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运算应用题
“jinyifu1”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混合运算应用题,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混合运算应用题,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混合运算应用题
1. 老师有4盒乒乓球, 每盒6个, 借给同学8个, 老师现在还有几个?(用两种方法解答)
2. 有20个苹果, 吃了2个, 把剩下的每6个放入一盘, 可以放几盘? (用两种方法解答)
3. 饲养员养了10只公鸡, 14只母鸡, 每4只放入一个笼子, 需要多少个笼子? (用两种方法解答)
4. 妈妈买来9个桃, 爸爸买来15个桃, 把这些桃平均放在4个盘里, 每盘放几个桃? (用两种方法解答)
5. 妈妈买一双皮鞋花52元, 买一双布鞋花12元, 付给售货员100元, 应该找回多少元?(用两种方法解答)
篇2:混合运算应用题
1、3只猴子摘了15个桃,9只猴子能摘多少个桃?
2、世界杯足球赛赢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意大利队共赢8场,平一场,共得多少分?
3、有2筐西瓜,每筐4个。把这些西瓜平均分给4个班,每班分几个?
4、买3瓶饮料需要6元,买5瓶饮料需要多少元呢?
5、熊妈妈端来2盘苹果,每盘6个,平均分给4只小熊。每只分几个?
6、2张纸可以做8朵花,有5张纸可以做多少朵花?
篇3:一年级混合运算应用题
一年级混合运算应用题
1、停车场有面包车36辆,小轿车的辆数比面包车的4倍少19辆。小轿车有多少辆?
2、王伯伯收西瓜,上午收了207筐,下午收的筐数比上午的3倍多56筐。下午收了多少筐?
3、某商店买进7箱苹果,每箱重8千克,又买来了44千克鸭梨,一共买了多少千的水果?
4、十月一观看海豚表演,周六的2场表演,每场有203人,周日的观众有396人,两天一共有多少观众?
5、小红有8本书,小刚的书是小红的4倍。2个人一共有多少本书?
6、小红买一个书包花了50元钱,买5支钢笔花了45元,一个书包比一支钢笔便宜多少钱?
7、水果店运来500千克水果,卖了7天还剩325千克,平均每天卖多少千克?
8、小刚一家三口一共摘了45个苹果,小丽一家三口平均每人摘了10个苹果,小刚家比小丽家平均每人多摘多少个苹果?
9、一辆大巴车能载客62人,一辆中巴车载客的人数比大巴车少18人,8辆中巴车能载客多少人?
10、老师买来6盒粉笔,每盒8支,送给学生们12支,还剩多少支?
11、停车场有面包车36辆,小轿车的辆数比面包车的4倍少19辆。小轿车有多少辆?
12、王伯伯收西瓜,上午收了207筐,下午收的筐数比上午的3倍多56筐。下午收了多少筐?
13、某商店买进7箱苹果,每箱重8千克,又买来了44千克鸭梨,一共买了多少千的水果?
14、十月一观看海豚表演,周六的2场表演,每场有203人,周日的观众有396人,两天一共有多少观众?
15、小红有8本书,小刚的书是小红的4倍。2个人一共有多少本书?
16、小红买一个书包花了50元钱,买5支钢笔花了45元,一个书包比一支钢笔便宜多少钱?
17、水果店运来500千克水果,卖了7天还剩325千克,平均每天卖多少千克?
18、小刚一家三口一共摘了45个苹果,小丽一家三口平均每人摘了10个苹果,小刚家比小丽家平均每人多摘多少个苹果?
19、一辆大巴车能载客62人,一辆中巴车载客的人数比大巴车少18人,8辆中巴车能载客多少人?
20、老师买来6盒粉笔,每盒8支,送给学生们12支,还剩多少支?
21、同学们站队做操,男生站五人,每行28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一半,女生有多少人?
22、小明和小红整理照片,一共有232张照片,每页有两行,每行可放四张,需要放多少页?
23、天平的两边放5个梨,右边放一个梨和一个菠萝,这时天平平衡,一个梨重150克,一个菠萝有多少克?
24、一个长方形操场,长40米,宽32米,王华跑了四圈。他一共跑了多少米?
25、马路一边每个9米载有一棵柳树,小亮乘汽车从看到第一棵柳树起,经过5分钟看到501棵树,那么汽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26、学校有一个靠墙的长方形花园,长19米,宽7米,在花园的周围加上篱笆,至少有多少米的篱笆?
27、有252本笔记本,分别装在4个大盒子和9个小盒子里,已知一个大盒子与3个小盒子装的一样多,那么一个大盒子装多少本?一个小盒子装多少本?
28、把边长分别为6厘米,5厘米,4厘米的三个正方形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成一行,排成的图形周长是多少厘米?
29、有两筐梨,从第一筐拿出6个放入第二筐中,这时第二筐有梨128个,是第一筐的2倍,原来两筐各有多少个?
30、弟弟今年8岁,哥哥16岁,兄弟俩的年龄和是44岁,哥哥多少岁?弟弟多少岁?
31、弟弟看画册,每天看3页,看了6天,还剩12页没看,弟弟看的画册一共有多少页?
32、一艘轮船每小时行驶45千米,上午行驶3小时,下午行驶5小时,这艘轮船一天共行驶了多少千米?
33、我们学校有6个年级,每个年级有8个班,平均每个班有56名学生,学校多少名学生?
34、广场上有12只白鸽,白鸽的只数时黒鸽的3倍,白鸽比黒鸽多多少只?
35、文化小学的学生表演体操,每行12名学生,共8行,如果每行16名学生,能排几行?
36、学校买来9箱图书,每箱80本,平均分给5个年级,每个年级分得几本?
37、红星小学举行体操表演,参加表演的女生有340人,男生200人,如果每7人排一行,可以排多少行?
38、三年级200人去郊游,一辆车上坐35人,6辆车够坐的吗?
39、学校食堂原来有15袋大米,有买来30袋,如果平均每周吃9袋,这些面粉能够吃几周?
40、一张门票8元,我们来了55人,400元够吗?
41、学校买来80本科技书,分给六年级35本,剩下的分给其它5个年级,平均每个年级分到多少本?
42、百货商店有40台洗衣机,卖了18台,又运来20台,还有多少台?
43、二年级一班有42人,二班有43人,全年级有10人体育没达标,达标的有多少人?
44、学校有8个篮球,又买来20个,现在有篮球多少个?
45、学校有12个篮球,借出去8个,又买来20个,还有多少个?
46、一本应用题练习册,有应用题50道,红红每天做5道,几天做完?
47、玩具厂打算做50个布娃娃。已经做了32个,剩下的要在3天内做完,平均每天做多少个?
48、幼儿园买了48个白皮球,24个花皮球,平均分给9个班,每班分得几个?
49、小聪在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时,把因数6错看成9,结果比正确的积大315,求正确的积是多少?
50、一把钥匙配一把锁,现有8把钥匙和7把锁全都弄混了,要想把钥匙和锁全部配对,最少需要多少次?最多需要多少次?
51. 一本《我们爱科学》有90页,小明看了4天,每天看9页,还剩多少页?
52 同学们分5组给解放军叔叔写慰问信, 每组写8封, 后来又写了15封,一共写了多少封?
53. 妈妈买来99米纱布, 做蚊帐用去56米, 做被用去24米, 还剩多少米?(用两种方法解答)
54. 果园里有果树98棵,其中苹果树36棵,梨树38棵,其余的是桃树,桃树有多少棵? (用两种方法解答)
55 同学们分5组给解放军叔叔写慰问信, 每组写8封, 寄出30封, 还有多少封信没有寄出?
56 妈妈带了50元,买了4包饼干,每包4元,还剩多少元?
57 小华有一些邮票, 送给同学16张后, 把剩下的贴在集邮册上, 每页贴8张, 贴了7页,小华原来有多少张邮票?
58 李老师拿100元钱, 买足球用去36元, 买排球用去55元, 还剩多少元? (用两种方法解答)
59 水果店运来30筐苹果,上午卖出14筐, 下午卖出9筐.还剩多少筐? (用两种方法解答)
60 商店原来有25筐桔子, 卖出18筐后, 又运进40筐, 这时商店有桔子多少筐?
61. 商店上周运进童车50辆,这周又运进48辆,卖出17辆.现在商店有多少辆童车?
62. 校园里有8排松树, 每排7棵.37棵松树已经浇了水, 还有多少棵没浇水?
63. 商店有7盒钢笔,每盒8支,卖了28支,还剩多少支?
64. (1)学校买来54盒粉笔,用去34盒,还剩多少盒?
65 水果店运来一批苹果,上午卖出16筐,下午卖出18筐,还剩12筐.运来多少筐?
66. 果园里有4行苹果树,每行8棵,还有12棵梨树,一共有多少棵果树?
67 老师有4盒乒乓球,每盒6个,借给同学8个,老师现在还有几个?
68. 比较下面一组题有什么是相同的, 有什么是不同的, 然后再解答.
(1) 食堂里有15袋大米, 又买来40袋, 现在有多少袋大米?
(2) 食堂里原有大米42袋, 用去27袋, 又买来40袋, 现在有多少袋大米?
69 食堂买来50棵白菜, 第一次吃去12棵, 第二次吃去15棵.还剩多少棵?(用第二种方法解答)
70 一本《我们爱科学》有90页,小明看了4天,每天看9页,还剩多少页?
71 同学们分5组给解放军叔叔写慰问信, 每组写8封, 后来又写了15封,一共写了多少封?
72 妈妈买来99米纱布, 做蚊帐用去56米, 做被用去24米, 还剩多少米?(用两种方法解答)
73. 果园里有果树98棵,其中苹果树36棵,梨树38棵,其余的是桃树,桃树有多少棵? (用两种方法解答)
77 同学们分5组给解放军叔叔写慰问信, 每组写8封, 寄出30封, 还有多少封信没有寄出?
75. 妈妈带了50元,买了4包饼干,每包4元,还剩多少元?
76 小华有一些邮票, 送给同学16张后, 把剩下的贴在集邮册上, 每页贴8张, 贴了7页,小华原来有多少张邮票?
77 李老师拿100元钱, 买足球用去36元, 买排球用去55元, 还剩多少元? (用两种方法解答)
78 水果店运来30筐苹果,上午卖出14筐, 下午卖出9筐.还剩多少筐? (用两种方法解答)
79 老师有4盒乒乓球,每盒6个,借给同学8个,老师现在还有几个?
80. 水果店运来一批苹果,上午卖出16筐,下午卖出18筐,还剩12筐.运来多少筐?
篇4: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教案设计
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教案设计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学会中括号的使用方法,能够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计算四则混合式题。
2、使学生能够用综合算式解答三步计算的一般应用题和相遇问题,进一步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学会中括号的使用方法。
2、列综合式解答三步计算的一般应用题和相遇问题。
教具准备:
投影片
教学内容:
式题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云运算顺序,学会中括号的使用方法,能够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计算四则混合式题。
2、培养学生计算四则混合式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中括号的使用方法。
教具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准备题:
先说出运算顺序,再口算。
(1)250-200+50
(2)250×200÷50
(3)250+200×50
(4)250-200÷50
提问: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运算的`顺序是什么?
如果只有乘除法,运算的顺序是什么?
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怎么做?
二、新课:
1、板书课题:式题
2、概括总结在一个算式里,只含有同级运算时的运算顺序。
出示例1:(1)460-180+270-320
(2)250×40÷125×8
学生独立计算,订正。
问: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按什么顺序计算?
师:我们通常把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把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问:(1)题里只有加减法,我们就说它只含有什么运算?
(2)题呢?
问:在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级运算,应当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
结论:
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的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演算。
3、总结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时的运算顺序。
出示例2:(1)480-126×5÷21
(2)136÷17+12×4
问:第(1)题中含有哪些运算?第(2)题中含有哪些运算?
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应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
总结:
在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再做第一级运算。
4、练一练: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1)76+24-31+19(3)260+125×8÷10
(2)190÷5×10÷10(4)÷25-20×4
5、出示例3:(1)2000÷(25-20)×4
师: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2)3024÷
师:“”叫中括号。
这道题有哪几种括号?先算哪一步,再算哪一步?
板书:3024÷
=3024÷
=3024÷252
=12
总结: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练一练: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1)320÷
(2)×6
三、巩固练习:
先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50-50+25-5150×50-25×5150÷50×25×5
150÷50+25÷5150+50÷25+5150-50+25×5
四、作业:
p35-1、2、3
五、板书设计:
篇5:整数、小数混合运算和应用题
(4)应用题④
教学目标 :
1.初步掌握两个物体运动中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数量关系。
2.会解答比较容易的相遇求路和相遇求时间的行程问题。
3.培养学生的审题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教学重点:“相遇求路程”、“相遇求时间”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 :理解相向运动中每经过一个单位时间,两个物体距离的变化。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1.导入 新课
(1)口答下列问题。
①一辆汽车3小时行驶120千米,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②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40千米,行120千米要多少小时?
③张华每分钟走60米,照这样3分钟共走多少米?
(2)引导学生概括速度、时间、路程三者间的关系。
(3)出示准备题。
①读题。②请两个学生依据准备题,相对走一走后,出示投影并观察两人运动情况。③填表讨论:出发3分钟后两人之间的距离变成了多少?两人所走路程的和与两家的距离有什么关系?④交流小结:出发3分钟后两人之间的距离变成0,即两个相遇,相遇时两人所走的路程和正好是两家的距离。
2.新课展开
一,审清题意。
(1)出示例5,学生读题。
(2)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
设问:题中已经告诉我们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4分后在校门口相遇及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
二,理清思路。
在学生审清题意的基础上,抓住句号分析,引导学生探究两种解题思路。
(1)讨论①求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就是求什么?②怎样求两人4分钟所走的路程和?
(2)交流小结: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全班学生交流。明确:求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就是求两人4分钟所走的路程和。求两人4 分钟所走的路程和,只要先求小强、小丽4分钟各走多少米,再加起来。还可以先求小强小丽两人1分钟所走的路程,再乘以时间4分钟。
(3)教师投影演示讲解第二种解题思路,1分钟后两人走65米加70米,2分钟呢?2个65米和加70米的和,3分钟呢?3个65米70米的.和,4分钟呢?4个65米70米的和。4分钟所走的路程,正好是两家的距离。
三,解答看书。
(1)在理清思路上的基础收,独立试做(分别由两名学生板演两种方法),学生解题后看书对照,检查解题方法和步骤,再说一说是怎样列式的,各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的?
第一种解法 第二种解法
65×4+70×4 (65+70)×4
=260+280 =135×4
=540(米) =540(米)
答:他们两家相距540米。
(2)引导学生概括出两种解题思路:①先求两人各自所走的路程,再加起来。②先求两人每分钟所走的路程的和(即速度和),再注4分钟两个所走的路程和。
(3)讨论:比较两种方法哪种简便?两种解法间的联系是什么?
(4)交流小结:第二种解法比较简单。其实第二种解法是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在学生读书后,又引导学生比较两种解法的特点和内在联系,使学生在比较中正确掌握所学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的品质,培养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
3.巩固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第1题。(两种方法解答)
设问:用两种方法解答,各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的?
(2)完成“做一做”第2题。(选用一种解法解答)
(3)说出算式所表示的意义。练习十四第3题。
75+75×2表示( ),
69×2表示( ),
75×+69×2表示( ),
75+75×2+69×2表示( ),
75+(75×2+69×2)表示( )。
(4)书面练习。完成练习十四第1、2题。
4.全课小结 (略)
【混合运算应用题】相关文章:
1.分数混合运算
2.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6.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10.混合运算的教学设计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