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少年子》
“永远快乐”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李白《少年子》,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李白《少年子》,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李白《少年子》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青云少年子,挟弹章台左。
鞍马四边开,突如流星过。
金丸落飞鸟,夜入琼楼卧。
夷齐是何人,独守西山饿。
赏析:
此诗以古贤伯夷、叔齐作对比,讽刺纨绔子弟,不守德行,以浮浪游冶为事,享尽荣华。盖有“鸾凤伏窜,鸱鸮翱翔”的感慨。
前六句写“青云少年”的`游冶放纵。挟弹章台,鞍马四开,突如流星,丸落飞鸟,夜眠琼楼,足见其恣意享乐。末二句言伯夷、叔齐守节而饿死。二者相比,差别天壤。
译文
青云富贵儿,挟金弹射猎在章台下。鞍马四蹄奔腾,宛如流星掠过。
白天用金丸射落飞鸟,夜晚入琼楼醉卧。伯夷、叔齐是谁?何必独守首阳山,挨饿受冻。
注释
⑴少年子:乐府杂曲歌辞名。南朝齐王融、梁吴均皆有此作。
⑵“青云”句:即纨绔子弟。青云,喻官高爵显。少年子,古称青年人。
⑶“挟弹”句:言纨绔子弟带着弹弓在大街上游玩。章台,汉长安街名。
⑷“鞍马”句:谓“青云少年”仆从之众。
⑸琼楼:华丽精美的住所。
⑹“夷齐”二句:伯夷、叔齐,商代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其父遗命立叔齐为嗣,叔齐让伯夷,伯夷以父命不受,两人共逃至周。武王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武王灭纣后,二人耻食周粟,逃至首阳山,采薇而食,饿死在首阳山。后成为贤人的典型,常与盗跖相对。
篇2:李白《少年子》译文及注释
李白《少年子》译文及注释
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
少年子
李白
青云少年子,挟弹章台左。
鞍马四边开,突如流星过。
金丸落飞鸟,夜入琼楼卧。
夷齐是何人,独守西山饿。
【译文】
青云富贵儿,挟金弹射猎在章台下。鞍马四蹄奔腾,宛如流星掠过。
白天用金丸射落飞鸟,夜晚入琼楼醉卧。伯夷、叔齐是谁?何必独守首阳山,挨饿受冻。
【注释】
⑴少年子:乐府杂曲歌辞名。南朝齐王融、梁吴均皆有此作。
⑵“青云”句:即纨绔子弟。青云,喻官高爵显。少年子,古称青年人。
⑶“挟弹”句:言纨绔子弟带着弹弓在大街上游玩。章台,汉长安街名。
⑷“鞍马”句:谓“青云少年”仆从之众。
⑸琼楼:华丽精美的住所。
⑹“夷齐”二句:伯夷、叔齐,商代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其父遗命立叔齐为嗣,叔齐让伯夷,伯夷以父命不受,两人共逃至周。武王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武王灭纣后,二人耻食周粟,逃至首阳山,采薇而食,饿死在首阳山。后成为贤人的典型,常与盗跖相对。
【简析】
此诗以古贤伯夷、叔齐作对比,讽刺纨绔子弟,不守德行,以浮浪游冶为事,享尽荣华。盖有“鸾凤伏窜,鸱鸮翱翔”的感慨。
前六句写“青云少年”的游冶放纵。挟弹章台,鞍马四开,突如流星,丸落飞鸟,夜眠琼楼,足见其恣意享乐。末二句言伯夷、叔齐守节而饿死。二者相比,差别天壤。
【李白简介】
李白(7-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白少年时代的学习内容很广泛,除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著外,还浏览诸子百家之书,并“好剑术”(《与韩荆州书》)。他很早就相信当时流行的道教,喜欢隐居山林,求仙学道;同时又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自称要“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靖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一方面要做超脱尘俗的隐士神仙,一方面要做君主的辅弼大臣,这就形成了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但积极入世、关心国家,是其一生思想的主流,也是构成他作品进步内容的思想基础。李白青少年时期在蜀地所写诗歌,留存很少,但像《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峨眉山月歌》等篇,已显示出突出的才华。
篇3:少年子,少年子李白,少年子的意思,少年子赏析
少年子,少年子李白,少年子的意思,少年子赏析 -诗词大全
少年子作者:李白 朝代:唐 体裁:乐府 青云少年子,挟弹章台左。鞍马四边开,突如流星过。
金丸落飞鸟,夜入琼楼卧。夷齐是何人,独守西山饿。
篇4:少年子
唐代 李白
青云少年子,挟弹章台左。
鞍马四边开,突如流星过。
金丸落飞鸟,夜入琼楼卧。
夷齐是何人,独守西山饿。
译文
青云富贵儿,挟金弹射猎在章台下。鞍马四蹄奔腾,宛如流星掠过。
白天用金丸射落飞鸟,夜晚入琼楼醉卧。伯夷、叔齐是谁?何必独守首阳山,挨饿受冻。
注释
少年子:乐府杂曲歌辞名。南朝齐王融、梁吴均皆有此作。
“青云”句:即纨绔子弟。青云,喻官高爵显。少年子,古称青年人。
“挟弹”句:言纨绔子弟带着弹弓在大街上游玩。章台,汉长安街名。
“鞍马”句:谓“青云少年”仆从之众。
琼楼:华丽精美的住所。
“夷齐”二句:伯夷、叔齐,商代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其父遗命立叔齐为嗣,叔齐让伯夷,伯夷以父命不受,两人共逃至周。武王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武王灭纣后,二人耻食周粟,逃至首阳山,采薇而食,饿死在首阳山。后成为贤人的典型,常与盗跖相对。
赏析
前两句描写富贵子弟骄纵放荡,不守德行。他们的仆从也跟着他们不收道德,享尽荣华。从根本上写出了上层社会的糜烂与繁华。
第三句描写纨绔子弟早上打猎骑射,晚上可以睡在奢华的床上,享受人家富贵。和最后一句形成鲜明的对比,意味十足。
最后一句描写伯夷、叔齐二人的悲苦生活。两者之间形成强烈的对比,更能体现诗人对纨绔子弟的蔑视以及对伯夷二人的钦佩。“独守”二字写出了伯夷、叔齐二人和纨绔子弟的差距,也写出了诗人对当时京城子弟豪奢现象的不屑以及对纨绔子弟的讽刺。从二者之间的对比,可以看出诗人对伯夷二人的钦佩。
此诗以古贤伯夷、叔齐作对比,讽刺纨绔子弟,不守德行,以浮浪游冶为事,享尽荣华。盖有“鸾凤伏窜,鸱鸮翱翔”的`感慨。诗中描写贵公子骄纵侈肆、放荡不羁的生活。生动地描摹少年公子的言行举止,未直接褒贬,故后人见仁见智,看法不一。
总体描写了诗人对两种不同生活下的现象的看法,从诗里可以看出诗人对当时上层生活的讽刺以及对伯夷的钦佩,形象生动地表达出诗人的想法,言简意赅。
创作背景
盛唐时期,李白旅游京都,针对当时京城子弟骄纵侈肆、放荡不羁的生活的现象,于是写下了这首《少年子》。
篇5:李白《少年子》全诗翻译赏析
李白《少年子》全诗翻译赏析
少年子
李白
青云少年子⑵,挟弹章台左⑶。
鞍马四边开⑷,突如流星过。
金丸落飞鸟,夜入琼楼卧⑸。
夷齐是何人,独守西山饿⑹。
注释:
⑴少年子:乐府杂曲歌辞名。南朝齐王融、梁吴均皆有此作。
⑵“青云”句:即纨绔子弟。青云,喻官高爵显。少年子,古称青年人。
⑶“挟弹”句:言纨绔子弟带着弹弓在大街上游玩。章台,汉长安街名。
⑷“鞍马”句:谓“青云少年”仆从之众。
⑸琼楼:华丽精美的'住所。
⑹“夷齐”二句:伯夷、叔齐,商代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其父遗命立叔齐为嗣,叔齐让伯夷,伯夷以父命不受,两人共逃至周。武王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武王灭纣后,二人耻食周粟,逃至首阳山,采薇而食,饿死在首阳山。后成为贤人的典型,常与盗跖相对。
译文:
青云富贵儿,挟金弹射猎在章台下。
鞍马四蹄奔腾,宛如流星掠过。
白天用金丸射落飞鸟,夜晚入琼楼醉卧。
伯夷、叔齐是谁?何必独守首阳山,挨饿受冻。
简析:
此诗以古贤伯夷、叔齐作对比,讽刺纨绔子弟,不守德行,以浮浪游冶为事,享尽荣华。盖有“鸾凤伏窜,鸱鸮翱翔”的感慨。
前六句写“青云少年”的游冶放纵。挟弹章台,鞍马四开,突如流星,丸落飞鸟,夜眠琼楼,足见其恣意享乐。末二句言伯夷、叔齐守节而饿死。二者相比,差别天壤。
篇6:少年子原文及翻译
少年子原文及翻译
原文
青云少年子,挟弹章台左。
鞍马四边开,突如流星过。
金丸落飞鸟,夜入琼楼卧。
夷齐是何人,独守西山饿。
译文
青云富贵儿,挟金弹射猎在章台下。鞍马四蹄奔腾,宛如流星掠过。
白天用金丸射落飞鸟,夜晚入琼楼醉卧。伯夷、叔齐是谁?何必独守首阳山,挨饿受冻。
注释
⑴少年子:乐府杂曲歌辞名。南朝齐王融、梁吴均皆有此作。
⑵“青云”句:即纨绔子弟。青云,喻官高爵显。少年子,古称青年人。
⑶“挟弹”句:言纨绔子弟带着弹弓在大街上游玩。章台,汉长安街名。
⑷“鞍马”句:谓“青云少年”仆从之众。
⑸琼楼:华丽精美的住所。
⑹“夷齐”二句:伯夷、叔齐,商代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其父遗命立叔齐为嗣,叔齐让伯夷,伯夷以父命不受,两人共逃至周。武王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武王灭纣后,二人耻食周粟,逃至首阳山,采薇而食,饿死在首阳山。后成为贤人的典型,常与盗跖相对。
文学赏析
前两句描写富贵子弟骄纵放荡,不守德行。他们的仆从也跟着他们不收道德,享尽荣华。从根本上写出了上层社会的糜烂与繁华。
第三句描写纨绔子弟早上打猎骑射,晚上可以睡在奢华的床上,享受人家富贵。和最后一句形成鲜明的对比,意味十足。
最后一句描写伯夷、叔齐二人的悲苦生活。两者之间形成强烈的对比,更能体现诗人对纨绔子弟的蔑视以及对伯夷二人的钦佩。“独守”二字写出了伯夷、叔齐二人和纨绔子弟的差距,也写出了诗人对当时京城子弟豪奢现象的不屑以及对纨绔子弟的讽刺。从二者之间的.对比,可以看出诗人对伯夷二人的钦佩。
此诗以古贤伯夷、叔齐作对比,讽刺纨绔子弟,不守德行,以浮浪游冶为事,享尽荣华。盖有“鸾凤伏窜,鸱鸮翱翔”的感慨。诗中描写贵公子骄纵侈肆、放荡不羁的生活。生动地描摹少年公子的言行举止,未直接褒贬,故后人见仁见智,看法不一。
总体描写了诗人对两种不同生活下的现象的看法,从诗里可以看出诗人对当时上层生活的讽刺以及对伯夷的钦佩,形象生动地表达出诗人的想法,言简意赅
篇7:《少年闵子骞》观后感
看完电影《少年闵子骞》后,我泪如雨下——平凡的故事,真切的情感,让我受益匪浅。
《少年闵子骞》这部电影主要讲了闵子骞自幼失去父母,他的爸爸,又娶了个后妈,后妈生了两个儿子,处处为她的儿子着想,好吃好穿的都留给他的弟弟。他的后母对他非打即骂,但是他没有记仇,反而对后母更加孝顺。虽然闵子骞的生母死了,但是他始终记得生母最后说的话“对待后母要像对待我一样孝顺。”一次,他的后母去街上,误听了算命先生的话,对他愈发厌恶。一系列的阴差阳错,让父母多次冤枉闵子骞,后母为此隔三差五对他拳打脚踢,但他都沉默不言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寒冬腊月,大雪纷飞,闵子骞的后母在父亲的敦促下,给他做了一件芦花袄,他因此冻僵,致使马车倾覆,摔倒了弟弟们。父亲大怒,抽打着闵子骞,才意外发现了芦花袄的秘密。他为此怒不可遏,欲休掉其后母。闵子骞跪求父亲,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后母在苟剩的道歉中得知自己对闵子骞的错怪,愈发羞愧难当,从此真心待他,并最终求得孔子收闵子骞为徒。
观完电影,我心潮难平。闵子骞的'大孝深深打动了我。闵子骞打柴归来,看见邻居二奶奶孤苦伶仃地在大街上讨饭,为怕她受难为,就把自己的柴送给她,而自己甘愿接受后母的指责。这一情节,分明使我看到了一颗乐善好施的心。他心地善良,为了别人,甘愿蒙冤受屈。在整个故事中,最打动我的当然是数九寒天的芦花袄。可即便后母对他心如蛇蝎,他却自责不该拿后母和生母比较,却从未将后母对自己的种种恶行放在心上。当他跪求父亲留下后母时,我被他的大孝感动得泪流满面。当看到屏幕上出现的字幕,知道闵子骞一直善待后母,直至她去世,并回家守孝三年时,我愈发对他肃然起敬。这种不言而喻的大孝,这种感天动地的宽厚,这种跨越历史的永恒,深深地震撼着我的内心。我们要向闵子骞学习,凡事谦和,做一个温良恭谦的优秀少年。
【李白《少年子》】相关文章:
1.赠新平少年,赠新平少年李白,赠新平少年的意思,赠新平少年赏析
2.李白
4.子读后感
5.成功子
6.李白 送友人
7.李白饮茶
8.李白侠客行
9.李白 腾云
10.李白行路难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