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交响乐之父约瑟夫海顿百科简介一览

交响乐之父约瑟夫海顿百科简介一览

2023-12-08 07:44:4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银狐”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交响乐之父约瑟夫海顿百科简介一览,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交响乐之父约瑟夫海顿百科简介一览,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交响乐之父约瑟夫海顿百科简介一览

篇1:交响乐之父约瑟夫海顿百科简介一览

交响乐之父约瑟夫海顿百科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Franz Joseph Haydn,1732年3月31日~185月31日),。出生于罗劳的车匠家庭,因嗓音甜美,八岁时被维也纳圣斯蒂芬大教堂接纳为唱诗班歌童。日后在其音乐中一再出现的恶作剧意识,当时即已有所流露。倒嗓后脱离斯蒂芬大教堂唱诗学校,担任尼科洛·波尔波拉的助手,从事教学和演出,并得到菲恩柏格伯爵的帮助,他的最早几部四重奏即为伯爵而作(1755)。1759年成为莫尔钦伯爵的音乐总监,创作第一部交响曲;1761年开始在艾斯特哈齐府的长期工作;每年大部分时间在艾斯特哈兹宫(该宫系尼科劳斯亲王于1766年所建)度过,一生中大部分作品皆作于此。他与莫扎特的友谊始于1781年。1784年为加的斯大教堂创作《临终七言》(原为管弦乐曲,1787年改编为弦乐四重奏,17改编为声乐曲),1786年为巴黎圣灵音乐会创作六部交响曲(Nos.82—87)。1790年尼科劳斯亲王谢世,艾斯特哈兹的音乐机构解体,海顿仍保留原职原薪,但无事可做。1791年与J·P·萨洛蒙签订合同,去伦敦写作歌剧(一部)、交响曲(六部,Nos.93—98)和其它作品(二十部),在伦敦逗留一年有余,音乐备受欢迎。出席威斯敏斯特的亨德尔音乐节,成为牛津大学名誉音乐博士。1794—1795年再度访问伦敦,创作第二套《六部萨洛蒙交响曲》(Nos.99—104)。1785年尼科劳斯亲王二世重建其家庭音乐机构,但海顿的主要任务只是每年写一部弥撒曲,1796—18创作一组六部大弥撒曲,其重大意义直至近年才开始受到广泛重视。在此期间他还得以完成两部大型合唱曲:《创世纪》(1798)和《四季》(1801)。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中,他在维也纳生活闲适,很少作曲,并未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将在历史上起重要作用。关于他在艾斯特哈兹宫的工作,海顿写道:“周围没有人来打搅折磨我,我非得标新立异不可。”1761—1780年间的交响曲、四重奏以及戏剧音乐显示出他心裁独出、技巧娴熟的特点。在这以前的十年中,他的作品都是模仿罗伊特、蒙恩、瓦根塞尔等维也纳作曲家,键盘音乐尤其唯C·P·E·巴赫的马首是瞻。在其后十年(1781—1790)中,一部分是由于莫扎特的影响,海顿的音乐在表现力方面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在布局和结构方面也获得和声与对位因素的平衡,这是古典风格的两大特点,与此同时,他保留了他的音乐所独有的生气勃勃、热情和幽默。他那永不衰退的活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使他能够在生命的最后阶段(1791年以后)创作出他最著名的十二部交响曲,还有两部清唱剧和六部了不起的弥撒曲,那是在英国之行中受到亨德尔的启迪在1796—1802年间创作的。虽然托维称他为“难以接近的海顿”(但同时他又赞扬海顿“举世无双、令人艳羡”),近年来海顿的音乐却演奏得越来越多。首先得感谢布赖特科夫与黑泰尔于19开始(但在19中止)编辑出版的作品集,其次也得归功于波士顿的海顿协会和当代最大的海顿权威、音乐学家罗宾斯·兰登的活动,我们才有机会接触到他的数量巨大的作品总体,从他的一套伦敦交响曲(正统版本)上溯到早期的交响乐作品。他的歌剧虽不如交响曲重要(由于略带乡土气息,它们的地位低于莫扎特的歌剧),但也已得到了开拓,其中包括《药商》(1768)、《月亮世界》(1777)、《坚贞的结婚戒指》(1779)、《无人岛》(1779)、《忠诚受奖》(1780)、《阿尔米德》(1784)、《哲学家的灵魂》(1791)。他的交响曲与弦乐四重奏以其结构紧密(整个乐章往往由一个单一主题的细胞发展而成)、色彩丰润以及和声和节奏的活力而著称,是日后所说的古典风格的基础。他的键盘奏鸣曲和钢琴三重奏原来被认为较为次要,最近也以其独特的个性而得到承认,从而使人们对作曲家的性格有了新的了解。确实,在海顿的管弦乐曲和其它器乐曲中,只有那些协奏曲可以说是缺乏始终如一的号召力的。虽然他写了大量协奏曲——《C大调第二大提琴协奏曲》在本世纪60年代被发掘出来而成为人们熟悉但不十分典型的D大调的姊妹篇——但它们不象莫扎特的协奏曲那样成为他作品的中心部分。也许这是因为海顿的音乐背景与莫扎特不同。他不是一位出类拔萃的公开独奏家;他的主要手段是乐队,他为乐队写作时,灵感涌注,下笔似有神。

约瑟夫海顿个人生活

1760年11月26日,与假发匠的女儿玛丽亚·安娜举行了婚礼。在两人近40年的婚姻中,始终没有生子。玛丽亚·安娜的性格霸道、凶蛮,出手阔绰,使海顿不得不藏匿自己的收入;同时,玛丽亚·安娜始终不能理解丈夫的职业,导致两人婚姻不睦,海顿多次出轨。

约瑟夫海顿作品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的作品:《第四十五交响曲》(告别Abschied)、《第九十二交响曲》(牛津Oxford)、《第九十四交响曲》(惊愕Surprise)、《第一百交响曲》(军队Military)、《第一百零一交响曲》(时钟Clock)、《第一百零三交响曲》(鼓声Drum-roll)、《第一百零四交响曲》(伦敦London);弦乐四重奏第三、十七、二十、六十四、七十六、七十七号;清唱剧《创世纪》(TheCreation)、《四季》(TheSeasons)

篇2:交响乐之父约瑟夫海顿安葬在哪呢

交响乐之父约瑟夫海顿安葬在哪呢?

海顿的遗体现埋葬在埃森斯塔特公爵家族的墓地里。1932年,其被修建成一座规模较大的陵园,有着拱形的圆顶和明亮的天窗,四周铭刻着海顿生前留下的一件件音乐作品的标题。前来观赏的游客伫立在陵墓前,通过望着海顿作品的标题,来缅怀这位音乐家。

约瑟夫海顿作品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的作品:《第四十五交响曲》(告别Abschied)、《第九十二交响曲》(牛津Oxford)、《第九十四交响曲》(惊愕Surprise)、《第一百交响曲》(军队Military)、《第一百零一交响曲》(时钟Clock)、《第一百零三交响曲》(鼓声Drum-roll)、《第一百零四交响曲》(伦敦London);弦乐四重奏第三、十七、二十、六十四、七十六、七十七号;清唱剧《创世纪》(TheCreation)、《四季》(TheSeasons)

约瑟夫海顿生平

海顿音乐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把细微简单的音乐主题扩展成宏大的结构。他的音乐通常浓烈饱满,在一个乐章中的关键情节经常迅速展开。

他的很多作品的结构原理遵循奏鸣曲式,它的主要组成部分 - 在海顿的作品里 - 如下:

呈示:音乐内容开始部分的呈现,紧接着向属音的转调(音乐的紧张程度开始升级),然后是属音的终止。海顿风格的呈现部分与莫扎特和贝多芬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常常不需要一个对比的“第二主题”来达到属音,而是重复已展开的主题(或其变奏)。展开:音乐内容通过迥然不同调式的转变被重组,转换以及分解。通常会在短音阶平行调达到一个高潮。再现:呈示部的内容被重新呈现,但主要在主音调上。通常这种重复包含着一个“二次展开”,以此达到变调到属音的效果。这个二次展开通常在下属音发展。与莫扎特和贝多芬不同,海顿经常在再现部将主题的顺序打乱。

海顿的作曲实践也影响了莫扎特和贝多芬。贝多芬的初期作品经常是以冗长松散的奏鸣式展开,但紧接着在他所谓的“中期”运用了海顿的方法,这就是在十分简单的基调上逐渐发展出高度有机的音乐结构。

也许海顿不同于其他作曲家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他在曲子里加入的幽默。最有名的例子是第94号交响曲《mit dem Paukenschlag》突然响起的和音。还有更有意思的:在四重奏Op. 33 Nr. 2 和 Op. 50 Nr. 3 的假结束以及他在Op. 50 Nr. 1 platzierte故意放进的那些古怪的周期性的幻觉。

篇3:约瑟夫海顿生涯交响乐作品一览

约瑟夫海顿生涯交响乐作品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的作品:《第四十五交响曲》(告别Abschied)、《第九十二交响曲》(牛津Oxford)、《第九十四交响曲》(惊愕Surprise)、《第一百交响曲》(军队Military)、《第一百零一交响曲》(时钟Clock)、《第一百零三交响曲》(鼓声Drum-roll)、《第一百零四交响曲》(伦敦London);弦乐四重奏第三、十七、二十、六十四、七十六、七十七号;清唱剧《创世纪》(TheCreation)、《四季》(TheSeasons)

约瑟夫海顿个人简介

海顿伟大的贡献是将所有这一切综合为一种具有可信的逻辑和永恒生命力的风格。这一成就使海顿成为与康德同等的一个平辈人和战友。克雷奇马尔称海顿的风格是“整个艺术史中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这话千真万确。(《西方文明中的音乐》保罗·亨利·朗评)

如果天赋和一个好人能够融于一体的话,那么海顿就是一例。他正好走到极限。这个极限把道德带给知识:他写了很多乐曲,都是没有”先例“的。(哲学家尼采评)

在海顿的交响曲中闪动着充满青春朝气的节奏性舞蹈旋律。它的交错、分散和重新组合,所有这一切都是用高超的对位技巧来完成的。这样一个过程最后几乎不再是一个灵巧手段的结果,而是成了根据幻想法则而进行舞蹈的一种诗性,它渗透到真正的乐观人生的肌肤里去。(作曲家瓦格纳评)

海顿是一个伟大的乐队配器家,他是现代乐队配器之父。

约瑟夫海顿创作特征

总体特征

海顿的音乐作品涉及各种体裁与形式,创作有100多首交响曲、为各种乐器使用的协奏曲、80余首弦乐四重奏、50多首钢琴奏鸣曲、30部左右的歌剧、以及大量的弥撒曲和宗教礼仪曲、康塔塔、清唱剧、独唱用的声乐曲、小型器乐曲(嘻游曲、小夜曲、小步舞曲等),还有众多的民歌改编曲。

其作品具有健康、明快、幽默、轻松的气息,在气质上保持着与民间音乐的联系,粗犷质朴的民间舞曲被他引入了交响乐的形式中。他的旋律清新明快、和声简明清晰,结构合理,作品的细节处理到位,力度上常有突出对比。此外,海顿受启蒙思想的影响,所以他的音乐表达了对人生、世界、自然的热爱和他本人乐观坦然的性格、豁达的态度。总体观之,海顿的音乐既不同于前期或同时期的作曲家,也区别于莫扎特或贝多芬的音乐,他完善了古典音乐的风格与样式,使其成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奠基人。

各体裁特征

交响曲

在海顿100余首交响曲中,较为著名的是《第31号交响曲(号角)》《第45号交响曲(告别)》、6首《巴黎交响曲》、12首《伦敦交响曲》等。在他不同创作阶段的交响曲中,乐章的数目也并不固定。其中有四个乐章结构的,如《第22号交响曲(哲学家)》;有三个乐章的,如《第44号交响曲(悼念)》;也有五个乐章的,类似于古组曲或帕蒂塔。在他重要的12首《伦敦交响曲》中,不仅将交响曲定型为四个乐章的结构,而且将各乐章的性质与常用曲式也确定了下来:第一乐章,快板的奏鸣曲式;第二乐章,抒情的、歌唱性的三部曲式或变奏曲式,第三乐章,小步舞曲性的三部曲式;第四乐章,舞曲性的回旋曲式、奏鸣曲式或奏鸣回旋曲式。从曲式结构的细部看,海顿的奏鸣曲式中两个主题的对比性质还不强烈,但第一乐章前常有一般对比形象的引子作为补充,其连接部与展开部要比曼海姆乐派的规模要大。首尾乐章,已经常使用展开主题短小动机的发展手法。此外,以弦乐四声部基础的、双管制的现代管弦乐队体制,在其手中逐渐定型。

弦乐四重奏

除交响曲外,海顿对弦乐四重奏也有突出的贡献。在他中、晚期的作品中,弦乐四重奏的形式结构与技巧已趋于成熟,确定了和交响乐相同的四个乐章的结构,废除了数字低音,明确了弦乐的四个声部,声部之间更为协调、均衡,不再只强调第一小提琴。他较为重要的弦乐四重奏包括《云雀四重奏》《皇帝四重奏》等。在这些作品中,通常主要主题显得更为重要,它反复出现或以动机的形式穿插于乐章之中。

声乐作品

海顿的弥撒曲、康塔塔和清唱剧具有生活情趣,风格和技法与歌剧有许多相同之处,属于古典主义时代的宗教音乐。他晚年创作的清唱剧《创世纪》《四季》具有一定代表性。其中,《创世纪》的创作基于弥尔顿的长诗,其音调具有世俗活力,体现了海顿能以诚挚的口吻表达他的宗教感情。此外,海顿沉思的天性、喜好朗读的习惯,都在清唱剧《四季》的场景结构中找到了用武之地。总体而言,海顿的《创世纪》《四季》可以和巴洛克作曲家乔治·弗里德里希·亨德尔的清唱剧比肩。

【交响乐之父约瑟夫海顿百科简介一览】相关文章:

1.中国共青团百科简介一览

2.保罗·约瑟夫·戈培尔简介

下载word文档
《交响乐之父约瑟夫海顿百科简介一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交响乐之父约瑟夫海顿百科简介一览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