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学杜探微
“数码超市”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李商隐学杜探微,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李商隐学杜探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李商隐学杜探微
李商隐学杜探微
杜甫是我国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尊为“诗圣”,其诗被誉为“诗史”。
义山学杜,颇为后人所津津乐道,认为义山不仅得杜诗之精髓,且能自创一派,诗作学杜却又自成体系,自有特点。清人金武祥(1841―1924)在其《粟香随笔》中赞李商隐学杜:“李义山极不似杜,而善学杜者无过义山”,对其进行了高度的评价。
一、义山诗歌内容上的学杜
(一)关注现实的咏史之作
我国咏史诗可追溯到秦汉时期,到了唐代,咏史诗的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不管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说明了这一时期咏史诗创作的繁荣与成熟。
杜甫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和社会理想,其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一个历史时代的政治时事和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是关注现实的史诗般的阐释。李商隐的咏史诗继承了杜甫借咏史而针砭时弊的传统,清人朱鹤龄在其《李义山诗集笺注》卷首朱鹤龄《序》中说:“《汉宫》、《瑶池》、《华清》、《马嵬》诸作,无非讽方士为不经,警色荒之覆国。此其指事怀忠,郁纡激切,直可与曲江老人相视而笑,断不得以放利偷合,诡薄无行嗤摘之也。”但是和杜甫的咏史诗不同的是,义山咏史诗比杜甫咏史诗更为直接、激烈。以杜甫的七言古诗《丽人行》和义山的七律《马嵬》为例。
杜甫的《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头上何所有?翠微叶垂鬓唇。背后何所见?珠压腰稳称身。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实要津。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唐玄宗宠幸杨贵妃,任命其兄杨国忠为宰相,杨国忠一手把持朝政大权。诗人对杨家兄妹的所作所为极为不满,作《丽人行》讽刺他们的荒淫无道。诗中场面铺设得极为宏大,遣词用字鲜艳富丽,笔调细腻生动,人物形象刻画得丰满鲜明,使人读来如在目前,在讽刺的同时又含蓄不露。
杜诗中虽然有对现实的揭露和抨击,但流露出的这种讽刺色彩更多受到儒家中庸思想的影响,他奉儒守官,主张微讽,是温柔敦厚、“哀而不伤,怨而不怒”这一中国儒家诗教命题和忠君传统的重要体现,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具有思想的局限性。如在《丽人行》这首诗中,诗人讽刺了杨氏兄妹的骄奢淫逸,但没有指出唐玄宗的不务朝政、误国误民,只是从侧面曲折地反映了唐玄宗的昏聩和时政的腐败。
李商隐的《马嵬》:“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义山的这首政治讽刺诗,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在寂静的马嵬坡下,红颜死,誓言空,只留下万千慨叹和沉思令后人唏嘘感怀。如果没有“当时”的荒淫,哪有“此日”的离散?而玄宗沉溺于声色犬马之时,又何曾虑及“今日”之灾祸!
诗歌尾联中的`对比尤其强烈,感情激愤,诘问冷峻,讽刺尖锐,令人不禁扼腕叹息: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他连自己最心爱的女子都保不住。“如何四纪为天子”,岁星十二年一周天为一纪,唐玄宗在位四十五年,约为四纪;“不及卢家有莫愁”,此言贵为天子,反倒不如百姓的爱情甜蜜,生活幸福。诗人借“莫愁”以寄托感慨,以“如何”来反问。
(二)通过人物描写折射心理、表达情思
诗人所吟咏的人物形象往往反映了自己的价值取向,诗人倾慕的对象身上必定有和自己相通的地方,隐含着自己的心灵共鸣。诚然,他们虽不同时,却同心。以杜甫和李商隐吟咏诸葛亮的诗歌为例。
诸葛亮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是中国文人的精神栖息之所,刘备、诸葛亮“一体君臣”,上下“相知”,只可惜亮时乖命蹇,壮志难酬。杜甫吟咏诸葛亮的诗歌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高,字里行间流露出自己的倾慕和敬仰,如:《遣兴五首》之一、《诸葛庙》、《蜀相》、《八阵图》、《武侯庙》等等。杜甫的《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诗人借对古迹的描写,表达了对蜀汉丞相诸葛亮满腹韬略、呕心辅佐、为国尽忠的赞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先死的叹惋和痛惜之情。
尾联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历来为人们所传诵,这两句沉挚悲壮,震撼人心,深刻地道出了千古以来失意英雄的同感。诸葛亮为兴复汉室,六出祁山终病死五丈原,可谓壮志未酬;诗人虽然怀有“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但他仕途坎坷,抱负无法施展,饱经丧乱而屡屡失意,这样怎能不激起他对失意英雄的仰慕和叹惋呢?因此他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痛惜仰慕,敬重有加。他们两个人的命运颇为相似,故诗人落笔沉挚,写得苍凉悲壮,深挚感人,读来催人泪下。所以千百年来,人们习惯于用这一警句对赍志而殁的仁人志士寄予痛惜与叹惋。杜甫的《蜀相》一律,是唐时怀古作品的典范之作,是凭吊武侯诗歌的极致表现。
《筹笔驿》是李商隐吟咏诸葛亮的诗作,诗云:“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管乐有才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筹笔驿为古地名,旧址在今四川省广元县北,《方舆胜览》记载:“筹笔驿在绵州绵谷县北九十九里,蜀诸葛武侯出师,尝驻军筹划于此。”很多诗人留下了以筹笔驿为题材的怀念诸葛亮的作品,对诸葛亮表示崇敬,并为他未能实现统一中国的志愿而深感遗憾。公元855年(大中九年)李商隐罢梓州幕随柳仲郢回长安,途经此驿,写下了这首咏怀的诗篇。此诗同多数凭吊诸葛亮的作品一样,歌颂诸葛武侯的丰功伟绩,赞颂倾慕他的才德,同时借以寄托遗恨,抒发感慨。
二、义山诗歌形式上的学杜
李商隐在诗歌形式方面学杜,主要表现在他对杜甫诗歌中七律的学习和继承上。胡应麟就说过:“近体之难,莫难于七言律”。律诗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至唐初臻于成熟。律诗共八句,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韵亦可不押,通常押平声韵;律诗分五言、七言两体。清人焦循在《易余龠录》中强调:“论唐人诗以七律、五律为先,七古、七绝次之,诗之境至是尽矣”。
在我国,杜甫是第一位大量创作七言律诗的诗人,其作品内容广泛,技巧纯熟,他的律诗标志着我国诗歌史上七律创作的成熟。白敦仁先生在他的著作《论简斋学杜》一文中,曾经明确指出:“正是老杜对这一约束性很大的诗体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了无比深广的创造性开掘,七律这种诗体才真正成熟起来。”杜甫的七律注重声律的对仗,遣词造句讲究锤炼,被尊为历代七律的典范。吴调公说:“杜甫七律之长在于精密中见变化,挺拔而又沉重,喷薄而又浑涵,排戛而又铿锵”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秋风萧瑟,水清沙白,飞鸟回旋徘徊在江中渚洲上。诗人登高远望,目之所见,心之所悲,他想到了自己一生漂泊,备尝潦倒艰辛之苦,经历了国难与家愁,到如今已两鬓成霜,百病缠身,因此百感交集,思绪万千。此诗八句四对,对偶工整精巧,用韵极为讲究,格律严密却又不露痕迹,无束缚雕琢之感,被称为“七律之冠”,其中首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真乃字字珠玑,已成为传诵千古的佳句。此诗八句皆对,细细体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无怪乎清代杨伦在其《杜诗镜铨》中推崇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明人胡应麟在《诗薮》中更说此诗“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盛誉其为“旷代之作”。
篇2:《杜司勋》李商隐唐诗
《杜司勋》李商隐唐诗
《杜司勋》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绝。“杜司勋”即指唐代诗人杜牧。此诗高度评价杜牧“伤春复伤别”之作,称赞其诗歌高超的艺术水平。全诗既突出了杜牧的文学地位,表达了作者对杜牧的倾慕之情,也寄托了作者自己对时代和身世的深沉感慨,暗含着诗坛寂寞、知音稀少的弦外之音。
杜司勋
高楼风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
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唯有杜司勋。
【注释】
⑴杜司勋:即杜牧,晚唐时期诗人、散文家,曾于唐宣宗大中二年(848年)三月入朝为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见《樊川集》中《上周相公启》及《宋州宁陵县记》),故称杜司勋。
⑵风雨:语出《诗经·郑风·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抒写风雨怀人之情。此借意以怀杜牧,并以风雨迷茫之景象征时局之昏暗。斯文:此文,指他当时正在吟诵的杜牧诗作,即第三句所谓“刻意伤春复伤别”之作。
⑶差池:犹参差。指燕飞时尾羽参差不齐。语出《诗经·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马瑞辰通释:“差池,义与参差同,皆不齐貌。”此谓自己翅短力微,不能与众鸟群飞比翼。此自谦才短,又自伤不能奋飞远举。
⑷刻意:有意为之,此指别有寄托。伤春:因春天到来而引起忧伤、苦闷。复:又。伤别:因离别而悲伤。唐李白《忆秦娥·箫声咽》词:“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白话译文】
高楼上风雨如晦,使人更有感于这些诗文。好比短翼的弱鸟,毛羽参差,无法赶上同群。
用尽心思去写作伤春和伤别诗歌的人啊,人世间,就只有您——我深深敬慕着的杜司勋!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年)春天。安史之乱以后,李唐王朝便日渐衰弱。从唐穆宗朝开始的牛李党争使整个朝廷更加混乱。在党争中,杜牧离开长安,几近家破人亡,无以存身;李商隐也不能幸免,一路外放,生活每况愈下。随着唐宣宗即位,为党争牵累的杜牧、李商隐,从外放地陆续回到京城长安。大约在大中三年(849年)前后,这两位诗人久别之后,终于重又聚合。当时杜牧任司勋员外郎兼史馆修撰,李商隐在京兆府担任代理法曹参军。因为彼此之间的私下情谊,他们在这段日子里有过频繁的相处交游,有过密切的来往酬唱。在《全唐诗》的《李商隐卷》中收录的《杜司勋》和《赠司勋杜十三员外》都作于此时。
【赏析】
首句“高楼风雨感斯文”,写自己对杜牧诗歌独特的感受。这是一个风雨凄凄的春日。诗人登上高楼,凭栏四顾,只见整个长安城都沉浸在迷茫的雨雾中。这风雨如晦的景象,正好触动胸中郁积的'伤世忧时之感。
正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诗人对杜牧的诗作也就有了更深切的感受,因为后者就是“高楼风雨”的时代环境的产物。杜牧的“斯文”,不能确指,也不必确指,应是感伤时世、忧愁风雨之作。
次句“短翼差池不及群”,转说自己,也暗含杜牧。这是一首送别诗。李商隐用“差池”暗寓“伤别”之情。这句是说,自己正如风雨中艰难行进的弱燕,翅短力微,赶不上同群。
这是自伤身世孤孑,不能奋飞远飞,也是自谦才力浅短,不如杜牧。这后一层意思,正与末句“唯有”相呼应。上句因“高楼风雨”兴感而兼写双方,这句表面上似专写自己。其实,“短翼差池”之恨不独李商隐。他另一首《赠杜十三司勋员外》曾深情劝勉杜牧:“心铁已从干镆利,鬓丝休叹雪霜垂。”正说明杜牧同样有壮心不遂之恨。这里只提自己,只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
“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唯有杜司勋。”三、四两句极力推重杜牧的诗歌。伤春、伤别,即“高楼风雨”的忧时伤世之意与“短翼差池”的自慨身世之情,也就是这首诗的基本内容和主题。“伤春”、“伤别”,高度概括了杜牧诗歌的主要内容与基本主题,并揭示了带有那个衰颓时代所特有的感伤情调的艺术风格。“刻意”二字,既强调其创作态度之严肃,又突出其运思寓意之深厚,暗示他所说的“伤春伤别”,并非寻常的男女相思离别,伤心人别有怀抱。末句“唯有”二字极高评价了杜牧在当时诗坛上的崇高地位。
这首诗之蕴含着丰富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诗人极力称扬杜牧,实际上含有引杜牧为同调之意。既评杜,又属自道。同心相应,同气相求,诗人在评杜、赞杜的同时,也就寄托了自己对时代和身世的深沉感慨,暗含着诗坛寂寞、知音稀少的弦外之音。
篇3:李商隐《杜工部蜀中离席》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原文:
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
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
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
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篇4:《杜司勋》李商隐唐诗鉴赏
《杜司勋》李商隐唐诗鉴赏
杜司勋
李商隐
高楼风雨感斯文,
短翼差池不及群。
刻意伤春复伤别,
人间唯有杜司勋。
鉴赏
宣宗太中三年(849 )春天,李商隐曾为当时同住长安、任司勋员外郎的诗人杜牧写过两首诗,表达自己对他的倾慕之情。这首七绝就是其一,称赞杜牧诗歌高超的艺术水平。
首句“高楼风雨感斯文”,写自己对杜牧诗歌独特的感受。斯文,即此文,指他当时正在吟诵的杜牧诗作。这是一个风雨凄凄的春日。诗人登上高楼,凭栏四顾,只见整个长安城都沉浸在迷茫的雨雾中。这风雨如晦的景象,正好触动胸中郁积的伤世忧时之感。
正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诗人对杜牧的诗作也就有了更深切的感受,因为后者就是“高楼风雨”的时代环境的产物。杜牧的.“斯文”,不能确指,也不必确指,应是感伤时世、忧愁风雨之作。
次句“短翼差池不及群”,转说自己,也暗含杜牧。差池,指燕飞时尾羽参差不齐。语出《诗·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涕泣如雨。”这是一首送别诗。李商隐用“差池”暗寓“伤别”之情。这句是说,自己正如风雨中艰难行进的弱燕,翅短力微,赶不上同群。
这是自伤身世孤孑,不能奋飞远飞,也是自谦才力浅短,不如杜牧。这后一层意思,正与末句“唯有”相呼应。上句因“高楼风雨”兴感而兼写双方,这句表面上似专写自己。其实,“ 短翼差池”之恨又岂独李商隐!他另一首《赠杜十三司勋员外》曾深情劝勉杜牧:“心铁已从干镆利,鬓丝休叹雪霜垂。”正说明杜牧同样有壮心不遂之恨。这里只提自己,只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
“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唯有杜司勋。”三、四两句极力推重杜牧的诗歌。伤春、伤别,即“高楼风雨”的忧时伤世之意与“短翼差池”的自慨身世之情,也就是这首诗的基本内容和主题。“伤春”、“伤别”,高度概括了杜牧诗歌的主要内容与基本主题,并揭示了带有那个衰颓时代所特有的感伤情调的艺术风格。“刻意”二字,既强调其创作态度之严肃,又突出其运思寓意之深厚,暗示他所说的“伤春伤别”,并非寻常的男女相思离别,伤心人别有怀抱。末句“唯有”二字极高评价了杜牧在当时诗坛上的崇高地位。
这首诗之蕴含着丰富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诗人极力称扬杜牧,实际上含有引杜牧为同调之意。既评杜,又属自道。正如何焯所言:“ 高楼风雨,短翼差池,玉谿方自伤春伤别,乃弥有感于司勋之文也。”
同心相应,同气相求,诗人在评杜、赞杜的同时,也就寄托了自己对时代和身世的深沉感慨,暗含着诗坛寂寞、知音稀少的弦外之音。
篇5:李商隐《杜工部蜀中离席》唐诗鉴赏
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
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
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
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
【注释】
1、杜工部:即杜甫。因杜甫被授有检校工部员外郎官衔,因此人称杜工部。这里表明是模仿杜诗风格,因而以“蜀中离席”为题。
2、离群:分别。《礼记·檀弓》:“吾离群而索居,亦已久矣。”
3、雪岭:即大雪山,一名蓬婆山,主峰名贡嘎山,在今四川西部康定县境内,其支脉绵延于四川西部,被称为大雪山脉。唐时为唐与吐蕃边境。杜甫《岁暮》:“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又《严公厅宴同咏蜀道画图得空字》:“剑阁星桥北,松州雪岭东。”
4、天外使:唐朝往来吐蕃的使者。
5、松州:唐设松州都督府,属剑南道,治下所辖地面颇广,治所在今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内。因西邻吐蕃国,是唐朝西南边塞,故长有军队驻守。
6、殿前军:本指禁卫军,此借指戍守西南边陲的唐朝军队。
7、延:请,劝。
8、醒客:指作者自己。
9、晴云杂雨云:明亮的晴云夹杂着雨云,这里是比喻边境军事的形势变幻不定。
10、送老:度过晚年。
11、当垆:面对酒垆,指卖酒者。
12、卓文君:汉代女子,因与司马相如相爱而被逐出家门,而后卓文君在临邛(qióng)亲自当垆卖酒。此处用卓文君喻指卖酒的女子。
【白话译文】
人生在世,哪里没有与朋友的离别?在战乱年代,短暂的分离也让人依依惜别。
远处雪岭那边朝廷的使臣还稽留天外未归,近处松州一带也还驻扎着朝廷的军队。
座中的醉客们邀请我这清醒的'人喝酒,而江水上空明亮的云夹杂着浓黑的雨云,变幻不定,就像现今的社会局势动荡不安。
已经老大无成了,在这成都里面的美酒还真可以用来度过晚年,更何况有像卓文君这样的美女当垆卖酒。
【创作背景】
宣宗大中五年(公元851年),东川节度使柳仲郢辟李商隐为节度使府书记、检校工部郎中,直到大中六年(公元852年)春天,事毕,李商隐即将返回梓州,于是在临行饯别的宴席上写了此诗。
【赏析】
李商隐此诗继承了杜甫诗的风格,把时事引入传统的酬赠之作,恢复并发展了杜甫七律感时伤世和忧国忧民这种诗歌风格。
诗歌一开头就是一个反诘句:“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这句的前半句泛言人生离别的普遍和平常,让读者在诘问中有所思考:人生有多少悲欢离合,个人的命运又是怎样身不由己。诗人虽然有着无尽的感叹,但是调子并不悲伤。细细体味,诗中还隐含着这样的意思:既然人生离别在所难免,不如以旷达处之。后半句笔锋一转,转到“世路干戈”这个大背景上,道出在干戈中离别的沉重感伤,思路跳跃奔腾,“大开大合,矫健绝伦”。如此读来,不仅曲折顿挫、气势雄放,而且自然地引出下文的伤时感世之情,可谓落笔不凡。
“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这两句紧承上文的“世路干戈”,写出了当前的动荡局势。当时唐王朝和吐蕃、党项经常发生边境争夺战争,朝廷屡派使者处理边境事宜,局势紧张,动荡不安。然而诗人并未将剑拔弩张的战争场景白描出来,而是从侧面含蓄地指出时局的纷乱:使者久久未得回归,可见矛盾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局势非常不稳定;而边境处有大军驻扎,也足以想象局势的一触即发。这两句诗气象阔大,感慨深沉,不仅简洁醒目地勾勒出西北边境历年战乱的紧张局面,更饱含着诗人无限忧国伤时之情。
“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这两句从时事转入眼前:宴席上,醉客不断地向醒客敬酒;远处的江面上,晴云夹杂着雨云,也不知道天气会如何。看着人们只顾互相劝酒,诗人不免感慨万端。诗人用“醉客"来指饯行席上的醉者,同时暗喻其为浑浑噩噩、不关心国事的庸碌之辈。此处是暗用了《楚辞·渔父》屈原的诗句:“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此时此刻,有谁能够理解自己忧国伤乱的心情呢,这些忧虑只能自己慢慢地咀嚼了。“晴云”、“雨云”也不仅仅是指天气的变幻不定,更是比喻社会局势的动荡不安,透露出诗人的无限忧虑。该句中“醉客”对“醒客”,“晴云”对“雨云”,不仅造句工整巧妙,富有音韵之美,更是运用了一语双关的修辞手法,因此显得意义丰厚。除此以外,这还是“当句对”,即不但上下旬互相对仗,而且每句当中又自为对仗。这种手法始创于杜甫,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但成熟、定型却在李商隐,他的诗歌中有大量的类似之作,如“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池光不定花光乱,日气初涵露气干”等,都用了这种手法。
“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末联紧扣“蜀中离席”的诗题,话题仍回到饯别。有人说这是主人留客之语,如此美好的成都生活,何忍远离。但是实则“美酒”、“卓文君”这些陈述,看似宽慰或向往美好的生活,却是反衬诗人生活漂泊,家国无依的沉重心情。同时又暗指时事堪悲,一些人却沉迷于于酒色,流连忘返,着实让人不齿。从表面看是赞美,但实际上蕴含着诗人对“醉客”的婉讽。另外,在最后一句中用上卓文君这个典故,也隐约表达了诗人希望在仕途上被重用的思想感情。
全诗看来,诗歌体现了李商隐关怀国事,忧虑时局的政治热情。诗人以矫健凄婉的笔力表达了一种深沉凝重的思想。诗歌的艺术也颇显精密,世路干戈,朋友离别是总起,下面写“干戈”而感伤时势,接着写“离群”而感伤别离,结尾却因浓重的忧时情怀而超越了个人的离群之别。全诗脉络精细,变化重重,颇具韵味。这也是李商隐极意学习杜诗的地方。
王安石曾指出,唐朝人学习杜甫而真正得到杜诗神韵的就只有李商隐一人而已。李商隐在该诗中把时事之感融人酬答唱和之中,将抒情、叙事紧紧融合在一起,气势宏大,情韵深厚,笔力雄健,结构上参差错落,富于变化。诗的风格沉郁顿挫,苍劲雄迈,与杜甫晚年的七律,如《恨别》、《登楼》、《秋兴八首》等诗很相近,而与诗人描写爱情的《无题》那种隐微幽深、凄婉动情的风格大有不同。不过,李商隐此诗,并非单纯的模拟,更有自己的特色,诗歌中融入了较多的个人身世之感。其体情之入骨,用情之深挚,是他一以贯之的风格。
篇6:杜工部蜀中离席李商隐诗词赏析
杜工部蜀中离席李商隐诗词赏析
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
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
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
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
【注释】:
①杜工部:杜甫。这首诗模仿杜诗风格而以“蜀中离席”为题。张《笺》云:“细味诗意,是西川推狱时。”商隐自大中五年冬至十年(851-856)在梓州(治所在今四川三台县)柳仲郢幕。依张《笺》,此诗大约是大中六年春自西川推狱归东川时作。
②离群:《礼记·檀弓》:“吾离群而索居,亦已久矣。”
③雪岭:即大雪山,一名蓬婆山,主峰名贡嘎山,在今四川西部康定县境内,其支脉绵延于四川西部,称为大雪山脉。唐时为唐与吐蕃边境。杜甫《岁暮》:“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又《严公厅宴同咏蜀道画图得空字》:“剑阁星桥北,松州雪岭东。”天外使:唐朝往来吐蕃的`使者。
④松州:唐设松州都督府,属剑南道,治下所辖地面颇广,治所在今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内。因西邻吐蕃国,是唐朝西南边塞,故长有军队驻守。殿前军:本指禁卫军,此借指戍守西南边陲的唐朝军队。宋《蔡宽夫诗话》载:王安石晚年极喜欢这两句诗,称“虽老杜无以过。”
⑤座中句:暗用《楚辞·渔父》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此言自己忧国伤乱,却怀才不遇,只能哺糟啜醨,醉生梦死。此联似用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句法。
⑥美酒句: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应须美酒送生涯”。此抒写饮酒消磨岁月,老大无成之感慨。
⑦《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与文君俱之临邛,尽卖车骑,买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垆。”杜甫《琴台》诗:“茂陵多病后,尚爱卓文君。酒肆人间世,琴台日暮云。”
【赏析】:
此诗拟杜,既得其诗法,又得其精神。诗中深寓忧时伤乱之感。次句“世路干戈”,点明当时战乱不已之时势。当时唐王朝与西边之党项、吐蕃国关系紧张,常有战事,故次联有“天外使”、“殿前军”之说。前四句重在忧国,后四句则自伤不遇。第五句以屈子自比,可见其自负而又自伤。后两句引司马相如自比,亦无奈之辞。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钞序列》云:“善学少陵七言律者,终唐之世,唯李义山一人。”
篇7:杜马上念汉书,杜马上念汉书李商隐,杜马上念汉书的意思,杜马上念汉
杜马上念汉书,杜马上念汉书李商隐,杜马上念汉书的意思,杜马上念汉书赏析 -诗词大全
杜马上念汉书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 体裁:五律 世上苍龙种,人间武帝孙。小来惟射猎,兴罢得乾坤。
渭水天开苑,咸阳地献原。英灵殊未已,丁傅渐华轩。
【李商隐学杜探微】相关文章:
1.《再别康桥》探微
3.李商隐
4.儒学与德育探微
6.端居 李商隐
7.李商隐嫦娥
8.无题 李商隐
9.流莺李商隐
10.李商隐古诗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