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不耻下问的启示日记

不耻下问的启示日记

2023-08-13 07:54:2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小林”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不耻下问的启示日记,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不耻下问的启示日记,希望大家喜欢阅读!

不耻下问的启示日记

篇1:不耻下问的启示作文

不耻下问的启示作文

今天球队了来了一个初一的人,虽然他年纪很小,但他的球技很厉害。

一开始大家都不理他,把他当成是菜鸟,想说不会的就自己想办法,慢慢的就会进入状况,何必多管他呢?

最近教练开始问他,这动作要怎样?没想到他的`动作既标准又漂亮,球技真是不错呢!

接着大家就不敢小看他了,会利用休息时间,跟这个小老弟讨教,大家打成一片,感觉上每个人因为他的经验分享,都变厉害了。

所以,别以为人家年纪小就小看他,不要不好意思去请教,小孩也可以当大人的老师啊!

我就常常请问我家的小狗,怎样跑才跑的比较快,虽然根本懒得理我,只好自己观察,发现是因为它有四条腿,当然比我快了!

孔子说:“不耻下问。”各位大人,你的身边很多小朋友,要不要跟他们请问一些计算机知识,或是电玩绝招,只要问了,收获一定很多,快问吧!总要问了才知道!

篇2:不耻下问

卫国大夫孔圉聪明好学,更难得的是他是个非常谦虚的人,在孔圉死后,卫国国君为了让后代的人都能学习和发扬他好学的精神,因此特别赐给他一个文公的称号。后人就尊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也是卫国人,但是他却不认为孔圉配得上那样高的评价。有一次,他问孔子说:“孔圉的学问及才华虽然很高,但是比他更杰出的人还很多,凭什么赐给孔圉‘文公’的称号?”孔子听了微笑说:“孔圉非常勤奋好学,脑筋聪明又灵活,而且如果有任何不懂的事情,就算对方地位或学问不如他,他都会大方而谦虚的请教,一点都不因此感到羞耻,这就是他难得的地方,因此赐给他‘文公’的称号并不会不恰当”,

小学生作文大全

经过孔子这样的解释,子贡终于服气了。

【释读】耻:羞耻,耻辱。指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也不感到羞耻(耻辱)

【出处】《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篇3:不耻下问

不学不问无学问,

耻于请教必愚笨。

下定决心不要脸,

问事求知能上进。

篇4:成语故事:不耻下问

成语故事:不耻下问

成语故事:不耻下问

大家都知道孔子是古代的一个教育家,还被人们称为“圣人”。他为人学识渊博,但还是虚心地向别人学习请教。

有一次,孔子到太庙祭祖,有不明的地方就向别人发问,旁边的人看见了,忍不住说:“难道你不是圣人吗?为什么还要别人呢?”孔子听了谦虚地说:“不懂就问嘛,有什么不好呢?”

还有一次,一个弟子问孔子:“为什么孔圉死后被人们称为“孔文”呢?”孔子回说:“因为他不耻下问,还聪明好学呢!”

我读完这两个故事,才知道成语中的心不耻下问的意思是:即使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请教也不会觉的耻辱。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成绩好的同学能放下架子虚心请教成绩不好的'同学,老师也能向学生请教,长辈能向孩子请教的好观象,我觉得他们一点不会觉得耻辱,因为他们也有不耻下问的精神。毛主席也曾经说过:“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觉的是千真万确的,我要紧紧记住这个真理。

篇5:《不耻下问》读后感

孔子经常教育自己的学生要认认真真地学习,不懂的就要请教别人。孔子人不认为向比自己地位地下人求教,是一种耻辱。正是因为孔子这样勤奋好学,才成为一代“圣人”。

读了这篇成语故事,我觉得应该向孔子学习,学习孔子不耻下问的精神。在学习中我有时候遇到不懂的问题,不愿向别人请教,怕别人嘲笑。我以后要学习孔子,遇到不会的问题要问别人,直到弄懂为止,只有这样学习成绩才会提高。

篇6:典故不耻下问

不耻下问意思

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典故不耻下问

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聪敏好学,非常谦虚。孔圉后,卫国国君为了让后人学习和发扬他的好学精神,特别赐给他一个文的称号。孔子有个学生名叫子贡,也是卫国人,他认为孔圉并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好,不应得到那么高的评价。于是去问孔子:凭什么赐给孔圉‘文’的称号?孔子说:孔圉非常勤奋好学,聪明灵活,而且经常向比自己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一点儿也不感到羞耻。

不耻下问:指不以向学问或职位较低的人请教为耻。

不耻下问造句

1、在学习上,我们不但要谦虚谨慎,而且还要能做到不耻下问。

2、其实,不耻下问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反而更显得谦虚。

3、孔子的不耻下问之说,很值得我们广大青少年学习。

4、在学习上,我们要有不耻下问的精神,要互相帮助,取长补短。

5、我曾经的老师不耻下问地向我请教电脑方面的问题。

6、不耻下问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和做人的态度,值得我们大家推崇。

7、虽然他在各方面都很优秀,但是他遇到问题仍然能做到不耻下问。

8、张老师不耻下问地向我咨询电脑绘图方面的知识。

9、只有能做到不耻下问的人才能学习和掌握到更多知识。

10、一个懂得不耻下问的人,往往能得到意外的收获。

11. 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要千方百计培养学生好学深思,不耻下问的良好学习习惯,努力探索问题的精神。

12. 只有不断用学习武装自己,不耻下问,就会从中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更多的知识,个人能力的含金量就大,教育工作就会出色并赢得尊重。

13. 谦虚不是虚伪,更不是虚弱,而是放开心胸容纳他人,尊重他人;谦虚不是退避,更不是推委,而是虚怀若谷地精益求精,不耻下问地处处学习。

14. 自我评价:每日三省吾身,闵于行,而好于学,不耻下问,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15. 在教学态度上,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态度,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和不耻下问的思想。

16. 对学过的东西要温故知新,对不认识的东西要不耻下问,对于学习要学而不厌。

17. 你不但谦虚而且还不耻下问以及还在网上来征求答案。

18. 比如,课前主动预习,上课专心听讲,勤于动脑,善于思考,认真作笔记,大胆提问,积极回答问题,课后主动复习,善于归纳和,碰到问题要先动脑思考,然后使用工具书,要不耻下问。

19. 因此,提前完成任务的学生会主动帮助速度较慢的学生,速度慢的学生也会不耻下问。

20. 教师不是全知全能的,勇于面对,不耻下问,这样的胆魄不是人人都有的。

21、我们应当秉承不耻下问的精神,更好地来提升我们自身。

22、学习委员不耻下问的精神,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赏。

篇7:不耻下问反义词是什么

典故出处

《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近义词

不矜不伐、谦虚谨慎、功成不居

反义词

好为人师、骄傲自满、居功自傲

英文翻译

stoop to ask questions from common people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成语举例:在学习上,我们要有不耻下问的精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褒义,形容虚心求教

成语结构:紧缩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问,不能读作“wén”。

成语辨形:耻,不能写作“尺”。

成语谜面:向乞丐讨教

成语故事

春秋时代的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人们都尊奉他为圣人。然而孔子认为,无论什么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生下来就有学问的。

一次,孔子去鲁国国君的祖庙参加祭祖典礼,他不时向人询问,差不多每件事都问到了。有人在背后嘲笑他,说他不懂礼仪,什么都要问。孔子听到这些议论后说:“对于不懂的事,问个明白,这正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啊。”

那时,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音yu),虚心好学,为人正直。当时社会有个习惯,在最高统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一个称号,叫谥(音shi)号。按照这个习俗,孔圉死后,授于他的谥号为“文”,所以后来人们又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有些不服气,他认为孔圉也有不足的地方,于是就去问孔子:“老师,孔文子凭什么可以被称为‘文’呢?”

孔子回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说孔圉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造句

1.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

2. 三人行,必有我师,只要肯放下架子,不耻下问,你就可以学到许多新的知识。

3. 当干部的要不耻下问,到下面去虚心听取意见,了解问题。

4.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

6. 孔子不耻下问,周公不耻下贱,故行成名著,后世以为圣。

7. 不耻下问,知错则改,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8. 要当一个好干部,必须深入群众不耻下问。

9. 中国人尽避自信,但是并不自封自闭,能够不耻下问而师夷。

10. 不耻下问,学识才会加深,因此肯去寻找的人才能有所发现!

【不耻下问的启示日记】相关文章:

1.不耻下问造句

2.成语故事:不耻下问

3.不耻下问的反义词

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作文

5.历史典故:不耻下问

6.油菜花的启示日记

7.中华成语故事读后感:读《不耻下问》

8.不耻下问的古代经典名言

9.折花篮的启示日记

10.一件事的启示日记600字

下载word文档
《不耻下问的启示日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