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小班亲子故事:《车开了》

小班亲子故事:《车开了》

2025-01-10 07:52:5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海岸线上的岩石”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小班亲子故事:《车开了》,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小班亲子故事:《车开了》,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小班亲子故事:《车开了》

篇1:小班亲子故事:《车开了》

学习目标

喜欢听故事, 享受听故事的乐趣。

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能回 答有关故事的问题。

复习点数4。

活动准备

一个长方形纸巾盒(做车身)。

四张圆形卡纸(做车轮)。

亲子故事《车开了》(《神奇的轮子》幼儿用书或电子书第2-7页)。

活动过程

学习领域:

形式:集体

出示不同类型的汽车模型,请幼儿专心听老师讲话,猜猜老师正在描述的是什么交通工具。老师说:

·车身又高又大,可以坐很多乘客。(公共汽车。)

·车身特别长,在地底下跑。(地铁。)

2. 告诉幼儿今天要讲的故事和车有关,出示幼儿用书或电子书第2-7页,讲述故事《车开了》:

小兔子和小鸡都是小青蛙的好朋友,他们常常在一起玩。这天,小青蛙在地上发现了一个长方形的盒子,它觉得这个盒子很像一辆大车,于是去找小兔子和小鸡一起玩坐车游戏。

小青蛙用剪刀把纸盒的一面剪开,三个好朋友爬进“车厢”,小鸡坐在前面当司机,小青蛙坐在中间,小兔子坐在后面。

小鸡说:“可是这不像车啊!开不动的。”小兔子说:“对啊,它不像车。”(老师向幼儿提问:车上缺了什么东西?)

还是小青蛙最聪明,他发现这辆车没有轮子,于是找来两个圆形的硬纸片,贴在纸盒的一边做轮子。可是,车还是开不动,而且还往一边倒(老师可以边讲边取出事先准备的纸盒车)。小鸡问小青蛙:究竟要有多少个轮子才能让这辆车开动呢?

小青蛙左看看,右看看,发现车的两边都要有轮子,车才能走。于是它又找来两个轮子放到车的另一边。这次终于成功了,车不再往一边倒了。小鸡驾着小汽车,带着小兔子和小青蛙到处看风景。

3. 与幼儿讨论:

·故事中有几只小动物?(三只。)

·它们找到了什么?(一个长方形盒子。)

·它们用长方形盒子玩什么游戏?(玩坐车游戏。)

·为什么车一开始开不了?(因为车没有轮子。)

·数一数,这辆车共有多少个轮子?(四个轮子。)

4. 再次讲述故事,鼓励幼儿回家向爸爸妈妈讲述故事情节。

5. 出示手中的纸巾盒,结合故事图书的纸盒车,请幼儿回家搜集盒子,带到幼儿园。

活动评价

· 喜欢听故事。

· 能回答有关故事的问题。

篇2:小班亲子故事:《车开了》

小班亲子故事:《车开了》

一、学习目标

喜欢听故事, 享受听故事的乐趣。

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能回 答有关故事的问题。

二、活动准备

一个长方形纸巾盒(做车身)。

四张圆形卡纸(做车轮)。

亲子故事《车开了》(《神奇的轮子》幼儿用书或电子书第2—7页)。

三、活动过程

学习领域:

形式:集体

出示不同类型的`汽车模型,请幼儿专心听老师讲话,猜猜老师正在描述的是什么交通工具。老师说:

车身又高又大,可以坐很多乘客。(公共汽车。)

车身特别长,在地底下跑。(地铁。)

2。 告诉幼儿今天要讲的故事和车有关,出示幼儿用书或电子书第2—7页,讲述故事《车开了》:

小兔子和小鸡都是小青蛙的好朋友,他们常常在一起玩。这天,小青蛙在地上发现了一个长方形的盒子,它觉得这个盒子很像一辆大车,于是去找小兔子和小鸡一起玩坐车游戏。

小青蛙用剪刀把纸盒的一面剪开,三个好朋友爬进“车厢”,小鸡坐在前面当司机,小青蛙坐在中间,小兔子坐在后面。

小鸡说:“可是这不像车啊!开不动的。”小兔子说:“对啊,它不像车。”(老师向幼儿提问:车上缺了什么东西?)

还是小青蛙最聪明,他发现这辆车没有轮子,于是找来两个圆形的硬纸片,贴在纸盒的一边做轮子。可是,车还是开不动,而且还往一边倒(老师可以边讲边取出事先准备的纸盒车)。小鸡问小青蛙:究竟要有多少个轮子才能让这辆车开动呢?

小青蛙左看看,右看看,发现车的两边都要有轮子,车才能走。于是它又找来两个轮子放到车的另一边。这次终于成功了,车不再往一边倒了。小鸡驾着小汽车,带着小兔子和小青蛙到处看风景。

3。 与幼儿讨论:

故事中有几只小动物?(三只。)

它们找到了什么?(一个长方形盒子。)

它们用长方形盒子玩什么游戏?(玩坐车游戏。)

为什么车一开始开不了?(因为车没有轮子。)

数一数,这辆车共有多少个轮子?(四个轮子。)

4。 再次讲述故事,鼓励幼儿回家向爸爸妈妈讲述故事情节。

5。 出示手中的纸巾盒,结合故事图书的纸盒车,请幼儿回家搜集盒子,带到幼儿园。

四、活动评价

喜欢听故事。

能回答有关故事的问题。

篇3:​小班亲子故事:《我的名字》

​小班亲子故事:《我的名字》

学习目标

. 理解故事内容。

. 乐于参与讨论。

. 知道自己的名字。

活动准备

. 老师手偶。

. 亲子故事《我的名字》(《长大真好》幼儿用书或电子书第2-5页)。

活动过程

形式:集体/小组

1. .出示“大家庭”老师手偶,说:“嗨,小朋友,请问你叫什么名字 ?”请幼儿轮流回答。

2. 出示幼儿用书或电子书,讲述亲子故事《我的名字》:

每个人都有一个名字,但我好像有很多不同的名字。爸爸、妈 妈会叫我“欣欣”。爷爷、奶奶叫我“宝宝”。在街上遇到的叔叔和阿姨会叫我“小朋友”。在幼儿园,老师叫我“王家欣”,有时也叫我“小朋友”。不过,全班小朋友都是“小朋友”啊。那次老师讲故事的时候问:“小朋友,小白兔躲在哪里?”结果全班小朋友都举手回答。所以,我还是喜欢老师叫我“王家欣”。

3. 与幼儿讨论:

爷爷奶奶怎么叫她?(宝宝。)谁会叫你“宝宝”?(自由回答。)

叔叔和阿姨怎样叫她?(小朋友。)

老师怎么叫她?(王家欣/小朋友。)

4. 引导幼儿观察幼儿用书第5页,找出有小朋友名字的物品。(小书包。)

5. 请幼儿细心聆听老师说出的名字,当听到自己的名字时,便要站起来转一圈,或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有礼貌地向大家打招呼。

6. 请幼儿熟悉游戏玩法后,老师可请幼儿设计其他动作代替转圈,或可改由幼儿说出小朋友的'名字,继续进行游戏。

活动评价

能专心聆听故事。

能回答有关故事的问题。

听到自己的名字时,能作出反应。

活动建议:

在表演区,可以表演王家欣的姓名故事,也可以将小朋友的多种姓名编成《姓名故事》在表演区中表演。

篇4:小班亲子故事第一天上幼儿园教案

小班亲子故事第一天上幼儿园教案

学习目标:

1.喜欢听故事,享受听故事的乐趣。

2. 理解故事内容,能简要回答关于故事的问题。

3.初步了解幼儿园生活,培养喜欢上幼儿园的情感。

活动准备:

1. 亲子故事《第一天上幼儿园》(《我喜欢幼儿园》幼儿用书或电子书第2-9页)。

2.男孩手偶。

3.幼儿的一张全家福照片。

活动过程:

1. 老师甲以愉快的声音和幼儿打招呼。

2. 老师乙用男孩手偶在活动室门外假装探头看的样子,老师甲表示欢迎男孩手偶,并请幼儿提问手偶的名字。

3. 老师介绍手偶叫小元,和幼儿一样都是三岁,今天是第一天上幼儿园。

4. 出示幼儿用书2-9页或电子书第4-11页,讲述亲子故事《第一天上幼儿园》:

小元是个男孩子,今年三岁,妈妈说他长大了,可以上幼儿园了。

今天是小元第一天上幼儿园,他一早起来吃过早饭,换了一套漂亮的园服,便背上书包准备上幼儿园。妈妈把小袋鼠挂在小元的`书包上,说:“小袋鼠陪你上幼儿园。”小袋鼠是小元的好朋友。

幼儿园离小元的家很近,小元拉着妈妈的手走路上幼儿园。路上,小元看见其他小朋友,有的和奶奶上幼儿园,有的和爸爸上幼儿园,还有的坐校车上幼儿园。园长和老师站在幼儿园门前,笑着欢迎小朋友。妈妈告诉小元:“幼儿园里有很多小朋友,我们进去找他们玩吧!”

小元带着小袋鼠,在活动室和很多小朋友一起听老师讲故事,一起唱歌、玩玩具和吃点心,小元感到很开心。

离园的时间到了,小朋友和老师、园长说再见。妈妈来接小元和小袋鼠回家,小元一见到妈妈,就对妈妈说:“我喜欢幼儿园”。

5. 与幼儿讨论:

小元带谁去幼儿园?(小袋鼠。)

为什么妈妈让小袋鼠陪小元上幼儿园?(小袋鼠是小元的好朋友,有小袋鼠在小元身边,小元便不害怕上幼儿园了。)

小元和小朋友玩了什么游戏?(听故事、唱歌、玩玩具。) ?

你在幼儿园里喜欢玩什么游戏?(自由回答。) ?

谁来接小元回家?(妈妈。) ?

小元喜欢上幼儿园,你也喜欢上幼儿园吗?为什么?(自由回答。)

6. 让幼儿假装打电话给家人,报告今天在幼儿园的情况。

活动评价:

1.能专心听故事。

2.能向其他人简单介绍幼儿园的生活。

活动建议:

1.幼儿入园之前,可在家长陪伴下,来幼儿园熟悉环境及活动室中游戏和生活的每个环节,以增强幼儿对幼儿园的向往。

2.幼儿入园前两天可让家长陪同,或在前三天采取半日入园制,根据他们适应的情况,再逐渐延长至全天。

【小班亲子故事:《车开了》】相关文章:

1.小班亲子游戏

2.小班美术教案:桃花开了

3.小班美术活动:烟花开了

4.幼儿园小班亲子游戏:亲子游戏

5.小班春游亲子游戏

6.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花儿开了》

7.幼儿园小班亲子游戏教案

8.小班亲子阅读活动方案

9.小班亲子游活动总结

10.小班优秀美术教案《迎春花儿开了》

下载word文档
《小班亲子故事:《车开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