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迪士尼成功的原因

迪士尼成功的原因

2024-05-07 09:19:4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mxm12034”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迪士尼成功的原因,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迪士尼成功的原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迪士尼成功的原因

篇1:迪士尼成功的原因

迪斯尼乐园的开办人沃特迪斯尼先生曾说过:“我们不用考虑钱的多少,我们须要考虑的是东西的好坏,中原健康论坛。我的理论是:只要东西好,我们就可以把民众吸引过来。”因此,在建造加州迪斯尼乐园时,为了做到尽善尽美,迪斯尼乐园的预算突破了本来的700万美元,达到1100万美元。不过,这也使迪斯尼乐园成为任何一个竞争对手无法超越的目的。

篇2:迪士尼成功的原因

沃特迪斯尼在开办加州迪斯尼乐园时,再三强调“一切考虑,以游客为主”,迪斯尼乐园成了一个布满人性温情的娱乐、休闲场所。

在加州乐园建造的各个阶段,沃特经常细心反省每一个细节,有时他会蹲下来,感觉一下儿童是否也能看得见园内的景色。有一次,沃特乘火车观看园中各处景观,发现树木会挡住火车上游客的视线,于是下令把已经种好的树挖起来,后移50米,根本不考虑因此带来的经济损失。

在日本迪斯尼乐园里,售货员的目光必须与顾客的目光处于同一程度线上。如果客人是儿童、售货员还必须面带微笑地蹲下去,把商品递到儿童手里,真正做到童叟无欺。

迪士尼成功的原因3、迪斯尼就是一所“大学”

迪斯尼乐园是一个大舞台,每一位员工都是“演员”,而管理阶层的任务就是“分配角色”。既然游客付了钱,每一位员工就应该使出浑身解数,将最好的表演端上舞台。迪斯尼公司有一个“交叉利用”方案,每年进行一周。它要求公司的高档经理在这一个星期里,离开办公室,脱下制服,换上乐园的道具服,在乐园的第一线干活,卖门票、管理停车场、驾驶单轨车或者小火车等。对乐园的主管而言,整个乐园就是办公室。所有小组主管70%-80%的上班光阴都在乐园内走动,目的不是监视一线员工,而是察看游人的反响,收集有利于改善经营的信息。

新进员工起头工作的第一步是上迪斯尼大学,而且只有在“第一号传统”课合格后,能力接管专业训练。在“第一号传统”课上,新员工将观看长达1小时的录像——《你创造欢喜》,以便了解迪斯尼的宗旨和经营法子。其实对新员工来说,新人指点只是一个课程而已,而大量的工作是每天进行强化价值观、经营欢喜和顾客服务标准的历程。同时,迪斯尼大学还训练员工察看每一位顾客,以便根据不同顾客对欢喜的不同感受、自动提供相应的服务。

新员工从迪斯尼大学毕业后,能力单独接待游客。新员工到迪斯尼乐园上班的第一天,并不会被奉告“你的工作是坚持这条大道的洁净”,而是“你的工作就是创造欢喜”。任何人有改善服务的构想都可以随时提出,也可以通过内部刊物与电子布告栏彼此交流。这样的管理伎俩,不仅使游客的回头率进步,员工的流失率降低,而且使有过迪斯尼工作阅历的人应聘其他公司的岗位时,经常获得优先考虑。

篇3:迪士尼乐园成功的原因

迪斯尼企业自身的定位

1.1一次投入多种产出打造产业链

迪斯尼投产《米老鼠与唐老鸭》、《白雪公主》等动画电影之后,引起广泛的社会反响,人们给予它热烈的回报。但是,电影票房收入仅仅是总收入的一部分,更多的是以动画片塑造的米老鼠、白雪公主等形象为基础生产的各种衍生产品,如玩具、游戏、主题公园,甚至巡回演出的剧团,这些项目的总收入比影片本身要高得多。迪斯尼公司自1955年在加利福尼亚州建立首家主题乐园之后,这种商业形态在很长时间内成了迪斯尼公司的摇钱树。据公司报显示,主题公园和度假酒店两项营业收入为115亿美元,在总收入378亿美元中占30.4%。20世纪80年代末是迪斯尼公司的黄金时期,三家迪斯尼乐园的收入甚至占到总收入的七成。

迪斯尼打造产业链的经营思路是,组织强大的设计班底,围绕动画电影这一主轴,设计出动画形象和故事情节,待影片上映后,把动画片的场景、情节展现在主题公园里,再根据这些动画故事开发一系列卡通形象作为附带产品。这些动画片首先发行电影院,过后做成录像带,然后再卖给广播电视公司。与此同时,根据这些动画故事开发音像制品、书籍和其他相关衍生产品。迪斯尼就这样通过品牌价值来构筑商业模式,经过持续开发,打造出一条创意产业链。

迪斯尼公司的一个著名口号是“永远建不完的迪斯尼”,长期坚持采用“三三制”原则,即每年要淘汰三分之一的硬件设备,新建三分之一的新概念项目,每年补充更新娱乐内容和设施,使产品永久保持吸引力,不断给游客新鲜感。

1.2控制数量形成稀缺效应

迪斯尼公司似乎无意在全球范围广建分支,而是非常谨慎的控制数量,在既有布局内认真经营每一家乐园。由此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和文化影响力,催生出大量的就业岗位,这便诱惑很多城市纷纷抛出橄榄枝,希望能在当地申请筹建迪斯尼乐园,而迪斯尼却总是保持缄默。早在,上海市政府曾向国家发改委递交筹建迪斯尼乐园的申请,当时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就表示,还有其他内地城市提出申建迪斯尼。但迪斯尼方面对于上海的申请始终未作明确表态。到了3月,上海市市长韩正在接受中外媒体采访时称:“上海建迪斯尼的事情已经谈了十几年,双方的沟通、交流、谈判始终没有间断。现在可以这么比喻,我们还在恋爱,没有结婚,何时拿证书没有日程表。”一个投资项目足足谈了十几年,可见迪斯尼在主题公园的建设和选址上是多么慎重。迪斯尼公司正是通过严控数量,精心挑选,成功地保持了稀缺效应,使全球市场对迪斯尼乐园始终处在一种“饥饿”状态之下,听凭几个候选城市争得死去活来,甘心情愿提供更优惠的条件,得以从容地进行遴选。

1.3博采众长的文化营销策略

文化是精神层面的因素,相对物质而言,更具有历史持久性。迪斯尼开创了一种以品牌卡通为核心的童话世界文化,这种文化的目的在于给大众以梦想,焕发人们心底固有的童趣与纯真,通过征服观众而形成稳定的卖方市场。迪斯尼品牌在美国本土及全世界已经形成自己制胜的根基,培植了使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有生命力的文化。迪斯尼旗下大部分卡通形象,如白雪公主、灰姑娘、小飞侠等等,其实都源自欧洲文化,但它用商业化方式让这些童话角色流行化了。近年来推出的《花木兰》、《功夫熊猫》、《飞屋环游记》等片,无论题材、故事和人物造型,都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可以说,迪斯尼出品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拿全

世界的文化进行美国式加工,然后通过强大的营销方式去影响世界各国的观众和游客。

篇4:迪士尼乐园成功的原因

迪斯尼的营销之路

2.1整合营销传播

媒体网络的铺设是迪斯尼的重要战略之一,通过多元化经营为自己建立起庞大的传媒系统以达到整合营销的功能。这就使得在媒体繁多、信息过量、干扰大增的条件下,有关迪斯尼的信息可以有效地送达。公司早在1983年就建立起自己的电视频道,之后逐步收购包括美国广播电视台ABC、FOX传媒在内的多家电视媒体来增强集团在电视传媒领域的实力。此外,迪斯尼创建了独具特色的娱乐场所——迪斯尼主题公园,这种新型的传媒载体不仅为集团贡献了巨额的赢利,其广阔的空间也为迪斯尼品牌的宣传提供了客观条件。

2.2交叉营销

迪斯尼善于运用集团内部的资源交叉营销来提高销量。所谓交叉营销,是指与服务同类顾客的本企业的其他部门或其他企业建立共同合作的方式,更好地吸引现有和潜在的顾客。一旦两个企业间建立起交叉营销的伙伴关系,即意味着能使各自的潜在客户群扩大1倍。

迪斯尼和美国广播公司间的战略合作正是交叉销售的典型之作。在收购美国广播公司ABC和ESPN两个品牌之后,迪斯尼利用美国广播公司保证了自己的节目送达至每一个家庭,大幅减少了其输出费用;而同时,精彩的迪斯尼的节目又提高了美国广播公司的收视率,增加了美国广播公司的广告收入。

2.3.特许经营

按照英国特许经营协会(British Franchise Association, BFA)的定义:特许经营是指特许商(Franchisor)授予加盟商(Franchisee)特定许可,加盟商销售特许商的产品或服务,同时向特许商支付一定的费用,并得到特许商的经营指导和帮助的商务体系。这既是特许商拓展业务、销售商品和服务的一种运营模式,同时也是加盟商利用知名品牌运作公司的一个机会。

早期迪斯尼的特许经营是从米老鼠形象的授权开始,即允许众多厂商生产带有米老鼠形象的商品来扩大迪斯尼的知名度。从某种意义上说,早期的特许经营只是一种品牌授权的行为。随着市场需求、科技发展及竞争的需要,迪斯尼的特许权也在逐步扩大,动画人物形象、零售商店,既而发展为提供给受许人使用全部知识产权的总和,包括企业文化、品牌、专利、商号、产品、服务、专有技术、加盟店运作管理体系等。现如今,迪斯尼公司的特许经营业务收入每年高达10亿美元,在全球发展了超过4000个拥有迪斯尼特许经营权的商家。上世纪80年代初,迪斯尼计划在东京建设迪斯尼乐园,与日本的合作再次成为迪斯尼品牌特许方式的一种创新,只提供品牌而不进行资金投入,最后迪斯尼收取特许费,于是分文未付的迪斯尼公司每年从东京迪斯尼营业额中获得一大笔特许经营费。迪斯尼处在这样一个巨型特许体系金字塔顶端的盟主位置,不断扩大特许经营的内涵并获得更大的回报。

2.4品牌授权

所谓品牌授权,是指品牌的拥有者允许被授权商使用授权商的品牌生产销售某种产品或提供某种服务,并向品牌授权商支付商定数额的权利金的经营方式。它不同于特许经营,它的基础是开发品牌形象,凭借消费者对该品牌形象的喜爱而产生对其代表的产品的购买欲望,授权制造商使用该品牌开发系列产品,诸如日本城百货有限公司获得迪斯尼的授权生产或销售米奇、小熊维尼等品牌形象的

文具用品。而特许经营授权给经营人的是产品或服务甚至包括整套的经营模式。

早在20世纪30年代,沃尔特·迪斯尼为了宣传米奇的形象,授权生产商生产印有迪斯尼动画形象的产品。可以说,迪斯尼公司是最早运用品牌授权模式的企业之一。目前,迪斯尼公司在全球拥有几千家品牌授权企业,其产品文具、服饰、化妆品、家具产品等应有尽有。这种多样性在市场上形成了密集的品牌渗透。

篇5:迪士尼乐园成功的原因

员工的管理

3.1迪斯尼的培训

在培训的开始几天,首先新员工都要在迪斯尼大学上一门叫做“迪斯尼传统”的课,课程详细介绍了迪斯尼发展的历史以及迪斯尼乐园的精神所在,宗旨所在。之后新员工便随着培训员走入公园里,当一回客人。接下来便是正式的入职培训期。当学会了全部的技能进入工作岗位后,员工的创新就开始了。

在迪斯尼员工并不被叫做员工,而被叫做演员,员工休息区被叫做“后台”,而上岗工作的时候就叫做“表演”。的主题就是“一百万个梦想成真”。在这样的一个大的基调下。要想使整个园子都充满美梦成真的气氛。在工作岗位上,“演员”们可以以各种各样独特的方式来做自己的工作。可以以各种各样独特的创意方式来向游客传达公园的主题,让游客们的美梦成真,使得他们在迪斯尼乐园的旅程更加难忘。

3.2迪斯尼的领导方式

公园分为各个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都有各自的经理负责,经理监督员工的方式是穿着便装在公园里边随意走动。以检查公园各项设施是否运转完好。但是最主要的是查看“演员们”的演出是否精彩。经理们与“演员们”的关系与其说是上下级的关系,不如说经理是“演员们”的助理。

提供“演员”所需的一切用品,帮助“演员”。经理们会非常鼓励员工的创新,鼓励员工用自己新奇、特别、有趣的方式服务顾客。鼓励员工打破常规,不拘泥于传统的服务方式。在我工作的区域,作为一个接待员,任务不仅仅是传统的为游客指路,解答问题,还有的就是要想出新奇的点子。创造更加有趣更加好的服务方式。

3.3迪斯尼的员工创新

有位工作人员想出了好点子,想要戴一个米老鼠的大手套和游客击掌。当他把这个建议向经理提出,得到了经理的支持,两天后经理就拿着一副副米老鼠的大手套送到了每个迎宾岗位。从此在迎宾岗位的员工就可以带着那个滑稽的手套与经过的游客开心的击掌。而孩子们非常喜欢这种迎接方式。所有孩子都欢欢喜喜地远远跑过来使劲和这个戴着大手套的手击个掌。从此用大手套迎宾就成为那里的一项有趣的服务。还有些员工提出要在迎宾处吹泡泡,觉得这样做,孩子们能够更喜欢。于是几天后,一瓶瓶吹泡泡用的肥皂水就被置放在迎宾处。从此每个经过这里的游客都会在这里开开心心地追泡泡,有的孩子特别喜欢,甚至开始和工作人员学如何吹泡泡。员工一个小小的创意,就使得员工与游客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更加和谐。像吹泡泡,戴大手套的这些新奇的服务游客与游客交流的创意全都来自员工们。每个人都会经常想出一些新奇古怪的想法。如果你看到在过山车的站台里,员工拿着与飞机场工作人员一样的指挥飞机的指挥棒在那里摇晃的话,那也是迪斯尼员工自己的创意。公园中如果有人在免费派发米奇贴纸作为礼物,别忘记,那些点子也是迪斯尼员工自己想出来的。

员工们工作时有另一项权利那就是创造“魔法时间”给游客,也就是个游客各种各样不同的惊喜。而这惊喜是什么,什么时间给,给谁,就全由你自己决定。

你可以看到哪个孩子可爱,就去带他见米老鼠,帮他要米老鼠的签名。你可以送给他一个小礼物,让他开你可以专门为他预留最漂亮的一匹旋转木马。

1.3.4迪斯尼的鼓励创新

当经理们看到员工们使用这些新奇、独特的服务方式时,会在旁边悄悄填写一张表扬卡,交到员工手里例如说:你与顾客的这种沟通方式非常的好。谢谢你让我们的游客这趟履行更加神奇。此时,你的工作记录上就会有一个被表扬的记录。定期会根据被表扬次数的多少而给予适当的奖励。虽然是一张小小的表扬卡,但是员工们在得知自己的创意被认可,自己的服务非常优秀的时候,就会想方设法相处更多更加好玩新奇的服务方式。久而久之在这样一个创新——鼓励创新——再创新的循环中,迪斯尼的服务就变得非常丰富多彩。

每天的早会和晚会上,经理都会问大家是否有什么好的点子想法。一旦有人提出任何想法,经理们总会积极听取,认真考虑,一旦觉得可行,就立即执行。不仅仅是最底层的员工要创新,连各个不同区域的经理们也是以一种自己的独特的创新的方式来管理自己的区域,并且带动自己的员工创造出更多“魔法”给游客。

这里,工作人员的工作并不只是为游客发动过山车了。而是在用自己的创意自己的想法使顾客的旅程更加美好。与此同时,迪斯尼员工们也再不会觉得时间难以打发。工作的时间就在与游客玩有趣的东西时过去了。在工作的时候并不会觉得是在工作。而是在享受人生。在重温童年。每当自己想出一个创意并且运用在工作中而且得到顾客良好的回应时,就会觉得非常开心,觉得游客喜欢我,喜欢我的方式,喜欢我的点子。与此同时自己也和游客一起玩得特别开心。正是这样一种自由快乐的环境与氛围,让员工们更喜欢去创新,并去实践他们。 总结

迪斯尼乐园的成功不是偶然,迪斯尼今天能打败其他众多主题乐园而且越做越好,这就是迪斯尼乐园它的管理模式和自己本身的创新是分不开的,希望更多的企业能够学习迪斯尼乐园的成功之道。

迪士尼的发展历程

1926年,华特正式成立“华特迪士尼制作公司”。

1927年,《幸运兔子奥斯华》正式上映并深受观众欢迎。

1928年5月,《疯狂的飞机》上映,他获得了“米老鼠之父”的头衔。米老鼠让华特在全球享有盛誉。

1933年初夏,华特为纪念妻子怀孕并初为人父,拍摄了闻名

迪士尼

世界的《三只小猪》。

1952年11月,《花儿与树》和“米老鼠系列”获得奥斯卡金像奖。

1955年,迪士尼把动画片所运用的色彩、刺激、魔幻等表现手法与游乐园的功能相结合并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主题公园——洛杉矶迪士尼乐园;而后,加州冒险乐园于开放。

1989年迪士尼提议买下吉姆韩森(Jim Henson)的Muppets公司,并将其下之操偶师纳入迪士尼;迪士尼-米高梅制片厂在华特迪斯尼影片开幕。

1993年迪士尼公司并购美国最重要独立片商之一的拉麦克斯影业公司(Miramax Films)。

,迪士尼公司斥资74亿美元收购皮克斯动画工作室(Pixar Animation Studios)成为迪斯尼公司的子公司。

底,迪士尼公司以42.4亿美元收购美国漫画巨头之一的(漫威漫画公司)Marvel Entertainment Inc.,获得了绝大部分漫画角色的所有权[3] 。

20美国排名前十位的电影洗印、制作和发行公司--梦工厂,携《变形金刚2》加盟迪士尼,开始了影业方面的深度合作。

10月迪士尼公司宣布以40.5亿美元收购因《星球大战》系列影片而著名卢卡斯影业。

迪士尼的同名动画

第一部宽银幕动画片

是迪士尼在1955年制作的《小姐与流氓》(Lady and the Tramp)。

第一部使用动画摄制机拍摄的动画片

是1940年迪士尼摄制的影片《幻想曲》(Fantasia)。

美国第一部动画长片

是1937年迪士尼制作的《白雪公主》(Snow White and the Seven Dwafts)。

第一部华特迪士尼的彩色动画片

是1932年用三原色工艺制作的《花和树》(Flowers and Trees),1932年7月在洛杉矶的格劳曼中国大戏院首映,它经常被人误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彩色动画片。

篇6:迪士尼失败的原因

迪士尼失败的原因

主要原因在于市场环境和定位,迪斯尼总部忽视了像法国这样的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度和普遍高姿态的国民,为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纯洁性对外来文化采取的抵触态度。而且在风俗习惯上,不是以欧洲人为服务的出发点,而是以美国人的心理去揣摩欧洲人,忽视了不同国度的不同习惯,从而使自己陷入困境。在管理上,美国人也犯了大忌,面对一个陌生的文化环境,傲慢的美国人没有任何收敛。法国人敏感的心灵被迪斯尼管理者们的直接、急躁、高傲给伤害了。迪斯尼管理者们好争斗的态度使人们变得越来越疏远,使计划和管理变得越来越糟糕。他们对于当地人疑问和建议的回答总是一成不变的,“按照我们说的去做,因为我们知道什么是最好的。”就此引发了法国本土和前来旅游的欧洲人抵制迪斯尼的心态。

而在定价策略上,迪斯尼公司在法国以自己的垄断地位实施了高价策略。这种策略的优点十分明显,就是能很快取得高收益。但前提是顾客们愿意并能够支付较高的价格,而且没有其他低价格的选择。事实上欧洲的游客与那些来自美国本土和国外的游客有很大的区别,他们似乎对价格更加关心。他们不愿意把自己的钱白白花在迪斯尼的高档酒店,甚至宁愿自己携带食物。这表明那些驾车2小时至4小时就可以到达欧洲迪斯尼乐园的游客与那些远涉重洋的游客至少在消费能力和意愿上是不同的。所以,当顾客们不能够或者不愿意支付较高的价格并且能够以较低的价格消费同样的商品和服务时,这种策略就是失败的。

此外,从迪斯尼自身经济状况来看,迪斯尼总部高度负债建设法国迪斯尼。大量负债抬高了盈亏平衡点,尤其是在宏观环境不佳和经营没有达到计划目标。更会引起失误和外界的猜测。经营状况也会陷入泥潭

【迪士尼成功的原因】相关文章:

1.阿里巴巴成功原因分析

2.奔跑吧兄弟成功原因

3.那些没有成功的原因

4.比尔盖茨成功的具体原因

5.概括文中王羲之成功的原因

6.影响创业成功的致命原因

7.自信的理由,成功的原因作文

8.大禹能够治水成功的原因

9.成功一定有方法,失败一定有原因

10.比尔盖茨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下载word文档
《迪士尼成功的原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