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汪国真《回首》阅读答案

汪国真《回首》阅读答案

2024-09-29 08:11:2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tanloo”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汪国真《回首》阅读答案,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汪国真《回首》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带来帮助,欢迎大家分享。

汪国真《回首》阅读答案

篇1:汪国真《回首》阅读答案

曾总想穿过

那段最无瑕的时光

去实现所有缤纷的梦想

当回首深深浅浅的脚印

不禁顿足扼腕

恨冬日太短 夏日不长

真想把还没有走完的青春

重新再走一遍

便知该如何珍惜

每一抹黄昏 每一缕霞光

叹只叹光阴不肯倒流

从此,再也不敢懵懂与疏狂

19 诗中“最无暇的时光”指的`是什么?(2分)

20 诗中“深深浅浅的脚印”指的是什么?作者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诗的第二节中哪一句也用了这种修辞手法?它指的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

1.青春的美好时光/童年

2.深深浅浅的脚印就是走过的足迹,就是过往.

用的比喻的修辞手法

便知该如何珍惜每一抹黄昏,每一缕霞光.指的是美好的事物。

篇2:《回首 汪国真》阅读答案

《回首 汪国真》阅读答案

回首

汪国真

曾总想穿过那段最无瑕的时光 真想把还没有走完的青春

去实现所有缤纷的梦想 重新再走一遍

当回首深深浅浅的脚印 便知该如何珍惜

不禁顿足扼腕 叹只叹光阴不肯倒流

恨冬日太短 夏日不长 每一抹黄昏 每一缕霞光

从此,再也不敢懵懂与疏狂

23.阅读上面诗歌,请从文学欣赏的一两个角度进行赏析。(5分)

参考答案:

2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的青春时光的无限追忆。诗中用了大量的比喻、“深深浅浅的脚印”比喻过往的足迹,“每一抹黄昏、每一缕霞光”比喻美好的事物,作者叹息时间过得太快,感叹自己让过去的`美好时光就在懵懂与疏狂中飞快的流逝,还表达了诗人想把还没有走完的青春再重复走一遍的感情。这首诗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珍惜我们现有的青春。

篇3:选择汪国真阅读答案

选择汪国真阅读答案

选择是一首现代诗歌,各位同学,下面就是选择汪国真阅读答案,请看:

选择汪国真阅读答案

你的路

已经走了很长很长

走了很长

可还是看不到风光 看

不到风光

你的心很苦很彷徨

没有风帆的船

不比逝世了强

没有罗盘的风帆

只能四处往流落

假如你是鱼不要留恋天空

假如你是鸟不要痴情海洋

问题:1.这首诗通篇采用_________似于读者__________交谈给人以平易近人的感受

3.第三节运用的'修辞,强化了选择的根本意义,即______________

4.第二节中诗人运用_______的手法,揭示未来人生方向的重要性,这也是_______重要前题。

答案:

1.这首诗通篇采用第二人称,似于读者直接交谈,给人以平易近人的感受

3.第三节运用的修辞,强化了选择的根本意义,即不要去选择原本不属于或者不适合自己的东西。

4.第二节中诗人运用象征的手法,揭示未来人生方向的重要性,这也是选择的重要前题。

篇4:汪国真《山高路远》阅读答案

汪国真《山高路远》阅读答案

山高路远

汪国真

呼喊是爆发的沉默

沉默是无声的召唤

不论激越

还是宁静

我祈求

只要不是平淡

如果远方呼唤我

我就走向远方

如果大山召唤我

我就走向大山

双脚磨破

干脆再让#from 本文来自学优高考网www.gkstk.com,全国最大的'高考资源网 end#夕阳涂抹小路

双手划烂

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10、这首诗主要运用了 和 的表现技巧。(2分)

11、说说“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这两句诗的含意。(3分)

参考答案:

10、象征 拟人

11、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只要有脚,再长的路也不怕;只要是人,再高的山也能攀登。(1分)这两句诗告诉我们:人只要有志气,就没有做不了的事情。(1分)表达了一种强烈的自信心和进取心。(1分)

篇5:《山高路远》汪国真阅读答案

山高路远

汪国真

呼喊是爆发的沉默

沉默是无声的召唤

不论激越

还是宁静

我祈求

只要不是平淡

如果远方呼唤我

我就走向远方

如果大山召唤我

我就走向大山

双脚磨破

干脆再让#from 本文来自学优高考网www.gkstk.com,全国最大的高考资源网 end#夕阳涂抹小路

双手划烂

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10、这首诗主要运用了 和 的表现技巧。(2分)

11、说说“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这两句诗的含意。(3分)

参考答案:

10、象征 拟人

11、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只要有脚,再长的路也不怕;只要是人,再高的山也能攀登。(1分)这两句诗告诉我们:人只要有志气,就没有做不了的事情。(1分)表达了一种强烈的自信心和进取心。(1分)

篇6:《热爱生命 汪国真》阅读答案

《热爱生命 汪国真》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6题。

热爱生命

汪国真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13.汪国真是当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文字浅显而意境深远,一度在大中学生中广为流传。这首诗通篇用两种不同心态的________,来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对比 对生命的思考和热爱

14.这首诗共四节,从结构上看前三节是___________关系,最后一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并列 总结全诗,点明主旨

15.第三节诗中,“寒风冷雨”指的是__________,“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请用自己的话,阐释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挫折阻力等 既然我们选定了人生的.目标,那么我们要做的只能是永远向前,决不回头。

16.读了这首诗,你觉得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态度来对待生命?

答:

参考答案:热爱生命,不计结果,不畏风雨。(意思对亦可)

【语言运用】

17. 仿写诗句: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

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我原想捧起一朵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

篇7:《回首》语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回首》语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①出门前,母亲怯怯地望着天空,一副欲说还休的样子。三十年了,她们俩面对面时,她总是这样的神态,撒娇亲昵在她们之间从未出现过。她两岁时被父母送给亲戚收养,原因是他们想要个儿子,她却是第四个女儿。

②因是太近的亲戚,她的身世从未被保密过,依旧喊他们爸爸妈妈,但心的距离,却越隔越远,随着她渐渐长大,她开始怨恨他们,只是用所谓的修养遮掩起来罢了。每次回去,她找不到回娘家的亲昵之感,而是像做客,他们也像待客般客套,惟恐招待不周。

③无所眷恋,每次离开,她总是匆匆而去,从不回头,惟恐一回首的瞬间,相送的人早已回去,落得更多凄凉在心头。

④这一次,她侧着身体,顶着风沙,向长途车站的方向艰难移动,一种叫做孤独或者落寞的东西在心里挤呀挤的,忽然,她想转身,想知道有没有目光追随在自己背后。只这一眼,似乎所有的风沙都已静止:风沙里,父亲紧紧拽着母亲的胳膊,她似乎在挣扎着,要向她离去的方向移动。

⑤那是第一次,她看见苍老已经佝偻了他们的身体,染白了他们的鬓角,那种父母对儿女的牵挂,只有在面对她的背影时,才会肆无忌惮地流露出来。

⑥显然,她的转身让他们意外。他们先是愕然,然后,母亲飞快地揉揉眼睛,好像风把沙子吹进眼里了。她的泪,刷地流下来。风没有把沙子吹进她眼里,她知道,让母亲落泪的也不是沙子,而是她心里有爱却不能表达。

⑦那天,她留在了小城,一整夜他们都在聊天,那些带着些许谴责的话,她没有去问,因为,在风沙中回首的刹那,她穿越了他们苍茫的眼神,知道了属于她的那份爱一直搁置在他们心里。

⑧在每个孩子呱呱坠地时,都会有一份爱与牵挂随之诞生在父母心里,无论以怎样的方式和孩子分离,这份爱都会扎根在每一位父母的生命里。所以,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应该学会适时回首,看看有没有一份不曾感知的爱,被丢在了身后。

(选自《感动文摘》第9期)

1.本文围绕“回首”写了什么事?抒发了怎样的情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2分)

2.第4小节划线句中加点处的“风沙都已静止”该如何理解?(14分)

3.请选出下面对各小节划线和加点处的理解有明显错误的一个( )(22分)

A.第1小节中的划线句,是表现母亲因从小把女儿送给亲戚而心存愧疚,想表达对女儿的爱或说些道歉的话而难以开口的尴尬。

B.第2第5小节中的划线句,是表现父母通过对女儿的殷勤招待来弥补送女的过错,面对女儿离去的背影的目送难舍表达对女儿深深的爱和牵挂。

C.第6小节中的四个加点“她”,应分别指代“母亲”、“母亲”、“女儿”、“母亲”。

D.第8小节中的划线句,是说在生活过程中不要被风尘迷住双眼,要经常回顾和发现亲人对你所表现的爱,去感受亲情的温暖。这句话也是本文的中心句。

4.第7小节中说“一整夜他们都在聊天”,根据上下文的'内容,请推想他们会聊些什么内容呢?把要点写在下面横线上。(21分)

5.下面两则材料告诉了我们“家”意味着什么,请结合材料加以概括。(21分)

(1)在美国洛杉矶,有一位醉汉躺在街头,警察把他扶起来,一看是当地的一位富翁。当警察说要送他回家时,富翁说:“家?我没有家。”警察指着富翁的别墅说:“那不是你的家吗?”“那是我的房子。”富翁说。

(2)卢旺达内战期间,热拉尔本有一个40口人的大家庭,可战争使他的亲人有的离散,有的丧生。当他历尽艰险找到5岁的女儿时,第一句话就是“我有家了”。

参考答案:

1.本文写了离家时偶儿一次回头发现父母在风尘中目送不舍的情景而终于感受永远的父母之爱;(1分)抒发了自己对误解甚至怨恨父母的内疚和自责之情。(2分。意对即可)

2.参考:这是一种心理感受,并不是风沙真的静止,而是当作者意外看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和牵挂时内心的震惊,脑海中只有父母挣扎的情景,心中对父母的所有怨恨没有了。(2分。合理即可)

3.C(3分,C句中的“她”应为“女儿”、“女儿”、“女儿”、“母亲”)

4.参考:①这么多年来内心孤独的生活情况。 ②对父母之爱的向往。 ③对错怪父母的内疚自责与道歉。 ④当时回头见到父母在风沙中依依不舍的情景的心理。 ⑤对父母这份永久的爱与牵挂的感激。 ⑥今后生活的设想等等。 (共3分。能答到3点得全分,但不能有对父母谴责的内容。视内容、语言给分)

5.答案示例:家不等于房子,仅仅有亲人也是不够的,它意味着亲情、温馨和关爱。(3分,只要意思对即可,酌情给分)

篇8:《走向远方》汪国真阅读题及答案

《走向远方》汪国真阅读题及答案

《走向远方》

是男儿总要走向远方,走向远方是为了让生命更辉煌。走在崎岖不平的路上,年轻的眼眸里装着梦更装着思想。不论是孤独地走着还是结伴同行,让每一个脚印都坚实而有力量。

我们学着承受痛苦。学着把眼泪像珍珠一样收藏,把眼泪都贮存在成功的那一天流,那一天,哪怕流它个大海汪洋。

我们学着对待误解。学着把生活的苦酒当成饮料一样慢慢品尝,不论生命经过多少委屈和艰辛,我们总是以一个朝气蓬勃的面孔,醒来在每一个早上。

我们学着对待流言。学着从容而冷静地面对世事沧桑,“猝然临死而不惊,无故加这而不怒”,这便是我们的大勇,我们的修养。

我们学着只争朝夕。人生苦短,道路漫长,我们走向并珍爱每一处风光,我们不停地走着,不停地走着的我们也成了一处风光。

走向远方,从少年到青年,从青年到老年,我们从星星走成了夕阳。

[习题]

1、划线句中的“梦”和“思想”在诗中的具体含义是什么(不超过10个字)

2、“是男儿总要走向远方,走向远方是为了让生命更辉煌”一句在文中的含义及作用分别是(30个字内)

3、“把眼泪像珍珠一样收藏”、“把生活的苦酒当成饮料一样慢慢品尝”这两个新鲜的比喻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4、最后一段的意思,与以下各句哪句最接近

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C、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答案]

1、就诗题来看,“梦”应指理想;这诗的.结构看,2-5节分说,是主体,均言“对人生的思考”,“思想”即此义。

2、启示人们“不能甘于平庸,要有理想,且为之奋斗”。作用是“统摄全诗”。

3、理解两个比喻的语境,2段中“把眼泪都贮存在成功的那一天流”极言“坚韧”,3段则言“乐观”,问题的答案要围绕这些意思,可为:抒写坚韧、乐观的人生态度,鼓励人们去为理想而奋斗。

4、尾段包含了这样的意思:生命不息,求索不止。故答案为B。

篇9:回首略谈孝文化阅读答案

叶小文

①明天母亲节,给母亲献一束什么花?外国人是康乃馨,国人则往往是萱草花,又名忘忧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感恩慈母爱,不妨回首略谈孝文化。

②不可否认,孝文化一度贯穿于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构成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根基,浸染于华夏儿女的心灵深处。

③不必讳言,封建孝道将千年文明古国桎梏得万马齐喑。鲁迅说,封建礼教只剩下“吃人”的狰狞面目。

④孝文化精华与糟粕混杂,应对其有扬有弃,革除传统孝道中“三纲五常”的封建杂质和“埋儿奉母”的愚昧成分,找回其有助于克服迷心逐物的现代病的根本意义。

⑤何为迷心逐物的现代病?现代化使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可精神世界却缺少了关照。现代的人们拥挤在高节奏、充满诱惑的现代生活中,人心浮动,没有片刻安宁。欲望在吞噬理想,多变在动摇信念,心灵、精神、信仰在被物化、被抛弃。如果失落了对自身存在意义的终极关切,人,靠什么安身立命?

⑥安身立命即“生命的安立”,作为中国文化的传统话题,不仅是儒家的追求,也是儒释道的通义。这一话题可演绎为关于生命的三条约定:热爱生命,追求幸福——这是安身立命的基本约定,也是今天现代化的动力;尊重生命,道德约束——这是追求幸福的集体约定;敬畏生命,终极关切——这是追求幸福的未来约定。现代化和市场经济不断放大、满足着安身立命的基本约定,但也难免刺激、放任个体对物质享受的过度追求,不断洗刷甚至消解追求幸福的集体约定和未来约定。于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近利远亲、见利忘义、唯利是图、损人利己,甚至“要钱不要命”的道德失范现象,反而在促进生活提高、人类进步的现代化浪潮中沉渣泛起。

⑦ “人,在发觉诊治身体的药石业已无效时,才能急着找出诊治心灵的药方。”继承和弘扬孝文化之合理内核,有助于找回尊重生命、敬畏生命这两条约定,治疗迷心逐物的现代病。孝的本质之一是“生命的互相尊重”。孝文化所倡导的“善事双亲”、“敬养父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不仅要求我们尊重自己父母的生命,也要尊重、关爱他人的生命,从而扩展为对上孝敬、对下孝慈、对亲友孝悌、对国家孝忠,将“亲其亲、长其长”的家人之孝升华为“助天下人爱其所爱”的'大爱。孝的本质之二是“敬畏”。人不应敬畏鬼神,但不能没有敬畏之心。宗教的原理是敬畏神,孝文化的原理是敬畏人——敬畏父母、敬畏长辈、敬畏祖先,“家有近祖,族有宗祖,慎终追远,直至始祖”。如果说金钱、利益可以洗刷和消解人伦道德,诱使民德“变薄”,那么,“慎终追远则民德归厚矣”。

⑧亚当?斯密(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选者注)写过《国富论》,也写过《道德情操论》,意在市场经济必须有道德约束。但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克服迷心逐物的现代病、唤回人们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始终是一道未解的难题。今天,我们正多方努力,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妨打开视野,有容乃大,包括回首孝文化,肃清其附着的污泥浊水,找出其相通之普遍价值,发掘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需要的可用功能。

⑨爱乡方爱国,尽孝常尽忠,“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篇10:回首略谈孝文化阅读答案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孝文化的精华和糟粕分别指什么?

3.本文本论部分的结构是( )(只填序号)

A.并列 B.对比 C.递进 D.总分

4.第⑥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5.为什么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克服迷心逐物的现代病、唤回人们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始终是一道未解的难题”?面对这道难题我们中学生能做些什么?

【汪国真《回首》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1.《回首 汪国真》阅读答案

2.汪国真诗歌

3.汪国真爱情诗

4.汪国真经典语录

5.汪国真散文

6.汪国真名言名句

7.汪国真唯美经典语录

8.汪国真的语录

9.汪国真离别诗歌

10.汪国真经典语录荟萃

下载word文档
《汪国真《回首》阅读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