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植物自交不亲和机制的研究进展

植物自交不亲和机制的研究进展

2024-06-03 07:47:0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义源潆”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植物自交不亲和机制的研究进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植物自交不亲和机制的研究进展,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植物自交不亲和机制的研究进展

篇1:植物自交不亲和机制的研究进展

植物自交不亲和机制的研究进展

自交不亲和性的研究是植物生殖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植物自交不亲和性机制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在植物界中广泛存在的自交不亲和的两种类型:孢子体型自交不亲和及配子体型自交不亲和,并综述了这两种类型的遗传控制机理以及近年来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进展.

作 者:杨红花 秦宏伟 YANG Hong-hua QIN Hong-wei  作者单位:泰山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山东,泰安,271021 刊 名:泰山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AISHAN UNIVERSITY 年,卷(期): 31(3) 分类号:Q945.6 关键词:自交不亲和性   孢子体自交不亲和   配子体自交不亲和   S-RNase  

篇2:植物自交不亲和性的分子生物学进展

植物自交不亲和性的分子生物学进展

自交不亲和性是植物特异性地识别并拒绝自花或亲缘关系很近的花粉的`一种遗传机制,该特异性受S基因座控制.S-RNase介导的配子体型自交不亲和性在被子植物中分布最广泛,在茄科、蔷薇科和玄参科植物上研究比较深入.研究表明,雌雄双方的特异性决定因子分别是S基因座中具有多态性的核酸酶和含有F-box结构域蛋白基因,但其他修饰基因也参与其中.本文概括了该类自交不亲和性的研究现状,并根据最新研究进展就其工作模型作进一步探讨,同时简要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作 者:吴华清 张绍铃 李晓 吴俊 WU Hua-qing ZHANG Shao-ling LI Xiao WU Jun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江苏,南京,210095 刊 名: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年,卷(期): 29(4) 分类号:Q94 关键词:自交不亲和性   S基因座核酸酶   S基因座F-hox蛋白   工作模型  

篇3:泛素/26S蛋白酶体途径与显花植物自交不亲和反应

泛素/26S蛋白酶体途径与显花植物自交不亲和反应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离不开短命调控蛋白的`有选择性降解,其中一种重要的降解方式就是泛素/26S蛋白酶体途径.在这个途径中,泛素(ubiquitin)和26S蛋白酶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被降解的蛋白会通过E1-E2-E3酶接合反应由Ub进行标记,随后标记蛋白会被26S蛋白酶体识别并降解.自交不亲和反应也正是通过此途径实现的,ARC1(arm repeat containing 1)和SCFs(skp1-cul1-F-box-proteins)作为E3s分别在孢子体自交不亲和和配子体自交不亲和反应中起作用.本文综述了就泛素/26S蛋白酶体途径的组成及其在自交不亲和反应中的作用.

作 者:于晓敏 蓝兴国 李玉花 Xiaomin Yu Xingguo Lan Yuhua Li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花卉生物工程研究所,哈尔滨,150040 刊 名:植物学通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ESE BULLETIN OF BOTANY 年,卷(期):2006 23(2) 分类号:Q94 关键词:26S蛋白酶体   蛋白质水解   泛素   自交不亲和性  

篇4:中国梨品种自交不亲和新基因的分离鉴定

中国梨品种自交不亲和新基因的分离鉴定

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田间杂交试验和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了中国梨自交不亲和基因和品种的S基因型.从中国白梨和沙梨品种中分离鉴定了15个梨自交不亲和新基因;分析了新S基因的'序列特征;确定了中国白梨中至少存在17个S等位基因,中国沙梨中至少存在10个S等位基因;鉴别了34个梨品种的S基因型.这些新S基因的发现和品种S基因型的确定为中国梨品种的优化配置、丰产栽培和遗传改良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 者:谭晓风 乌云塔娜 中西テッ 李秀根 曹玉芬 杨谷良 TAN Xiao-feng WUYUN Ta-na NAKANIXI Te-stu Li Xiu-gen Cao Yu-fen Yang Gu-liang  作者单位:谭晓风,乌云塔娜,杨谷良,TAN Xiao-feng,WUYUN Ta-na,Yang Gu-liang(中南林学院经济林育种与栽培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04)

中西テッ,NAKANIXI Te-stu(日本神户大学农学部,日本,神户)

李秀根,Li Xiu-gen(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0)

曹玉芬,Cao Yu-fen(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果树研究所,辽宁,兴城,121600)

刊 名:中南林学院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FORESTRY UNIVERSITY 年,卷(期): 25(1) 分类号:Q7 S603 关键词:生物科学与技术   果树   梨   自交不亲和性   S-RNase基因   S基因型   分离鉴定  

篇5:优良小白菜自交不亲和系LA01的繁殖技术的发展论文

优良小白菜自交不亲和系LA01的繁殖技术的发展论文

小白菜是典型的异花授粉作物,普遍利用自交不亲和系生产杂交一代种子,在配制杂交种一代时可省去人工去雄和杂交授粉工作,提高繁育效率,我们经过多年的努力育成了优良自交不亲和系——LA01,选育出优良小白菜新品种——矮将军,推广面积逐年增加。本文主要介绍LA01的原种繁育技术。

1 适期播种

南京地区一般于11月中下旬,在大棚内用72孔穴盘进行播种育苗,播种前,应提前拌好基质,播种前1天铺好基质并浇足底水,保持湿润。将穴盘摆放在阳畦中,将每个穴盘压深约0.5 cm的孔,每穴播1粒种子,盖上基质,一般播种后7~10天出苗。

2 苗期管理

出苗前不通风,晴天要早揭晚盖。苗子出齐后进行通风炼苗,定植前白天逐渐揭去薄膜,夜间由晚盖、少盖到不盖;定植前5~7天可完全不盖薄膜,使幼苗适应大田的环境,提高幼苗成活率。

3 定植

定植前要逐株检查,挑出病苗、弱苗。根据品种的特征特性,去除杂株,以确保品种的纯度。定植前检查隔离条件,确保周围没有易与小白菜杂交的其他作物,定植前667 m2施农家肥3 000~3 500 kg,磷酸二铵50 kg,硫酸钾20 kg,耕翻耙细。于1月中旬定植,株距40 cm,行距1~1.2 m,667 m2定植1 500株左右。定植后要及时浇缓苗水,待苗活棵后,盖好地膜,以利提高地温,促进生长,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4 田间管理

3月上中旬自交不亲和系LA01开始抽薹时灌水一次,始花期停止浇水,并盖上防虫网,检查防虫网是否严密,防止其他昆虫进入造成花粉污染。种株抽薹开花后应及时插杆和绑株,随着种株的生长,各级分枝增多,用绳子将花枝收拢。花期浇水,要经常保持畦面湿润,后期适当控水,以免贪青晚熟。当种子进入黄熟期时,要完全停止浇水。

5 花期授粉

5.1 人工授粉

开花前2~4天的花蕾是人工授粉的最佳蕾龄。授粉前采取当天刚刚开放的花药,制成混合花粉,然后用镊子剥开花蕾,用授粉工具(橡皮头或者其他工具)轻轻地进行授粉。

5.2 蜜蜂授粉

①放蜂 在放蜂前5~7天要喷药1次,彻底杀灭虫害和病菌。蜜蜂放置时间一般应在初花期,在下午蜂群基本入箱后关好蜂箱门,搬入棚内,或次日凌晨搬入。蜂箱均匀放在棚中。前期花粉不足,应每天给蜜蜂喂食糖水,注意棚内不能断水。

②喷洒盐水 盐水浓度一般在1.5%左右,喷洒时间应在9:00~10:00,要用机动弥雾喷雾器或家用小喷雾器进行雾状喷洒。喷盐水时一定要喷在花的柱头上,且要喷匀,每2天1次,整个花期喷盐水不少于10次。

6 病虫害防治

小白菜主要受蚜虫、菜青虫、菜蛾、潜叶蝇、霜霉病、软腐病和菌核病的为害。开花前要彻底根除蚜虫及其他害虫,蚜虫是主要害虫,在开花前集中防治1次,以防蚜虫为害造成减产。霜霉病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防治;软腐病发病初期,用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2 000~4 000倍液防治;用40%多菌灵悬浮剂或25%~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562.5~937.5 g/hm2,对水750~1 125 kg,于盛花期和终花期各喷1次防治菌核病。

7 种子采收

种子充分成熟后,种荚易暴裂使种子脱落,应在80%的种荚呈黄绿色时收获。收割后先在篷布上堆放2~3天,使种子进行后熟。后熟时要勤倒垛以免受热发霉,影响色泽和芽率。然后晾晒,并及时脱粒,精选干净,使水分达标后入库。自交不亲和系LA01的繁殖产量可达15 kg/667 m2左右,发芽率98%,达到国标一级。

参考文献

[1] 王金勋.影响十字花科自交不亲和系亲和指数的几个因素[J].福建省农科院学报,1994,9(2):46-50.

[2] 曹寿椿,侯喜林,郝秀明.不结球白菜矮脚黄自交不亲和系选育及繁种技术的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2,25(1):111-113.

[3] 杜敏.十字花科蔬菜自交不亲和系的选育与利用[J].中国种业,2005(2):39.

[4] 徐文娟,欧阳承荣.不同处理对提高甘蓝自交不亲和系结实指数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1999,27(2):163.

【植物自交不亲和机制的研究进展】相关文章:

1.植物细胞一氧化氮信号转导研究进展

2.人工湿地植物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论文

3.昆虫性别决定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4.中班科学:不怕冷的植物

5.超富集植物吸收富集重金属的生理和分子生物学机制

6.重金属污染土壤根际环境的调节与植物修复研究进展

7.单位用工不缴社保费 自担工伤保险待遇

8.植物螯合肽的生物合成与解毒机制及在重金属修复中的应用前景

下载word文档
《植物自交不亲和机制的研究进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植物自交不亲和机制的研究进展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