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青铜器》阅读答案

《青铜器》阅读答案

2024-04-06 07:56:4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landon”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青铜器》阅读答案,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青铜器》阅读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青铜器》阅读答案

篇1:《青铜器》阅读答案

①我国古代青铜器中有许多精美绝伦的艺术珍品,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②从考古发掘的实物看,商、周两代是青铜器生产的鼎盛时期,此时的作品主要有礼器、兵器、乐器等,都标志着当时青铜器制作的高超水平。如商代晚期的司母戊鼎,器物极为庞大:方形,四足,高至1.33米,重达875公斤。又如湖南醴陵出土的商代铜像尊则表现出构思的精巧。铜像尊用高举的象尊作为注酒的口,象鼻尖端呈凤头状,凤头上再伏一虎,象的四足敦实厚重,着地有力,栩栩如生。象尊全身满布花纹,有兽面、夔龙、凤鸟和虎等图案,以繁缛细密的云雷衬托。至于1978年出土的随州编钟更是规模惊人。六十五件青铜分三层八组大大小小编排有序地悬于架上,至今仍能演奏出精妙的乐曲。

③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生产有了新的发展,作品从宗庙重器向日常用品转化,甚至出现了供赏玩的“弄器”(玩具),造型和花纹也由深沉凝重转向轻盈精巧。而到汉代,青铜器逐渐被铁器、漆器和陶瓷器替代,生产数量日减,青铜器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

④历史流传下来以及商周遗址出土的青铜器数量达几万件,其中带有铭文的就有四千种以上。这些铭文为我们研究商、周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如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的西周初期的大孟鼎,记载了周康王一次就赏给大奴隶主孟一千多个奴隶的史实。西周晚期的散氏盘,记载了奴隶主之间交换田邑关系的事件。另外。商周青铜器铭文,其内容可作为文学作品来欣赏,其书体(被称为钟鼎文或金文)是我国书法艺术的瑰宝。

⑤青铜器研究的'意义还在于它和文字、城邦一起,是作为人类文明产生的一个标志的,我们用这三个标志作为文化和文明的分界。中国有五千年文化,更有三千年文明,这是值得我们自豪的。

【问题】

20.我国商周青铜器的制作水平高超,这高超的水平与下列不甚相关的一项是【 】(2分)

A.栩栩如生

B.器物庞大

C.构思精巧

D.规模惊人

21.说明性的文章一般不用描写手法,但本文寓说明于描写之中,例如所描写的【 】,这样描写的作用是【 】(4分)

22.青铜器研究的意义在于为我们提供了:(6分)(1)【 】

(2)【 】

(3)书法临摹的对象

(4)【 】

【参考答案】

20.A

21.青铜象尊

增强了被说明事物的形象性(使被说明的象尊显得更加生动形象)

22.(1)历史研究的资料

(2)文学欣赏的作品

(4)区分文明的标志(顺序不计)

篇2:青铜器阅读答案

青铜器阅读答案

①我国古代青铜器中有许多精美绝伦的艺术珍品,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②从考古发掘的实物看,商、周两代是青铜器生产的鼎盛时期。此时的作品主要有礼器、兵器、乐器等,都标志着当时青铜器制作的高超水平。如商代晚期的司母戊鼎,器物极为庞大:方形,四足,高至1、33米,重达875公斤。又如湖南醴陵出土的商代铜象尊则表现出构思的精巧。铜象尊用高举的象鼻作为注酒的口,象鼻尖端呈凤头状,凤头上再伏一虎,象的四足敦实厚重,着地有力,栩栩如生。象尊全身满布花纹,有兽面、夔龙、凤鸟和虎等图案,以繁缛细密的云雷衬托。至于1978年出土的随州编钟更是规模惊人。六十五件青铜钟分三层八组大大小小编排有序地悬于架上,至今仍能演奏出精妙的乐曲。

③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生产有了新的发展,作品从宗庙重器向日常用品转化,甚至出现了供赏玩的“弄器”(玩具),造型和花纹也由深沉凝重转向轻盈精巧。而到汉代,青铜器逐渐被铁器、漆器和陶瓷器替代,生产数量日减,青铜器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

④历代流传下来以及商周遗址出土的青铜器数量达几万件,其中带有铭文的就有四千件以上。对这些宝物特别是铭文的研究,为我们研究商、周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如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的西周初期的大盂鼎,记载了周康王一次就赏给大奴隶主盂一千多个奴隶的史实。西周晚期的散氏盘,记载了奴隶主之间交换田邑关系的事件。另外,商周青铜器铭文,其内容可作为文学作品来欣赏,其书体(被称作钟鼎文或金文)是我国书法艺术的瑰宝。

⑤青铜器研究的意义还在于它和文字、城邦一起,是作为人类文明产生的一个标志的,我们用这三个标志作为文化和文明的分界。中国有五千年文化,更有三千年文明,这是值得我们自豪的。

1、我国商周青铜器的制作水平高超,其表现与下列不甚相关的一项是___

A栩栩如生

B 器物庞大

C 作品精美

D 规模惊人

2、说明性的文章一般不用描写手法,但本文寓说明于描写之中,例如所描写的____。这样描写的作用是__

3、青铜器研究的意义在于为我们提供了:

⑴____⑵____⑶书法临摩的对象⑷____

答案:

1、A

2、青铜象尊增强了被说明事物的形象性(使被说明的象尊显得更加生动形象)

3、⑴历史研究的资料⑵文学欣赏的作品⑷区分文明的标志(顺序不计)

篇3:《闻名于世的青铜器》的阅读答案

《闻名于世的青铜器》的阅读答案

商朝的青铜铸造业高度发展,青铜器工艺十分精湛。青铜是铜、锡、铅的合金。商朝工匠已经能够根据对各种器物硬度的不同要求,调配铜和锡的比例。铸造钟鼎,锡占六分之;造斧头,锡占五分之;造戈戟,锡占四分之。

青铜器的种类繁多,有礼器、饮食器、兵器、工具等数十种。最常见的有煮、盛食物用的.鼎,饮酒用的爵等。青铜兵器有戈、矛、钺、镞等。青铜工具有刀、斧等,但数量不多,主要用于手工业生产。那时候,青铜是贵重金属,很少用来铸造农具。不少青铜器铸有装饰花纹,花纹以兽面纹为主,如虎纹、象纹、龟纹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殷墟出土的司母戊鼎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它形制雄伟,气势宏大,纹饰华丽,工艺高超,体现了庄严凝重的风格。司母戊鼎高1、33米,长1、10米,宽0、78米,重800多公斤,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铸造这样大型的青铜器,先要分别铸出部件,然后再合铸成为一个整体,工艺十分复杂,铸造时需要二三百个工匠同时操作,密切配合才能完成。根据测定,司母戊鼎含铜84、77%,锡11、64%,铅2、79%。这三种金属的比例是比较合理的,它反映了商朝工匠的聪明才智。司母戊鼎于1939年在河南安阳出土。当时,日本帝国主义正大举侵略中国。大鼎出土的消息传出后,日军派人四处搜索,企图将它掠走。为了保护好这一珍贵文物,当地群众再次把它深埋起来。抗战胜利后,大鼎才被重新挖出。1948年,大鼎在南京首次公开展出,立即引起轰动。司母戊鼎的复制品作为中国人民的珍贵礼物,现已被联合国永久收藏。

1986年四川三星堆出土的大型青铜立人像,高2、62,米,重180多公斤,是采用分段浇铸法制成的。青铜人像的眼睛很大,鼻梁直挺,耳垂穿孔,双脚赤裸地站立在方座之上。这是商代蜀文化的杰出作品。

高产量、高质量的青铜器折射出强盛国力的光辉,象征着那个时代灿烂辉煌的文明。

1、从全文看,青铜器的主要特点是。

2、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中,加点的词为什么不能去掉?

3、本文举了司母戊鼎的例子,因为它是 ;举了青铜立人像的例子,因为它是。(用文中语句回答)

4、青铜器是我国古代许多书写材料中的一种,请写出其他四种古代的书写材料。

(1) (2)  (3) (4)

5、侵华期间,日军企图掠走司母戊鼎,还犯下了许多滔天罪行。请你写出1931年至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两个主要历史事件名称。

(1) (2)

答案:1、工艺十分精湛

2、目前表时间,说明今后可能会出土比司母戊鼎更大的青铜器,如果删去目前,则与原意不符,这个词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

3、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商代蜀文化的杰出作品

4、龟甲、兽骨、竹木简、帛(丝帛)、纸、陶器、玉石器等

5、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南京大屠杀

篇4:青铜器上的纹饰阅读答案

青铜器上的纹饰阅读答案

“纹”和“饰”通常被当做一个词,即青铜器上的纹状浮饰。但“纹”与“饰”还是有区别的:“纹”者“文”也,“文”既可以表示“纹理”,更有“文字”“文章”“文采”等意义;而“饰”有“巾”形,趋于“装饰”一义,其工艺内涵不言而喻。

“纹”与“文”因何相通一般的解释是“文”源于“纹”——鸟兽之纹启发了古人的造字思维,仓颉等人因而模仿足迹和毛羽,用交错的线条组织成形形色色的文字。尽管“纹”中有“文”,青铜器上的“纹”与“饰”却无法截然分开,因为青铜艺术讲究的就是“以纹为饰”。青铜器上的艺术表现手段很多,但最重要的还是纹饰,而其中又以动物纹为主体。根据出土情况来看,早期青铜器上几何纹很少担任主角,在兽面纹、龙纹、鸟纹等大行其道的时代,几何纹只能作为主纹的陪衬或地纹使用,等到动物纹从青铜器上淡出,各种形式的几何纹才如雨后春笋一般大量涌现。春秋战国之际,以几何纹为主体纹饰的青铜器已屡见不鲜,抽象的线条取代了具体的形象。

青铜器上动物纹与几何纹的此消彼长,与早期彩陶图案的演化历程甚相契合。彩陶图案早于青铜纹饰,当青铜器开始铸造时,古人或许已经习惯了以最具特征的部分代替整体的做法,商代早期青铜器上就出现过只有一对兽目的兽面纹。与此相印证,龙山文化的陶器和玉器上也有强调眼睛的兽面纹。兽面纹即饕餮纹,属于青铜纹饰的代表,宋人以“饕餮”为其命名,可能是因为饕餮的“有首无身”正好概括这种纹饰的省略性特征。兽面纹的特征是以兽的鼻梁为中线,两侧作对称排列,眼睛在整个纹饰中居于突出的地位。这种安排预示了中国造型艺术的抽象特征和写意精神:不重要的地方尽可省略,只保留最本质传神的部分并予以夸张表现。

人们还注意到,兽面纹的形成过程中显示出一种强烈的向心性。以饕餮图形为例,“两条左右分开并置的夔龙,慢慢靠拢,两头部合并,最终形成一个了无拼合痕迹的饕餮头部”。这种从两侧向中心聚拢而构成的图像,透露了古代形象思维中一个非常关键的理念——对称与平衡。

“纹”之所以能“饰”,依靠的就是对称与平衡之美。尽管青铜器上的纹饰到最后发展到以几何纹为主,但饕餮造型具有的巨大美学意义绝对不能低估。

然而就在动物纹趋于消歇之时,一种新的“纹”加入了“饰”的队伍,这就是青铜器上的文字(包括一些“前汉字”)。商代早期的青铜器上没有文字,图形文字繁荣于商末夏初。其中,表现动物的可谓“文”中有“纹”,如羽纹、鳞文、甲纹和翼纹等,这些纹样使得这些文字成了抽象与具象的中介——它们既有符号的抽象特征,又未完全褪去禽兽的“皮毛”。

一般人印象中青铜器是“以纹为饰”,在此我们看到了“以文为饰”。“饰”固然是一种辅助性的功能,但通过发挥这种功能,“文”为自身赢得了成为艺术主体的机会。

汉字的亦文亦图性质,导致它的表意功能和美学功能无法截然分开。汉字一直保持着对称平衡的形态,与其最初扮演的“饰”的角色有相当关系。如果没有在青铜器上度过自己的童年,中国的书法艺术很可能跳不出美术字的窠臼,无从获得那种自由奔放的生命感和力量感。

(节选自《试论青铜器上的“前叙事”》,有删改)

1.下列对青铜器上的“纹”“饰”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从初始意义来说,“纹”中有“文”,“纹”是“文”的同义词,但“文”还有“文字”“文章”“文采”等更为广泛的意义。

B.“纹饰”指的是青铜器上的纹状浮饰,其中包括兽面纹、龙纹、马纹等动物纹,也包括几何纹和青铜器上的文字。

C.“纹”相对于“饰”来说,出现的稍早一些,古人较早地从大量的兽面纹、龙纹、鸟纹中发现了“饰”的美学意义。

D.“纹饰”是青铜器艺术最重要的表现手段,“饰”更多地强调其作为工艺手段的装饰功能,“纹”之所能“饰”,依靠的是对称与平衡之美。

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彩陶图案与青铜纹饰都采用了以动物最具特征的部分代替整体的兽面纹,这在早期的陶器、玉器和青铜器上可以得到印证。

B.汉字亦文亦图的性质,使它的表意功能和美学功能无法分开,最终成为书法艺术的主体,使中国的书法艺术获得了自由奔放的'生命感和力量感。

C.繁荣于商末夏初的图形文字既有符号的抽象特征,又未完全褪去禽兽的“皮毛”,“文”中有“纹”,成了抽象与具象的中介。

D.随着动物纹淡出青铜器,到了商代,以几何纹为主体的青铜纹饰不断发展壮大,抽象的线条取代了具体的形象。

3.请分条概括兽面纹“属于青铜纹饰代表”的理由。(6分)

答:

阅读【答案】

1.C

2.B

3.(1)兽面纹以兽的鼻梁为中线,两侧作对称排列,将最有本质传神意味的眼睛放在整个纹饰中突出的地位。(2分)

(2)兽面纹的图形安排符合中国造型艺术的抽象特征和写意精神,即省略不重要的地方,只保留最本质传神的部分。(2分)

(3)兽面纹的形成过程显示出强烈的向心性,符合古代形象思维中一个非常关键的理念,即对称与平衡。(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C(“‘纹’相对于‘饰’来说,出现的稍早一些”说法没有依据。)

2.B(A项“都采用了以动物最具特征的部分代替整体的兽面纹”说法绝对化; C项“图形文字”以偏概全;D项“到了商代”应该是“春秋战国之际”。)

3.解答该题时,要联系全文进行归纳,要确定答题范围,尽量用原文当中的原句筛选整合出答案。如果原句太长,要加以概括总结,一定要体现出原文中的关键词语。

篇5:《材料》阅读答案

①生活中,人们的衣食住行样样都离不开高分子化合物。我们吃的米、面、水果、蔬菜、鱼、肉;穿的棉、麻、丝、毛等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而用的合成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则都是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②高分子的特点是个头大,每个分子由几万、几十万个原子组成,分子量可达几千、几万甚至几百万。而一般的低分子化合物,如水、盐、酒精等,分子量却不过几十、几百。怪不得人们称高分子化合物是微观世界的“巨人”呢!

③相比于低分子,高分子的结构要复杂得多。它们由许许多多结构相同的所谓“单体”构成。这些‘单体’手拉手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一条蜷曲的长链,有的长链之间连着短链,有的还有支链。

④人造卫星围绕地球飞行时,面对太阳的一面温度很高,背向太阳的一面温度很低,怎样才能保证不因温度过高或者过低而影响卫星内部仪器的工作呢?科学家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即依靠一种特种高分子来帮忙,用它做成“温控涂料”涂在卫星表面。

⑤当卫星面向太阳时,高分子涂料可以助其散发热量,背对太阳时还能起到绝热保温作用,这样就能保证卫星仪器的正常工作,使其源源不断地为人们收集和提供情报。

⑥此外,导弹、飞船重返大气层时也碰到了难题:当飞行速度高达音速的20倍时,空气的剧烈摩擦可使导弹、飞船表面的温度升高到5000℃以上。要知道 普通钢温度达1000多度会溶化成液体,合金钢最多只能耐℃的温度,用什么材料来做它们的保护层和隔热罩呢?

⑦科学家找到了一种高分子烧蚀材料,将它涂在导弹、飞船的表面,但它燃烧汽化成小分子时会带走大量的热,尽管外面烈火熊熊,里面却安然无恙,这就起到了保护层和隔热罩的作用。

⑧电子工业已经进入了黄金时代,几乎没有一样现代科学和工业技术少得了它。但是,当我们津津乐道电子工业的赫赫战果时,却不能忘掉高分子在此领域立下的汗马功劳。

⑨作为绝缘材料,高分子的独到之处是具有良好的高频和超高频绝缘性能,陶瓷、云母之类都远远赶不上它。现代电子技术中的遥控、遥测、雷达、卫星通讯等都要用到频率极高的微波,所以也就少不了优质的高频、超高频绝缘材料。可以说,没有高分子材料就没有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

篇6:《材料》阅读答案

高分子体态苗条,彼此纠缠在一起,吸引力大,不易分开,即使加热也不会一下子变成液体,所以具有较好的弹性、塑性和强度。

但是,化学家们还不满足,他们甚至干涉高分子的“内政”:或改变链的结构形式,或在链上加几个特殊的“基团”,结果新的高分子就具备了耐高温、抗低温、耐腐蚀、抗氧化以及电、磁、光、生理、催化等一系列特殊的新功能。

18.选出下列说法中不是两个材料主要说明内容的一项。( )(2分)

A.高分子材料具有个头大,结构复杂,有较好的弹性、塑性和强度的特点。

B.新型高分子材料的功能特殊。

C.新型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前景广泛。

D.高分子材料应用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

19.选出涂在卫星表面的“温控材料”是利用了特种高分子的什么功能分析正确的一项( )(2分)

A.耐高温、抗低温

B.耐高温、耐腐蚀

C.弹性、塑性和强度

D.耐腐蚀、抗氧化以及电、磁、光、生理、催化等一系列特殊的新功能。

20.选文第②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1.选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4分)

22..如果要将两则材料组合成一篇文章,请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问题一:你认为材料二放在材料一的哪个位置合适?请选择 。(2分)

A.第②段之后 B.第③段之后

C.第④段之后 D.第⑨段之后

问题二:请你在材料二后写一句话,使组合后的文章思路清晰,衔接自然。(2分)

(三)18.C 19.A 20.列数字、作比较。具体突出的说明了高分子个头大的特点。21.(1)生动形象。本文多处运用拟人的手法,如“这些‘单体’手拉手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一条蜷曲的长链,有的长链之间连着短链,有的还有支链”中将“单体”连接在一起的方式形象的说成是“手拉手”,从而说明了高分子的结构复杂的特点。(2) 准确严密。本文多处运用数字说明。如“当飞行速度高达音速的20倍时,空气的剧烈摩擦可使导弹、飞船表面的温度升高到5000℃以上。”通过列数字准确说明了高分子具有耐高温的功能。22.问题一C,问题二 这类高分子已被应用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在各项尖端技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篇7:阅读答案参考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小题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 (2)杂然而前陈者( ) (3)猛浪若奔(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小题3:下列句子中与“至于负者歌于途”中“于”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B贤于材人远矣

C.胡不见我于王   D.皆朝于齐

小题4:甲乙文的内容,完成下表。(2分)

选段

主要内容

语言特色

思想感情

甲文

(1)

骈散相间,语言优美

热爱自然、鄙弃利禄

乙文

游人之乐

多用骈偶,多用虚词

(2)

篇8:阅读答案参考

小题1:①.通”返” ②.陈设,摆放 ③.飞奔的.马

小题2:(2分)脸色苍老,头发斑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喝醉的太守。

小题3:(2分A

小题4:(3分)(1)山水之美 (2)与民同乐

小题1:试题分析:“反”,通假字,通“返”;“陈”,一词多义,陈设;“奔”,古今异义词,飞奔的马。

点评: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动词的使动用法、通假字等,尽量做到翻译准确、恰当。

小题2: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把“颜”(脸色)、“颓然”(醉醺醺的样子)这些字词翻译准确。

点评: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

小题3:试题分析:“至于负者歌于途”中“于”字是介词,在的意思。A.在;B.比;C.给;D.面对。

点评: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动词的使动用法、通假字等,尽量做到翻译准确、恰当。

小题4:试题分析:甲文主要写的是富春江山水的美丽,“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乙文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点评:记叙文(这里指广义记叙文,包括散文和小说等)、说明文、议论文都会有这一考查方法,要求考生对文章内容探究的结果进行审查、鉴别,并作出选择或判断正误。

篇9:《马上》阅读答案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9-20题。(8分)

马上

(宋)陆游

残年流转似萍根,马上伤春易断魂。烘暖花无经日蕊,涨深水过去年痕。

迷行每问樵夫路,投宿时敲竹寺门。不信太平元有象,牛羊点点散烟村。

注:此诗乾道八年春(1172年)作于梁山至邻山(今四川渠县)道中。象,标志。

19.颔联写景,选取“花”“水”意象,抒发了诗人 之情。(2分)

20.尾联化用苏轼《山村五绝》(其一)的 “无象太平还有象,孤烟起处是人家”,请结合诗句,

从手法运用、思想内容角度分析两诗的异同点。(6分)

答案:

19.时光流逝,年岁渐老,颠簸流离的愁苦。(2分)

【评分标准】写出“时光流逝,年岁渐老”意思给1分,写出“颠簸游离”意思给1分。

20.(6 分)相同点:(1)都运用了以景结情手法,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2)直抒胸臆,议论中抒情,“不信太平元有象”“无象太平还有象”表达了对社会太平的标志的看法。(3)都认为国家太平标志是百姓安居乐业。

【评分标准】(1)(2)涉及手法,答出任意一点给 2 分,第(3)点给 2 分不同点:陆诗否定了“太平有固定标志”的说法,意含讽刺之意,讽刺统治者用各种方法粉饰太平的做法;苏诗则用肯定句式,直接告诉人们百姓安居乐业就是太平的标志。

【评分标准】2 分,两小点,每小点 1 分。

篇10:《马上》阅读答案

(1)AD(答D得3分,答A得2分,答C得1分)

【解析】B项,“讥讽和不屑”不当,没有“不屑”。“他们认为,嘎绒当邮递员,是不会有什么出息的”无中生有;C项,不是“没有邮件可寄收”;E项,不是“全方位”展示,“随时代发展,草原发生了新的变化,邮递员的工作方式也发生变化”的概括偏离中心。

(2) ①热爱本职,忠于职守。视黄马为心肝,把大黄马养得膘肥体壮,精气十足;二十多年后,不再需要他作邮递员,但他仍然不舍。

②公私分明,不贪便宜。有些

邮递员不给马喂饲料,但他仍然喂;不让人家骑公家的马;不愿意白领公家的工资。

③乐于助人,质朴憨厚。送信之余,捎带帮牧民们做各种事情;为草原修路而激动,为不能继续送信而失落伤心。

④有小小的虚荣心。认为自己是公家的人;听了别人的请托,并不点头答应;谁要请他去家里喝碗茶,作出冷漠的样子。(每点2分,任选三点作答)

(3) ①突显人物形象:路修好后,嘎绒非常激动,以此来突出他对公路的渴盼,表现他的质朴可爱;

②使主题更为鲜明:他的激动与后面因为公路修好,不再需要他骑马送邮件的失落形成对比,跟突出他的失落之情,表达他对邮递事业的热爱,突显主题:

③引出下文情节:因为激动,嘎绒没有听明白邮政局长话里要他停止送信的意思,为下文写他去交换站取邮件老头劝他不得不接受事实作铺垫。

(4) 示例:合理。(2分)①从情节来看。前面有很多情节表现嘎绒对大黄马的真爱。如“配给马的饲料一个月三十斤,他每天喂马一斤,拿秤严格称了来,一两不差不少”。(2分)

②从人物来看,嘎绒是一个十分热爱自己职业的人,而大黄马是他职业的一部分,所以他爱大黄马就像爱自己的职业一样。(2分)③从主题来看,本文重在表现一个普通人对普通职业的热爱,表达对这样的普通人的赞颂之情。所以这样安排更能突出主题。(2分)

【《青铜器》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1.《甲骨文与青铜器》一课教学反思

2.《绿》阅读答案

3.海燕阅读答案

4.《想念》阅读答案

5.乡愁阅读答案

6.海啸阅读答案

7.大鼠阅读答案

8.《洗脚》阅读答案

9.百衲衣阅读答案

10.《过秦论》阅读答案

下载word文档
《《青铜器》阅读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