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的成语
“jdwx”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最的成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最的成语,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起分享。
篇1:最经典成语猜谜
最经典成语猜谜
屎壳郎出国 …… 打一成语 答案是:臭名远扬
屎壳郎传宗接代 …… 打一成语 答案是:遗臭万年
屎壳郎扛大旗 …… 打一成语 答案是:臭名昭著
氏 …… 打一成语 答案是:昏头昏脑
示 …… 打一成语 答案是:视而不见
世界冠军 …… 打一成语 答案是:天下第一
仕 …… 打一成语 答案是:加人一等
仕路 …… 打一成语 答案是:形势之途
市 …… 打一成语 答案是:颠沛流离
势利眼 …… 打一成语 答案是:狗眼看人
事后诸葛亮 …… 打一成语 答案是:放马后炮
试航;杭改作航 …… 打一成语 答案是:木已成舟
试跳 …… 打一成语 答案是:跃跃欲试
室内作业 …… 打一成语 答案是:无所不为
收获不少 …… 打一成语 答案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手榴弹爆炸 …… 打一成语 答案是:心胆俱裂
手拿鸡蛋走滑路 …… 打一成语 答案是:担惊受怕
手起刀落怎忍看 …… 打一成语 答案是:不顾一切
守 …… 打一成语 答案是:容头过身
守财奴 …… 打一成语 答案是:爱钱如命
守寡 …… 打一成语 答案是:独守空房
首创 …… 打一成语 答案是:头破血流
首创者 …… 打一成语 答案是:先发制人
首次 …… 打一成语 答案是:破题儿第一遭
首相 …… 打一成语 答案是:头面人物
寿星打哈欠 …… 打一成语 答案是:老气横秋
寿星打算盘 …… 打一成语 答案是:老谋深算
受潮的炮仗 …… 打一成语 答案是:闷声不响
受气包 …… 打一成语 答案是:挨打受气
兽畜相会 …… 打一成语 答案是:狐群狗党
书虫;书蠹;啃书;秀才会餐 …… 打一成语 答案是:咬文嚼字
书呆子的口气 …… 打一成语 答案是:满口之乎者也
书店老板的`味道 …… 打一成语 答案是:书香铜臭
书法 …… 打一成语 答案是:下笔成章
书柜;纺织专家 …… 打一成语 答案是:满腹经纶
书面用语 …… 打一成语 答案是:简而言之
书生 …… 打一成语 答案是:百无一用
书信 …… 打一成语 答案是:雁素鱼笺
梳;摸头;水雷;枪弹上膛 …… 打一成语 答案是:一触即发
疏林落鸟对不识 …… 打一成语 答案是:栩栩如生
熟读明义 …… 打一成语 答案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熟了还用小火煨 …… 打一成语 答案是:不生不灭
熟肉;白生 …… 打一成语 答案是:素不相识
熟透的瓜 …… 打一成语 答案是:滚瓜烂熟
暑天下冰雹 …… 打一成语 答案是:忽冷忽热
属比目鱼的 …… 打一成语 答案是:成双成对
属牛的 …… 打一成语 答案是:听人穿鼻
属乌龟的 …… 打一成语 答案是:缩头缩脑
属猪的 …… 打一成语 答案是:好吃懒做
树顶奏唢呐 …… 打一成语 答案是:趾高气扬
竖放鸡蛋 …… 打一成语 答案是:不破不立
数冬瓜道茄子 …… 打一成语 答案是:唠唠叨叨
数字3在路上翻跟斗 …… 打一成语 答案是:三番两次
耍赖 …… 打一成语 答案是:装死卖活
衰亡;白头犹存爱国心 …… 打一成语 答案是:老态龙钟
双方各得六十分 …… 打一成语 答案是:彼一时,此一时
双方各得六十分 …… 打一成语 答案是:此一时,彼一时
双方会谈 …… 打一成语 答案是:口口声声
双飞燕 …… 打一成语 答案是:比翼双飞
双开门 …… 打一成语 答案是:八字打开
双人床 …… 打一成语 答案是:麻木不仁
双人床 …… 打一成语 答案是:同床异梦
双人合铺 …… 打一成语 答案是:二者必居其一
双手赞成 …… 打一成语 答案是:多此一举
双下巴双喉结 …… 打一成语 答案是:巴巴结结
水到沙塔下 …… 打一成语 答案是:岌岌可危
水缸里打拳 …… 打一成语 答案是:到处碰壁
水管结冰用火攻 …… 打一成语 答案是:融会贯通
水开了就关火 …… 打一成语 答案是:釜底抽薪
水流东海 …… 打一成语 答案是:一去不复返
水泥电杆 …… 打一成语 答案是:铁石心肠
水牛打架 …… 打一成语 答案是:勾心斗角
水上作业 …… 打一成语 答案是:人浮于事
水淹邮筒;邮筒塞满了 …… 打一成语 答案是:难以置信
水哉,水哉 …… 打一成语 答案是:望洋兴叹
水中捞明月 …… 打一成语 答案是:有影无踪
水中捞月 …… 打一成语 答案是:浮光掠影
顺耳话 …… 打一成语 答案是:大逆不道
顺航 …… 打一成语 答案是:一路平安
顺情 …… 打一成语 答案是:莫逆之交
舜父抚爱幼子 …… 打一成语 答案是:盲人摸象
篇2:最字成语
最字成语集锦
1. 最本分的人 安份守己
2. 最好的窝 安乐窝
3. 最黑的时候 暗无天日
4. 最厉害的举重运动员 拔山举鼎
5. 最无用的做法 捕风捉影
6. 最成功的地方 不败之地
7. 最好的搬迁 不次之迁
8. 最坏的结局 不得善终
9. 最有效的禁令 不敢越雷池一步
10. 最深的缘分 不解之缘
11. 最荒凉的草原 不牧之地
12. 最安静的时候 不声不响
13. 最没吃的地方 不食之地
14. 最可笑的绝食 不食周粟
15. 最差劲的买卖 不惜工本
16. 最坏的后代 不肖子孙
17. 最肮脏的财产 不义之财
18. 最大的抄袭 不易一字
19. 最难治的病 不治之症
20. 最差的证据 不足为据
21. 最佳的.配对 才子佳人
22. 最悲惨的世界 惨不忍睹
23. 最困难的生意 惨淡经营
24. 最残酷的心 豺狐之心
25. 最可怕的吻 豺狼之吻
26. 最长的议论文 长篇大论
27. 最长的夜晚 长夜难明
28. 最繁华的街道 车水马龙
29. 最好的女婿 乘龙佳婿
30. 最贪吃的人 吃不了兜着走
31. 最红的心 赤子之心
32. 最激烈的辩论 唇枪舌剑
33. 最荒凉的地方 寸草不生
34. 最有用的木材 栋梁之材
35. 最没价值的东西 分文不值
36. 最喜欢说别人好话 逢人说项
37. 最有效的讥讽 讽一劝百
38. 最稀罕的东西 凤毛麟角
39. 最大的福 福如东海
40. 最有福的人 福星高照
41. 最好的副业门经 狗拿耗子
42. 最成功的外科手术 狗尾续貂
43. 最精湛的技术 鬼斧神工
44. 最神奇的魔术 海市蜃楼
45. 最好的男人 好好先生
46. 最精彩的魔术 虎头蛇尾
47. 最多私宅的拥有者 狡兔三窟
48. 最徒劳的工程 精卫填海
49. 最没见识的人 井底之蛙
50. 最大的磨难 九死一生
51. 最干净的交情 君子之交
52. 最佳搭档 狼狈为奸
53. 最不花钱的白吃 狼吞虎咽
54. 最受关注的难产 老蚌生珠
55. 最大的谎言 弥天大谎
56. 最新的时装表演 沐猴而冠
57. 最韧的头发 千钧一发
58. 最反常的天气 晴天霹雳
59. 最不动脑筋的部落 群龙无首
60. 最高的寿 寿比南山
61. 最差的视力 鼠目寸光
62. 最勇敢的行为 螳臂当车
63. 最坚固的建筑 铜墙铁壁
64. 最壮观的赛马运动 万马奔腾
65. 最大的寿 万寿无疆
66. 最先进的做饭 无米之炊
67. 最爱对月吟咏的骚客 吴牛喘月
68. 最锋利的刀剑 削铁如泥
69. 最诚实的人 心口如一
70. 最成功的生意 一本万利
71. 最奇怪的人 一鼻孔出气
72. 最长的腿;最大的跨步 一步登天
73. 最干净的地方 一尘不染
74. 最有本事的人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75. 最差劲的教学环境 一傅众咻
76. 最有效率的动作 一挥而就
77. 最珍贵的时光 一刻千金
78. 最不安的饭局 一馈十起
79. 最有效率的劳动 一劳永逸
80. 最大的瀑布 一落千丈
81. 最吝啬的人 一毛不拔
82. 最大的叫声 一鸣惊人
83. 最厉害的目光 一目十行
84. 最贵的承诺 一诺千金
85. 最短的季节 一日三秋
86. 最大的手掌 一手遮天
87. 最大的鱼网 一网打尽
88. 最重的话语 一言九鼎
89. 最高的柱子 一柱擎天
90. 最贵的稿费 一字千金
91. 最有用的衣冠 优孟衣冠
92. 最危险的差使 与虎谋皮
93. 最正直的人 正人君子
94. 最高点 至高无上
95. 最南的捷径 终南捷径
96. 最难做的菜 众口难调
97. 最傻的嫌犯 自投罗网
98. 最不管事的和尚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篇3:成语最宝贵的话
成语最宝贵的话:
(一)
金玉良言(jīn yù liáng yán
解 释:金玉:比喻宝贵;良言:好话。比喻非常宝贵的劝告或教诲。出 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小姐金玉之言,小生一一铭之肺腑。”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1回:“老哥哥教导的话,句句是~。”
相关名言
经一失,长一智。——王安石
人不可以无耻。——孟子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卢多逊
意志在于磨练,成功在于坚持。——周海中
苦难是人生的老师。——巴尔扎克
(二)
一诺千金yi nuo qian jin
详解:形容说话算数,非常讲信用,言而有信,言出必行,说到做到。比喻自己说过的话,答应别人的事情,就如同千金般贵重,通俗一点的理解为:一个人说话要算话,不能出尔反尔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唐代李白《叙旧赠江阳宰陆调》诗:“一诺许他人,千金双错刀。”错刀:古钱名。
【出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原文】
季布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有名于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族。季布匿濮阳周氏。周氏曰:“汉购将军急,迹且至臣家,将军能听臣,臣敢献计;即不能,原先自刭。”季布许之。乃髡钳季布,衣褐衣,置广柳车中,并与其家僮数十人,之鲁朱家所卖之。朱家心知是季布,乃买而置之田。诫其子曰:“田事听此奴,必与同食。”朱家乃乘轺车之洛阳,见汝阴侯滕公。滕公留朱家饮数日。因谓滕公曰:“季布何大罪,而上求之急也?”滕公曰:“布数为项羽窘上,上怨之,故必欲得之。”朱家曰:“君视季布何如人也?”曰:“贤者也。”朱家曰:“臣各为其主用,季布为项籍用,职耳。项氏臣可尽诛邪?今上始得天下,独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广也!且以季布之贤而汉求之急如此,此不北走胡即南走越耳。夫忌壮士以资敌国,此伍子胥所以鞭荆平王之墓也。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汝阴侯滕公心知朱家大侠,意季布匿其所,乃许曰:“诺。”待间,果言如朱家指。上乃赦季布。当是时,诸公皆多季布能摧刚为柔,朱家亦以此名闻当世。季布召见,谢,上拜为郎中。孝惠时,为中郎将。单于尝为书嫚吕后,不逊,吕后大怒,召诸将议之。上将军樊哙曰:“臣原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馀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欺!且秦以事于胡,陈胜等起。于今创痍未瘳,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季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至,留邸一月,见罢。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闚陛下也。”上默然惭,良久曰:“河东吾股肱郡,故特召君耳。”布辞之官。楚人曹丘生,辩士,数招权顾金钱。事贵人赵同等,与窦长君善。季布闻之,寄书谏窦长君曰:“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及曹丘生归,欲得书请季布。窦长君曰:“季将军不说足下,足下无往。”固请书,遂行。使人先发书,季布果大怒,待曹丘。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间哉?且仆楚人,足下亦楚人也。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顾不重邪?何足下距仆之深也!”季布乃大说,引入,留数月,为上客,厚送之。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
(三)
一字千金yī zì qiān jīn
解释:一字千金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意思是一个字值一千金,原指改动一个字赏赐千金,见后用来称赞诗文精妙,价值极高。也指书法作品的珍贵。
典故一
战国末期,大商人吕不韦作了一笔中外历史上最大的投机生意。他不惜散尽千金,把在赵国做人质的秦国王子异人立为秦国国君。异人当了秦王之后,为报答吕不韦的恩德,封吕不韦为丞相。由一个商人摇身一变,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显赫人物,成了进退百官的权威,朝中的大小官员嘴上不说,心里却很不服气。吕不韦也知道他的政治资望太浅,人们可能在私下议论,他觉得提高声望是让人们服气的最好办法。但怎样才能迅速提高呢,他一时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吕不韦为这件事大伤脑筋,召集门客进行商议。有的门客建议吕不韦统兵出征,灭掉几个国家,立下赫赫战功,以此来树立威信。有人立即反对说:“这办法有百害无一利,即使把仗打胜了,回来也升不了官,因为没有比丞相还高的职务了。重要的是战争风险大大,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万一战争失利,结果会适得其反。”有人说:“我们知道孔子的名声很好,那是因为他写了部叫《春秋》的书,孙武能当上吴国的大将,是因为吴王先看了他写的《孙子兵法》,我们为什么不能写部书,既能扬名当世,又能垂范后代呢?”吕不韦认为这个办法很好,命令门客立即组织人员撰写。吕不韦当时有三千门客,很快写出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文章,书名提作《吕氏春秋》。书写成后,吕不韦命令把全文抄出,贴在咸阳城门上,并发出布告:“谁能把书中的文字,增加一个或减少一个,甚至改动一个,赏黄金千两。”布告贴出许久,人们畏惧吕不韦的权势,无人来自讨没趣。于是“一字千金”的佳话便留传至今。
典故二
南北朝时,梁朝有个叫钟峻的人。他写了一部评论诗歌的著作,名为《诗品》。在书中他写道:“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意思是好的文章一字不能多,也不能少。每个字的作用价值一千两黄金。这是来自战国末期一个故事。原文当时是,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皆下士喜宾客以相倾。吕不韦以秦之强,羞不如,亦招致士,厚遇之,致食客三千人。是时诸侯多辩士,如荀卿之徒,著书布天下。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记、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课文翻译在那时魏国有信陵君,楚国有春申君,赵国有平原君,齐国有孟尝君,他们都礼贤下士,结交宾客,并在这方面要争个高低上下。吕不韦认为秦国如此强大,把不如他们当成一件令人羞愧的事,所以他也招来了文人学士,给他们优厚的待遇,门下食客多达三千人。那时各诸侯国有许多才辩之士,像荀卿那班人,著书立说,流行天下。吕不韦就命他的食客各自将所见所闻记下,综合在一起成为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言。自己认为它完整地记载了天地万物和从古到今的事,所以号称《吕氏春秋》。并将《吕氏春秋》张布在咸阳集市的门口,在它上边悬挂千金,遍请诸侯各国的游士宾客,若有人能增或删一字,就给予一千金的奖励。
典故三
西安碑林内有块《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是件隔代合写一碑的奇事: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竟然写了220xx年后的唐朝文章!不少行家验看了碑上的每一字,确是王羲之的手笔;诵念碑文内容,也确是唐太宗为玄奘和尚撰写的《圣教序》。怪事自有根由,这座《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是玄奘和尚从印度带回的佛经,由他精心译成后,请唐太宗作序文,再加上太子李治作述记及玄奘的谢表,通称《三藏圣教序碑》。此碑立于唐高宗咸亨三年(公元672年),当时朝廷要把它用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字体来刻碑。长安洪福寺高僧怀仁知道此事后,感到是佛教界的光荣,因此,下决心承担此任。经过怀仁和尚到处寻觅,终于按序文把王羲之的字,一个一个地搜集起来,成了这块王羲之字体的《圣教序碑》。传说怀仁在集字过程中,有几个字怎么也找不到,不得已奏请朝廷贴出告示,谁献出碑文中急需的一个字,赏一千金。这就是“一字千金”的来由,也是文坛上的佳话。后人把此碑的拓本称作《千金贴》。
典故四
初唐诗人王勃于公元667年从京都来到南昌。当时,诗人的生活比较穷困,所迫无奈,常为生计而奔波。这年重阳节,南昌都督阎伯舆在滕王阁大摆宴席,邀请远近文人学士为滕王阁题诗作序,王勃自然是其中宾客。在宴会中,王勃写下了著名的《滕王阁序》,接下来写了序诗: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 自流。诗中王勃故意空了一字,然后把序文呈上都督阎伯舆,便起身告辞。 阎大人看了王勃的序文,正要发表溢美之词,却发现后句诗空了一个字,便觉奇怪。旁观的文人学士们你一言我一语,对此发表各自的高见,这个说,一定是“水”字;那个说,应该是“独”字。阎大人听了都觉得不能让人满意,怪他们全在胡猜,非作者原意。于是,命人快马追赶王勃,请他把落了的字补上来。待来人追到王勃后,他的随从说道:“我家公子有言,一字值千金。望阎大人海涵。”来人返回将此话转告了阎伯舆,大人心里暗想:“此分明是在敲诈本官,可气!”又一转念:“怎么说也不能让一个字空着,不如随他的愿,这样本官也落个礼贤下士的好名声。”于是便命人备好纹银千两,亲自率众文人学士,赶到王勃住处。王勃接过银子故作惊讶:“何劳大人下问,晚生岂敢空字?”大家听了只觉得不知其意,有人问道:“那所空之处该当何解?”王勃笑道:“空者,空也。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大家听后一致称妙,阎大人也意味深长地说:“一字千金,不愧为当今奇才。”
【最的成语】相关文章:
1.最吝啬的人成语
2.最常见的成语
4.最荒凉的地方成语
10.最奇的服装打一成语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