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扫盲日是哪一天
“xunjue”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国际扫盲日是哪一天,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国际扫盲日是哪一天,供大家参考。
篇1:国际扫盲日是哪一天
2021国际扫盲日是哪一天
公历日期: 公历9月8日,星期三
农历日期:二零二一年农历八月二号
干支日期:辛丑年丁酉月己未日
黄历日期:阳历209月8日,辛丑年阴历八月初二日
2021年是第几个国际扫盲日
第54个
国际扫盲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65年11月17日所召开的第14届代表大会上所设立的。日期为每年的9月8日,旨在动员世界各国以及相关国际机构重视文盲现象,与文盲现象作斗争,并促进世界各国普及初等教育,提高初等教育的水平,使适龄儿童都能上学,达到能够识字的目标。最终达到增进人际沟通,消除歧视,促进文化传播和社会发展的目标。
国际扫盲日的由来
文盲现象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为了消灭文盲现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66年就决定,把每年的9月8日定为国际扫盲日,目的是动员世界各国和有关国际机构同文盲现象作斗争,并希望通过国际扫盲日活动推动扫盲工作的开展,使各国适龄儿童都能上学、在校学生不过早辍学、成年文盲有受教育机会。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四次大会决定,每年9月8日为国际扫盲日。其目的在于各成员国和有关国际机构同文盲现象作斗争。从此以后,各成员国每年这一天都组织各种活动。
许多国家政府和非政府组织都向本国人民发出呼吁的函件和文告,建立国家范围的、区域的、地方性的扫盲组织,通过各种媒介宣传扫盲的重要意义,评价扫盲工作取得的成绩,研究进一步开展扫盲的办法和措施。
中国党和政府历来重视扫盲工作。尤其在老、少、边地区,盛地、县政府部门每年都派专人进行扫盲工作。在山西、河北、内蒙、吉林和黑龙江省都出现了扫盲先进县,使数以万计的农民摘掉了文盲的帽子,学到科学种田的技术,走上了科技致富脱贫的道路。
历年国际扫盲日主题
:文化与持续发展
:识字保持社会发展(Literacy sustains development)
:扫盲与健康 (Literacy,key to good health and well-being)
:扫盲与健康(Literacy is the best remedy)
:识字增强能力
:扫盲与妇女赋权
:扫盲与和平
:服务于21世纪的扫盲
:扫盲与能力开发
篇2:国际扫盲日主题是什么
20:文化与持续发展
20:识字保持社会发展(Literacy sustains development)
20:扫盲与健康 (Literacy,key to good health and well-being)
20:扫盲与健康(Literacy is the best remedy)
20:识字增强能力
20:扫盲与妇女赋权
20:扫盲与和平
是第51个国际扫盲日。
迎“国际扫盲日”开展好习惯开启好人生主题活动
在9月8日,国际扫盲日前夕,河南省内黄县第八实验小学举行了“国际扫盲日”为主题活动,通过“好习惯开启好人生”等系列养成教育活动,引导同学们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增强自身的识字能力和读写能力,以感恩的心态实践感恩。
活动现场,孩子们在父母的陪伴下,伴随着欢快的音乐,踏上红地毯通过智慧之门,樊校长以讲故事的形式,给孩子们讲寓言哲理,让孩子们认识的没知识的可怕,学知识有文化的重要,现场家长赠送孩子们各种精美读物作为开学礼物,同时,利用“好习惯开启好人生”系列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好习惯,提高孩子们的素养,让孩子们在感恩学习成长。图为9月7日,活动现场。
篇3:国际左撇子日是哪一天
208月13日 农历 七月十一 国际左撇子日
巧合:姐弟都是左撇子
太和的李惠平今年24岁,是一名护士。从小她就发现自己和别人不太一样,到了上学的年龄这种不一样更加明显。在课堂上练习写字时,她写出的字和别的同学写的不同,第二天老师就请来了她的家长。之后,只要她写字,爸爸就会在一边盯着。要是她忘了用右手,爸爸的小棍就会及时在她的桌角敲响。
起初,李惠平很不习惯,右手写的字歪歪扭扭,练习了很长时间才渐渐适应。但除了写字,李惠平做其他的事情还是用左手,特别是切菜、用剪刀更是离不了左手。每次看到她用左手切菜,爸爸总是心惊。因为这件事,她没少挨批评,但就是改不掉。
与别人一起吃饭时,李惠平总是默默地选择靠角落的位置,以免筷子“打架”。如果有重要的客人,爸爸要求她必须用右手。李惠平说,别人发现她用左手时,总会用惊讶的眼光看着她,让她很不舒服。
让爸爸无奈的是,除了她,弟弟也是左撇子。每次吃饭时,她和弟弟坐在一边,爸爸和妈妈坐另一边。
头疼:让孩子改用右手
市民黄女士的儿子今年5岁,从小他的左手就比右手灵活,一直习惯用左手。开始黄女士觉得并没有什么,后来开家长会时,幼儿园老师说这可能会影响孩子以后学写字,她才重视起来。
黄女士一遍又一遍地教儿子改用右手,可他就是改不过来。用右手画了不到2分钟,就不知不觉地又换回来了。为此,她常常冲儿子发火,可是把儿子逼急了,他索性“罢工”不画了。现在,儿子甚至有了厌学的情绪。后来听说左撇子要比普通人聪明,一些名人如达芬奇、爱因斯坦、比尔盖茨等都是左撇子,黄女士纠结了:要不要硬逼着儿子改用右手?
医生:不用强制改
“左撇子是一种正常现象,孩子惯用左手或右手没有好坏之分,只是习惯问题,不必强制改变。”市三院副院长刘云说。左撇子是不是如黄女士所言“更加聪明”呢?刘云介绍,科学上并没有支撑左撇子比常人更聪明说法的结论。
颍州晚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左撇子更多用右脑来思考,更富于形象思维,空间平衡能力更好,侧重于情感、直觉和艺术。孩子处于语言学习的阶段,如果家长强迫孩子改用右手,已建立的大脑优势半球会从右侧改为左侧,易致孩子的语言中枢混乱,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口吃,也有孩子表现为唱歌走调、发音不准等。
相关
篇4:国际建筑日是哪一天
国际建筑日是7月1日。
世界建筑日:“世界建筑日”确定为每年7月的第一个星期一(前是7月1日),1985年6月9日,国际建筑师协会在美国旧金山召开了第 63届理事会。为了促进建筑事业的共同进步和感谢那些为人类创造了生活空间的人们,此次会议通过决议,将每年的7月1日定为“世界建筑节”。
发展历程:
1985年6月9日,国际建筑师协会在美国旧金山召开了第63届理事会。此次会议通过决议,将每年的7月1日定为“世界建筑节”。1985年联合国全体代表大会决定设立“世界人居日”(世界住房日),即每年10月第一个星期一。
每年的主题是配合联合国“新千年目标”而确定的。即在之前将全球目前还不能获得安全饮用水和基本卫生条件的人口减少一半,改善穷人与弱势群体的生活条件与环境。
1986年4月24~26日在新加坡召开的国际建筑师协会第64届理事会进一步明确规定,今后将每年的世界建筑节同当年的联合国规定的世界人居日主题结合起来举行庆祝活动。这样有利于两者的相互促进,使各国每年有计划有重点地促进建筑事业某一方面的发展与提高。
19国际建筑师协会代表大会通过决议,“世界建筑日”将与联合国的“世界人居日”同期举行庆祝活动,“世界建筑日”即确定为每年10月的第一个星期一。此项决议为世界建筑日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它促使各国、各地区当局、各国际组织、公民和建筑师重视解决当今世界存在着的所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包括住宅奇缺、城市化导致的人口过分集中、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环境污染、居住环境严重损坏、建筑特色和文化价值被人忽略……等这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节日意义:
住房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需求,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要求。随着各国工业化程度的加快,非农业经济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城镇人口呈稳定增长的趋势。20世纪初,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口仅为世界总人口的百分之五,然而今天世界总人口的百分之四十五,即25亿人生活在城市里。据统计,世界城市化水平2025年将达到百分之六十七。而在有些地区,如拉丁美洲地区,就有百分之七十三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到2025年,这一比例将达到百分之八十五。有专家指出,人口增长迅速与城市发展缓慢之间的矛盾,将导致未来的世界城市地区人口日益拥挤。
建筑的意义
为了促进建筑事业的共同进步和感谢那些为人类创造了生活空间的人们,1985年6月9日,于1948年6月28日在瑞士洛桑成立的国际建筑师协会(IUA)在旧金山召开的第63届理事会上通过决议,将每年的7月1日定为世界建筑日。
建筑艺术
建筑是诗,建筑是画,建筑是起伏的音乐,建筑是力学的艺术,建筑是一首首空间的诗,建筑也有它的节奏和韵律。古建筑那古朴神奇的木结构和巧妙结合的“勾心斗角”以及美观耐用的柱子,点点滴滴独具匠心。中国古建筑与世界其他所有以砖石结构垒叠为主的建筑体系不同,是独具风姿的以木结构为主的体系。木结构的建筑讲求框架性的线条的使用,以及功能性的悬挑,其复杂与精致细微都为砖石结构所不及,体现了中国人讲求的“抽象”和“写意”。而中国古建筑对有机的结构构件和其他附属构件都做了精细的加工,也就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建筑装饰,包括室内外装修、彩画、木雕、石雕、砖雕和琉璃。
建筑师们是欣赏中国古建筑的。而建筑师们相信所有见过真正的中国古建筑的人都会为之惊叹。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建筑材料和人类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改变,现代建筑越来越呈现出它的实用性和多样性来。现代建筑淡淡的灰、轻轻的白和没有五彩斑斓的色彩的玻璃以及明晃晃的铝合金闪动着金属的光折射着时光的壁间,看上去是那样简洁,那样轻盈。而它又是真实的,来不得半点虚假。它是现代人的快捷的生活方式的写照,是这个时代必有的特色。
名人解析
果戈里曾说:“建筑是历史的年鉴。”建筑师们相信此话没错。一个时代的建筑,正好体现了一个时代的精神和风貌。正像标准的格律诗一样,平仄的运用和节奏的轻重缓急,就形成了它的特色。
从公元11世纪开始,某一个历史阶段某一典型的建筑风格在世界建筑上占有显著的位置。自公元1096年十字军东征开始到公元12世纪末,以坚厚、敦实、不可动摇的形体来显示教会的权威的“罗曼内斯克”即罗马式建筑风靡了整个欧洲。而随着城市成为各个封建王国的政治、宗教、经济和文化中心,在公元13世纪到公元15世纪期间,又兴起了封建社会大发展的产物--哥特式艺术,这个时期,以蛮族的粗犷奔放、灵巧、上升的力量体现教会的神圣精神的哥特式建筑在整个建筑世界里占了上风。而产生于15世纪的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建筑扬弃了中世纪时期的哥特式建筑风格,而在宗教和世俗建筑上重新采用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柱式构图要素,在16、17世纪的世界建筑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而紧随其后的巴洛克建筑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于17、18世纪一度在欧洲流行。
篇5:国际建筑日是哪一天?
建筑,被称之为凝固的乐章、石头的书、艺术的载体。建筑集结构、造型、彩绘、壁画、雕塑等于一身。人们看建筑,透过砖木的、石质的或是钢筋水泥的结构,看到的是一种生命的呈现。它不仅有情感的传递,甚至有思想的凝聚,它总在静默中说明和展示着文化的传统和现状。凡属某一时代先进的物质材料、工艺技术等,大都在建筑物上得到充分的体现,成为人类文明发展阶段的标志。
每年的主题是配合联合国“新千年目标”而确定的。即在2015年之前将全球目前还不能获得安全饮用水和基本卫生条件的人口减少一半,改善穷人与弱势群体的生活条件与环境。
1986年4月24~26日在新加坡召开的国际建筑师协会第64届理事会进一步明确规定,今后将每年的世界建筑节同当年的联合国规定的世界人居日主题结合起来举行庆祝活动。这样有利于两者的相互促进,使各国每年有计划有重点地促进建筑事业某一方面的发展与提高。
国际建筑日的意义与影响
1996年国际建筑师协会代表大会通过决议,今后“世界建筑日”将与联合国的“世界人居日”同期举行庆祝活动,“世界建筑日”即确定为每年10 月的第一个星期一。此项决议为世界建筑日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它促使各国、各地区当局、各国际组织、公民和建筑师重视解决当今世界存在着的所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包括住宅奇缺、城市化导致的人口过分集中、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环境污染、居住环境严重损坏、建筑特色和文化价值被人忽略等这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国际扫盲日是哪一天】相关文章:
6.哪一天是立夏?
7.正月初三是哪一天
8.大暑是哪一天
9.秋分是哪一天
10.国际档案日是第几届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