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路工作总结
“水云烟”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修路工作总结,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修路工作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修路工作总结
青川县沙州镇大湾村是我局移民定点帮扶村。地处沙州镇北25公里,三面高山环阻,东临白龙湖地理位置偏僻,基础条件差,不通公路、信息闭塞。全村共123户540人,其中移民104户,耕地面积201亩,人均0.4亩土地贫瘠,且大多是靠天吃饭的“望天田”,人畜饮水困难。是全市少数几个不通公路,帮扶自然条件最差,困难最大的一个移民村。
在移民帮扶工作中,我局始终贯彻和落实全市关于加快移民区建设发展的会议精神。迅速行动,认真研究帮扶工作,调查走访,准确掌握情况,制定帮扶方案,一年来通过我局全体干部,职工的认真努力,真抓实干,大湾村建设发展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
一、移民帮扶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攻坚破难,修通村通公路。帮扶工作一开始,我局就多方协调市、县移民、民政、交通等部门以及镇、村干部研究制定修路方案,确保了大湾村通公路按期破土动工。经过全体村民、干部105天的艰苦努力,完成村通公路12.2公里,另外自加压力完成通白龙湖水码头公路2公里,整个路路基宽4.5米,挖掘土石方30多万方,总投资30万元。现在下乡车可以直接开到大湾村办公所在地,村民卖猪、拉粮、赶集都十分方便、顺畅了。同时协调移民部门投入资金17万元,安装了饮水管道,解决了全村饮水难的问题。
(二)真情帮扶,切实解决困难。在对大湾村帮扶工作中,为帮扶村上和移民,解决资金和具体困难,我们在全局多次动员开展向大湾捐款、捐物的活动。其中捐赠“先教”专项活动经费XX元;慰问资金7600元;向有关部门积极争取资金3万元用于公路建设捐赠现金共计3.96万余元,捐赠衣物300余件(套);棉被20床;安装村通电话;配备电脑、会议室桌椅;果树苗、树种等折合人民币3.1550万元。
(三)发展项目,租金移民增收致富。围绕市委、市政府要求,大力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加强移民建设发展的指示,我局制定了相关帮扶工作计划,使帮扶工作有个清晰的思路和步骤,针对大湾村情以及土壤和气候条件,我们确定了培植果树,发展水果致富的项目。年初,我局为大湾村送去已嫁接的果树苗11100株,人均达20棵,其中优质板栗树4600株;龙泉4号桃树XX株;优质黄金梨树4500株,目前长势都较好。制作副孵鸡房等相关设备,帮助移民发展家禽养殖业,人均饲养20只鸡的家禽养殖计划已全面实施,通过这些致富项目的拉动,2年后大湾村人均将增收500元。大湾村与白龙湖山水相连,为美化库区环境,保持水土,我局同林业部门协调购买了树种,在大湾村种植了松树100余亩。
(四)加强党建,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做好农村基层工作,首先要抓好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对此,我局下派了作风优良,有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的同志任村支部副书记,与村民同吃同住。帮助建起了党员学习活动室两间,配备了会议室桌椅及电视、vcd、电脑等党员电教化设施和农村种养业技术培训资料和光碟,组织广大村民学习。通过党员先进性教育和学习活动的深入开展,村党组织的活力增强了,党员精神面貌有了明显转变。
二、在移民帮扶 的实践中,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深化认识,真情帮扶抓工作落实。对市委、市政府加快移民区建设发展的决定,局领导班子始终站在实践“xxxx”、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移民区建设发展的重要性,把移民帮扶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安排,狠抓落实,不走过场。一是选派能吃苦耐劳、有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的优秀同志组成帮扶工作队;二是深入调查,了解情况,制定了一修路,二解决饮水,三建沼气、改厕以及抓产业结构调整的“三步走”帮扶方案;三是多方奔走,积极协调各相关部门,尽最大努力争取各方力量对大湾村的支持。我们进村帮扶,吃住自理,从不扰民,让当地村干部和群众感动,彼此之间增进了友谊,更促进了工作的开展。 共2页,当前第1页12修路工作总结
(二)吃透村情,找准帮扶着力点。通过调查,发展村民在修路这件事上,意见不统一,有畏难情绪和等靠思想。我们结合大湾村情况认为,要致富,必须先修路,于是从抓村支部、村民开拓进取谋发展的观念和意识入手。一是号召村干部、村民开展学习讨论,帮助提高认识,增强了村支部一班人和全体移民加快发展的紧迫感。二是认真传达了市委、市政府对移民工作的会议精神和重要内容认真讲解当前的形势,统一了村支部一班人的思想,克服了等靠思想、陈旧观念和畏难情绪。三是积极做好村民思想工作,协调做好山林、耕地占用和青苗补偿等具体事项,确保了公路建设的顺利进行。移民、民政、交通等多家部门的积极配合与支持,更激发了村干部和广大移民的修路热情。大家团结一致,众志成城,仅用了三个多月时间就修通了该村西至丁家山212国道线,东接四平村共12.2公里的公路。
(三)充分依靠和发挥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有效开展工作。在村通公路建设中,我们充分依靠发挥了村党支部以及全体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和战斗堡垒作用,提高了公路的建设的建设速度。党员是一面旗,有点党员为了早日修好村通路,建设美好家园,自愿放弃外出务工挣大钱的机会,日夜备战在筑路工地上。村支部书记以个人名义贷款近3万元,村干部各垫资5000元,共自筹金5.1万元用于修路。公路修建占田地200亩,损毁经济林木800棵,大家都知道村里修路困难,先前协商好的补偿,后来竞无一人提出赔偿的要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就是我们事业的中坚力量。正是他们的率先垂范和艰苦拼搏,才使大湾村今天的交通得已改善。
三、移民帮扶工作下一步打算
(一)以保先教育和新农村建设活动为契机,加强同基层干部群众的联系,努力提高全村人民思想政治素质。
(二)进一步完善大湾村公路建设、饮水工程、村通电话工程。
(三)调整农产业结构,加快全村经济建设步伐。
1、因地制宜,发展全村水果产业(板栗、龙泉4号桃树、黄金梨)。
2、发展养殖业(如香猪、鸡、鸭)。
3、进一步抓好小麦、玉米、水稻等农作物收、种环节工作。在今后的帮扶工作中,我们将克服困难,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把移民区建设好。
篇2:修路工作总结写作
青川县沙州镇大湾村是我局移民定点帮扶村。地处沙州镇北25公里,三面高山环阻,东临白龙湖地理位置偏僻,基础条件差,不通公路、信息闭塞。全村共123户540人,其中移民104户,耕地面积201亩,人均0.4亩土地贫瘠,且大多是靠天吃饭的“望天田”,人畜饮水困难。是全市少数几个不通公路,帮扶自然条件最差,困难最大的一个移民村。
在移民帮扶工作中,我局始终贯彻和落实全市关于加快移民区建设发展的会议精神。迅速行动,认真研究帮扶工作,调查走访,准确掌握情况,制定帮扶方案,一年来通过我局全体干部,职工的认真努力,真抓实干,大湾村建设发展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
一、移民帮扶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攻坚破难,修通村通公路。帮扶工作一开始,我局就多方协调市、县移民、民政、交通等部门以及镇、村干部研究制定修路方案,确保了大湾村通公路按期破土动工。经过全体村民、干部105天的艰苦努力,完成村通公路12.2公里,另外自加压力完成通白龙湖水码头公路2公里,整个路路基宽4.5米,挖掘土石方30多万方,总投资30万元。现在下乡车可以直接开到大湾村办公所在地,村民卖猪、拉粮、赶集都十分方便、顺畅了。同时协调移民部门投入资金17万元,安装了饮水管道,解决了全村饮水难的问题。
(二)真情帮扶,切实解决困难。在对大湾村帮扶工作中,为帮扶村上和移民,解决资金和具体困难,我们在全局多次动员开展向大湾捐款、捐物的活动。其中捐赠“先教”专项活动经费XX元;慰问资金7600元;向有关部门积极争取资金3万元用于公路建设捐赠现金共计3.96万余元,捐赠衣物300余件(套);棉被20床;安装村通电话;配备电脑、会议室桌椅;果树苗、树种等折合人民币3.1550万元。
(三)发展项目,租金移民增收致富。围绕市委、市政府要求,大力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化,加强移民建设发展的指示,我局制定了相关帮扶工作计划,使帮扶工作有个清晰的思路和步骤,针对大湾村情以及土壤和气候条件,我们确定了培植果树,发展水果致富的项目。年初,我局为大湾村送去已嫁接的果树苗11100株,人均达20棵,其中优质板栗树4600株;龙泉4号桃树XX株;优质黄金梨树4500株,目前长势都较好。制作副孵鸡房等相关设备,帮助移民发展家禽养殖业,人均饲养20只鸡的家禽养殖计划已全面实施,通过这些致富项目的`拉动,2年后大湾村人均将增收500元。大湾村与白龙湖山水相连,为美化库区环境,保持水土,我局同林业部门协调购买了树种,在大湾村种植了松树100余亩。
(四)加强党建,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做好农村基层工作,首先要抓好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对此,我局下派了作风优良,有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的同志任村支部副书记,与村民同吃同住。帮助建起了党员学习活动室两间,配备了会议室桌椅及电视、vcd、电脑等党员电教化设施和农村种养业技术培训资料和光碟,组织广大村民学习。通过党员先进性教育和学习活动的深入开展,村党组织的活力增强了,党员精神面貌有了明显转变。
二、在移民帮扶的实践中,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深化认识,真情帮扶抓工作落实。对市委、市政府加快移民区建设发展的决定,局领导班子始终站在实践“xxxx”、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移民区建设发展的重要性,把移民帮扶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安排,狠抓落实,不走过场。一是选派能吃苦耐劳、有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的优秀同志组成帮扶工作队;二是深入调查,了解情况,制定了一修路,二解决饮水,三建沼气、改厕以及抓产业结构调整的“三步走”帮扶方案;三是多方奔走,积极协调各相关部门,尽最大努力争取各方力量对大湾村的支持。我们进村帮扶,吃住自理,从不扰民,让当地村干部和群众感动,彼此之间增进了友谊,更促进了工作的开展。
篇3:远程研修路工作总结
远程研修路工作总结
自从10月15日开始,小学教师双对接分散研修进入选题研修,到现在的“磨课”研讨,我深感受益匪浅。
双对接分散研修,让我感慨万千。作为一名乡村教师能借助省教育厅为广大教师搭建的这个教研平台,与全国的知名教育专家亲密接触,相互对话,深感如一杯香浓醇厚的咖啡,回味悠长;聆听专家的讲座,犹如漫天绚丽的云霞,让我憧憬,使我感动。他们的知识太渊博了,让我大开眼界。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双对接远程分散研修,实现了实践、学习、反思的良性循环,使我深深感到远程研修路,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快捷道。
在这次双对接远程分散研修中,我通过认真看视频,参与研讨学习,发表点评,汲取各种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丰富了自身的文化知识。在参与双对接远程分散研修中我结合学习内容和自己平时的积累,积极撰写研修随笔,在我写的《写作的源泉来自大自然》一文中用具体的事例介绍了如何指导学生开展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寻找写作的素材,这一灵活多样的活动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训练了学生的写作技巧。我的随笔得到了指导教师徐翔老师的认可,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进行了点评、推荐。
双对接远程分散研修让每一位教师都有收获。我深感这次研修从多角度、全方位地为教师提供了丰厚的教学知识和文化大餐,使广大教师通过研修,更进一步明确了新课标下的教育教学活动的途径和思路,明确了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改革新动向和新方针,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技能,为下一步的专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双对接远程分散研修以来,我在深深反思中不断前行,通过双对接远程分散研修,我们能够在线互动,网下研讨,专家引领,学员交流,很有收获。在此期间,不仅领略了视角的多元、思路的拓展和观点的新颖,还感受到执着的真情与感动,心灵与心灵的共鸣,感情与感情的交融。这真是学习与研修齐在,创新和课改共存。
我坚信:双对接远程分散研修似天空中永远闪耀光芒的太阳,引领我们走向更加灿烂辉煌的教改明天。
【修路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2.修路通告
3.申请修路报告
4.集资修路倡议
5.修路资金申请书
6.农村修路申请报告
7.修路新闻范文
8.捐款修路倡议书
9.集资修路宣传标语
10.修路捐款的感谢信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