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心得体会>体会加点词的意思

体会加点词的意思

2023-05-24 08:23:5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冷雨轻飞”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体会加点词的意思,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体会加点词的意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体会加点词的意思

篇1:七上文言文加点词解释

七上文言文加点词解释

20七上文言文加点词解释

《短文两篇》

1.俄而(不久,一会儿)2.雪骤(紧,急) 3.撒盐空中差可拟(差不多)(相比)

4.公欣然(高兴的样子)5.未若柳絮(不如,比不上) 6.因风起(凭借) 7.期行(约定)

8.期日中(正午时分) 9.太丘舍去(丢下、舍弃)(离开) 10.去后乃至(才)(到)

11.尊君在不(对别人父亲的尊称)(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12.相委而去(丢下、舍弃)(离开) 13.君与家君期日中(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14.下车引之(拉) 15.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论语》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按时)(通“悦”,愉快)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生气,发怒)(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我)(每天)(泛指多次)(自我检查,反省)(替)

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真诚,诚实)(老师传授知识)

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通“又”)(独立做事情)(迷惑,疑惑)

6.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能听得进不同意见)(越过,超过)(规矩,规范)

7.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有害) 9.人不堪其忧(忍受)

10.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吃饭)(指冷水)(胳膊) 11.于我如浮云(对于)

1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指学问和事业)(代词,……的人)

(喜欢,爱好)(以……为乐趣)

1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好的方面,优点)(这里指学习)

(改正)

1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河,河流)(流逝)(这,指河水)(舍弃)

15.匹夫不可夺志也(普通的人,男子汉)

16.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忠实,坚守)(仁德)

③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意见;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⑤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学习,就会对思想有害。

⑧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⑨几个人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缺点和短处就要改正。

⑿博览群书广泛学习,并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遇不明事能恳切地向别人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虽有嘉肴》

1.虽有嘉肴(即使)(好、美)(用鱼、肉做的菜)2.虽有至道(达到极点)

3.弗食,不知其旨也(不)(吃)(甘美) 4.不知其善也(好,妙)

5.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所以)(知道)6.教然后知困(不通,理解不了)

7.然后能自反也(反省自己)(反省)8.然后能自强也(自我勉励)(勉励)

9.教学相长(增长) 10.学学半(教)

11.其此之谓乎(大概,表示推测) 12.兑命(兑通“说”)

《河中石兽》

1.一寺临河干(靠近)(河边) 2.山门圮于河(倒塌) 3.二石兽并沉焉(一起)

4.阅十余岁(经过,过了) 5.求石兽于水中(寻找)6.竟不可得(终于,到底)

7.以为顺流下矣(认为) 8.棹数小舟(划船) 9.曳铁钯(拖)

10.是非木杮(这) 11.一讲学家设帐寺中(讲学,教书)

12.湮于沙上(埋没) 13.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怎么)(被)(洪水)

14.不亦颠乎(通“癫”,疯狂) 15.渐沉渐深耳(语气词,表示“罢了”)

16.众服为确论(认为) 17.盖石性坚重迎水处(因为)

18.尔辈不能究物理(你们)(推究)(事物的道理、规律)19.啮沙为坎穴(侵蚀、冲刷)(坑洞)

20.如是再啮(按照)(这样) 21.再转不已(不停止)(停止)

22.遂反溯流逆上矣(于是)(逆流)23.固颠(本来) 24. 如其言(按照,依照)

25.然则天下之事(那么) 26.但知其一(只)

27.可据理臆断欤(主观地判断) 28.凡河中失石(凡是)

《智子疑邻》

1.智子疑邻(认为……聪明) 2.天雨墙坏(下雨)(毁坏)3.不筑,必将有盗(修补)

4.暮而果大亡其财(晚上)(果然)(丢失)5.而疑邻人之父(却)(怀疑)

《塞翁失马》

1.有善术者(精通)(术数) 2.马无敌亡而入胡(逃跑) 3.人皆吊之(安慰)

4.此何遽不为福乎(怎么就,表示反问)(怎么)(就) 5.居数月(经过)

6.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带领) 7.家富良马(有很多) 8.堕而折其髀(摔下来)(大腿)

9.丁壮者引弦而战(拉) 10.此独以跛之故(此人,这个人)(因为)(瘸腿)(原因)

11.父子相保(保全)

年七年级上册文学常识

一、《散步》作者莫怀戚。

二、《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当代作家。代表作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

三、《羚羊木雕》选自《东方少年》,作者张之路。

四、1、《金色花》选自 《泰戈尔诗选》,郑振铎译。作者泰戈尔, 印度文学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

2、《荷叶 母亲》选自 《冰心全集》 ,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作家。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

五、《〈世说新语〉两则》选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六、《我的老师》作者魏巍,现代作家。选自《魏巍散文选.我的'老师》。

七、《再塑生命的人》作者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八、《我的早年生活》,作者丘吉尔,曾于1940-1945,1951-1955年两度担任英国首相。195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九、《王几何》作者马及时。

十、《论语十二章》选自《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为“四书”。《论语》共 20 篇,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写,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 春秋时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创私人讲学之风,有弟子3000人、贤士72人。

十一、《春》,作者朱自清,字佩弦。他是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代表作有诗集《雪朝》(与人和著) 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荷塘月色》。

十二、《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 舒庆春,字舍予,满族,现代著名作家,被称为“人民艺术家”。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茶馆》《龙须沟》等。

十三、《风雨》作者贾平凹。

十四、《秋天》选自《预言》,作者何其芳(1912~1977)现代诗人、评论家。著有诗集《预言》《夜歌和白天的歌》,散文集《画梦录》。

十五、《古代诗歌四首》

1、《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作者曹操,字 孟德, 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代表作《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

2、《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作者王湾, 唐代诗人。

3、《钱塘湖春行》选自《白氏长庆集》,作者白居易,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4、《天净沙》选自《全元散曲 》。天净沙,曲牌名,作者马致远,元代著名戏曲作家。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元代杂剧四大家。

十六、《紫藤萝瀑布》选自《铁萧人语》,作者宗璞,原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十七、《走一步,再走一步》作者莫顿·亨特,美国作家,心理学家。

十八、《短文两篇》1、《蝉》选自《承教小记》作者小思,香港作家

2、《贝壳》选自《幻思----席慕蓉散文赏析》作者席慕蓉 ,台湾画家、作家。著有诗集《七里香》、散文集《有一首歌》等

十九、《在山的那一边》作者王家新。

二十、《虽有嘉肴》选自《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西汉(时期)戴圣编撰。 【《学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关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论著。】

二十一、《化石吟》作者张锋。

二十二、《看云识天气》本文是朱泳燚根据有关资料改写的。

二十三、《绿色蝈蝈》选自《昆虫的故事》,作者法布尔,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 。《昆虫记》《自然科学编年史》。

二十四、《月亮上的足迹》作者朱长超。

二十五、《河中石兽》选自《阅微草堂笔记》以记述狐鬼故事、奇特见闻为主,是以笔记形式写成的志怪小说。作者纪昀,字晓岚。

二十六、《小圣施威降大圣》节选自《西游记》,作者明代小说家吴承恩。

二十七、《皇帝的新装》选自《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作者是丹麦(国家)著名童话作家 安徒生。他一生还创作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优秀作品。

二十八、《女娲造人》选自 《神话故事新编》,作者袁珂。 二十九、《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选自《金波作品精选》,作者金波。

三十、1、《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和《蚊子和狮子》都选自《伊索寓言》,该书是一部寓言 故事集。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人。

2、《智子疑邻》选自《 韩非子.说难》,韩非, 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著有《 韩非子》一书。

3、《塞翁失马》选自《 淮南子.人间训》,《淮南子》又名《 淮南鸿烈 》,由西汉(朝代)刘安与其他人一起编著。

【名著导读】

1.冰心原名_谢婉莹_,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诗集《繁星》《春水》是她的代表作。

2.冰心,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她一步入文坛,便以宣扬“_爱的哲学_”著称。

3.《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__泰戈尔__《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

4.总的说来,《繁星》《春水》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_母爱与童真__的歌颂;二是对__大自然_的崇拜和赞颂;三是对_人生_的思考和感悟。

5.歌颂_大自然_,歌颂_童心_,歌颂_母爱__,是冰心终生创作的永恒主题。

6.冰心一生热爱孩子,尊重孩子,发表了我国最早的现代儿童文学作品《_寄小读者_》。

7.“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这一哲理性名句出自冰心的诗集《_繁星_》。

1.《伊索寓言》产生于_希腊__的古典时期,作者是__伊索_。

2.《伊索寓言》大部分是__动物_寓言,少部分以神或人为主人公。

3.“龟兔赛跑”“狼来了”“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这些有趣的故事出自《_伊索寓言_》。

4.《伊索寓言》是_古希腊__寓言的汇编,相传为_伊索_所作。它是欧洲最早的寓言集,在欧洲文学史上奠定了寓言创作的基础。

篇2:体会的意思是什么

体会的意思

体验、领会、觉悟;他体会到把外语作为一种工具使用的重要性

体会的近义词

领会 [注释]对事物内容能理解、有体会:领会文件精神

领略 [注释]领会;欣赏:领略文章意图|携酒溪边领略梅

领悟 [注释]理解领会:他的话我领悟了

体味 [注释]体验寻味:细细体味诗句意境

体验 [注释]亲自处于某种环境而产生认识:作家体验生活|演员对所饰的角色必须有所体验

贯通 [注释]①(学术、思想等方面)全部透彻地了解:融会~丨~中西医学。 ②连接;沟通:上下~丨武汉

会意 [注释]会意1六书之一。会意是说字的整体的意义由部分的意义合成,如‘公’字、‘信’字。‘背私为公

经验 [注释]①由实践得来的知识或技能:他对嫁接果树有丰富的~。 ②经历①;体验:这样的事,我从来没

理解 [注释]懂;了解:互相~ㄧ加深~ㄧ你的意思我完全 ~

了解 [注释]①知道得清楚:只有眼睛向下,才能真正~群众的愿望和要求。 ②打听;调查:先去~情况ㄧ这

融会 [注释]1.融合会通。 2.融会贯通;领会

意会 [注释]不经直接说明而内心已领会明白:只可意会,不能言传|老人的苦闷从来信中可以意会到

体认 [注释]通过亲身体验来认识:反躬体认|遭遇使她体认了人间的温暖

用体会造句

一、每个同学都讲了自己的点滴体会,合起来就是很丰富的经验。

二、我们可以从字里行间中体会作者的思想。

三、在班里,我深深体会到老师的温暖和同学的情谊。

四、座谈会上,同学们争着谈自己读书的体会。

五、经历过苦难的人才能更深切地体会到幸福。

六、读这首诗的时候,要从字里行间去体会它的含义。

七、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决议,兴建了这座纪念碑。

八、我虽然听你说过巴黎的一切,但因尚未亲自前去体会,总觉隔靴搔痒,甚不过癮。

九、在互动的学习中,能充分体会到切磋琢磨的乐趣。

十、上级发来文件,应结合实际深入体会,考虑执行办法,绝不能照本宣科,等因奉此一番就完事大吉。

十一、我矗立船首,张开双臂,体会一下乘风破浪的感觉。

十二、读文章还要从用词、句式、修辞等方面去体会语言,才能心满意足,尝到读书之乐。

十三、我们要细心体会课文的意思,不能囫囵吞枣。

十四、通过实践,她体会到了作诗的奥妙。

十五、经过了长途跋涉,颠沛流离,穷愁潦倒的生活,体会到了风尘苦旅,生死祸福的含义.

十六、他们根本不朝下看,除非为了体会住在山上的心满意足。

十七、经过这次黑函**,他终于体会到人言可畏的恐怖。

十八、我看你是大惑不解,才无法体会出她对你的关心。

十九、在这些英雄身上,我们能体会到他们特有的光明磊落,浩然之气。

二十、之所以你的文章写不好,是因为你没有用心去体会生活,感悟万物。

二十一、本想做了手术以后,他的身体会好起来的,但事与愿违,他的身体还是一天天地衰弱下去。

二十二、读李贺的诗,要含英咀华,仔细玩味,方能有所体会。

二十三、虽然我们比赛输了,却能从中体会到拼搏的乐趣。

二十四、我梦想,在小渔船上,在摇动的莲叶间,体会“莲动下渔舟”的美妙。

二十五、只有切身体会的经验才是真实而深刻的。

二十六、诗文精妙的地方都隐在字里行间,不下一番含英咀华的功夫,是无法体会的。

二十七、每个人大脑里的神经系统都是四通八达的,所以我们才能靠不同的神经体会到不同的感觉。

二十八、我们应该请已经改过自新的青年工人现身说法,以他们的亲身体会来教育其他犯有不同错误的青年工人。

二十九、李老还没有写完这本书就去世了,我们只能尝鼎一脔,从中体会他的学术观点。

三十、他按月把钱寄给乡下的母亲,好让母亲从这反哺之情中来体会儿子对她的孝心。

篇3:鱼我所欲也加点词翻译

《鱼我所欲也》原文: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jiān),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jiān),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wéi)苟(gǒu)得也;死亦我所恶(wù),所恶(wù)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wù)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bì)患者何不为(wéi)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bì)患而有不为(wéi)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wù)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dān)食(shí),一豆羹(gēng),得之则生,弗(fú)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尔而与之,乞人不屑(xiè)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wèi)宫室之美,妻妾(qiè)之奉,所识穷乏者得(dé)我欤(yú)?乡(xiàng)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qiè)之奉为(wéi)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所识穷乏(fá)者得(dé)我而为(wéi)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wèi)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注释

1.熊掌:熊的脚掌,古人认为是珍贵的食品。

2.得兼:同时获得。得:获得。

3.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舍弃鱼肉而选择熊掌。取:选取。

舍生而取义者也:舍弃生命而选择正义。取:求取 义:正义,道义。

4.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重更要的。甚:超过; 于:比。

5.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或者是只为求利益,不择手段。

6.所恶:讨厌的(事物)。恶,憎恨,讨厌。

7.患:祸患,灾难。

8.辟:通“避”,躲避。下文同义。

9. 如使:假如,假使,下文“使”同义。

10. 凡可以得生者: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者:……的办法。

11. 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12.不为:不愿意这样做。

13.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通过某种方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是有人却不用它。由是,按照这种方法。是,指示代词,指某种办法。

14.非独:不单,不仅。独:只,仅仅。

15.是:这、这样。

16.勿丧:不丢掉。丧:丧失,丢失。

17.箪:古代盛食物用的圆竹器。可译为“竹篮”。

18.豆:古代盛饭用的器具。一种食器,高足,上呈圆盘形。有木制,陶制等,用来盛肉或其它食品。

19.呼尔而与之:意思是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人吃。尔:语气助词。《礼记·檀弓》记载,有一年齐国大饥荒,黔敖在路上施舍粥。有一个饥饿的人用衣袖遮面而来,黔敖吆喝着让他吃粥。他说,我就是不肯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般地步的。这人始终拒绝侮辱性的施舍,后来饿死了。呼:吆喝、轻蔑地,对人不尊重。而,连词表修饰。

20.蹴(cù):用脚踢; 与:给。

21.不屑:认为不值得,这里是不愿意接受的意思。

2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如果不辨别它是否合乎礼与义就接受丰厚的俸禄。则,连词,这里表假设。“辩”通“辨”,辨别。

23.万钟,这里指优厚的俸禄。钟,古代的一种量器,六斛四斗为一钟。

24. 何加:有什么益处。加:增加。

25.为:为了。下文“乡为”“今为”的“为”都念“wèi”。

26.奉:侍奉。

27.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激我吗?得我:得于我,感激我的恩惠。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与,通‘欤’,语气助词,相当于吗。

28.乡为身死而不受: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乡通“向”(旧写作“向”),原先,从前,先前。

29.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今,现在。为,为了。 为(第二个),接受。

30. 已:停止,放弃。

31. 本心:天性,天良。本来的思想,即指“义”。

篇4:体会的意思和造句

【拼音】tǐ huì

【解释】是指体验领会,也用于人对某种境界或事物的感受。

【出处】语出《朱子语类》卷五:“却是 汉 儒解‘天命之谓性’,云‘木神仁,金神义’等语,却有意思,非苟言者。学者要体会亲切。”

篇5:体会的意思和造句

1) 亲近大海,领悟海,体会到了海的心声,海自然与你共鸣,无须刻意强求,也无须费力搜寻,海,始终都会以潮声与你相亲,以其海色伴你舒适!

2) 我感觉到了竞争给万事万物、各行各业带来的活力,我体会到了人情对竞争的催化作用,我看到了竞争与人情的完美统一创造的美好的世界。

3) 忙碌是一种幸福,让我们没时间体会痛苦;奔波是一种快乐,让我们真实地感受生活;疲惫是一种享受,让我们无暇空虚。

4) 唯有你时时去欣赏别人,你才会体会到一种真爱的回报。

5) 必须体验过痛苦,才体会到生的快乐。

6) 生命是那样美好,建议大家多做深呼吸,体会空气的清新,体味事物的美好。我喝水时总会想这也许是我喝过的最美味的水,时时要保持一种爱,学会欣赏美,惟有爱和美才是心灵的故乡。

7) 胆小的人无法体会到竞争那惊心动魄的魅力,永远都感觉不到冒险的乐趣;胆小的人视冒险为人生之大忌。其实,不敢冒险,才是人生最大的忧患。

8) 校园的生活是苦辣酸甜的,学习是累,却可以从中体会到甜的滋味,尝到胜利的甜头,还能锻炼意志;在嬉戏中,是快乐的;在做题中,能锻炼自己的心志。

9) 只会幻想而不行动的人,永远也体会不到收获果实时的喜悦。

10) 唐代大诗人李白蔑视权势,放弃了荣华富贵,体会到了平凡的超脱,写下了清新飘逸的诗篇;田园诗人王维在描写田园风光中体现了悠闲潇洒静谧淡泊的风格,意境深邃悠远;大概,只有在平平淡淡中才能体会到心灵的宁静恬然吧。

11) 妈妈为我播种了幸福!让我体会到了生活的快乐,我必将象妈妈那样把幸福传给身边的每一个人,让他们一生也伴着幸福同行!

12) “家”的含义耳熟能详,“家”的体会人人都有,然而要写好这样看似简单的题目的文章,并非易事,须在选材上下功夫。一般学生写“家”,只限于表现自己家庭和睦温馨幸福。

13) 未经风雨交加的黑夜,哪能体会风和日丽的可爱;未经坎坷泥泞的艰难,哪能知道阳光大道的可贵,没有心血和汗水的付出,哪能尝到胜利成功的喜悦。

14) 忙碌是一种幸福,让我们没时间体会痛苦,奔波是一种快乐,让我们真实的感受生活,疲惫是一种享受,让我们无暇空虚,愿你的生活多姿多彩,永远开心!

15) 过春节让我了解了春节时各种各样的习俗,体会到了人世间的亲情,也体会到了朋友们之间那种纯洁无瑕的友情。虽然我的口袋里装满了的红包,有一副“财大气粗”的模样,但我早已作好了今后的打算,你们想知道吗?

16) 谁要在世界上遇到过一次友爱的心,体会过肝胆相照的境界,就是尝到了天上人间的欢乐。

17) 秋天让我们来体会“自古逢秋悲寂寥”的凄凉;秋天让我们来体会“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哀愁;秋天让我们来体会“秋空雁度青天远”的疏朗。

18) 一阵忙乱过后,你便体会到其中的节奏,那便是平静的大海的心跳。随浪涌动是一种情趣,是一种从未有过的奇妙感觉,你需要感受的是实实在在的生命跳动,是一种即使平静,也如此博大,强烈的心跳。

19) 真正的幸福只有当你真实地认识到人生的价值时,才能体会到。

篇6:凉州词 王之涣意思

凉州词

作者: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篇7:凉州词 王之涣意思

澎湃的黄河远远望去好像奔流在白云之间,一座孤城矗立在高峻的山岭之间。羌笛何必要吹出折杨柳这哀怨的曲调?春风不愿度过玉门关。

凉州词【词语注释】

孤城:指玉门关。

仞:古代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羌:古代的一个民族。

凉州词【诗文赏析】

据唐人薛用弱《集异记》记载: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713—741年)间,王之涣与高适、王昌龄到旗亭饮酒,遇梨园伶人唱曲宴乐,三人便私下约定以伶人演唱各人所作诗篇的情形定诗名高下。王昌龄的诗被唱了两首,高适也有一首诗被唱到,王之涣接连落空。轮到诸伶中最美的一位女子演唱了,她所唱则为“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甚为得意。这就是著名的“旗亭画壁”故事。此事未必实有。但表明王之涣这首诗在当时已成为广为传唱的名篇。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西北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首句抓住自下(游)向上(游)、由近及远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描绘出“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动人画面: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竟象一条丝带迤逦飞上云端。写得真是神思飞跃,气象开阔。诗人的另一名句“黄河入海流”,其观察角度与此正好相反,是自上而下的目送;而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虽也写观望上游,但视线运动却又由远及近,与此句不同。“黄河入海流”和“黄河之水天上来”,同是着意渲染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动态美。而“黄河远上白云间”,方向与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美。同时展示了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不愧为千古奇句。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现了塞上孤城,这是此诗主要意象之一,属于“画卷”的主体部分。“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它远大的背景,“万仞山”是它靠近的背景。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益见此城地势险要、处境孤危。“一片”是唐诗习用语词,往往与“孤”连文(如“孤帆一片”、“一片孤云”等等),这里相当于“一座”,而在词采上多一层“单薄”的意思。这样一座漠北孤城,当然不是居民点,而是戌边的堡垒,同时暗示读者诗中有征夫在。“孤城”作为古典诗歌语汇,具有特定涵义。它往往与离人愁绪联结在一起,如“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杜甫《秋兴》)、“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王维《送韦评事》)等等。第二句“孤城”意象先行引入,为下两句进一步刻划征夫的心理作好了准备。

诗起于写山川的雄阔苍凉,承以戌守者处境的孤危。第三句忽而一转,引入羌笛之声。羌笛所奏乃《折杨柳》曲调,这就不能不勾起征夫的离愁了。此句系化用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的诗意。折柳赠别的风习在唐时最盛。“杨柳”与离别有更直接的'关系。所以,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的笛曲也会触动离恨。而“羌笛”句不说“闻折柳”却说“怨杨柳”,造语尤妙。这就避免直接用曲调名,化板为活,且能引发更多的联想,深化诗意。玉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离人想要折一枝杨柳寄情也不能,这就比折柳送别更为难堪。征人怀着这种心情听曲,似乎笛声也在“怨杨柳”,流露的怨情是强烈的,而以“何须怨”的宽解语委婉出之,深沉含蓄,耐人寻味。这第三句以问语转出了如此浓郁的诗意,末句“春风不度玉门关”也就水到渠成。用“玉门关”一语入诗也与征人离思有关。《后汉书·班超传》云:“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所以末句正写边地苦寒,含蓄着无限的乡思离情。如果把这首《凉州词》与中唐以后的某些边塞诗(如张乔《河湟旧卒》)加以比较,就会发现,此诗虽极写戌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但写得悲壮苍凉,没有衰飒颓唐的情调,表现出盛唐诗人广阔的心胸。即使写悲切的怨情,也是悲中有壮,悲凉而慷慨。“何须怨”三字不仅见其艺术手法的委婉蕴藉,也可看到当时边防将士在乡愁难禁时,也意识到卫国戌边责任的重大,方能如此自我宽解。也许正因为《凉州词》情调悲而不失其壮,所以能成为“唐音”的典型代表。

篇8:凉州词王之涣意思

凉州词王之涣意思

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

作者: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

1.凉州词: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2.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3.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4.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八尺。

5.羌笛:羌族的一种乐器。

6.杨柳:指一种叫《折杨柳》的歌曲。唐朝有折柳赠别的'风俗。

7.度:越过。后两句是说,羌笛何必吹起《折杨柳》这种哀伤的调子,埋怨杨柳不发、春光来迟呢,要知道,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啊!

译文

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峙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赏析

“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题,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开元年间,陇右节度使郭知运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谱,进献给唐玄宗。玄宗交给教坊翻成中国曲谱,并配上新的歌词演唱,以这些曲谱产生的地名为曲调名。后来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广阔胸怀。   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储蓄,更有深意。

三、四两句,明代的杨慎认为含有讽剌之意:“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升庵诗话》)中国古代诗歌向来有“兴寄”的传统,更何况“诗无达诂”,我们认为读者未尝不可这样理解,但不能就此而肯定作者确有此意。

篇9:凉州词的意思是什么

凉州词的意思:

“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题,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开元年间,陇右节度使郭知运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谱,进献给唐玄宗。玄宗交给教坊翻成中国曲谱,并配上新的歌词演唱,以这些曲谱产生的地名为曲调名。后来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如王之涣、王翰、张籍,其中最有名的是王之涣的《凉州词》,又名《出塞》。古代所指的凉州就是现在的甘肃省武威市。

英文解释

liang zhou ci

详细解释

即《凉州曲》。内容多描写西北边陲的风光及战争情景,其中以 王翰 和 王之涣 所作最为著名。

唐 郑处诲 《明皇杂录·补遗》:“其夜,上復与乘月登楼,唯 力士 及 贵妃 侍者 红桃 在焉,遂命歌《凉州词》。”参见“ 凉州 ”。

王之涣版

凉州词

(唐)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翰版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之涣版

注释

①凉州词:又名《出塞》。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配的唱词。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并引《乐苑》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凉州,属唐陇右道,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②远上:远远向西望去。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河”一作“沙”,“远”一作“直”。

③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④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1尺≈33.3333······厘米)

⑤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

⑥何须:何必。

⑦杨柳:《折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⑧度:吹到过。

⑨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⑩春风:某种温暖关怀或某种人间春意春象

译文

被风卷起的黄沙,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

玉门关孤零零地耸立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曲子《折杨柳》去埋怨春光迟迟呢,

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王翰版

注释

①夜光杯:用白玉制成的酒杯,光可照明。它和葡萄酒都是西北地区的特产。

②琵琶: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声音时用的。

③催:催人出征。

④沙场:平坦空旷的沙地,古时多指战场。

⑤君:你。

译文

美酒倒满了华贵的酒杯,我正要畅饮的时候,马上琵琶就会不停地响起,仿佛在催促我快点上前作战。我在沙场上醉倒了请你不要笑,因为从古至今,前往战场的人中有几个人能平安归来。

【体会加点词的意思】相关文章:

1.体会的意思

2.求职信加点调料

3.咖啡加点糖散文

4.凉州词古诗的意思

5.凉州词王之涣意思赏析

6.自己的体会是什么意思

7.体会颇深的意思是什么

8.春词,春词白居易,春词的意思,春词赏析

9.韩愈师说这首词的意思

10.陆游词卜算子咏梅的意思

下载word文档
《体会加点词的意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