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知道用户属于哪一个Active Directory组网络服务器
“silentwang”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如何知道用户属于哪一个Active Directory组网络服务器,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如何知道用户属于哪一个Active Directory组网络服务器,欢迎阅读分享。
篇1:如何知道用户属于哪一个Active Directory组网络服务器
在我的登录脚本中,如何知道用户属于哪一个 Active Directory 组? 你好,在登录脚本中实现这一点非常容易: On Error Resume Next Set bjADSysInfo = CreateObject(“ADSystemInfo”) strUser = objADSysInfo.UserName Set bjUser = GetObject(“LDAP://” st
在我的登录脚本中,如何知道用户属于哪一个 Active Directory 组?
你好,在登录脚本中实现这一点非常容易:
On Error Resume Next
Set bjADSysInfo = CreateObject(“ADSystemInfo”)
strUser = objADSysInfo.UserName
Set bjUser = GetObject(“LDAP://” & strUser)
For Each strGroup in objUser.memberOf
Set bjGroup = GetObject(“LDAP://” & strGroup)
Wscript.Echo objGroup.CN
Next
那么,这里会发生什么呢?好的,我们首先使用 ADSystemInfo 对象确定登录用户的可分辨名称;这个名称应该类似于:
CN=kenmyer, U=Managers, DC=fabrikam, DC=com
在取得了可分辨名称之后,可以使用 LDAP 提供者将用户帐户绑定到 Active Directory,
如何知道用户属于哪一个Active Directory组网络服务器
,
Active Directory 用户帐户有一个 memberOf 属性,它是一个数组,包括了用户所属的所有组。由于 memberOf 是一个数组,因此可以使用 For Each 循环来列出所有组。
在获得返回的组名后,我们还要做最后一件事。默认情况下,组按照可分辨名称保存在 memberOf 属性中;因此可以得到如下所示的信息:
CN=Production Leads, U=Managers, DC=fabrikam, DC=com
可分辨名称非常适于绑定到 Active Directory,但是对于回答“用户属于 Production Leads 组吗?”这样的问题却没有多少帮助。所以,我们还要再进一步,在取得组的可分辨名称后,将组帐户绑定到 Active Directory。这样做之后,便可以取得组的 CN (公用名,common name),并返回类似如下的组名:
Production Leads
这样要容易一点,至少说起来是这样。
在这里要记住两件事情。第一,本脚本只能运行于 Windows 、Windows XP 和 Windows ;这是因为 Windows NT 4.0 和 Windows 98 不支持 ADSystemInfo 对象。第二,本脚本只能返回用户作为独立成员所属于的组。您问是这话什么意思?好的,假定用户是 A 组的成员,而 A 组碰巧是 B 组的成员。本脚本无法识别出组中的组(组的嵌套);这需要稍微复杂一些的编程才能实现,我们将在以后讨论这个问题。
原文转自:www.ltesting.net
篇2:域名 Win2000功能特性:ActiveDirectory解析网络服务器
Active Directory提供集中组织、管理和控制对 网络 资源访问的方法, 1.Active Directory命名规范: l Distinguished Name: DC=com,DC=contoso,CN=Users,CN =James Smith 表示用户对象James Smith在contoso.com域 中 l Relative Distinguished Name: 是Disti
Active Directory提供集中组织、管理和控制对网络资源访问的方法。
1.Active Directory命名规范:
l Distinguished Name: DC=com,DC=contoso,CN=Users,CN =James Smith 表示用户对象James Smith在contoso.com域
中
l Relative Distinguished Name: 是Distinguished Name的一部分
l User Principal Name: 由用户登录名和域名组成,如 JamesS@contoso .com
l GUID: Active Directory中的每一个对象都有唯一的GUID
2.Active Directory的逻辑结构:
l Domain:安全边界,每个域有自己的安全策略 Active Directory复制的 单元 有M ixed Mode和Native Mode(域控
制器都是Win2000)
l Organizational Units:用于存放对象的容器,如用户账号、组、计算机等 可容纳对象和其他OU 可按地理或逻辑
需要创建OU
l Tree:共享连续的命名空间,管理员可在树中任何一个域进行管理
l Forest:一组树构成了森林,但不共享连续的命名空间 Trust
l Relationship:支持单向、非传递性的和双向、传递性的信任关系 双向信任在Win2000中是缺省的
3.Active Directory的物理结构:
l Site:一个或多个通过高速连接的IP子网构成了Site Site允许配置目录访问和复制的拓扑结构创建Site是为了优化
复制流量和允许用户更好地访问域控制器
l Domain Controller: Active Directory使用多主复制模型,不存在主域控制器, 域控制器之间相互复制目录数据
l Global Catalog: 包含Active Directory中对象属性的子集,最常访问的属性 被存放在Global Catalog中
4.Active Directory复制组件:
l Knowledge Consistency Checker(KCC): Active Direct ory通过KCC自动配置域控制器之间的复制连接 KCC是域
控制器的内建进程,它创建连接以保持复制拓扑的完整性
l Server Object: 当创建域控制器时,会自动创建一个Server Object,它和域控制器 的Computer Object不一样,
尽管都指向同一个计算机,
Server Object 主要用于域控制器的复制和站点管理。 Server Object是Site Object的子对
象。Site Object应包含域控制 器所在的子网。
l NTDS Setting Object: 包含Connection Object对象的容器
l Connection Object: 两个Server Object之间复制的一个单向连接 可由K CC自动创建或管理员手动创建
5.在一个站点内复制:
当域控制器的对象发生了变化,产生一个Change notification进程,缺省 等5分钟后发送消息给复制伙伴。而且复制
流量是未压缩的。复制采用的协议 是RPC over IP(remote procedur e call)---提供高速、一致的连接性。
6.在多个站点之间复制:
通过schedule、interval等值来进行配置。例如,schedule决定什么时候开始 复制,而 interval决定多长时间间隔
域控制器检查改变是否发生。而且,复制 流量是被压缩的,压缩比大约为10%-15 % 。复制采用的协议是RPC over IP或
SMTP,但SMTP只能用于不同域的域控制器之间的复制,大多数情况下,采用RPC over IP。
7.连接多个Sites:
需要额外的对象---Site links和Site link bridges
l Site Links---表示两个Site之间的连接的对象。缺省时创建DefaultIPSiteL ink。 可以为Site link指定一些
Value:
u Cost---反映连接的带宽。值从1到32767。值越大表示连接速度 越满,缺省时为100。另外,应保证Cost的选择是成
比例的。
u Interval---复制的时间间隔。
u Schedule---定义什么时候可以复制,缺省时,所用时间段均可。
l Site Link Bridges---表示一组采用相同复制协议的Site Links。缺省时,所有 采用相同复制协议的Site Links属
于某个Site Link Bridge, 而且在完全路由的网络中,不需手工配置。
原文转自:www.ltesting.net
篇3:IT商业模式大家知道最有名的是哪一个吗
微信,作为当今中国人最熟悉的软件,唯一一个预装在所有手机的软件,已经渗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截至,微信活跃用户已达10.82亿,其中,55周岁以上活跃用户达到6300万,这是恐怖的量级。不同于之前的qq,,qq用户的社交群体主要是学生、年轻人,微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老少通吃。微信不仅用户基数大,用户使用时长也是恐怖的,有相关报告显示,下半年微信人均当日使用时长为85.8分钟,我们每天社交要用到微信聊天、朋友圈,线上、线下支付要用到微信支付,获取新闻咨询要通过微信公众号,第三方小程序也为我们提供了理财、购物、生活缴费、交通缴费等服务,偶尔放松一下也可以和微信好友玩一下微信小游戏。有人说每天早上起来打开的第一个软件是微信,睡前关闭的最后一个软件还是微信,具体的从我们手机后台各个应用使用时长也可看出一些端倪--微信总是位居前列。10亿级别的用户基数和超长的用户日活跃奠定了微信在移动互联网的重要地位,微信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社交软件,而是一个功能齐全的巨无霸平台。
微信这么厉害,但是使用它并不收费,不同于三大服务商的短信和电话,发信息、语音聊天、视频聊天都是免费的,这时就会有人问了“微信是如何盈利的?微信如何为腾讯公司赚钱?”。
之前参加微信小程序云开发课程时,讲师是微信团队的一位高级工程师,他曾经说过一句话:“腾讯市值破5000亿美元,微信的贡献占到一半。”这话有没有夸张的成分呢,其实未必。使用微信的人有接近10亿之多,而同样也是社交平台的脸书Facebook的市值大约在5000亿美元,它拥有20亿之多的用户。所以和脸书的对比,显然微信的估值2500亿并不算多。微信已经成为腾讯最核心的存在,近乎关系到整个腾讯的存亡。腾讯的创始人马化腾曾经说过一句话:“微信使得腾讯获得了一张移动互联网的船票,而且是头等舱。”
微信凭什么值这么多钱呢?为什么腾讯每天能够依靠微信收入3亿多?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
1. 微信的广告业务
如今互联网APP或者网站有了一定的用户基础之后,发布广告是最直观的盈利模式,微信也不例外。如果大家在刷朋友圈的时候有留意的话,就能发现微信会在朋友圈中插入广告。此外,用户常用的微信公众号每篇文章底部也是有广告的。最关键的是,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粗投放,微信订阅号的用户群体具有针对性,例如一个专门发布育婴育儿内容咨询的公众号它的关注用户多数都是家里有小孩的宝妈宝爸,在这个公众号下方投放奶粉或者育儿周边相关广告,点击率和导流效果更加明显,这类型广告投放更能获得客户的青睐。还有就是小程序和小游戏也能投放不少广告,在微信小游戏中“复活”或者“解锁道具”,用户可以选择直接付费或者看一小段广告。这些广告收入腾讯是有一部分抽成的,另外一部分再分给内容提供商,这无形中也激励了内容创作者,形成一种共赢的良性的生态体系。腾讯20第二季度广告收入164亿元,同比增长16%,环比收入增长23%。其中社交及其他广告收入120亿元,同比增28%,环比增长21%,社交广告以微信为主。这些增长主要就是受微信朋友圈及微信公众账号及小程序的广告收入增加所推动的。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Nike 就为了微信里的一个头部小游戏「跳一跳」花了 万换取了三天的曝光,将自己的品牌以鞋盒的形式植入「跳一跳」。
2.微信支付--中国移动支付的半壁江山
提到如今中国的移动支付,首先想到的就是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了。支付宝最初是占有较大的份额的,但是微信利用其强大的用户基数,集成了支付功能之后,更多的用户流向微信支付。毕竟支付宝能提供的基础功能,微信也能提供,而且微信各个阶层、各个年龄阶段的人群都有,很多用户认为既然一个微信本身能够实现支付了,就没必要再去下载或者打开另一个软件了。所以当支付宝还要依靠花呗、借呗、两万免费提现和一些支付小红包来推广以及维持用户黏度的时候,微信依然保持着1000免费提现额度的模式。因为微信用户的黏度是没法轻易消除的,毕竟社交关系网都在微信,这又是微信社交的一大优势,为微信省下了一大笔推广费。而微信支付的普及,也为腾讯自身带来了庞大的现金流,试想用户从交通、吃饭、线上线下购物、转账(发红包)都通过微信支付,而很多用户的资金是不会马上提现到银行卡里面的,可以选择继续留在余额里面或者转到微信的零钱通生息。这些现金流最后都是能被腾讯调用的,用于对外合作投资的资本,毕竟雄厚的资本是公司发展壮大的保障。
3.微信十二宫格入口--隐藏的顶级盈利模式
微信控制着十亿级别的用户,这些用户聚集起来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入口。这个入口对于第三方平台最明显的作用就是用户导流和微信支付接口。在微信钱包里面就有一个十二宫格的一级入口,腾讯依靠这个入口作为筹码在和别的公司寻求投资合作的时候,可以换取很多东西。拼多多和腾讯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 年 3 月 1 日起至 2023 年 2 月 28 日。也就是说,五年的接入点价值 28.52 亿美金。再看京东,腾讯用易迅、拍拍、QQ 网购和 2.14 亿美元可能换来京东 15% 的股权吗?当然不能,腾讯还向京东提供了微信和手机 QQ 的一级入口位置及其他主要平台的支持,在这之中,微信入口是最被看重的。腾讯入股美团,大众点评,入股滴滴,也都是类似的做法。而微信的这些入口也为这些合作伙伴带来实打实的业务引流,这些公司壮大后,赚了钱,腾讯也能分一杯羹。总的来说,微信在入股这些公司的时候,承诺一个微信的一级入口的位置比给再多的钱都管用。
4. 微信流量分发--对腾讯内部业务的推广
依靠微信巨大的用户基础,面对腾讯内部的游戏、应用进行推广。例如微信发现入口里面就有对游戏的推广,在2月份“吃鸡”类游戏百花齐放的时候,腾讯的“刺激战场”并不是最先发布的,小米和网易的还更早一些,但是经过微信平台的一轮推广之后,用户逐渐都流向了腾讯,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微信用户内部的社交网络,当一部分用户选择了腾讯的游戏,其他的好友为了能加入有社交性质游戏就不得不也转向腾讯的游戏。依靠强大的用户基数,腾讯也成为了世界上最大以及最赚钱的游戏公司。8月5日,伽马数据发布了《年上市游戏企业竞争力报告》,报告显示,腾讯游戏2018年收入超1000亿元人民币。其它的推广还有为了抗衡抖音,在微信中各个入口推广的微视。每天腾讯新闻弹出的新闻或者视频,要下载微视或者腾讯新闻APP才能完整查看,又是一个强而有力的分发入口。最有趣的是,最近微信推出了QQ小程序,这一举动甚至上了微博的热搜榜,应该也是为了拯救月活跃用户不断下滑的QQ。
关于未来,不管是居于对腾信公司价值的信任亦或是对张小龙这个超级产品经理的技术人文的信任,我们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微信将更为可期!
篇4:站长应该知道网站为何留不住用户
互联网的发展,是以网民的增加与网站流量的增加为前提的,到了现在,要制作一个网站并不是一个很难的事情,甚至不懂任何程序的人,花几...
互联网的发展,是以网民的增加与网站流量的增加为前提的,到了现在,要制作一个网站并不是一个很难的事情,甚至不懂任何程序的人,花几百块钱就可以有个自己的网站(网站推广www.51hlht.com),
正是由于互联网上各式网站多如牛毛,为了争取更多的流量,很多网站都采取了一些牺牲用户体验,而强行提升流量的流氓手段。却不知这样的流氓手段,短时间内确实可以聚集一定的流量,但是从长期来说,这样的手段,只会不断的流失客户,最后沦落为无人问津的垃圾站。
哪些手段是最令用户感到反感,流失用户最多的?
一篇文章分成N页
一篇文章切割成N段,每一小段就是一页,特别是图片类的,甚至一张图片一个网页,不仅造成带宽浪费,而且浏览起来非常的不爽,通常浏览前几张就关闭了事。这其实是片面追求网站PV流量,或者编辑为完成任务而不择手段带来的恶果。
打开的新窗口过多
也许中国人喜欢打开新窗口浏览网页(网站推广www.51hlht.com),但并不是网站上的所有网页都要用新窗口打开,最讨厌的就是看一个网页的内容,结果打开几十个窗口,象牛皮癣一样贴满整个窗口,
这个强迫手段甚至逐渐影响了人们的操作习惯,有的人甚至认为这样就是合理的,真是郁闷啊。
内容纵深太多
这个也是常用手法,例如你点击一条新闻,它并没有转到最终内容页面,而是跑到了一个频道首页,让人茫然不知所措。就好比你看到一片树叶,准备拾起它时,竟然发现它跑到森林里隐藏起来,你得费劲心思才能找到这片调皮的树叶。说好听点,这叫加强用户对频道的关注度,实际上就是欺骗诱拐用户。
连采集的文章都打水印
如果图片是你独家拍摄或拥有版权,那么加上水印还无可厚非。但许多网站把并不是自己拥有版权的图片打上水印,完全属于剽窃和盗用行为,而且严重影响图片审美视觉。现在已经蔓延到视频也开始加上水印了,有些论坛连文字也加上水印。似乎一下子全中国都开始在网上保护起自己的知识产权来了。
主次不分,广告满天飞
有一些网站的站长可能是想赚钱想疯了,页面上的广告竟然比主要内容还要多,其实我觉得在长远来看,这不是一件好事,这样会让访问人数减少,最终导致广告所赚得的钱也少了,得不偿失。
以上这些手段都是大量流失用户的罪魁祸首,其实这些网站之所以会用如此多的流氓手段都是为了流量,或者更直接一点的说,是为了赚钱,只是他们不知道这样反而断了自己网站的财路。
篇5:linux学习之用户与组命令
用户与组命令
添加新用户:Useradd
例:useradd + 用户名
常见问题:
使用的是非root用户,无法使用这个函数,要用root登陆,或者获得root权限+环境变量,
如何获得root权限:su -,并且输入密码即可;
单单用su不能,su值获得权限,没获得环境变量
1.每添加一个用户,系统自动在/home 下新建一个文件
进入home后,可以通过command:passwd +用户名,改变其密码。
2./ect下的passwd文件会被改变,写入新用户信息。
删除用户:Userdel
1.Userdel + 用户名,只删除用户,没删除/home下的文件
2.用rm继续删除其文件
改变用户信息:Usermod
例:改变用户组别:usermod–g 新组 要改变的用户
新建组:groupadd
在/ect 下的group里可以看到group文件,存放group信息,
当添加用户没有组参数时,默认添加一个与用户名相同的组。
用户切换
Su(switch user) + 切换到的用户;exit退出
当新用户登录是,默认的当前目录为用户的主目录
补充
用户shell
Shell是内核之外的一层,负责用户命令与内核打交道。
Shell有不同的形式了,如Cshell,许多命令在不同shell下执行不同。
Bash=Bshell->B –Again –Shell;或有Cshell,ksh,sh等。
篇6:服务器应用:IIS建FTP服务器三(组图)网络服务器
第二步:在“站点属性”的“主目录标签”可以重新设置该FTP站点目录的路径以及读取写入等权限,(如图33) 服务器 应用:IIS建FTP服务器三(组图)(图一)“ />图33 第三步:同样是在“站点属性”的“目录 安全 性”标签,我们可以设置容许和拒绝访问该FTP服
第二步:在“站点属性”的“主目录标签”可以重新设置该FTP站点目录的路径以及读取写入等权限。(如图33)
服务器应用:IIS建FTP服务器三(组图)(图一)” />
图33
第三步:同样是在“站点属性”的“目录安全性”标签,我们可以设置容许和拒绝访问该FTP服务器的IP地址范围。(如图34)操作起来很简单这里就不详细讲解了,所设置的拒绝访问地址信息都会清晰的出现在地址列表中。(如图35)
图34
图35
第四步:如果我想让在FTP服务器上的administrator帐户访问某目录,而该目录不容许该服务器上名为softer的帐户访问呢?这时候就要对权限进行操作了。在站点名称上点鼠标右键选择“权限”进行设置即可。(如图36)
小提示:如果发布FTP资源的目录在NTFS文件格式的磁盘上的话则可以通过相应的用户访问权限来设置了。如果是其他格式例如FAT32的话则权限是无法设置的,会出现错误提示。(如图37)
可能有的读者到这里会犯迷糊,哪个设置用户权限了呢?实际上IIS中建立的FTP是和WINDOWS系统帐户紧密相关的,也就是说该FTP不具备建立独立帐户的功能,建立了FTP后我们使用WINDOWS自身的系统帐户就可以登录了,FTP帐户与WINDOWS操作系统帐号是完全统一的。这点和以往介绍过的TYPSOFT FTP和SERV-U是不同的,这些软件建立的FTP访问帐户是独立与WINDOWS操作系统帐号的。
五、FTP也玩虚拟目录:
IIS发布网站使用多个虚拟目录已经是司空见惯了,那么在IIS下建立FTP实际上也可以使用虚拟目录,达到的效果和IIS网站虚拟目录是一样的。如果我们想建立一个FTP虚拟目录,应该按照下面介绍的步骤来完成。
第一步:通过任务栏的“开始->所有程序->管理工具”,再其下找到Internet信息服务(IIS)管理器,打开管理器在任意一个FTP站点上点鼠标右键选择“新建->虚拟目录”,
(如图38)
第二步:将自动打开“虚拟目录创建向导”,我们点“下一步”继续。(如图39)
图39
第三步:在虚拟目录别名设置窗口中为建立的虚拟目录起一个名称,这个名字非常重要。如果我们的IP地址为10.91.30.45,虚拟目录名为softer的话,那么如果要访问该FTP虚拟目录发布的主目录的话需要输入ftp://10.91.30.45/softer才行。因此别名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我们牢记。(如图40)
图40
第四步:设置虚拟目录站点内容主目录,同样通过浏览按钮找到需要发布的路径即可。(如图41)
图41
第五步:设置虚拟目录访问权限。(如图42)
图42
第六步:完成虚拟目录创建向导,可以通过ftp://10.91.30.45/softer虚拟目录地址来访问建立的FTP了。(如图43)
图43
小提示:由于本次FTP主目录选择了NTFS格式的磁盘上,所以在建立的虚拟目录FTP站点沙锅内点鼠标右键选择“权限”后会出现权限指派窗口,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对系统不同用户赋予不同权限就可以了。(如图44)
图44
总结:
IIS以往做为发布网站的利器,它的FTP功能被很多人所忽略,实际上其兼容性是非常不错的,省去了安装第三方工具的烦琐。不过IIS自身FTP也存在一定的缺点,一方面它的漏洞还是存在的,正如WINDOWS以往的组件一样。另一方面在用户帐户管理方面由于过分的依赖WINDOWS操作系统自身帐户使得在管理与建立帐户方面存在一定的先天缺陷,这也是为什么它一直不温不火的原因。
原文转自:www.ltesting.net
【如何知道用户属于哪一个Active Directory组网络服务器】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