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工作总结>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资料总结

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资料总结

2025-01-19 10:06:3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小蕾”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3篇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资料总结,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资料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资料总结

篇1: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资料总结

1、孟德尔(遗传学之父)的豌豆杂交试验:

(1)实验过程:把矮豌豆的花粉授给高豌豆(或相反),获得了杂交后的种子,结果杂交后的种子发育的植株都是高茎的。孟德尔又把杂交高豌豆的种子种下去,结果发现长成的植株有高有矮(高矮之比为3:1)。

(2)在相对性状的遗传中,表现为隐性性状(矮豌豆)的,其基因组成只有dd一种,表现为显性性状(高豌豆)的,其基因组成有DD或Dd两种。

2、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3、近亲携带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比例较大,其后代患该遗传病的几率就增大。

篇2: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资料总结

1、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以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实现的。

2、性状: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

3、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例如:家兔的黑毛与白毛。

4、转基因超级鼠实验(研究的是鼠的个体大小,注入的是大鼠生长激素基因)启示: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同时也说明在生物传种接代中,生物传下去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5、转基因技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篇3: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资料总结

1、比较法是研究生物进化问题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2、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种、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系形成的,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证据。

3、生物进化的历程:

(1)比较不同类型动物的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从而判断动物的脊椎动物进化的顺序是: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

(2)通过对郑氏始孔子鸟与现代鸟和爬行动物的形态和解剖特征的比较,说明鸟类起源于古代爬行类。

(3)利用组成生物体的一些重要物质(蛋白质)的差异性来比较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的方法,表明人和黑猩猩的亲缘关系最近。

4、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篇4: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资料总结

1、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过程:无机物→小分子有机物→大分子有机物→原始生命。

2、原始大气中与现在大气明显的区别是没有氧气。

3、米勒(实验室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来合成氨基酸的第一人)的模拟实验结论: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形成构成生命的有机物。

4、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作用条件下,形成简单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

5、原始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大约在地球形成以后10亿年左右。

篇5: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资料总结

1、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因此卵细胞和精子就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2、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片段。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双螺旋结构。

3、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构成,是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4、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DNA和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为23对(46条),也就包含了46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有无数个基因。

5、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DNA和基因也随之减少一半;而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成对,其中有一半染色体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篇6:生物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变异:是指子代和亲代个体间的差异。

第一节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生物的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征、行为方式.

2.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3.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例: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

4.生物遗传下来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 片段。

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

3.染色体 :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4.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5.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6.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7.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且单条存在。

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

2. 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 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

3.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4.如果一个家族中曾经有过某种遗传病,或是携带有致病基因,其后代携带该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就大.如果有血缘关系的后代之间再婚配生育,这种病的机会就会增加.

Aa A a

A a A a

AA Aa Aa aa

例.某班同学对人群中双眼皮和单眼皮的遗传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其调查统计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 第 一 组 调查的结果可推测出控制 双眼 皮 性状的基因是隐性基因。

(2)如果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A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a表示,第3组所调查的家庭中,其母亲的基因组合是 aa ,其父亲的基因组合是 AA,Aa 。

(3)如果第2组某家庭中的母亲做了双眼皮手术后,再生一个孩子是双眼皮的可能是 0

原因是 这种变化是环境因素影响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不会遗传给后代 。

(4)父母为双眼皮,而女儿为单眼皮,此现象称为 变异 ,这对夫妇若再生一个孩子,孩子眼睑的性状是双眼皮或单眼皮,是单眼皮的可能性为 25% 。

组别父母性状被调查家庭数子女父母双眼皮单眼皮1双眼皮双眼皮8070362单眼皮单眼皮600643双眼皮单眼皮12085504单眼皮双眼皮1005648

第四节 人的性别遗传

1.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男:44常+XY 女:44常+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归纳)

2.其中22对男女都一样,叫常染色体,有一对男女不一样,叫性染色体.男性为XY,女性为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归纳.

3.生男生女机会均等,为1:1

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

1.生物性状的 变异 是普遍存在的。变异首先决定于 遗传物质基础 的不同,其次与环境也有关系。因此有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

2.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例子:人工选择、杂交育种、太空育种(基因突变)

篇7:生物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生物的生殖与发育

第一节、生物的无性生殖

1、无性生殖:是一类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无性生殖的方式有:分裂生殖、出芽生殖、孢子生殖、营养生殖。

3、出芽生殖的有:酵母菌、水螅等;营养生殖的有:马铃薯、景天等;分裂生殖的有:细菌,蓝菌,变形虫,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孢子生殖的有:根霉、青霉等。

4、植物的无性生殖

⑴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

⑵营养生殖:植物依靠营养器官进行的无性生殖。

⑶营养生殖的优点:①能够保持植物亲本的优良性状,②加快植物繁殖的速度。

⑷常用的营养生殖方法:嫁接、扦插和压条。

嫁接的定义:是把一株植物体的芽或带有芽的枝条接到另一株植物体上,使它们愈合成一株完整的植物体的方法。

用于嫁接的芽或枝条叫做接穗,被嫁接的植物体叫做砧木。

接穗的条件:生长健壮且无病虫害;砧木的条件:根系发达,茎秆粗壮。

提高嫁接成活率的方法是要将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的在一起,这样两部分形成层分裂产生的细胞才能生长愈合在一起。

生活中枝接的方法的植物有柑、橘;芽接的有桃、苹果、山楂等;压条的有石榴;扦插的有月季,杨、柳等。

5、植物的组织培养

(1)植物组织培养:将植物的器官、组织或细胞等,在无菌的条件下,培养在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和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上,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

(2)植物组织培养在培养基中的组织块被诱导形成愈伤组织,从而发育成完整的植株个体。

(3)植物组织培养的优点:

(a)在短时间内产生大批植物;(b)防止植物病毒的侵害

第二节、植物的有性生殖

1.植物的有性生殖:一般是指由亲代产生生殖细胞,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进而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传粉:植物开花后,雄蕊花药中的花粉通过不同途径传送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⑴自花传粉:同一朵花的雄蕊花药中的花粉传给雌蕊

⑵异花传粉:一朵花的雄蕊的花粉传给另一朵花的雌蕊

3.受精

⑴受精卵:当花粉管从珠孔进入胚珠后,末端破裂,精子释放出来,与卵细胞结合,成为受精卵。

⑵受精:植物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

(3)子房包括子房壁和胚珠。胚珠的外层是珠被,胚珠里靠近珠孔的地方有一个比较大的卵细胞。

生物八年级学习方法

最重要的是做题与总结。

1)把做题当成积累。

在做题中你会逐渐摸清哪些地方经常成为考点。尤其是大题,出题套路会比较固定,答案也很固定。比如一些有“本质是”这样字眼的题一般要答与基因、DNA有关的知识点;又如,问神经递质在神经元之间为什么是单向传递的、要答“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生物是很有规律的一个学科掌握这些常考一些卡点的知识点,会保证得一个中等、稳定的分数。

2)将经典的题收入记忆中。 每一道生物题其实都是老师们智慧的结晶,一些考点,单独考的时候并不难,你甚至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出来,但出题人往往会将你在不同阶段学到的知识归纳、找出其共性进行考察,这样就考察了你对知识点掌握的准确性,以及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这种题一般为选择题。例如:问:下列哪细胞器可以产生水?然后给你列出了如下细胞器:核糖体、叶绿体线粒体、溶酶体、液泡等等,A、B、C、D四个选项分别包含了上述细胞器中的几种,你就要动用之前学过的所有关于细胞器内的反应的知识点:在学蛋白质时,学了脱水缩合可以产生水,场所:核糖体。在学细胞呼吸时,学了有氧呼吸第三步时会产生水,场所:线粒体内膜,所以答案为:线粒体、核糖体。通过这道题,你可以归纳出: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 --- 这,就转化成你自己的积累了。这样一来,做题不仅检验了你的知识掌握的怎么样,还替你归纳、总结了知识点,丰富了你的知识储备所以,对经典的题适当加以记忆,会让你的知识网交织的更紧密,不失为冲击高分的良策。

3)选择兼顾速度与准度。 在平时的练习中,一套题往往会包含30-40 道选择题,每道题大约分值在1-2分,但可别小瞧了选择题,正式的高考中一个选择要占6分,相比较而言,大题的一个空也就1-2分所以说,选择好坏对试卷的分数起着很大的决定性。在平时的训练中有些同学往往做到一半就失去了耐心,继续答时准确率就大大下降。对于这种情况,不妨尝试此法:按从前往后的答题顺序,先把考察概念,定义,识图(甚至看一遍题就能给出答案的)的简单题先答上,然后回头攻克涉及分析较繁琐,计算量较大的繁琐题目或难题。这样自信心有了,也能避免被难题卡住,造成简单题没时间考虑的情况。此外,记录自己每次在选择题上花费的时间也是很重要的,争取每次都能在速度与准确性上有所突破。

生物八年级学习技巧

归纳

知识归纳将帮助我们系统的整理知识和思路,很有效的提高了复习效率,达到比较好的复习效果。我认为生物知识归纳包括基本知识的归纳、习题归纳和特殊知识点归纳。

基本知识的归纳就是把书本上的所有知识点有条理的罗列出来,解释各个术语的含义,列出它包含的的种类或分支的方向,并清晰地标明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种知识归纳能帮助你准确的理解并牢固的掌握课本上的知识。做这个归纳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参考一些参考书上的归纳,大家可以以之为基本框架,再把更具体的东西,尤其是书上的例子补充进去。

做这种归纳的最重要意义是什么呢?最重要的意义是帮助你读透课本。这种基本知识归纳只不过是把书上的要点和例子抄在一起,但这个过程你要翻书,几本书一起翻,就可以对同一个知识点不同的表述做比较,这可以帮助你更透彻的了解这个知识点;而想做一个比较完整、美观的知识归纳,就必须知道什么知识点放什么位置,这就要弄清楚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个过程又帮助你更好的掌握这些知识点,理清思路。最后再抄写一次,印象就很深刻了。所以做知识归纳最大的用处是在做的过程中帮助你熟悉课本、掌握知识点,其次才是做好了以后看。

习题归纳就是把做过的错题、好题、经典的题目归在一起,然后写出每道题目的关键,如某个知识点或某种方法或技巧。如果是错题则写出出错的原因,尤其是要写明是哪个知识点的缺漏造成的。如果时间比较充裕,可以把题目抄在本子上,但如果觉得自己没那么多时间,可以在那道题目旁边做个记号,并写上我刚刚提到的“题目的关键”。考试前认真查看就可以了。

篇8:八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

生物与环境

18、生态因素: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生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1)非生物因素:阳光、水、温度、空气、土壤、空间……。

(2)生物因素:①捕食关系 ②竞争关系 ③合作关系 ④寄生关系、⑤共生关系。

19、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①提出问题 ②做出假设 ③制定计划 ④实施计划 ⑤得出结论 ⑥表达和交流

20、环境影响生物、生物也能适应和改变环境。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的。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有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环境影响生物:如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生物影响环境:如 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2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各种生物以及环境之间形成的统一整体。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生态系统的基本类型:

①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

②草原生态系统、

③农田生态系统;

④荒漠生态系统

⑤海洋生态系统;

⑥湖泊(淡水)生态系统;

⑦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有“地球之肾”之称;

⑧城市生态系统---消费者主要是人类,而不是野生动物。

22、生态系统的组成:

(1)生物部分:

①植物---生产者。生产有机物,为消费者提供食物、栖息场所。

②动物---消费者。帮助植物传粉受精、传播种子。

③细菌、真菌---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分解成无机物,供植物利用。

(2)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土壤、空间……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的。森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最强。

23、食物链---不同生物之间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植物。

食物网----几条食物链彼此交错,形成食物网。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进行积累。

24、生物的多样性内容包括:

①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②基因的多样性;

③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

25、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特点:特有的古老物种居多、经济物种丰富、生态系统多样化。

26、我国生物种类多样性的特点:

(1)我国是裸子植物种类最多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2)我国也是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脊椎动物中的鱼类、鸟类、哺乳动物居世界前列。

(3)我国苔藓、蕨类、种子植物的种类居世界第三位。(4)我国爬行动物的种类较少。

27、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基因多样性决定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影响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快基因多样性和生物种类多样性的丧失。

基因多样性的意义: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

不同生物的基因有较大差别,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在基因组成上也不尽相同,因此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28、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直接作用:给人类提供多样的生活用品,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间接作用:调节气候、影响环境,促进生态系统的平衡。

29、我国的珍稀动、植物包括:大熊猫、白鳍豚、朱鹮、扬子鳄、银杉、水杉、珙桐、藏羚羊、中华鲟、长臂猿、麋鹿(四不像)……

30、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数量减少)的原因:①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乱砍滥伐); ②环境污染; ③掠夺式的开放和利用(偷猎、乱捕滥杀); ④外来物种的入侵、

31、自然保护区---把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

自然保护区的功能: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天然实验室”、“活的自然博物馆”。

32、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根本措施: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2)最有效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

(3)主要措施:

①建立自然保护区;

②迁地保护(圈养);

③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

④制定法律和协议。

33、我国有关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几部法律: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③《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等法律和文件。我国还是最早加入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之一。

34、我国的几个重要自然保护区:(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美国的黄石公园)

①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保护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珍稀动植物;

②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保护温带森林生态系统;

③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保护斑头雁、棕头鸥等鸟类及其生存环境。

④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保护大熊猫;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保护藏羚羊。

八年级生物成绩差怎么办

1、生物学的知识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对于生物学来说,同学们要思考的对象既思维元素却是陌生的细胞、组织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物以及他们之间奇特的逻辑关系。因此同学们只有在记住了这些名词、术语之后才有可能生物学的逻辑规律,既所谓“先记忆,后理解”。

2、弄清知识内在联系。

在记住了基本的名词、术语和概念之后,同学们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生物学规律上来了。这时大家要着重理解生物体各种结构、群体之间的联系(因为生物个体或群体都是内部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整体),也就是注意知识体系中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的线索。

3、做好笔记。

无论学哪个科目,做好笔记都很重要。把想起来的主题不管顺序先随便记下来。把中心主题写在中间位置。按照知识间的相互关系用线或图连接起来完成地图。利用对自己有特别意义或特殊意思的词进行记忆。通过解题确认所学内容。整理做错的题,下次考试前重点复习。 不太明白的题查课本和学习资料弄清楚。

八年级生物离不开做题

数学、物理、化学的题目有解题思路,初中生物也有解题思路,只是它的解题思路,偏向于语文的阅读理解和看图说话。需要找到题干中的关键词、关键句,进行推理。这是拉开成绩的一方面,训练到了就会有效,因为做题就是培养敏感度和熟练度的过程,至于做多少初中生物题,我只能说,多多益善。

特别提醒:懒得背而只想靠做题提升成绩的同学,你放弃吧,初中生物没有基本知识作保障,做再多题都是徒劳。就好像物理公式没记住,能解出物理题吗?因此,先背再做题,这是所有科目学习的基本原则。

篇9:语文八年级下册知识点资料总结

语文八年级下册知识点资料总结

1 与朱元思书(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负势竞上 ②好鸟相鸣 ③出淤泥而不染 ④窥谷忘反 ⑤横柯上蔽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3.下面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窥谷忘反(通“返”) B.在昼犹昏(夜晚)C.负势竞上(向上)D.从流飘荡(随着)

4、选出加点词表示数量词“一百”的意思的一项是( )

A一百许里 B百千人大呼 C千百成峰 D赏赐百千强

5.下面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从流飘荡:随着 B.负势竞上:凭依

C.窥谷忘反:通“返” D.在昼犹昏:夜晚

6.作者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概括富春江的景色。请说说富春江的山“奇”在哪里?水“异”在哪里?

7.从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是

8.文章情景交融,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趣?

9.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10.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

11.本文先勾勒出富春江沿岸“ , ”的景色特点,再细致描绘了水之游、水之 、山之 、山之 ,让人们充分领略寓春江山水的雄奇秀美。

12.文中画线的句子抒发了作者 的情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 的人生态度。

13.本文先勾勒出富春江沿岸“ , ”(用原文回答)的景色特点;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含蓄地表达了作者 的人生态度。

2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练习检测

一、解释词语:

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②亲旧知其如此 ③箪瓢屡空,晏如也 ④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二、翻译下列句子:

(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3)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三、选择题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理解联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亦不详其姓字(详细) B、每有会意(体会、领会)

C、期在必醉(期望) D、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辈、同类)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以”字意义不同于其它项的是 ( )

A.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C.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D.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3、选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

A、期在必醉 度已失期 B、每有会意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C、家贫不能常得 安得广厦千万间 D、亲旧知其如此 其如土石何?

4.选出词义完全相同的一项 ( )

A. 之:①无怀氏之民欤 ②葛天氏之民欤

B. 其:①亦不详其姓字 ②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C. 焉:①因以为号焉 ②且焉之土石

D. 以:①以此自终②以乐其志

5.选出理解有误的一项 ( )

A.本文是陶渊明托名的自传,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作者的自画像。

B.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自己)读书、饮酒、写文章的三大志趣。

C.文章在写作上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突出了其高洁的志趣和人格,使笔调诙谐。

D.文章最后两句设问的话是赞语的实质,与“不慕名利”想照应,体现了先生的特点和优点。

6、下面各组中加点的词与其它三项意思或用法相去甚远的一项分别是:(1)( )(2)( )(3)( )

(1) A、期在必醉 B、君问归期未有期 C、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D、度已失期

(2) A、或置酒而招之 B、怅恨久之 C、楚人怜之 D、又数刀毙之

(3) A、亲旧知其如此 B、其两膝相比者 C、以彰其咎 D、其真无马邪

四、问答题

1.根据课文内容填写。

①表现五柳先生喜爱读书的句子是:

②五柳先生名号的由来是:

③全文的中心句是:

2.详读全文,可以看出陶渊明是怎样一个人?

3、文意理解:

(1)、请结合自己的读书习惯,谈谈你是否赞成五柳先生的“好读书,不求甚解。”

(2)、本文写作上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用了大量的否定词“不”,突出了作者怎样的特点?

(3)、有人说:“当今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一个人的生存质量,陶渊明的理想追求早已与时代格格不入了。”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4、文章结尾提到“无怀氏之民”、“葛天氏之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5、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用自己的语言以小传的形式,向你的家人或同学简要介绍五柳先生(含生活状况、性格特点、志向情趣等方面)。

6.文章叙述了五柳先生有两个主要的爱好:一是_____________,达到了_______ 的程度;二是__________,达到了__________的程度。

7.陶渊明通过写五柳先生的“醉”,反映了他自己怎样的内心世界?

3 马说(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练习检测: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骈死于槽枥之间 ②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③执策而临之 ④才美不外见

⑤故虽有名马 ⑥不以千里称也 ⑦策之不以其道 ⑧其真无马邪

⑨一食或尽粟一石 ⑩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⑾执策而临之

二、翻译下列文言句子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⑷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三、选择题

1、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 )

A.虽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 B.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

C.故虽有名马 故时有物外之趣 D.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2、下面品析不准确的一项。 ( )

A.文章共用十一个“不”淋漓尽致地揭露了“食马者”的无知与平庸愚妄。

B.第一、二、三段结尾的三个“也”,分别表达出痛恨、嘲讽的感情。

C.文章为表现主题采用的手法是托物寓意。

D.文章从结构看是先反后正,再层层深入,使文章短而中心突出。

3.选出与“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 )

A.学而时习之 B.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C.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D.委而去之

4.选出对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 ( )

A.不以千里称也 称: 扬名,著称。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 通“饲”,喂。

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等: 等同,相等。

D.策之不以其道 策: 马鞭子。

5.选出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 ( )

A.“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寓指能发现和赏识人才的人。

B. 贯穿全文的中心句是“其真不知马也”。

C. 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

D.作者认为世界上缺乏的是人才和发现人才的人。

四、问答题

1、理解:本文通篇运用的是 的写法,通过写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xkb1 .co m

2、文章第二段流露出作者对“千里马”怎样的思想感情?

3.在作者看来,“伯乐”与“千里马”哪个更重要?为什么?

4.文章第二段流露出作者对“千里马”怎样的思想感情?

5、理解填空。

①突出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性作用的句子是: 。

②叙述千里马悲惨遭遇的句子是: 。

③千里马才能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根本原因是 。

6.食马者不识千里马的具体表现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我的理解:

7.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必都答)。

①你认为现实生活中,如果没有伯乐,千里马会脱颖而出吗?

②你认为二十一世纪的我们应具备什么素质,才可能成为“千里马”?

我选第 题,我的看法是:

8.文中的“伯乐”和“千里马”各喻指什么?

9.食马者不识千里马的具体表现是什么?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具体表现:

思想感情:

10.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1.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

12.文中第(1)段描述千里马悲惨处境的语句是 , 。

13.文中“呜呼”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你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14.如果想成为“千里马”,你认为最需要的主观和客观条件各是什么?请结合文本与现实生活谈谈看法。

4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了,不敢销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苦此。

练习检测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①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②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③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④腰白玉之环

⑤益慕圣贤之道 ⑥媵人持汤沃灌 ⑦弗之怠 ⑧门人弟子填其室 ⑨援疑质理

⑩卒获有所闻 ⑾同舍生皆被绮绣 ⑿腰白玉之环 ⒀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⒁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⒂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⒃足肤皲裂而不知

⒄久而乃和 ⒅录毕,走送之

二、翻译下面的句子。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3)、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4)、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5)、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6)、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7)、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8)、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9)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三、选择题

1.选出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 )

A.于: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战于长勺 C.而:足肤皲裂而不知/气可以养而致

B.之:当余之从师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以:以衾拥覆/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一项是( )

A、既加冠 既克,公问其故 B、益慕圣贤之道 得道者多助

C、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D、卒获有所闻 卒皆夜惊恐

3.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

A.录毕,走送之 走:跑 B.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叩:敲门

C.媵人持汤沃灌 汤:热水 D.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通“披”,穿

4.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 )

A或遇其叱咄 或王命急宣 B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C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D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5、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无从致书以观 言行一致 B、益慕圣贤之道 益多弊少

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患得患失 D、未尝稍降辞色 婉言辞谢

6.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B.当余之从师也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河曲智叟亡以应 D.足肤皲裂而不知 佣者笑而应曰

7.下列加点字与“走送之”中的“走”用法不同的是( )

A.小大之狱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C.乡为身死而不受 D.先帝不以臣卑鄙

8.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选文开篇即点出作者“家贫”和“嗜学”的矛盾处境,由此引出求学的艰难。

B.选文将富家子弟的奢华和作者的贫寒加以对比,表现了作者求学意志的坚定。

C.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向人们展示自己成长之路的曲折与艰辛。

D.作者通过现身说法表明:知识的积累,精神的充实,是学子读书的必备条件。

9. 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 ①腰白玉之环 ②江横玉系腰 B. ①当余之从师也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C. ①余因得遍观群书 ②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D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②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10、选出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

A、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每年) B、非天质之卑(低下)

C、生以乡人子谒余(接见) D、言和而色夷(平和)

11、选出下列各组加点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 )

A 今诸生学于太学 其一犬坐于前 B 无冻馁之患矣 醉翁之意不在酒

C 流辈甚称其贤 其如土石何? D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1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B.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先帝不以臣卑鄙

C.或遇其叱咄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D.益慕圣贤之道 孔子曰:“何陋之有?”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的)B、弗之怠(指代抄书) C、走送之(指代藏书之家) D、益慕圣贤之道(的)

14.下列句中加点的“大”字与“天大寒”中的“大”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自以为大有所益 B.大声如雷霆 C.屠大窘 D.见渔人,乃大惊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B. 色愈恭,礼愈至

而乡邻之生日蹙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C. 同舍生皆被绮绣 D.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将军身被坚执锐 奉命于危难之间

1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B.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C.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 D.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17.下列表述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略无慕艳意”、“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表现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中一心向学的精神。

B.描写富家子弟的豪华,是为了突出对自己穷酸生活的遗憾。

C.作者以“勤且艰”的求学经历,勉励马生勤奋学习。

D.文段内容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精神上的富足,能够战胜物质上的贫困。

18.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 ( )

A.录毕,走送之 走:走路

B.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 手:用手

C.色愈恭,礼愈至 至:周到

D.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通“披” ,穿

19.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

B.当余之从师也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C.无从致书以观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D.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20. 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羡慕,是因为他从读书中得到了精神上的快乐。

B.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说明他有害羞的一面。

C.文章从四个方面叙述了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抄书之辛,叩问之难,奔走之艰,住读之苦。

D.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是刻苦学习、博览群书、虚心求教。

四、问答题

1.本文运用的表达方式有:

2.作者从哪些方面记述了成人后求师的艰难?

3、文章从四个方面叙述了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4.作者从哪些方面记述了成人后求师的艰难?

5.请从语文积累中找出表现古人“好学”的两个成语:① ②

6、文意理解:

(1)、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三条理由(各用四个字概括):

① ② ③

(2)、读了上文,你得到了关于学习的哪些启示?(答出两点即可)

(3)、本文是写给马生的赠序,为什么用大量的文字写自己求学的事?

(4)读完全文,你觉得宋濂有哪些品质值得学习?

7.本文中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表现自己求学的勤且艰?我的概括:

8. 文章给你烈的感受是什么?作者求学的经历给了我们怎样的启迪?

我的感受:

9. 下面两题难度各异,分值不同,请任选一题作答。(两题都答,只按第①题计分)

①任意写出一句与“磨难”有关的古诗文或名言警句,并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我的积累:

②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方式? 我的观念:

10.本文作者“家贫,无从致书以观”而最终却能学有所成。作者的成功主要取决于他有什么样的思想认识与行为特点?(用原文词句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中写“同舍生”的目的是什么?

12、作者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你如何看待这种从师尊师方式?

13、作者在学习上遇到的矛盾是什么? 他是如何解决的?

14、你提炼了文中的重要信息吗?请概括。(作者从哪三个方面表明自己求学的艰难?)

15、你得到学习的秘诀了吗?请传授。(你从作者的读书经历中悟出了哪些学习秘诀?)

16、古人读书像本文作者宋濂一样勤奋、刻苦的可谓不胜枚举。如战国时期苏秦、晋时孙敬的“____________”(填一个成语)是克制自己的困乏,孙康、车胤的“__________”(填一个成语)是利用有限的外部条件。

17、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三条理由(各用四个字概括)。

① ② ③

18、作者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羡慕的原因是什么?

19、作者从哪三个方面写了自己学习的经历?

5小石潭记(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quán)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cēn)差(cī)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liáo)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gōng )古,余弟宗玄。隶(lì)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习题检测:

一、解释下列词语

①从小丘西行 ②鱼可百许头 ③以其境过清 ④斗折蛇行 ⑤悄怆幽邃 ⑥伐竹取道 ⑦佁然不动 ⑧其岸势犬牙差互 ⑨以其境过清

二、翻译下列句子

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③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④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凄清寒骨,悄怆幽邃。

⑤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⑥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⑦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三、选择题

1、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一项是 ( )

A、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从流漂荡 B、闻水声 闻寡人之耳者

C、水尤清洌 以其境过清 D、不可久居 面山而居

2、选出词义相同的一项 ( )

A.可:潭中鱼可百许头 不可知其源 B.清:水尤清冽 以其境过清

C.许:潭中鱼可百许头 高可二黍许 D.以:全石以为底 卷石底以出

3、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 ( )

A.这三段是按空间顺序写下来的 B.“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两句都是从正而描写水清。

C.选文第二段主要运用比喻的方法写景。

D.选文第三段中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透露作者被贬后的抑郁忧伤之情。

4、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伐竹取道 非丝非竹 B.如鸣珮环 环滁皆山也

C.皆若空游无所依 长烟一空 D.乃记之而去 停数日,辞去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心乐之(指代篁竹) B.不可知其源(指代小溪)

C.以其境过清(因为) D.乃记之而去(于是,就)

6、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

A.记 乃记之而 去岳阳楼记 B.见 明灭可见 才美不外见

C.以 以其境过清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D.许 潭中鱼可百许头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第二自然段写潭中游鱼的姿态和情趣。 B.第三自然段写小石潭险峻的岸势和源头。

C.第四自然段写潭的四周环境和作者感受。 D.作者感情随景而变,由乐而忧。

四、问答题

1、文意理解:

(1)、文中写小石潭的顺序是:由“发现小石潭”写到“ ”再写到“ ”再写到“潭中气氛”,抓住了小石潭 的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 ,透露出作者贬居生活的心境。

2、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①点明小石潭方位的句子是:

②“我”发现并找到小石潭的经过是:

③点明小石潭的特征的词语是:

④不清的主要原因是:

3、请分别写出表现游鱼静态和动态的语句。

①静态:

②动态:

4、文章写景动静结合,第①段中,作者分别写了哪几种动态的景物?

5、文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在表现情感时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6、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7、本文从哪几个角度写小石潭的水?用了何种表现手法?写出了水的什么特点?

我的理解:

8、小石潭的景色幽静,在作者的精彩描述中,一个个优美的镜头闪现在我们的眼前。假如我们是一个个不同职业的人,你将怎样去挖掘、开发这美景?试写出你的职业创意。

我的职业创意:

9、下面两题难度各异,分值不同,请任选一题作答。(两题都答,只按第①题计分)

①我们学过不少描写山水的古代诗文,试着把其中写水之清的句子摘录下来并作点赏析。

我的积累:

我的赏析:

②郦道元在给《水经》作注时,亦不乏优美的描绘山水的文章,我们学过他的《三峡》;柳宗元的山水之作更为后人称绝,请你试从我们学过的二人的作品,谈一谈他们的山水文章的各自特点。

我的看法:

10、文章第四段写出了小石潭怎样的氛围?表现了怎样的心情?

11文中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在表现情感时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12、面对美景,作者为什么会先“心乐之”,后又觉“悄怆幽邃“?

13、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

语文八年级下册知识点资料总结

篇10:的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植物的生殖

1.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优

点是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如杂交水稻)(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有性生殖的过程:开花→传粉→受精→结实→新一代植株。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优点是: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举例:扦插,嫁接,压条,分株、组织培养等。

(1)甘薯、葡萄、菊、月季、柳树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

植物的无性生殖需要的条件:以扦插为例,除去光照、水分、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外,用作扦插的植物茎段还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例如紫背天葵):

a.茎剪成15-20厘米长的茎段,一般每段保留两个节。

b.茎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平(减少水分蒸发)的,而茎段下方的`切口则是斜向(增加吸收水分面积)的。

c.上一个节上的叶要去掉部分叶片,下面一个节上的叶从叶柄处全部去掉。(目的是减弱蒸腾作用。去掉叶片时,叶柄在节上留下伤痕,伤口处较容易产生愈伤组织,也就容易生根。)

(2)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的。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穗),接在另一个植物体(砧木)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有枝接和芽接两种。

嫁接成活后,新植株与接穗的基因和性状相同,例:将开红花的接穗嫁接到开白花的砧木上,新植株(或枝条)只开红花

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3)营养繁殖:将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来种植时,每一小块都要带一个芽眼,芽发育成新植株。或芦荟、菊花一株会长出很多株,椒草的叶子长成新植株。石榴利用压条繁殖。

(4)其他例子:细菌的分裂生殖,真菌的孢子生殖,动物的克隆,酵母菌和水螅的出芽生殖,病毒的复制。

(5)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无性生殖,了解:优点是:繁殖快,受季节影响小,容易诱导变异,可用于植物的基因工程,采用茎尖培养可以有效脱去病毒。

八年级生物知识

一、生物的无性生殖

1.无性生殖是一类不经过的结合,由直接产生的生殖方式。如出芽和“无心插柳柳成荫”。

2.酵母菌通过的方式繁殖后代,成为。它是一种生殖方式。

3.植物依靠进行的生殖叫营养生殖。绿色开花植物的是生殖器官,是营养器官。如马铃薯以、景天以进行营养生殖。

4.营养生殖能使植物保持,加快植物,所以在生产上常用(如、)的方式繁殖优良品种。

5.嫁接是把一株植物体的或带有的接到另一株植物体上,使它们愈合成一株的植物体的方法。用于嫁接的芽或枝条叫,被嫁接的植物体叫。芽接是用作接穗,枝接是用作接穗。它们都要求接穗,砧木。嫁接时要将和的形成层在一起。这样能提高嫁接的。

6.生活中进行营养生殖的植物很多。如等果树常用芽接的方法进行,柑橘等用方法。月季花用的'方式。

7.在的条件下,将植物的等在含有多种和的培养基上培养,使之逐渐发育成的植物体的技术,成为。

8.植物组织培养的作用是不仅可以,还可以。也能培育出许多新品种。

二、植物的有性生殖

1.传粉是指花粉通过不同的途径传送到的过程。其方式主要有和两种。

2.一朵花既有又有,成为两性花。花粉传给的方式称为自花传粉,如等植物。一朵花的花粉传给称为异花传粉,如等植物。

3.帮助植物进行异花传粉的有动物等,还有的借助和的作用完成传粉。

4.植物开花时的对传粉有很大影响,空气湿度和有时,或者控制植物在天气时节开花。

5.有性生殖是指由结合形成,在发育为的生殖方式。

6.子房包括和,胚珠的外层是,胚珠里靠近的地方有一个比较大的。

7.绿色开花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是:当花粉落到上时,受到里分泌的黏液的刺激,花粉就会萌发出。它穿过,直达的。从进入后,花粉管末端破裂,其中的释放出来,与结合成。

8.植物的与结合成的过程,叫做。是植物体发育的起点。

9.下列部分分别由什么发育成的,果皮,果实,种子,种皮,胚。

篇11:的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1. 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

2. 人们对遗传和变异的认识,最初是从性状开始的,以后随着科学的发展,才逐渐深入到基因水平。

3. 性状:生物体所表现的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和行为方式统称为性状。

4.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例如:家兔的黑毛与白毛。

5.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例:转基因超级鼠和小鼠。

6. 转基因超级淑的启示: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同时也说明在生物传种接代中,生物传下去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7. 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传递,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

2.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

3.染色体: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每一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4.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为23对(46条),也就包含了46条DNA。

5. 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而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亲代细胞中染色体的水平,其中有一半染色体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篇12:的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一、生物的无性生殖

1.无性生殖是一类不经过 的结合,由 直接产生 的生殖方式。如 出芽和“无心插柳柳成荫”。

2.酵母菌通过 的方式繁殖后代,成为 。它是一种 生殖方式。

3.植物依靠 进行的 生殖叫营养生殖。绿色开花植物的 是生殖器官, 是营养器官。如马铃薯以 、景天以 进行营养生殖。

4.营养生殖能使植物保持 ,加快植物 ,所以在生产上常用 (如 、)的方式繁殖优良品种。

5.嫁接是把一株植物体的 或带有 的 接到另一株植物体上,使它们愈合成一株 的植物体的方法。用于嫁接的芽或枝条叫 ,被嫁接的植物体叫 。芽接是用 作接穗,枝接是用 作接穗。它们都要求接穗 ,砧木 。嫁接时要将 和 的形成层 在一起。这样能提高嫁接的 。

6.生活中进行营养生殖的植物很多。如 等果树常用芽接的方法进行,柑橘等用 方法。月季花用 的'方式。

7.在 的条件下,将植物的 等在含有多种 和 的培养基上培养,使之逐渐发育成 的植物体的技术,成为 。

8.植物组织培养的作用是不仅可以 ,还可以 。也能培育出许多 新品种。

二、植物的有性生殖

1.传粉是指花粉通过不同的途径传送到 的过程。其方式主要有 和 两种。

2.一朵花既有 又有 ,成为两性花。花粉传给 的方式称为自花传粉,如 等植物。一朵花的花粉传给 称为异花传粉,如 等植物。

3.帮助植物进行异花传粉的有动物 等,还有的借助 和 的作用完成传粉。

4.植物开花时的 对传粉有很大影响,空气湿度 和有 时,或者控制植物在天气 时节开花。

5.有性生殖是指由 结合形成 ,在发育为 的生殖方式。

6.子房包括 和 ,胚珠的外层是 ,胚珠里靠近的地方有一个比较大的 。

7.绿色开花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是:当花粉落到 上时,受到 里分泌的黏液的刺激,花粉就会萌发出 。它穿过 ,直达 的 。从 进入 后,花粉管末端破裂,其中的 释放出来,与 结合成 。

8.植物的 与 结合成 的过程,叫做 。 是植物体发育的起点。

9.下列部分分别由什么发育成的,果皮 ,果实 ,种子 ,种皮 ,胚 。

篇13:的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植物的生殖

1. 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优

点是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例如:种子繁殖(通过开花、传粉并结出果实,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如杂交水稻)(胚珠中的卵细胞与花粉中的精子结合成受精卵→胚→种子) 有性生殖的过程:开花→传粉→受精→结实→新一代植株。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优点是: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 举例:扦插,嫁接,压条,分株、组织培养等。

(1)甘薯、葡萄、菊、月季、柳树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

植物的无性生殖需要的条件:以扦插为例,除去光照、水分、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外,用作扦插的植物茎段还需要具备以下条件(例如紫背天葵):

a.茎剪成15-20厘米长的茎段,一般每段保留两个节。

b.茎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平(减少水分蒸发)的,而茎段下方的切口则是斜向(增加吸收水分面积)的。

c.上一个节上的叶要去掉部分叶片,下面一个节上的叶从叶柄处全部去掉。(目的是减弱蒸腾作用。去掉叶片时,叶柄在节上留下伤痕,伤口处较容易产生愈伤组织,也就容易生根。)

(2)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的。 嫁接就是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穗),接在另一个植物体(砧木)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有枝接和芽接两种。

嫁接成活后,新植株与接穗的基因和性状相同,例:将开红花的接穗嫁接到开白花的砧木上,新植株(或枝条)只开红花

嫁接的关键: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

(3)营养繁殖:将马铃薯的块茎切成小块来种植时,每一小块都要带一个芽眼,芽发育成新植株。或芦荟、菊花一株会长出很多株,椒草的叶子长成新植株。石榴利用压条繁殖。

(4)其他例子:细菌的分裂生殖,真菌的孢子生殖,动物的克隆,酵母菌和水螅的出芽生殖,病毒的复制。

(5)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无性生殖,了解:优点是:繁殖快,受季节影响小,容易诱导变异,可用于植物的基因工程,采用茎尖培养可以有效脱去病毒。

【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资料总结】相关文章:

1.八年级下册人教版生物重点知识点

2.高二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

3.八年级生物下册教学总结

4.八年级下册生物教学总结

5.八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总结

6.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7.八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下册

8.八年级生物会考知识点

9.初一下册生物知识点

10.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

下载word文档
《八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资料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