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重难点分析
“呵呵一男”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梦游天姥吟留别》重难点分析,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梦游天姥吟留别》重难点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梦游天姥吟留别》重难点分析
《梦游天姥吟留别》重难点分析
《梦游天姥吟留别》,也作《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一作《别东鲁诸公》,选自《李太白全集》,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是一首记梦诗,也是游仙诗。这首诗写梦游奇境,不同于一般游仙诗,它感慨深沉,抗议激烈,并非真正依托于虚幻之中,而是在神仙世界虚无飘渺的描述中,依然着眼于现实在仙气飘飘的大都会绍兴(会稽)写下这首传世之作,内容丰富曲折,形象辉煌流丽,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诗才横溢,堪称绝世名作,有孤篇盖全唐之称。
古诗诵读是本单元学习、训练的重点。
阅读和欣赏诗歌要注意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写作的具体情境,充分调动想象和联想来体味彼情彼景;要注意体会作品的构思和语言的妙处,理解深刻寓意;要反复吟诵,细细品味作品的情思和韵味。这样才能在领会诗歌共同特点的同时,把握每篇作品独特的内涵和意境。学我国的诗如此,学外国诗亦如此;学现当代诗如此,学古诗亦如此。所以古诗诵读,就是要在大体弄懂词句含义,基本了解古诗内容和艺术特点的基础上,用朗读的方法,反复熟读及至背诵。
古诗要诵读好,有赖于对诗歌内容的正确理解。诗歌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以抒情见长,诗歌是诗人有感于社会生活而激情迸发的产物,无论借景抒情,借古咏怀还是托物言志,其意都不在事物本身,而在抒发感情。《梦游天姥吟留别》诵读时要注重理解其结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是这首诗所表现的李白思想感情的核心。诗人梦游天姥,向往仙境,追求自由,超脱尘世,都与他不屑“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思想密切相关。
诵读古诗要注意作者通过景物、环境描写创造的意境美。在古诗中,诗人的思想感情往往不是直白地表达出来,而是通过环境、景物的描写来反映。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是中国古代诗歌最大的特点,所以诵读古诗要特别注意这一特点。《梦游天姥吟留别》通过想象写出了天姥山的雄伟壮丽和奇异的景物变化,写出了“洞天中开”后仙人赴会的辉煌景象和盛大热烈的场面。通过对这辉煌灿烂的仙境的描绘,作者寄托了自己的理想,表达了蔑视权贵、追求自由的情怀。
诵读古诗还要注意古诗的一些表现方法,如李诗的夸张、拟人。体会这些写法的作用,对诵读、理解古诗都很有帮助。
诗歌的另一主要特征就是具有音乐美,主要表现为节奏和韵律,有规律的抑扬顿挫与合辙押韵,使得诗歌朗朗上口,优美动听。诵读古诗时对此必须备加注意。
首先,诵读古诗一定要注意读好重音。重音读得好,不仅可以突出诗句的`含义,而且可以给人以轻重有致、节奏和谐的美感。朗读时先要根据诗的内容确定重音。重音读得自然有力,恰到好处,有助于对诗的内容的加深理解,方能体现古诗的音乐美。
此外还要注意节奏。诗歌具有节奏美,这种节奏美主要靠朗读的停顿体现出来。所谓停顿,并不是声音完全断绝,而是把停顿前的一个字的读音延长,作一种匀称的顿挫,做到音顿而意不断。
我国古代诗歌的节奏,与句式有密切的关系,一般四字句是两拍(“二、二”式),“列缺/霹雳,丘峦/崩摧”;五字句是三拍(“二、二、一”式),“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七字句是四拍(“二、二、二、一”式),“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等。有时也可灵活一些,不要把关系紧密的词语拆散。如: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
节奏问题可谓重中之重,兹以《梦游天姥吟留别》为例作较详细分析说明。
“吟”是古诗中的一种体式,内容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上比较自由。《梦游天姥吟留别》形式上就比较自由,主要表现在诗句节奏的多变上,而诗句节奏的多变则源于诗人的感情、思绪和诗的内容的发展变化,本诗中,诗人感情起伏奔放,变化多姿,因而诗的句式也相应多变,押韵也自由灵活,内容和形式达到有机的统一。要用心领会诗句的内容,读得节奏鲜明。这是诵读中必须把握的一个基本点。
比如,第一段前四句交错使用五、七言句,这种节奏的诗句要读得轻快些。这里诗人想告诉读者的是,他有求仙的愿望,并认为海上寻仙难以实现,而高山寻仙倒有可能。据此,前两句要轻读,后两句可稍稍加重,使之有鲜明的对比色调。后四句全用七言,节奏整齐划一,须读得雄浑有力,气势贯通,以表现诗人对天姥山的景仰和向往之情。这是为下文述梦游经历张本,读完可作稍长停顿。
再如,第二段开头两句应轻出,唯“飞”字应稍重。表现诗人高蹈出世的气概。下面忽然夹用五言,这四句亦应读得轻快。“送”要读得亲切,因为诗人一向爱月,视月如友。接下去四句五言更是表现出诗人轻松欢愉心情。“栗深林兮惊层巅”以下,节奏变化极快,先作六字句,忽改作四字句,忽又作七字句。六字句写诗人惊定时所见,宜读得舒缓,为下文蓄势;四字句写诗人惊奇于自然界之神力,应该快读的速度,两字一顿以表现紧张而急迫的心情;七字句(“青冥”两句)写仙境初开,诗人惊喜异常,仍须读得舒缓,声调要开朗。“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这个九字句,用了三个虚词,节奏是舒缓的,用以表现神仙纷至沓来的景象。
又如诗末两句节奏长短不齐,前五拍,后四拍。这是诗人特意安排的。这个有如口语的九字句,正好表现了诗人毅然绝然的坚决情态,如改为“安能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则显然不如原句顿挫有力。“安能”二字须重读,并适当延长,再读以下14字,才能高屋建瓴之势, 这样来结束全诗,自然余韵无穷。
此外,我国古代诗歌一般以两句为一联,两句配合,双句押韵,已成一种定式,一出一对,上下呼应,读起来自有和谐之美,意思也完整。但个别也有“三句一意”的,如这首诗中“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三句全押,以单数配合,读时须气势连贯,不宜在第二句后断开,以免破坏诗意的完整。因为只说“且放白鹿青崖间”,不能回答“何时还”的问题。这种形式上的不平衡,也显示了诗人内心情绪的激动、不平。
诗歌还具有韵律美,朗读时要注意把诗韵读出来。如全诗换韵11次,大多与内容层次有关,换韵处可作适当停顿,韵脚要读得响亮。
最后,还要注意朗诵的要求。朗诵比朗读有更高的要求,要把诗作背诵下来,要适当运用手势、眼神、体态来表情达意。朗诵更要注意声音语调,速度要慢些,韵脚要拖长,声音要响亮。最重要的是深入理解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要让它与自己的思想感情共鸣,做到声情并茂。
为了帮助学生诵读好古诗,感知诗的音韵美, 还有必要让他们了解一些初步的有关体裁的知识和懂得一点格律常识。
唐诗形式多样,一方面继承汉魏以来的五、七言古体诗,并使之更为完善;一方面在梁陈诗人对诗律研究和创作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律诗和绝句这两种新诗体,从而扩大了诗的表现范围。
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多数通篇是五言句或七言句,也有以五言句或七言句为主而杂有长短句的;平仄没有严格的规定,体现自由的抑扬韵律;用韵比较自由,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中间换韵,乃至多次换韵,句数不限。篇幅一般较长,容量也较大。《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七言古诗,句法的变化极富于创造性,以七言为基调,还交错的运用了四言、五言、六言和九言的句子,随着感情的起落,诗句时长时短,节拍有急有缓,写得别开生面,不受任何成法的拘束,意到笔随,虚构了一个异彩纷呈的神仙世界,生动地表达了他的理想和追求。需要提醒的是,有些字古今音异,但根据押韵规定,它们处在韵脚所在处可以判断它们同韵,如“摧”与“开”、“台”,“嗟”与“霞”,“此”与“水”等。
唐代称律诗为近体诗,绝句中也有近体诗。这是跟古体诗相对而言的。律诗一首八句,绝句一首四句;都分五言和七言。律诗两句一联,每首四联,依次称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或末联);每联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每句的平仄都有严格规定,特别是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不得随意变更;凡双数句都要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中间两联须对仗。近体诗的绝句,也称律绝,每首两联,平仄和押韵同律诗一样,只是不一定对仗。这两种新诗体的出现,大大拓宽了诗的题材,也给诗人驰骋才力、抒发灵性开辟了新的途径。尽管篇幅短小,同样可以显示诗人的精湛构思和独特风格。
篇2:梦游天姥吟留别分析
作者:李白
海客谈瀛(yíng)洲,烟涛微茫信难求;(2) 越人(3)语天姥,云霞明灭(4)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5),势拔五岳掩赤城(6)。天台(tāi)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7)。
我欲因之(8)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9)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shàn)溪(10)。谢公(11)宿(sù)处今尚在,渌(lù)(12)水荡漾清(13)猿啼。脚著(zhuó)谢公屐(jī)(14),身登青云梯。(15)半壁见海日(16),空中闻天鸡(17)。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18)熊咆龙吟殷(yǐn)岩泉(19),栗深林兮惊层巅(20)。云青青(21)兮欲雨(yù),水澹澹兮生烟。列缺(22)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hōng)然中开。(23)青冥(24)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25)。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26)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luán)回车(27),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动,恍(huǎng)(28)惊起而长嗟(jiē)。惟觉(jué)(29)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30)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31)。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qí)访名山。(32)安能摧眉折腰(33)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注释
(1).殷璠《河岳英灵集》收此题为《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后世版本或题为《梦游天姥吟留别诸公》,或作《梦游天姥吟留别》,或作《别东鲁诸公》。天姥山:在今绍兴新昌县东五十里,东接天台山。传说曾有登此山者听到天姥(老妇)歌谣之声,故名。选自《李太白全集》。唐玄宗天宝三年(744),李太白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被放出京。第二年,他将由东鲁(现在山东)南游越州(绍兴),写了这首描绘梦中游历天姥山的诗,留给在东鲁的朋友,所以也题作《梦游天姥山别鲁东诸公》。
(2).海客:浪迹海上之人。瀛洲:传说中的东海仙山。《史记·封禅书》:“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烟涛:波涛渺茫,远看像烟雾笼罩的样子。微茫:景象模糊不清。信:实在。难求:难以寻访。
(3).越人:指浙江绍兴一带的人。
(4)云霞明灭:云霞忽明忽暗。
(5)向天横:遮住天空。横,遮断 。
(6).势拔五岳掩赤城:山势超过五岳,遮掩住了赤城 拔:超出。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赤城:山名,在今浙江天台县北,为天台山的南门,土色皆赤。天台(tāi):山名,在今浙江天台县北。《十道山川考》:“天台山在台州天台县北十里,高万八千丈,周旋八百里,其山八重,四面如一。”四万八千丈:形容天台山很高,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并非实数。
(7)对此欲倒东南倾:对着(天姥)这座山,(天台山)就好像要拜倒在它的东面一样。意思是天台山和天姥山相比,就显得更低了。
(8).因之:因,依据。之,代指前段越人的话。
(9).镜湖:即鉴湖,在绍兴,唐朝最有名的城市湖泊。
(10).剡(shàn)溪:水名,在今浙江绍兴嵊州市南,曹娥江上游。
(11)谢公:指南朝绍兴诗人谢灵运。谢灵运喜欢游山。他游天姥山时,曾在剡溪居住。
(12).渌:清澈。
(13)清:这里是凄清的意思。
(14).谢公屐:谢灵运(穿的那种)木屐.谢灵运游山时穿的`一种特制木鞋,鞋底下安着活动的锯齿,上山时抽去前齿,下山时抽去后齿。
(15)青云梯:指直上云霄的山路。
(16)半壁见海日:上到半山腰就见到从海上升起的太阳。
(17)天鸡:古代传说,东南有桃都山,山上有棵大树,树枝绵延三千里,树上栖有天鸡,每当太阳初升,照到这棵树上,天鸡就叫起来,天下的鸡也都跟着它叫。
(18)迷花倚石忽已暝:迷恋着花,依靠着石,不觉得天色已经晚了。.暝,天黑、夜晚。
(19)熊咆龙吟殷岩泉:熊在怒吼,龙在长鸣,震荡着山山水水,岩中的泉水在震响。“殷源泉”即“源泉殷”。殷,这里作动词用,震响。
(20)栗深林兮惊层巅:使深林战栗,使层巅震惊。
(21).青青:黑沉沉的。
(22).列缺:闪电。列,通“裂”,分裂。缺,指云的缝隙。电光从云中决裂而出,故称“列缺”。
(23).洞天石扉,訇(hōng)然中开:仙府的石门,訇的一声从中间打开。洞天:神仙所居的洞府,意谓洞中别有天地。石扉:即石门。訇然:形容声音很大。
(24).青冥:青天。金银台:神仙所居之处。《史记?封禅书》载:据到过蓬莱仙境的人说,那里“黄金银为宫阙”。
(25).金银台:金银筑成的宫阙,指神仙居住的地方。郭璞《游仙诗》“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
(26)云之君:云里的神仙。
(27).鸾回车:鸾鸟驾着车。鸾: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回,回旋、运转。
(28).恍:恍然,猛然。
(29)觉时:醒时。
(30).失向来之烟霞:刚才梦中所见的烟雾云霞都不见了。向来,原来。烟霞,指前面所写的仙境。
(31).东流水:(像)东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
(32).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暂且把白鹿放在青青的山崖间,等到要走的时候就骑上它去访问名山。须,等待。
(33).摧眉折腰:摧眉,即低眉。低头弯腰,即卑躬屈膝。陶渊明曾叹“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
译文
海外来的客人谈起瀛洲,(大海)烟波渺茫,(瀛洲)实在难以寻求。绍兴一带的人谈起天姥山,在云雾霞光中有时还能看见。天姥山高耸入云,连着天际,横向天外。山势高峻超过五岳,遮掩过赤城山。天台山高一万(一万为正确版本,四万经考证为误传)八千丈,对着天姥山好像要向东南倾斜拜倒一样。
我根据越人说的话梦游到了绍兴,一天夜里,飞渡过了明月映照的镜湖。镜湖的月光照着我的影子,一直送我到了剡溪。谢灵运住的地方现在还在,清澈的湖水荡漾,猿猴清啼。脚上穿着谢公当年特制的木鞋,攀登直上云霄的山路。(上到)半山腰就看见了从海上升起的太阳,空中传来天鸡的叫声。山路盘旋弯曲,方向不定,迷恋着花,依倚着石头,不觉天色已经晚了。熊在怒吼,龙在长鸣,岩中的泉水在震响,使森林战栗,使山峰惊颤。云层黑沉沉的,像是要下雨,水波动荡生起了烟雾。电光闪闪,雷声轰鸣,山峰好像要被崩塌似的。仙府的石门,訇的一声从中间打开。天色昏暗看不到洞底,日月照耀着金银做的宫阙。用彩虹做衣裳,将风作为马来乘,云中的神仙们纷纷下来。老虎弹琴,鸾鸟拉车。仙人们排成列,多如密麻。忽然惊魂动魄,恍然惊醒起来而长长地叹息。醒来时只有身边的枕席,刚才梦中所见的烟雾云霞全都消失了。
人世间的欢乐也是如此,自古以来万事都像东流的水一样一去不复返。与君分别何时才能回来,暂且把白鹿放牧在青崖间,等到游览时就骑上它访名川大山。我岂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权贵,使我心中郁郁寡欢,极不舒坦!
篇3:梦游天姥吟留别主题分析
梦游天姥吟留别主题分析
从诗歌结构来看,大体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概写天姥山的神秘与高大。先说传说中仙山的虚无缥缈,以此衬托突出天姥山的实在、可睹,接着以五岳、赤城和四万八千丈的天台山衬托其高大。
第二部分,作者写梦游天姥山。此节可分为二层:第一层写作者梦中登山及途中游赏的情景。他飞过月光下的镜湖,看到荡漾的绿水,并听到猿猴发出的凄清的叫声,身登高入云层的阶梯,在山半腰看到海上冉冉升起的太阳,听到天鸡报晓的叫声。山路曲折,方向不定,一路上,为奇花异石所迷,边欣赏边休息,不觉天色将晚;听到熊咆龙吟,巨大的声音在山谷里震荡,深林为之战栗,高耸的峰巅为之惊动;黑云蔽空,天降大雨,水波动荡,烟腾雾浮。
第二层,写作者所见洞府中的神仙境界;高大的山丘崩塌,仙洞的石门轰隆一声打开。一片光明瑰丽的景象出现在眼前:湛蓝的天空不见边际,太阳和月亮同时高悬,照耀着金妆银饰的楼台。神仙们以彩霓为衣,以轻风为马,纷纷从云端降下,老虎弹着琴瑟,凤鸟驾着车子,神仙是那么的多。此层,作者通过丰富地想象,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光怪陆离神奇境界。
这难道真如一些人认为的“没有权贵、没有黑暗的理想境界”吗?不!我认为这是李白三年长安生活的印迹,是其三年长安生活的缩影。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因道士兼诗人吴筠的推荐,被唐玄宗召赴长安,太子宾客贺知章一见赏之:“此天上谪仙人也!”由于贺知章的奖誉,李白名动一时,唐玄宗对他也颇为器重。当时的长安为世界名都,龙楼凤阁连霄汉,各国使节冠盖相属,烟柳画桥,市列珠玑。初到京城的李白对此的感觉,莫非人间之“仙境”?李白为供奉翰林,时时伴于皇帝左右,浴于华清,歌于兴庆,宴于曲江,也应是经常之事。当此之时,侍者如云,宫女环列,个个丽装艳服,仙乐奏鸣,香雾缭绕,李白岂不是置身于仙境之中?
第三部分,抒发感慨。正当作者游于仙境之中时,突然惊悸醒来,梦中景象顿时消失。此时,作者喟然长叹:“世间行乐一如此”。意思是人世间的行乐不和这做的奇幻的美梦是一样的吗?对李白来说,三年的帝都生活不正是一场美梦吗?人生不就是那么一回事吗?什么荣华富贵,功名利禄,一切的一切都是过眼烟云,只不过是南柯一梦。
“古来万事东流水”。自古以来多少建功力业的英雄人物,多少惊天动地的伟业,王朝的兴衰,不都随着时光的消逝而消逝了吗?不都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了吗?自己又何必苦苦追求,何必计较?这里所流露出的是一种无奈,是自我的.慰藉,是自我的开脱,是貌似豁达的心里的苦闷和悲哀,是理想破灭后虚无消极的思想表露,而绝非是什么对“理想的境界的追求”,完全是一种因理想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想超脱尘世的消极情绪。
李白在召入京城前,在「南陵别儿童入京」一诗中写道:“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诗里字里行间充满着激动和喜悦,他以为此次进京,定会被皇帝委以重任,从而可以实现使“寰域大定,海县淸一”的政治理想了。但玄宗并未委以有实质权力的职务,只是让他做个终日写诗填词,和梨园弟子一起供皇上娱乐的翰林学士。加之高力士等人对他的谗毁,玄宗也认为他“非廊庙器。理想破灭,最终迫于无奈,只好离开长安。原抱治国宏志,但终未如愿,自然”世间行乐亦如此“的消极思想也就随之产生了。
既然这样,那作者又何去何从呢?”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李白儒家”济天下“的理想破灭;”遁世“的道家思想就占了上风。他要去访名山,想在自然山水中得到解脱。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且放“一词。且放:暂且放置。即主人公暂且将白鹿放置在青崖之下,到游访之时才骑上它去游访名山大川。由此可见,李白心中仍有期待,希望朝廷能任用他,所以并未决然”遁世“。结果也是如此。他在庐山隐居炼丹,永王李璘蓄意谋反,借平定安禄山为由招募士人,李白不明真相,认为建功立业的时刻到了,”若能启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闻讯欣然前往充当其幕府。李璘被平,李白因从其乱,几乎被杀。后由多人恳请,终免大难,被流放夜朗。行至白帝城时遇赦。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期待得到重用,但重用是有前提的,即作者绝不弯腰献媚,取悦达官显贵。本诗到此戛然而止,唱出了作者的最强音。
纵观全诗,作者通过奇幻的仙境描写,表露了作者决不向权贵低头的伟大人格,同时也表现了理想破灭消极遁世的一面,而绝非是”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篇4:梦游天姥吟留别构思分析
梦游天姥吟留别构思分析
一、想象丰富而奇特,夸张大胆,而不失险怪。
古人说:言而不文,行之不远。诗歌,尤其需要想象。在《梦游天姥吟留别》里,诗人展开想象的翅膀,驰骋在一个奇特的艺术境界中,创造了一个迷离恍惚、雄苛壮丽的美妙意境,使人目眩心迷,魂悸魄动。诗人写此诗时,刚从长安放还,未曾到过天姥山,诗中所写的景象,或本诸传说,或托之虚构;但他信笔写来,却显得有声有色,栩栩如生,有如身临其境。其中有历史故事,神话和传说。有诗人长期漫游经历过的万壑千山的印象,也有长安三年宫廷生活在意识中的印记。这一切通过浪漫主义的非凡想象,聚在一起,构成辉煌灿烂、惊心动魄的图画。题曰“梦游”,可见诗人是在“梦”字上大做文章,梦即是真,真即是梦,在梦与真的有机结合上,写出了无比瑰丽的幻想境界。你看他一夜之间就从东鲁(今山东省)飞度过绍兴的镜湖,上有—轮明月伴随,下有一池碧波映衬,他穿起南朝谢灵运曾经穿过的木屐,沿着高入云霄的石梯开始向天姥山的峰顶攀登,诗意多浓!境界多美!
李白诗歌的意象往往是超越现实的。诗人对现实生活不作过细的描写,而是驰骋于广阔的空间,穿插于历史、神话、梦境、幻境和大自然的景物,捕捉许多看来似乎无联系的意象,构成一幅幅惊心动魄的图画,表现跌宕起伏的感情。诗人就是通过这些奇幻的景物,抒发迭宕起伏的感情,表示对社会现实的摒弃。诗的最后—部分写梦醒后的感叹,“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新颜。”我怎么能低眉弯腰服侍权贵们,叫自己终日闷闷不乐呢?诗人的梦游天姥,向往仙境追求自由,超脱尘世,都与他反权贵思想密切相关。诗人的想象如此丰富而又奇特,这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少见的,只有屈原的《离骚》与《远游》可以比拟。
二、别具匠心的构思。
《文心雕龙·章句》在论及文章的`结构时说:“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这是就文章的一般结构而言。然而诗歌的结构不同于一般的文章。它可以按照诗人感情的需要,进行大幅度的跳跃。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突破了一般留别诗“有别必怨,有离必伤”的陈规俗套,全然不写惜别之情,而是借“别”抒怀,另有寄托,写成一首惊心动魄、众音繁会的纪梦诗、游仙诗,借此来表明自己不事权贵的政治态度。为此,不按生活的顺序,逐个描绘每一事物,而是以炽烈的感情去燃烧读者的心灵。他一任感情之所至,大胆地展开想象,尽情地予以挥洒。明代胡应麟以为这首诗“无首无尾,杳冥昏默”,似乎不可捉摸。然而仔细寻绎,还是具有严谨的规律性的。正如《唐宋诗醇》所说:“此篇夭矫离奇,不可方物,然因语而梦,因梦而悟,因悟而别,节次相生,丝毫不乱。”该诗在构思上,不同于一般触物生情、感事抒怀之诗,而是离开现实生活,把主观世界的活动外化为幻想,制造出一片幻影,任凭主观意愿在幻觉里自由的驰骋,不受现实生活的约束,因此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想怎样写就怎样写。这种构思,最大限度地表现了李白对发扬个性自由的独特追求。
诗人写神仙世界的美好,正是为了反衬现实社会的恶浊;写自己对仙境的向往,正是为了表现对尘世的憎恶。淋漓挥洒、心花怒放的诗笔,写出了诗人精神上的种种历险和追求,仿佛诗人苦闷的灵魂在梦中得到真正的解脱。正是由于这种别具匠心的构思,使得全诗内容丰富曲折、奇谲多变,形象辉煌流丽、缤纷多彩,从而构成了全诗浪漫主义的华赡情调。
该诗虽分成三段,然而彼此关联,不可分割,不仅自始至终,“以气为主,以自然为宗”一气呵成,浑然一体;而且每两段之间都以关键性的诗句作为纽带,加以绾合。例如第一、二段之间,用“我欲因之梦吴越”来承接上文:二、三段之间以“失向来之烟霞”结上启下,环环紧扣,宛转相生,不留斧凿之痕,表现了诗人高超的结构技巧。
三、句式参差,节奏缓疾相间。
诗歌和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古代诗歌的语言讲平仄,讲押韵,都是为了创造抑扬顿挫的节奏,以供合乐和应歌。《梦游天姥吟》中这个“吟”字,就是古代长篇歌行的一种诗体,乐谱虽已失传,然而我们今天吟诵起来,仍然感到一种节奏铿锵的音乐美。在平仄上,它不像近体律诗那样严格,句法也没有那样整齐,更不讲究对仗的工稳。在押韵方面,它不是一韵到底,而是换了九次。每一次换韵,都形成一个明显的节奏,在感情上表现—个顿挫,两句一换韵的,显得节奏急促,如“我欲因之梦吴越”二句;多句一换韵的,显得音调舒徐,如“送我至剡溪”以下七句。
本篇在句法上也有鲜明的特点:全诗以七言为主轴,错以四、五、七、九言长短句式。有散文式的句式,也有楚辞体的句式。长歌永言,语气荡漾,读之有回肠荡气之效;有的甚至三句构成一个小段,全不讲求对仗,如“别君去兮何时还”三句便是如此。由于其中有—个单句,在音节上造成不稳定感,于是下面二句就夸口而出,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量。由于韵脚的不断变化,句子的长短不一,便形成快慢不同的节奏,起伏跌宕的旋律,恰到好处地反映了诗人感情的变化:有时慷慨激烈,犹如万壑争流,波涛汹涌;有时飘逸闲适,犹如一条小溪,平缓地流去。词釆亦明丽璀璨,极富表现力。写静幽,则渌水荡漾,白鹿青崖,镜湖映影,金银台承日月之照耀,读之确有烟霞明灭、美不胜收之感;写动荡,则列缺霹雳,丘峦崩摧,虎咆龙吟,又使人魂悸魄动,惊栗而感叹。凡此,皆可看出诗人艺术手段之高明。在这里,语言的音乐美和诗人的灵魂美融铸为—个艺术整体。
四、思想艺术的高度统—。
即使李白作品读得不多,也都知道“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两个警句,它表现了李白蔑视权贵、向往自由的高尚品格,是对封建制度的强烈反抗。中国古典诗歌有一个比兴的传统,在景物描写中讲究寄托,《梦游天姥吟》也是一样。清人陈抗说:“太白被放以后,回首蓬莱宫殿(借指唐代宫殿),有若梦游,故托天姥以寄意。”(《诗比兴笺》)并且解释说“首言求仙难必,遇主或易”“身登青云梯”以下是指“金銮召见”,醉草吓蛮书;“忽魂悸以魄动”以下是说“一旦被放,君门万里。”至于“安能”二句,乃是对高力士之淹表示嗔怒,这一切当然不必指实,但作为作品的主旨是贯串全篇的,只不过是到了篇末作了直截了当的抒发。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形式很难截然分开。请注意,该诗写的是诗人的主观世界,它不是那对现实的描写。思想渗透形象,形象展示思想,两者融合无间,表现了思想艺术的高度统一,这是《梦游天姥吟留别》主要成就所在。
篇5: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天姥吟留别
一教学目的:
理解运用对比、夸张等修辞方法,通过丰富联想来描绘梦境,以表达蔑视权贵的精神和豪迈的气概。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理解虚设梦幻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难点: 联想丰富、构思奇特的艺术特点。
三、教学时数:
一课时
四、教学步骤 :
第 一 课 时
作者及背景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代表作《蜀道难》、《行路难》、《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
李白是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人,“安世济民”、“功成身退”是他一生的愿望。天宝元年 (公元472年),李白经友人吴筠的推荐,被唐玄宗征召进京。他兴高采烈地来到了长安,认为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时机已经到来。但到了长安,得到的是翰林供奉,任了个侍御闲职,不能施展政治才干。当时的最高封建统治集团昏庸腐败,李白“粪土王侯”不甘趋炎附势,招致了权贵的谗毁,不到三年 (公元744年)唐玄宗以“赐金还乡”为名,把他赶出了长安。冷酷的现实粉碎了他不切实际的幻想。李白在极度悲愤惆怅的心情下,离开了京城,重新继续他的`漫游生活。天宝四年秋 (公元745年),他离家南下准备再游吴越时写下这首诗留赠给友人,借以排遗内心的悲愤,表现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世俗权贵的蔑视,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解题:
“吟”本指吟咏,即作诗。以后作为一种诗体的名称,即乐府诗这的一种体裁。“留别”,是临行前留下这首诗向朋友话别的意思。所以整个题目的意思就是用梦游天姥的诗向朋友话别。梦游是借“别”表明自己的态度与意向是真。另名《别东鲁诸公》或《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旧诗分“古体”和“近体”,始于唐朝。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制的称为古体诗。后来人们袭用唐人的说法。《梦游天姥吟留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是古体诗。
课文分析:
海 客谈 瀛洲, 烟涛微茫 信 难 求;(2)
航海归来的人谈到海中仙山瀛洲,(大海)烟波浩渺(瀛洲)实在难以寻求;
三山: 蓬莱、方丈、瀛洲,古代传说中东海中的三座仙山。
越人(3) 语 天姥, 云霞明 灭(4) 或 可 睹。
越地人 谈到天姥山, 云霞忽明忽暗 有时能够目睹。
天姥见注(1)
分析: 一难求,一可见,梦游有现实基础。
天姥 连天 向天横(5), 势 拔 五岳 掩 赤城。(6)
天姥山直插云霄遮断天空, 山势高过五岳,遮蔽了赤城。
五岳: 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中岳嵩山(河南)、北岳恒山 (山 西)、南岳衡山(河南)
&nbs
[4]
【《梦游天姥吟留别》重难点分析】相关文章:
10.梦游天姥吟留别诗词鉴赏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