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水文动态响应

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水文动态响应

2023-07-17 08:30:1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周晴天天”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水文动态响应,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水文动态响应,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水文动态响应

篇1: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水文动态响应

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水文动态响应

以黄土高原第三副区桥子东、西沟流域为例,分析了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的水文动态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对年径流有显著影响,治理流域较未治理流域在丰水年、平水年和枯水年的径流系数分别减少约50%、85%和 90%;流域土地利用后期(1995~)较前期(1986~1994年)多年平均径流系数下降73.6%,且随降雨增多,土地利用与植被变化对径流的'响应增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径流量的影响具有季节性特征,治理与非治理流域多年平均最大月径流系数减少时期与流域最大地表覆盖期具有一致性,即5月份径流系数减少值最大;同一降水条件下流域两期土地利用的产流量仅在生长季具有明显的差异.流域洪水径流量与场降雨量和30 min最大雨强有较好的相关关系,场降雨量与30min雨强对治理流域洪水流量的影响要强于非治理流域;暴雨在达到一定强度后,对比流域的洪峰流量差异减小,即森林植被对洪水的影响减弱.经洪水频率分析,认为流域前后两期土地利用若具有相同频率的降雨强度,则一定频率范围内洪峰流量对土地利用与植被变化产生明显响应.

作 者:张晓明 余新晓 武思宏 张满良 李建劳 ZHANG Xiao-Ming YU Xin-Xiao WU Si-Hong ZHANG Man-Liang LI Jian-Lao  作者单位:张晓明,余新晓,武思宏,ZHANG Xiao-Ming,YU Xin-Xiao,WU Si-Hong(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北京,100083)

张满良,李建劳,ZHANG Man-Liang,LI Jian-Lao(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天水水土保持实验站,天水,741000)

刊 名:生态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ACTA ECOLOGICA SINICA 年,卷(期): 27(2) 分类号:P941.74 Q149 S157 X171 关键词:土地利用/土地覆被   水文动态   黄土丘陵沟壑区  

篇2:中国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研究进展

中国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研究进展

受国际社会影响,中国加强了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进程,在众多领域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主要包括动态监测、遥感分类和制图、LUCC驱动力和区域LUCC模型、环境效应等方面,但中国LUCC研究也存在很多突出的问题,包括跨学科、时空尺度、理论体系完善、研究方法、与全球和区域环境变化及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等.为促进中国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持续、健康发展,提出对中国LUCC研究的建议和展望包括建立LUCC理论体系,深入掌握LUCC动态研究的手段和方法,形成与中国国情密切结合的`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综合模型,转变研究重点,更加清晰地认识和把握LUCC有关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加强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安全机制的研究等.

作 者:陈志军 李森 CHEN Zhi-jun LI Sen  作者单位:陈志军,CHEN Zhi-jun(湖南科技大学,湖南,湘潭,411201)

李森,LI Sen(佛山科技学院,广东,佛山,528000)

刊 名:资源开发与市场 英文刊名:RESOURCE DEVELOPMENT & MARKET 年,卷(期):2007 23(10) 分类号:X21 关键词: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LUCC)   对比研究   展望  

篇3: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经济背景以及小流域优化生态-生产范式

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经济背景以及小流域优化生态-生产范式

在全面分析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经济敏感带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区域的优势景观单元--小流域的景观结构和功能,由此提出了构建小流域生态--生产范式的几项原则及范式内容.其中包括以下几项原则:水分平衡和高效利用原则、农林牧复合系统原则、区位优化原则等.范式内容强调小流域景观单元的空间异质性和等级特点,主要包括以村庄为中心的高效农业生产圈层结构模式、坡面梯状生态经济带建设模式、流域生态经济水平生产模式、流域之间高效能流物流点-轴发展模式以及流域与外界环境的核心边缘发展模式.

作 者:孔正红 张新时 朱桂杰 KONG Zheng-Hong ZHANG Xin-Shi ZHU Gui-Jie  作者单位:孔正红,KONG Zheng-Hong(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3;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62)

张新时,朱桂杰,ZHANG Xin-Shi,ZHU Gui-Jie(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3)

刊 名:植物学报  ISTIC SCI英文刊名:ACTA BOTANICA SINICA 年,卷(期): 45(10) 分类号:Q948.1 关键词:黄土丘陵沟壑区   小流域   景观结构与功能   区位优化   hilly-gullied loess region   small watershed   landscape pattern and function   location optimi-zation  

篇4: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退耕生态系统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退耕生态系统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摘要:采用时间代替空间的方法研究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生态系统的水分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退耕年限的增长,自然恢复条件下的`退耕坡地土壤水分含量先增大,后逐渐稳定,人工干预条件下耕层含水量较多,40-160 cm层减少,200 cm含水量约为4%,且随着退耕年限增加而减少,接近凋萎系数4%,300 cm以下土壤含水量则比较稳定,维持在9%~12%;退耕40 a的阴坡立地恢复效果最好,阳坡立地的深层土壤水分亏缺严重.相比之下,早期的人工干预措施效果较为明显,随着退耕年限的增加,自然恢复则逐渐占据优势.作 者:李婧    李占斌    李鹏    陈磊    LI Jing    LI Zhan bin    LI Peng    CHEN Lei  作者单位: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48 期 刊:水土保持研究  ISTICPKU  Journal:RESEARCH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年,卷(期):, 16(5) 分类号:X152.7 X171.1 关键词:退耕地    坡向    恢复方式    土壤含水量   

篇5:华北平原典型区地下水动态变化趋势及其区域响应

华北平原典型区地下水动态变化趋势及其区域响应

根据1985~的华北平原典型区-邢台地区的地下水埋深数据以及近37年的气象数据,运用线性回归法、相关性分析、5年滑动平均法等方法,分析该地地下水位变化趋势,比较不同地质单元地下水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邢台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以0.89 m/a的'速率下降,深层地下水以南官为例下降速率为0.78 m/a,产生地面沉降、漏斗扩大、地裂缝产生负效应,其原因在于研究区的气候趋于暖干化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导致地下水长期处于采补失衡状态.各地质水文单元地下水与气候因素相关性存在明显差异.研究区暖干化趋势明显,影响地下水位的变化,而人为因素是本区地下水下降的主导因素.

作 者:王娟 延军平杜继稳 WANG Juan YAN Juno-ping DU Ji-wen  作者单位:王娟,延军平,WANG Juan,YAN Juno-ping(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中国西安,710062)

杜继稳,DU Ji-wen(陕西省气象局,中国西安,710014)

刊 名: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 OF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年,卷(期):2009 32(4) 分类号:P641.74 关键词:地下水位   动态变化   区域响应   华北平原   groundwater levels   dynamic variation   regional responses   North China Plain  

篇6:黄土丘陵沟壑区三种不同植被土壤水分动态及蒸散耗水规律研究

黄土丘陵沟壑区三种不同植被土壤水分动态及蒸散耗水规律研究

通过连续5a定点观测流域土壤水分、气象要素等资料,利用水量供耗平衡原理,分析了该区域3种不同植被类型阶段储水量、耗水量和耗水规律.结果表明:天然次生林年耗水量最少,为487.8 mm,玉米次之,为519.65mm;苹果最大,为540.7 mm;从不同类型土壤储水量分析表明:在阴坡生长的天然次生林处于充分供水状态,年耗水量稳定在500 mm左右;而玉米和苹果树全生育期内大部分月份都处在土壤水分亏缺状态,耗水量年变差较大,其年最大耗水量之差分别达240 mm和140.7 mm,当作物在土壤水分亏缺状态下生长时耗水量较小;年耗水量与当年降雨量关系不显著,而与降雨时间分布较为密切.

作 者:朱德兰 杨涛 王得祥 蔺雨阳 钱红格 周金星 ZHU De-lan YANG Tao WANG De-xiang LIN Yu-yang QIAG Hong-ge ZHOU Jin-xing  作者单位:朱德兰,蔺雨阳,钱红格,ZHU De-lan,LIN Yu-yang,QIAG Hong-ge(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陕西,杨陵,712100)

杨涛,YANG Tao(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陕西,杨陵,712100;陕西省治沙研究所,陕西,榆林,719000)

王得祥,WANG De-xiang(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陕西,杨陵,712100)

周金星,ZHOU Jin-xing(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1)

刊 名:水土保持研究  ISTIC PKU英文刊名:RESEARCH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年,卷(期): 16(1) 分类号:S152.7 关键词:黄土丘陵沟壑区   植被类型   耗水规律   土壤储水量  

篇7:黄土丘陵沟壑第三副区水文地貌关系正确DEM的建立与评价

黄土丘陵沟壑第三副区水文地貌关系正确DEM的建立与评价

本文以黄土丘陵沟壑第三副区的藉河流域为研究区,利用ANUDEM软件和1:5万地形图研究了水文地貌关系正确DEM的`建立方法,从派生等高线与原始数字化等高线对比等方面对建立的DEM进行了质量评价.并且与传统TIN方法建立的不同水平分辨率的DEM做了比较.结果表明:由等高线、高程点、河流和陡崖线在ANUDEM5.1中生成的DEM质量优于由等高线、高程点和地形特征点用TIN方法生成的DEM.ANUDEM建立的DEM更能精确地反映水文地貌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确定集水面积阈值的方法,通过在Arc/Info环境下运行AML程序自动提取了基于水文地貌关系正确DEM的流域特征.

作 者:胡志瑞 杨勤科 任宗萍 刘建飞 HU Zhi-rui YANG Qin-ke REN Zong-ping LIU Jian-fei  作者单位:胡志瑞,任宗萍,刘建飞,HU Zhi-rui,REN Zong-ping,LIU Jian-fei(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杨勤科,YANG Qin-ke(西北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西安,710069)

刊 名:测绘科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SCIENC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年,卷(期):2009 34(6) 分类号:P231.5 P282 关键词:水文地貌关系正确DEM   ANUDEM   集水面积阈值   河网提取   hydrologically correct DEMs   ANUDEM   drainage area threshold   channel network extraction  

【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水文动态响应】相关文章:

1.基于RS与GIS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壤侵蚀的景观格局分析-以黄土高原水保二

下载word文档
《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水文动态响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水文动态响应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