2017末伏时间:2017年8月11日 庚午

2017年三伏天时间一共持续30天,从2017年7月18日开始到8月17日结束。

篇4:入伏

一、一伏:入伏是哪天,三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农历中的夏至节气以后的第三个庚日,就是入伏日,也就是说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三伏天就开始了。那什么是庚日呢,庚日就是天干地支纪年法中,含有庚元素 (10天干之一)的日子。一伏就是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到第四个庚日之间的日子。一伏多少天呢?一伏固定是10天,因为天干总共10位,从一个庚日到下一个庚日固定是10天。

二、二伏:二伏是哪天。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开始,至立秋节气以后的第一个庚日之间的日子,就是二伏。二伏多少天?二伏有的年份是10天,有的年份是20天。如果从夏至节气到立秋之间只有四个庚日,中伏是10天;如果从夏至节气到立秋之间有五个庚日,则中伏是20天。

三、三伏(末伏):,三伏是三伏天的最后一段,是从立秋节气后的第一个庚日至立秋后的第二个庚日之间的日。三伏多少天?三伏固定是10天。

[入伏]

篇5:入伏

什么时候入伏?一年有三个伏天,三伏天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最热的时候,伏天又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潮湿、闷热的日子。百姓说的“苦夏”就在此时。下面看一下20什么时候入伏吧!

传统的计算伏天的方法是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那么,年什么时候入伏?我们可以计算出,初伏:7月18日-7月27日 中伏:7月28日-8月6日 末伏:8月7日-8月16日

通常来说,入伏的时候,恰是麦收不足一个月的时候,家家谷满仓,人们利用这个机会,打打牙祭,吃顿白面,饺子又是平时难见的上品,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小暑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

此外,临沂地区有给牛改善饮食的习俗。伏日煮麦仁汤给牛喝,据说牛喝了身子壮,能干活,不淌汗。民谣说:“春牛鞭,舐牛汉(公牛),麦仁汤,舐牛饭,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

上面简单给您介绍了2012年什么时候入伏,和伏天的一些传统的习俗。现在您知道2012年什么时候入伏了吧,要早早的做好准备,以防伏天中暑哦!

[2012入伏]

篇6:入伏

2046年入伏时间7.20

2047年入伏时间7.15,中伏的天数20天

2048年入伏时间7.19

2049年入伏时间7.14,中伏的天数20天

2050年入伏时间7.19

以上是上世纪和本世纪的前50年入伏和中伏天数的统计,方便以后大家查询每年的入伏时间。

篇7:入伏祝福语摘抄

入伏祝福语摘抄

1、初伏要祝福,一辈子不服输,年轻人要多努力,初伏要祝福,身体壮如虎,中老年要多锻炼,初伏要祝福,健康又如意,朋友祝福你,一切都顺利。

2、鲜花是我的问候,雨水是我的牵挂,你是我最真挚的朋友。在炎热的三伏天,祝福来解暑,给你冰欺凌般的愿望,愿你清清凉凉度三伏。

3、三伏的天,晴朗的天,快乐伴你度夏天。让烦恼成为昨天,轻松赢在今天。振翅翱翔蓝天,鸿图一展新天。愿你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天,心情永远是晴天!

4、三伏天,送三福:老婆听话乖巧,服帖,生活殷实美满,富裕,工作顺利平坦,福气。祝你三伏天,天天好心情,轻轻松松拿工资,开开心心过日子,幸幸福福三伏天!

5、三伏天气火气旺,遇事不平很紧张,息怒消火平稳心,怒气伤人又伤心,心态放平心情好,安安稳稳三伏笑。

6、冬有三九夏有三伏,你有问候我有祝福,工作顺利事业坦途,生活轻松悠闲无数,子孝妻贤家庭和睦,清凉永随开心永固,无烦无忧永远幸福。祝:初伏快乐!

7、三伏到,手机闹,谁的祝福呱呱叫,天气燥,把茶倒,碳酸饮料咕咕闹,烈阳照,温度高,出门要戴遮阳帽,冷水澡,吹空调,温度骤降易感冒,朋友好,祝福妙,转发祝福三伏消。

8、三伏天,户外烈日惹人烦,只恨未在寒九天,心情急躁火气旺,期待信息把火降,信息传递震手机,信息带来阵心雨,心凉气爽如沐风,遂把信息转给你,也让你来沐沐风。

9、三伏天气真够热的',太阳真够大的,气温真够高的,想清凉一会儿真够难的,三伏天气心要保持真够静的,吃的要真够清淡的。三伏天气,注意防暑才是真的。

10、三伏天注定,养生靠自己!全天多喝水,入食少吃酒;清晨多散步,白天少宅家;屋子多透透风,没事少吹空调;心静自然凉,心态好才是真好!

11、三伏天,以阳光为伴,当一回“晒客”,晒晒工作,保你节节高;晒晒运气,保你好运绕;晒晒烦恼,保你烦恼跑;晒晒自己,保你一切好。

12、伏天到来,避免暴晒,劳逸结合,多吃蔬菜,油腻辛辣,最好拜拜,茶水常喝,放松心态,睡眠充足,烦怒要戒,防暑药物,随身携带,健康度伏,欢乐常在!

13、上联:三伏天,伏天伏地,热似火,不伏不行。下联:六清饮,清饮清食,甘若饴,愈清愈明。横批:清凉一夏对仗虽不工整,满含祝福心情,祝三伏有清凉,六神皆安宁。

14、三伏到了,家人给你无微不至的关怀,朋友给你至真至诚的问候,阳光给你极致豪迈的热情,江湖给你至高无上的地位,我,给你福至心灵的祝愿:保重身体!

15、三伏天,请注意心情预警。黄色预警,炎热指数10;橙色预警,闷热指数10;红色预警:烦躁指数10、解除方法:经常接收朋友发来的清凉绿色短信!

16、三伏送你六心一提醒:心态放平,心境放宽,心门放开,心思坦然,心意斐然,心情跃然。提醒你和最最亲切的人分享这六心。

17、三伏天,桑拿天,食物养生很关键;西瓜番茄紫菜能清暑,绿豆百合黄瓜能清补,赤豆南瓜薏米健脾养胃,多吃这些食物能防暑。祝你有开心快乐度三伏!

18、三伏天来到,汗滴如雨下,不想汗沾身,把门快来关,电扇空调开,西瓜手中拿,凉爽又解渴,潇洒好日子,关门节大乐,全家齐开怀!

19、三伏烈日头顶悬,此时养生很关键。慎食油腻少甜食,晨起黄昏多锻炼。补气勿食生冷脆,上火要忌酸辣咸。冬病夏治有讲究,热敷可治关节炎。中医西医都不用,快乐养生过夏天。

20、蛙鸣池塘晚,浓荫夏木繁。清风伴明月,轻柔清溪边。静卧数繁星,花香梦也甜。初伏来临,点燃夏日激情,寻找夏日浪漫。

21、小暑来到正三伏,此时瓜果已成熟,苦瓜茄子多进补,经常翻洗晒衣物,多吃蔬菜多运动,睡眠一定要充足,心情愉快你作主!

22、三伏天气真可怕,热的简直不像话,工作休息要注意,藿香正气揣兜里,感觉不适赶紧用,不要等到晕下去,短信转发好朋友,祝福大家都有一个好心情,一个好心气。

23、一叶知秋秋已来,两处闲愁不应该,三伏刚过秋老虎,四季丰收在旺台,五福临门门常开,六六大顺短信来,祝福朋友有收获,立秋过后笑颜开!

24、三伏天,我知你燥热,特采集雨露编辑欢快的文字,采摘鲜花浸入沁人的祝福,收集清风发送清新的短信,祝你三伏天,天天都快乐,日日好心情!

25、三伏闷热湿气大,流行疾病易诱发,游泳太极加旅游,适当运动体质佳,日常饮食多甘凉,酸性食物加西瓜,补气去火有良品,牛奶瓜果和蔬菜。祝您度过清凉三伏,心情愉快!

26、送你“呼呼呼”,凉爽的风吹呼呼。送你“啪啪啪”,豆大的雨把地面打。送你“咕噜噜”,白开水要多喝。送你“嘀嘀嘀”,祝福短信送关心。送你“哼哼哼”,不怕三伏的炎酷。

27、荷香知夏,情谊如酒,愿你一生永无忧;岁月流走,蓦然回首,一声祝福总依旧;三伏又到,问候久久,清凉不离左右。愿你一生幸福无忧!

28、一岁难过关,唯有三伏天。养生很重要,防暑是关键。男食竹笋菜,清心似神仙。女饮玫瑰茶,调经驻容颜。早起和午睡,身体康又健。祝您夏日愉快!

29、三伏天有良药三服:净养身,勤洗衣物勤洗澡,一身轻松;清养胃,清淡饮食清火气,脏腑无恙;静养心,心境静自然凉,不烦不燥。

30、三伏天,为降温,寻寻觅觅。吃西瓜,吹风扇,没啥感觉。嚼冰块,吹空调,有点凉快。进冰窟,逛冰河,牙齿打颤。还嫌不够,找个巅峰往下跳,绝对冰!

31、三伏来到静悄悄,太阳当头照,朋友热情似火烧,热力十足更劲爆。温馨问候来报道,清凉短信来退烧。革命事业热情高,身体也重要,健康快乐人不老!

32、天气热就多休息,工作时间是有余滴,天气闷看小笑话,心情还是不错滴,三伏天里热炎炎,手机短信不能闲,告诉亲戚和朋友,预防中暑最要。

33、有人问我,我的愿望是什么。我希望做一棵参天大树,在这样的三伏天替你遮挡太阳,为你送来清凉。三伏天注意休息,千万不要中暑哦!

34、特殊天气,我最关心你;三伏季节,我最牵挂你;我精心编制祝福短信,散发水果香味,饱含凉爽情意,在你最需要的时候及时发给你,祝你伏天开心惬意!

35、一只秋老虎,三伏之后出;早晚不拦路,叫嚣在正午;适当着衣物,蔬菜好进补;薄被要盖腹,睡前关窗户;友贫无常物,温情祝福为君来解暑!

36、三伏天送你一个幸福魔方。一面浮云,一面阴凉,祝你远离高温,降服烦恼。一面是风,一面是雨,祝你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一面牵挂,一面思念,祝你天天开心,时时惬意。

37、蝉从初伏噪,祝福忙送到。初伏匆匆来到,气温又升高,如此之时,身体要注意好。清凉惬意也送到,愿你在这初伏的天气里,心情依然如往昔般美好。

38、小暑来正三伏,三伏天热要注意:户外避开太阳走,清晨晚间多运动;夏日炎炎水多喝,不可撑坏脾和胃;睡眠充足心情好,衣物多多翻洗晒。

39、三伏天要注意防暑哦,为测试预防中暑,特发测暑表一份:夏雨阵阵消暑,多喝清茶降燥,预防虫文子叮咬,心境乐观逍遥,身体力口强锻炼,京尤能度过酷暑。如果您能不停顿阅读并理解,那么恭喜你中暑了!

40、三伏养生很关键,进出水分不一般,多喝白开水,少喝酒几杯,身体多出汗,胜过吃大餐,保持盐分足,注意酸碱度,自身体质自己明,针对体质选水瓶。

41、三伏天来临热气涨,关心问候永不忘。身体健康才为主,不能太累防中暑。虽然你我各自忙,祝愿您全家健康。祝您三伏天快乐,朋友!

42、三伏天又来临,知你闷热,特送来真挚的祝福:在爱情里俘获真爱,在工作中俘获快乐,在事业上俘获热情,在养生中俘获健康,愿你在我的短信里俘获清凉,你若转发,将会俘获双倍的幸福!

43、遇事三思,免除粗心鲁莽;一日三省,定然谨慎不忙;日上三竿,送来滚滚热浪;夏进三伏,送来祝福悠长。今天进伏心情朗,祝你开心幸福喜气扬!

44、三伏天热要注意:户外避开太阳走,清晨晚间多运动;夏日炎炎水多喝,不可撑坏脾和胃;睡眠充足心情好,衣物多多翻洗晒。

45、三伏天到了,我托短信的时代列车为你送来,东北的风,南极的雪,北冰洋的冰,西藏的菠萝,为你避暑解渴;愿你轻松度过三伏天,清清爽爽逍遥乐!

46、夏日炎炎,初伏又到,那满池的荷香在炫耀,炫耀这世界的美好。我的祝福也来到,就像那荷塘里的荷,为你送去这世界上的所有美好。愿你幸福生活乐逍遥。

47、三伏天悄悄的来到了,你知道我在想你吗?你感动热了,那是我思念的泪水。我愿用泪水为你送去一片清凉。我爱的人,你一定要幸福?祝你在三伏天里热情似火,永远充满干劲。

48、三伏天,挂念你,雕座冰山送给你,山上吃,山上喝,山上睡觉山上乐,不会感到丝毫热,要是化了没关系,可以重新给你刻,直到三伏都度过,这个礼物怎么样,是不是已经偷着乐,三伏天,向你送上我的祝福礼物!

49、三伏天气热,扇子离不得,你热我也热,大家一起热。三伏天到了,祝大家数钱数到汗流浃背,转发的人一定生意红火的中暑!

50、收集了春日的冰水、夏日的荷叶、秋日的凉风、冬日的`梅花,以思念之火慢慢煎熬,做出一份冰爽之茶,在小暑这天送给你,望能为你驱赶夏日的疲劳!

篇8:哪天入伏

传统的计算伏天的方法是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那么,什么时候入伏?我们可以计算出,

20哪天入伏?年入伏时间:7月17日;

2016年三伏时间

初伏:7月17日-7月26日

中伏:7月27日-8月15日

末伏:8月16日-8月25日

入伏第一天吃什么养生最好

不知不觉三伏天已经悄然到来,在这个炎炎的夏日,到底吃什么养生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呢?夏日祛火的食物,上佳选择:苦瓜、西红柿等性凉、清暑的蔬果,同时,牛奶性微寒,可以补水、滋阴、解热毒,也是“去火”良品。夏季人们常感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此时不妨吃些新鲜蔬果。

一到伏天,老百姓最惦记的就是:三伏天,吃什么?有句老话:“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卷鸡蛋”。伏天吃饺子、烙饼、面条的意思,除了夏收小麦之后粮食充足的喜悦之情以外,主要是提醒人们,夏天饮食不可太凑合,要经常慰问自己一下,多吃点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丰富的食品。因为夏天温度高,出汗多,会损失不少蛋白质氨基酸,更损失大量的B族维生素和钾、钠等矿物质,吃面更有利于补充营养。具体到吃什么,主要掌握四个要点:多酸多甘、补气去火、新鲜干净、补水养生。

多酸多甘

古代学者认为“夏季暑湿,适宜清补”,

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喝水多,导致湿气侵入人体,而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出现积水为患,引起食欲不振等。按中医养生学的观点,暑湿对脾非常不利,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为宜。并且,夏季归心,而心喜凉,宜食酸,所以夏季应适当地多吃一些性酸的食物。如:菠萝、西瓜等。

补气去火

炎炎夏日不仅带给我们身体上的.不适,还容易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火气上升,表现出情绪烦躁、焦虑、易激动、失眠等,这些症状在医学上称为“夏季情感障碍”。因此,“去火”也是夏日食补的必备功课。夏日祛火的食物,上佳选择:苦瓜、西红柿等性凉、清暑的蔬果,同时,牛奶性微寒,可以补水、滋阴、解热毒,也是“去火”良品。狗肉、鸭肉更是夏季大补之良方。

新鲜干净

中医认为,胃为后天之本。夏季人们常感食欲减退,脾胃功能较为迟钝,此时不妨吃些新鲜蔬果。新鲜蔬果营养素的构成,一般是纤维素和糖分的含量各半,不仅可以有效地补充人体必须的能量和水分,其清爽的特质也会让人久食而不厌。胡萝卜、柠檬、苋菜是其中首选;时令的野菜蔬果,多食更是大有好处。但要注意不要贪食生、冷或不洁的食物,以免染上痢疾、腹泻等。

篇9:那天入伏

三伏(Dog Day)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期。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

三伏特点

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

三伏一共多少天

三伏一般为30天,但有的年份为40天,这主要取决于中伏的天数。

初伏(头伏):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起到夏至后第四个庚日前一天。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入伏,作为初伏的第一天。

中伏( 二伏):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前一天。夏至后第四个庚日定为中伏开始的第一天。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如果是夏至后第五个庚日,则中伏为10天;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如果是夏至后第六个庚日,则中伏为20天。

末伏( 终伏 ):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二个庚日前一天。立秋后第二个庚日定为出伏,即伏天结束。

三伏的推算

要想推算哪天是三伏,必须先了解什么是庚日?庚日是按照我国传统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每一天的日期都是由天干地支(简称干支)顺序排列组成。庚为十个天干中的一个,十个天干为:甲、乙、 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个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如果第一日,为甲子;则第二日就为乙丑:第三日,为丙寅……以此类推,六十天为一轮,循环往复。

怎样才能找出某一日的干支?查看《通书》、《阴阳历书》或《万年历》就可推算出来。例如:6月18日为庚戌日,夏至是6月21日,6月28日即为夏至后第一个庚日,7月18日为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即为入伏。7月28日为夏至后第四个庚日,即为中伏;8月7日为夏至后第五个庚日,而8月7日立秋(庚日在立秋当天,不能算为立秋之后),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就是8月17日,即为末伏。 20“三伏”为40天。

6月13日为庚戌日,夏至是6月21日,7月13日为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即为初伏;7月23日为夏至后第四个庚日,即为中伏;8月7日立秋,8月12日为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即为末伏。所以20“三伏”为40天。

还可以用一个简便的方法推算。初伏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由于十天一个庚日,而一年为365天,虽然不是10的整数倍,但相差5天,这样就很容易推算哪一天是庚日了。比如,年的7月18日是庚日,则年的7月13日就是庚日,而的7月18日又是庚日,以此类推,很容易推算庚日。但要注意,每四年有一个闰年,闰年多一天,这也好算,遇到闰年就提前一天,比如 2016年7月17日是庚日,而不是7月18日。

按以上方法就可推算出每年的三伏日期。

[那天入伏]

篇10:入伏注意事项

入伏是7月17日,马上就到入伏时间了,入伏除了要做好防暑工作外,还要多注意饮食,

入伏吃什么

入伏吃馄饨开胃

俗话说:七月份的尾巴,八月份的前奏;天气也随之进入了伏季,酷夏难耐我们怎样应对呢,首先还应当从饮食开始,不同的地区在入伏吃什么是有不同的讲究的。北方在伏天多吃面,在头伏吃饺子也成为传统习俗了;而南方人入伏时吃的东西不象北方那样整齐划一,而是各有不同,略举一二:上海“头伏馄饨二伏茶”,杭州“头伏火腿二伏鸡”南昌“头伏吃鸡二伏鸭”,湖南与江西比邻,头伏也是吃鸡。上海人平时就喜欢做大馄饨吃,入伏了还是吃大馄饨,显示了其节俭的民风。杭州人吃的是鼎鼎有名的浙江金华火腿,也在情理之中。

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因为每逢伏天,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去东西,而饺子在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入伏吃面解烦热

“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五月是恶月,六月亦沾恶月的边儿,故也应“辟恶”。这是迷信说法。用新小麦磨成面粉煮汤吃,吃后出一身汗,新粮营养丰富,发汗可以驱病,六月食汤饼是有科学道理的。

伏天除了喝热汤面,还可以吃过水面。将煮好的面条用凉水过出,拌上蒜泥,浇上卤子,不仅刺激食欲,而且“败心火”。伏里还可以吃“炒面”。所谓炒面,是用锅将面粉炒干、炒熟,然后用水加糖拌着吃。这种吃法汉代已有。唐宋时更为普遍,不过那时是先炒熟麦粒,然后再磨面食之。唐代医学家苏恭说,炒面可“解烦热,止泄,实大肠”。

入伏吃蔬菜营养

进入入伏天,人们最容易没有胃口;蔬菜是在这时候是最好的选择,这时候来一份南瓜海鲜沙拉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南瓜海鲜沙拉的摆盘本身就带有地中海的美感,南瓜的颜色非常的饱满,又熟又甜,大颗的扇贝鲜甜又弹牙,蔬菜是冰凉爽脆的,沙拉碗里的食材颜色显示出了强烈的对比度,食欲就这么鲜活了起来。

降暑原理:蔬菜爽口,海鲜营养

多吃瓜类蔬菜。蔬菜中的水分是经过多层生物膜过滤的天然、洁净、营养且具有生物活性的水,是任何工厂生产的饮用水所无法比拟和替代的,

夏季也正是瓜类蔬菜上市的旺季,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含水量都在90%%以上。冬瓜含水量居众菜之冠,高达96%%,其次是黄瓜、金瓜、丝瓜、佛手瓜、南瓜、苦瓜、西瓜等。

入伏适合吃的食物

最佳调味品--食醋,酷夏出汗多,多吃点醋,能提高胃酸浓度,帮助消化和吸收,促进食欲。醋还有很强的抑制细菌能力,对伤寒、痢疾等肠道传染病有预防作用。夏天人易疲劳、困倦不适等,多吃点醋,很快会解除疲劳,保持充沛的精力。

最佳蔬菜--苦味菜,夏季气温高湿度大,往往使人精神委靡、倦怠乏力、食欲不振。此时,吃点苦味蔬菜大有裨益。苦味蔬菜中含有丰富的具有消暑、退热、除烦、提神和健胃功能的生物碱、氨基酸、苦味素、维生素及矿物质。苦瓜、苦菜、莴笋、芹菜、蒲公英、莲子、百合等都是佳品,可供选择。

最佳汤肴--番茄汤,夏令多喝番茄汤既可获得养料,又能补充水分,一举两得。番茄汤所含番茄红素有一定的抗前列腺癌和保护心脏的功效,最适合于中老年男性。

最佳肉食--鸭肉,鸭肉不仅富含蛋白质,而且由于其属水禽,还具有滋阴养胃、健脾补虚、利湿的作用。

最佳饮料--热茶,夏天离不开饮料,首选饮品应是极普通的热茶。红茶中富含钾元素,既解渴又解乏。

最佳营养素--维生素E,中国吃网专家介绍,人在夏天会遇到三大危险,即强烈的日照、臭氧与疲劳,而维生素E可将这三大危险降到最低程度。维生素E在麦芽、麸皮面包、胡桃泥、奶制品等食物中含量较多。

入伏的三大饮食原则

一到伏天,老百姓最惦记的就是:三伏天,吃什么?有句老话:“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卷鸡蛋”。伏天吃饺子、烙饼、面条的意思,除了夏收小麦之后粮食充足的喜悦之情以外,主要是提醒人们,夏天饮食不可太凑合,要经常慰问自己一下,多吃点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丰富的食品。因为夏天温度高,出汗多,会损失不少蛋白质氨基酸,更损失大量的B族维生素和钾、钠等矿物质,吃面更有利于补充营养。具体到吃什么,主要掌握四个要点:多酸多甘、补气去火、新鲜干净、补水养生。

篇11:什么时间入伏

什么时候入伏?一年有三个伏天,三伏天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最热的时候,伏天又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潮湿、闷热的日子。百姓说的“苦夏”就在此时。下面看一下20什么时候入伏吧!

传统的计算伏天的方法是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那么,年什么时候入伏?我们可以计算出,初伏:7月13日-7月22日 中伏:7月23日-8月11日 末伏:8月12日-8月21日

2015入伏时间一览具体时间是:

2015年7月13日~7月22日 为头伏 10天

2015年7月23日~8月11日 为中伏 20天

2015年8月12日~8月21日 为三伏 10天(末伏)

另:2015年阳历6月21日,农历5月14日。从这一天的凌晨7时45分开始,进入夏至节气。这一天我们北半球白天时间最长,夜晚时间最短。

相关资料:

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看来,庚日出现的早晚将影响中伏的长短,所以,出现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况。

三伏天:

7月14日头伏,7月24日中伏,8月13日末伏,至8月22日结束。由于中伏结束于立秋之前,所以20中伏增加十日,共20日,整个伏天共40天。

初 伏:年07月14日 农历六月十四 周四

中 伏:2011年07月24日 农历六月廿四 周日

中伏加强 :2011年08月03日 农历七月初四 周三 (说明:由于中伏结束于立秋之前,所以2011年中伏增加十日)

末 伏:2011年08月13日 农历七月十四 周六

三伏天结束时间:2011年08月22日 农历七月二十三 周一

年三伏天:

具体时间是:

7月18日~7月27日 为头伏 10天

207月28日~8月6日 为中伏 10天

2012年8月7日~8月16日 为三伏 10天(末伏)

三伏时间:

7月13日 农历六月初六庚辰,是头伏第一天,头伏 10 天。

7月23日 农历六月十六庚寅,是二伏第一天,二伏 20 天。

8月12日 农历七月初六庚戌,是三伏第一天,三伏 10 天。

三伏时间:

7月18日是头伏第一天,头伏 10 天。

7月28日是二伏第一天,二伏 20 天。

8月17日是三伏第一天,三伏 10 天。

2015年三伏时间:

7月13日,末伏最后一天是8月21日,共40天。

初伏:7.13-7.22,10天;

中伏:7.23-8.11,20天;

末伏:8.12-8.21,10天。

[什么时间入伏]

篇12:入伏时间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立秋之中,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所谓的“伏天儿”,就是指农历“三伏天”,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 可以这样理解:“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但是三伏天之所以称之为“伏”,是因为也有不少寒冷因素在内。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间。

2015年三伏天是从公历2015年7月13日开始,农历2015年五月廿八开始。末伏最后一天是8月21日,共40天。

作为每年最热的日子,三伏天什么时候来并没有固定时间,而是在每年的小暑和大暑之间。所以还是会有很多朋友对于2015年什么时候进入三伏天不了解。那么,2015年三伏天从什么时候开始?不清楚的话,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2015年三伏天的具体时间。

2015年什么时候进入三伏天

2015年三伏天是从公历2015年7月13日开始,农历2015年五月廿八开始。末伏最后一天是8月21日,共40天。

初伏:7.13-7.22,10天;

中伏:7.23-8.11,20天;

末伏:8.12-8.21,10天。

三伏天是从夏至日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叫做初伏(10天);夏至日的第四个庚日叫做中伏(10天,也有20天),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则是末伏(10天),随后季节变化开始进入秋季。

[入伏时间]

篇13:何时入伏

何时入伏

入伏时间

2017三伏初伏、中伏、末伏时间如下,共30天

2017初伏时间:207月12日 庚辰

2017中伏时间:2017年7月22日 庚戌

2017末伏时间:2017年8月11日 庚午

2017年三伏天时间一共持续30天,从2017年7月18日开始到8月17日结束。

入伏的意思

入伏,意指进入三伏天。 伏,分为初伏、中伏、末伏,叫做三伏。“夏至三庚数头伏”,这是确立初伏的依据。

三庚、三伏

我国古代用天干、地支合并记载时间。天干的数字有10个,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的数字是12个,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把天干与地支相配,就得甲子、乙丑、丙寅、丁卯……,交叉配合60次,故称60花甲子。“三庚”就是遇上3个“庚”字,到第3个庚日为初伏。由于天干是10个,所以每隔10天就出现一个庚日,如庚子日、庚寅日、庚辰日等。一年365天(闰年366天)都不是10的整数倍,今年某一天庚日,明年就不一定是庚日。由于庚日的变化不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尽相同。

伏,分为初伏、中伏、末伏,叫做三伏。三伏是一年最热的时期,这是因为逐渐夜短昼长,阳光接近直射。但夏至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因为这时地面吸收的热,晚上又散发了一大部分。不过,每天吸热多,散热少,积累下来一天比一天热,大约再过20多天到了三伏,天气就最热了。

三伏的日期是从夏至日后数到第3个庚日是初伏,第四个庚日到第五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到第二个庚日为末伏。每一个庚日相隔10天,中伏天数不固定,夏至到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有5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

伏,是避暑之意。从夏至开始,昼开始变短夜开始变长,热的中间潜伏着寒冷的因素,当初起名“伏”是很科学的。

入伏时间怎么算

1、记住两条

(1)入伏的日期最早在7月12日,最晚在7月21日。

(2)平年入伏的日期只能是上一年入伏日期提前或延后5天;闰年入伏的日期则是上一年入伏日期提前6天或延后4天。

2、提前还是延后

(1)以保证所要推算的日期在7月12日到在7月21日之间为准;

(2)具体地说,如果今年是平年的话,并且已知去年的入伏日期是17日或18日或19日或20日或21日时,那么,今年的入伏时间就比去年的入伏时间提前5天;若已知去年的入伏日期是12日到16日,那今年的入伏时间就比去年的入伏时间延后5天 ;

如果今年是闰年的话,并且已知去年的入伏日期是18日或19日或20日或21日时,那么,今年的入伏时间就比去年的入伏时间提前6天; 若已知去年的入伏日期是12日到17日,那今年的入伏时间就比去年的入伏时间延后4天。

3、举例

(1) 知道今年入伏时间推算明年的入伏时间

例1

因为入伏日期是7月19日,而是平年,所以20的入伏日期应该是将19日提前5天,即7月14日.(如果延后5天就是24日,超出了入伏的最晚日期21日);

例2

因为年入伏日期是7月14日,而是平年,所以20的入伏日期应该是将14日延后5天,即7月19日(如果提前5天就是9日,超出了入伏的最早日期12日); 显然,的入伏日期又是7月14日;

例3

因为20入伏日期是7月14日,而是闰年,所以20的入伏日期应该是将14日延后4天,即7月18日(如果提前6天就是8日,超出了入伏的最早日期12日);

例4

如果已知2023年入伏日期是7月21日,而2024年是闰年,所以2024年的入伏日期应该是将21日提前6天,即7月15日(如果延后4天就是25日,超出了入伏的最晚日期21日);

(1)两年间“庚日”的关系

平年 如果已知今年7月19日是庚日,就很容易推算明年7月19日前后哪天是庚日了。是这么考虑的:因为明年2009年是平年,所以, 今年的7月19日到明年的7月19日共365天,就是说,明年的7月19日的前第5天和后第5天都是庚日.这样,只要把19减去5或加上5即可,就是说,明年7月14日和7月24日都是庚日.

闰年 如果已知7月15日是庚日,问207月15日前后哪天是庚日。因为年是闰年,所以,207月15日到2008年7月15日共366天。这样,就不是减去5或加上5了,而是减去6或加上4了,即2008年7月9日和7月19日是庚日。

(2) 多年间“庚日”的关系

比如,已知2008年7月19日是庚日,问7月19日前后哪两天是庚日。按照前面的分析,只要搞清楚2008年7月19日和207月19日相差多少天就好办了,这当然很容易算出。

笨方法是:逐年的天数相加(这里略去);

改进的方法是:因为2008年与年相隔12年,且其间有3个闰年(要注意的是,2008年这个闰年不算在内,这是因为闰年多出来的1天2月29日在7月19日之前),这两年相差的天数是:365×12+3=4383,只需考虑个位3。

更简便的方法是:一开始就只需考虑个位,一年相差5,相隔12年,且其间有3个闰年,于是有:5×12+3=63,同样只考虑个位 3。

这样,2020年7月19日的前第3天和后第7天即7月16日和7月22日都是庚日。

篇14:入伏吃饺子

今年伏天比去年多10天

日最高平均气温达30℃以上、最高气温达34.8℃、以来7月份沈阳历史最高气温纪录……这一串数字是对上周沈阳天气的扼要描述。

的确,上周炎热的天气让很多市民有种喘不过来气的感觉,虽然双休日两天太阳“偷懒”躲了起来,但这也丝毫没有产生降温的效果。记者从气象部门了解到,上周沈阳的日最高平均气温已经接近32℃,尤其是在7月8日、9日连续两天白天的最高气温突破了34℃,达到了34.8℃和34.5℃。同时这两日的气温也分别打破了自20以来7月份历史最高气温纪录和近50年当日历史最高纪录。不过上周的炎热只是一个开始,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进入到伏天,这也是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而今年的伏天一共有40天,比去年要多出10天。为什么今年伏天会多出10天?这是否也预示着今年夏天我们要多热上10天呢?对此,记者从气象部门了解到,传统的推算方法规定,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从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起为“末伏”,总称为“三伏”。“初伏”和“末伏”都是10天,中伏天数不固定。这是因为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而今年 “中伏”到“末伏”就为20天。

气象专家表示,伏天的天数增加与夏季到底有多热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整个伏天的天气变化受气温、降雨、湿度、气压等多方面影响,所以目前并不能说40天的伏天一定比30天的伏天要热。

空调预约安装需等一周

虽然上周的“烧烤天”刚刚过去,但三伏的“桑拿天”又要到来,这也让热怕了的沈阳人在双休日提前做足了准备,商家们也纷纷抓住这高温天做起了“凉生意”。风扇、空调、冷饮……这些都成为了市民消夏的首选。

昨日,在皇姑区一家电器商城内,记者看到各大品牌的空调专柜前都挤满了人。不仅是因为天气炎热的原因,而且也是因为这个时期是空调生产厂家一年中活动力度最大的一段时间。

某品牌的一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今年的高温天与往年相比来得比较早,所以空调市场也提前进入了旺季。而商家为了吸引顾客也早就开始打折促销,像我们品牌的一款空调原价接近14000元,现在降价后只有7300元左右,降幅接近50%。还有一些高端机型,买立式空调还送挂式空调,所以现在购买非常合适。”商家活动力度大、购买人数增加,这可让空调的安装师傅有些忙不过来了。某空调品牌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从7月初开始空调安装就进入到旺季,现在来看家住二环以内的市民正常在商场购买空调基本要等3-5天才可安装,而一些一线品牌空调安装时间要在一个星期左右。而距离市区较远的区域,可能安装时间要推迟到10-15天。”

部分饺子馆“一房难求”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炒摊鸡蛋。”在东北,我们都是听着这样的顺口溜长大的。而饺子作为中国人传统食物,经过一千多年的变化,如今仍然是人们餐桌上最受欢迎的食物之一。

昨日,记者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一些市民为了能在头伏与家人吃上一顿热腾腾的饺子,早已开始提前预订饺子馆的包房。而沈城的各个饺子馆也早就备好了食材,为抓住头伏的商机做着准备。

昨天中午,在铁西区一家饺子馆,市民赵女士正在预订今晚的位置,她告诉记者:“去年的这个时候包房就订晚了,害得我们一家在饭店等了1个小时才排到位置,今天我特意提前一天就来订位置,总算订到了。”

那么,今年饺子馆的生意到底如何?今天市民们是否还能订到包房呢?

昨日下午,皇姑区一家饺子馆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几天前就有顾客打电话来订位置,目前来看虽然包房基本没有空位了,但是大厅还有一部分空位。不过顾客也可以留下电话,如果有退订的消费者我们会与其他顾客联系。”

沈阳未来一周无降雨

领教过上一周的炎热天气,不少市民认为35℃基本达到了沈阳夏季气温的极限,而有些市民则担心随着伏天的到来,沈阳的气温还将继续升高。记者从气象部门了解到,上周我省多地的最高气温都达到了35℃左右,铁岭地区更是达到35.7℃,就连一向被认为最“寒冷”的西丰地区也达到了35℃。不过这样的温度距离刷新历史最高纪录还有一定的距离。对此,气象专家表示,辽宁7月份历史最高温为43.3℃,在7月14日出现在凌源。而沈阳在 1952年7月18日曾经出现过38.3℃的高温,这也是沈阳历史上7月最高的气温。

那么,随着台风的临近是否会对我省带来一场降雨呢?

对此,气象专家表示,受9号台风“灿鸿”影响,预计12日白天到13日白天,我省将出现较强降水和海上大风天气。具体为,12日白天到夜间,丹东市区、东港、宽甸暴雨;庄河、凤城、岫岩大雨;抚顺、营口、辽阳地区及大连市区、瓦房店、普兰店、旅顺、金州、鞍山市区、海城、本溪市区、本溪县小雨到中雨。

省会沈阳本周虽然以多云天气为主,但是气温仍然高居30℃以上,不过风力会略有增加,但是目前来看本周六前沈阳将仍然不会出现大范围的明显降雨。

[入伏吃饺子]

篇15:入伏怎么算

入伏怎么算

三伏天计算方法

初伏也称头伏,夏至1后第三个庚日2起到第四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日子。第三个庚日为入伏,作为初伏的第一天。??

中付也称二伏,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起到立秋3后第一个庚日前的一段时间。第四个庚日定为中伏开始的第一天,农历七月前立秋者,则中伏为10天;农历七月后立秋者,则中伏为20天。

末伏也称终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到第二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第二个庚日定为出伏,即伏天结束。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和立秋之中,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所谓的“伏天儿”,就是指农历“三伏天”,即一年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 可以这样理解:“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但是三伏天之所以称之为“伏”,是因为也有不少寒冷因素在内。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间。

XX年什么时间入伏

XX年入伏是7月13日,末伏最后一天是8月21日,共40天。

初伏:7.13-7.22,10天;

中伏:7.23-8.11,20天;

末伏:8.12-8.21,10天。

篇16:三伏天入伏

入伏,意指进入三伏天。“夏至三庚数头伏”,这是确立初伏的依据。第一个庚日是6月28日,第二个庚日是7月8日,第三个庚日是7月18日,所以从7月13日开始入伏,中伏为7月223日,末伏8月12日。

三伏天的气候特征

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这是因为,夏季的白天比黑夜长,白天时间长,阳光照射的时间也长,地表吸收的热量远大于支出,这就使地面一天天聚集的热量增加,温度持续增高,在盛夏,也就是在三伏天期间地表热量的积累达到高峰。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之一。

古人居住环境恶劣,没有空调和电风扇,试想如果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习文练武,对于人的意志力会不会是极大的考验呢?难怪说“夏练三伏”了。

[三伏天入伏]

篇17:什么时候入伏

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大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

可以这样理解:“伏”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旬至8月上旬间。

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看来,庚日出现的早晚将影响中伏的长短,所以,出现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况。

传统的计算伏天的方法是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那么,什么时候入伏?我们可以计算出:

20的三伏天总共有40天,其中7月17日“初伏”,7月27日“中伏”,8月16日“末伏”,8月25日“出伏”。三伏天里要合理作息,饮食清淡,并及时补水。

“三伏天”养生攻略?

① 热水泡脚――祛湿邪

很多人在进入伏天后,会感到四肢乏力、全身发困、浑身酸困、汗出过多而黏腻不爽,有时候吃东西也感觉没有胃口,吃下去难以消化,整天肚子胀胀的。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推拿科副主任医师张世卿表示,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就是湿邪,而对付湿邪的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用热水泡脚。

进入伏天后,大部分人就会把热水泡脚这个好习惯给忽略了。其实天气越热,湿邪越重,热水泡脚就显得更有必要。伏天阳气最盛,热水泡脚可以通过刺激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等足部的六条经络,起到健脾、除湿、通经、利水的作用。

对于大部分人,伏天用40℃左右的热水泡脚就可以。出现四肢乏力、发困、食欲减退的人,可以在热水中加上威灵仙(祛湿)20克、苍术(通经)15克、白术(健脾)15克,效果会更好。

② 吃丝瓜――赛人参

伏天吃丝瓜赛人参,这是因为丝瓜里边含有人参所含的成分――皂甙,非常适合伏天食用,解暑防燥。新买来翠绿的丝瓜,无论是做清汤,还是做排骨、鸡汤,都能除油解腻,令人胃口大开。天热的时候,凉拌丝瓜最好。选颜色深、有光泽的嫩棱子丝瓜,去皮,切条。做凉拌丝瓜不用酱油、醋和味精,只用少许盐和香油,这样才能突出丝瓜的原味。入口凉丝丝的,嫩脆多汁、满口清香。

③ 一碗羊肉汤,不用开药方

很多人认为,牛羊肉仅是冬天进补的佳品,在夏天吃容易上火。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食疗营养部主任王宜表示,实际上这种观点是对牛羊肉滋补性的一个认识误区。中国养生讲究“三因原则”(即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无论食物、药物的使用,关键是在于针对体质、气候、地域来受用的。

伏天吃牛羊肉、喝羊肉汤,强身健体,滋阴补气。因此,也有“伏天一碗羊肉汤,不用神医开药方”的说法。此外,夏季吃牛羊肉对补充营养非常必要,吃点性温和的牛羊肉,不但能够补充丰富的营养,还能以热制热,将冬春之毒与湿气通过排汗、排毒驱除。

④ 伏天开空调,26℃最合适

北京煤炭总医院呼吸科主任王洪武提醒,夏天患呼吸系统疾病的人越来越多,这与人们长时间呆在空调房内有关。鼻塞、流涕、头痛、失眠、内分泌失调等都是所谓的空调病的典型症状。空调致病的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室内外温差过大,虽然人体有一定的体温调节能力,但这个能力是有极限的。从火热的室外一下子进入阴凉的室内,人体自身很难迅速调整,会产生一系列不适的反应,表现为头晕、易倦、全身不适、精神不振及免疫功能下降等。

专家建议,室内外温差不应太大,一般在8℃至10℃左右。夏天虽然可能出现38℃以上的高温天气,但是一天中大多数时间的温度都在35℃以下,所以26℃左右的室内温度是比较合适的。而且一般开空调两三个小时后就应该开开窗户透透气,大约半个小时左右。

⑤ 三款冰粥,过伏天

【荷叶绿豆粥:祛暑养生】

这道冰粥具有祛暑清热、和中养胃的功效,老少皆宜,特别适于伏天食欲不振、发热口渴的少儿食用。荷叶绿豆粥以荷叶、绿豆、粳米、冰糖为原料,做法是:绿豆用水泡发后,另用水将绿豆煮开花,制成绿豆汤;粳米煮成稠粥,半熟时加入绿豆汤、冰糖,搅拌均匀,一起煮开;粥熟后,取荷叶1张,趁热盖在粥面上,待粥变凉并呈淡绿色,即可食用。

【水果冰粥:美容养颜】

在众多食物中,水果是最具美容养颜作用的,而夏季本身就是水果生产的旺季,苹果冰粥、西瓜冰粥、香蕉刺梨冰粥……这些时下流行的水果冰粥不但具有凉爽祛暑的效果,更有美容养颜的作用。

制作香蕉刺梨冰粥的方法是:香蕉去皮,切成丁块,刺梨捣烂去渣,或刺梨煮汁去渣,加入煮开的米粥里,再加入红豆粉、冰糖,制熟晾凉食用。

【山楂冰粥:消脂开胃】

山楂冰粥能开胃养脾、消脂益气,更适合老年人食用。山楂洗净备用,糯米洗净,冷水浸泡2小时后沥干水分。锅里注入凉水,旺火煮开,倒入山楂,煮15分钟后,捞出山楂,倒入糯米,中小火煮熟,加入冰糖,晾后存入冰箱,适时取出食用。喜欢冰粥“冻”人的年轻人,还可在晾凉的粥里加入碎冰。

篇18:哪天入伏?

哪天入伏?

一年有三个伏天,三伏天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最热的时候,伏天又是一年中气温最高、潮湿、闷热的日子。百姓说的“苦夏”就在此时。

传统的计算伏天的方法是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那么,年什么时候入伏?我们可以计算出:

2016年的三伏天总共有40天,其中7月17日“初伏”,7月27日“中伏”,8月16日“末伏”,8月25日“出伏”。三伏天里要合理作息,饮食清淡,并及时补水。

2016年哪天入伏?2016年入伏时间:7月17日;

2016年三伏时间

初伏:7月17日-7月26日

中伏:7月27日-8月15日

末伏:8月16日-8月25日

三伏天应该如何防病

第一,尽量减少在温度高的时候出门或是大量的运动,这样身体水分的流失太快了,如果不能及时的补充水分很容易出现脱水中暑的情况的话,就是非常危险的了。上班族应注意随时补充水分,最好喝新鲜的白开水或淡盐水,少饮冰镇饮料。此外,还要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瓜果蔬菜,尤其是西瓜、冬瓜等。

第二,防止感冒和消化道疾病。伏天是感冒高发期,尤其是长时间在空调房里或吹电风扇,会出现咳嗽、打喷嚏、流鼻涕等感冒症状。建议不要长时间在低温空调下滞留,晚上睡觉时应尽量开窗通风,老年人进冷气房间前要把汗擦干。

第三,伏天闷热、潮湿、气压低,细菌霉菌滋生繁殖快,应特别注意饮食卫生。夏天是肠胃疾病的多发季节,如果加上体质是虚寒的人,就更加的容易受到病毒的侵袭了,这类人尽量的不要多是生冷的食物。因为冰淇淋、雪糕等冷饮中均含有胆固醇、糖和淀粉等成分,吃冷饮影响正常的食欲,又会使腹泻加重,

三伏天老人和小孩应该随时预防中暑。

伏天高温高湿,很容易使老人的基础代谢增加,机体负担过重,水盐丢失,体内电解质紊乱,从而引起自身基础病变的加重,导致疾病复发。老人白天不要长时间在户外活动,应午睡以增强身体抵抗力。

小孩子应该注意及时补水。

由于儿童的免疫功能发育还不完善,体温中枢的调节能力要比成人差,对伏天的湿热通常很难适应,以往群发性的中暑现象往往都发生在学校。所以,要尽量减少学生的户外体育活动,运动后应适当喝一些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

上班族预防空调病。

在写字楼里吹着空调的上班族,从高温的室外进入办公室,会使开放的毛孔立刻闭塞,从而引起头晕、恶心、流涕等类似感冒的症状,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空调病”。医生建议,空调不宜开得太低,以28摄氏度左右为宜。

在伏天高温作业的工人,如不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可导致水盐代谢障碍,极易中暑。医生建议,高温作业工人必须保证工作2至3小时后换人休息,同时还要加强个人防护。

伏天食疗策略

伏天的时候,空气湿度过高,汗液蒸发慢,体温调节更为艰难。营养素和水分损失大,消化系统功能变差,更加重了食欲不振、四肢乏力的感觉。怎样才能健康地度过酷暑呢?

多喝粥汤补充电解质

应供给足够多的含水分食品,更重要的是补充出汗时损失的各种矿物质,尤其是钠和钾。

普通甜饮料中仅仅含有糖分和水分,却不能提供钠、钾、钙、镁等电解质,也不含维生素。因此,不要单靠甜饮料来解渴,而应当尽量多吃水果蔬菜,还应当在家中准备营养丰富的粥汤和解暑饮料,其中尤以豆汤、豆粥最佳,它们对补充钾、镁等矿物质最有帮助。绿茶、花果茶、酸梅汤等也是比较好的选择。

饮用汤水时要注意少量多次,因为暴饮可能造成突然的大量排汗,还会导致食欲减退。刚从冰箱中拿出的饮料一定要在室温下放一会儿才能饮用,以避免引起胃肠道血管的突然收缩,甚至发生痉挛。

篇19:什么时候入伏

2017年入伏什么时候_2017年入伏是几月几号

2017年入伏时间:2017年7月12日

2017年从7月12日入伏(夏至三庚入伏),中伏从7月22日开始,8月10日结束,中伏20天,三伏天共计40天,8月21日出伏

2017年三伏时间表:

一伏(初伏) 7月12(庚子日) 7月21

二伏(中伏) 7月22(庚戌日) 8月10

三伏(末伏) 8月11(庚午日) 8月20

三伏天如何计算?

三伏天在历法中,并不是从固定的日期开始起算的,而是有一套计算的模式。头伏固定是10天,三伏固定是10天。中伏有的年份是10天,有的年份是20天。如果夏至和立秋之间有4个庚日,则中伏是10天;如果夏至和立秋之间有5个庚日则中伏是20天。头伏、二伏、三伏天数加总起来,就是三伏天的总天数。换而言之三伏天有30天,也有40天的。

三伏天养生食物

1、红糖姜水

材料:红糖100克、姜20克。

做法:将姜洗净,切片状;煮一锅开水,放入姜片和红糖,煮30分钟即可。

营养价值:民间素来有“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说法,夏季吃将生发阳气,祛湿排毒,化痰止咳。三伏天喝红糖姜水符合阴阳相合,科学养生的原则。

2、三豆汤

材料:绿豆、赤小豆、黑豆、红糖。

做法:将三豆洗净,用冷水泡半个小时;三豆放入锅内,加适量水,小伙焖煮;大概四十分钟左右后,豆香溢出,豆质变软后,加入适量的红糖即可。

营养价值:《纲目拾遗》就曾记载每日煮汤,与小儿吃,出痘自稀。如遇痘毒,亦用此汤饮之;捣搽敷上,其毒自消。三豆汤有解毒败火、清凉解火之效,是三伏天最佳食谱之一。

3、苦瓜炒蛋

材料:苦瓜一根、鸡蛋一颗。

做法:将苦瓜洗净,切片状,鸡蛋打入碗中,搅拌成蛋花;锅内放入适量的油翻炒苦瓜,苦瓜由深绿色变为浅绿色、质变变软时,再加入蛋花;再翻炒两分钟加入适量的盐和味精即可。

营养价值:夏季吃苦味食物,有清热祛暑、缓解疲劳之效,帮助人们健康度过夏季。

4、山药排骨

材料:山药300克、排骨350克、葱花少许。

做法:将所有食材洗净,排骨开水泡洗后祛除腥味及血丝;放适量的水在锅内焖煮排骨,待水开后,放入切好的山药;焖煮大概20分钟后,汤色变白,香味飘散,加入适量的盐和葱花即可。

营养价值:三伏天炎热湿气重,人体排汗严重,钾钙微量元素流失严重,容易伤阴耗气,此时最应该食用补血益气、滋阴养脾的食物。山药排骨是极好的滋阴食材,并带有补钙之效。

5、西瓜汁

材料:西瓜一个。

做法:将西瓜取肉去皮,放入搅拌机里,可以根据自己口味加点蜂蜜或者牛奶,搅拌成汁即可饮用。

营养价值:我国民间早有一句谚语:“热天吃西瓜,不用把药抓。”西瓜性寒,味甘,归心、胃、膀胱经,具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利尿除烦的功效,常吃西瓜能清火解热。西瓜不但能清热解毒、除烦止渴,而且能利尿,帮助消化,因此,人们一定要吃些西瓜,特别是从事露天工作或在室内高温环境下工作的人。

[2017年什么时候入伏]

【入伏祝福语】相关文章:

1.小暑是不是入伏 小暑是什么意思

2.大暑入伏文艺说说朋友圈文案句子

3.祝福语

4.建军节祝福语

5.夏天祝福语

6.周末祝福语

7.儿童节祝福语

8.冬天祝福语

9.出院祝福语

10.祝福语宝宝

下载word文档
《入伏祝福语.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