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苏教版六下科学复习资料

苏教版六下科学复习资料

2023-10-23 08:31:4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trytgf”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苏教版六下科学复习资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苏教版六下科学复习资料,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苏教版六下科学复习资料

篇1:苏教版六下科学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按照火山活动的历史,可分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2、古代的人们凭直觉来认识地球,提出了(天圆地方)的猜想。

3、麦哲伦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

4、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地表岩石破碎的过程叫做(风化)。

5、地球赤道周长是(40091)千米。

6、地球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

7、我国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自动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候风地动仪)。

8、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地貌有:(高原)、(平原)、(湿地)、(峡谷)、(沙漠)、(海洋和岛屿)。

9、七大洲有:(北美洲)、(南美洲)、(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

10、四大洋有:(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

11、地球的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二、问答题:

1、请你设计地球的形状模拟实验?

答:材料:地球仪、纸做的小船、火柴梗等。

步骤:(1)用纸做的一只小船,插一根火柴梗作为桅杆。

(2)让船在地球仪上模拟航行。

(3)观察船进港,有什么发现?

我的发现:先看见进港船只的桅杆,再逐渐看见船身;出港的船只,则总是船身先消失,然后桅杆才逐渐隐没在海平面下。

结论:地球是球形。

2、请你设计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

答:材料:铁盒、土豆泥、番茄酱、铁架台、酒精灯等。

步骤:(1)在铁盒子里放一些土豆,做成山的形状,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一个小洞。

(2)往洞里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酱,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

(3)将铁盒子放到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受热后番茄酱的外溢现象。

现象:番茄酱向外溢出。

结论:这个实验说明,火山是由于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

3、请你设计地震的模拟实验?

答:材料:毛巾、细干木棍等。

步骤:(1)把桌上的毛巾叠成几层,平放在桌上,两手按住毛巾的两头,向中间挤压,观察毛巾会发生什么变化?

(2)用手握住木棍两端,用力将它压弯、直至压断。注意当木棍被压断时,你听到什么声音?手有什么感觉?

现象:毛巾会发生弯曲,成了褶皱状;木棍被压断时,听到“啪”的声响,同时手有强烈的震颤感。

结论:地壳的岩层在相互挤压时会发生褶皱,褶皱突然断裂时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造成严重破坏,这就是地震。

4、当地震发生时,你怎么保护自己?

答:在地震来临时,如果在屋子里,你应该就地避险;如果在屋子外,你应该向空旷安全处疏散。

篇2:苏教版六下科学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绕着太阳公转,公转一圈的时间为(一年)。

2、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约为(27.3)天。

3、人们把星空分成88个区域,称为(星座)。

4、月球上没有(空气),也没有(液态水)。

5、月球表面(温差)很大,最高可达100℃,最低可降至零下170℃。

6、(北极星)是小熊星座中最亮的恒星。

7、当太阳的直射点照在斜向太阳的半球时,该半球是(夏)季,另外半球就是(冬)季。

8、八大行星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9、银河是由许许多多( 恒星 )构成的。

10、像太阳一样的星体还有很多,它们都是炽热的、巨大的发光气体球,我们把它们称为(恒星)。

11、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是(杨利伟)。

12、中国“神舟6号”航天员是(费俊龙)和(聂海胜)。

问答题:

请你设计环行山的形成的模拟实验。

答:材料:盘子、细沙、石子等。

步骤:(1)在一个盘子里铺上约3厘米厚的细纱。

(2)从不同的高度往沙盘里丢下一些相同大小的石子。

(3)再从同一高度丢下大小不同的石子。

现象:坑面积比石块的大。

结论:石块扔下的高度[力度]与坑面积的大小都有关系。

篇3:苏教版六下科学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好奇心)总是驱使我们不停地提出问题,找出答案。

2、(假设)是根据已有经验先对答案做出的猜想。

3、(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4、(实验)是制造条件,收集事物变化证据的方法。它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模拟实验);二是(对比实验)。

5、假设一般用(如果……那么……)来表达。

二、问答题:

1、做科学实验时,应注意什么?

答:做科学的实验,要学会控制。

一要注意每次都在公平的或均等条件下进行;

二要注意每次只能选择一个变化的因素;

三要注意确定变化时需要观察的项目。

2、你做过的模拟实验、对比实验各有哪些?

答:我做过的模拟实验有:雨的形成、昼夜的形成、火山爆发等。

对比实验有:种子萌发的实验、水蒸发快慢的实验、模拟喷气式飞机的实验、食盐的溶解快慢实验等。

篇4:苏教版六下数学总复习资料

六下数学常用的数量关系式复习资料

1、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六下数学图形计算公式复习资料

1、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正方体 (V:体积 a:棱长 )   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 S=ab   4、长方体 (V:体积 s:面积 a:长 b: 宽 h:高)   (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2(ab+ah+bh)   (2)体积=长×宽×高 V=abh   5、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三角形底=面积 ×2÷高   6、平行四边形 (s:面积 a:底 h:高)   面积=底×高 s=ah   7、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8、圆形 (S:面积 C:周长 л d=直径 r=半径)   (1)周长=直径×л=2×л×半径 C=лd=2лr   (2)面积=半径×半径×л   9、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2лr或лd)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   10、圆锥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   11、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12、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13、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和-小数=大数)   14、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 (或小数+差=大数)   15、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16、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17、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常用单位换算   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 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 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 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 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

六下数学整数的意义复习资料

1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2 自然数

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 数位

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的整除

整数a除以整数b(b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

如果数a能被数b(b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或a的因数)。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

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约数。

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 约数是它本身。例如:10的约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10。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3的倍数有:3、6、9、12……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 ,没有最大的倍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例如:12、108、204都能被3整除。

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能被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

能被3整除的数不一定能被9整除,但是能被9整除的数一定能被3整除。

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4(或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4(或25)整除。例如:16、404、1256都能被4整除,50、325、500、1675都能被25整除。

一个数的末三位数能被8(或1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8(或125)整除。例如:1168、4600、5000、12344都能被8整除,1125、13375、5000都能被125整除。

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

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0也是偶数。自然数按能否被2整除的特征可分为奇数和偶数。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10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例如 4、6、8、9、12都是合数。

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自然数除了1外,不是质数就是合数。如果把自然数按其约数的个数的不同分类,可分为质数、合数和1。

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例如15=3×5,3和5 叫做15的质因数。

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例如把28分解质因数

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例如12的约数有1、2、3、4、6、12;18的约数有1、2、3、6、9、18。其中,1、2、3、6是12和1 8的公约数,6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成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有下列几种情况:

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

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

两个不同的质数互质。

当合数不是质数的倍数时,这个合数和这个质数互质。

两个合数的公约数只有1时,这两个合数互质,如果几个数中任意两个都互质,就说这几个数两两互质。

如果较小数是较大数的约数,那么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就是1。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如2的倍数有2、4、6 、8、10、12、14、16、18 ……

3的倍数有3、6、9、12、15、18 …… 其中6、12、18……是2、3的公倍数,6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那么较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几个数的公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而几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苏教版六下科学复习资料】相关文章:

1.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2.六下科学教学计划

3.科学复习资料

4.苏教版初二语文复习资料

5.苏教版初二地理复习资料

6.苏教版一年级语文复习资料

7.冀教六下科学教学计划

8.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

9.苏教版二年级下数学复习资料

10.八年级上册生物苏教版复习资料

下载word文档
《苏教版六下科学复习资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