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悲壮的朗诵伴奏

悲壮的朗诵伴奏

2023-07-09 08:19:0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零下奶盖”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悲壮的朗诵伴奏,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悲壮的朗诵伴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悲壮的朗诵伴奏

篇1:悲壮的朗诵伴奏

我们在听,静静地听

那穿越历史的长廊

仍在呼啦啦响起声音

那个冬日,南京

三十万条生命

涂抹残阳如血

然后沉重坠落

在这个东方古国砸出长长的呜咽

南京被鲜血浸染

乌云密布而昏暗

六朝古都紧闭双眼

不忍直视一场疯狂杀戮上演

黎明之前的那场屠杀血冷骨寒

孩子失去母亲

青年失去爱人

野兽的机枪和屠刀

在祖国的胸口划出深深的疤痕

毛子埠,草鞋峡

鱼雷营,宝塔桥

尸骨成堆,生灵涂炭

当我悲伤地听到一长串同胞的名字

就仿佛进入到幽深的历史深洞

隐约看见一道长长的人流

不甘地从倒下的地方站起

立成一堵六个字的高墙:

永远不要忘记

无声的呐喊,

还有那一个个被家人念叨了一辈子

两辈子的名字

在今夜复活

跨越时空,走过阴阳

活生生站在我们面前

擦拭南京城门的血印

还有好多没有闭上的眼睛

在注目勇敢的抗争

平型关,中条山,台儿庄

还有飞虎队啸过长空的血性

让中国人不屈镀上悲壮的色彩

即使在严寒凛冽的那天

人性仍顽强地戳穿坚冰

拉贝、辛德贝格、马吉

安全区、12株黄玫瑰

血溅墙头的日子了

他们仍鲜花一样盛开

为悲惨的历史添上大爱的注脚

我们用蚕豆做早饭

我们用蚕豆做午饭

这是生命的守望

是悲怆的呐喊

血雨腥风的日子里

这是一股暖流

温暖着瑟瑟寒风中绝望的心

给人们带来生存的勇气和坚持的力量

是人道精神和无畏义举

千锤 百炼、浴火重生

这是人类最为踏实与坚定

透过条条联结坚固的缝隙

看见其中蕴藏的精神

130位左右幸存者

夏淑琴、余昌祥、

刚烈的背影让人不寒而栗

人类的顽强

那不是几十万生命的漫记

是用鲜血一寸寸浸染中国土地

用不死之心一步步踏出泥泞

我们在听:尊重历史的声音

我们的目光每一次回望

仿佛都看得到一个个不死的灵魂

还有一尊尊顶天立地的雕像

它陈列在历史的长长遂道

向所有的后人昭示

在这个蓝色的星球上

曾经有过这样的暴行

中国的季节里

曾有过这样的幽冷

它提示我们路边芥草的可怜

和散沙被践踏的残忍

忍不住就要蘸一滴屈死同胞鲜血

涂抹上我们的导弹和枪刺

让它们的血性随时沸腾

让它们的目标更加精准

在阳光洒满的下午时光

鲜花与彩虹交相辉映的雨后

我们看见了的你们的身影

并且听见了你们的对话。

我倒下了,我就是一条路

这是中国的复兴之路

古老民族早已觉醒

大国崛起所向无敌

为了制止所有的南京暴行

为了青年不失去爱人

孩子找不到母亲

我们用刀剑保卫黎明

虽然我们有理由仇恨千年

为了和平我们愿铸剑为犁

南京 南京 回响南京

回响的不仅是国家记忆

更是世界记忆

冶炼金属的未必都是炉火

还有苦难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春风明月,大海高山为

为人类共同的明天

让南京的回响

敲响警钟,今天明天,

以至永远

篇2:游子吟朗诵伴奏

游子吟

作者: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赏析

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三、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慈母为游子赶 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伟大的母爱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

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儿女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儿女怎能报答母爱于万一呢?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诗人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苏轼《读孟郊诗》)。这首诗,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中正见其诗味的浓郁醇美。

这首诗艺术地再现了人所共感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性美,所以千百年来赢得了无数读者强烈的共鸣。直到清朝,溧阳有两位诗人又吟出了这样的诗句:“父书空满筐,母线萦我襦”(史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足见此诗给后人的深刻印象。

篇3:春江花月夜朗诵伴奏

《春江花月夜》这部作品的审美特色,主要表现在阴柔之美与阳刚之美的相互应和。意境、意蕴是静态的阴柔之美,属于阳刚之美的体势、脉络、形式语汇是动态的。

篇4:春江花月夜朗诵伴奏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1)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2), 月照花林皆似霰(3)。

空里流霜(4)不觉飞, 汀(5)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6), 皎皎空中孤月轮(7)。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8), 江月年年望(一作“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9)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10), 青枫浦(11)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12)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13)?

可怜楼上月徘徊(14), 应照离人(15)妆镜台(16)。

玉户(17)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18)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19), 愿(20)逐月华(21)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22)。

昨夜闲潭(23)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古音xiá)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 (24)无限路(25)。

不知乘月(26)几人归, 落月摇情(27)满江树。

注释

(1)滟(yàn)滟:波光闪动的光彩。

(2)芳甸(diàn):遍生花草的原野。

(3)霰(xiàn):雪珠,小冰粒。

(4)流霜:飞霜,古人以为霜和雪一样,是从空中落下来的,所以叫流霜。这里比喻月光皎洁,月色朦胧、流荡,所以不觉得有霜霰飞扬。

(5)汀(tīng):沙滩

(6)纤尘:微细的.灰尘。

(7)月轮:指月亮,因月圆时象车轮,故称月轮。

(8)穷已:穷尽。

(9)但见:只见、仅见。

(10)悠悠:渺茫、深远。

(11)青枫浦上:青枫浦 地名 今湖南浏阳县境内有青枫浦。这里泛指游子所在的地方。

浦上:水边

(12)扁舟:孤舟,小船。

(13)明月楼:月夜下的闺楼。这里指闺中思妇。

(14)月徘徊:指月光移动。

(15)离人:此处指思妇。

(16)妆镜台:梳妆台。

(17)玉户:形容楼阁华丽,以玉石镶嵌。

(18)捣衣砧(zhēn ):捣衣石、捶布石。

(19)相闻:互通音信。

(20)逐:跟从、跟随。

(21)月华:月光。

(22)文:同“纹”。

(23)闲潭:安静的水潭.

(24)潇湘:湘江与潇水

(25)无限路:言离人相去很远。

(26)乘月:趁着月光。

(27)摇情:激荡情思,犹言牵情。

篇5:悲壮的朗诵稿

《天柱山的争夺》

猛烈的火焰,像馋涎的巨人,抱住天柱山死啃。

墙垛、堡垒、堑壕,在火焰中打着回旋!

马,性口,啃成齑粉。

最后山林哭丧着脸,忧郁的土地断了气。

天上,铁鸟像鹰隼张翼急窜!大亚细亚的高岗上,炸弹在春风里,开出来巨型底花。

旷野里春雷般愤怒着,机械化疯狂底咆哮,长射炮的火舌,像虹光穿过天空,划破了大地的面庞。

流弹多过灾年的螟蝗,流行症样找着活人,虎列拉在气流中狂舞。

二十四小时底,地震仍在继续着,海啸山崩;残酷的三部曲。

法西底殖民地的进行曲!

阵地毁了,兄弟们仍没有溃退,血沸腾的激成逆流,炮声挟着旷悍的呐喊,反冲锋哪!

剧烈的争夺战,血流红了天柱山。

山上,死尸开着展览,野狗讨厌了这丰筵,鹰隼也谢绝参观。

山巅,太阳徽的旗帜撕毁了,抗日的大旗,带着光荣的.靶痕在空中飞扬。

哨兵的刀光,耀灼着一钩寒月;一切都安祥的睡去,兄弟们鼾音代替了炮声,准备下次的争夺战。

篇6:悲壮的朗诵稿

深山听夜

【作者】余光中

山深夜永

万籁都浑然一梦

有什么比澈底的静

更加耐听呢?

再长,再忙的`历史

也总有这么一刻

是无须争辩的吧?

可是那风呢?你说

风吗?那是时间的过境

引起的一点点,偶尔

一点点回音

【悲壮的朗诵伴奏】相关文章:

1.朗诵伴奏

2.朗诵伴奏音乐

3.诗朗诵伴奏

4.悲壮的近义词

5.诗朗诵伴奏轻音乐

6.诗朗诵伴奏音乐

7.悲壮的意思, 悲壮的解释

8.《悲壮的一幕》 之一

9.伴奏词语常见同义词

10.古诗配乐伴奏纯音乐

下载word文档
《悲壮的朗诵伴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