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故事美文
“芳华正茂”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家教故事美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家教故事美文,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与分享哟!
篇1:家教故事美文
家教故事美文精选
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对后代的策鞭,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家风如雨点,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们就像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我们只有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
说起来,我家家规还真不少。孔海钦孔部长说过,要想家庭和睦,就要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这也成了我们的家规。
尊老爱幼,以诚为本,诚实守信,堂堂正正,也成了我们家最重要的一条家规。妈妈常说:“百善孝为先。”意思是孝是中华传统文化提倡的行为,指的是儿女不能的行为违背父母,长辈以及先人的意愿,为孝。我认为,长辈说话不插嘴,长辈说话认真听,也为孝。而以诚为本,则是说不撒谎,不逃避自己的错误,不为自己的错误开脱,对长辈说实话,正视自己的错误,就是诚实。说到做到,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弄虚作假,不隐瞒欺骗,不自欺欺人,表里如一,这样,就算上诚实守信。堂堂正正,也就是说不能拿的别拿,不该要的别要。养成这几个好习惯,在这个鱼龙混杂的新社会里,也会有一片自己的立足之地。
说话技巧也很重要,这自然也成了我们家一条独特的家规:说话要经过大脑。 我从小嘴就笨,不懂什么时候该说什么,什么时候不该说什么,使他人陷入窘况。 老师也和我提出过,我也认真改正了,可有时忍不住还是会冒出来。这就像一颗定时炸弹,绑在我身边,每时每刻都要小心提防着。我也因此失去了太多的机会。 妈妈为了让我改掉这个令人头疼的坏毛病,专门设立了这一条家规。爸爸还给我举了个例子,比如当得奖时,自己没得上,就说自己不想得,有谁会不想的奖呢?所以不能这样说,会让人觉的你装清高,没得上就没得上,下次努力,正视自己自己的缺点,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像那样说。
我国著名作家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写过:“不严不成器”这句话。只有严格要求自己的家教家规家风,才能是我们走上正确的道路。
最后,我认为家风就是家规,有了好的规矩才能有条不紊,有了好的家风才能更好的立足于社会,家风是一家子的风气,家风一旦败坏了,这一家子的思想也就跟着败坏了,所以,有良好的家风至关重要,国家是由一个个家庭组成的,所以,只有家庭和睦,有制度,国家才能和平,有轨制。
“太阳光晶亮亮,雄鸡唱三唱……”这首《劳动最光荣》是我最喜欢的一首歌,而喜欢的原因中还有一个故事呢。
小时候,有一次妈妈叫我去扫地,我走到阳台,左手拿着簸箕,右手拿着扫帚,先到客厅,把客厅的头发还有一些垃圾聚拢在一起,然后拿起簸箕把垃圾住里扫,再把簸箕住后仰仰最后倒进了垃圾筒。
刚开始我还愿意扫,可到后面我就像没有电的机器一样,动作越来越慢,最后干脆倒在了沙发上。
妈妈看见了说:“你怎么躺下了?活还没干完呢?”我懒洋洋地说:“劳动那么辛苦,干嘛一定要劳动呢?”妈妈听了则是说:“那我带你到乡下去旅行,好吗?” “好啊!”我从沙发上一跃而起,开心地说。
汽车一路颠簸,总算到了乡下,到了乡下,我立刻被那里的风光吸引了,一望无垠的`稻田,连绵不断的青山,明朗高远的天空,我好像走进了一幅自然的画卷。
“哞……”
一声奇怪的声音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顺着声音望去,发现了一位年约五十的老伯伯正在拉着牛耕地,他弓着背,咬着牙,努力地向前走着,那双布满老茧的手上全是汗珠,火辣辣的太阳烤在他的脸上,豆大的汗珠滴在了土地里。看着这个画面,我明白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是一幅怎样的画面。看着辛勤劳动的人民,我明白了劳动者的伟大和劳动的收获是要靠自己的努力争取的,我为自己的半途而废感到了无比的内疚。
这时妈妈来到我身边,双手搭住我的肩膀,问我:“怎么样?现在想劳动吗?”我点点头。妈妈蹲下来。语重心长地说:“古人曾经说过,‘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所以我希望你从小热爱劳动,知道劳动的意义所在。”
那天回到家,我就立刻拿起扫帚,把垃圾全装了进去,又扫干净了厨房、书房和卧室。任凭汗水从我脸上滑落,流进衣服里,我也不理睬。干完活后,我虽然筋疲力尽,汗流浃背,可还是那么开心,因为劳动最光荣!
“幸福的生活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我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并且会让劳动伴随着我一生。
那一天,妈妈给我上了最生动的一课。从那以后,我养成了热爱劳动的习惯,我会谨记妈妈的教诲,并且让劳动伴我一生。
篇2:家教美文
家教美文
那一年,她上中学。
放暑假,去同学家里借书,快天黑时下起了大雨,同学说:“你别走了,在我家住一宿吧!”
她说:“不行啊!我妈会杀了我的,她不让我在外面留宿。”
那天晚上,挨到八点钟,雨还没有停,她只好给老妈打电话说:“我今天晚上不回家了,在同学家里住一晚,明天一早回家。”
老妈一听就生气,说:“乖乖地在同学家里等我,别乱跑,我去接你。”
九点钟,老妈站在她同学家的门外,全身上下都已经湿透了,虽狼狈却不失礼数,她彬彬有礼,向同学的妈妈道了谢,然后把她带走了。
那天晚上,回到家里两个人就吵了起来,她气鼓鼓地说:“你至于这样吗?她是我的女性同学,好朋友,我不是跟人私奔了,不是跟男生同居,你至于这样如临大敌?”
老妈也生气了:“什么事情还不是有了第一次才有第二次的?今天你在同学家里留宿,明天还不知睡在哪里,你的不检点就是我的失职。你不领情也就算了,将来你有了自己的女儿你就会体会到的。”
她不吭声,老妈每次发飙,最后都是她用隐忍来了结,否则老妈就会动用她的撒手锏--晕倒。
大学毕业那一年,她开始工作,独自在单位附近租了一间小房子,名正言顺地逃离了老妈的魔掌。老妈只有一个条件,就是她租住的小屋里必须安装一部固定电话,不许留男生过夜。
从那时开始,每天晚上十点,她会准时接到老妈的电话,而且老妈每次给她打电话都是打家里的固定电话。
刚开始,她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后来一点一点就明白了,原来老妈是查她的.岗。
她哭笑不得,心里别扭了好长一阵子,后来,慢慢就习惯了。再后来,每晚睡前,若是听不到老妈的声音便忐忑不安,担心老妈出了什么事儿。
那段时间里,她和一个很酷的卷毛男生谈恋爱,那是她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恋爱,两个人都很疯狂,老妈的碎碎念早被她抛到脑后去了。
情人节的晚上,卷毛的男生赖在她的小屋里不肯走,老妈打电话来,她示意他别出声。卷毛想从背后抱住她,却不小心把桌子上的玻璃杯碰落到地上。
这一声脆响,惊动了电话另一端的老妈,问她是谁,她说,是自己不小心碰落了杯子,老妈才收了线。
她刚刚松了一口气,门铃就响了起来,是老妈。
那样狭小的一间屋子根本藏不住人,她只好硬着头皮把门打开,老妈优雅地说:“莎莎,这是你朋友啊?这么晚了还不送客?”
卷毛从她的小屋里落荒而逃。
她有些恼了,她说:“妈,我们是真心相爱的,你干吗这样?”
老妈说:“莎莎,谈恋爱我不反对,但任何不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都是耍流氓。你们若真心相爱,他就应该光明正大地向你求婚,而不是半夜三更地还在你的小屋里纠缠你。肯给予一个女人婚姻,才是最大的爱。”
她还想争辩几句,可是老妈抚着胸口做晕倒状,吓得她连忙住口。
过后,她给卷毛打电话,想解释几句,谁知这个家伙居然说:“谈个恋爱你妈都要管三管四,将来我们若是结婚了,我亲你一下,是不是还得请示你妈去?”
她一语未发收了线,心中有些疼痛,自己是爱着他的,全心全意,可是人家居然如此腔调,可见现象与本质的差别之大,她佩服老妈的火眼金睛。
两年之后,她喜欢上一个二流大学的老师,只见了一面,老妈就对她说:“姑娘好眼力,这个好。”
她很奇怪,看不出这个当老师的男人有什么好,二流大学的教书先生,工资不高,房子很小,车子一般偏下,可是老妈对他却是赞不绝口。
相处了一段时间,她果然发现,这个男人底蕴深厚,不愠不火,有担当,不怕事,果然是一瓮好酒。
结婚的前一天,老妈又念起了她功力深厚的碎碎念,老妈说:“莎莎,结了婚就是大人,以后不能再任性了,要孝敬公婆,善待亲夫,两个人举案齐眉,互相尊重,好好过日子……”
她笑而不语。
篇3:关于家教小故事
一个富人有一匹高大的马。他让人给这匹骏马套上一副金质的笼头,安上一只昂贵的装饰华丽的鞍子,并披上了一条上面织有金线的丝毯。这马眼睁睁地看着主人让人替他打扮得如此漂亮,不由得心花怒放和盛气凌人起来。
一天,这马被紧紧地拴着,他使劲挣脱了笼头,然后嘶鸣着从那里冲了出去。这时候有一头驴子朝他迎面走来,他背上正驮着沉甸甸的口袋,两条腿一步一步慢腾腾地往前迈。马咀嚼着,满嘴冒着白沫,一边从很远的地方就开始叫道:“让开!是谁教你如此没礼貌的,居然看到一匹像我这样的马还不赶快让路?滚开,不然的话我揍你,把你揍死了,还要把你从这儿拖开!”
驴子怕得要命,连忙让开了一条路,一点儿也不敢吭声。
马横冲直撞地跑了过去,从灌木丛间飞快地穿行而过。可是在冲过灌木丛时,他的蹄冠受伤了;于是,从此以后再也不需要他当坐骑了。主人把他身上的金笼头和漂亮的鞍子取了下来,卖给了一个车夫。从这天起,他必须从早到晚拉车。
不久,驴子看见他在拉车,便说道:“你好,朋友!你这是怎么搞的?你那只金笼头,那条金丝毯都哪儿去了?我怎么没看见它们?原来如此,亲爱的朋友,世界上这种情况是常有的:骄傲自大必将要受到惩罚。”
篇4:名人家教故事
南宋诗人陆游,一生写下26条家训传给后人,告诫后代:“仕宦不可常,不仕则农,无可憾也。但切不可迫于衣食,为市井小人事耳。戒之戒之。”意思是说,当官不如务农,一辈子不做官也不要紧。自己耕种,衣食无忧,这样的生活是非常好的,人生没有什么遗憾。切记,千万不要为了生存而去做坏事。除了这条家训外,他还殷切期望自己的后代能够注重道德层面的修养,成为一个善良、正直的人。有错必改,谦虚谨慎。淡泊名利,志向高远。严于律己,宽容待人。勤俭持家,俭朴生活。胸怀宽广,心系苍生。
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国藩,勤奋、俭朴、求学、务实的家训家风一直为曾家后人所传承。曾国藩曾留下十六字箴言家风:“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意思是,节俭能使家庭兴旺,勤快会使身体强健。既勤劳又节俭,人生才能高枕无忧。他不肯将金钱留给后人,曾写信对女儿曾纪芬说:“予自三十岁以来,即以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官囊积金遗子孙为可羞。盖子孙若贤,则不靠父辈,亦能自觅衣食;子孙若不贤,则多积一钱,必将多造一孽,后来淫佚作恶,大玷家声。故立定此志,决不肯以做官发财,决不肯以银钱予后人。”意思是,为官应当清廉,当为民请命,不是为了发财。子孙全靠自己,何须我来帮衬。所以,我绝对不留一文钱给后人。
清代第一才子纪晓岚家教很严,对子女有“四戒”“四宜”的要求。四戒是:一戒晚起,二戒懒惰,三戒奢华,四戒骄傲。四宜是:一宜勤读,二宜敬师,三宜爱众,四宜慎食。“四戒”与“四宜”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互补充,相映生辉。既告诉了后人什么不该做,又告诉了后人应该怎么做。这样的家训,既简洁明了,又深刻透彻。
民族英雄林则徐曾写过一副对联传给后代:“子孙若如我,留财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意思是说,如果子孙像我一样正直、果敢,那我留钱做什么?贤良的人拥有了大量钱财,就会玩物丧志,失去了远大志向。如果子孙不如我,那我留钱做什么?愚蠢的人手中有了钱,不仅不思进取,还会去做坏事。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52岁时才有了一个儿子。虽晚年得子,但家教甚严,从不溺爱。传说73岁时,病危的他把儿子叫到床前,说想吃儿子亲手做的馒头。父命难违,时年21岁的儿子只得勉强答应。可他从未做过馒头,请教了邻家大娘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做好了馒头,喜滋滋地送到父亲床前,谁知父亲早已断气。案头上有张信笺,上面写着父亲的遗言:“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
无独有偶,民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这样说过:“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他的这句话,激励着当时一大批年轻有为的青年志士,努力奋斗,坚持不懈,走向成功,不辱门风。这句掷地有声的话,时至今日,也依然深刻地影响着当今的人们,成为许多有志之士为人处世的标准。
可见,好的家训家风,会成为一个人一生的航标。让他在人生的大海上不仅不会迷失,还会走得更远。
篇5:名人家教故事
鲁迅先生的文章我们看得很多,但对于他作为父亲的事迹,却基本很少看到。其实鲁迅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教育儿子的方法非常值得借鉴。
鲁迅因擅写杂文,嘻笑怒骂皆成文章,有人就认为他一脸正气,为人严肃,缺少人情味。其实,鲁迅既有“横眉冷对千夫指”的一面,也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一面。他在家庭中,便是一位宽厚的丈夫,慈爱的父亲。因为有鲁迅充满父爱的艺术教育方法,海婴最终成才。
1、给孩子全部的爱。
鲁迅晚年得子,自然喜爱万分,鲁迅对海婴倾注了全部的父爱。每天深夜12时至凌晨2时,他一定要轻轻上楼,察看海婴的睡眠情况,帮忙盖好被子;孩子睡足就逗孩子玩,孩子倦了就抱起孩子,哼着催眠曲,把孩子送进梦乡;孩子病了,鲁迅更是彻夜守护。正如鲁迅妻子许广平所说的:“他是尽了很大的力量,努力分担那可能范围里的为父之责的。”
2、信守承诺,尊重孩子。
海婴渐渐长大了,鲁迅就有选择地带他去看电影。凡是益于儿童身心健康的,如《泰山之子》、《米老鼠》及世界风光类的影片,鲁迅常常带他去观看。一次,吃晚饭时,海婴听说饮誉世界的“海京伯”马戏团到上海演出,高兴得手舞足蹈。但鲁迅考虑到马戏团大多为猛兽表演,且在深夜临睡前,怕海婴受到惊吓,终于没有带他去看。海婴为此嚎啕大哭了一场。鲁迅第二天便耐心地对他说明了原因,答应别找机会,白天陪他去看。鲁迅在1933年10月20日的《日记》中有这样一条记载:“午后同广平携海婴去海京伯兽苑。” 这件事给海婴印象很深,以后每提及此事,海婴就动情地说:“父亲对我如此真心的爱,使我认识到一个人如何才能当一个好父亲。”
3、理解孩子。
鲁迅把儿童看作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竭力反对两种因袭的错误教育方法:一种是粗暴压服的方法,对儿童非打即骂,使得儿童从小唯唯诺诺,低声下气,思想愚钝,目光呆滞,父母却美其名曰“听话”,自以为是教育的成功,其实这类孩子长大以后,“如暂出樊笼的小禽,他决不会飞鸣,也不会跳跃。”另一种是娇生惯养的方法,任其跋扈,放任不管,使儿童在家里成了“小霸王”要什么给什么,待到将来走到社会,“便如失了网的蜘蛛一般,立刻毫无能力。”
鲁迅提倡,对儿童要了解他们的心灵世界,懂得他们的兴趣和喜好。他曾经说:“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有一天,鲁迅在家里请朋友吃饭,桌上摆了一盘鱼丸子,海婴面前也放了一小碟,他先夹了一个尝尝,觉得味道不新鲜,就嚷菜坏了。大家从大盘中拣来尝了尝,都说是新鲜的,以为是孩子瞎嚷,就不去理他。但鲁迅却认真地对待孩子的意见,把海婴碟子里的拣来尝了尝,果然味道变了,赶紧吐了出来。鲁迅说:“孩子说不新鲜,一定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
4、要教导孩子。
鲁迅认为,对儿童要循循善诱,教给他们文化知识,使他们明辨事理。儿童天真活泼,喜欢游戏,有爱美的天性,大人要注意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和求知欲。他曾经说过:“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以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
因此,对孩子们提出的问题,鲁迅总是不厌其烦地给予解答,如果问题过于复杂,他就会说 “等你大一点读书了,书本和先生会告诉你的。”
5、让孩子游戏。
鲁迅曾经指出:“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鲁迅就是从孩子摆弄玩具中,根据儿童的.特点,引导,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促使其健康成材的。
鲁迅发现海婴从小对理工知识有兴趣,便给海婴买来一套木工工具的玩具。小海婴捧如至宝,常常用它敲敲打打,那认真的神态,俨然像一个小工程师在盖房子。鲁迅还常常带海婴到郊外去玩,欣赏清清的河水,鲜艳的野花,嫩绿的庄稼,追逐漂亮的蝴蝶,捕捉有趣的昆虫。野外的新鲜空气,滋润着海婴稚嫩的心田。一次,鲁迅好友瞿秋白送海婴一套苏联儿童玩具,这是一种类似积木的铁制玩具,有上百个金属零件,可以组装出各种各样的玩意儿,小到简单的翘翘板,大到复杂的起重机、飞机等。瞿秋白的夫人杨之华在玩具盒上用娟秀的笔体,写明一共有多少零件,如何玩法。鲁迅和许广平慎重地对小海婴说:“这是何叔叔、何叔母从苏联带给你的,你可要格外爱惜。”小海婴迷上了“积铁”,一玩就是半天。他由玩“积铁”开始,迷上了理工技术,小小年纪,就能拆钟、修锁、装矿石收音机了。
出生在那个年代,却有如此先进而科学的育儿观念,鲁迅真是一位大师。
经风雨,见彩虹——李嘉诚的“父教”故事
1940年冬天,李嘉诚一家离井背乡,逃至香港。流离失所来到异地,是李嘉诚生命中第一次转折,也是他经历人间苦难的开始。香港,那是一个“金钱至上”的社会,初到香港的李嘉诚茫然了,举目看到世态炎凉,心里产生很多感想,童年时五彩缤纷的梦想和天真被现实粉碎了。但是尽管有纠缠不清的困惑,李嘉诚并没有失望,没有失去信心,还是充满斗志地实现自己学业的理想。
在亲友们的帮助下,李嘉诚进入香港的中学继续初中学业,清一色的英语教材使李嘉诚内心复杂世界又添一份学业上的惶恐不安。虽然困难重重,但对于生性倔强、做事从不半途而废的李嘉诚来说,这是一次极好的应战。李嘉诚起早贪黑,抓住点滴时间补课,渐渐地,终于跟上了班里的学习进度。
然而正当李嘉诚踌躇满志、刻苦学习的时候,一个巨大的不幸降临到李氏一家人头上。父亲李云经因劳累过度不幸染上肺病,身为长子的李嘉诚一边照顾父亲,一边拼命温习功课,他想让学业有好成绩使父亲高兴。贫病交加、卧床不起的父亲,视李嘉诚的学业比自己生命还重,他多次嘱咐李嘉诚千万别让为父的病情耽搁了学业。为了不使儿子失学,这个尊敬的父亲将自己的药钱存下来,供李嘉诚读书,由此以往,父亲的病愈来愈重,李嘉诚至今还记得,自己每次去医院给父亲送饭,父亲不是抱怨太多太好,就是将饭盒中的菜塞到李嘉诚的嘴里。
在如此生活重压下,李嘉诚仍然未放弃自己的理想,更加拼命学习,终于“后来者居上”,名列前茅。但是,父亲还是离他而去了。临终前,父亲喘息着,用尽力气抓住儿子的手,嘴里喃喃叮嘱李嘉诚要有勇气,好好做人,说:“阿诚,阿爸对不起你……”还在为自己优秀的儿子学业将从此中断而遗憾。
篇6:关于家教小故事
一只老鹰追逐一只兔子,想吃掉他。兔子眼看自己走投无路、孤立无援时,突然看见了一只屎壳郎。兔子求屎壳郎帮帮他,救救他。屎壳郎答应帮助他,保护他。
这时候,老鹰已追到跟前。屎壳郎对他说:“请别伤害兔子一根毫毛,因为他是我的仆人。”可是,屎壳郎看上去那么渺小,老鹰才不把他放在眼里呢。老鹰掐死了兔子,并当着屎壳郎的面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屎壳郎是不会忘记这一耻辱的,他一心在等待着老鹰筑巢。不久,当他发现了老鹰的巢,并看到老鹰把他的蛋放在里面后,便悄悄飞进去,把老鹰的蛋推到鹰巢的边沿上,使它落到地上摔破了。
老鹰悲愤交集,他飞到天上,来到天神的宝座前,请求天神给他提供一个能安心筑巢、平安孵蛋的地方。天神说:“等你再孵蛋的时候,你可以把蛋放在我的怀抱里孵化。因为你是我的飞鸟,所以我理应好好照料你。”
于是,事情如此这般地发生了。
可是,当那屎壳郎了解了真情后,便立刻团了一只粪蛋,然后带着粪蛋飞到天上,来到天神面前,把粪蛋丢进了他的怀抱。天神发现了这个脏东西,想把它抖搂掉,可是他忘了怀里还有老鹰的蛋;于是把它们连同那团粪蛋一块儿抖掉了。结果,老鹰的蛋又全都打碎了。
篇7:关于家教小故事
一只鹌鹑在麦地中间筑巢。当她的孩子们渐渐长大,麦子变黄的时候,她对小鹌鹑们说道:“农夫收割麦子的日子快要到了。我现在出去给你们找食。我不在的时候,你们都给我待在巢里别动,小心点儿,别让任何人发现你们。如果那个农夫来了,你们留神他说的话,听他什么时候要割麦子。我们要见机而行。”说完,老鹌鹑便飞走了。
不一会儿,农夫带着他的儿子来到了麦田,察
篇8:经典家教小故事
一只被捕的山鹑恳求猎人饶他一命,并说:“以后我会把许多小山鹑以及他们的伙伴引来的,你只要把网张开,就一定会捉到一大群山鹑的。”
猎人听了后说道:“你对自己的同胞都这么阴险毒辣,更何况待别人或者我这个敌人呢?我宁可现在就要了你的命,这样更保险!”说着,猎人把山鹑的脖子拧下来了。
【家教故事美文】相关文章:
1.成功家教小故事
2.家风家教故事作文
6.美文故事:大姑
8.家教征文
9.家教心得
10.作文家教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