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秀扶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心得体会事迹
“车厘子柠檬茶”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5篇黄文秀扶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心得体会事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黄文秀扶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心得体会事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起分享。
篇1:黄文秀扶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心得体会事迹
作为同龄人,黄文秀的感人事迹,为许多八零后九零后年轻干部提供了一面人生镜鉴。透过这面镜子,我们感悟黄文秀的初心,带来的不仅仅是感动,更多是关于人生境界的思考。
透过黄文秀的取舍,学习她以苦为乐的初心。黄文秀生于广西贫困山区,凭着自己的辛勤努力,上了名校、拿了硕士,毕业后本可以留在大城市当白领、挣高薪,却回到家乡革命老区百色工作,主动请缨到地处边远、条件艰苦的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这位从贫困山区走出来的女孩,心里想的不是自己的体面与富足,而是致力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大事情”。家乡虽穷、基层虽苦、岗位虽累、收入虽少,始终没有动摇她扎根基层、干事创业的信念和意志,真真正正是不以为苦、乐在其中。对照她的选择、她的取舍、她的苦乐,检视我们心中时常存在的小我,开启直击灵魂的初心之问,内心的迷雾顿然消散。
透过黄文秀的担当,学习她不懈奋斗的初心。在基层的三年,是黄文秀全部的工作历程,短暂而清晰,平实而真切。这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在多少年轻人的生活日历中,还是初入世事、幼稚生涩的阶段,还是依赖家庭、娇生惯养的状态,而她却一下子沉到最基层,用柔弱的肩膀挑起了脱贫攻坚的重担。白天黑夜、风里雨里,她奔波在山梁田垄之间,带领群众发展砂糖橘、八角、杉木等特色种植,建标准化果园、发展农村电商,在脱贫攻坚一线拼尽了全力。这种舍我其谁、时不我待的奋斗姿态,深刻昭示了山的女儿最直白的心声,提醒着我们时刻不忘共产党人的使命与担当。
透过黄文秀的质朴,学习她植根人民的初心。黄文秀走家串户开展工作,一心想为百姓办好事办实事。但是,和老百姓打成一片并非那么容易。刚开始,她也是常常吃闭门羹、听风凉话。但她没有退缩和逃离,而是用真诚和坚持打消了群众的疑虑、融化了老乡们内心深处的坚冰,靠实实在在的帮扶措施和真实可感的帮扶效果,让贫困群众的钱袋子鼓了,让更多的老百姓富了、笑了,从而打心眼里接纳她、信赖她。黄文秀自己生活一向节俭,却经常出钱出物周济有困难的老人和孩子。从这些事例中,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党员干部要有一个不变的支点——自己的工作要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共产党的好。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让我们以黄文秀为镜,植根人民、心系人民、服务人民,在平凡的岗位上以时不我待的奋斗状态,践行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与担当。
篇2:黄文秀扶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心得体会事迹
脱贫攻坚战走到现在,已经到了决胜的关键时期,越是在这样紧急的时刻我们越是要坚定信心、团结一致、众志成城走好最好一公里,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确保到今年底我国实现全面脱贫,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脱贫攻坚的路上,涌现了很多人才,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先进人物。就好比第一书记黄文秀,斯人已逝,但扶贫精神长存,笔者认为我们要向她学习,让脱贫攻坚永远在路上,扎实走好最后一公里。
学习她艰苦奋斗、扎根基层。黄文秀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青春扎根基层,以行动诠释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有许多个如她一般的第一书记,都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来到贫瘠的乡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全身心投入到为贫困群众排忧解难上、帮贫困群众发家致富上、带贫困群众脱贫奔康上。无数年轻干部就像黄文秀一样义无反顾来到大山,用青春扎根基层、把深情奉献乡土、以行动诠释赤诚。
学习她坚定信念、勇于担当。扶贫干部、第一书记是我们中国独有的制度设计,开展脱贫攻坚战役是我国摆脱贫困的一大创造,这充分彰显出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也成为了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载体。我们像黄文秀一样肩负起党和祖国赋予的光荣使命,来到基层、来到山区,轰轰烈烈的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现在这场战役已经进入决胜的关键时期,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更要整装待发、全副武装,向着最后一段胜利迈进,不能让一个贫困问题遗留、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要让每一位人民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
脱贫攻坚永远在路上,扎实走好最后一公里。
篇3:黄文秀扶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心得体会事迹
从黄文秀的事迹和精神当中,我们能够学到什么?应该学习什么?
学习她吃水不忘控井人的感恩思想。十年寒窗走出大山,名校硕士毕业后,本有更多机会更好选择的她,只因为父亲“脱贫不忘共产党”的话,她义无反顾回到大山;她是脱贫攻坚的受益者,她要通过最朴素的报恩举动,让更多贫困农户像她家一样感受到党的恩泽。于是,她选择了用青春扎根基层、把深情奉献乡土、以行动诠释赤诚。
学习她在扶贫工作中的认真劲。扶贫干部、第一书记是我们中国独有的制度设计,开展脱贫攻坚战役是我们中国摆脱贫困的一大创造,充分彰显出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成为了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载体。这一切,最终都是为了确保让全体人民共建共享发展成果,同步进入小康社会,一个困难群众都不能掉队。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贫困老乡能不能脱贫。黄文秀说“我们党深刻明白这个道理,从而提出要教育扶持一批人脱贫,并且扶志和扶智,这样一个切实为群众谋发展、谋福利的党,怎么能不响应号召呢?”于是,从感性的报恩上升到理性的思考后,她毅然选择了这条最难最苦的路。黄文秀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忠实信仰者和矢志践行者。
学习她不获全胜不撤退的使命担当和扶贫精神。“只有扎根泥土,才能懂得人民。”她说“长征的战士死都不怕,这点困难算什么”,她把责任扛在肩上、把困难踩在脚下、把扶贫当作长征,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旺盛的干劲,完成着各项脱贫攻坚任务。基层工作很难,但总有人在做实事;崇高不远,就在身边的那些坚守者身上。在这条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有扶贫征途中的几百万基层干部,在不断探索开拓创新,寻找着脱贫致富之路;有许许多多个黄文秀们正携着年轻热血的信念,继续在脱贫攻坚前沿一线拼搏奋战。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是最值得尊敬的时代楷模,历史丰碑上终将铭记这样的人物群像。
篇4:黄文秀扶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心得体会事迹
今年6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委宣传部干部、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同志的先进事迹做出重要指示强调,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个北师大研究生毕业的才女,在国内大城市甚至国外都会有数不清的事业发展机会,可她却毅然回到革命老区。本来已经就职于广西百色市委宣传部,却又不安于机关工作按部就班的现状,毅然投身脱贫攻坚的一线战场,到一个边远乡村担任第一书记。她这种“越跳越低”的选择,不少人一定很难理解。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到,人的追求,向来体现着各自不同的人生态度。哲学家冯友兰在《新原人》一书中曾说,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在于人做某事时,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在做。正是这种觉解,使他正在做的事对于他有了意义。他做各种事有各种意义,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他的人生境界。
30岁,应该正是风华正茂、大展宏图的时候,这个时候离开深爱他的人们,实在太让人难以接受。但是,斯人已去,严酷的现实我们又不能不接受。而换个角度看,短短30年的人生,黄文秀取得的成就,也许是许多比他年长很多的人远远没有完成、不可能完成、甚至根本没想去完成的。从她的选择、做出的成绩、群众对她的拥戴以及各级领导对她的评价中,不难感受黄文秀人品的崇高,党性的坚定,对群众深厚的感情。毫不夸张地说,黄文秀用自己30岁的生命,赢得了组织的肯定,群众的拥戴,为党旗增了辉。
篇5:黄文秀扶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心得体会事迹
,黄文秀从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后考取了选调生,回到家乡——广西百色,投身基层扶贫事业。“她本有很多选择。”昔日导师郝海燕说,“以她的能力,留京或出国都没问题。”但是她志不在此。出生于广西农村的黄文秀,求学过程中,依靠党和国家的扶贫资助才得以完成学业。学成回报这片土地,帮助更多像自己一样的困难群众,是她的心愿。她曾对自己的老师说:“我是从贫困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得到过党和政府的资助和培养,希望将来能为祖国和家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一次次的选择中,黄文秀始终遵从自己的内心,自己的初心,回归家乡,建设家乡。她想要当那个“走出去”并“回来”的人。
黄文秀,作为年轻的驻村第一书记,在一年三个月的任职里,她带领村民种砂糖橘、杉木和油茶树,帮村民修好了路、架起了路灯。到底,全村共有88户、417人实现脱贫。就是这样一个在村里人认为年轻的丫头能干出什么事来的黄文秀,充分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和基层干部的使命担当。黄文秀的事迹也时刻提醒我们要用实际行动践行我们不忘初心,要充分体现新时代青年担当作为的优秀品格。因此,作为基层党员干部,要学习黄文秀始终艰苦朴素、保持本色,啃硬骨头,把困难扛在肩上的优秀品质,切实干好本职工作,做爱岗敬业的新标杆。
篇6:脱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心得体会
进入下半年,脱贫攻坚正在加劲冲刺,奋斗的身影愈加忙碌。在农村基层,不少驻村工作队队员手上总拿个本子,留意群众的难题,记下工作的思考;有的驻村第一书记任期届满,“申请留下来,打完这一仗”,一定要亲眼见证乡亲们脱贫致富。广大扶贫干部不畏繁难、坚毅前行,以持之以恒的劲头与贫困作斗争,坚守着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
脱贫攻坚的战场,没有枪林弹雨,但要冲锋陷阵。当前,虽然许多贫困地区已摘掉了“贫困帽”,但奋战在一线的广大扶贫干部,仍然要在瞄准前方“攻城拔寨”的同时,定期“回头看”。因为,即便是已取得脱贫攻坚决定性胜利的地区,依然有返贫风险,要聚焦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完善长效机制,推进持续减贫,向贫困做最坚决的斗争。对已脱贫群众要继续支持,践行“扶上马”再“送一程”,坚持脱贫不脱帮扶、不脱政策、不脱项目,始终踩着不变的步伐,循着不变的节拍,将各项举措落到实处。
脱贫攻坚是一项硬任务,扶贫干部肩上的责任不能推卸,遇到问题不能气馁。虽然经过多年努力,一批又一批的贫困户摆脱了贫困,过上了有稳定收入、吃穿不愁的幸福生活,但仍有一批深度贫困群众在脱贫路上艰难跋涉。要解决深度贫困群众的问题,需要扶贫干部勇啃“硬骨头”,找出精准的“药方”,在理清贫困群众“缺乏什么”“需要什么”的基础上,判断“给予什么”“给予多少”,夯实务实重干的工作作风,以精细化的举措确保最后的贫困群众稳固脱贫。
倘若脱贫攻坚战是一场马拉松,作为参赛选手的我们即将跑到终点,在这关键时刻,不可有丝毫懈怠,必须保持足够的耐心和坚韧的毅力,不然仍有可能掉队。在脱贫攻坚的最后时刻,尤其需要持之以恒,只有付出更多的心思,更好地钻研,才能确保脱贫攻坚任务不减、目标不变、标准不降,落到实处。要积极响应党中央“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冲刺令,耐心把扶贫工作做好,在方式上能精准、方法上有创新,不断弥补工作中的缺陷和不足,将脱贫攻坚路上的“绊脚石”,变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垫脚石”,成功必将指日可待。
越是形势复杂,越要砥砺初心、永葆恒心。面对脱贫攻坚任务,扶贫干部要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保持“泰山压顶我自巍然不动”的心境,把想不想战、愿不愿战、敢不敢战、能不能战作为对自己政治觉悟的检验,持之以恒,坚守住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相信,有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旺盛的干劲,坚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信心、恒心,定能如期、全面、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
篇7:脱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心得体会
“一把锄头两面光,挖块菜地四方方,又种葱来又种蒜,又种萝卜又种姜。姜味辣,葱味香,萝卜甜得赛蜜糖……”稚嫩的童谣声,轻轻地回荡在静谧的大山深处。
“到20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也不时在耳边回响。
脱贫攻坚,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它是我们党对人民的郑重承诺。“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这也是所有共产党人的共同心声,是我们党对“人民至上”的深刻阐释!而照亮这漫漫脱贫征程的,始终是我们党坚持不变的初心和使命。征程途中,我们走过了万水千山,这个过程没有“终结点”,党的领导便是我们不竭的力量源泉;我们见过了无数的脱贫笑颜,这份扎扎实实干出来的干群关系没有“暂停键”,我们的队伍依旧会一鼓作气、尽锐出战,在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信念下,不断地奋勇攻坚、克难向前!
脱贫攻坚,它不是一串普通的数字,它是无数奔走在田坎坝头的扶贫队伍的“新长征”。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接近完成,贫困人口从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扶贫干部提到的“打这样的仗,就要派最能打的人”那样,脱贫攻坚必须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一串串数字的背后,见证了无数扶贫路上为贫困户想出的“金点子”、种下的“致富果”、长出的“摇钱树”;让贫困户充实了“米袋子”、丰富了“菜篮子”、鼓足了“钱袋子”。“行百里者半九十”,走好新征程,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艰苦的努力,让我们和人民一起,久久为功,一起干出乐呵呵的“好日子”!
脱贫攻坚,它是一场“大考”,同时也是我们党对党员磨炼的“试金石”。通过这次脱贫攻坚“大考”,选出组织放心的人,选出群众认可的人,选出担当作为的人,进而打造一支对党忠诚的队伍,打造一支心系群众的队伍,打造一支“能征善战”的队伍。“事辍者无功,耕怠者无获”,让我们鼓足干劲,发挥咬定目标不放松的韧劲、带着不获全胜不收兵的狠劲,撸起袖子加油干,“不破楼兰终不还”!越是到脱贫攻坚的最后时刻越是要“响鼓重锤”,越是到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刻越是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为了那遥远的大山深处,有暮色中的炊烟袅袅;为了那斜阳下的小桥旁,有稚子的童言欢笑;为了那青青的石板路尽头,有游子魂牵梦绕的故乡。所以,请快些,再快一些!让人民在奔向小康的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让人民在追求幸福的征途里,成功地吹响胜利的号角!让我们继续在党的带领下,不忘初心、顽强奋斗,努力完成脱贫攻坚的伟大目标!
篇8:脱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心得体会
8月12日是国际青年日,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新时代青年时强调,今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之年。时代之使命,就是青年之使命;国家之责任,就是青年之责任。
从为救亡图存、民族解放而冲锋在前、奋不顾身,到北大荒、共青城垦荒洒下青春与汗水,到改革开放“第一个吃螃蟹”敢闯敢试、勇立潮头,再到平均年龄仅30岁的科研团队撑起中国人的“航天梦”……每个时代都涌现出一批批青年先锋,把个人成长与时代发展、祖国需要紧紧相连,成为推动历史进步的中坚力量。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对人民的承诺、对历史的承诺。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无数青春的身影又一次义无反顾地走在前、冲在先,有的甚至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第一书记”黄文秀研究生毕业后,毅然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在扶贫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谱写了最动人的青春之歌;承担新成昆铁路全线最长、难度最高的小相岭隧道建设重任的20名青年党员向习近平总书记写信,表达他们接过先辈旗帜,使铁路早日成为沿线人民脱贫致富的“加速器”的坚定决心;青年乡镇干部“直播带货”已经成为新时尚,特别是AI、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不少贫困地区实现整体产业链的构建与成长,为助力脱贫注入新力量……这只是扶贫战线上千千万万优秀青年的缩影和典型,还有无数大学生村官、返乡创业青年、“三支一扶”青年等等,在各自的岗位上用汗水和拼搏奔跑着、奋斗着,成为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事业征程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担当于心,脱贫攻坚进入啃硬骨头的关键时期,广大青年更要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始终抱定“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爱国热情,以“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责任感,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使命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个人梦融入中国梦,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伟业之中,主动到基层一线、到贫困地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大显身手、奋发作为,闯出新天地、干出新事业。要练就过硬本领,充分发挥青年人思维活跃、视野开阔的优势,积极培育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创意农业、农村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真正激发乡村致富内生动力,把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重任担起来。要以初生牛犊不怕虎,敢叫高山低头、河水让路的豪迈气概,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以“人一我十、人十我百”的年轻干劲,与时间赛跑,与贫困抗争,坚持不懈、一战到底,不破楼兰终不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让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在我们这一代青年人的手里历史性地得到解决!
篇9:脱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对驻村干部们如是关切道,“我时常牵挂着奋战在脱贫一线的同志们,280多万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工作很投入、很给力,一定要保重身体”。是啊,你们晒红的“下村印”、踏下的“走访路”、流淌的“扶贫汗”无一不在倾吐着驻村扶贫工作的不易与艰辛。著名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曾说:“音乐歌颂人们的生活,引导人们走向光明的未来。”尤其在艰难时期,音乐是抚平伤痛、治愈心灵的良药,也是催人振作、再度出发的武器。今年是脱贫攻坚决胜年,收官年,更是验收年,驻村干部们,扶贫路上你且慢些走,我这儿有些歌想唱与你听,为攻坚擂鼓助威。
用《双截棍》柔中带刚,呼吸吐纳心自在,打开任督二脉,“习武之人切记,仁者无敌;为人耿直不屈,一身正气”。扶贫工作犹如练双截棍,需胆大心细、秉持正气,希望你们每次攻克扶贫关隘后总会有舞动双截棍、掌控节奏的畅快淋漓之感,把负面情绪一甩而尽。“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脱贫工作事无巨细,临近收官,越是不能小心大意,把扶贫工作整体复盘,查漏补缺,将攻坚节奏了然于心。暴雨、高温后在村里走走看看,住房安不安全?吃水干不干净?生产生活是否受灾?着力把硬伤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回望数年来扶贫点滴,翻翻密密麻麻的扶贫日志和走访台账,与帮扶群众摆一摆脱贫趣事、聊一聊“扶贫后时代”的政策走向,给贫困户吃下“定心丸”;跑到空旷山尖、去到绿意旷野,对着熟悉的天地大声吼出“哼哼!哈嘿!”,为攻坚战、为自己加油鼓劲!
征服《年轻的战场》,跨山逐浪披荆斩棘,“在每次付出汗水创造生命绽放,告诉世界我们这一代自信的力量”。猛浪若奔,金戈铁马,路在脚下,心怀河山。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你们可以执笔为剑、乘风破浪,扶贫手册、政策明白卡、帮扶台账上的满满字迹亦是道道剑痕;你们化身耕耘者,与贫困户一道在田间地头、山坳渠道中用汗水灌溉出致富的希望;你们意志坚定不退缩,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手抓、两不误,筑牢人民的安全防线与幸福线。如今安全住房全覆盖,人畜分离、庭院干净、家居整洁、村庄美丽、蓝天白云、鲜花盛开,你们倾力打造出了基层靓丽的风景线,也托起了群众的“致富梦”。笔者是搭末班车的驻村干部,但深知扶贫工作不易,由衷敬佩那些奔走帮扶、固守一线的前辈们,这场战役庆幸有“你”。
凭着《最初的梦想》,变成执着初心的人,“最初的梦想紧握在手上,最想要去的地方,怎么能在半路就返航”。有诗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驻村干部,你们的坚持与奋进是新时代最亮的底色,也是践行脱贫攻坚最初的梦想得以实现的坚强保证。“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你们将全国人民的期许变为自身的梦想,牢记党的嘱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在最广阔的土地上挥洒汗水,誓要彻底消除延续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向世界展示你们缔造的中国奇迹!脱贫攻坚已近收官,乡村振兴方兴未艾,扶贫工作仍一刻不能松懈,一刻也不能大意,咬紧牙关一鼓作气、一往无前,凝心聚力最后冲刺把这块最难啃的硬骨头拿下!
篇10:脱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时多次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只要事关民生,再小的事都是大事,然而民生领域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依然存在,严重啃食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如何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
争说群众贴心话。日常工作中,很多干部在做群众工作时总是满口官话套话,表面“笑脸式”迎接,背后“事不关己式”置之一旁,这种“假贴心”式处理群众问题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容易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潭,最终与群众疏远,成为群众的“寒心人”。对此,广大党员干部务必要转变思想观念,学会将心比心,多站在群众的位置、从群众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做自己的大事,切切实实、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同时,学会多说群众“贴心话”,在待群众过程中多一分真情,少一分虚伪,真正做到“暖心式”迎接、“真情式”沟通、“快马式”办事,用真心暖化干群之间的“寒冰桥”,缩短干群距离,做群众的顶梁柱、主心骨,当群众的“暖心人”。
争做群众贴心人。近年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持续向“四风”问题亮剑,向不良习气“开刀”,“四风”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有效遏制,但走过场、做表面功夫等“小动作”却依然存在。对此,广大党员干部务必要转变工作作风,走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泥潭,甩掉“庸懒散”的裤脚泥,摒弃走马观花式调研、“单向喇叭式”接待群众等的形式主义做派,真正做到踏石留印、雁过留痕,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让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同时,要走出办公室的“暖房”,学会主动出击,多下基层、常下基层,在日常工作中学会沉下身子、深入群众,主动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而非坐等问题上门,切实把人民群众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做群众的“好儿女”,当群众的“贴心人”。
争办群众贴心事。人民群众是党和国家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引用郑板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诗句,反复强调要将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对此,广大党员干部务必要树立正确的事业观、政绩观,做到不慕虚功、不图虚名,工作中少做些抓“典型”、做“盆景”式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多做些暖人心脾的“幸福工程”“里子工程”,真正为群众做实事、干实事,让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同时转变姿态,学会眼睛向下,常俯下身子倾听人民群众的声音,多与人民群众沟通,群众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工作方向,群众的难题就是我们的工作重点,少做锦上添花、花上垒花的虚功,多做雪中送炭、急人之困的“贴心事”。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实现“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全体党员干部务必要转变思想观念,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姿态,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事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说群众的贴心话、做群众的贴心人、为群众办贴心事,将心比心,用“三心”行为化解群众“三心”难事,在干群之间建起连心桥,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篇11:决胜脱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心得
谁不知生命的可贵,谁没有幸福的渴望?生而为人,谁不期待有着富足的生活,有着体面的尊严,有着精彩的人生?坊间广泛流传的一句笑语“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又会让多少人留下苦涩的叹惋。贫穷,让多少家庭支离破碎,又让多少人生活举步维艰走上坑蒙拐骗甚至抢劫、拐卖儿童妇女的犯罪道路。“贫穷带来的远不止痛苦、挣扎与迷茫”,因贫穷而导致的自卑、自闭和悲观厌世,既给个人的成长发展套上了沉重的枷锁,更是成为一个国家社会不安动荡的主要因由。“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趋利避害、生存下去是人的最大本能,当一个人不能保障其生存基本的温饱安全时,我们又如何奢求他去感受幸福、去担当奉献。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无论我们走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都不能忘记我们为什么而出发。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国家代表的是最广泛人民的根本利益与普遍诉求,无论是党员还是任何国家干部,永远都不能脱离群众、漠视群众疾苦,而应时刻铭记人民是党的衣食父母,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就是我们胜利前进的不竭力量源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根本宗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始终坚持执政为民,倾听人民的呼声、回应人民的期待,夙夜在公把人民的利益不断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
人心所归,惟道与义。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摆脱贫困的限制,拥有丰富充足的物质精神生活是每个人共同的向往。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要消灭贫穷,就要创造极大丰富的物质文化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要让人人都能够感觉到社会的公平正义、真善美,感受到共和国的团结与温暖。“小康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这是党和国家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更是全党的初心与使命所在。
“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唯有以事民如亲的态度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急民之忧、解民之困、谋民之利,将心比心、以真心换真情,才能得到人民的真心拥护爱戴,汇聚无往不克的合力,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圆梦今朝共同创造美好未来。决胜脱贫攻坚,不仅仅是我们国家公职人员的本职工作,更是我们坚持真理、坚持信仰的伟大事业,是我们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和国家美好未来的有机统一和共同追求。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实干实绩实效标准,应当成为我们脱贫工作的始终遵循。以真情实意、真抓实干、精准施策帮助贫困户、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既是我们的使命担当,亦是我们的成就荣光。纸包不住火,我们的任何工作成果必然要经受历史和人民的检验,“虚假式”脱贫、“算账式”脱贫、“指标式”脱贫、“游走式”脱贫终将会被人民唾弃、为正义所不容。唯有千方百计让群众脱真贫、真脱贫,彻底消灭贫穷,才能令人民真满意、真高兴、真答应,才是顺应大势民心,达到我们实现共同富裕的预期目标。
自助者天助。“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同样的道理,“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党的政策好,贫困户更应该趁势而为奋力向前跑,等靠要、撒泼耍赖当懒汉只会自取其辱让人不齿,唯有奋斗奋进者会让人心生怜悯敬佩,愿意与其一起携手不懈努力去创造更大的成功。志向、气节是我们生命的灵魂,守德有品当是我们为人的第一要义,须知扶贫不是“救济”,不是慈善,脱贫不是让人“背着跑”而是有人“扶着走”。精神的贫困远比物质的贫困更为可怕、可怜、可恨。樱桃好吃树难栽,美好的未来只会在我们的双手中创造产生,一切幸福的生活都是努力奋斗的结果。唯有激流勇进、奋辑争先才能不负韶华、不负此生、不负家庭和社会的期盼,追赶超越、海阔天空,活出尊严而幸福的人生。
不获全胜,绝不收兵!这是十四亿共和国人民共同的心声。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我们有党的坚强统一领导,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有团结友爱、守望相助的亿万勤劳朴实的人民,有着自强不息、爱国奋斗的民族精神传承,只要我们团结一致、上下一心始终紧跟党的步伐,咬定青山不放松、撸起袖子加油干,幸福美好的生活就将不再是梦,而就在我们脚下,就在我们手中!
篇12:决胜脱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心得
5月27日、28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和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相继闭幕,两会圆满地完成各项议程。这次两会召开是在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战决胜阶段的重要时间节点,会议取得的重大成果也为全国人民奋进美好生活强信心、凝共识、鼓干劲。两会已闭幕,奋进不止步。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一部民法典,深植执政为民的人民情怀;人民至上,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动力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要做到长期执政,就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
在这场战胜新冠肺炎的战斗中,全国14亿人民众志成城!4余医护人员援驰湖北和武汉的无私担当,7500名建筑工人夜以继日、只用10天建成一座防疫医院的中国速度……危难关头,英雄的中国人民拧成一股绳。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我们党在近百年奋斗征程中,带领人民攻坚克难、不断前进的一大法宝。
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今年尽管遇到疫情冲击和世界经济衰退影响,中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的时间表没有改变。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目标没变。受疫情冲击,可能会有一些人返贫,脱贫任务更重,但我们有把握完成决胜脱贫攻坚任务,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突出短板补齐。
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战决胜阶段,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当前,脱贫攻坚面对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坚中之坚,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我们依然重任在肩、时不我待,切不可喘口气、歇歇脚,要一鼓作气、越 战越勇,毕其功于一役,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汇聚磅礴力量。
人勤春来早,奋斗正当时。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回首,每一个人都是奔跑者、战斗者;展望,每一个人都是追梦者,奋进者!行至半山不止步,中流击水再奋进!时不我待,只有努力奋斗者,才能立时代潮头。让我们当始终保持昂扬状态、奋斗姿态、务实心态,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没有任何困难能够阻挡我们的前进步伐。
今年的两会是“特殊的两会”,两会是我们总结盘点成绩的“战报书”,也是我们直面挑战、奋发前进的“动员令”。两会已闭幕,奋进不止步!让我们锚定奋斗目标,坚持人民至上,扬鞭策马,撸起袖子加油干!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不负伟大时代!
篇13: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脱贫攻坚指示心得感悟
第七个国家扶贫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现在脱贫攻坚到了最后阶段,各级党委和政府务必保持攻坚态势,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完成非凡之事,要有非凡之精神和行动”。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兑现“军令状”,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面对更加复杂严峻的形势,广大党员更须以非凡之精神和行动,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向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
不破楼兰终不还,立“咬定青山”之志。目前,尚未摘帽的52个贫困县和2707个贫困村都是生存环境极其恶劣、生产条件极端落后、人口素质明显偏低的地方,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叠加疫情影响,产业扶贫面临新情况,还有不少难题亟待解决,要在最后不到三个月时间把这些“硬骨头”全部啃下并非易事。“行百里者半九十”。越到最后,越考验广大党员干部的意志力。剩下的“贫中贫”“困中困”“硬过硬”“难上难”,更须广大党员干部坚定意志力、激扬精气神,以“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攻坚之志,“万折必东不回头”的决胜决心,迎难而上,打好这场硬仗。
不待扬鞭自奋蹄,燃“愈战愈勇”之情。放眼神州大地,脱贫攻坚收官战鏖战犹酣。在四川大凉山,彝族人民搬出了大山,住上“好房子”;在贵州黔西南,布衣儿女走出了深山,端稳了就业的“铁饭碗”;在帕米尔高原腹地,新疆最后一个未接入电网的乡合闸送电,乡亲们彻底告别“用电难”……“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目前,虽然大部分人民群众已摆脱贫困、达到小康,但是依然存在返贫风险。“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广大党员干部须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击鼓催征、越 战越勇的使命感,超常奋斗,确保小康路上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少。
敢教日月换新天,聚“战无不胜”之力。近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贫困人口从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书写了中华民族反贫困斗争波澜壮阔的时代传奇。越接近目标,任务越艰巨,越需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距离最后交上大考之卷不到三个月,广大党员干部须带领群众同时间赛跑、与贫困决战,汇聚锐不可当的澎湃势能一个堡垒一个堡垒地去拔除,一座山头一座山头地去攻克,以实绩确保脱贫成效经得起人民和历史的检验。
决战就是冲锋号,决胜就是总动员。冲刺最后一程的冲锋号已经吹响,职责在肩、任务在手,不畏险阻、勇于担当,拿出啃硬骨头的劲头,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以非常之功完成“非常之事”,创造无愧于时代的非凡奇迹,兑现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
篇14: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脱贫攻坚指示心得感悟
三伏天过,秋逐残夏。在今年的春与夏中,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同舟共济、挥汗奋进、殚智竭力,携手抗疫情、保增收、防返贫,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攻坚战。现秋已至,但热气不减,中医有言:“夏天过后,无病三分虚”,秋日“进补”正当时。党员干部正确进行秋日“进补”,是对上半年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成果的巩固,是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收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丰硕战果的“良方”。
秋日多补“钙”,补足理想信念之钙,强筋壮骨以守住精神高地。秋季是夏季到冬季过渡的季节,气温逐渐降低,人体的各组织功能也会相应提高对钙的吸收和利用能力,所以秋季是补钙的大好时机。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攻坚克难的关键期,广大党员干部需要在秋季多补“钙”,强筋壮骨守住精神高地,响应“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冲刺令,以收获决战决胜的伟大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曾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党员干部要拧紧思想信念的“总开关”,多补“思想钙”,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用革命历史这个“最好的营养剂”涵养身心,不断学习“充电”,构建理论学习“加油站”,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在政治敏锐上先于人、思想宗旨上高于人、理论素养上强于人;多补“实践钙”,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党员干部要把党的创新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练就“站起来能讲、坐下来能写、走出去能干、遇到事能谋”的真本领。决战决胜当前,要敢于啃最硬的“骨头”,拿下最难的“天险”,以“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决心和魄力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秋日常饮“茶”,饮出清风正气之态,润养保健以永葆清廉本色。俗话说,“春茶苦,夏茶涩,要好喝,秋白露。”秋白露即指白露前后采摘的秋茶品质稳定,香气悠长。秋高气爽,在各项攻坚事业如火如荼的季节,党员干部沏一盏清香淡雅的秋茶,饮出清风正气之态,润养保健以永葆共产党人清廉本色。“茗溢芳醇满天地,人修廉洁和乾坤”。新时代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党员干部肩负着初心和使命,也面临着各种物质精神诱惑,容易让人迷失心志,面对各项事业上的秋燥、秋乏,党员干部当常饮“秋茶”,求事物外表之清洁,更求心境之清静。“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在攻坚期,党员干部更当进一步提升党性修养,在在补短板、作斗争的过程中练就“铁肩功”、磨出“宽肩膀”,守住用权“方向盘”,系好廉洁“安全带”。党员干部秋日“以茶养廉”,做到一杯清茶、两袖清风、廉洁自律,守住自己的政治生命,不断增强自制力,不断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坚定守住清廉干净的底线,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才能在急浪陡崖时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秋日宜食“果”,思百姓稼穑之艰,固本增肌以恪守为民务实作风。有了春夏的耕耘,才会有秋的收获。“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必浚其泉源”,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进入新时代,面对新梦想、新任务、新挑战,始终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攻坚期,党员干部更当思百姓稼穑之艰,始终站稳群众立场,深深根植于人民,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用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担当。“我们的事业是干出来的”,和春种、夏耘一样,只有用心耕耘,时时提振“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气神,沉下身子,放下架子,固本增肌,增强实干为民体魄,恪守为民务实作风,才能收获成果,才能创造出党与人民满意的业绩。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攻战的关键期,党员干部当坚定理想信念,永葆清廉本色,恪守为民务实作风,正确“进补”,思想上才会有底气,品行上才会有新气,工作上才会有锐气,作风上才会有硬气,带着对党和人民的使命担当乘风破浪,储存能量,携冬再前行,勇攀新高峰。
篇15:全面小康脱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心得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我们既要齐心协力全力抗击疫情,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又要克服严峻形势,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还要有序推动经济发展,扎实打赢复工复产保卫战。三场“战役”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旧艰难,我们决不能松“劲”懈气。
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全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国上下各行各业众志成城,守望相助,以最高效的措施、最快速的行动向世界展现着中国担当、中国速度和中国精神。无论是夜以继日的白衣天使、还是冲锋在前的人民子弟兵、亦或是日夜值守的村组干部,大家全力出击,劲锐出战,共同守护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经过全国上下艰苦努力,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积极向好的趋势,但随着全国各地复产复工,国外疫情形势日趋严峻,外来输入病例增加,疫情防控工作有着新的困难和挑战。所以,疫情防控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懈怠,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重点工作。
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我们要在现行标准下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的目标任务,这既是对世界的承诺,也是对初心的践行。2019年,我们减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340个贫困县成功摘帽,贫困群众“两不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三保障”突出问题总体解决,脱贫攻坚成效取得预期成效。但是“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艰巨,决不能松劲懈怠。”正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关键深刻,我们越要提高警惕,我们要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一鼓作气,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以“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冲劲,扎实打赢复工复产“保卫战”
复工复产关系着社会民生,关系着每一家企业和每一个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只有扎实打赢复产复工保卫战,才能最大限度降低疫情不利影响,牢牢掌握经济发展主动权。各级党组织要想尽一切办法、尽最大努力,因企施策助力复工复产。要充分利用“春风行动”,安全有序将农民工送至工作岗位,切实保证防护措施到位、见效。各级政府要根据就业形势,创新金融支持方式,以最实最准最有效举措减负、稳岗、扩就业。复产复工关乎产业链环环相扣,一个环节阻滞,上下游企业都无法运转。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上升,再加上脱贫攻坚重任和疫情影响,做好复工复产难度更大。我们要以“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冲劲,将复产复工的措施落到实处。
“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东风吹,战鼓擂,冲锋号早已吹响,我们要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不获全胜、绝不收兵的心态,“疫”战到底,满“载”希望、经验和实效,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黄文秀扶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心得体会事迹】相关文章:
2.黄文秀事迹
10.学习黄文秀同志事迹心得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