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暑期实践日志
“jackiexue007”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我的暑期实践日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我的暑期实践日志,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我的暑期实践日志
大学生暑期实践日志——地理学院
两周的时间,46人同行相伴,走过了甘肃、青海、内蒙古三省,跨越了青藏高寒区、东南季风区和西北干旱区,行程超过3000多公里。期间通过学术报告系统的了解了知识,又通过野外实地考察领略了这个区域丰富多彩的地貌类型,体验了蒙古族、藏族特有的民族文化,还有各种形式的联谊活动增进了友谊。如今,联合实习圆满结束,整理完笔记和30页总结报告的我,脑海中浮现的是收获、是欢乐、是专业、是碰撞和满怀的感谢。
为了准备这次实习的选拔考试我重温了自然地理学的相关知识,而接下来的十四天里,实地的考察、测量无不是对书本知识的验证,同时,大自然又是复杂多样的,课本的单一知识在自然中衍生出许多变化和形态。实习中,老师耐心讲解了地貌学、土壤学、植物学、水文学、气象学等综合地理知识,带领我们考察了黄河阶地、红水河堆积阶地的物质组成、结构特征,测量秦王川盆地古沙丘斜层理倾向,绘制古风向玫瑰图;挖掘、观察、测量灰钙土、山地森林灰褐土、高山灌丛草甸土剖面;考察古冰川遗迹,了解冰斗、刃脊和角峰等特殊冰川地貌的形态特征;翻阅祁连山、穿过河西走廊考察沿途一路的地质地貌、植被类型的垂直变化规律;通过观察猪野泽湖泊沉积剖面,理解干旱区盐湖沉积的“牛眼模式”;对比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本康丹霞和张掖彩色裂地的异同;考察青海湖东北岸的古湖堤、近代湖堤;参观引大入秦工程、红崖山水库、海西镇原子城、武威雷台、文庙、天堂寺;品尝白牦牛酸奶、烤全羊、青稞酒、武威“三套车”……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李吉均先生在冰川擦痕石上“读万卷书穷通世理,行万里路明德亲民”题词的意义,体会到资环人求真求实,脚踏实地,勤于思考,刻苦钻研的精神传承。
在西北,既看到了茂密植被,也看到了寸草不生。在生态脆弱、气候变化敏感的西部,生态环境问题是人类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土地退化、荒漠化严重、生物群落退化、气候异常、水文状况的恶化、污染环境、毁坏生活设施和建设工程以及由此导致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都向我们敲响了警钟。甘肃民勤绿洲的萎缩,新疆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林和红柳林的消亡,甘肃阿拉善地区草场退化、梭梭林消失……一系列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大自然是需要敬畏的,学习地理不是为了征服地球,而是为了更好的了解规律,保护她。
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地理、历史各类知识“大杂烩”,让行程中的我们一路都保持着好奇,而香港和内地的文化碰撞产生的奇妙火花让原本奔波疲累的路途充满了欢声笑语。大Ray(香港同学)的咩咩之歌、蒙古女人日娜的爽快柔情、河北江西东北南京山东新疆河南广东的方言碰撞、段子库乐乐哥的引经据典、老师讲解时中英文混合、Alice的20岁生日会……十四天很长,脚步丈量的路途、无涯学海的一隅,每天都有新发现;十四天又很短,朝夕相伴的友谊、博闻耐心的师长,怎么舍得说再见?我们彼此约定:都要走很远的路,去到很多的地方,学习更多的知识,领略更美的壮阔。
最后,感谢风趣博学的王乃昂老师,感谢朝夕相伴,良师益友般的李卓伦老师、王君傑老师,蔡啟恒老师、徐勇老师以及毋兆鹏老师,感谢辛苦风趣、深藏不露的鲍师傅,感谢忙前忙后、关心成员的李若兰学姐,感谢这次机会让我们46人聚在一起,在20的夏天留下难忘的回忆:
走三省,跨千里,十余天遍览河山;
爬雪山,过草地,脚步丈量四千米;
挖剖面,看层理,入地探查亿万年;
看丹霞,察劣地,真假不同形相似;
河阶地,湖岸堤,侧向倾角湖进退;
上天堂,下九州,自然人文两不误;
越祁连,穿大漠,丝路重地访古今;
两岸之谊,朝夕相处,携手同行两大高原。
时光飞逝,往日成歌,感谢一路有你相伴!
篇2:暑期实践日志
日期: 7月8日 地点: 湖北经济学院至洛阳镇 天气: 阵雨
活动内容及心得体会:
今天是暑期社会实践的第一天,为了更好的做好准备工作,我6:20就起床了。昨晚的雨水把窗外的路面冲刷的干净清爽,我的心情也很好。简单的洗漱过后,我就和男队友们提着自己的行李向我们的集合地—校训石出发。
大一和大二的女生们已经在校训石处等我们几分钟了,我心里暗喜:看来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必定是巾帼不让须眉啊。我们在“厚德博学,经世济民”的校训石前排好队形,让路人帮忙拍下了我们整装待发的英姿。此时已是7:10分了,怕堵车耽误8:58的火车,我们坐了面的向车站进发。在车上我们都憧憬着这次的实践活动,交流好不惬意。约70分钟后,我们到了火车站,在等待过后我们一行人最终踏上了轰隆隆的列车。我买的是站票,幸运的是车上遇到了好心的人,中途我们玩了下游戏,我也坐了下位子,就这样,短暂愉快的旅途很快就结束了。11点,火车进站,我走在最后面清点了下人数,确保无误后我们在随州同学的带领下搭乘16路公汽前往曾都区市区汽车站。下车时已临近中午,我们拖着行李在小餐馆随便用了餐就又换乘小客车前往我们的调查目的地—洛阳镇。车匀速行驶在马路上,窗外的雨却开始越下越大,我望着窗外的风景,心中对这次实践活动愈发的向往,没有丝毫的畏惧。
我们于下午15:00抵达洛阳镇,还好小镇不大,我们前期已联系好旅社,于是我们撑伞步行到旅社处安放了行李。接着我们团队开始分头行动:部分队员继续在旅社收拾整理行李和生活品,其余队员和我去拜访洛阳镇人民政府相关领导。我们得到了镇政府领导黄主任和邱萍姐姐的热情接待,但是由于今天的大雨导致通信电线损坏使小镇下午处于停电状态,政府不方便给我们纸质的资料,于是我们就先和主任们交流了起来,交流很美好,我们的实践也得到了肯定,转眼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政府接待我们吃了晚饭。晚饭后,来电了,于是我们返回旅社讨论了下今天的收获和明天的行程安排。
旅社环境还不错,洗了个热水澡,经过一天车旅颠簸之后,我终于躺在了凉爽的凉席上,进入了睡梦中。
日期: 7月9日 地点: 洛阳镇 天气: 阵雨
活动内容及心得体会:
今天是暑期社会实践的第二天,女生们还是一如既往的6:20起床,我们男生也6:30被叫了起来。简单的洗漱后,我们7:00下楼到镇内的面馆里一起过了早,这面条和包子颇有地方风味,我吃的很开心。
镇内仅有的一家网吧8:00才开门,我在确保需要打印的资料无误后寻找到镇内少有的打印店。小镇打印资料很贵,A4单面打印一张一元,复印5角一张,比起学校1角的服务来讲着实吓到我了,我此时很怀恋三清园2楼可爱的师傅们。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和我向打印店老板说明我们是来贵地进行社会实践的情况后,老板答应打印5角一张,复印2.5角一张的最低价优惠我们,于是我们进过了这小小的波折才打印到资料。接着我们去政府办公室那边拿了相关资料后回到旅社,大家就开始分工看了起来。
下午我们对照政府资料,对洛阳镇的地理环境分布,种植户的分布,当地居民的生产经营模式有了大致的了解,对镇内的当地风俗人情有了初步的认识。
晚上,天气不热,我们在旅社2楼开展了内部交流讨论会,汇总了大家今天的调查成果,我做出了明天的行程安排,大家一起吃了西瓜,洗漱过后,我们又早早的睡了。
日期: 7月10日 地点: 洛阳镇 天气: 阵雨
活动内容及心得体会:
今天是暑期社会实践的第三天,由于昨晚已经定好了今天的调查任务是调查镇内当地居民,6:30我便在闹钟的响声中起床了。推开窗户,外面仍在下雨,我开始对今天镇内的调查产生了一丝担忧。
其他队员也陆陆续续起来并且洗漱完毕。7点多,我们到小面馆喝了稀饭,吃了包子。中途我问大家要不要等雨小点了在去调查,大家都表示不怕这点困难,不愿因为大雨而阻挡我们调查的道路。我很感动,此时先前的担忧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则是必胜的信心。
我们进行了分工合作,分为2个小组。我这个小组的成员主要调查南北方向的街道两旁的居民和行人,我们打着伞,穿行在雨中。我的第一份问卷对象是一位进行电脑培训生意的中年男子,他很配合我的工作,对我的提问一一解答,我根据他的回答完成了这份问卷,完成这份问卷后我感到兴奋和激动。
当然还有很多的居民不是很配合我们的调查活动,虽然前期我们有语言方面的练习,但是今天的实地调查中语言仍是一个不小的障碍,我发现有的中老年人不太理解我们的问卷,这让我意识到我们在设计问卷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应充分顾及到居民的文化水平。2个多小时的调查,访谈,走访后、我们在旅社门口集合了,看着大家手中沉甸甸的问卷以及头发上,身上块块水渍,我不禁为有这些不怕困难,踏实认真的队员感到骄傲!
中午来临,简单的午饭作为一种奖励暂时消除了我们的饥饿感,接着我们进行了午休。下午汇总了下问卷等资料,统计出各题选项数。
晚上我们进行了下娱乐活动,一起看了下新闻,接着又进入了睡梦中。
篇3:大学生暑期实践日志
日期: xx年7月23日 吕
大学是我们接触社会、踏入社会的开始,而社会实践则是从大学踏入社会的必经之路,是我们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每一天都在接触不同的事物,每一天都在学习,同样我们每一天都在做不同的事,每一天都在实践。我们在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实践中,不断成长,不断的将所学到的变成自己的东西。
这个暑假,为了进一步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关于“中国梦”重要讲话的精神,积极响应学校有关“中国梦”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走出校园,走出家门,进行了一次关于中国梦的社会实践调查,记录身边人的梦想。
李先生是一位出租车司机,已从业二十余年。李先生的梦想是人人都可以遵守交通规则,让生活中少一些交通事故,少一些因交通事故而幸福被毁的家庭。李先生为了这个梦想从自身做起,二十余年来从未发生过一起交通事故,也从未被别有用心的人讹诈过。
王女士是一名人民教师,儿子今年刚刚参加完高考,并被北京某院校录取。王女士希望他们一家人能平平安安,儿子学业有成,今后可以带着他们一家出国旅游。同时王女士也希望自己的学生都可以有一个好的未来,一个好的归宿。
经过一天的走访调查,我们发现大多数人的想法都很朴实,他们无非是希望家人能健康平安,孩子可以学有所成,自己可以老有所养,同时希望社会可以更和谐,社会保障可以更全面、更可靠,生活环境可以更优美,生活质量可以更好。
通过这次暑期实践,我看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和可以改进的地方,听到了人民对于更美生活的向往的心声。我相信,在习总书记的带领下,在广大人民的努力下,我们的梦想都会一步步的实现。
篇4:暑期实践活动日志及总结
7月17日
第一次坐车这么曲折,第一次来到这样偏远的地方,几经转车,我终于在晚上将近6:30的时候和队友集合,开始我们的社会实践之旅,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日志+总结。
吃完晚饭回到安排的寝室后才开始细细观察这儿,学校里基本设施都还完备,吃饭洗澡什么的也很方便。从寝室窗子向外望去是一座小山,蚊虫特别多,我想这应该是这里唯一的缺点吧。在山区生活,有点期待,但同时又对未来几日的实践感到茫然。
7月18日
助教中心规定每天早上5:40起床,“北京欢迎你”和“让我们荡起双桨”这两首歌催促我们起床,还好是夏天,能起得来。
早饭是一个糯米饼、一个鸡蛋、一碗豆浆,营养丰富又好吃,我很喜欢。
饭后大家就开始讨论上课的问题了,华师大的学生很傲慢,要包揽所有的课,不给其他的学校上。经过队长和大家的努力,最终只同意将每晚的一节英语课让给我们,其他的课若想上,就得与他们比拼备课。我们各自分工,了解了自己的任务就开始着手准备了。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为了了解华师大的水平,我们就去听了她们的两节课。语文课上的非常好,她们的准备非常充足,不愧是要长期驻扎的人,让我深深的感到惭愧与恐惧。然而第二节英语课还凑合,原来第一次给人上课都是这样啊,让我重拾了一些自信。
下午我们和安师大的另外一支队伍—化材学院一起办了一个讲座,他们是学雷锋讲座,我们是健康知识讲座。由于学生很少,让我们不免有些尴尬。
晚上的课原本我准备的很充分,但是由于胆怯,就把机会让给了搭档,自己就简单客串了一下。不过她上课与众不同,风趣幽默,很受学生的欢迎,从这点而言,我觉得我们也有地方战胜了华师大。
7月19日
今早没什么事,我们就决定出去调研,主题是围绕留守儿童这个问题。有三人有事不能去,剩下的九人分成三组,每组三人,一人采访、一人记录一人拍照。我和何思雨、吕梦远分到了一组。一开始不太好意思开口,但在路边问了一位奶奶后,第一份问卷的成功让我们充满了信心。接下来虽然几经碰壁,但多数人还是很愉快的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从这次调研来看,我觉得留守儿童问题并不是很严重,相反的,空巢老人更值得我们关心。调研中我们还初步了解了这里的人文及自然环境,既接触了社会,又欣赏了美景。
通过这次调研,让我更加知道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一个人的力量是薄弱的,然而当大家一起努力时,事情就会变得简单起来。
下午原计划在3:30开始的“学会感恩”活动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得以推迟,改在了4:30。之前的时间就用来交队友们用来作为汇演节目的手语表演。大家学的很专心,我教的也就认真起来。
4:30到了,孩子们陆续到来,我们的活动正式开始,活动中,我与他们共同了解感恩,带领他们做感恩贺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由于时间不够,有一项教他们手语的幻觉没能进行,这一点让我感到很遗憾,不过能顺利完成就已经让我很开心了。
晚上和队友们就文艺汇演的节目起了一些小争执,但是还好大家都比较通情达理。我认为团队最重要的就是合作,每一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队伍出一份力。既然来了就要好好做,不然回家睡大觉好了。
7月20日
由于下午要和化材一起办一个趣味运动会,早上我就和他们那边管财政的一起去买奖品,工作总结《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日志+总结》。没想到在这个小山村物价居然也不便宜,而且老板还乱要价,还好我们对这方面还是比较熟悉的,不然真被她宰了。
下午3点左右突然下起了雨,让我们很担心,这么认真准备的活动不能这样就就被毁了。还好一会儿雨就变小了,我们便去操场做准备工作。3:30到了,雨也已经停了,孩子们飞一般的冲向操场,对趣味运动会热情高涨。
昨晚我就是先找好了一个搭档,因此不急不躁。此次趣味运动会分为三个部分,前两个接乒乓球和两人三足战果惨淡啊。然而最后一项“小马过河”,女队只有我们一组,虽然比赛完成的很艰难,但理所应当我们赢得了第一名。
这个活动让我和汪才伟的关系变的亲密起来,大家玩的都很开心。
7月21日
华东师范大学办了一个“心圆心愿”的活动,就是帮助小朋友实现愿望的一个活动,我揭了一张卡片,这个小朋友的心愿很简单,只想要一本小说书和一副乒乓球拍。于是我趁着队长带我爬山回来的时候就去为他挑选礼物。看着他收到礼物开心的样子我也很高兴。用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就能帮助他们实现小小的,我觉得这是每一个自愿者都愿意做的事情。
明天就是文艺汇演了,为了把我们又的节目完美的展现给大家,我们六个女生在下午的时候拼命练习,一遍又一遍,不知疲倦,喊的我的嗓子一直处于干涸状态。但是有目标的努力是值得的,更是快乐的。
7月22日
今天是离开前的最后一天,为了下午的汇演,每个人排练的都很认真,我也感到很欣慰。
下午早起布置会场,3:30正式开始。华东师范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化材学院以及我们四支队伍为演出做了精心的准备。一曲《最炫名族风》作为开场带起了大家的兴致,神奇的魔术表演让大家啧啧称赞,化材的相声逗的大家哈哈大笑,一曲《爱因为在心中》将气氛推向了高潮,最后一个节目是我们的手语表演《和你一样》。整场节目温馨但不乏激情,博得大家阵阵掌声。晚会结束,意味着我的实践也走向了尾声,终于可以清闲下来了。
晚上趁孩子们下课跑去和他们合照,可惜的是自己不上相,好难看....但还好能作为一个留念就足够了。
7月23日
吃过早饭我们就动身要离开了,临走前和我关系很好的两个孩子很舍不得我,桂鹏还送我一瓶营养快线,上面还附有一张字条,让我不要忘了他。傻孩子,我怎么会忘了你呢,只要你能记住我就够了。
要走了,他们在上课,我依依不舍的在后门边看了一眼教室,看了一眼孩子们,桂鹏也一个劲的在窗口朝我挥手。
真的是要走了才会感到不舍。再见了,助教中心;再见,可爱的孩子们。等着我们,明年我们还会来!
小结
几天的实践,有欢笑、有不快,有收获,也有遗憾。和孩子们的友谊是我最大的收获。队长对我的影响很大,她让我明白凡事要竭尽全力,要做就要做到最好。还有华师的水平也让我刮目相看,明年也要像他们那样准备充分。
“学会感恩”活动总结
目的:让孩子们对父母、老师、王直爷爷以及所有帮助关心过的好心人心怀感恩,对这个社会充满感激之情,将爱心一直传递下去。
过程:7月19日下午,原计划是3:30的活动被推到了4:30,活动开始之前我先教队友们学习“和你一样”的手语,以便更好的教授孩子们。这首歌是中国红十字会的宣传歌曲,意在传达一种爱心、奉献。所以我才会选择这首歌。
等到孩子们来了。我们的活动才算正式开始。首先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活动,然而大家只是很狭隘的将其理解为学手语,其实手语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接着问了一下知不知道这栋教学楼叫什么以及助教中心的创始人是谁,很欣慰的是大家都回答正确了。然后我又向孩子们询问知不知道还有什么表示感恩的词语、谚语、名言、诗句以及故事,小孩子需要鼓励,有了奖品他们才更愿意说出自己的想法。紧接着就死活动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环节,“一起制作感恩卡片”,孩子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认真制作卡片,我们志愿者也在教孩子折爱心的时候和他们打成一团。孩子有很强的好奇心以及亲和力,只要你肯站在他们的角度想问题看事情,一切将会变的简单起来。在我们的帮助下,孩子们制作出了一张张精美的贺卡。有送给妈妈的,也有送给王直爷爷的,看着孩子们这么懂事,着实感到很高兴。然而由于时间关系,手语没有来得及教大家,这是唯一的遗憾。
结果:这个活动总的来说比较成功,大家在活动中都很开心,孩子们也对感恩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篇5:暑期艺术培训中心实践日志
7月6日是我在艺术培训中心工作的第一天,主要工作任务是向外界宣传培训中心暑期培训安排。于是一整天都是顶着炎炎烈日,站在十字路口给过往的行人发宣传页。从早上上班的那一刻便开始了下班的倒计时,半天下来就腰酸背疼,总盼着时针能当秒针过。安阳的夏天似乎比南方还要闷热,身上的衬衫一天都没干过。好不容易熬到下班,还得拖着几乎废了的双腿赶公交车。回到住处连倒杯水的精力都没有了,草草洗漱了一下,倒在床上便睡着了,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一点多了。对于这一天的工作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就是觉得太累太难熬。
-7-6
篇6:暑期艺术培训中心实践日志
18号有个准高三的学生来报播音编导的课,这个学生的整体形象和文化课成绩都不错,培训中心决定直接把她送到开封总部去学习,并且决定让我也去开封学习几天。一方面是为了让我学习一点播音编导的知识以方便日后招生,另一方面也是让我学习一下总部的培训模式和管理经验。上课期间我需要录音并对上课内容做详细的笔记,还要拍一些照片。
对于这次去开封我是自愿的,并没有一点抱怨。因为一些自身原因让我非常想要离开安阳一段时间,以至于在开封学习期间没有工资我也欣然接受了。让我为了那一点工资在安阳待的不开心是不现实的。也许是还没有到真正需要工作的时候,才会这样任x##b。
-7-19
篇7:暑期艺术培训中心实践日志
23号晚上我们到达开封,总部的培训教室设在东门,办公地点在xx校园内,编导的授课的老师有xx教授白小兵,五位美术老师也是教授。当晚我们参观了播音编导的教室。据白老师介绍,他们的播音演播室的设置跟内实际考场设置完全一样。对此我并没有一点兴趣,我最关心的还是在开封的住宿问题,好在他们给我们安排的住处还算满意,有空调和独立卫生间,只是不提供热水。
夜里我盘算的是怎么趁着这段时间把开封好好转一圈,才没有想他们交代给我的任务。因为我知道在开封我是绝对自由的。与其说我是因为工作来开封的,还不如说我是为了度假来开封更为贴切。不过据我对开封的了解,开封是比郑州和安阳更适合人居住,但是要在开封度这个不算短的“假期”,浪费一点时间是不可避免的。这点我也早有心理准备。
-7-24
篇8:暑期艺术培训中心实践日志
15号是书法班开课的第一天,任课的是安阳师范学院教授李昕老师。而我负责的依旧是接待工作,因为当天来听课的还有学生的家长,目的是让家长们了解我们培训中心的师资力量和上课效果。这一天也是比较忙的,因为除了接待家长我也要一同听课。辅助授课也是我的主要工作之一,另外我还要登记每个学生每次来上课的时间,办公室的卫生工作一般也是我的事。其实我刚开始来应聘的只是助教工作,也以为只单单是助教工作,让我打扫卫生我是极不愿意的,可是既然是给别人打工别说是打扫卫生,就是每天被训几句也是要忍的。说到底工作是老板给的,工资是老板发的,都知道顾客是上帝,而对我们员工来说老板实则是上帝的上帝。因为顾客不会直接付你工资。
-7-15
篇9:暑期艺术培训中心实践日志
一连几天的宣传工作总算是结束了,从9号到13号几乎都是招生咨询和报名的工作。相比于发宣传单,咨询和报名的工作似乎是轻松不少,因为大多是嘴皮子上的事。但是对于我这个从来没有工作经验的人来说也是实是件难事。每天都有不一样的家长领着孩子来报补习班,每天都要去回答不一样的问题。从容熟练地应对家长们提出的问题,解决他们的疑虑,让他们放心的让孩子来我们的补习班上课,是我最核心的工作。刚开始是听,听老师们是怎样回答家长们提出的问题。再则是记,记家长们可能提出的问题,以及怎样去解决。11号我成功地招到了两个学生,可是之后在我手上就再也没有招到一个学生了。
对此我总结了一下,说话真的是门学问,这门学问需要不是靠纸上谈兵就可以水到渠成了,它需要一个人不断的与人保持良好的沟通,主动出击,随机应变,将好话、歹话尽收腹中,反复斟酌,反复酝酿,反复锤炼,至此你说出的话语才不会词不达意、言不由衷了。俗话说的好,好马出在腿上,好人出在嘴上,练胳膊练腿不如练嘴。一个人是否会说话在很大程度上将会关系自己人生的成败。
-7-13
篇10:暑期社会实践日志
到广西大学已是三点多了,偌大的校园显得空阔寂静,是少了几分原本属于校园的喧哗。来到一家超市门口,正看见两个女生和一个男生购物出来,上前挡住他们的去路,说我是大学生,来做调查问卷的。他们显得有些惊讶,也没怎么说话,大概对我的行为不屑一顾吧。看他们也没心与我交谈,只好悻悻地走了。
再沿着教学楼慢慢走去,突然看见一个男生背着书包从教室里走出来,我想着机会难得,赶忙跑上去,想到刚才的遭遇,就小心地问了一句:“同学能打扰你几分钟吗?”他也出于礼貌地笑着说:“有什么是吗?”我们就边走边聊了起来。他原来是暑假待在学校准备考研学生中的一员。他表态说,考研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一个本科毕业生找工作太难了,看到他不自觉地提及就
业问题,我知道该问我的问题了。他却谈起了读书之事,学历高点总是好的,出到社会读书的机会就不多了,忙着工作,组建家庭,一天到晚为生活所迫。其实他说的也与就业不无关系。如就业压力没那么大,那么多大学生何苦饱受考研之苦呢!从他的话中,我读出了他对就业现状的无奈,就业和考研,他该是属于那种坚定了信念考研的一类吧。他对我说了许多关于就业和考研的利弊,承认男生的思维总是比女生的清晰,想问题也很深全面很深刻,这也是我所缺乏的。最后他很爽快地帮我填写了一份调查问卷,说以后可以联系。很感谢这位礼貌而陌生的朋友。
再去找老同学是已经是下午五点了,他一直待在学校准备这数学建模。我们一同到另外一所大学去找曾经的同学,大家见面寒暄了几句,就找了石凳坐下,围着石桌天南地北地说了一通。最后还是回到了就业的话题上来。
有一位就要面临就业这躲不开的现实了,他不屑于考研,觉得考研不如工作来得实在。他道:“看世界还得现实些。”不管以前的梦想多么美好,没工作没经济来源,一切都是扯淡。我们两只是沉默着,个人有个人对就业,对世界,乃至对生命意义的看法。他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钱那可就是万万不能了。只有有了钱,才有发言权。听的句句够呛,却也不无道理。不管承不承认,钱确实是很具实力的东西。就业就是为了挣钱,满足了基本需求,你才有资本去享受你所谓的人生,才有能力去实现你心中渴望已久的梦想。这句我爱听,可谓是至理名言了。最后他也承认,自己不想变成钱的奴隶,不想成为工作下的渣子。但为生计,他只能认了。我们一直听他说着,感悟一点点加深。他可能经历的比我们多得多。曾经那个为梦想奋斗不息的他,竟也在残酷的现实中选择了把梦想收好。真希望多年之后,等到他满足了基本需求之后,能够放飞自己的梦想,拥抱美好的明天。会有那么一天的!
调查内容:就业现状
调查地点:北海市
调查对象:谋职者
调查时间:XX年x月x日
今天,手里揣着几分调查问卷表,踏上了去北海的快班,内心打好了满腹的草稿。暑期的社会实践调查从此拉开序幕。看着窗外烈日炎炎下劳作的农民,就会不自觉地想起背井离乡的农民工,一群奋斗在城市最边沿的铁杆战士。觉得他们似乎是沧桑的代名词,却又同样是坚强的象征,心都的滋味难以言表。至少他们是值得敬畏的吧。把思绪收拢,转瞬间想到了身为大学生的我们,今后又会面临着怎样的就业难题,又该如何抉择呢。希望此次的调查能让我有点收获。
四十分钟的路程,转眼就过去了,呈现在我眼前的俨然已是一座繁华的城市。沿街问了许多人,才找到了人才市场的去路。我来的大概不是时候,觅职的人不多,在一旁察言观色许久后,终于鼓起勇气像一位面善和睦的大概有二十五六岁的姐姐走过去,她正在看公告上的招聘启事,见有人靠近就不经意的扭转头来瞄了一眼,很快,又专注地转过头去了。我喊了一声姐姐,然后说明我的来意,她好像挺有兴趣,问她能帮上什么忙。第一次就遇到这样一位热心肠的人,我暗暗庆幸,我就马上拿出了一份调查问卷表,请她帮忙填,并且随机问了一些问题。
还是很客观地就问:“你对现在就业现状有何看法和感想吗?”她咧嘴就说:“其实找工作的人都知道,要想找到自己称心如意的工作谈何容易,像我们这种人口大国,不被竞争压死才怪呢!”她还说她换了好几个工作,因为工资太低,加之工作太累。我暗自想,受点苦不算什么,人总要踏实地干好几件事情,听着她说到最后。发现她有点心高气傲,在对待工作上。不过还是很感谢她帮了我一个忙。
目送她远去,一些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一直浮现于脑海:为什么在就业压力如此巨大的时候总有些人还在选择工作的时候百里挑一呢?并且他们还是处在就业压力的风口浪尖上的。难道这就是所谓的高不成低不就吗?不过还是从她身上获得了点启示。她说,要想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人脉是关键。许多大学毕业生都是沿着家里为之铺设的黄金大道直奔的高新阶层。剩下的只能捏着一纸文凭为工作四处奔走。对她的论调,我表示的赞同而频频点头。这话说到我心卡上去了,显示终是有点残酷的。她,这样一位比我大不了几岁的姐姐,算是失业大军中的一员吧,为生计而奔波,而我何尝不是正在奔波着呢!以一种自己奔跑的姿势出现在求学的道路上,事实的本质还是为生存打拼。
【我的暑期实践日志】相关文章:
3.暑期实践策划书
4.暑期实践总结
5.暑期实践心得
6.暑期实践报告
7.暑期实践调查报告
8.实践教学日志范文
10.大学生暑期实践论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