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关于西藏巴松错的导游词

关于西藏巴松错的导游词

2024-09-27 07:48:0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陈生”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关于西藏巴松错的导游词,下面就是小编整理后的关于西藏巴松错的导游词,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西藏巴松错的导游词

篇1:关于西藏巴松错的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欢迎大家到巴松措来游览观光。巴松措又名措高湖,藏语中是“绿色的水”的意思,是红教(藏传佛教宁玛派)的一处著名神湖和圣地。巴松措湖面海拔3700多米,长约18千米,平均宽度1.5千米左右,湖面面积约25平方千米,最深处可达120米。位于林芝地区巴河上游的高峡深谷里。虽然巴松措深藏在交通闭塞、远离城镇的山沟里,但它却以其林木繁茂和群山耸立中的那一池碧水而广为外界所知,成为林芝地区最早的著名风景区之一。1994年,被世界旅游组织列人世界旅游景区。,被国家林业部授予国家森林公园称号。,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各位游客朋友,巴松措景区集雪山、湖泊、森林、瀑布牧场、文物古迹、名胜古刹为一体,景色殊异,四时不同,名类野生珍稀植物汇集,实为人间天堂。巴松措湖水清澈见底,四周环绕的雪山倒映其中。沙鸥、白鹤浮游湖面,湖水透明可见,游鱼如织,情趣盎然。每到春季,湖四周群花烂漫,雪峰阵列并倒影湖中,景色宜人至极。秋季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天空碧蓝如洗,火红的枫叶折射灿烂的阳光,倒影在碧蓝的湖面,景色美不胜收。冬季山上积雪皑皑,但山下植被茂密,有青枫、桦树、松树、柏树、杜鹃等多种树木连成一片绿色世界。这里不仅具有森林和经济价值较髙的资源,而且还有许多鸟、兽出没于林中,形成了一个得天独厚的优美环境,给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提供着丰富的天然资源。

各位游客朋友,巴松措湖国家森林公园最具代表性的,也是最令人难忘的是星罗棋布的湖泊、傲视苍穹的冰川雪岭、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宽阔如茵的花海草场、峭拔奔涌的峡谷急流等组成的自然景观。公园规划范围内4100余平方千米的湖面和土地,在上一个冰川期大部分为冰川所覆盖,随着气候变暖,冰川后退,堰塞成湖,才形成了今天这里串串湖泊与蓝天、白云、雪山、冰川相映,与峡谷、森林、草原、花海相依,冬雪、纯花、夏绿、秋黄四时变换的动人自然景观。又因为地理环境相对封闭,没有人类长期开拓经营的痕迹,这里的一切自然景色都以其纯净无污染的原生状态呈现在人们面前,给人以回归自然、天人合一的超凡感受。湖面冬季不结冰,湖水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和冰雪融水,这里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水利资源。巴松湖湖面平静,典型的冰川地貌如“V”形谷、角峰、冰斗等特征非常齐全。雪峰点缀着绿色的世界,鸟儿在林中唱着欢快的歌曲,鱼群在湖中戏水,翻起雪浪的河水在山谷中奔腾。这里不仅有山有水,而且还流传着许多民间传说。听当地的长辈叙述,会时而把我们带到格萨尔王与魔王厮打的古代战场,时而把我们带到巴松湖形成的神化演变中。每一座山峰、每一个峡口、每一个古迹、每一个自然现象都有一个精彩的叙述。这里不仅是开辟旅游的处女地,而且也是一个收集民间传说的宝库。距湖尾约3千米靠南岸有一座面积约为多平方米的湖心岛,上有一座宁玛教的古庙一措松庙,内有立供佛“古如扎”。每年有许多香客从四方专程前来转湖,进殿点酥油灯、烧香、祈祷。

各位游客朋友,距景区岸边大约一百米处有一座小岛名为扎西岛,传说该岛是空心岛,即岛与湖底是不相连而漂浮在湖水上的。虽然只是个传说,却让人觉得颇为神奇,你到岛上也不妨试试在岛的某些地方跺跺脚,看是否有空心的感觉。小岛上有唐代的建筑“措宗工巴寺”,是西藏有名的红教宁玛派寺庙,建于唐代末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措宗寺为土木结构,上下两层,殿内主供莲花生、千手观音和金童玉女。寺南有一株桃和松的连理树,春天时,桃花与青松相映,煞是好看。

各位游客朋友,巴松措湖南岸一处小溪边,有一充满神奇传说的“求子洞”。传说这个小洞曾被莲花生大师加持过,来此求子甚为灵验。湖西北还有一块5平方米大的巨石,巨石中心有一可供一人钻过的洞,据说能钻此洞可消灾除病。离此不远的沙滩上,还有莲花生修行洞。湖西岸有格萨尔王试箭处,据说在每年的四月十五日那天,会在碧蓝湖水下面的湖底中心线长出一条长长的白色带子,当地人盛传那是献给格萨尔王的一条巨大的白色哈达。各位朋友,欣赏完格萨尔王试箭处,我们再前往下一个景点。

篇2:关于西藏巴松错的导游词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林芝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__。

巴松错又名错高湖,藏语中是“绿色的水”的意思,湖面海拔3700多米,湖面面积达6千多亩,位于距林芝地区工布江达县50多千米的巴河上游的高峡深谷里,是红教的一处著名神湖和圣地。巴松措在1994年被评为国家风景名胜区,同时被世界旅游组织列入世界旅游景区(点),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20被国家林业部授予国家森林公园称号。

巴松措景区集雪山、湖泊、森林、瀑布牧场、文物古迹、名胜古刹为一体,景色殊异,四时不同,名类野生珍稀植物汇集,实为人间天堂。

巴松错最好的季节是秋天,天高气爽风清云淡,从湖岸到山岭漫山遍野皆层林尽染,丰富的色彩、静逸的环境,是摄影爱好者对胶卷进行“谋杀”的大好时机。由于湖岸边林木密布使得拍摄湖心扎西岛较为困难,需要往巴松错度假村背后的山林上爬,才能有机会居高临下地拍摄到湖心小岛犹如一颗宝石般镶嵌在碧绿湖中的美景。除了这样的景象外,巴松错边一般的拍摄题材以小景为多,需要摄影者独具慧眼去发现。

巴松措位于距林芝地区工布江达县50多千米的巴河上游的高峡深谷里,是红教(藏传佛教宁玛派)的一处著名神湖和圣地。虽然巴松错深藏在交通闭塞、远离城镇的山沟里,但它却以其林木繁茂和群山耸立中的那一池碧水而广为外界所知,成为林芝地区最早为人所知的风景区之一。

巴松措湖水清澈见底,四周环绕的雪山倒映其中。沙鸥、白鹤浮游湖面,湖水透明可见游鱼如织,情趣怏然。每到春季,湖四周群花烂漫,雪峰阵列并倒影湖中,景色宜人至极。秋季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天空碧蓝如洗,火红的枫叶折射灿烂的阳光,倒影在碧蓝的湖面,景色美不胜收。

距岸边大约一百米处有一座小岛名为扎西岛,传说该岛是“空心岛”,即岛与湖底是不相连而漂浮在湖水上的。虽然只是个传说,却让人觉得蔚为神奇,你到岛上也不妨试试在岛的某些地方跺跺脚,看是否有空心的感觉。

小岛上有唐代的建筑“错宗工巴寺”,是西藏有名的红教宁玛派寺庙,建于唐代末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错宗寺为土木结构,上下两层,殿内主供莲花生、千手观音和金童玉女。寺南有一株桃和松的连理树,春天时,桃花与青松相映,煞是好看。

巴松错湖南岸一处小溪边,还有一充满神奇传说的“求子洞”。传说这个小洞曾被莲花生大师加持过,来此求子甚为灵验。湖西北还有一五平方米大的巨石,大石中心有一可供一人钻过的洞,据说能钻此洞可消灾除病。离此不远的沙滩上,还有“莲花生修行洞”。湖西岸有“格萨尔王试箭处”,据说在每年的-四月十五日那天,会在碧蓝湖水下面的湖底中心线长出一条长长的白色带子,当地人盛传那是献给格萨尔王的一条巨大的白色哈达。

巴松湖位于布江达县雪卡区境内,西距拉萨300多公里,南距川藏公路20多公里,交通条件较好。

巴松湖四面环山,气候温和,山高平均海拔4000多米,山上积雪皑皑,但山下植被茂密,有青枫、桦树、松树、柏树、杜鹃等多种树木连成一片绿色世界。这里不仅具有森林和经济价值较高的资源,而且还有许多鸟、兽出没于林中,形成了一个得天独厚的优美环境,给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提供着丰富的天然资源。

巴松湖长约18公里,平均宽度1.5公里左右,湖面面积约25平方公里,最深处可达120米。湖面冬季不结冰,湖水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和冰雪融水,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水利资源。距湖尾约3公里靠南岸有一座面积约为2000多平方米的湖心岛,上有一座宁玛教的古庙“错松庙”,内有立供佛“古如扎”。每年有许多香客从四方专程前来转湖,进殿进行点酥油灯、烧香、祈祷等宗教佛事活动。

巴松湖湖面平静,典型的冰川地貌如“V”型谷、角峰、冰斗等特征是那样的齐全。雪峰点缀着绿色的世界,鸟儿在林中唱着欢快的歌曲,鱼群在湖中戏水,翻起雪浪的河水在山谷中奔腾。这里不仅有山有水,而且还流传着许多民间传说。听当地的长辈叙述,会时而把我们带到格萨尔王与魔王厮打的古代战场,时而把我们带到巴松湖形成的神化演变中。每一座山峰、每一个峡口、每一个古迹、每一个自然现象都有一个精彩的叙述。这里不仅是开辟旅游的处女地,而且也是一个收集民间传说的宝库。

巴松湖国家森林公园规划范围内4100余平方公里的湖面和土地在上一个冰期大部分为冰川所覆盖,随着气候变暖,冰川后退,堰塞成湖,才形成了今天这里串串湖泊与蓝天、白云、雪山、冰川相映,与峡谷、森林、草原、花海相依,冬雪、纯花、夏绿、秋黄四时变幻的动人自然景观。又因为地理环境相对封闭,没有人类长期开拓经营的痕迹,这里的一切自然景色都以其纯净无污染的原生状态呈现在人们面前,给人以回归自然,物我齐一的超凡感受。

巴松湖国家森林公园最具代表性的,也是最令人难忘的,正是那由星罗棋布的湖泊、傲视苍穹的冰川雪岭、一望无际的原始森林、宽阔如茵的花海草场、峭拔奔涌的峡谷急流等组成的自然景观。

巴松湖国家森林公园所在区域在藏族文化传承和历史发展中也占有重要地位,神秘的戎堡、美丽的寺庙、格萨尔王的传说、独特的工布风情散发着持续的魅力。

公园的人文景观多姿多彩,公园所在区域在藏文化传承和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神秘的戎堡、格萨尔王的传说、以及独特的工布风情。是藏东地区社会、历史、文化、宗教、艺术等发展的缩影。

顶级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俗文化使巴松湖国家森林公园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理想之地。

篇3:关于西藏巴松错的导游词

巴松措位于西藏林芝地区工布江达县,海拔3700米左右,湖面面积达6千多亩,湖形状如镶嵌在高峡深谷中的一轮新月,长约12公里,是藏传佛教宁玛派的神湖和圣地。

巴松措景区集雪山、湖泊、森林、瀑布牧场、文物古迹、名胜古刹为一体,景色殊异,四时不同,名类野生珍稀植物汇集,实为人间天堂。

巴松错最好的季节是秋天,天高气爽风清云淡,从湖岸到山岭漫山遍野皆层林尽染,丰富的色彩、静逸的环境,是摄影爱好者对胶卷进行“谋杀”的大好时机。由于湖岸边林木密布使得拍摄湖心扎西岛较为困难,需要往巴松错度假村背后的山林上爬,才能有机会居高临下地拍摄到湖心小岛犹如一颗宝石般镶嵌在碧绿湖中的美景。除了这样的景象外,巴松错边一般的拍摄题材以小景为多,需要摄影者独具慧眼去发现。

巴松措位于距林芝地区工布江达县50多千米的巴河上游的高峡深谷里,是红教(藏传佛教宁玛派)的一处著名神湖和圣地。虽然巴松错深藏在交通闭塞、远离城镇的山沟里,但它却以其林木繁茂和群山耸立中的那一池碧水而广为外界所知,成为林芝地区最早为人所知的风景区之一。

巴松措湖水清澈见底,四周环绕的雪山倒映其中。沙鸥、白鹤浮游湖面,湖水透明可见游鱼如织,情趣怏然。每到春季,湖四周群花烂漫,雪峰阵列并倒影湖中,景色宜人至极。秋季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天空碧蓝如洗,火红的枫叶折射灿烂的阳光,倒影在碧蓝的湖面,景色美不胜收。

距岸边大约一百米处有一座小岛名为扎西岛,传说该岛是“空心岛”,即岛与湖底是不相连而漂浮在湖水上的。虽然只是个传说,却让人觉得蔚为神奇,你到岛上也不妨试试在岛的某些地方跺跺脚,看是否有空心的感觉。

小岛上有唐代的建筑“错宗工巴寺”,是西藏有名的红教宁玛派寺庙,建于唐代末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错宗寺为土木结构,上下两层,殿内主供莲花生、千手观音和金童玉女。寺南有一株桃和松的连理树,春天时,桃花与青松相映,煞是好看。

巴松错湖南岸一处小溪边,还有一充满神奇传说的“求子洞”。传说这个小洞曾被莲花生大师加持过,来此求子甚为灵验。湖西北还有一五平方米大的巨石,大石中心有一可供一人钻过的洞,据说能钻此洞可消灾除病。离此不远的沙滩上,还有“莲花生修行洞”。湖西岸有“格萨尔王试箭处”,据说在每年的-四月十五日那天,会在碧蓝湖水下面的湖底中心线长出一条长长的白色带子,当地人盛传那是献给格萨尔王的一条巨大的白色哈达。

篇4:西藏玛旁雍错导游词

玛旁雍错(Lake Manasarovar)在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城东35公里、岗仁波齐峰之南。其周围自然风景非常美丽,自古以来佛教信徒都把它看作是圣地“世界中心”,是中国湖水透明度最大的淡水湖,藏地所称三大“神湖”之一。它也是亚洲四大河流的发源地。

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象雄大藏经,俱舍论》中所记载的“四大江水之源”指的就是圣湖之母玛旁雍措。东为马泉河,南为孔雀河,西为象泉河,北为狮泉河。“玛旁雍措”--“不可战胜的碧玉之湖”,藏语里“玛旁”就是不败,无不胜的意思。

玛旁雍措最早名为“玛垂”,或“玛垂措”,是雍仲本教中广财龙王的名字。佛教经典说四大神湖中原有四大龙王,起初他们总是兴风作浪,危害人民。到了唐代藏王赤松德赞时期,莲花生大显神通,收服了四大龙王,使他们皈依佛法,逐渐成为藏传佛教的四大护法神。从此“玛垂措”也易名为“玛旁雍措”,有时写作“玛法木措”,藏语意为“永恒不败的碧玉湖”。

据说玛旁雍措是最圣洁的湖,是胜乐大尊赐与人间的甘露,圣水可以清洗人心灵中的烦恼和孽障。她是雍仲本教,印度佛教,印度教所有圣地中最古老,最神圣的地方,她是心灵中尽善尽美的湖,她是这个宇宙中真正的天堂,是众神的香格里拉,万物之极乐世界

在雍仲本教的教义中,玛旁雍措被说成是龙神的宫殿。本教中的“龙”是藏语klu的汉译,与汉文化“龙”的概念有所不同。

汉族所说的“龙”常常是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的特定动物。本教的“龙”并不以某种动物为原型,而是可以幻化为多种不同动物的人格神。它可以是鱼,也可以是蛇。本教经典《十万龙经》将它描述为人身蛇头、人身马头、人身狮头、人身熊头等。在很多壁画、唐卡上,它往往是以美人鱼的形象出现,人头蛇尾或人头鱼尾,十分漂亮。

藏族对龙神的崇拜由来已久。传说在托托日年赞之前的赞普,都是与龙女婚配的,著名的格萨尔王也是天神与龙女结合后生下的儿子。正是本教祖师辛饶米沃切与龙女结合生下女儿以后,龙女才不再害人。本教最原始的经典《黑·白·花十万龙经》说水中有五百座龙王殿,住在里面的龙神像人类一样在水底生儿育女,守着珍珠、珊瑚、九眼珠、松耳石等,过着富裕美满的日子。人们要想发财,就得供奉龙神。

在西藏,早期的本教徒称它为“玛垂措”,传说湖底聚集了众多的珍宝,于是以龙王之名“玛垂”命名。它在藏语中意为“永恒不败之湖”。曲尼多吉所著《玛旁雍措概说》中是这样介绍湖的形成的:玛旁雍措诞生之前,曾有一位菩萨心肠的国王木崩,在去往丛林的路上看到乐人们生老病死的苦状,便求教于其师:这些痛苦应属贤明君子吗?答道:应属于所有芸芸众生。国王便请教解除痛苦之法。答道:惟有布施。于是国王令人修了许多房子并邀请乐所有贫苦受难者为他们提供为期12年的温饱。随着烧饭的淘米水愈聚愈多,12年的光阴便成就了一个湖泊。

宗教历史传说

玛旁雍措得名于11世纪在此湖畔进行的一场宗教大战,它在藏语中意为“不可战胜的湖泊”。沿湖而建的佛寺甚多,现存8座。

《象雄大藏经》记载的四大江水之源指的就是圣湖之母玛旁雍措。东为马泉河,南为孔雀河,西为象泉河,北为狮泉河。“玛旁雍措”--“不可战胜的碧玉之湖”,藏语里“玛旁”就是不败,无不胜的意思。

岗仁波齐峰和玛旁雍措湖被誉为神山、圣湖的教派有: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印度佛教、印度教和耆教。

有的藏文史料认为此湖即汉族神话传说中西王母居住的瑶池,湖水是“圣水”,佛经谓“破坏与再生神”湿婆与其妻雪山神女常于此湖浴水嬉戏。梵语称此湖为玛那萨罗沃。阿里地区旅游部门在神山圣湖周围接待朝圣者和游客分别设有三个营地。

早期的本教教徒称它为“玛垂措”,传说湖的四边有四个洗浴门,东为莲花门。西为去污门,北为信仰门,南为香甜门,朝圣者绕湖一周到每个门洗浴,便能消除各种罪过。又传说湖底聚集了众多的珍宝。如能捕得一条鱼、拣到一粒石子、或拾到湖中鸥鸟的一根羽毛,将一生生活美满。另外时常有人取下身上的金银首饰,念念有词地抛入湖中,以示虔诚。

公元11世纪,便把已经沿用了很多世纪的“玛垂措”佛教化为“玛旁雍措”,即“永恒不败之碧玉湖”。湖水源于冈底斯山的冰雪。相传“圣湖”的水能 洗掉人们心灵上的“五毒”(贪、嗔、痴、怠、嫉),在湖口沐浴净身,灵魂得以洗礼,肌肤得以洁净。

古印度和佛教的宇宙观认为,四条流过印度大陆的河流发源于玛旁雍措,分别是Indus,Ganges,Sutlej和Brahmaputra,实际上只有Sutlej的源头是玛旁雍措,不过其它河的源头也在附近。

佛教徒认为,玛旁雍措是最圣洁的湖,是胜乐大尊赐予人间的甘露,圣水可以清洗人心灵中的烦恼和孽障。她是象雄雍仲本教、印度佛教,印度教所有圣地中最古老,最神圣的地方,她是心灵中尽善尽美的湖,她是这个宇宙中真正的天堂,是众神的香格里拉。万物之极乐世界。

在印度的神话中,玛旁雍措是大神Brahma用意念形成的,因为他的儿子在神山苦行后需要一个地方洗澡。因此印度教徒通常都会在转湖途中到湖中洗浴,而藏民一般只是步行或磕长头转,并不下水。至于旅行者,虽然在最温暖的时候湖水也很冷,而且湖边的风很大,但还是有很多人想藉此洗清一生的风霜和内心的不安。

很多书籍和经典描写玛旁雍措的水“像珍珠一样”,喝了以后能洗脱“百世罪孽”,几乎所有的藏族老百姓也会称赞玛旁雍措的水“很甜”。

从古至今,当人们提到岗底斯山时,自然不会忘记位于其脚下的玛旁湖那诱人的传说,以及与之密不可分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因为,作为历史和文化意义上的岗底斯山,实际上不能排除包括玛旁湖在内的周围其它的景观,它们应该成为岗底斯这座“文化山”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在与岗底斯山息息相关的历史背后,它还有它自己独立而神秘的文化现象。

无独有偶,在岗底斯山除了玛旁湖外,还有一面小湖,那就是楞伽湖。与玛旁湖相比,在历史上位于玛旁湖西面的楞伽湖则一直较受冷落,也不为一般人所知。这可能有诸多的原因。其中有一个原因是,人认为它是罗刹王的主要聚集地,印度古代《罗摩衍那的故事》中诱拐美女斯达的九头罗刹王就住在这里。尽管看上去它与玛旁湖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但一些旅游者声称他们在此湖边遇到一引起不吉利的征兆。湖边除了有座叫蔡切的寺庙常有旅游者前去观光、朝拜外,没有转经的道路。另外一个原因是,此湖周围没有温泉可以沐浴。在冬季湖周围气候寒冷,景色荒凉,仅就面积而言,楞伽湖也比玛旁湖小,只有70平方公里。同时楞伽湖形状不美。它唯一的一个优势是湖中有两个岛屿。这两个岛屿中,一个叫拉觉托,是野鸟的栖息地。另一个叫托布色玛。据说本世纪初曾有一位来自康区的佛僧在此独身一人隐闭修持达七年之久。

佛教徒还认为,玛旁湖和楞伽湖分别代表光明(或阳性)和黑暗(或阴性)。但他们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通过一条湖底的河道相互沟通的。相传,曾经在玛旁湖中有两条金鱼,有一次它们之间发生了冲突,进行了一场你死我活的较量。其中的一条金鱼招架不住便凿开了一条河道流到楞伽湖中。人们认为两湖之间的相互流通是件吉祥之事,如果河道干涸,两湖之间中断来往会引起人间的灾祸。

【关于西藏巴松错的导游词】相关文章:

1.西藏经典导游词

2.西藏然乌湖导游词

3.西藏景点导游词

4.西藏那曲导游词西藏导游词

5.关于西藏旅游景点导游词

6.西藏拉萨的导游词

7.西藏阿里导游词精选

8.西藏布达拉宫日语导游词

9.西藏布达拉宫英语导游词

10.西藏冈仁波齐导游词

下载word文档
《关于西藏巴松错的导游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