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建筑600字说明文

建筑600字说明文

2024-02-09 08:30:3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人欲无止”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5篇建筑600字说明文,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建筑600字说明文,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建筑600字说明文

篇1:历史悠久的建筑600字说明文

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全长6000多公里。合为1多里,因此称其为“万里长城”,自然是名副其实的。

长城初为秦始皇修建,一共动用了几十万民工,耗费了许多劳动力,用了9年时间,到了明成祖时,他又命令重修长城。长城的修建的利于抵御北方匈奴,因而保证了那里农业的正常进行,为当时中原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远望长城,高耸雄伟、蜿蜒万里、危峰兀立,高大的青山环绕着。在阳光的照射下,长城像一条巨龙,仰卧在绵延起伏的大山上,又像一条彩带镶嵌在苍翠的山间。

南北朝的一个诗人曾用这样的诗句来形容长城的险、长、高:“长城地势险,万里与云平。”据记载,第一位登上月球的美国宇航员说过:“在太空中望地球,最明显的就是长城了。”世人都知道中国的长城,但知道英国有长城的并不多。不过与中国长城相比,英国长城只能叫“短城”,因为它全长才117公里,它也比中国的长城修建的晚得多。

长城由砖石砌成,城墙高约3—5米,城头是齿形的, 有利于抵御外敌。长城一共有八大关:山海关、居庸关、紫荆关、玉门关、雁关、娘子关、偏头关、嘉峪关。其中山海关最为有名,它背后面海,处于万顷波涛、千丈绝壁之间,号称“天下第一关”;山海关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明末,李自成与降清的吴三桂在此厚战。其次为居庸关,在这个关口,成吉思汉曾与金兵刀枪相见。

万里长城是一座不朽的神奇,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象征,也是中国人民英勇不屈的体现。

历史悠久的建筑600字说明文

篇2:说明文初中家乡建筑600字

家乡的建筑

在我的家乡有一项比较宏伟的建筑——东江大桥。桥下面是一条河,这河叫东江河,清澈的河底倒映着桥的样子,时不时有鱼儿跃起,把这倒影给分散,泛起一圈圈水的波纹。

桥的色彩是朴素的,有点灰色又有点白。它由两大部分筑成;(1)是桥身(2)是挽起桥身的桥墩,厚实而粗大,给桥身以安全感。

东江桥长大约有200多米,宽有8多米,可以同时通过两辆车。如果你在桥上,一阵凉风拂过,再看看底下的河,清澈没污染,会让你的心情顺畅而开朗。

桥的扶手上雕刻着许多图案,有老虎,有狮子等十二生肖。

这桥坐落在我们学校旁边,所以常常会有学生偷偷溜出去观赏,特别是春天。春天的“桥上风景”那可美了,没去桥上看的人就是不知道春天的美在哪。

桥身由四条桥墩支撑,那桥墩是非常坚固的,就算洪水来了也绝不会倒塌。我爱它,因为它的坚固,给了我们人民安全和方便。

从远处看,这座桥毅然的矗立在河上,点缀了“母亲河”。

慢慢的走近,在你眼前的是一座雄伟的大桥,你会发出感叹。它那雕刻精致的图案首先吸引了我的目光。接着是那宽阔的桥面,令我感叹!

从背面看,它像是一条通道,中间部分拱起了一点,让人感觉有点儿危险,可如果你从这边走到桥的尽头,你会感觉一点儿也不害怕,这就是桥的微妙之处。

东江河像一条玻璃带子,那么东江桥就是点缀在河上的一颗明珠。不论何时,不论何地,这颗明珠在家乡人民的心中永远是那样的闪闪发亮,因为它凝聚着家乡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它是一种象征

篇3:说明文初中家乡建筑600字

我的家乡是名副其实的建筑物圣地,有闻名世界的古建筑,也有实用、漂亮的现代建筑,许多、许多靠人们勤劳的双手创造出的伟大的奇观,数不胜数,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家乡的古碉名扬四海,一年来观赏它的游客成千上万。那古碉有上千年的历史,风吹雨打,日晒雪飘,使它那原本坚硬,锋利的石块已成了如今饱经苍桑的面貌。历史可以见证,它极奇坚固,极奇珍贵,它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很久以前,古碉房是土司们居住的房屋,打仗时就在古碉里射击。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那连拖拉机也没有的年代竟出现了这样伟大的奇迹,这也是众人都称好的原因吧。古建筑里还有许多名胜,嘉绒藏寨、民间藏房……

说起丹巴的现代建筑,比不上华丽的都市里的高楼大厦,但我以为,已经是很好了,不仅漂亮、舒适,还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比如农村里的房屋吧,春天不冷不热,夏天又凉快又清爽,秋天可以晒粮食,做农活,堆积稻草,冬天关起门来也很暖和。家乡的建筑千奇百怪,雄伟壮观,我家我的家乡,我为有这样的故乡而感到骄傲。

我的家乡住在开封,那是闻名中外的七朝古都。有许多名胜古迹,象铁塔、繁塔、禹王台、延庆观等,最有名的古建筑还数龙亭。

今天我就给大家讲一下龙亭,传说龙亭是大宋朝皇帝赵匡胤登基的地方。已经经历了一千多年的风风雨雨,名扬天下,是开封的城市标志。每天都有很多人从世界各地来这里参观游览。龙亭大殿坐北朝南,坐落在高高的深红色基台上,雄伟高大。有许多台阶,上去一次要费很大劲,所以皇帝是骑马上去的,现在还有当年的马蹄印呢。站在龙亭大殿向前看,能看到开封市的全貌。

篇4:说明文初中家乡建筑600字

抬头仰望,耀眼的阳光明亮地照耀着我的眼睛,此时的竹子飞显得格外显眼,碧绿的竹叶上挂满了露珠我的老家我的老家在一个偏僻的小镇里.虽然那里比较简陋,小时候我常到那里去玩赏,吧嗒吧嗒,跳着跳着便落了下来,落得我浑身湿漉漉的.当一缕阳光照射下来是,竹林里一下子热闹起来,小鸟从这根竹子飞到另一根竹子,只要一摇竹子,那些露珠就会自动跳起舞来.去老家十分不方便,要乘好多辆汽车,再走好多弯路才能到那里.我老家的房屋十分简陋,但是景色优美,乐趣十足.屋子由一大群水泥砖块,瓦片构成.房子里只有几件简陋的家具,一些小玩意儿.但是景色十分优美.老家屋后有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早晨,竹林里的空气十分新鲜...

篇5:八年级建筑类说明文600字

傍晚,我与父母走在廊桥的路上,凌驾在水上的东岭廊桥的影像渐渐清晰,廊桥上的灯泛着柔和的光。缓缓登上黑灰色的螺旋梯,一览俯视,是奔腾不息、水声浩大的河水。

宝鸡石鼓文化廊桥,坐落于宝鸡市滨河路,与石鼓园为邻,横跨渭水两岸。此桥于6月开工援建,竣工于国庆前夕,长达684。4米,宽6。5米。

登上廊桥,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副对联——“南连秦岭廊桥揽胜千秋月,北仰周塬石鼓飞歌万里春”。桥面中央的透明玻璃地雕,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记载了中国古代,近代,现代的重大历史事件。桥身两侧的护栏上每隔三米镶有一块光滑的大理石,记载着中国近现代与宝鸡有关的兴衰史。

从东北角的楼梯口起,每一块大理石从“混沌初开,文明滥觞”到“南湖红船,开天辟地”,约用30块大理石生动记录着中国的发展史。以下挑重点的几幅进行讲解。

第一幅是“郑和出洋,国威远播”。13世纪初,郑和7次远航,他严整编队,船只分工明确,还有战船护航。郑和船队采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远洋航海技术。郑和的远航为人类航海事业做出伟大贡献。

第二幅为“威帅抗倭,杀贼保民”。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奸商到中国东南沿海进行抢劫。明朝中期,倭寇更是与中国奸商勾结,抢劫日益猖獗。于是明王朝派戚继光到东南沿海抗倭。戚继光为提高军队战斗力,大力整顿军队,进行严格训练。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第三幅“辛亥革命,民囯诞生”。19的武昌起义一炮打响了辛亥革命。深夜,湖北新军中的革命战士拿起刀枪冲向总督府,熊熊的烟火如同被荼毒的中国人民满腔的愤懑,地上则是被撕碎的清朝的龙旗。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年的封建帝制。

第四幅便是“南湖红船,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诞生了!画中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站在天安门广场的话筒前,高声宣布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台下人头攒动,那高举的手怎么也数不清,每个人心中满是站起来的自豪感!

桥上楼阁的楼檐下则是几千年前的名人名画,一列列的画图挨个映入眼帘,黑白水墨的山水画让我的心情沉静下来,回到清冷而又灿烂的几千年前。

浏览完东岭廊桥,我又一次回头仰望东岭廊桥。我想,人们以这重温昔日战火烽烟与世界风云。

篇6:八年级建筑类说明文600字

在我生活的地方宝鸡,有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桥,其中,比较出名的就是宝鸡东岭廊桥。

东岭廊桥是由东岭集团经过多年建筑而成的,桥长近七百米,坐落于宝鸡市石鼓山脚下,横跨渭河两段,显得十分雄伟壮观,桥的两端有旋转式的楼梯,走上去你可以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观看美丽景色。

廊桥构造十分独特,桥上有六角亭,桥墩上有双层重檐塔楼。慢慢的往上走去,你会发现桥的走廊装饰着各种雕刻的文字,钢板名画,向我们展示着宝鸡周文化。横身两侧的护栏上每隔三米摆放着一块大理石,里面记载了中国近代与宝鸡有关的历史大事。桥身是由几个无比坚固的石柱支撑着,在桥下面有一个小型的堤坝,渭河里的水显得十分清澈,渭河上,太阳洒在水面,就像披上了碎镜子一样,被阳光一照,显得波光粼粼,真可谓是人间天堂。

晚上的廊桥十分美丽动人,远远望去廊桥被灯光装扮得更加美丽,往下看水中的廊桥又变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卧在水中,廊桥的两边喷出的水花在霓虹灯的映照下显得格外耀眼,引来了无数观看者。

时间如白驹过隙,东岭廊桥给我留下深刻的记忆。廊桥在我心中是那么美,那么古色古香,在我记忆中留下烙印。让我情不自禁地想为东岭廊桥点赞!

篇7:历史悠久建筑说明文

南京是六朝古都,也时青奥会的举办方,我作为东道主,大家介绍介绍南京的风景名胜——明城墙。南京古城墙修筑于明朝,仅内城周长就达33。7公里,比周长仅29。5公里的巴黎城墙还长。古城墙是朱元璋经过3年准备,经历4个阶段共时间才建成的。朱元璋为了建造南京古城墙曾下令5省、20州、118县烧制城砖。为了保证质量,每块砖上都要打上烧制的州、府、县及工匠和监造官员的姓名,如不合格一律退回重做,再不合格就将治罪。可见严格之极。这些城砖长40~50厘米;宽20厘米左右,厚度不少于10厘米。其总数约为3亿5千万块。这些数字也显示出了明城墙的宏伟。

南京的城墙,为中国古代军事防御设施、城垣建造技术集大成之作。无论历史价值、观赏价值、考古价值以及建筑设计、规模、功能等诸方面,国内外城墙都无法与之比拟,可谓是继中国万里长城之后的又一历史奇观。明城墙的13座城门的上部,都建有高耸的城楼,而以聚宝门最为雄伟。聚宝、三山和通济三座城门各有城墙四道,每两道之间的空间称为“瓮城”,可作为战时的防守之用。聚宝门是这些城门中最坚固的一个,城楼以下部分基本保存完整,而且有所谓“藏军洞”的特殊设施。“藏军洞”实际上就是里端封闭的砖券门洞,在战时可供兵士休息和用来存放军事物资。这种“藏军洞”在聚宝门最南一道的城墙上计有两层共13个,左右两侧的城墙下部又各有7个,加起来有27个。据说,每洞可容纳兵士100人以上,共可藏兵达3000人以上。这种设施在中国古代的其他大城中是极为少见的。

每座城门都有内外两道门,外面一道是从城头上放下来的“千斤闸”,具有坚固的防御作用;里面一道则是木质再加铁皮做成的两扇大门。在平时,行人车马都从城门洞里通过。明城墙的历史悠久是南京人的骄傲!

历史悠久建筑说明文

篇8:建筑类说明文

家乡的东江大桥是位于莞深高速公路北端的石碣段跨越东江南支流处的一座大桥。从远处望去,像个正在起伏的波澜;又像一个大大的“M”字形:又像两座缩小版的小雄峰。东江大桥工程是在8月8日开工,9月28日才正式通车,历时三年建成的。

最厉害的是她国内的第一座双层公路桥,采用国内首创的刚性悬索加劲连续钢桁梁结构形式,也就是打破钢丝悬索的传统,采用钢箱梁以直代弯代替钢丝悬索。是继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之后的又一座三片主桁钢结构桥梁。

全长432米,采用了首创的桥梁结构形式,上层的莞深高速为双向六车道,下层的北五环路为双向八车道,全桥共14个车道,而桥宽仅36米。这为发展交通与节约国土资源提供了新的思路。而且采用了有曲线加劲弦的的全新结构,兼有悬索桥的建筑景观,丰富了桥梁的结构形式。

大桥建成,不但东莞市拥有了一座与众不同的景观桥梁。而且对加强东莞对外联系,推进城市升级有着重要意义。使两岸居民方便了好多。让莞惠两地中心区本来来往一次也不易的。变成现在的交往密切了。也更为方便,石碣、东城、寮步等镇街的市民去广州市区或白云机场更便捷,比走广深高速还要省半个小时。可见东江大桥的作用重大啊!家乡的东江大桥,虽然没有威名远播、名垂千古。但我依然爱他。

篇9:如何写建筑说明文作文

特征,是bai一个事物区du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某种事zhi物的形态、dao结构、变化、成因和功用等之所以跟其他事物不同,是因为各有各的特点。即使是同一事物,就结构说,这一部分跟那一部分不同;就变化说,这一阶段跟那一阶段不同;就功用说,这一种跟那一种不同。因此,写说明文只有抓住事物的特征,才能使读者对所说明的事物有具体、清晰、准确的了解。

说明事物,不仅要说清它的表面特征,也要说清它的本质特征。

首先要了解事物,了解事物的基本途径是身临其境进行观察,不仅要弄清楚事物“大概怎么样”,也要弄清楚事物“究竟怎么样”,以及弄清楚说明对象各个方面之间的关系。

说明事物要有合理的顺序。怎样的顺序才算合理呢?这根据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以及说明对象本身的规律而确定。一般地,说明事物的成因、方法的文章,往往以时间为序,把事物产生、发展变化或工作步骤一一写清。说明事物形状、构造,一般以空间顺序写。有的说明文采用分类的方法,可以按照所分的各类为顺序进行说明。

说明文,大多数不是只用单一的说明顺序,而是多种说明顺序交错使用,因此,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好说明顺序:

一要安排好全文布局顺序。

二要安排好说明主体的顺序。

三要安排好段落内部的顺序。

说明文不是以情感人,而是客观地说明事物,它追求的是科学的真实。画蛇不能添足,画虎不可类犬。说明的对象是怎样的,就必须如实地说成是怎样的。准确,是说明语言的基本特点。

说明语言要做到准确,涉及遣词造句各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要注意用词的确切,否则,将会使事物的性质失真。另外,要注意必要的限制,特别是时间、空间、范围、条件、数量等方面的限制。要注意三点:

一是选择说明方法要看能不能有助于达到说明目的。

二是要有助于加强文章的趣味性。

三是综合运用说明方法时应该有所侧重。

多种说明方法在同一篇说明文往往是综合甚至交错运用的。这样综合运用说明方法,而又有所侧重,就能具体而生动地显示事物的特征,又能给人清晰的印象。

篇10:介绍故宫建筑说明文

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千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它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太和殿是紫禁城诸殿中最大的一座而且形制也最高规格,最富丽皇堂。故宫大多建筑为庑殿式建筑,太和殿也不例外。

太和殿建在高8米的汉白玉台上,屋顶上雕刻着12只珍禽异兽,大殿正中端端正正地摆放着一把龙椅。故宫的地砖雕刻着999种人物植物和历史故事。整个故宫,在建筑布置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合成一个整体,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而左右均衡和形体变化的艺术效果,像是一幅千门万户的绘画长卷。

紫紫禁城的正门叫“午门”,在10米高的城墙墩台上,有那9间面宽的大殿。在左右伸出的两阙城墙上,建有联檐通脊的楼阁四隅各有高大的角庭,铺翼着正殿。这组城上的建筑,形势巍峨壮丽,是故宫宫殿群中的第一高峰。午门以内,有广阔的大庭院,当中有弧形的内金水河横亘东西。金水河上有5座白色汉玉栏杆桥,形似玉带。故宫深处,更是有数之不尽的奇绝之景,不说它其中所蕴含的艺术珍品,单是它在建造方面的金碧堂皇和完美的对称性就已使人赞不绝口了。

故宫代表着中国封建王朝曾经的一段光辉岁月,它是无数中华人民辛勤的汉水堆砌而成的,也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一块丰碑。故宫为我们完整地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奇丽风格,是中华儿女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篇11:介绍故宫建筑说明文

故宫2113的建筑依据其布局与功用分为“外朝”与“内廷5261”两大部分。“外朝”4102与“内廷1653”以乾清门为界,乾清门以南为外朝,以北为内廷。故宫外朝、内廷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 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其中三大殿中的"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皇帝举行朝会 的地方,也称为“前朝”。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此外两翼东有文华殿、文渊阁、上驷院、南三所;西有武英殿、内务府等建筑。 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三宫为中心,两翼为养心殿、东六宫、西六宫、斋宫、毓庆宫,后有御花园。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之所。内廷东部的宁寿宫是当年乾隆皇帝退位后养老而修建。内廷西部有慈宁宫、寿安宫等。此外还有重华宫,北五所等建筑。

篇12:描写建筑的说明文

我的家乡是一个漂亮的小村庄。这里有一座漂亮、雄伟的桥,正因为这座桥在我们这里很出名,所以我家乡的地名叫作“普安桥”。

这次暑假,妈妈还特地带着我和弟弟去参观了这座桥。

听妈妈讲,这座桥在1975年建起的,这一天也刚好是妈妈的出生年月,所以,妈妈格外喜欢这座桥。也因为这样,我也把这座桥叫做“母亲桥”。

一个阳光明媚的一天,妈妈带着我和弟弟来到了桥的附近,终于见到了这座雄伟的桥。放眼望去,一条宽阔的大江进入我们的眼帘,蔚蓝的江水缓缓东去;阳光洒满大地,波光粼粼;凉爽的江风徐徐吹来,令人心旷神怡。这儿的江水可不象长江的水那么浊,它碧清透绿,清澈见底,色象翡翠。江边的水草摇摇摆摆,好象在显示它们那优美的舞姿;江中正游着一群嬉戏的鸭子,瞧它们那滑稽的样子,可真逗!岸上有几头黄牛正在津津有味地吃着草;在桥的两旁有许多民房,勤劳的人们在幸福地生活着……啊!多么美的景象啊,我完全陶醉在这幅漂亮得到风景画当中。

远看普安桥,给人的感觉是雄伟,气势不凡。它有3个大墩在江中矗立着,墩子上各有4个大拱门。桥有4层楼高。墩子和拱门倒映在水中,非常美观。

近看普安桥,更是令人赞叹不已。桥长100多米,宽有10多米。是连接东西两岸的重要桥梁。桥上来来往往的车辆,人流穿梭而过,十分繁忙,十分热闹。桥上也有着正方形的小墩子,我数了一下,共有96个。每两个墩子之间有两米的围栏,图案是棱形的,很精致。

时间过得飞快,我们已经停留了一下午。我向远处眺望,一轮红日渐渐地坠落下来,漂亮的晚霞映照在江面,也给雄伟的桥涂上了一层炫耀的光彩……

家乡的桥经历了三十多年的'岁月磨砺,现在也有些破旧,但不管风吹雨打,它依然矗立江中,为了两岸的人们默默无闻地奉献着。

家乡的普安桥真美呀,我爱家乡的桥,我爱家乡的“母亲桥”。

篇13:关于家乡建筑的说明文

家乡的变化 “媛媛,回家乡看看吧?”爸爸再一次问我。

我还是那句老话:“不,永远也不!”这时,勾起了我以前在家乡的事:我们睡觉的地方是睡在干干的茅草上,没有蚊帐,晚上蚊叮虫咬,害得我整宿整宿睡不着觉;门前是一堆堆的牛粪,又臭又脏,一脚踩下去,脚也不知变成了什么样;泥泞的路到处是水潭子,如果不小心踩到水潭子,整个脚就陷下去,好不容易把脚抽出来,可鞋子却留在泥潭里……爸爸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对我说:“现在家乡‘昔非今比’了。

”我暗暗地想:这是真的吗?于是我就跟着爷爷坐着汽车回家乡了。

来到了家乡,啊!真美!难道这是我的眼睛花了?我揉了揉眼睛,没有呀?本来以前那坑坑洼洼、崎岖不平的小路,现在已变成一条平平坦坦的柏油路,路两旁种满了花草树木,蜜蜂在唱歌,蝴蝶在跳舞,高楼大厦拨地而起。

我和爸爸来到叔叔家,哇,叔叔家也变了,墙壁刷得雪白雪白的,好像是粉装玉砌的,好像是银装素裹的。

家具也崭新的,刻着龙凤图案。

房子很大很大,他们再也不用灶头煮东西了,都换成煤气炉,方便快捷……我好像到了人间仙境。

叔叔带我走进一个房间,掀开一块花布,呀,这正是我再熟悉不过的东西——电脑。

叔叔熟练地操纵着电脑,犹如在谈钢琴似的。

姐姐也有一台电脑,她也挺会打电脑。

以前那重男轻女的旧社会观念现在也没了。

我想不到家乡人的素质提高得那么快!吃过午饭,我悠闲地散步,看见远处那些农民不再用老黄牛拉犁耕地,而是用各式各样的拖拉机犁地。

犁地时发出的声音如同赞扬家乡的变化。

家乡的人变了,地变了,交通也方便了,电话什么的都有了。

可是什么让这些变了呢?我正百思不得其解,这时,两个妇女在谈笑风生。

一个说:“还是政府好,我不重男轻女了。

篇14:丽江古城建筑说明文

今天早上,我们去了闻名中外世界文化遗产------美丽的丽江古城。

在这里男人叫阿蓬哥,女人叫金花。还有上厕所叫“到歌厅唱歌”,吃饭叫“干肚子”,真是太有趣了。

走在丽江其它的街道上,也许并没有发现与众不同的地方,但是,当我们逐渐走近丽江古城的时候,却渐渐被它所吸引。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不知不觉就走到了一个大风车旁,听见了哗哗啦啦的水流声,我们确信,丽江古城到了。

我们走在青石板路上,看着土木结构的房屋,沐浴在阳光下,真是惬意极了。突然,在酒吧一条街的入口处,一位盛装的纳西族老人悠闲的坐在椅子上,吸引了我们以及很多人的注意,但他却不屑一顾,眼神还是那样的淡定。不远处,一座古桥在我的眼前呈现出来,我高兴地跑到桥上。往下看,只见清澈见底的水中倒影着我的身影,几条小鱼在绿绿的水草中嬉戏。

我们继续往前走,几乎在哪儿都会听见水声。这个古城的街道有很多,像蜘蛛网一样四通八达。这儿有一条街叫四方街,这条街其实就是一个很大的广场,街道两旁都是琳琅满目的商店……

我们都很喜欢这个古老而美丽的地方,这里的建筑让人难以忘记;这里的民俗民风让人记忆犹新;这里的艺术品独具特色;这里的小吃让人回味无穷……

篇15:建筑的艺术说明文

石库门是上海最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筑,是上海近代都市文明的象征之一,是中国建筑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早期的石库门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初。它脱胎于江南民居的住宅形式,一般为三开间或五开间。老式石库门住宅,一进门是一个横长的天井,两侧是左右厢房,正对面是长窗落地的客堂间。客堂宽约4米,深约6米,为会客、宴请之处。客堂两侧为次间,后面有通往二层楼的木扶梯,再往后是后天井,其进深仅及前天井的一半,有水井一口。后天井后面为单层斜坡的附屋,一般作厨房、杂屋和储藏室。

整座住宅前后各有出入口,前立面由天井围墙、厢房山墙组成,正中即为石库门,以石料作门框,配以黑漆厚木门扇;后围墙与前围墙大致同高,形成一圈近乎封闭的外立面。所以,石库门虽处闹市,却仍有一点高墙深院、闹中取静的好处,颇受当时卜居租界的华人士绅、富商的欢迎。

在20世纪10年代以后,老式石库门逐渐被新式石库门取代,新式石库门在建筑风格上是西方化了。除了内部结构有所调整外,外墙不是像老式石库门那样用白色石灰粉刷。新式石库门外墙面多用清水青砖、红砖或青红砖混用,石灰勾缝。新式石库门门楣的装饰也变得更为繁复。它受西方建筑风格的影响,常用三角形、半圆形、弧形或长方形的花饰,类似西方建筑门窗上部的山花楣饰,这些花饰形式多样,风格各异,是石库门建筑中最有特色的部分。有些新式石库门还会在门框两边使用西方古典壁柱的样式,作为装饰。新式石库门以更实用,更美观的特点受到上海人的青睐。

20世纪20年代最著名的作家,艺术家如鲁迅,矛盾等都住过石库门。中国共产党也诞生在望志路一幢典型的石库门建筑中。

石库门,在让人怀念的同时,其留下的`经典魅力将与更具现代生活气息的上海民居交相辉映。

【建筑600字说明文】相关文章:

1.描写建筑的600字说明文

2.生命说明文600字

3.环保说明文600字

4.说明文范文600字

5.周围环境说明文600字

6.说明文作文600字

7.月季花说明文600字

8.中秋节说明文600字

9.事物说明文600字

10.机器人说明文600字

下载word文档
《建筑600字说明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