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词在时间中的用法
“航空售票员”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关于数词在时间中的用法,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关于数词在时间中的用法,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关于数词在时间中的用法
数词,在我们学习,运用英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我们对数词的掌握,也是必不可少的。今天,就带大家一起学习数词的各种用法。数词的运用,大致可分为两类:数词与时间的关系,数词与数学的关系。今天,着重学习一下数词与时间的关系。
一、表示日期
当数词表示日期的时候,有以下几种情况:
当只表示年的时候,我们按照数字的顺序读出来,先读前一位数或者两位数,再读后两位。
例词: two thousand and five 1990 nineteen ninety
表示日期(几月几号)的时候,通常几号是用序数词表示
例词:10月1日 October 1st 读作October (the) first
表示“年,月,日”时,”年“用基数词,”日“通常按序数词读出
例词:1949年10月1日
October 1,1949 读作October(the)first nineteen forty-nine
二、表示时刻
如果是整点的话,直接用整点数+o'clock,(o’clock可以省略)
2:00 two o’clock或two
不是整点的话,第一种方法,可以按照钟表上的数字读出来。
10:45 ten forty-five 3:27 three twenty-seven
第二种方法,把钟表上显示的时间以半小时为界。
前半小时,就是30分钟以内,用“分钟 + past + 钟点:”,表示几点过几分
5:18 eighteen past five 10:20 twenty past ten
后半小时,就是超过三十分,可以用“60分钟-原分钟数+ to +原小时数+ 1”,表示几点差几分。
10:55 five to eleven 5:35 twenty-five to six
特别要注意的是,有一些时间点,会用到特殊的表示方法。
半小时用half,一刻钟(15分)用a quarter
9:30 half past nine
24:00 twenty-four hundred hours=midnight
三、表示年代
当表示”某个世纪的几十年代时,用“the +基数词的复数”。
如: 20世纪90年代 the nineties(90’s ,90s)of the 20th century
读作 the ninetie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注意:不要漏掉the。
四、表示年龄
1. 表示“几岁,几岁这样的具体年龄”,用“基数词+years old”或“基数词+of age”或者“at the age of+基数词”,也可直接用基数词。
如: seventeen years old= seventeen years of age 17岁
He go to the college at fifty-five. (他55岁上大学。)
=He go to the college at the age of fifty-five.
2. 表示“几十多岁等不太确切,有点模糊”的年龄,用“in one’s+逢十的基数词的复数(如tens, twenties, thirties等)”来表达。
如:in her thirties 在她三十多岁时
He went to the United States in his fifties. 他五十多岁时去了美国。
篇2:语文文言文中数词的用法
1.表示数量词
文言文中的数词,有时表示一个数量词,其特点是量词省略,或数词后置。例如:
①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韩愈《马说》)“一食”中的“一”是一顿之义,量词“顿”省略。
②箱奁六七十,绿碧青丝绳。(《孔雀东南飞》)“六七十”指六七十只,数字后置,并省略量词。
③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一”指一粒,量词“粒”省略。
④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孙子兵法·谋攻》)“三”指三种情况,量词省略。
⑤方一沐,三握其发。(韩愈《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一”为一次,“三”为三次,数量省略。
2.表示概数
有些数词只表示一个大约的数目,而并非表示确定的数目,是虚指而非实指。例如:
①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十二”指军书多,非实指有十二卷。
②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柳宗元《愚溪诗序》)“二三”表示两三里左右。
③不数岁,田百顷,楼阁万椽,牛羊蹄各千计。(蒲松龄《促织》)“百”“万”“千”均非指实数,都是指很多。
④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卫风“氓》)“三”指多年。
3.表示序数
有些数词含有第几之义,表示顺序。例如:
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一”指第一次,“三”指第三次。
②以孔子遇虎言之,圣人不能先知,六也。(王充《知实》)“六”即第六。
4.表示两数相加
这种情况是用“有”将前后两个数连接起来,表示两数相加,有时量词省略。例如:
①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李密《陈情表》)“四十有四”即四十四岁,“九十有六”即九十六岁。
②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二十有一年”指二十一年。
③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勾践灭吴》)“亿有三千”即十万三千(亿:十万)。
5.表示两数相乘
有时两数连用,表示所指的数是两数相乘的积。例如:
①三五之夜,明月半墙。(归有光《项脊轩志》)“三五”是指阴历十五。
②急走趋之,乃二八姝丽。(蒲松龄《画皮》)“二八”即十六岁。
③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古诗十九首》)“三五”即农历十五,“四五”即农历二十。
6.表示一个分数
有时两数或连用,或用“之、无”等将两数隔开,表示几分之几,前一个数代表分母,后一个数代表分子。例如:
①曩与吾祖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十无一”即十分之一,“十无二三”即十分之二三。
②然民之遭水旱疾疫而不幸者,不过十之一二矣。(洪亮吉《治平篇》)“十之一二”指十分之一二。
③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司马迁《陈涉世家》)“十六七”就是十分之六七。
④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十一”即十分之一。
7.“一”的.特殊用法
“一”在文言文中十分活跃且具有多种意义,用法灵活,常用义项有“相同”“一样”“统一”“满”“全”“都”“整体”“一体”“专一”“竟、乃”等。例如:
①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归有光《项脊轩志》)“一”是一体、整体之义。
②而或长烟一空。(范仲淹《岳阳楼记》)“一”义为全。
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荀子《劝学》)“一”指专一。
④六王毕,四海一。(杜牧《阿房宫赋》)“一”即统一。
⑤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范仲淹《岳阳楼记》)“一”即满、全。
⑥一至此乎。(《史记”“滑稽列传》)“一”即竟、乃。
8.表示长度、重量
古代有些表示长度、重量的数词,常与量词融为一体,相当一个数量词。常见的有:咫(八寸)、仞(八尺或七尺)、寻(八尺)、忽(一寸的十万分之一)、跬(半步,跨出一只脚)、常(两寻,十六尺)、微(一寸的百万分之一)、一亭(十里)、舍(三十里)、锱(六铢,一两的四分之一)、铢(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钟(六斛四斗)。例如:
①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跬”即半步。
②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伶官传序》)“忽微”在此形容极微小的事。
③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锱铢”在此形容极其细小。
篇3:时间在回忆中倒流
”全场的人都松了一口气,而我,发泄一般冲出医院,我要摆脱时间,他太无情了,让灾难接踵而来,让我的心灵受到不断的打击。最终,我还是忍不住看了看表,十一点整了。
三、爷爷生病的第二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到了以前,一切才刚刚开始,耳畔只有一声声惊叹与鞭炮响,只看到爷爷、曾祖母、爸爸,他们脸上充满了喜悦,在哪,我感受到的只有快乐。可是,不知在哪,一个声音响起:“孩子,这一切是不可能的,回到现实吧!”“不”我大叫着惊醒,身边的钟仍在响着,“嘀嗒嘀嗒”时间为什么如此无情,为什么,为什么?我淡然地自言道:“这就是现实!”
我从回忆中拉回,看了看窗外,雨还是很大,我打着呵欠,看了看时钟,一点多了,我关上灯进入了梦乡,在梦中,我梦回以前,我和爸爸在公园拍照......人的一生也就短短几十年,而在其中,却发生了种种悲欢离合,因为这分离,才让我们深深记住了在一起的快乐,因为这悲伤,才让我们更好的展望未来!
“滴答滴答”,时间仍在走,永不回头地------向前走。
篇4:介词for和of在不定式中的用法
介词for和of在不定式中的用法
不定式的逻辑主语是使用介词for还是使用of是中学英语学习中易搞混的知识点之一.下面针对这一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作一分析.
作 者:刘夏萍 作者单位:天津市大港区大港七中,300270 刊 名:中学教与学 英文刊名: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SECONDARY SCHOOL 年,卷(期): ”"(12) 分类号:H3 关键词:篇5:minus在oracle中的用法
minus运算的主要功能是: 在进行两个表格或者两个查询结果的时候,
返回在第一个表格/查询结果中与第二个表格/查询结果不相同的记录
比如A表中数据如下:
ID NAME ADDRESS TEL
1 ABC AAAA 123456
2 ABD BBBB 123455
3 ABE CCCCC 111111
比如B表中数据如下:
ID NAME ADDRESS TEL
1 ABC AAAC 123456
2 ABD BBBB 123455
那么
(SELECT * FROM A)
MINUS
(SELECT * FROM B)
的结果是:
1 ABC AAAA 123456
3 ABE CCCCC 111111
结果中的第一行数据是由于 A,B 表中的ADDRESS不相等
结果中的第一行数据是由于 A表中的数据在B表中不存在
以上内容仅为本人的理解,如果有错误的地方还希望大家指出
作者 xty88645
【关于数词在时间中的用法】相关文章:
1.英语数词语法
3.时间在流逝作文
4.时间在流逝教案
5.时间在狂奔作文
10.时间在流逝教学反思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