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非上海生源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进沪就业评分办法公布

非上海生源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进沪就业评分办法公布

2023-11-27 07:48:4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X真相X”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非上海生源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进沪就业评分办法公布,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非上海生源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进沪就业评分办法公布,希望大家喜欢!

非上海生源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进沪就业评分办法公布

篇1:非上海生源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进沪就业评分办法公布

非上海生源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进沪就业评分办法公布

昨天,20非上海生源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进沪就业评分办法公布。今年的评分指标,仍分为毕业生要素分与用人单位要素分,评分的项目和部分打分标准,在创新创业和就业等方面都有所调整,落户标准分也比去年的71分上涨了1分。

根据评分办法,评分指标包括:最高学位和学历、毕业学校、学习成绩、外语和计算机水平、荣誉称号、科研创新、用人单位要素分等等。

记者发现,大部分项目的打分标准和去年相同,但创新创业方面出现微调。年毕业生要素分下的“科研创新”选项,仅认定“拥有发明专利证书”可打5分,取消往年“拥有使用新型专利证书”加1分、“拥有外观设计专利证书”加1分、“拥有外观设计专利证书且在创意设计等产业用人单位就业的”加3分的'选项。

在用人单位要素分中,将往年“用人单位为远郊地区教育、卫生、农业等社会公益事业单位”加1-10分,统一为3分。其中变化最大的,是简化了关于自主创业评分的标准。记者发现,2014年关于创业的评分中,取消往年“获得科技创业基金资助企业的团队成员”或“担任董事”的2分。意味着自主创业的非法定代表人,将不再获得2分。

新标准规定,自主创业(创业企业注册资金须到账(不含受让股份且经营状况良好)的法人代表、创办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资助的科技企业、获得科技创业基金资助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以及创办其他企业并担任法定代表人,都可以获得5分。

评分标准还分为非上海生源进沪就业申请上海户籍的基本资格分。进沪就业的非上海生源高校毕业生,其各项要素累积分值不低于标准分的,可办理上海市户籍;低于标准分的,可按照相关规定申请办理《上海市居住证》并获得相应的积分。2014年标准分为72分,比去年上涨了1分。

《非上海生源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进沪就业评分办法》由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制定,《评分办法》每年根据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对非上海生源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及市政府相关政策进行必要的调整。

篇2:非上海生源高校应届毕业生进沪就业评分细则

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发布非上海生源高校应届毕业生进沪就业评分办法。今年进沪就业申请户籍的标准分为72分。快来看看自己能得几分吧!

非上海生源高校应届毕业生进沪就业评分细则

毕业要素分

基本要素

1.最高学位、学历

博士、研究生 :27分硕士、研究生:24分

学士、本科生:21分

2.毕业学校

“985工程”建设高校、在沪“211工程”建设高校、中科院在沪各研究所等研究生培养单位(点击文末“阅读原文”附件1)15分

其它“211工程”建设高校、中央直属研究生培养单位、上海各高校及研究生培养单位(点击文末“阅读原文”附件2)12分

其他高校及研究生培养单位8分

3.学习成绩

一级(成绩综合排名前25%)8分二级(成绩综合排名26%-50%)6分三级(成绩综合排名51%-75%)4分

四级(成绩综合排名76%-100%) 2分

注:按照毕业生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专业(班级)综合排名对其等级进行评定

4.外语水平

CET-6级证书或成绩达到425分(含)以上、专业英语八级: 8分CET-4级证书或成绩达到425分(含)以上、专业英语四级: 7分

外语类、艺术类、体育类专业外语课程合格:7分

注:外语水平证书一般应在所在学校或培养单位考点取得

5.计算机水平

毕业研究生:7分

理科类计算机高级水平或免予此项要求的专业(本科前入学毕业生:数学类、电子信息科学类、电气信息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本科20(含)后入学毕业生:数学类、电子信息类、电气类、自动化类、计算机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7分文科类专业计算机中级或省级二级水平:7分理科类专业计算机中级或省级二级水平:6分文科类专业计算机初级或省级一级水平:6分艺术类、体育类专业相关课程合格:6分

导向要素

1.荣誉称号

经认定的国家级10分

省(自治区、直辖市)级5分

学校级(每次1分,不超过2分)2分

注:校级及以上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

2.学术、文体竞赛获奖

(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赛、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等全国性比赛(含地方赛区)获奖)

⑴上述全国性比赛奖项:

一等奖10分

二等奖8分

三等奖6分

⑵上述全国性比赛地方赛区奖项:

一等奖5分

二等奖3分

三等奖1分

注:

以上奖励表彰仅限在最高学历就读期间获得;

同类奖励取最高分;

荣誉类和竞赛类奖励可以累计加分,最高不超过15分。

3.科研创新

最高学历就读期间参加学校科学研究活动并获得相应的发明专利

5分

须提供以下材料:

在最高学历就读期间获得发明专利授权证书复印件(验原件,落户申请人应为该专利首次申请时的发明人);

经学校(或培养单位)就业工作部门在本校网站上公示无异议、由指导教师签名的证明材料(须载明该发明专利相对应的科研课题或论文名称);

该发明专利相对应的学位论文、已发表论文、课题立项书复印件(验原件)之一,论文须由落户申请人署名,立项书须载明落户申请人为课题组成员。

4.国家就业项目服务期满

上海高校毕业生参加西部计划服务期满(毕业生按照其毕业当年的评分办法予以评分,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加分) 5分

上海高校毕业生参加“到村任职”、“三支一扶”计划服务期满、在校期间应征入伍满按相关政策执行

用人单位分

1基本要素

用人单位招聘高校毕业生行为诚信规范,并与毕业生直接签订录用协议 5分

2导向要素

1.引进重点领域人才

用人单位录用上海市重点发展领域所需学科(专业)(点击“阅读原文”附件3)毕业生:3分

用人单位录用上海市重点发展领域所需学科中的教育部、上海市、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毕业研究生:3分

2.承担重大项目

用人单位承担国家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项目且录用的毕业生专业与行业相匹配:3分

用人单位为远郊地区教育、卫生、农业等社会公益事业单位 :3分

注:

上述用人单位由各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进行推荐,并报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确认后予以公布

3.自主创业(创业企业注册资金须到账(不含受让股份)且经营状况良好)

⑴创办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资助的科技企业

获得科技创业基金资助企业的法定代表人:5分

⑵创办其他企业

担任法定代表人:5分

标准分

标准分为非上海生源进沪就业申请上海市户籍的基本资格分。进沪就业的非上海生源高校毕业生,其各项要素累积分值不低于标准分的,可办理上海市户籍;低于标准分的,可按照相关规定申请办理《上海市居住证》并获得相应的积分。

标准分由市教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为72分。

篇3:非沪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进沪评分办法出台

06年非沪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进沪评分办法出台

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公布了《非上海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进沪评分办法》。

据悉,年非上海生源高校毕业生就业进沪评分办法基本与去年相同,但今年非沪毕业生必须与注册资金达到人民币100万元以上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后,才有资格申请本市户籍。

申请学生的进沪就业具体的`评分标准分数主要由基本要素分、导向要素分和附加要素分三部分组成。根据规定,标准分为非上海生源进沪就业申请上海市户籍的基本资格分。申请毕业生各项要素累积分值高于标准分的,可办理上海市户籍;低于标准分的,办理人才引进《上海市居住证》。

高学历、外语水平以及毕业学校都在评分中占有重要地位。而申请毕业生如果被本市各级和中央驻沪党政机关录用为公务员,以及到本市远郊地区中小学任教、到本市远郊地区医疗机构任医务人员、被本市承担科教兴市重大项目录用的都可以增加0-20分不等的分数。毕业生如果自主创办企业,将获得高分,而拥有或已申请发明专利,也将在评分上占优势。

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将根据市政府户籍人口机械增长调控要求确定最后的标准分,并对外公布。

篇4:非上海生源应届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办理上海市居住证事项

非上海生源应届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办理上海市居住证有关事项

20应届非上海生源高校毕业生凡被本市用人单位录用的,可选择直接申请办理1年有效期的引进人才《上海市居住证》和申请待批本市户籍;如落户申请未获准的,仍可申请办理居住证。用人单位对持有居住证或本市户籍非上海生源毕业生在办理社会保险等方面应予同等待遇。

《年非上海生源应届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办理上海市居住证有关事项》昨天同时出台,其中规定,凡被上海市用人单位录用的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以及就业协议书约定月薪达到适当数额的工科类专科学历的应届非上海高校毕业生,可在2005年12月31日前携带填写完整的'《〈上海市居住证〉申请表》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到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申请办理居住证;上海高校非上海生源毕业生在离校前应委托学校就业工作部门统一办理申请。毕业生离校后持迁回生源所在地的户口迁移证或者户口迁回原籍后的户籍证明、毕业生在沪居住地证明复印件(自有住房产权证、租房合同、单位集体宿舍证明或亲友出具的同意入住证明及相关房产权证,并验原件)、《进沪就业通知单》第二联等材料,到上海市和各区(县)人才服务中心领取《上海市居住证》。

凡与上海市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的非上海生源高校毕业生如要办理本市户口,应由用人单位在2005年6月15日受理截止期前,将填写完整的《非上海生源应届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办理户籍申请表》、《就业协议书》、《毕业生推荐表》、学习成绩单、外语计算机水平证书、获奖证书等材料递交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具体审核办法,待上海市有关工作总体要求出台后,另行公布有关实施办法和细则。

篇5:非上海毕业生进沪就业办户籍办法出台

非上海毕业生进沪就业办户籍办法出台

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公布2006年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办理本市户籍的受理办法,首次对用人单位资质作出规定:一般为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注册登记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机构以及符合本市产业发展方向、注册资金达到人民币100万元(含)以上且在2005年4月1日前注册登记的各类企业(应届高校毕业生自主创办的企业除外)。

非上海生源毕业生进沪就业办理上海市户籍,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品行端正,身心健康,在校期间无违法违纪记录和行为;一般为应届毕业研究生,上海普通高校、国务院各部(委、办、局)所属普通高校、列入“211工程”的地方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参加国家与市政府鼓励的就业项目(含“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本市农村镇校任教”和自主创业等)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已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一般应为直接录用);外语获大学外语四级证书或四级成绩达到425分(含425分)以上证书(外语专业不作要求);计算机获省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考试合格证书(文科专业学生为“一级”,理工科专业学生为“二级”;所学专业属数学类、电子信息科学类、电气信息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的,不作要求;毕业研究生可免于提交)。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对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不作上述要求:所学专业为体育学类和艺术学类;因“支边”、“支内”父母一方户口由上海迁出的。

【非上海生源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进沪就业评分办法公布】相关文章:

下载word文档
《非上海生源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进沪就业评分办法公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非上海生源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进沪就业评分办法公布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