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游拉市海散文

游拉市海散文

2024-02-22 07:59:0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xyz165”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游拉市海散文,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游拉市海散文,希望对大家带来帮助,欢迎大家分享。

游拉市海散文

篇1:游拉市海散文

游拉市海散文

8月26日晚上,我们乘坐昆明至丽江的火车,当日凌晨五点三十分到达丽江。

火车行至半路上,天开始下起了小雨。下了火车天还未亮,只感觉寒风袭来,把朦胧的睡意也吹醒了,大家都纷纷从行李箱中拿出厚衣服加上。走到出站口,漆黑一片,连方向都分不清。过了一会儿,我们决定去古城边找个地方住下,于是往往外头走去。一个接客的大姐说十块钱一个人送我们去古城,到了古城大姐说住宿的话,要不去她家看看。折腾了一个晚上,大家都很疲乏,就暂住下来了。

休息几个小时之后,我们决定出去找地方去玩,人生地不熟。店主看我们准备去玩了,就热情地给我们介绍哪里好玩,可以送我们过去。我们出去吃早餐时,也有很多拉客的人,说送我们去各个景点,门票给我们五折。店主的妹妹急忙走过来说她带我们去拉市海,说可以骑马,感受茶马古道,体验以前交通不发达时,靠马运茶的艰辛,可以穿过原始森林,感受自然的馈赠,还可以划船,看候鸟,听着很有诱惑力。一路上,店主的妹妹介绍了很多景点给我们,我们也大致了解了他们是接客―住宿―旅游一条龙服务,共同互利。下了车,一个解说给我们介绍了各条旅游线路,每条线路的价格都不菲。跟讲解员讨了会儿价,便宜了一小点,心想着出来玩必定是旅游景点的赚钱,'我们还是决定走解说员最好玩的的那条路线。

拿着门票,我们跟着一位当地导游,骑上马去玩,一路上导游又说又唱,气氛挺好的。夜里下过雨,地上很滑,走在崎岖的山路上,马蹄容易打滑,骑马走在前面的姑娘吓得心里直哆嗦。后面还有好几队,有些导游就是当地的小姑娘,皮肤黝黑,穿着一双解放鞋,牵着游客的`马走在前面,路上都是马粪和水,姑娘却低着头默默地走着。售票员说走完全程要一个半小时,但要玩的话,时间由自己握,我们也没有怎么玩,就顺着路线走,没有多久时间,骑马的路程就结束了。到达一户农家,便有人邀我们进屋品茶,雪茶喝着还挺有意思的,入口苦涩,但之后却是甜甜的,连喝水也甜。喝完茶我们坐着小巴车来到拉市海,有皮艇和铁船供游客选择,我们决定划皮艇,因为时间不限。可是刚开始划,天就下起了小雨,水上也有小亭子卖小吃的,烤鱼儿和土豆还有鸭蛋的,亭子里客人蛮多,借机尝点小吃,也顺便躲雨。水边的芦苇荡里野鸭在嬉戏,一会儿游在水面,一会儿又钻进水里去,小不点儿可爱极了。天渐渐放晴,骏马在岸边惬意地吃草,水上的皮艇越来越多,水天相接的美景,令人流连忘返。

牧马归来的少年,骑着马儿英姿飒爽,落日的余晖平铺在向日葵上,每一寸土地都被照映得灿烂,拉市海留给异乡人的,是最优美的姿态。

篇2: 情迷拉市海散文

情迷拉市海散文

或许,我没有见过真正意义上的大海,没有见过大海那波澜壮阔,浩瀚无边的壮丽景色。但是,我也曾看过大海的缩影,虽然浩渺,却少了一分波涛的汹涌,少了一点海天相接的魅力。但是,这也足够让我充分享受到大海的味道。

在去拉市海之前,我曾经阅历过滇池、洱海这样的知名内陆湖。印象里,滇池的华丽已经成为了昔日骚人墨客的诗联,如今留下的只有满目疮痍、让人无法直视的污染。而洱海却依旧保持着原有的浩渺与清澈,仍然独有那高原湖泊“风花雪月”般的美丽,但年年的游历也已经审美疲劳了。而对于拉市海,它没有滇池、洱海那般博大及响亮的名气,也没有洱海那般“风花雪月”的醉人景色。但是,它还是召唤着我对海的向往与探索的强烈愿望。

拉市海距离丽江市区有12公里,全程都是盘山的公路。我们坐在车上悠闲自得的看着窗外的景色,美丽的景色总是稍纵即逝。一幕幕的自然美景有如幻灯片一样快速的从眼中闪过,无意间我们就错过了多少美丽的瞬间,层层叠叠的青山相互勾连,延伸着向天的那边,郁郁葱葱的植被,给座座山峰披上了嫩绿的新装。还有一群群的飞鸟,在天际里自由翱翔,借着山谷回荡着一曲曲清脆的歌声。山路曲曲折折、蜿蜿蜒蜒,让我看不到尽头。此时此刻,我脑海里一直萦绕着对拉市海的幻想。车在群山中辗转反侧,在绕过了两座相嵯山峰形成的山门后,一片开阔的原野映入了我的眼帘。顿时,让我想到了陶公笔下的世外桃源,而这里就是与世隔绝的天堂。道路的两边是一片片开满油菜花的沃野,微风一吹,此起彼伏的黄色花朵成为了花的海洋。成千上万的越冬水鸟也再次来到这里安然地觅食栖息,那壮观的景色就是一场视觉上的盛宴。

突然,一阵清脆的铃声跃入了我的耳朵,我向前注视,一个个马队载着一队队的人,在山间的小路上穿梭,马群中的马形形色色,高的、矮的、瘦的、胖的,包罗万象,参差不齐,它们一个紧挨着一个,首尾相连地成一条直线,有节奏地行走在山间,而马夫在一旁用地地道道的丽江方言吆喝着马,这些来自大山深处的云南汉子,不仅有着北方豪侠般的'粗旷与爽朗,同时又兼具南方男人特有的温柔与和蔼。

开车的大姐是我们的导游,她的职责就是带着我们畅游拉市海,并且对这个地方留下深刻的记忆。

来到拉市海的游客,必定要在拉市海里泛舟,并尝一尝拉市海里的烤鱼,其次是骑马,去体验感受被历史风沙遗忘了的茶马古道。大姐带着我们向着一个湿地上的码头走去,诺大的湿地上长满了清清的野草,马和牛在这里尽情的自由吃着、戏水,享受着这里的一切。

我们乘坐的小舟比不上洱海里载人的客轮,但坐在这样的舟上,你却可以与“海”有近距离的亲密接触。小舟划过水面激起一层层的浪花,水质清澈透明,可以看到许多的小鱼在水草之间穿梭。微风一过,水草就像飘带一样在水中招摇,仿佛欢迎我们的到来。

给我们划船的是一位朴实的小伙子,他一边划船,一边调侃着船上的美女,他说:“在丽江这个地方女子是以黑为美,因为丽江这个地方离太阳太近,被晒的越黑,就证明女子越自然、越开朗、也就越美”,虽然我不能理解这种奇怪的审美观念,但却也能明白他语境中的特殊感受。

船越行越远,水面也越来越静,越来越看不到底,船夫吹嘘他是拉市海里划船最快的能手,说罢就开始大展身手了,他卷了卷袖子,然后卖力地把长长的竹竿朝水底扎去,并快速划动,船在水里轻盈的向“海”的中心驶去。在拉市海里的行船有很多,但都被我们的船甩在了后面。

船停在“海”的中心,有水天交融的美。我产生了错觉,不知自己是遨游在漫无边际的天空,还是置身于广阔无垠的大海。当船开始返航的时候,我才从这种海市蜃楼的眩晕中清醒过来。这时,我们渐渐的接近了一艘没有载着客人的船,只见船上盘腿坐着一位正在烤鱼的老翁,鱼已经烤得金黄,还散发出一股诱人的香味。尝上一口,肉质特别的鲜嫩,这是市场上卖着的鱼无法相比的。品尝完后,还唇齿留香。

船渐渐靠岸,大姐已经等待多时,下一站我们要去茶马古道,去体会千百年来被称为南方“丝绸之路”的崎岖山路。

拉市海养马的人家特别多,这得利于拉市海的大片湿地,这里的马都十分的壮硕,而对于我们这群从未骑过马的游客,或许心里都会有一些恐惧。拿到马票后,我们等着马夫把马队牵出来,然后陆陆续续的被安排上马。由于是第一次骑马,连上个马都十分的费劲。马夫说:“要踩着马镫才能够上去”,但是我一踩马镫就又滑了下来,挣扎了好半天,才终于勉强上了马,坐在马上我还在想是不是要让我自由的骑,要怎样骑才能安全的?我开始想象古装片里那些英雄骑马的造型,于是,我开始拉住缰绳,生怕马一脱缰就驮着我跑了。但我的顾虑似乎是多余的,马夫们开始牵着马,然后马也有节奏地匀速走着,坐在马上的我也跟着节奏一摇一摆的。

茶马古道是古时候连接云南、四川、西藏及中原之间的古代贸易通道。由于用云南、四川的茶叶与西藏的马匹、药材交易,以马帮为运输工具,故得名“茶马古道”。我们在马夫的引导下穿过了几条乡间小路,终于来到了茶马古道下,在半山腰上的一块悬壁上立着一块石碑,上面用红色的油漆书写着“茶马古道”四个大字。这一条茶马古道似乎很难行走,全程都是爬陡坡,而且路非常的陡峭和狭窄,马驮着人似乎很吃力,一会儿,我看到马开始流汗了。顿时,我心里产生了恐惧,心想万一马一下子累倒了,那我且不是要从山上滚下。我看了看马夫,他丝毫不担心意外的发生,我也就缓和了那恐惧的情绪。

上到一个山峰顶,后面的路更窄、而且山路也越来越陡,但由于后面的路几乎被荒废了,所以马夫也就没让继续的走下去,而是选择了一条岔道准备返程,这一条路由于马队常年的行走,地面都踏成了沟沟壑壑。我突然想起了成语老马识途的典故,便安然地享受着这一路的美景,纵然路况不好,马群还是从岔道上找到了回乡的路。

下了马后,随之而来的是屁股上的一阵阵酸痛,由于在骑马的过程中,人是跟着马摇晃颠簸的节奏而摇摆,结果屁股就磨得疼痛。虽然这段旅程是短暂的,但我的心里却是很舒坦。或许,我开始迷恋上了这里的山水,这里的马群,但这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奢望。

拉市海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海,但是就因为它和大海有着相同的颜色,让你被泛起的波光魅惑,被激荡的涟漪陶醉。拉市海虽然不是海,但却给了我对大海的期待,以及遇见大海的激动。

大姐招待了我们在她的家里用餐,然后载着我们渐渐的离开,透过车子的后视镜,看着拉市海、马群慢慢变成缩影,最后慢慢消失,我的心里涌上了一股对大海的向往,并憧憬着能早日见到真正意义上的的大海。

篇3:云南拉市海导游词

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拉市海位于丽江县城西面10公里处的拉市坝中部,是云南省第一个以“湿地”命名的自然保护区。“拉市”为古纳西语译名,“拉”为荒坝,“市”为新,意为新的荒坝。到上新世末至更新世初,这个准平原又分割成三个相对高差在100米至200米的高原山间盆地 ,即拉市坝、丽江坝、七河坝。

这是一片神奇的乐土,由北往南的候鸟在经历了长途跋涉的艰辛、都市里高楼林立的迷惑和无知者猎枪弹弓的偷袭后,疲惫不堪但满怀欣喜地降落这里。除了湿地里丰美水草、小鱼小虾的诱惑外,这里安全的自然环境,是吸引候鸟们南迁越冬的重要前提。这里,就是――拉市海。 拉市海的春天是姗姗来迟的。当丽江城内的太阳正明媚当空时,这里的冷风还在嗖嗖作响。

三月的一个清晨,我站在了向往已久的拉市海边:这是一面宽阔安静的湖泊,清冷的天空下,湖面泛着盈盈的绿光。小块小块的湿地把湖面分隔成大大小小的湾。湖中稀疏站立的柳树上,停着一群鸬鹚;浅湾里和岸边,是一大群野鸭,或扎猛子寻鱼虾,或交颈而眠。偶尔有两只双宿双栖的赤麻鸭扑棱棱飞起,带起附近的水禽懒洋洋扇扇翅膀。远处水气氤氲,不时可见山林鸟游动飞舞的点点小影。这就是拉市海的初春,早迁的候鸟已北移,晚行的正在休养生息,准备踏上万里归途。陪我一起闲逛的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所的工程师彭贵鸿在拉市海呼呼作响的大风中很有些遗憾地叫着说:“你来晚了,越冬的候鸟很多都已北移了。一个多月以前,这里热闹得不得了:海子里,柳树上,天空中,还有后面的山上,到处都是鸟。那壮观,就别提了。

篇4:云南拉市海导游词

拉市海位于丽江县城西面8公里处的拉市坝中部,是云南省第一个以“湿地”命名的自然保护区。“拉市”为古纳西语译名 ,“拉”为荒坝,“市”为新,意为新的荒坝。这里原为滇西北古地槽的一部分,中生代燕山运动时榴皱隆起成陆,至中新世成为一个准平原,随着横断山脉造山运动的发展,到上新世末至更新世初,这个准平原又分割成三个相对高差在100米至200米的高原山间盆地 ,即拉市坝、丽江坝、七河坝。拉市坝是其中最高的坝子,坝中至今仍有一片水域,便称拉市海,湖面海拔2437米。

这是一片神奇的乐土,由北往南的候鸟在经历了长途跋涉的艰辛、都市里高楼林立的迷惑和无知者猎枪弹弓的偷袭后,疲惫不堪但满怀欣喜地降落这里。除了湿地里丰美水草、小鱼小虾的诱惑外,这里安全的自然环境,是吸引候鸟们南迁越冬的重要前提。这里,就是——拉市海。

拉市海的春天是姗姗来迟的。当丽江城内的太阳正明媚当空时,这里的冷风还在嗖嗖作响。三月的一个清晨,我站在了向往已久的拉市海边:这是一面宽阔安静的湖泊,清冷的天空下,湖面泛着盈盈的绿光。小块小块的湿地把湖面分隔成大大小小的湾。湖中稀疏站立的柳树上,停着一群鸬鹚;浅湾里和岸边,是一大群野鸭,或扎猛子寻鱼虾,或交颈而眠。偶尔有两只双宿双栖的赤麻鸭扑棱棱飞起,带起附近的水禽懒洋洋扇扇翅膀。远处水气氤氲,不时可见山林鸟游动飞舞的点点小影。这就是拉市海的初春,早迁的候鸟已北移,晚行的正在休养生息,准备踏上万里归途。陪我一起闲逛的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所的工程师彭贵鸿在拉市海呼呼作响的大风中很有些遗憾地叫着说:“你来晚了,越冬的候鸟很多都已北移了。一个多月以前,这里热闹得不得了:海子里,柳树上,天空中,还有后面的山上,到处都是鸟。那壮观,就别提了。”

我眼中静谧的拉市海和彭工嘴里喧闹的拉市海是如此地难以统一,但是,看着那些悠闲自得的鸟,感受着人来鸟不惊的场面,却让人不得不相信,这里,就是万鸟的乐园天堂。

越冬水禽的乐园

大凡到过丽江的人,都知道拉市海。出丽江县城8公里,就可以看到这个丽江境内最大的高原湖泊,面积达1002公顷的拉市海。它是丽江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一部分,这里除了湖泊、湿地、坝区外,还有山区与坝区结合部,天然带,是一个相当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适宜水鸟、近水鸟、山林鸟等多种鸟类生活。

优良的自然环境,让候鸟和本地鸟把这里视为共同的天堂福地。据不完全统计,拉市海保护区内共有各种鸟类163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4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7种。以涉、游禽为主的湿地鸟类59种,所有的水禽都是国家公布有重要保护和科研价值的鸟类。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之后,候鸟开始陆续飞临拉市海。这些“万里飞来为客鸟”的鸟儿们一点也不拘谨,啁啾鸣叫,翅膀扇动,打破了湖面往日的宁静。十月份到来年春节,是鸟最多的时候。鸟儿们成群结队从遥远的北方故地来到这里,和本地鸟一起,在湖泊、沼泽、山林、草甸里自由嬉戏,捕鱼捉虾,一派祥和景象。“自来自去梁上燕,相亲相爱水中鸥”,诗里描述的美好场面在这里真真实实地存在。整整一个冬天,它们都在快乐地悠游,休养生息,补充体力,以备来年身体强健地踏上归途。

10万多只鸟在这儿曼舞翩跹,常会让不经意闯进的人感到意外的惊喜。正在拉市海考察的云南大学生物系教授、鸟类专家王紫江惊讶地对记者说,一天早饭后无事,他和另几个专家沿着湖边走了走,不过短短半天时间,便发现了近80种鸟类。而此时正是大多候鸟已北移的非观鸟期。像拉市海这种万鸟云集的高原湿地,在省内乃至国内都是很少见的。

管理所的人说,鸟最多的时候到拉市海,不仅有福观赏到翩翩起舞的大天鹅、对湖梳妆的黑颈鹤、黑鹳,还可见到悠闲游荡的中华秋沙鸭,而这种珍贵动物的数量在全国尚不足100只。至于鸳鸯、鸬鹚、赤麻鸭、苍鹰、红隼等我们平日只能在动物园一见的水禽、猛禽在这里更是随处可见。真是应了那句古诗:天花落不尽,处处鸟衔飞。是什么吸引得这些候鸟不辞辛劳,万里跋涉作这一年一度的相会呢?王教授中肯地说:“拉市海能有今天这么多鸟,除了天赐的好环境,有一点是很重要的,那就是保护区管理所的同志们几年来做的大量工作。”

与鸟共舞的人们

黄廷发和彭贵鸿是保护区管理所的元老,当他们第一次以管理者的身份来到拉市海时,几乎是一头雾水。那是6月,云南丽江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正式成立,管理所只有3个人。现在想起来,其实当时的艰辛并不在创业,难的是几个学林的人面对的却是自己全然不熟悉的鸟类。所长黄廷发说,那时他是认树的专家,而不认识什么鸟。除了平日常见的小雀外,对其它的鸟完全没有什么概念。看那些水禽,看来看去都是一个样子。那段时间,急坏了他,“管鸟”的人不识鸟,这算怎么回事。走不了别的捷径,只有一个办法,学!

他们自己去书店买来了鸟类图鉴,一有空就坐在岸边看图识鸟。用彭工的话来说:“简直辛苦得不得了”。常常是水里刚停下一只,天上刚掠过一群,就急急地打开书寻找,边找边对。也亏得鸟儿多,就这么抬头一眼低头一眼的,竟然也认识记住了不少鸟。有一次,彭工和所里的小权正泛舟湖上辨鸟。突然发现前方出现了一只他们从没见过的漂亮的鸟,为了搞清楚这究竟是什么。彭工和小权二话不说,划船就追。这一追就追了整整两个小时,等到最后弄清这是一只红颈瓣蹼鹬后,两人已被海风吹得手足僵硬、语不连贯。

篇5:云南拉市海导游词

在云南丽江,我和妈妈去了一个美丽的地方,名叫拉市海。

当我们刚来到拉市海,就被那里的风景给迷住了,那里有有辽阔的草原,草原上有绿油油的嫩草,草原上有数不清的马,马长得很健壮。草原的旁边就是拉市海,四周有许多的山,围绕着拉市海,山翠绿翠绿的。在那高山上,还住着许多彝族人呢!

拉市海很有名的,曾经有人在这里拍过“一米阳光”电视剧。看到这么美的山和草原,我玩兴大发,于是我碰了碰妈妈说:“我想去骑马和划船!”,妈妈同意了。我们一开始坐在马上,脚都发抖了,后来,牵马的爷爷说:“全身放松悠闲的样子,就不怕了。”我照着做了,果然一点都不怕了,我身下的马其实很矮,是那种小种马,非常温顺。,看着蓝天和大草原,我的心胸也开阔起来,放马奔跑了一会,感觉自已也象个小骑手。后来我们又去划船了,划船的时候,我问了一下水底下为啥这么多草。船夫说:“近几年卧虎山成了旅游区后,把水引到这里后,就变成了拉市海,所以水底还可以看到原来种的庄稼和水草。这里的水特别的绿,特别的美。

不知不觉天黑下来了,公园要关门了,这时才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我和妈妈只能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拉市海。但我想,等我长大我一定再来看看这个地方。

篇6:云南拉市海导游词

拉市海(亦称拉什海,纳西族语音译,原意为老虎海),是云南丽江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部分,位于中国云南省丽江市西面8公里处的拉市坝中部,玉龙雪山东南坡。拉市海实为断层构造湖,同时又受石灰岩溶蚀构造作用而成。其面积为5330公顷,湖面海拔2437米,与同在拉市海湿地保护区的文海皆是横断山脉的多次构造变动形成的高原山间盆地的冰蚀湖。“拉市”为古纳西语译名,“拉”为荒坝,“市”为新,意为新的荒坝。拉市海是著名的候鸟聚集地,每年冬天约有两万多只候岛会在此处过冬。

拉市海水草肥美、湖色优美,被誉为生命的摇篮,是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基地,拉市海实为断层构造湖,同时又受石灰岩溶蚀构造作用而成。入湖地表水源有南侧的清水河和北侧的美泉河。水文汇水面积265.6平方公里,湖水原从西北侧的溶洞泄出。过去,湖面季节变化显著,雨季水位高,最大蓄水量1.8亿立方米,水面9平方公里,水深可达9米;干季水位下降,甚至干涸。80年代以来,先后兴修水利,在落水洞前筑起了一个高大的堤坝,海水再也无法随意流去,而是从海东黄山哨打通的输水隧道,流入丽江城区。由于修建水坝,拉市海由季节湖变成了保持一定水位的高原湖泊,如镜的湖面倒映着玉龙雪山,越冬水鸟安然栖息,或翱翔于蓝天白云之间,构成高原湿地特有的气息。

篇7:丽江拉市海的导游词

拉市海位于丽江县城西面8公里处的拉市坝中部,是云南省第一个以“湿地”命名的自然保护区。“拉市”为古纳西语译名 ,“拉”为荒坝,“市”为新,意为新的荒坝。这里原为滇西北古地槽的一部分,中生代燕山运动时榴皱隆起成陆,至中新世成为一个准平原,随着横断山脉造山运动的发展,到上新世末至更新世初,这个准平原又分割成三个相对高差在100米至200米的高原山间盆地 ,即拉市坝、丽江坝、七河坝。拉市坝是其中最高的坝子,坝中至今仍有一片水域,便称拉市海,湖面海拔2437米。

这是一片神奇的乐土,由北往南的候鸟在经历了长途跋涉的艰辛、都市里高楼林立的迷惑和无知者猎枪弹弓的偷袭后,疲惫不堪但满怀欣喜地降落这里。除了湿地里丰美水草、小鱼小虾的诱惑外,这里安全的自然环境,是吸引候鸟们南迁越冬的重要前提。这里,就是——拉市海。

拉市海的春天是姗姗来迟的。当丽江城内的太阳正明媚当空时,这里的冷风还在嗖嗖作响。三月的一个清晨,我站在了向往已久的拉市海边:这是一面宽阔安静的湖泊,清冷的天空下,湖面泛着盈盈的绿光。小块小块的湿地把湖面分隔成大大小小的湾。湖中稀疏站立的柳树上,停着一群鸬鹚;浅湾里和岸边,是一大群野鸭,或扎猛子寻鱼虾,或交颈而眠。偶尔有两只双宿双栖的赤麻鸭扑棱棱飞起,带起附近的水禽懒洋洋扇扇翅膀。远处水气氤氲,不时可见山林鸟游动飞舞的点点小影。这就是拉市海的初春,早迁的候鸟已北移,晚行的正在休养生息,准备踏上万里归途。陪我一起闲逛的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所的工程师彭贵鸿在拉市海呼呼作响的大风中很有些遗憾地叫着说:“你来晚了,越冬的候鸟很多都已北移了。一个多月以前,这里热闹得不得了:海子里,柳树上,天空中,还有后面的山上,到处都是鸟。那壮观,就别提了。”

篇8:丽江拉市海的导游词

10万多只鸟在这儿曼舞翩跹,常会让不经意闯进的人感到意外的惊喜。正在拉市海考察的云南大学生物系教授、鸟类专家王紫江惊讶地对记者说,一天早饭后无事,他和另几个专家沿着湖边走了走,不过短短半天时间,便发现了近80种鸟类。而此时正是大多候鸟已北移的非观鸟期。像拉市海这种万鸟云集的高原湿地,在省内乃至国内都是很少见的。

管理所的人说,鸟最多的时候到拉市海,不仅有福观赏到翩翩起舞的大天鹅、对湖梳妆的黑颈鹤、黑鹳,还可见到悠闲游荡的中华秋沙鸭,而这种珍贵动物的数量在全国尚不足100只。至于鸳鸯、鸬鹚、赤麻鸭、苍鹰、红隼等我们平日只能在动物园一见的水禽、猛禽在这里更是随处可见。真是应了那句古诗:天花落不尽,处处鸟衔飞。是什么吸引得这些候鸟不辞辛劳,万里跋涉作这一年一度的相会呢?王教授中肯地说:“拉市海能有今天这么多鸟,除了天赐的好环境,有一点是很重要的,那就是保护区管理所的同志们几年来做的大量工作。”

【游拉市海散文】相关文章:

1.云南拉市海的导游词

2.游昆嵛山散文

3.游天宁寺经典散文

4.香山一游散文

5.游睢县记散文

6.游白龙公园散文

7.游鲁迅故里散文

8.游天池花山散文

9.夏游扇子湾散文

10.醉游菌子山散文

下载word文档
《游拉市海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