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创业故事-根根
“ff314”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25岁创业故事-根根,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25岁创业故事-根根,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25岁创业故事-根根
KOB大本营楼下咖啡馆前,踏着午后的阳光,长发飘飘的根根姗姗来迟。93年出生,高跟靴、长腿的她,是中国铁甲界目前唯一的女战队领队 。从欧洲留学归来后,除了坐拥一家公关传媒公司,铁甲是根根现阶段的绝对生活重心。从两年前第一次了解铁甲文化,到如今成为行业的前沿独秀,身为女性的根根对圈子的未来有着独到的洞察。
为了在夜店办成人礼,她向父母写了无数份企划书
出生在上海,根根的父母亲各自经营着一家公司。家境虽然富足,她却是“缺钱”长大的。
“所有需要家里出钱的事情,都要用方案去说服他们——哪怕小时候做的事、很傻的方案 。”
根根18岁那年,决定在夜店举办自己的成年生日趴。为了申请资金,她的生日策划书里详细写明了夜店背景、趴体规划,并阐述使用独立包间的安全性,承诺来者均为朋友,还将带上哥哥来规避意外风险,最后承诺将以成绩提高作为回报。
“我妈妈给我树立的是三点原则:知道你在干什么,知道你想要什么,知道你的底线在哪里,你只要知道这三点,你去做什么都没问题了。”
在企业家式的教育下,根根撰写企划案的经验,比普通人早了十多年。
初,瑞士留学回国3年的根根接手了家里闲置的广告公司,机缘巧合下,与一个铁甲格斗赛事成为了合作媒体。当时的对接副总非常欣赏根根,这位伯乐敏锐地察觉到根根身上有不同寻常的能力和气质,能成为铁甲这片蓝海的开路人。
当时根根还对铁甲一无所知。她回到家,上网搜索比赛视频,竟然根本停不下来,一口气把BattleBots、《铁甲雄心》、《这就是铁甲》全部刷完。
“这个东西蛮好玩的,那我就要做。不喜欢的东西,打死也不做,赚钱也不做。”
“我不是做媒体活动的,我是做铁甲的”
根根用了足足一个月的时间来说服父母出资。
家里的饭桌,撤下饭香残留的空碟空碗,三口人围坐着,各自端起一杯茶,开始了每天的家庭例会。
天天把父母抓到电脑前看比赛节目、带股东来家里说服父母……“我打得最厉害的一张牌——我说我那时候才25岁,出来创业两三年,大不了失败,我再重新找份工作,一辈子安定地过下去。但是如果你现在让我安定的过,等到我30岁有家庭了有孩子了,你再让我去抛开一切去创业,那我可能豁不出去了。”
在根根“洗脑”式的轰炸下,父母给她打了一张欠条,拨出了中国首个女性领队战队LBT的启动资金。
用这笔钱,根根砸出了战队第一台机器,并在自己的公关传媒公司做了两个活动后,悉数换给了父母。
205月,童昭栋、曹子杰加入LBT;6月和8月,阿土(刘主君)、AO分别被根根收入麾下。这些95后队员各个身怀绝技,性格却都单纯得像一张白纸,让没大几岁的根根有了当妈的感觉:“连着几个月生了好几个孩子”。
6月6日LBT正式成立,这一天恰好是根根的生日。
“我不知道未来的路在哪——走走总归会有路,遇到分叉路的时候再大家开会讨论,反正哪条路他都是能走的,只是看你走的快和慢,是进度还是远路。很多人会觉得很容易觉得自己的路走不下去就不走,很多人是这样抱着这种想法,但我觉得路都是人开出来的。”
四个“儿子”的妈:在比利时街上给孩子顺毛
中国人有个很有趣的文化现象:当别人“爸爸”是占便宜;可当别人“妈”就是个又亲切又麻烦的苦差事了。
LBT的队员里,阿土95年生,童昭栋、曹子杰出生于,最小的AO今年才16岁。
(从左到右:AO、曹子杰、根根、阿土、童昭栋)
根根莫名其妙地当了4个男队员的“妈”。男孩们一口一个“老母亲”,连根皱纹都还没有的她只能苦笑,笑容里一半是对自家孩子的“嫌弃”,一半是藏不住的骄傲和温柔。
“童昭栋是专业科班出身,打过RoboGames,国际上有名的孩子;曹子杰是学影视摄影的,完全的圈外人,对行业来说是个好标杆;AO年纪很小,是个好苗子,一直想打KOB,可是高中生不好请假;阿土维修特别厉害,就是这个脾气哟,他一张嘴,别人会恨我……”
说到阿土,老母亲露出了又爱又气的神情。
年10月,LBT前往比利时进行欧洲锦标赛。这场比赛与KOB杭州站背靠背,杭州站结束后,铁甲来不及检修就打包去往了比利时。团队为此压力很大,一行人走在在比利时的街上觅食,阿土突然爆了脾气,没来由地大吵大闹起来。
老母亲对此已经习以为常。她不搭理阿土,一直等到他发泄完了,才淡淡地说,人家天天对着我发脾气,我还要伺候人家吃喝,多可怜嘛。
阿土挠挠头,老实了。
包括吃喝,LBT的全部开销都由根根一人负责。“既然是LBT的老板和领队,找钱也好,满足他们的条件,给他们提供好的一个条件,确实是我的责任,不是他们这些队员该担心的事情。他们就应该活在一个很纯净的环境里面。”
根根说,由于行业较新,跑赞助时一半都会拒绝,5万块的小额出资都需要软磨硬泡。偶尔,根根还会因为年轻女孩的身份而被轻视,但她从来没有和队员们分享过这些辛苦。
“我的专业是做商业和包装推广,他们要做的事情只有一件,就是把铁甲做好。虽然他们造机成本比别人高出一倍以上,一台13.6kg的铁甲要3、4万块了,但他们内部是有创新的。我对他们完全地信任。”
话虽然说得痛快,每次比赛,队员们打得很爽,根根眼里被打的仿佛是自己:“40、40、80、1000块、块……”
登陆BattleBots的中国女将 :我的野心就是不亏本的玩下去
除了钱,队员是否受到公平的待遇也是根根关心的问题。
KOB北京战的比赛中,尽管给对手造成了极大伤害,LBT却被裁判判负。这个结果出来后,阿土率先质疑其中的公正性,一个箭步跳出来嘶声大喊有问题,要仲裁。
一旁的根根赶紧吼了他两句,看到“老母亲”发飙,阿土立马安静下来,灰溜溜地走了。
但根根心里也并不舒服。她问身边的赛事管理,能不能看一眼计分单?
让她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赛事不仅当即给她看了计分单,团队leader和裁判(极速代码Richard)还分别亲自下场找到她,跟她详细地解释规则和计分情况。
“这个处理方法让我很舒服,非常舒服。”根根说,“KOB的机制是非常完善的,包括流程管理架构和分工。而且团队年轻,赛事方会尽可能地帮选手解决一切问题,有什么都可以和赛事沟通,合作起来非常开心。
所以这次,BattleBots邀请我们去比赛,我来向KOB借用测试场地,也是寻求更多的合作机会。”
LBT原本没有报名BattleBots,但因小有名气,便有一些歪果仁来问他们的意向。队里的小朋友表示非常想去,根根便直接联系了了创始人Greg Munson,Greg欣然答允LBT亮相的第四届赛事。
作为少见的女领队,BattleBots在国际妇女节宣传时还特意提到:“来自中国的女队长”,要求根根一定要上场参赛。
从造机到抵美录制只剩一个月的时间,为了这突然冒出来的预算,根根再一次跑断了腿。
为了铁甲战队,她已经整整两个多月没休息过。
“其实,一开始做这个是偏公益质感的,用我开公关媒体公司赚的钱养活这帮孩子去玩铁甲,不求什么经济回报。但现在我认为这个行业有它的前景。”
根根认为,目前的铁甲格斗需要一个完善的商业逻辑。“我拿电竞打比方。电竞(LOL)在刚开始时,就已经有俱乐部有战队了,但没有人知道,拉投资也很困难(不过他们投入相对小,只要买几台电脑,有个网线就OK,不像铁甲,一台铁甲顶电竞一年的费用)。到后来国家级组织比赛,然后输送去世界平台上打世界级的比赛,直播、转播、录播,平台和战队都有各自的赞助,这个就是商业模式正式起来了。我希望自己能够把商业的东西慢慢地拎出来。”
很多人问根根为什么不做赛事,她的答案是:“没有必要去跟赛事方抢这个蛋糕。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大蛋糕做好了,我这块小蛋糕跟着他好就行了。我的野心是只要不亏本地玩下去,就挺开心。做做战队,然后做周边,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件事。”
在圈子里,根根的团队已经广为人知。这个年轻女孩从容地撩起长长的黑发,既散发着青春的女性魅力,又充满着成熟的创业者的风度。
“这个圈子没有过让我觉得身为一个女性,或者身为一个年轻人而感到难堪的事情。我的媒体、商业能力被认可,队员们都是挖不走的家人。这一切是无比幸运的。
我现在出去,基本上都不说我是做活动的,我都说:我是做铁甲格斗的。”
篇2:名人牛根生的创业故事
名人牛根生的创业故事
牛根生是一本创业教科书,从他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当企业还很弱小的时候,如何与行业龙头博弈;在利用国际资本这把双刃剑时,如何才能不伤及自己,牛根生所领导的蒙牛从开始创业,从一无所有开始,在群雄并立的“乳业江湖”硬是拼下了最大的一块地盘,到蒙牛已经成为行业老大,其收入达72.138亿元人民币,仅次于伊利的87.34亿,而蒙牛3.194亿的净利润却远远把伊利抛在后面。凭此,他进入了20《福布斯》的富人排行榜,身价1.35亿元。
6年打造出一个年收入超过70亿的巨无霸企业,以退为进的竞争策略和破斧沉薪的团队激励方法是其所向披靡的两把板斧。
板斧一:以退为进为企业营造最好的生存环境
1978年,20岁的牛根生进入了养牛场工作,5年后牛根生进入了伊利,从一名洗瓶工干起,随后逐步升任车间主任,1992年起担任伊利的经营副总裁,,牛根生被伊利董事会免职。免职并没有理由,功高盖主成了唯一的解析。
不甘落寞的牛根生选择了自主创业。191月,蒙牛正式注册成立,注册资本金100万,基本上都是牛根生和他妻子卖伊利股票的钱。“当时在呼和浩特的一个居民区里租了一间小平房作为办公室,一共只有53平米,月租金200多元。蒙牛成立的'时候,仅仅在内蒙,以伊利为首的乳品企业就有数百家。和蒙牛同在呼和浩特市的伊利集团那个时候已经上市多年,有完整的冰品、液态奶和奶粉生产销售体系,当年的纯利润达到八千多万元。而年蒙牛刚诞生的时候,没有奶源,没有厂房,没有市场,可以说是一无所有”但是,牛根生有人。牛根生的蒙牛大旗一扯天下英雄归心,得知此消息还在伊利工作的老部下放下高官厚禄开始一批批地投奔而来,总计有几百人,无怨无悔跟他从零开始打江山,但是在乳业江湖的利益格局基本形成的时候,蒙牛的生存空间饱受挤压,或明或暗的算计来自各个角落。
有竞争对手开始希望将蒙牛这个初生婴儿扼杀在摇篮中,蒙牛经历了广告牌被砸、牛奶被截倒等等事件。面对竞争对手的明刀暗箭,牛根生选择了以退为进的策略。
当时的伊利总裁郑俊怀对于牛根生的能力有深刻了解,所以伊利也是对蒙牛打压得最厉害。但是牛根生对于曾经狠狠地抛弃了他的伊利,在任何场合都表现出了满怀尊敬。蒙牛在刚开始的时候很谦虚,打出的广告口号是:向伊利学习为民族企业争气。当时蒙牛对外宣传是内蒙古第二 业品牌,第一是伊利。牛根生在不同的场合提及伊利,言辞中总是充满对伊利的眷恋和对老领导郑俊怀的敬意。牛根生的做法逐步赢得的更多的同情与支持。
对于自己当时为什么要这样做,牛根生地解析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只有这种方式才能活下来,同时还能长大,
”面对竞争对手想要置之死地的策略,牛根生坦言:“如果不还手是掐不死的。只要一还手掐死的可能性是特别大的。当时挨打和挨骂是为了将来不挨打不挨骂,为了自己能够生存出、发展好,最后能够不挨打不挨骂。当你打了好几年,打的和骂的过程都经历了以后,就要学会怎么样不打能赢,怎么样不战能胜。”
竞争对手的恶毒招数就这样被牛根生化解于无形。
板斧二:破斧沉薪成就火箭速度
弱小总是容易受人欺,为了谋求快速壮大的机会,牛根生想到了借力资本高手。6月,摩根士丹利、鼎晖投资、英联投资三家国际机构入股蒙牛。但是打着“锄强扶弱”口号的摩根斯坦利等三家投行除了带给蒙牛总计6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以外,还给牛根生套上枷锁:未来三年,如果蒙牛每年每股盈利复合增长率低于50%,以牛根生为首的蒙牛管理层要向以摩根士丹利为首的三家外资股东赔上7800万股蒙牛股票,或者以等值现金代价支付;如果管理层可以完成上述指标,三家外资股东会将7800万股蒙牛股票赠予以牛根生为首的蒙牛管理团队。
在强敌环视的制造行业里每年获得50%,这在很多业内人士的眼中是一个天方夜谈,这是没有胜算的赌博,看来牛氏军团打下来的江山只能让别人去享用了。
但是在强敌环侍的时候,只有“快鱼”才能生存,否则就只能被“大鱼”吃掉。牛根生同意了国际投行的条件,决定破斧沉薪,背水一战。
有了资金支持的蒙牛就像插上了翅膀,在竞争对手的枪林弹雨中,蒙牛迅速成长,从到年,蒙牛销售收入从7.24亿元、16.68亿元和40.715亿元人民币跃升至72.138亿元。“蒙牛速度”在中国企业界引人注目。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对牛根生的颁奖辞写道:“他是一头牛,却跑出了火箭的速度。”
蒙牛的速度,让外资股东无话可说,按照协议的要求,蒙牛乳业2004年的净利润是以3亿元为界限,而蒙牛公布的2004年业绩为3.19亿元,超出了外资股东的期望值。
4月7日,摩根等外资股东提前终止了与管理层之间的对赌,代价是将其持有的本金额近5000万元的可转股票据给蒙牛管理层控股的金牛公司,这接近机构投资者所持票据的1/4。这些票据一旦行使,相当于6260万余股蒙牛乳业股票。以8月18日收盘价每股5.850港币计算,3.6621亿港币的财富又进了蒙牛管理层的口袋。
“一招鲜,吃遍天”,牛根生凭借两把板斧奠定了他的乳业江山。
篇3:绿叶和根的故事
绿叶和根的故事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梧台小学 王海燕
一棵很大很大的树。
树根在地下勤奋的忙碌,把养料和水分输送到上面,绿叶得以滋养,越来越旺盛。
好多年过去了,他们就这样分工,默默地过着日子,树也慢慢的长大着。
有一天,一片树叶骄傲起来,对地下的根说:“你看,我多么美丽。阳光照着我,风儿吹着我,小鸟和我唱歌,蝴蝶和我缠绵,人们把我称赞。可是你呢,成年累月在黑洞洞的地下,没人看见你,没人想到你,我是多么的幸福啊!”其他树叶也随声附和着。
树根一听,也没十分生气。他也不想和树去争辩,只是轻轻地说:“好啊,你这不知好歹的树叶,咱走着瞧!”
从那一天起,树根“罢工了”,不再忙碌了,树叶也就再也得不到养料和水分了。
头一天,还靠本身的水分硬撑着,可是第二天就不行了,开始蔫了,再也没有以前那么美丽了。
又过了两天,满树的叶子开始枯萎,这时候,树的主人经过这里,一看十分惊讶,自言自语地说:“这棵树怎么了?看样子要死了,只好把他刨掉了。”奄奄一息的树叶一听,吓坏了。等主人一离开,马上用沙哑的声音哀求树根:“根哥哥,我错了,不该骄傲自大。现在我才知道,我的生命是依赖于你的。你快继续你的工作吧,求求你!”
树根慢条斯理的对树叶说:“知道错了就行。记住,骄傲自大、目中无人必然失败。”
说完,就马上恢复了自己的'工作,把养料和水分送到了树叶上,树叶又重新生长起来。
主人一看树又复活了,也就不再刨掉他了。
从此,树叶经常在上面唱着感恩的歌。
【简评】
巧妙的构思,简单的故事,深刻的道理。经过严酷的现实,树叶明白了自己的生存离不开树根,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取得的成绩,得到的美誉,想一想是不是完全靠我们自己呢?
( 指导教师:田莹 王洪吉)
篇4:把根留住哲理故事
把根留住哲理故事
27岁那年,凡高觉得生命是没有意义的。没有理想,日子如同行尸走肉。
平淡的生活如同一个酱缸,而现实就是一种搅拌剂,形形色色的男女,纷纷扰扰的俗情,将恶性交融成为了常生态。于是乎,本质不在重要,芸芸众生如同一株株履水浮萍,无根无向。娼盛,权盛,赌盛,惟独初性败衰。
有汪君手术初愈,医生告诫要注意戒食修身,而此君终日流连于牌局,其妻无奈,愁面红眶,将饭菜端送于赌桌前,却被扫落一地。而后,我好奇一问:“汪先生,妻贤惠若此,为何羞辱之?”答之:“人生无趣无味,今朝得欢今朝喜,碍我享乐皆我敌。”我闻后无语,心头如萧萧冬日,冰辙万丈。
恶气当道,阴阳浑浊,行人与爬地足虫何异?
四年前,当脚步还踩塌在青春河畔那一片片青青草地上时,我与好友H时常徜徉于黄昏皎月,那时的世界是纯白色的,我们相信生命的质地就是坚守,就是对于理想与道义的永不言弃……。四年后的我们,除了相聚泪眼,叹息人生几何,也便只能在落寞的星空下追问——难道生存就意味着魅俗与堕落?
有时候直觉得生命就是受炼,自己每日孤独地沉浮于狂欢的人群,心智已麻木,黑漆漆的夜空里,生命一次次地迷失在凌晨的高地,十字架俨然流放的囚徒,生活本质上蜕变成了一种无规则的布朗运动。罗素年幼时担忧无趣的人生何时会是个尽头,后来他是走过了一条光荣的.荆棘路,生命也便成为了意义与智慧的凝结体。
根流放了,生命注定是轻放的,卑微的,虚无的,苦痛的;根留住了,生活便能收获厚重与庸实的福祉。
【25岁创业故事-根根】相关文章:
1.《根》读后感
2.根的结构
3.根话题作文
4.根鸟读后感
5.根高中作文
7.同根初一作文
8.金浩根简介
9.牛根生语录
10.《根鸟》观感1000字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