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大暑是什么意思 小暑和大暑哪个更热
“虾米”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小暑大暑是什么意思 小暑和大暑哪个更热,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小暑大暑是什么意思 小暑和大暑哪个更热,欢迎您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小暑和大暑哪个更热,小暑和大暑是几月
小暑和大暑哪个更热:小暑
小暑节气的到来标志着将进入夏季最炎热的阶段,但是关于小暑热还是大暑热的问题,这样可以很准确的告诉大家,当然是大暑更热一些。古人认为小暑期间,还没到一年中三伏天最热的时候,故称为小暑。每年7月7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05°时,小暑节气开始。今年小暑是7月7日,农历的六月初五,星期日。大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的阳历7月22日至24日,太阳到达黄经120°,表示天气酷热,而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农作物生长最快。今年20大暑是07月23日,星期二,农历六月廿一。
小暑气候特征:这时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结束,盛夏开始,气温升高,并进入伏旱期;而华北、东北地区进入多雨季节,热带气旋活动频繁,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开始增多。小暑后南方应注意抗旱,北方须注意防涝。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需加强田间管理。小暑的标志:出梅、入伏。
大暑气候特征:大暑节气正值“三伏”,是我国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全国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许多地区的气温达35度以上,俗称的“三大火炉”也最旺。在我国华南以北的长江中下游等地区,如苏、浙、赣等一带处于炎热少雨季节,滴雨似黄金。而在我国的华南西部地区虽然高温出现也最频繁,但雨水却最丰沛、雷暴最常见,是雷阵雨最多的季节。
小暑和大暑是几月:阳历7月,农历六月
每年的小暑和大暑节气,都在农历的六月,也就是公历的7月前后,这时正值三伏天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为一年最热时期,也是喜热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
小暑,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节气,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需加强田间管理。
大暑,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的7月22日至24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120°。这时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大部分地区的旱、涝、风灾也最为频繁,抢收抢种,抗旱排涝防台和田间管理等任务很重。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等习俗。
小暑和大暑是什么意思
小暑、大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还未达最热,大暑才是最热时节。
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
小暑气候特征:这时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结束,盛夏开始,气温升高,并进入伏旱期;而华北、东北地区进入多雨季节,热带气旋活动频繁,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开始增多。
大暑气候特征:大暑节气正值“三伏”,是我国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全国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许多地区的气温达35度以上,俗称的“三大火炉”也最旺。在我国华南以北的长江中下游等地区,如苏、浙、赣等一带处于炎热少雨季节,滴雨似黄金。而在我国的华南西部地区虽然高温出现也最频繁,但雨水却最丰沛、雷暴最常见,是雷阵雨最多的季节。
小暑节气有哪些禁忌
小暑最忌吹南风
“小暑南风,大暑旱”、“小暑打雷,大暑破圩”之说,意为小暑若是吹南风,则大暑时必定无雨,小暑日如果打雷,必定有大水冲决圩堤,要注意防洪防涝。
在江南,故农谚说“小暑雷,黄梅回;倒黄梅,十八天”。江苏有小暑日忌西南风的说法,农谚“小暑西南风,三车勿动”,三车是指油车、轧花车、碾米的风车,意思是小暑前后,西南风和东南风的交汇机会多,主年景不好,农作物歉收,风车、轧车、油车都不动了。
小暑忌讳坐木头
民间还有:“冬不坐石,夏不坐木。”的说法。暑过后,气温高、湿度大。久置露天里的木料,如椅凳等,经过露打雨淋,含水分较多,表面看上去是干的,可是经太阳一晒,温度升高,便会向外散发潮气,在上面坐久了,能诱发痔疮、风湿和关节炎等疾病。所以,尤其是中老年人,一定要注意不能长时间坐在露天放置的木料上。
小暑忌冷水洗浴
冷水洗浴是很多青中男性最喜欢的消暑方式,但夏季天气炎热,人的汗孔肌腠均处于开泄状态,因此,寒气极易侵入人体,导致阳气暗损。可以见到的病症如手足发冷,小腿转筋,双目视物不清,甚则变生原因不明的发热证。同时,即使是热水洗浴,亦要注意浴后避风,对小儿尤其如此。
小暑忌空腹饮茶
过多饮茶,尤其是空腹时饮茶,极易导致茶水消耗人体的阳气,如果再是喜欢食咸之人,咸味引茶入肾,消烁下焦肾阳,使人易于罹患手足疼痛之痹症,以及下元虚冷的腹泻、阳痿、痛经等病症。因此,夏季饮茶,应是在餐后饮二到三杯为宜,有饥饿感则立刻停饮。
老年人不宜夏练三伏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是前人在长期锻炼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在严寒天气下锻炼,能增加肌体对寒邪的抵抗力;在酷热天气下锻炼,能提高人的耐热能力,使得肌体能更好地适应炎热的自然气候。但对老年人来说,一味强调“夏练三伏”,则就不太适宜了。
老年人脏器功能减退,体内的水分比年轻人少15%左右,因此抗热能力较差,在高温天气下很容易发生中暑。此外,老年人在炎热天气下锻炼后,还容易诱发脑血栓、心肌梗死等重症。所以,老年人是不宜在三伏天进行锻炼的。
当夏季气温在30℃~33℃时,老年人要减少运动量,最好选择早晨进行锻炼,时间以半小时以内为宜。当最高气温高于35℃时,老年人应停止一切活动,并保持充足的饮水;同时,身边还要存放一些常规的防暑药品,如仁丹、十滴水、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
篇2:小暑大暑是什么意思
民间有“小暑接大暑,热得无处躲”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说法。
“小暑之时,雨热同季”,雨与小暑有着相依为命的关系,是全年降水最多的一个节气,经常会出现大暴雨、雷击和冰雹,所以有农谚:“大暑小暑,灌死老鼠。”。另外,还有“小暑南风,大暑旱”、“小暑打雷,大暑破圩”之说,意为小暑时节若是吹南风,则大暑时必定无雨,就是说小暑最忌吹南风,否则必有大旱;小暑日如果打雷,必定有大水冲决圩堤,要注意防洪防涝。
日常起居方面,要注意“心静”、“防晒”并“忌贪凉”。天气炎热容易引至心烦,气闷也易饮食无胃口。所以,这个时节要注意引导情绪的平静,并在饮食上以清淡为主,适当多吃西瓜、莲藕、莲子、丝瓜、绿豆等,避免过度劳累,保证休息和睡眠时间。外出在做好防晒保护的同时,可以适当吃些大豆坚果,以增强皮肤抵抗力及复原能力。
在此,要格外提醒一点的是,夏日仍需维持适量的运动,但要注意不应在阳光直射下运动且运动不宜太激烈,不要流过多汗。运动出汗对排毒有好处,但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防止出汗过多导致血粘度升高
[小暑大暑是什么意思]
篇3:关于小暑大暑是什么意思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
大暑,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在每年的7月23日或24日,太阳到达黄经120°。这时正值中伏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为一年最热时期,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於小暑,故名曰大暑。”
小暑和大暑到底哪个热
大暑更热。“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而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在我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摄氏40度的高温天气。
大暑过后还要热多久:30-60天
大暑后30-60天之间天气就会逐渐转凉了。
大暑后15天开始进入立秋节气,大暑后30天开始进入处暑节气,到了处暑节气之后,我们就彻底要和夏天告别了,此时温度开始转凉,之后气候会慢慢由凉转寒,再过一段时间就会进入冬天。
大暑三候:腐草为萤、土润溽暑、大雨时行
一候腐草为萤
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古人认为,萤火虫乃腐草所变,萤火虫又名“烛宵”、“耀夜”,是大暑迎接立秋的诗意之虫,轻罗小扇扑流萤,萤火虫在静夜里穿梭时,其实凉爽的秋已经不远了。
二候土润溽暑
天气开始闷热,土地也很潮湿。溽是湿,大暑时,湿气浓重,湿热令人难耐。东汉刘熙的说:“暑是煮,火气在下,骄阳在上,熏蒸其中为湿热,人如在蒸笼之中,气极脏,也就称‘龌龊热’。
三候大雨时行
“土润溽暑。又五日,大雨时行”,又曰:“大雨不时行,国无恩泽”。大暑是盆地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是盆地西部雨水最丰沛、也是雷暴最常见、高温日数最集中、最频繁的时期。因此,大暑时节也是雷雨天气横行的季节。
大暑吃荔枝的原因
大暑,按莆田习俗家家户户都要吃荔枝,叫做“过大暑”。在大暑节前后,荔枝已是满树流丹、飘香十里的成熟时候了。按照习俗,大暑到了,亲友之间,常以荔枝作为互赠的礼品。
邑人宋比玉的《荔枝食谱》中载:“采摘荔枝要含露采摘,并浸在冷泉中,食时最好盛在白色的瓷盆上,红白相映,更能衬出荔枝色彩的娇艳;晚间,浴罢,新月照人,是啖荔枝的最好时间。”因之,故老相传:大暑节那天,先将鲜荔枝浸于冷井水之中,大暑节时刻一到取出它,仔细品尝。这时刻吃荔枝,最惬意、最滋补。于是,有人说大暑吃荔枝,其营养价值和吃人参一样高。
按说大暑节气是大热天,荔枝又属于热性的食物,那莆田民间为何一直流传有这个习俗呢?大暑节气是在梅雨季节刚过后不久的月份,此时天气虽热,但暑主阴,人体容易为暑、湿、邪所侵,甚至发病,而吃了这些食物,能增强机体抗病的能力,以驱除暑、湿。同时,荔枝含有多量的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富有营养价值,吃鲜荔枝可以滋补身体。
篇4:小暑和大暑哪个热
■节气由来
每年7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05度时为小暑。光看名字就知道,这是一个代表天气炎热的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也有节气歌谣曰:“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意思是说,小暑为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
古人还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第一候的意思是说,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在《诗经・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文中所说的八月即是农历的六月,即小暑节气的时候,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同时在这一节气中,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节气特点
小暑不是小热是很热
古人认为,小暑就是小热的意思,到了农历六月中旬的大暑节气,天气才会大热。不过,实际上的情况并非如此。
从《1971―中国地面气候资料》来看,除青海、甘肃、山西、内蒙古、安徽的大部分地区,7月的极端最高气温相对多数出现在大暑外,大多数省份的极端最高气温都出现在小暑。
全国范围来看,近29%的地区,极端最高气温都在“小暑”期间出炉,压过“大暑”3个百分点。小暑大暑都是制造高温的高手,要说区别,小暑之热更具爆发力,大暑之热更擅持久战。关于小暑,有一句顺口溜特别契合天气――“小暑,小暑,小心中暑;天热,天热,天天都热。”所以说, 小暑不是小热,是很热,而且天天都很热。
就今年的小暑节气当天来看,继续昨天的“毒日头”当道,气温顺水买了“小暑”一个人情,最高气温将奔向35℃的高温线。预测本周天气,未来3到5天,我市多晴热天气,无明显的降水过程,大部地区多午后雷阵雨天气。
另外,小暑前后,南方进入雷暴最多的季节,强降水和暑热交替。
小暑之后是三伏
“冷在三九,热在三伏。”对于寒暑,我国民间还有三九寒天和三伏天的说法。进入小暑节气后,三伏天也马上要开始了。
中国传统历法中,一年365天都是按照天干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地支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配制组合确定的。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天干的庚日,为第一伏的开始天。头伏正在小暑节气,从入伏到出伏,时间在公历7月初到8月下旬,有些年份30天长,有些则有40天长。
今年从7月18日开始入伏,一共持续30天,到8月17日结束。三伏天是一年中热度最高、湿度最大的日子,三伏天的“伏”的意思就是天气太热了,宜伏不宜动。至于什么时候会凉快。往年总要等到9月份才会凉快,盛夏期间只有台风影响时才能带来一些凉爽。所以,今年的高温才刚刚开始,接下来的天气主题词就只剩下一个字――热,愿大家都能安度苦夏。
■节气养生
夏打盹不妨来盘盐水毛豆
小暑过后,“夏打盹”就像雷阵雨一般频频来报到。
特别是在三伏天,天气闷热,白天动一动就不停冒汗,整个人无精打采。这是因为出汗的同时,也流失了大量的钾元素。钾元素对神经、肌肉的正常运转很重要,一旦钾元素入不敷出,犯困疲劳、耐不住热、没胃口都会出现,严重的还可能出现代谢紊乱、心律失常。在医学上,这就叫“夏季倦怠症”。夏天补充钾元素,最经济实惠的办法,就是来一盘盐水煮毛豆。盛夏正是毛豆时令季,毛豆含有丰富的钾、镁等元素,好吃又助力。
养生方面要注意“少动多静”。高温天时,人体散热机制超速运转,水分入不敷出,在室外待久就很容易中暑。抗暑最关键的就是避免高温时段外出,而且要多喝水。如果觉得水太索然无味了,可以换一种方法补水。由中国气象局主管的气象科普杂志《气象知识》列出了最解暑的食物名单,分别为西瓜、冬瓜、番茄、丝瓜、鲜藕、薏仁、梨、菜瓜、百合等等,这些食物清凉多汁,大家不妨多“吃”些水吧。如果要在这种天气外出,最好带一杯淡盐水。
小暑气节也是消化道疾病多发的时节,在饮食调节上要改变饮食偏嗜的不良习惯,冷饮冷食不宜过多,一切都应以适量为宜。
[小暑和大暑哪个热]
篇5:小暑和大暑哪个热
小暑和大暑哪个热
我们小时候常听老人说,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三伏天是我国农历用来表达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三伏天的计算比较复杂,而且有的年份三伏是30天,有时候是40天,今年的三伏有40天,头伏10天,中伏20天,末伏10 天。有一点是肯定的,大暑小暑基本在三伏天内。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气最热,气温最高,阳气最盛的阶段。
拓展阅读:如何预防中暑
1、衣着
外出时穿衣服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的织物,应少穿化纤品类服装,切忌为了显露身材穿着过于紧身、不透风的衣裤,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
2、饮食
夏天可进食含水量较高的蔬菜和新鲜水果,如生菜、丝瓜、冬瓜、黄瓜、西红柿、桃子、西瓜、杨梅、梨等,用来补充机体丢失的水分。另外,饮用乳制品、果汁等亦是较好的选择,既能补水,又能满足营养之需。切忌为图口爽而贪凉饮冷。
3、休息
夏天日长夜短,气温较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增大,容易感到疲劳。保持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最佳就寝时间是22时至23时,最佳起床时间是5时30分至6时30分。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
4、出行
夏日出门前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因为这个时间段的阳光最强烈,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0倍!如此时必须外出,就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有条件的最好涂抹防晒霜;备足水和饮料。老人、孕妇及,心血管病患者,此时应尽可能减少户外活动。此外,出行前备上十滴水、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防暑降温药品十分必要,以防应急之用。
篇6:小暑大暑处暑哪个最热
小暑祝福句子精选
小暑大暑处暑什么意思
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古人认为小暑期间,还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故称为小暑。也有节气歌谣曰:“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指出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已经到来,但还未达到极热的程度。俗话说:“热在三伏”。我国三伏天气一般出现在夏至的28天之后,即所谓“夏至三庚数头伏”。
我国古代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诗经·七月》中描述蟋蟀的字句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文中所说的八月即是夏历的六月,即小暑节气的时候,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在这一节气中,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大暑
大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这时正值中伏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为一年最热时期,也是喜热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汉族劳动人民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世上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在我国华南以北的长江中下游等地区,如苏、浙、赣等一带处于炎热少雨季节,滴雨似黄金。有“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伏里多雨,囤里多米”,“伏天雨丰,粮丰棉丰”,“伏不受旱,一亩增一担”的说法。恰如左河水诗云:“日盛三伏暑气熏,坐闲烦静在蝇蚊。纵逢战鼓云中起,箭射荷塘若洒金。”如果大暑前后出现阴雨,则预示以后雨水多。农谚有“大暑有雨多雨,秋水足;大暑无雨少雨,吃水愁”的说法。
处暑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节气,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
诗云“一度暑出处暑时,秋风送爽已觉迟。日行南径斜晖里,割稻陌阡车马驰。(左河水)”,处暑以后,除华南和西南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雨季即将结束,降水逐渐减少,水稻成熟收割。尤其是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必须抓紧蓄水、保墒;以防秋种期间出现干旱而延误冬作物的播种期。
处暑节气,单单用气温开始走低来描述是不够的。气温走低仅是其中的一个现象。产生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首先应是太阳的直射点继续南移,太阳辐射减弱;二是副热带高压跨越式地向南撤退,蒙古冷高压开始跃跃欲试,出拳出脚,小露锋芒。
<<<返回目录
小暑大暑处暑哪个最热
1、“小暑热得透,大暑凉溲溲”,这句话说的是小暑的时候如果已经非常热了,那么说明天热的早等到大暑的时候就凉快了,今天入伏而大暑也就马上来了,最近雨水还是比较多,大家看会不会更热呢?
2、“先雷后雨雨必小,先雨后雷雨必大”,这是因为打雷是空气内冷不均形成的,如果先打雷说明是局部有雨而且雨水不会很大;但是如果先下雨再打雷,还会激发云层来下更大的雨,所以才会这么说;
3、“云行东,雨无终;云行西,雨凄凄”,这句话说的是云向东走,这样的天气是不会下雨的;而云往西走也就是东风刮来的时候很容易下雨;
4、“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这句话说的是虽然暑代表热,这几个节气都是带着暑而且比较热,但是大暑小暑一般还不是最热的时候,最热的时候在处暑跟立秋;
<<<返回目录
20小暑祝福句子精选
1.小暑小暑,我的祝福来消暑,愿夏风拂去你的焦躁,夏荷芬芳你的欢笑,夏雷震来你的好运,夏蝉鸣叫你的快乐,夏雨清爽你的世界,愿你小暑幸福绵绵不断。
2.小暑鲜花绽笑,我的祝福最是姣俏。愿你频频和清风约会,时时和惬意见面,常常和自在相处,总是和快乐相守,一直和凉爽热恋,永远和幸福在一起。记得小暑快乐。
3.小暑天热似火燃,诗句行间送清爽。鸿雁带上我的情,送你折扇清风凉。逍遥自在度暑天,清风细雨沁心田。舒度夏日享清凉,愿你今夏身体棒。祝你清凉夏季舒。
4.小暑送去祝福,开心快乐常驻,保持淡定心态,吃亏就是添福,上善若水清凉,厚德恩泽广布,好事但行付出,自由光明坦荡前途。愿你小暑好运光顾。
5.小暑来到气温高,养生保健要做好。一要吃得好,饮食清淡营养高。二要睡得好,晚睡早起要午休。三要心情好,开怀自在多欢笑。四要调理好,防晒补水容颜俏。愿友小暑时节健康幸福笑。
6.小暑就要停停,赏玩快乐的风景;小暑就要歇歇,品尝悠闲的岁月;小暑就要懒懒,享受阳光的灿烂;小暑就要笑笑,清空无谓的浮躁。愿你小暑好,没烦恼!
7.小暑节气近前,短信送上祝愿:生意兴隆有“暑”不尽的财源,工作轻松有“暑”不尽的悠闲,人见人爱有“暑”不尽的人缘,开心快乐有“暑”不尽的欢颜!
8.小暑驾到艳阳照,高温炎热似火烧。祝福如风来报到,拂去心头焦和躁。吹来清凉伴君旁,一份惬意满心房。短信情意君知晓,小暑时节心欢笑。愿友快乐。
9.小暑季节,烈日炎炎,浑身乏力,心烦意乱,忧多伤肺,怒大伤肝。急食暴饮,脾劳胃胀。食不过饱,饮不过量。气顺则神安,心静自然凉。
10.小暑到了,愿你拥着微微的夏风,沐浴清凉;揽着绵绵的夏雨,感受惬意;伴着美丽的夏花,品味浪漫;守着宁静的夏夜,欣赏灿烂星空。过一个幸福自在的小暑。
<<<返回目录
篇7:小暑和大暑是什么意思 小暑大暑是什么时间
小暑和大暑是什么意思
小暑的含义
一、小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夏天的第五个节气,表示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
二、每年7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05度时为小暑,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的时候。
三、古人将小暑划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
小暑时间表
小暑时间:7月7日17:20:25,农历20六月(小)初五
小暑时间:7月6日23:14:20,农历20五月(小)十五
年小暑时间:7月7日05:05:19,农历2021年五月(大)廿八
2022年小暑时间:7月7日10:37:49,农历2022年六月(大)初九
2023年小暑时间:7月7日16:30:29,农历2023年五月(小)二十
2024年小暑时间:7月6日22:19:49,农历2024年六月(小)初一
2025年小暑时间:7月7日04:04:43,农历2025年六月(大)十三
2026年小暑时间:7月7日09:56:40,农历2026年五月(小)廿三
2027年小暑时间:7月7日15:36:44,农历2027年六月(小)初四
大暑的含义
一、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节气,夏天的第六个节气,表示天气酷热,最炎热时期到来。每年的阳历7月22日至24日,太阳到达黄经120°之时为“大暑”节气。
二、古书中说“大者,乃炎热之极也。”暑热程度从小到大,大暑之后便是立秋,正好符合了物极必反规律,可见大暑的炎热程度了。
三、《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大暑时间表
2019年大暑时间:7月23日10:50:16,农历2019年六月(小)廿一
年大暑时间:7月22日16:36:44,农历2020年六月(小)初二
2021年大暑时间:7月22日22:26:16,农历2021年六月(小)十三
2022年大暑时间:7月23日04:06:49,农历2022年六月(大)廿五
2023年大暑时间:7月23日09:50:15,农历2023年六月(小)初六
2024年大暑时间:7月22日15:44:11,农历2024年六月(小)十七
2025年大暑时间:7月22日21:29:11,农历2025年六月(大)廿八
2026年大暑时间:7月23日03:12:48,农历2026年六月(大)初十
2027年大暑时间:7月23日09:04:20,农历2027年六月(小)二十
2028年大暑时间:7月22日14:53:38,农历2028年六月(小)初一
小暑大暑是什么时间
小暑是什么时间
2019年小暑时间:2019年7月7日,星期日
小暑的日期一般在每年的7月7日或者8日之间,此时,太阳公转到黄经105度,在二十四节气历法中来到了第十一个节气——小暑节气,此时天气开始逐渐炎热。
小暑是什么意思
天气有点小热。暑表示热,小暑就是小热。
小暑的前一个节气是夏至,夏至日是一年中最特殊的一天,这一天昼长夜短,从这天开始白昼时间长、夜晚时间少,太阳照射时间长,近地面吸收热量久,到了小暑节气时,整体温度是小热状态的。
大暑是什么时间
2019年大暑时间2019年7月23日,星期二
大暑时,太阳位于黄经120°,此时天气炎热,正值三伏天的中伏附近,是一年之中气温最高的一段时间,日常需要做好避暑工作。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
大暑是什么意思
天气十分炎热。暑表示热,大暑就是大热的意思。
大暑距离夏至日大概是三十天,此时近地面吸收了足够多的热量,通过地面散发出来,即使是早晚,室外温度也不会很凉快,所以,大暑节气期间,是一年之中最热的一段时间。
小暑大暑是最热的时候吗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流传久远的谚语说明了“大暑”在夏天的地位。据《1971~中国地面气候资料》30年统计,部分省区7月极端最高气温值出现在下旬,绝大部分省区8月的极端最高气温值出现在上旬,而七八月之交正好是大暑过程中。所以说,大暑是名副其实的一年中最热的时期。
小暑还未达最热,大暑才是最热时节,处暑是暑天即将结束的日子。它们分别处在每年公历的7月7日、7月23日和8月23日左右。小暑:斗指辛。太阳黄经为105°。天气已经很热,但不到是热的时候,所以叫小暑。此时,已是初伏前后。大暑:斗指丙。太阳黄经为120°。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正值勤二伏前后,长江流域的许多地方,经常出现40℃高温天气。要作好防暑降温工作。
小暑、大暑要注意什么
勤洗澡、勤换衣
小暑、大暑的时候温度会比较高,皮肤表面的温度也会比较高,容易出汗,勤洗澡洗个澡不仅可以清洁身体,还能将皮肤表面的温度给带走,勤换衣能预防皮肤疾病,以免捂出皮肤疾病来。
多锻炼
小暑、大暑的时候虽然很热,但是锻炼还是不能停下来的,此时,昼夜温差比较大,可以在早晚的时候出去锻炼,此时空气清新,锻炼起来也是十分的畅快。
饮食清淡
小暑、大暑期间,气候炎热,此时不宜吃一些性热的食物,应该多吃一些性寒、性凉的时候帮助泻火,应季的食物有苦瓜、秋葵、芹菜、莲藕、冬瓜、菱角、黄瓜等。
少吃冷食
小暑、大暑的时候气候炎热,很多人喜欢吃冷饮避暑,从养生的角度来说,夏天吃冷饮之类的冷食对肠胃的伤害是比较大的,所以,建议有节制的吃冷食。
预防中暑
小暑、大暑的时候天气开始变得热起来,对于身体较弱的人来说,这样的天气情况很容易中暑,所以,日常要常备防中暑的药品,饮食也要清淡一些,防止中暑。
篇8:小暑大暑处暑的意思
小暑以后因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连晴高温天气,开始进入伏旱期。
大暑暑是炎热的意思。表明它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
立秋 小暑 以后因小暑 以后因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连晴高温天气,开始进入伏旱期。
“立秋之日凉风至”明确地把立秋与天凉联系起来。可见,立秋就是凉爽的秋季开始了。
处暑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
――每年的8月23日前后(8月22日~24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50°时是二十四节气的处暑。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节气,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
随着处暑时节的到来,很多地区由夏季向秋季过渡,终于熬过了闷热潮湿的三伏天,但此时气温依旧较高,早晚虽逐渐凉爽,但天气依旧干燥多风,此时暑热容易耗损人体津液,因此饮食上应做些调整,选用一些滋阴润燥,生津止渴的食材,为秋季健康打好基础。
蜂蜜:处暑节气,天气依旧干燥多风,秋燥也不知不觉地侵袭人体,口干舌燥、皮肤粗糙等也随之而来。不如早晚一杯蜂蜜水,让您远离秋燥困扰。
莲子:处暑时节,很多人依旧夜卧贪凉,睡眠不好,脾胃不调,导致腹胀、腹泻等诸多身体不适,莲子可以清心醒脾、补脾止泻、养心安神、厚益肠胃。
百合:处暑过后,秋燥会损伤人体肺阴,咳嗽多痰等不适也会随之而来,百合的药用及食用价值颇高,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保健功效,可搭配莲子服用,效果更佳。
蜂蜜莲子百合粥:莲子30克,百合30克,粳米50克,蜂蜜适量。将莲子洗净,泡开。百合、粳米分别洗干净,与莲子一同放入锅内,加水适量,先用旺火烧开,再用小火熬煮,粥黏稠即可,待温后加入适量蜂蜜。
[小暑大暑处暑的意思]
篇9:小暑大暑处暑哪个节气最热 小暑大暑和处暑节气介绍
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到了大暑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小暑时节,江淮流域梅雨即将结束,盛夏开始,气温升高,并进入伏旱期;而华北、东北地区进入多雨季节,热带气旋活动频繁,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开始增多。
大家都知道“热在三伏”。大暑一般处在三伏里的中伏阶段。这时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处在一年中最热的阶段,而且全国各地温差也不大。
刚好与谚语:“冷在三九,热在中伏”相吻合。大暑相对小暑,顾名思义,更加炎热。
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节令到了处暑,气温进入了显着变化阶段,逐日下降,已不再暑气逼人。但总的来看,处暑期间的气候特点是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降水少,空气湿度低。
处暑中的“处”字,有终止的意思,处暑表示暑天即将结束;处暑既不同于小暑、大暑、也不同于小寒、大寒节气,它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
所以大暑与处暑两相比较,可以知道大暑是比处暑热的,同时大暑也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
大暑为什么那么热
近地球表面的热量主要来源于太阳,每一年从夏至开始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地球表面获得的热量最大。其次,大暑期间昼夜时差较大,白天时间13个小时,夜间11个小时,时差达2小时。
由于夏季白天长、夜晚时间短,白天获取的热量比夜间向外辐射的热量多,收支不平衡,所以近地球表面的气温积累会越来越大,已至在大暑节气期间气温累积达到最大值。
就是因为太阳高度角和热量收支两方面的原因,导致大暑节气气温最高。
【小暑大暑是什么意思 小暑和大暑哪个更热】相关文章:
1.小暑文案
2.小暑祝福语
3.大暑诗词
4.大暑文案
5.大暑祝福语
7.小暑吃什么作文
8.小暑祝福语句子
9.小暑的古诗
10.小暑经典祝福语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