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叮嘱的反作用散文

叮嘱的反作用散文

2023-12-22 08:07:05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billliu”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叮嘱的反作用散文,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后的叮嘱的反作用散文,我们一起来阅读吧!

叮嘱的反作用散文

篇1: 叮嘱的反作用散文

叮嘱的反作用散文

有一次,我的一个学生芳,给我讲了关于她的同学玲和莲的一件事情,把我笑得满眼泪花。

那一个周末,玲从家里带了一瓶腌肉(傣族特色美食)来。第二天上早课时,玲就把那瓶腌肉带到教室,藏在自己的课桌位心里。藏好腌肉后,她开始策划:今天中午如何抢先打到饭,如何用美味的腌肉下饭吃?如何邀请好友一起享用腌肉?

通过精心策划,玲终于想出一个法子:把腌肉拿给走路最稳健做事最细心的好友莲保管,等放学时,自己抢先跑着去打自己和莲的饭,让莲拿着腌肉在后慢慢来,再邀上好友芳一起吃腌肉。

很快,第一节课的下课玲响了。玲将装在塑料袋里的腌肉瓶提到莲处,告诉莲,中午放学后,我先跑着去打我俩的饭,你在后拿着腌肉慢慢来。然后又一次一次叮嘱莲,千万千万要小心,千万千万不要打坏腌肉瓶。莲向玲保证:我是你的贴心鬼细心婆,绝不会把腌肉弄坏弄丢。玲拿了莲的碗微笑着放心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第二节课下课后,玲又赶忙跑去芳处,告诉芳,中午下课后赶快打了饭到某桌某号一起吃饭,一起吃腌肉。

很快,四节课过去了,一听见放学的.铃声清脆地打响,只见玲曳起两只碗像小鸟一样飞出教室。

且说贴心鬼细心婆莲这里,只见她不慌不忙将课桌上的书收进位心,然后又小心翼翼拿出包扎着腌肉的塑料袋,只听“嘭”的一声……莲傻眼了,只见腌肉瓶连同塑料袋,一起掉在她脚边的地板上,瓶子被打成四掰。

当芳打到饭赶到某桌某号时,只见莲耷拉着脑袋盯着破碎的腌肉瓶发懵。

当芳问莲原委时,莲将玲叮嘱她要如何如何小心,千万千万不要打破瓶子的经过述说了一遍,芳听后,笑得泪花连连。

当玲打到饭来到某桌某号时,看到被打碎的腌肉瓶,也笑得泪花连连。

玲又将自己如何打饭、吃腌肉、如何叮嘱莲要怎么怎么小心,千万千万不要把腌肉瓶打破的经过给芳讲述了一遍,芳再一次笑得泪花连连。

听完芳的讲述,我被笑得实在不行。

篇2:妈妈的叮嘱散文

妈妈的叮嘱散文

嫁为人妇,极少回家。中秋了,好想回家。

妈妈说:“不要回!不要回!”

了然浮上心,眼泪眶里转。

您的心,您的爱,让我心间溢满感动

擦擦泪,吸吸鼻,不敢让您发现。

没用的大女儿,只因为体会您为子女着想的心而泪湿衣襟。

妈妈说:“北方还真远。电话联络就好。”

妈妈说:“坐飞机贵,省一点,省一点。”

妈妈说:“赚钱不易,世代变迁,留点底,留点底。”

妈妈说:“娘家中秋要团圆,婆家也要团圆。婆家安排好后,才可考虑娘家。”

妈妈说:“会想你啊,怎会不想。”

妈妈说:“你们一切顺利平安,就是我最大的快乐。见不见,没关系。”

妈妈开刀住院时说:“不用下来看我。你弟弟、弟媳都很孝顺,做到让我没话说。你们工作忙,要顾好身体最重要。孩子要顾好。”

今天妈妈说了好多好多。妈妈今年六十六岁,不年轻了。身体也不是挺好,我会想妈妈,为何不让我回去?妈妈说不要怪她不让我回。她真的'非常心疼我们的车钱,全家来回就要好几千的路费,辛苦的赚钱,不要花在坐车上。

亲爱的妈妈,您可知道,女儿多久没有回家过中秋?

亲爱的妈妈,您可知道,金钱再赚就有,但是,爸爸妈妈只有一个,不是再赚就有?

亲爱的妈妈,您可知道,女儿的心,会因为您的隐忍而心疼着。因为您的一句:“会想啊,怎不会?”

会想念我们的您,宁愿把思念放在心里,也要女儿好过。问题是,看见您,女儿心里才会好过啊!

思之深,念之切。养儿方知父母恩。

我心充满酸涩,我想回去看您。

妈妈说:“你要一天来回,让孩子跟你奔波吗?留在家里,好好过中秋吧!打电话,我就开心了。”

希望,没让妈妈发现我偷偷的掉了几滴泪。

希望,妈妈知道,嫁出的女儿,不会因为嫁出去就变成别人家的。

希望,妈妈知道,女儿永远都是女儿。无论斗转星移,永不变。这一世的母女情,是我永远甜蜜的归依。

希望,妈妈知道,女儿的心,从未远离过您。过去是如此,现在是如此,未来也是如此。

最后,谢谢妈妈的叮嘱与体谅。您是个好妈妈,我总是这样对人说,因为,您真的是。

篇3:女儿的“叮嘱”情感散文

女儿的“叮嘱”情感散文

女儿今天回去上班了。

血缘亲情,母女情,父女情,家庭和睦的凝聚力,令人依依不舍,临行前,女儿一番语重心长的“叮嘱”,让老人心里暖融融的,确切地说:贴身的棉袄当之无愧。

自从发生了那件不幸的事情,孩子们对我们两个老人的关爱更是加倍,无微不至,生活上,精神上,……处处小心依依,极力掩盖事实“真相”,把失去“一奶同胞”的伤痛深深地埋在心底,用微笑替代忧伤,时刻经受着常人无法忍受的精神折磨,可怜的孩子们,你们的孝心,父母理解,更能体会到这痛彻心扉的伤痛精神折磨的滋味。我的好孩子,你们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十指连心,……

两年过去了,父母时时刻刻都在想你——我的.儿子锦春,兄弟姐妹们时刻想念你,愿你在天堂中安息,一家人为你祈祷,愿你无忧无虑的生活下去——

你的突然离去,给整个家庭带来终身无法弥补的精神空虚,这是人生中最大的损失,父母,兄弟姐妹们永远不会忘记你。兄弟姐妹们竭力履行职责,孝敬老人,父母的心能理解这些,更能体谅到血缘亲情的传递。

女儿的“叮嘱”,蕴含着无限的亲情爱意,体现出儿女情长,人间亲情的温馨,血脉相连的真谛。一次聚会,一次分手,一次次的“叮嘱”,无微不至的关爱,让我们的心永远永远对接在一起,不分离,这是今生今世的缘分,天长地久,永远传递下去。

孩子们,安心工作吧!不要为我们担忧,父母为你们祈福,愿你们事业一帆风顺,个个家庭和睦,美满幸福,手挽手,心连心,一起走向未来……

相信天堂中的“亲人”也会为我们摇旗呐喊助威,为你们的事业成功,美满幸福生活,露出欣慰的笑容……

篇4:网络散文:父母的叮嘱

网络散文:父母的叮嘱

我全部的童年和少年生活,都是在一个叫老公峪的小山村里度过,它是我记忆的栖息地和梦的背景。在这充满苦难和艰辛的地方,人们相互搀扶,应对着来自自然和生存的种种挑战,民风淳朴,一如山间的清溪。

山里人坚信一个简单的道理,那就是恶有恶报,善有善报。认为补路修桥是最积德的事。小时候,我们在上学的路上常常遇到有人在修一段垮掉的路,或是把被山洪冲走的“河墩子”重新垒好。河墩子就是摆放在溪水里高出水面的大石块,供人们踏着它过河。有时候河墩子还没砌好,而妇人或小孩已至河边,那人会停下手中的活儿,先把小孩或妇人背过河。这样的事一代代传下来,影响着人的品行,是活的样板。

那时的老公峪,识字的人不多,会写字的更少。过年的时候,山民只好拿上几颗鸡蛋,走几里路,求人写一两副对联贴在门框上,图个吉庆。至于写的什么,是否以联言志,都忽略不计。有一年,我家的对联是“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当我认出对联内容的时候,在场的大人一脸茫然,不知所云。

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山里人的家训自然就略去了符合世味的智慧特质,只是对一些行为做出简单的肯定或否定。象“孝悌为本”、“耕读传家”之类,是无法企及的境界,更没有人提炼得出来。至于“勤俭”,更没有重视的必要,山里人没有不勤劳的,也没有不节俭的。只记得父母经常叮嘱我们要“有志气”和“有教养”,这就是我们的家训。仿佛大多数家庭都这样要求孩子。“有志气”就是做到不偷、不抢,不占便宜。在山里人看来,偷窃是最让人不齿的行径。父母常对我们说:“我们穷,要穷的有志气”。“有教养”就是有礼貌,尊敬他人,尊重长者。山里人骂人最狠的一句话就是“有娘养,没娘指教的东西”。一个人如果挨了这样的骂,连父母都受了牵连,是极丢人的事。现在看来,这两条简单的家规,却不无道理:在物质匮乏的时代,强调不偷、不抢,是对物欲做了及时的限制;主张尊敬他人似乎旨在规范一定的秩序。正是这些够不上品位的做人准则,哺育了一茬茬山里孩子,对我们品德的形成,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记忆中,村里每户人家都是我家的亲戚。老年人是我的表爷、表奶奶;跟我父母年龄相仿的是表叔、表婶和姑姑;再年轻一点的就是表哥和表妹了。不管在哪里见到乡邻,我都会怯怯的叫一声“表爷!”或是“表叔!”在弯弯曲曲的山路上遇到不认识的长者,我会恭立一旁,给别人让路,这些长者就会对我报以赞许的微笑——似乎在说,“这是谁家的孩子?这么有礼貌!”每逢这时,我都感到如释负重,因为,我按父母的要求做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尊敬他人的习惯。

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件事,让我惭愧了很长时间。

那天,我们一群学生去公社参加批斗大会。途中遇到一个渡口,一只渡船停靠在南河对岸,艄公静静地坐在船头抽烟。看到这一景象,我的脑海中,突然冒出了在小人书上看到的句子,就随口喊了出来——

“船老大,把船摇过来吧!”

“摇过来吧,要多少钱,我们给多少钱!”

小人书上的情形是,喊话的人是坏人,艄公是地下交通员。小人书的'名字,我记不起来了。

我这一喊,其他同学也跟着喊了起来。我们不用渡河,只是喊着好玩。正当我们狂呼乱叫的时候,却有一双眼睛向我横扫过来,眼光里射出的是失望和指责。我立即噤了声,低头走路。通过偷偷观察,发现那人约40多岁,穿一件银灰色中山装,白而清瘦的脸上,嵌着一双睿智的小眼睛;那略显失血的薄嘴唇里,似乎随时都会迸出能杀人的话来。那一刻,我深刻的体味到没礼貌是极不光彩的事,就象被现场抓住的小偷一样,无地自容。山里人对艄公是极敬重的,尊称他们“船太公”。新年里头一次过渡,母亲会拿出两毛钱,要我们以恭敬之心交给艄公,表达对他一年辛劳的感恩。因此,公然把艄公唤作“船老大”是不礼貌的言行。我为自己有违父母的叮嘱而深深自责,久久不能释怀。而就在这自省的瞬间,我长大了。

父母对我们没有出人头地、升官发财的期许,只希望通过持之以恒的叮嘱,使我们具备公众认可的健全人格。正是这简单、朴素的家训濡养了我谦逊、淡泊的品行,使我在物欲横流的大潮中还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其实,拥有朴素、宁静的心灵比什么都重要。

感谢父母的恩赐。

【叮嘱的反作用散文】相关文章:

1.叮嘱范文

2.叮嘱造句

3.叮嘱作文800字

4.叮嘱的近义词

5.叮嘱作文250字

6.叮嘱的意思是什么

7.有关叮嘱作文700字

8.那人,那叮嘱作文

9.叮嘱的近义词是什么

10.爱的叮嘱作文500字

下载word文档
《叮嘱的反作用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