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吐鲁番盆地阅读答案

吐鲁番盆地阅读答案

2024-02-20 07:38:3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鸿信金融”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吐鲁番盆地阅读答案,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吐鲁番盆地阅读答案,欢迎阅读与借鉴。

吐鲁番盆地阅读答案

篇1:吐鲁番盆地阅读答案

(一)

我国的旅游胜地——新疆吐鲁番盆地,它的最低点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4米,是我国最低的洼地,也是世界第二低地。它每年六月至八月气温均高于40度,最高可达47度,而地表温度则高达75度以上;加上平均每年要刮七十多次风,每次卷起漫天风沙,所以有“火洲”、“风库”之称。《西游记》中所描绘的“八百里火焰山”(其实只有一百公里长)横贯整个盆地,那殷红色的山石,褶皱的地貌,远远望去,真像跳动的火苗。在盛夏(猛烈强烈)的阳光(照射 照耀)下,满山像烧起了大火,热浪灼灼扑人 。这里夏天人们每天都要洗澡,甚至一天要洗好多次。传说有位县长正赶上大热天,公务繁忙,热汗擦了又流,洗了又淌。为了节省时间,他干脆坐到水缸里办公。有人来找县长,光听见声音不见人,回头一看,哟!他正赤条条地坐在水缸里看文件呢!夏季去吐鲁番,半路上没有饭店也饿不着。( )带一些鸡蛋,不用找锅,不需生火,把鸡蛋往沙坑里一埋,很快可以吃上喷香的熟鸡蛋了。再配上随身携带的小菜和饮料,就是一顿十分(精致 别致)的野餐。吐鲁番人植树造林,变沙漠、盆地为绿洲。在吐鲁番通往交河古城中间,有这样一条十五公里长的林阴路:两侧树分为三行,一行钻天白杨,一行桃树,一行梨树。据说这是一位五十年代的县委书记领人栽的。他想让后人()有遮阳蔽日之处,( )有解热止渴的桃梨。如今白杨已搭起绿色的通道,桃梨已开花结果。多少走得又热又渴的行人,(惊讶惊喜)地扑到这清凉的树阴下,大口地吃着酸甜解渴的水果,该是多么感激这不知名的种树人啊!大风、酷热考验了人也锻炼了人,使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像金子一样耀眼、闪光。

1.用“——”划出文中括号里合适的词。

2.在文中的括号内填入合适的关联词。

3.文中用两个事例来说明吐鲁番 的特点。这两个事例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吐鲁番人用( )的方法,来改造这儿的自然环境,在林阴路在中钻天的白杨,可以( ),栽种桃树、梨树,可以( )。从中可以看出吐鲁番人的( )。

5.人们把横贯整个盆地的一座山称为( ) ,理由有两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猛烈、照射、别致、惊喜

2·如果……就…… 不仅……还……

3·酷热

(1).县长在水缸里办公。

(2).沙里可以埋熟鸡蛋。

4·植树造林 遮阳蔽日 解热止渴 智慧与创造力

5·八百里火焰山

(1).那殷红色的山石,褶皱的地貌,远远望去,真像跳动的火苗。

(2).在盛夏猛烈的`阳光照射下,满山像烧起了大火,热浪灼灼扑人 。

(二)

(1)给下列词语中的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漫:①不受约束,随便; ②广阔,长; ③到处都是。

漫天风沙( ) 长夜漫漫( ) 漫无目的( )

(2)在文中括号里合适的词下面画横线。

(3)在文中的括号内填入合适的关联词。

(4)文中的“火洲”“风库”指的是。

(5)吐鲁番人用的方法,来改造这儿的自然环境,在路边上栽种钻天的白杨,可以,栽种桃树、梨树,可以,从中可以看出吐鲁番人的。

参考答案:

(1)漫天风沙(③) 长夜漫漫(②) 漫无目的(①)

(2)强烈 照耀 别致

(3)只要……就; 既……又。

(4)新疆吐鲁番盆地。

(5)植树造林; 遮阳蔽日; 为行人解热止渴; 智慧和创造力。

篇2:吐鲁番盆地阅读答案

我国的旅游胜地——新疆吐鲁番盆地,它的最低点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4米,是我国最低的洼地,也是世界第二低地。它每年六月至八月气温均高于40摄氏度,最高可达47摄氏度,而地表温度则高达75摄氏度以上。加上每年平均要刮七十多次风,每次大风都会卷起漫天风沙,所以有“火洲” 、“风库”之称。

《西游记》中所描绘的“八百里火焰山”(其实只有一百公里长)横贯整个盆地,那殷红色的山石,褶皱的地貌,远远望去,真像跳动的火苗。在盛夏( )的阳光( )下,满山像烧起了大火,热浪灼灼。

这里夏天人们每天都要洗澡,甚至一天要洗好多次。传说有位县长在大热天,公务繁忙,热汗擦了又流,洗了又淌。为了节省时间,他干脆坐到水缸里办公。有人来找县长,光听见声音不见人,回头一看,吆!他正赤条条地坐在水缸里看文件呢!

夏季去吐鲁番,半路上没有饭店也饿不着。( )带一些鸡蛋,不用找锅,不需生火,把鸡蛋往沙坑里一埋,很快( )可以吃上喷香的熟鸡蛋了。再配上随身携带的小菜和饮料,就是一顿十分( )的野餐。

吐鲁番人植树造林,变沙漠、盆地为绿洲。在吐鲁番通往交河古城中间,有这样一条十五公里长的林荫路,两侧树分为三行,一行钻天白杨,一行桃树,一行梨树。据说这是一位五十年代的县委书记领人栽的。他想让后人( )有遮阳避日之处,( )有解热止渴的桃梨。如今白杨已搭起绿色的通道,桃梨已开花结果。多少走得又热又渴的行人,( )地扑到这清凉的树荫下,大口地吃着酸甜解渴的水果,该是多么感激这不知名的种树人啊!

大风、酷热考验了人也锻炼了人,使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像金子一样耀眼、闪光。

好词:漫天风沙遮阳蔽日

佳句:《西游记》中所描绘的“八百里火焰山”横贯整个盆地,那殷红色的山石,褶皱的地貌,远远望去,真像跳动的火苗。

1.选择合适的词填空。

在盛夏的阳光()下,满山像烧起了大火,热浪灼灼。

A.强烈、照射

B.猛烈、照耀

C.强烈、照耀

D.猛烈、照射

正确答案:

2.文章主要用哪两个事例来说明吐鲁番的什么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用“县长坐在水缸里看文件”和“沙坑可以煮熟鸡蛋”两个事例来说明吐鲁番酷热的'特点。

B.用“八百里火焰山”和“气温高”两个事例来说明吐鲁番是“火洲”。

C.用“每年平均要刮七十多次风”和“每次大风都会卷起漫天风沙”两个事例来说明吐鲁番风资源充足的特点。

正确答案:A

3.人们把吐鲁番称作什么?

A.绿洲

B.八百里火焰山

C.火洲、风库

D.火盆

正确答案:C

4.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

他想让后人()有遮阳避日之处,( )有解热止渴的桃梨。

A.不但……而且……

B.如果……就……

C.因为……所以……

D.既……又……

正确答案:D

5.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

( )带一些鸡蛋,不用找锅,不需生火,把鸡蛋往沙坑里一埋,很快( )可以吃上喷香的熟鸡蛋了。

A.不但……而且……

B.如果……就……

C.因为……所以……

D.既……又……

正确答案:B

6.选择合适的词填空。

多少走得又热又渴的行人,( )地扑到这清凉的树荫下,大口地吃着酸甜解渴的水果,该是多么感激这不知名的种树人啊!

A.惊人

B.吃惊

C.惊喜

D.惊讶

正确答案:C

7.选择合适的词填空。

再配上随身携带的小菜和饮料,就是一顿十分( )的野餐。

A.标致

B.别致

C.精致

正确答案:C

8.请选出“漫”字的正确解释。

“漫无目的”的“漫”意思是( )。

A.不受约束,随便

B.莫,不要

C.到处都是

D.水过满,向外流

E.广阔,长

正确答案:A

9.请选出“漫”字的正确解释。

⑵“长夜漫漫”的“漫”意思是( )。

A.不受约束,随便

B.莫,不要

C.到处都是

D.水过满,向外流

E.广阔,长

正确答案:E

10.请选出“漫”字的正确解释。

“漫天风沙”的“漫”意思是( )。

A.不受约束,随便

B.莫,不要

C.到处都是

D.水过满,向外流

E.广阔,长

正确答案:C

篇3:《吐鲁番盆地》阅读答案

《吐鲁番盆地》阅读答案

我国的旅游胜地——新疆吐鲁番盆地,它的最低点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4米,是我国最低的洼地,也是世界第二低地。它每年六月至八月气温均高于40摄氏度,最高可达47摄氏度,而地表温度则高达75摄氏度以上;加上平均每年要刮七十多次风,每次卷起漫天风沙,所以有“火洲”“风库”之称。

《西游记》中所描绘的“八百里火焰山”(其实只有一百公里长)横贯整个盆地,那殷红色的山石,褶皱的地貌,远远望去,真像跳动的火苗。在盛夏(猛烈 强烈)的阳光(照射 照耀)下,满山像烧起了大火,热浪灼灼扑人。这里夏天人们每天都要洗澡,甚至一天要洗好多次。传说有位县长上任时正赶上大热天,公务繁忙,热汗擦了又流,洗了又淌。为了节省时间,他干脆坐到水缸里办公。有人来找县长,光听见声音不见人,回头一看,哟!他正赤条条地坐在水缸里看文件呢!

夏季去吐鲁番,半路上没有饭店也饿不着。( )带一些鸡蛋,不用找锅,不需生火,把鸡蛋往沙坑里一埋,很快( )可以吃上喷香的熟鸡蛋了。再配上随身携带的小菜和饮料,就是一顿十分(精致 别致)的野餐。

吐鲁番人植树造林,变沙漠、盆地为绿洲。在吐鲁番通往交河古城中间,有这样一条十五公里长的`林阴路:两侧树分为三行,一行是钻天白杨,一行是桃树,一行是梨树。据说这是一位五十年代的县委书记领人栽的。他想让后人( )有遮阳蔽日之处,( )有解热止渴的桃梨。如今白杨已搭起绿色的通道,桃梨已开花结果。那些走得又热又渴的行人,惊喜地扑到这清凉的树阴下,大口地吃着酸甜解渴的水果的时候,该是多么感激这不知名的种树人啊!

大风、酷热考验了人,也锻炼了人,使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像金子一样耀眼、闪光。

(1)给下列词语中的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漫:①不受约束,随便; ②广阔,长; ③到处都是。

漫天风沙( ) 长夜漫漫( ) 漫无目的( )

(2)在文中括号里合适的词下面画横线。

(3)在文中的括号内填入合适的关联词。

(4)文中的“火洲”“风库”指的是。

(5)吐鲁番人用的方法,来改造这儿的自然环境,在路边上栽种钻天的白杨,可以,栽种桃树、梨树,可以,从中可以看出吐鲁番人的。

参考答案:

(1)漫天风沙(③) 长夜漫漫(②) 漫无目的(①)

(2)强烈 照耀 别致

(3)只要……就; 既……又。

(4)新疆吐鲁番盆地。

(5)植树造林; 遮阳蔽日; 为行人解热止渴; 智慧和创造力。

篇4:吐鲁番盆地阅读答案参考

我国的旅游胜地——新疆吐鲁番盆地,它的最低点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4米,是我国最低的洼地,也是世界第二低地。它每年六月至八月气温均高于40度,最高可达47度,而地表温度则高达75度以上;加上平均每年要刮七十多次风,每次卷起漫天风沙,所以有“火洲”、“风库”之称。

《西游记》中所描绘的“八百里火焰山”(其实只有一百公里长)横贯整个盆地,那殷红色的山石,褶皱的地貌,远远望去,真像跳动的'火苗。在盛夏(猛烈 强烈)的阳光(照射 照耀)下,满山像烧起了大火,热浪灼灼扑人 。

这里夏天人们每天都要洗澡,甚至一天要洗好多次。传说有位县长正赶上大热天,公务繁忙,热汗擦了又流,洗了又淌。为了节省时间,他干脆坐到水缸里办公。有人来找县长,光听见声音不见人,回头一看,哟!他正赤条条地坐在水缸里看文件呢!

夏季去吐鲁番,半路上没有饭店也饿不着。( )带一些鸡蛋,不用找锅,不需生火,把鸡蛋往沙坑里一埋,很快( )可以吃上喷香的熟鸡蛋了。再配上随身携带的小菜和饮料,就是一顿十分(精致 别致)的野餐。

吐鲁番人植树造林,变沙漠、盆地为绿洲。在吐鲁番通往交河古城中间,有这样一条十五公里长的林阴路:两侧树分为三行,一行钻天白杨,一行桃树,一行梨树。据说这是一位五十年代的县委书记领人栽的。他想让后人( )有遮阳蔽日之处,( )有解热止渴的桃梨。如今白杨已搭起绿色的通道,桃梨已开花结果。多少走得又热又渴的行人,(惊讶 惊喜)地扑到这清凉的树阴下,大口地吃着酸甜解渴的水果,该是多么感激这不知名的种树人啊!

大风、酷热考验了人也锻炼了人,使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像金子一样耀眼、闪光。

阅读题目

1.用“——”划出文中括号里合适的词。

2.在文中的括号内填入合适的关联词。

3.文中用两个事例来说明吐鲁番 的特点。这两个事例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吐鲁番人用( )的方法,来改造这儿的自然环境,在林阴路在中钻天的白杨,可以( ) ,栽种桃树、梨树,可以( )。从中可以看出吐鲁番人的( )。

5.人们把横贯整个盆地的一座山称为( ) ,理由有两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用两个事例来说明吐鲁番 的特点。这两个事例是:(1) (2) (3分)

7、吐鲁番人用 的方法,来改造这儿的自然环境,在林阴路在中钻天的白杨,可以 ,栽种桃树、梨树,可以 。从中可以看出吐鲁番人的 。

参考答案

1、猛烈、照射、别致、惊喜

2、如果……就…… 不仅……还……

3、酷热 1.县长在水缸里办公。2.沙里可以埋熟鸡蛋。

4、植树造林 遮阳蔽日 解热止渴 智慧与创造力

5、八百里火焰山 1.那殷红色的山石,褶皱的地貌,远远望去,真像跳动的火苗。 2.在盛夏猛烈的阳光照射下,满山像烧起了大火,热浪灼灼扑人 。

6、县长坐在水缸里看文件;鸡蛋埋在沙坑里,就能煮熟。

7、乘凉;止渴;富有智慧和创造力

篇5:《吐鲁番盆地》阅读答案

我国的旅游胜地——新疆吐鲁番盆地,它的最低点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4米,是我国最低的洼地,也是世界第二低地。它每年六月至八月气温均高于40度,最高可达47度,而地表温度则高达75度以上;加上平均每年要刮七十多次风,每次卷起漫天风沙,所以有“火洲”、“风库”之称。

《西游记》中所描绘的“八百里火焰山”(其实只有一百公里长)横贯整个盆地,那殷红色的山石,褶皱的地貌,远远望去,真像跳动的火苗。在盛夏(猛烈 强烈)的阳光(照射 照耀)下,满山像烧起了大火,热浪灼灼扑人 。

这里夏天人们每天都要洗澡,甚至一天要洗好多次。传说有位县长正赶上大热天,公务繁忙,热汗擦了又流,洗了又淌。为了节省时间,他干脆坐到水缸里办公。有人来找县长,光听见声音不见人,回头一看,哟!他正赤条条地坐在水缸里看文件呢!

夏季去吐鲁番,半路上没有饭店也饿不着。( )带一些鸡蛋,不用找锅,不需生火,把鸡蛋往沙坑里一埋,很快( )可以吃上喷香的熟鸡蛋了。再配上随身携带的小菜和饮料,就是一顿十分(精致 别致)的野餐。

吐鲁番人植树造林,变沙漠、盆地为绿洲。在吐鲁番通往交河古城中间,有这样一条十五公里长的林阴路:两侧树分为三行,一行钻天白杨,一行桃树,一行梨树。据说这是一位五十年代的县委书记领人栽的。他想让后人( )有遮阳蔽日之处,( )有解热止渴的桃梨。如今白杨已搭起绿色的通道,桃梨已开花结果。多少走得又热又渴的行人,(惊讶 惊喜)地扑到这清凉的树阴下,大口地吃着酸甜解渴的水果,该是多么感激这不知名的种树人啊!

大风、酷热考验了人也锻炼了人,使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像金子一样耀眼、闪光。

篇6:《吐鲁番盆地》阅读答案

1.用“——”划出文中括号里合适的词。

2.在文中的括号内填入合适的关联词。

3.文中用两个事例来说明吐鲁番 的特点。这两个事例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吐鲁番人用( )的方法,来改造这儿的自然环境,在林阴路在中钻天的白杨,可以( ) ,栽种桃树、梨树,可以( )。从中可以看出吐鲁番人的( )。

5.人们把横贯整个盆地的一座山称为( ) ,理由有两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7:《吐鲁番盆地》阅读答案

1·猛烈、照射、别致、惊喜

2·如果……就…… 不仅……还……

3·酷热 1.县长在水缸里办公。2.沙里可以埋熟鸡蛋。

4·植树造林 遮阳蔽日 解热止渴 智慧与创造力

5·八百里火焰山 1.那殷红色的山石,褶皱的地貌,远远望去,真像跳动的火苗。 2.在盛夏猛烈的阳光照射下,满山像烧起了大火,热浪灼灼扑人 。

篇8:吐鲁番盆地现代文阅读答案

吐鲁番盆地现代文阅读答案

我国的旅游胜地——新疆吐鲁番盆地,它的最低点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4米,是我国最低的洼地,也是世界第二低地。它每年六月至八月气温均高于40度,最高可达47度,而地表温度则高达75度以上;加上平均每年要刮七十多次风,每次卷起漫天风沙,所以有“火洲”、“风库”之称。

《西游记》中所描绘的“八百里火焰山”(其实只有一百公里长)横贯整个盆地,那殷红色的山石,褶皱的地貌,远远望去,真像跳动的'火苗。在盛夏(猛烈 强烈)的阳光(照射 照耀)下,满山像烧起了大火,热浪灼灼扑人 。

这里夏天人们每天都要洗澡,甚至一天要洗好多次。传说有位县长正赶上大热天,公务繁忙,热汗擦了又流,洗了又淌。为了节省时间,他干脆坐到水缸里办公。有人来找县长,光听见声音不见人,回头一看,哟!他正赤条条地坐在水缸里看文件呢!

夏季去吐鲁番,半路上没有饭店也饿不着。( )带一些鸡蛋,不用找锅,不需生火,把鸡蛋往沙坑里一埋,很快( )可以吃上喷香的熟鸡蛋了。再配上随身携带的小菜和饮料,就是一顿十分(精致 别致)的野餐。

吐鲁番人植树造林,变沙漠、盆地为绿洲。在吐鲁番通往交河古城中间,有这样一条十五公里长的林阴路:两侧树分为三行,一行钻天白杨,一行桃树,一行梨树。据说这是一位五十年代的县委书记领人栽的。他想让后人( )有遮阳蔽日之处,( )有解热止渴的桃梨。如今白杨已搭起绿色的通道,桃梨已开花结果。多少走得又热又渴的行人,(惊讶 惊喜)地扑到这清凉的树阴下,大口地吃着酸甜解渴的水果,该是多么感激这不知名的种树人啊!

大风、酷热考验了人也锻炼了人,使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像金子一样耀眼、闪光。

阅读题目

1.用“——”划出文中括号里合适的词。

2.在文中的括号内填入合适的关联词。

3.文中用两个事例来说明吐鲁番 的特点。这两个事例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吐鲁番人用( )的方法,来改造这儿的自然环境,在林阴路在中钻天的白杨,可以( ) ,栽种桃树、梨树,可以( )。从中可以看出吐鲁番人的( )。

5.人们把横贯整个盆地的一座山称为( ) ,理由有两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用两个事例来说明吐鲁番 的特点。这两个事例是:(1) (2) (3分)

7、吐鲁番人用 的方法,来改造这儿的自然环境,在林阴路在中钻天的白杨,可以 ,栽种桃树、梨树,可以 。从中可以看出吐鲁番人的 。

参考答案

1、猛烈、照射、别致、惊喜

2、如果……就…… 不仅……还……

3、酷热 1.县长在水缸里办公。2.沙里可以埋熟鸡蛋。

4、植树造林 遮阳蔽日 解热止渴 智慧与创造力

5、八百里火焰山 1.那殷红色的山石,褶皱的地貌,远远望去,真像跳动的火苗。 2.在盛夏猛烈的阳光照射下,满山像烧起了大火,热浪灼灼扑人 。

6、县长坐在水缸里看文件;鸡蛋埋在沙坑里,就能煮熟。

7、乘凉;止渴;富有智慧和创造力

语文阅读技巧

1答题六步法

看标题信息,揣摩记叙类型;

抓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

理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

辨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

挖中心思想,理解作品意义;

析表现手法,以供习作借鉴。

2答题小技巧

1、看分值答题法:

可以从试题的分值中推测答题的要点。如一道题给的分值是3分,答案可能就有3个要点,一个要点一分,所以从试题所给的分值中,我们就能推测答案的要点和要求的字数。

2、用原文答题法:

做题要牢牢地记住:“答案不在你的脑子里,答案只在原文中。”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作答,既要体现个性和独特见解,又要较好地忠实于作者的主张。

3阅读理解知识点汇总

第一部分

二种常见叙事线索:物线、情线。

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二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第二部分

三种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小说三要素:

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

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人物:主要掌握通过适当的描写方法、角度刻画人物形象,反映人物思想性格的阅读技巧。

情节:主要了解各部分的基本内容及理解、分析小说情节的方法、技巧。

第三部分

四种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戏剧、散文。

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第四部分

七种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下定义、作引用。

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后补短语、的字短语、介宾短语。

八种复句类型:①并列复句②转折复句③条件复句④递进复句⑤选择复句⑥因果复句⑦假设复句⑧承接复句

八种常用修辞方法:

①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

②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③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④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⑤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

⑥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

⑦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

⑧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十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烘托、伏笔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借物喻人。

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步骤

1先要识别文章的体裁

初中生在做阅读理解题时,在阅读原文的时候可以确定论文的文体,初中常见的语文阅读理解文体,有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小说四种类型。确定文章体裁才可以进行相关写作手法的答题。确定文章文体之后,答一些题目的时候就要对症下药。诸如记叙文对应写作手法、修辞方法,议论文对应论证方法,说明文对应说明方法等等。

2先读问题再读文章

做阅读理解题时,建议先浏览一下问题,看看这篇文章主要的问题是什么,带着问题有目的性的浏览文章,可以加快解题的时间,有目的性的阅读,而不是盲目的阅读,不然读完整篇文章也没有抓住重点。

3找准文章的主旨句

文章的主旨句一般就是文章第一段的首尾句或者是文章的最后一段的首尾句。考生明确了文章主旨句就等于明确了文章作者的态度,找准文章的主旨句考生就有了正确的思维方向,如果不明白作者的态度,考生很可能会采取错误的解题思路。一般情况下,文章其余各段的第一句话是每段的中心句,考生先读文章的主旨句和中心句,可以对文章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再带着问题阅读全文,这样既节省了时间,也可以提高做题的准确性。

4理清文章的思路

文章的每一段、每一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往往是行之有效的。要找寻、读懂文章中关键的词句。特别是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尤其是文章的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文章的主旨常常隐含其中。

5在文中找原话回答问题

所谓的找原话就是找到文章作者说的关键字、词、或者句子,答题时可以利用文章的原话来提取答题的重要信息,更有甚者有些试题完全就可用原话来回答,或者引用部分文章的原话来回答,保证答题的准确率,碰到采分点。

篇9:《吐鲁番盆地》的阅读答案

我国的旅游胜地——新疆吐鲁番盆地,它的最低点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4米,是我国最低的洼地,也是世界第二低地。它每年六月至八月气温均高于40摄氏度,最高可达47摄氏度,而地表温度则高达75摄氏度以上;加上平均每年要刮七十多次风,每次卷起漫天风沙,所以有“火洲”“风库”之称。

《西游记》中所描绘的“八百里火焰山”(其实只有一百公里长)横贯整个盆地,那殷红色的山石,褶皱的地貌,远远望去,真像跳动的火苗。在盛夏(猛烈 强烈)的阳光(照射 照耀)下,满山像烧起了大火,热浪灼灼扑人。这里夏天人们每天都要洗澡,甚至一天要洗好多次。传说有位县长上任时正赶上大热天,公务繁忙,热汗擦了又流,洗了又淌。为了节省时间,他干脆坐到水缸里办公。有人来找县长,光听见声音不见人,回头一看,哟!他正赤条条地坐在水缸里看文件呢!

夏季去吐鲁番,半路上没有饭店也饿不着。( )带一些鸡蛋,不用找锅,不需生火,把鸡蛋往沙坑里一埋,很快( )可以吃上喷香的熟鸡蛋了。再配上随身携带的小菜和饮料,就是一顿十分(精致 别致)的野餐。

吐鲁番人植树造林,变沙漠、盆地为绿洲。在吐鲁番通往交河古城中间,有这样一条十五公里长的林阴路:两侧树分为三行,一行是钻天白杨,一行是桃树,一行是梨树。据说这是一位五十年代的县委书记领人栽的。他想让后人( )有遮阳蔽日之处,( )有解热止渴的桃梨。如今白杨已搭起绿色的通道,桃梨已开花结果。那些走得又热又渴的行人,惊喜地扑到这清凉的树阴下,大口地吃着酸甜解渴的水果的时候,该是多么感激这不知名的种树人啊!

大风、酷热考验了人,也锻炼了人,使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像金子一样耀眼、闪光。

篇10:《吐鲁番盆地》的阅读答案

(1)给下列词语中的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漫:①不受约束,随便; ②广阔,长; ③到处都是。

漫天风沙( ) 长夜漫漫( ) 漫无目的( )

(2)在文中括号里合适的词下面画横线。

(3)在文中的.括号内填入合适的关联词。

(4)文中的“火洲”“风库”指的是。

(5)吐鲁番人用的方法,来改造这儿的自然环境,在路边上栽种钻天的白杨,可以,栽种桃树、梨树,可以,从中可以看出吐鲁番人的。

篇11:《吐鲁番盆地》的阅读答案

(1)漫天风沙(③) 长夜漫漫(②) 漫无目的(①)

(2)强烈 照耀 别致

(3)只要……就; 既……又。

(4)新疆吐鲁番盆地。

(5)植树造林; 遮阳蔽日; 为行人解热止渴; 智慧和创造力。

【吐鲁番盆地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1.新疆吐鲁番导游词

2.吐鲁番旅游范文

3.吐鲁番的英语导游词

4.吐鲁番的小学生作文

5.吐鲁番高昌故城导游词怎样写

6.《绿》阅读答案

7.海燕阅读答案

8.《想念》阅读答案

9.乡愁阅读答案

10.海啸阅读答案

下载word文档
《吐鲁番盆地阅读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