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查对制度

查对制度

2025-01-31 08:25:2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monbing3”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查对制度,下面就是小编整理后的查对制度,希望大家喜欢。

查对制度

篇1:查对制度考核试题

查对制度考核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输血前,需经( B)查对。

A、1人

B、2人

C、3人

D、5人

2.凡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缝合前由( C )严格核对大纱垫、纱布、线卷、器械数目是否与术前数目相符,核对无误后,方可通知手术医师关闭手术切口,严防将异物遗留体腔内。

A、器械护士

B、巡诊护士

C、器械护士和巡诊护士

D、手术医生

3.发血后,受血者血液标本保留( C ),以备必要时查对。

A、6小时

B、12小时

C、24 小时

D、3天

4.术中用药的.核查 ,由( A )根据情况需要下达医嘱并做好相应记录,由手术室护士负责核查。

A、手术医师或麻醉医师

B、巡诊护士

C、器械护士和巡诊护士

D、手术医生

5.麻醉实施前,按“手术安全核查表”的内容,( C )共同依次核对患者身份并签名。

A、一方

B 、二方

C、三方

D、四方

二、问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

1.医嘱查对制度:

①、医嘱必须班班查对,每日总查对。

②、转抄医嘱须写明日期、时间及签名,并由另外一人核对并签名。

③、临时执行的医嘱,需经第二人查对无误,方可执行,并记录执行时间,执行者签名。

④、抢救病人时,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须大声复述一遍,经医生核实无误后方可执行,抢救完毕,医生要补开医嘱并签名。安瓿留于抢救后再次核对。

⑤、对有疑问的医嘱须经核实无误后,方可执行。

2.抽血交叉配血查对制度:

①、认真核对交叉配血单,病人血型验单,病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②、抽血时要有2名护士(一名护士值班时,应由值班医师协助),一人抽血,一人核对,核对无误后执行。

③、抽血(交叉)后须在试管上贴条形码,并写上病区(号)、床号、病人的姓名,字迹必须清晰无误,便于进行核对工作。

④、血液标本按要求抽足_血量,不能从正在补液肢体的静脉中抽取。

⑤、抽血时对验单与病人身份有疑问时,应与主管医生、当值高级责任护士重新核对,不能在错误验单和错误标签上直接修改,应重新填写正确化验单及标签。

篇2:分级、查对、值班交接班、输血安全护理制度

分级、查对、值班交接班、输血安全护理制度

查对制度

查对制度是保证病人安全,防止差错事故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因此,护士在工作中必须具备严肃、认真的态度,思想集中,业务熟练,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以保证病人安全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一、医嘱查对制度

1、转抄医嘱,应做到班班查对。

2、转抄医嘱及查对者,均需签全名或盖章。

3、临时医嘱要记录执行时间并签全名,对有疑问的医嘱,问清后方可执行。

4、抢救病人时,医生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需复诵一遍,然后执行。保留用过的安瓿,病人病情稳定后,经二人核对,方可弃去。

5、整理医嘱单后,必须经第二人查对。护士长每周查对医嘱两次。

二、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1、服药、注射、输液时必须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

2、备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水剂、片剂,注意有无变质,安瓿、针剂有无裂痕,瓶口有无松动,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者,则不得使用。

3、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

4、易致过敏的药物,给药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药物过敏者,应在床头持醒目的标记。使用毒、麻、限剧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

用后保留安瓿。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有无配伍禁忌。

5、发药、注射时,病人如提出疑问,应及时查对清楚方可执行。

三、输血查对制度

1、到血库取血时,要与血库工作人员查对病员的姓名、床号、住院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查对供血者姓名、血型、血袋号、采血日期、血量,血液有无凝血块、溶血,血袋有无破损,血袋标签与配血单是否相符。

2、输血前必须经二人核对无误后方可输入。

3、输血时密切观察输血反应,做好护理记录,保证安全。输血前15分钟,速度不宜过快,密切观察病人,如无输血不良反应,可酌情加快输血速度。

4、输血完毕,应保留血袋24小时,装黄色医用垃圾袋送检验科。

四、婴儿查对制度

1、新生儿入室时,必须认真查对性别、母亲姓名、床号及各种标记和新生儿体检表是否相符,如有误差应立即更正。

2、沐浴时应检查手腕标记和包被牌的姓名是否相符,如有脱落者应立即补上。

3、出院时必须严格查对出院卡片,医嘱和婴儿的各种标记及婴儿性别、姓名,同姓名者核对出生时间、体重和性别等无误时,方可更衣出院。

值班交接班制度

1、护士实行昼夜轮班制,工作时间必须坚守工作岗位,认真履行职责,保证各项治疗护理准确、及时进行。、

2、交班者必须认真完成本班各项护理,治疗工作,并按规定为下班做好工作准备,以减少接班者的忙乱。

3、交班前必须检查病人的治疗护理落实情况和各种观察记录,充分了解危、急、重、新、大手术病人的病情,认真书写护理记录。

4、每日晨8AM集体交班,有夜班护士作病情报告和病人护理交班,再由护士长及白班护士进行床头重点交班(病情、输液、引流、病人体位、床铺清洁、干燥等。)

5、晚夜班交接班时,接班者提前10分钟到病房,阅读护理记录和交班这者共同进行床头交接(内容同白班)。

6、交班者应做到书面、床头、口头三交班,转科手术病人应有护士护送,办公室班护士接病人。

7、凡在交班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由交班者负责,接班后发现的问题由接班者承担,接班者未到,值班人员不得离开,确保诊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分级护理制度

一、特级护理

(一)具有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特级护理:

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现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

2、重症监护患者;

3、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病人;

4、严重创伤或者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5、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

6、实施延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 患者;

(二)护理要点:

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2、根据医嘱,准确及时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3、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4、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5、做到书面、口头、床旁交接班。

二、一级护理

(一)具有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一级护理:

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2、手术后或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4、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现变化的患者;

(二)护理要点:

1、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监测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三、二级护理

(一) 具有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二级护理:

1、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

2、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二)护理要点

1、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四、三级护理

(一) 具有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三级护理:

1、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

2、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

(二)护理要点

1、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病人抢救制度

1、各病房病人的抢救工作由有临床经验和技术水平的医师和护士担任,各科的抢救工作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组织和指挥,遇有重大抢救应立即报告医务科、护理部,凡涉及法律纠纷的要报告有关部门。

2、为保证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抢救药品、物品、器材必须齐全完备,做到定人保管、定位放置、定量储存。用后及时补充。

3、各级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技术和熟练掌握各种抢救器材、仪器性能及使用方法,并随时保持各种器材和仪器的良好性能,以保证应急使用。

4、参加抢救人员必须全力以赴、明确分工、紧密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病人病情发生变化在通知医师的同时,护士应根据情况及时测量P、R、BP、实施给氧、吸痰、建立静脉通道、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等。

5、严密观察病情,记录及时、详细、真实。用药处置准确。

6、危重病人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才能搬动。

7、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对病情变化,抢救经过,用药种类进行详细交接。药品、安瓿经二人核对后方可弃去,口头医嘱执行时需复述,无误后方可执行,抢救完毕时应将医嘱补上。

8、抢救工作进行的同时,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安排工作,如病人家属不在,及时与病人家属联系或通知医务科、护理部。

9、抢救完毕,做好抢救登记和记录、清理用物、补充药品、器材、做好终末消毒处理。

输血安全质量管理制度

1、认真执行国家颁布的《输血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等法规。

2、护士应掌握有关输血的法律、法规,规范输血程序,增强法律意识,严格把关,以保护病人、医院、供血单位和自身的合法权益,使输血治疗达到安全水平。

3、严格无菌操作规程,血型检查、签输血协议书、输血前准备、输血实施、输血的副作用及对策的各个环节,严格按卫生部颁布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执行。

4、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认真做好血型鉴定和血交叉配血试验,严禁同时采取两名病人的血标本。

5、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仔细核对输血申请单、交叉配血试验报告单和血袋标签等,检查血袋有无破损及渗透,血袋内的血有无溶血、浑浊及凝块等,准确无误方可输入。

6、取回血液尽快输入,不得自行贮血,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其他药物。

7、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减慢会停止输血,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根据输血反应程度报告上级部门,积极展开检查、治疗和抢救,妥善保管余血。

8、使用完的血袋用双层黄色塑料袋捆扎,送输血科保存。

篇3:医院查对制度与急危重患者抢救及报告制度参考

查对制度

查对制度是保证医疗安全,防止事故差错一项重要制度。为提高医疗技术工作质量。确保病人安全,防止医疗事故、差错的发生,所有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本岗位查对制度。

1.严格三查七对

三查: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

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用法、时间。

2.转抄和执行医嘱,要下班核对上班,每周护士长总核对一次,查对者签字记录。

3.抢救病人时口头医嘱,需要经双方核实无误后,方可执行。

4.医嘱不清楚或未签名,不注明时间、剂量、用法时,应问清楚及补上后,方可执行。

5.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质量、标签、有效期和批号,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6.给药、输液、输血前要询问有无过敏史,多种药物合用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7.输血前要经两人查对并登记,确定无误后方可输入,并注意观察输血过程,输血结束后,保留瓶(袋)24小时,以备必要时核对。

8.无菌手术操作前,须查对用物灭菌日期及物品质量。

9.手术病人术前要查对姓名、年龄、床号、诊断、手术部位、麻醉方式及术前用药。

急危重患者抢救及报告制度

1.凡疑难手术、新技术、特殊技术、重大疑难病例、重大合并症的抢救,包括急诊抢救手术、心血管急性合并症、急性呼吸衰竭、感染中毒休克、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骤停、昏迷等抢救,特殊治疗,包括特殊化疗方案,尤其非常规、有创、特殊治疗及检查,各主管医师必须报告科主任,按医院规定的制度及时报告医疗管理部门和分管院领导。

2.上述诊治活动需要外请专家协助时,经科主任同意后,上报医疗管理部门和分管院领导,并负责组织安排专家会诊讨论。

3.对于抢救过程中需要人员或医疗资源调配,由科主任提出,上报医疗管理部门或分管院领导协调抢救事宜。

4.科室应当指派专人向有关部门提供抢救情况汇报,书写抢救记录以备检查。凡是上报医疗管理部门的治疗抢救意见及过程要实事求是,如实报告病例情况。

5.上述所有医疗活动,必须严格按照医院有关医疗管理程序,逐级负责,责任到人,严格纪律。

6.如未履行医院有关规定,造成医疗纠纷、医疗事故者,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当事人追究责任。

【查对制度】相关文章:

1.医院查对制度与急危重患者抢救及报告制度参考

2.清洁卫生制度

3.带薪休假制度

4.成本核算制度

5.种姓制度

6.听证制度

7.车辆保养制度

8.学生会制度

9.巡视制度

10.年度报告制度

下载word文档
《查对制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