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太后简介
“xydiy”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梁太后简介,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梁太后简介,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梁太后简介
梁太后
中文名称: 梁太后
所属年代: 宋代
民 族: 党项族
生 卒 年: ?~1085
相关事件: 宋夏平夏城之战
生平简介
梁太后(?~1085)西夏惠宗秉常生母。西夏毅宗李谅祚死,秉常年7岁嗣位,梁太后摄政,任弟梁乙埋为国相。大安二年(1076),惠宗亲政。汉人李清建议联宋,以削弱梁氏势力。梁太后与□臣罔萌讹等定计杀李清,因禁惠宗于兴庆府(今宁夏银川)西皇陵所在的水砦。拥帝势力拥兵自卫。西夏统治集团面临分裂。宋神宗赵顼发兵来攻,五路并进,梁氏家族梁乙埋、梁永能、梁格嵬、梁讫多埋等领兵抵御,尽皆溃败,形势危急。梁太后改行坚壁清野,引敌深入,抄绝饷道,聚兵歼灭的战略,击退宋军。次年,西夏又出兵攻陷了宋朝新筑的永乐城(今陕西米脂西),造成宋兵员物资的巨大损失;但西夏亦因连年战争陷于疲弊,内部日益不和。梁太后命明惠帝复帝位,但仍掌握实权。大安十一年,病死。
篇2:窦太后简介
窦太后简介
孝文窦皇后(?—前135年),清河郡观津县(今河北省武邑县)人 。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引皇甫谧言,云窦后名猗房。
汉文帝刘恒的皇后姓窦,本是宫中的秀女,后被分赐给代王刘恒。刘恒一见到她就喜爱不已,很快窦氏就成了代王的宠姬,生一女二子。
公元前180年,吕后死后,大臣周勃等迎立刘恒为帝,是为文帝,当时刘恒的`正妃已死,便立窦姬为皇后。由于窦氏出身寒微,常劝文帝节俭,轻徭薄赋。
公元前157年,刘恒病死,太子刘启即位,是为景帝,窦氏为皇太后。第二年,窦氏便双目失明。
窦氏崇尚黄老的“清静无为”之道,但后来太子刘彻(汉武帝)即位后,重用儒生,推行儒教。窦太后为此大发雷霆,逼着汉武帝罢免了一些官员。
公元前135年,窦太后病逝于长乐宫,终年七十五岁,葬于霸陵。她的一生是极其幸运的,从秀女到宠姬再到皇后,她基本上没有经历什么风浪,这与她谦让律己,宽容豁达是分不开的。
篇3:高太后简介
高太后简介
高太后(公元1032~1093年),英宗皇后,神宗生母。实际执掌朝政9年,病死,终年62岁,葬于永裕陵(与神宗同处)。
高太后,毫州蒙城(今安徽省蒙城县)人,宋仁宗明道二年(公元l032年)出生于一官宦世家,其小姨为曹太后(仁宗皇后)。她4岁时被接入宫,公元1065年被英宗册封为皇后。元丰八年(1085年)神宗病逝,哲宗继位,因哲宗年幼,她以太皇太后身分听政。
高太后执政期间,“以复祖宗法度为先务,尽行仁宗之政”,起用保守派大臣司马光、吕公著、文彦博、范纯仁等,废除了宋神宗和王安石推行的新法,史称“元枯更化”又应西夏的要求,将王安石变法期间宋侵占西夏的安疆、葭芦,浮图、米脂四寨(今宁夏东部和陕西省北部)还给西夏。
高太后以崇尚节俭,办事公正特别是注意约束外戚和严守封建妇德而著名。她汲取五代时期封建伦理道德的沦丧,权臣武将跋扈横行甚至弑上篡位的教训,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特别注重宣扬儒家的封建礼教伦常观念。社会上也形成了一种“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潮,即程朱理学。
高后的弟弟高士林任内殿崇班很长时间,当时英宗想升他的官,高后谢绝说:“士林能在朝做官,已经是过分的恩典了,怎么好援照前代推恩后族的惯例?”神宗时几次要为高氏家族修建豪华的宅第,高太后都不答应,最后由朝廷赏赐了一片空地,自己出钱建造了房屋,没用国库一文钱。
高太后的两个侄子公绘,公纪都该升观察使,但她坚持不允。哲宗一再请求,才升了一级。一次高公绘呈上一篇奏章,请朝廷尊崇哲宗生母朱皇太妃和高太后的家族。高太后见奏召来公绘问道:“你文化水平不高,怎么能写出这样的奏章?”公绘说出了这是邢恕的主意并代为起草的,高太后不但不允所请还把邢恕逐出了朝廷。
由于高太后廉洁自奉,处事公正,所以她垂帘听政期间,朝政比较清明,她因此也被称为女中尧舜。
元祜八年(1093年)秋,高太后病重,召大臣吕防、范纯仁等入内,对他们说:“我死以后,皇上(哲宗、是不会再重用你们的了。你俩应当有自知之明,早些主动退避,让皇上另用他人,免得遭祸。”几天后,高太后病死于汴京。终年62岁,谥号为宣仁圣烈皇后。
篇4:胡太后简介
胡太后
胡太后(?~528)
北魏宣武帝皇后,孝明帝母。谥灵。安定临泾(今甘肃泾川北)人。延昌四年(515),孝明帝即位年幼,胡太后得到妹夫宗室元叉、宦官刘腾的保护、支持而听政。正光元年(520)被元叉、刘腾幽囚,孝昌元年(525)杀元叉,再度临朝摄政。其时北魏统治危机四起,北方边镇守将和州郡官吏腐化贪污,府户、镇人积忿已久。神龟二年(519)京都羽林、虎贲由于武人待遇不平,近千人暴动。元澄、袁翻建议改革边镇用人,魏兰根建议改府户为民,胡太后都不采纳,反而实行崔亮所制停年格,按年资用人,吏治益趋腐败。胡太后迷信佛教,大建佛寺。洛阳永宁寺之壮丽,伊阙石窟寺之宏伟,都是民脂民膏凝成。其奢侈浪费导致公私穷困,民不聊生。正光四年六镇起义爆发,给北魏统治以致命打击。关中陇右以及山东、河北地方的汉族和少数族人民,随即纷纷起兵。南朝降人萧宝寅又利用时机,据关中叛乱。同时,梁朝派军北伐,孝昌二年夺取寿春,次年占领涡阳,北魏疆土日蹙。北魏军队败多胜少,拓跋氏统治岌岌可危。而胡太后还宠任嬖郑俨、徐纥等,政事益加腐败紊乱。胡太后害怕儿子年龄渐长,于己不利,武泰元年(528)与郑、徐合谋杀死十九岁的孝明帝,立临洮王子三岁的元钊为帝,天下哗然。当时虽镇压了一部分起义,但兵势强盛的并、肆、汾、唐、恒、云六州讨虏大都督尔朱荣从并州进军洛阳,在河阴溺死胡太后及幼主,并杀诸王、高官等两千余人,实际上结束了统一的北魏政权
篇5:冯太后简介
冯太后
冯太后(441~490)
北魏文成帝皇后,太和元年(477)至十四年间一系列改革的实际主持者。谥文明。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县)人。和平六年(465)献文帝即位,尊为皇太后。太后执政,定策诛杀专权跋扈的丞相乙浑。献文帝非太后所生,听政后诛除太后内宠。皇兴五年(471)献文帝禅位于五岁的太子拓跋宏(见魏孝文帝元宏),自己仍过问大政。承明元年(476)冯太后毒死献文帝,再度临朝称制达十四年。她聪明果决,猜忍而长于权术,以重管、重罚驾御群臣,为其所用。
北魏百官原无俸禄,冯太后称制时,太和八年定每户增调帛三匹、谷二斛九斗,充百官俸禄。称为“班禄”。班禄以后,贪赃满一匹者处死。规定地方守宰任期按“治绩”好坏为定,不拘年限。太和九年采纳给事中李安世建议,实行均田制,使农民附着于土地,劳力得以利用,荒田得以垦辟。北魏原来没有户籍制度,由宗主管理户口,称宗主督护制。因此宗主荫庇人口甚多,往往三五十家合为一户。在九品混通制之下,赋役负担不匀,政府收入也受影响。九年或十年初,李冲建议,仿古制立党、里、邻三长,用以代替宗主督护的统治(见三长制)。定民户籍,按户征发调役,当时反对李冲建议者很多,冯太后力排众议,认为立三长则荫庇的户口可以检出,课调可有常准,决定实行。结果不汉北魏本土见效,由南朝归于北魏的淮北州郡户口,几十年间也比属南朝时大见增长。冯太后主持制定的三长制、均田制和新的租调制三者配合实行,为孝文帝迁洛以后的繁荣富庶打下了基础。
篇6:宣仁太后简介
宣仁太后
中文名称: 宣仁太后
又 名: 高太后
性 别: 女
所属年代: 宋代
民 族: 汉族
生 卒 年: 1032~1093
相关事件: 元祐更化
相关人物: 司马光 文彦博
生平简介
高太后(1032~1093)即北宋宣仁太后。亳州蒙城(今安徽)人。英宗皇后,神宗时尊为皇太后。元丰八年 (1085年)哲宗以年幼即位,尊为太皇太后,秉朝政,起用司马光等为相,废除王安石新政,放逐变法派,史称元沘更化。且割地西夏,与之妥协。死后,哲宗才得以亲政。
篇7:张梁简介
广宗之战
东汉中平元年(184年)八月至十月,在黄巾农民起义中,黄巾军张梁部在广宗(今河北威县东)被汉左中郎将皇甫嵩部击灭的作战。
中平元年六月,卢植被拘押回京,灵帝另调河东(郡治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城)太守董卓为东中郎将,指挥广宗战事。董卓在下曲阳(今河北晋县西北)被张角击败.获罪罢职。八月底,汉廷再以皇甫嵩代董卓率军继续围攻广宗。此时,颍川(郡治阳翟,今河南禹县)、陈国(治所今河南淮阳)、汝南(郡治干舆,今河南平舆北)、东郡(郡治濮阳,今河南濮阳市西南)等各路黄巾军已相继失败,南阳黄巾军困守宛城(今河南南阳市),广宗黄巾军已成孤军。又恰值张角病死,义军失其统帅,士气受挫。在此不利形势下,张梁继续率义军与皇甫嵩激战。义军部众精勇,皇甫嵩围攻一月有余,仍不能胜,作战持续到十月,黄巾军因接连击败卢植、董卓,皇甫嵩也久攻不下而戒备松懈。皇甫嵩乘机于夜勒兵,鸡鸣出兵,突袭义军阵地。义军仓猝应战,大战至午,遂被击溃。张梁战死,3万人被杀,5万余人赴河而亡。皇甫嵩入广宗,悉虏义军家属,焚烧大批辎重,将张角“剖棺戳尸,传首京师”(《后汉书·皇甫嵩传》)。
点评:此战,皇甫嵩乘黄巾军久攻不下而戒备松懈之机,一举歼灭河北黄巾主力,使河北黄巾主力损失殆尽。
篇8:梁睿简介
梁睿
梁睿(531—595.4.13),字恃德,安定乌氏(今甘肃泾川县北)人,隋朝名将。
梁睿的父亲梁御曾为西魏太尉。梁睿“少沉敏,有行检”(《隋书·梁睿列传》)。宇文泰任西魏相国时,因为梁睿是功臣之子,所以将其收养于宫中数年,并命诸子与梁睿交游,同师共业,交情甚厚。
梁睿七岁袭爵广平郡公,累加仪同三司。魏恭帝时加开府,改封为五龙郡公,拜渭州刺史。宇文泰之子宇文觉登基为北周皇帝后,征为御伯。不久出为中州刺史,镇守新安,以备北齐。因数次击败北齐入寇之军,宇文觉拜梁睿为大将军,进爵蒋国公,入为司会。后跟随齐王宇文宪抗拒齐将斛律光于洛阳,每战有功,升官为小冢宰。周武帝宇文邕时任敷州刺史、凉州安州总管,俱有政绩,进位柱国。
武帝死后,静帝宇文衍年幼,左丞相杨坚专权,并命梁睿代王谦为新益州总管。此时相州总管尉迟迥、郧州总管司马消难先后举兵反对杨坚。王谦亦不愿依附杨坚,遂于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八月初七,出动巴蜀军队10余万人,攻占始州(治今四川剑阁),企图阻止新任益州总管梁睿入蜀。所管益(治今四川成都)、新(治今四川三台)、泸(治今四川泸州)等18州与武(治今甘肃武都)、兴(治今四川略阳)等10州,多数响应。
梁睿到汉川(今陕西汉中)被阻。杨坚即命梁睿为行军元帅,率利(治兴安,今四川广元)、凤(治今甘肃凤县)、文(治今甘肃文县)、秦(治今甘肃天水)、成(治今甘肃成县西)等州兵步、骑20万,进讨王谦。梁睿由利州南下,进攻始州,企图打开入蜀通道,直趋益州。始州北有大、小剑山屏障,东有嘉陵江水可凭,蜀北古栈道——剑阁道,由该区通过,为古代南下入蜀必经之道,地形险要,易守难攻。王谦为阻梁睿军入蜀,令其部将敬豪、梁岩率军固守始州城;赵俨、李三王等率军10余万人,据险设营,守御通谷(今四川广元西南)、龙门(即龙州,今四川平武东南)等地,以确保剑阁道及始州无虞。
十月,梁睿军进至通谷,李三王等以劲兵拒守,闭垒不战。梁睿以总管张威为先锋,率部出战。张威先令人临阵大骂,激怒李三王出阵,然后派精兵奋力攻击,一举击溃李三王军;梁睿军主力赶到,擒斩敌7000余人,遂即前进到龙门,遇赵俨、秦会等率军10万据险为营三十里相抗拒。梁睿令将士由山间隐蔽小道,衔枚(口含石子)开进,四面奋击,大破赵俨等军营垒,蜀人大骇。梁睿率部击鼓而进,迫使始州守将敬豪、平林守将梁俨投降。王谦又令部将高阿那肱,达悉惎等据守开远(今四川剑阁东北)险要之地,阻遏梁睿军。梁睿对将士说:“此虏据要,欲遏吾兵势,吾当出其不意,破之必矣”(《隋书·梁睿列传》)。为出其不意击破守军,遂命上开府拓跋宗率部直取始州;又命大将军宇文复进兵巴西(今四川绵阳),大将军赵达率水军入嘉陵江,从两翼威胁敌军侧后;并派部将张威、王伦、贺若震、于义、韩相贵、阿那惠等,各自率部,从正面分路攻击,经过半天激战,终于击破开远守军,达悉惎等败逃益州。梁睿遂即长驱疾进,直逼益州。梁睿集中主力,奋勇攻击,大败王谦军。王谦率余部欲退益州,因达悉惎、乙弗虔举城投降,被迫领30骑逃往新都(今四川新都东)。新都令王宝将其捉获。梁睿斩王谦,益州遂定。此战的胜利,对杨坚巩固统治权力,代周立隋,具有积极作用。梁睿因功进位上柱国,总管如故。赐物五千段,奴婢一千口,金二千两,银三千两,食邑千户。
时梁睿威震西川,夷、獠等少数民族相继归附,唯南宁土司爨震恃远不宾。梁睿两番上书陈述征讨方略:
“窃以远抚长驾,王者令图,易俗移风,有国恒典。南宁州,汉世柯之地,近代已来,分置兴古、云南、建宁、朱提四郡。户口殷众,金宝富饶,二河有骏马、明珠,益宁出盐井、犀角。晋太始七年,以益州旷远,分置宁州。至伪梁南宁州刺史徐文盛,被湘东征赴荆州,属东夏尚阻,未遑远略。土民爨瓒遂窃据一方,国家遥授刺史。其子震,相承至今。而震臣礼多亏,贡赋不入,每年奉献,不过数十匹马。其处去益,路止一千,朱提北境,即兴戎州接界。如闻彼人苦其苛政,思被皇风。伏惟大丞相匡赞圣朝,宁济区宇,绝后光前,方垂万代,辟土服远,今正其时。幸因平蜀士众,不烦重兴师旅,押獠既讫,即请略定南宁。自卢、戎已来,军粮须给,过此即于蛮夷征税,以供兵马。其宁州、朱提、云南、西爨,并置总管州镇。计彼熟蛮租调,足供城防食储。一则以肃蛮夷,二则裨益军国。今谨件南宁州郡县及事意如别。有大都督杜神敬,昔曾使彼,具所谙练,今并送往。”
“窃以柔远能迩,著自前经,拓土开疆,王者所务。南宁州,汉代柯之郡,其地沃壤,多是汉人,既饶宝物,又出名马。今若往取,仍置州郡,一则远振威名,二则有益军国。其处与交、广相接,路乃非遥。汉代开此,本为讨越之计。伐陈之日,复是一机,以此商量,决谓须取”(《隋书·梁睿列传》)。
杨坚见后,深以为然,但考虑天下初定,恐民心不安,故未之许。隋朝建国后,隋文帝杨坚派史万岁讨平南宁,皆用梁睿之策。
梁睿驻军于蜀,威惠兼著,民夷悦服,声望逾重,这些逐渐使杨坚感到忧虑。梁睿主簿薛道衡一次宴间说睿曰:“天下之望,已归于隋”(《隋书·梁睿列传》)。建议梁睿上表劝进(劝隋国公杨坚登基称帝),杨坚大悦。
隋代周后,已为隋文帝的杨坚对待梁睿更加礼重。梁睿又上书献平陈之策,隋文帝称赞了梁睿,并下诏书说:“公英风震动,妙算纵横,清荡江南,宛然可见。循环三复,但以欣然。公既上才,若管戎律,一举大定,固在不疑。但朕初临天下,政道未洽,恐先穷武事,未为尽善。昔公孙述、隗嚣,汉之贼也,光武与其通和,称为皇帝。尉佗之于高祖,初犹不臣。孙晧之答晋文,书尚云白。或寻款服,或即灭亡。王者体大,义存遵养,虽陈国来朝,未尽籓节,如公大略,诚须责罪,尚欲且缓其诛,宜知此意。淮海未灭,必兴师旅,若命永袭,终当相屈。想以身许国,无足致辞也”(《隋书·梁睿列传》)。因而未便用兵。
梁睿又见北方突厥强盛,恐为边患,又上书陈述镇守之策十余事,书曰:“窃以戎狄作患,其来久矣。防遏之道,自古为难。所以周无上算,汉收下策,以其倏来忽往,云屯雾散,强则骋其犯塞,弱又不可尽除故也。今皇祚肇兴,宇内宁一,唯有突厥种类,尚为边梗。此臣所以废寝与食,寤寐思之。昔匈奴未平,去病辞宅,先零尚在,充国自劾。臣才非古烈,而志追昔士。谨件安置北边城镇烽候,及人马粮贮战守事意如别,谨并图上呈,伏惟裁览”(《隋书·梁睿列传》)。隋文帝见书后,赞赏不已,答以厚意。
梁睿认为自己是周代旧臣,久居重镇,恐见疑于新政,所以内不自安,屡请入朝,于是被征还京师。隋文帝命梁睿上殿接见,握手极欢。回来后,梁睿对亲友说:“功遂身退,今其时也”(《隋书·梁睿列传》)。遂称病在家,不与人交往。隋文帝赐以版舆,每有朝觐,必令三卫舆上殿。
梁睿平定王谦之乱时,认为自己威名太盛,恐为时人所忌,于是公开接受金玉贿赂以自毁形象,结果有百余名部将因奖赏未予落实而上告于朝廷。文帝令有司查办其事,真接主办人多因此而获罪。梁睿深感恐惧,上表陈事谢罪,请求退归大理。隋文帝予以抚慰。
开皇十五年二月二十八日(595.4.13),梁睿随从隋文帝至洛阳而卒,时年六十五。谥曰襄。子梁洋嗣,官历嵩、徐二州刺史、武贲郎将。大业六年(6),隋炀帝下诏追改封梁睿为戴公。
篇9:梁冀简介
梁冀
(?~159) 东汉外戚和权臣。字伯卓。安定乌氏(今甘肃平凉西北)人。父梁商,顺帝时任大将军,两妹为顺帝、桓帝皇后。梁冀初任黄门侍郎,转侍中,虎贲中郎将,越骑、步兵校尉,执金吾。永和元年(136)拜河南尹。六年,梁商病死,冀继任大将军。他一手援立三帝,执政二十余年。东汉自和帝、安帝两代,外戚开始干政,至梁冀专权而达于极点。
冲帝夭死后,皇太后与梁冀定策禁中,迎立质帝。质帝不满梁冀骄横,称之为“跋扈将军”。冀遂进鸩杀之。再立桓帝。以援立有功,一再增益封户,赏赐财物、甲第、奴婢无数。朝会与三公绝席,十日一入,平尚书事,机事大小,莫不听其决断,天子形同傀儡。宫卫近侍均为梁冀亲信,百官迁任先要向他晋见谢恩,然后才敢诣尚书。其妻孙寿同时诏封襄城君,兼食阳翟租,岁入五千万,地位比长公主;子胤也封襄邑侯,食万户,拜河南尹;胤子桃封城父侯。甚至梁冀和孙寿宠幸的监奴秦宫也擅作威福,刺史、二千石都要登门拜谒。梁氏一门前后七侯,三皇后,六贵人,二大将军,夫人、女食邑称君者七人,尚公主者三人,其余卿、将、尹、校五十七人,势力遍布朝廷,一时穷极满盛。
梁冀夫妻生性贪恣,依仗权势多方搜括财物,当时,四方贡物必须先将上等的献送梁冀,皇帝御府仅得其次。又遣宾客出塞,广求异物,并大治第宅,多拓林苑。仅河南城西的兔苑,方圆即达数十里;百姓有误杀苑兔的,就被处死。梁冀还诬陷富人,乘机勒索财物,以至略取良人为奴,达数千人之多,称为“自卖人”。
梁氏的专权自恣,使东汉朝政日趋腐败。因此引起封建地主阶级中比较正直的官僚士大夫的不满和反对。梁冀多方罗织罪名,极力诛除异己。辽东太守侯猛初任职时,没有向梁冀晋见谢恩,就被假托罪名腰斩。郎中袁著诣阙上书弹劾梁冀,竟被追捕笞杀。太原郝絜、胡武等因与著友善,被冀疑为袁党,于是命中都官移檄捕杀,仅胡武一家诛连被杀即达六十余人。甚至位列三公的李固、杜乔因不同意梁冀立蠡吾侯刘志为帝,也被横加罪名,收捕处死。延熹元年(158),太史令陈授借日食之变,劾奏梁冀,冀即指使洛阳令将其拷掠致死。桓帝对梁冀专权素有不满,得知陈授死讯大怒;加以梁冀刺杀贵人邓猛姊婿邴尊事发,桓帝遂与宦官单超等五人密谋诛冀。次年,桓帝令黄门令具瑗和司隶校尉张彪将兵包围梁冀府第,收冀大将军印绶,徙封比景都乡侯。梁冀即日与妻自杀,子胤及诸梁宗亲无长少皆弃市,公卿、列校、刺史、二千石死者数十人,故吏、宾客免黜者三百余人。朝廷百姓称庆,官府市里鼎沸,数日乃定。梁冀家财折卖,合三十余万万,以充王府,用减天下税租之半。
篇10:梁琴简介
成长中的红色记忆
作者:梁琴
或许是出生于江西老区的缘故,不用特别的提醒,也无须特殊的日子,我们孩提时就从少言寡语的长辈口中,知道了长征的故事。对我们来说,红色记忆,好比阳光,空气,水对人的滋养。不仅因为我们的故土,是“长征的出发地”,曾经打响过“八一南昌起义第一枪”,还因为我们的家人,我们的父辈,我们身边许多的人,他们就是身经百战的老红军。
我儿时一起嬉戏的伙伴,有的父亲是长征老红军,说起他们的家庭,我们总是羡慕不已。南昌有两个干休所,一幢幢洁净的两层小红楼,每幢都住着两户长征干部。我的同学家住在南站干休所,那儿种了很多树,我们就上那儿去采桑叶,捕蝉。
中学时代,有个要好的同学萍萍,能歌善舞,聪颖过人,扎着两把硬撅撅的小辫。她的父亲是长征干部,曾经担任过毛主席的机要通讯员,也是吃辣椒的湖南人。有一天,萍萍背着一个老旧的大帆布包,包上漫漶着一摊摊墨迹,在学校操场上晃来晃去。我们都讥笑她,高干子弟装什么穷,还背着这么难看的破书包到处跑。哪知萍萍头昂得高高的,骄傲得像只大公鸡:“难看?你们懂什么!这是我家老爷子当年装机要文件的公文包。”一听这话,我们全傻了,啊,这包里装过毛主席看过的文件!傻呆了一阵,我第一个反应过来:“萍萍,把你爸的包借我们背一下,好吗?”萍萍开始有些犹豫,架不住我们再三恳请,终于答应了,一人背一天。
后来,我在南昌市共青团委工作的日子里对红军有了更深的认识。每当“五四”青年节,“八一起义”红念日,我们就去请老红军危秀英妈妈讲革命传统。危妈妈就住在团市委斜对面一幢小瓦房里。瘦小白净的危妈妈,非常了不起,毛主席、朱总司令都亲切地称她“矮子”姑娘,美国记者索尔兹伯里在他著名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里形容她“像小白胡桃一样娇小”。危妈妈出生在瑞金,6岁被卖到兴国当童养媳,1932年入党。她告诉我们:她原来大字不识,是蔡畅大姐教她识字,一天认10个字,少认一个就得受罚。听说长征前,邓小平在宁都被撤职劳动时,蔡大姐冒险请邓小平吃饭,危秀英和李富春都凑了伙食尾子。她笑开了,说那哪是吃饭,就像跑地下交通一样秘密。蔡大姐让她上街买菜,又去叫邓小平,来回跑了几十里路。小平同志到了蔡大姐家,她就悄悄在后门放哨。蔡大姐炒了三个菜,还温了米酒,让几个月不知肉味的小平饱吃了一顿,临走还带了一罐子鱼肉。
参加红军前,危秀英被狠心的公婆卖过几次,红军一次次解救了她。长征出发前夕,毛主席就对她说:“你还是跟我们走吧,要不,红军走了你还得被卖掉。”
长征队伍到达四川毛儿盖,邓六金、刘彩香几名女战士吃野蘑菇中毒,一个个躺在地上,口流白沫。危急时刻,是危大姐一个一个抱起她们,撬开她们的嘴,伸手去掏喉咙,让吃下的毒蘑呕出来,把她们一个个救活了。她还以同样的方法,救过许多人。但她很少提及自己救人的事,却记着蔡大姐送过她一小袋干粮,朱德送她一根拐杖,数不清的战友曾向她伸出过援助之手。
每次做完报告,我们搀扶危妈妈过马路回家,她总站在家门口,慈爱地朝我们挥手,目送我们走进团市委……
事隔多年,远离故乡的我,时常想起走过长征的老伯伯、老妈妈。他们大多已长眠在故乡的红土地上,但他们的音容笑貌,永远烙刻在我的记忆中……(人民日报-12-26)
篇11: 梁衡简介
梁衡山西霍州人。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中国记协常务理事、《人民日报》副总修改。现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全国记协特邀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
著有散文集《觅渡》、《洗尘》、《把栏杆拍遍》,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写作研究集《为文之道》,政论集《继承与超越》等。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全国好新闻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有梁衡散文九卷。先后有《晋祠》、《觅渡,觅渡,渡何处?》、《跨越百年的美丽》、《把栏杆拍遍》、《夏感》、《青山不老》等多篇作品入选中学和大学课本。
【梁太后简介】相关文章:
1.李成梁简介
5.梁东个人资料
6.梁语录全集
10.都梁丸说明书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