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阅读答案
“喃刺候”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圆明园的毁灭》阅读答案,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整理后的《圆明园的毁灭》阅读答案,希望大家喜欢!
篇1:圆明园的毁灭的阅读答案
圆明园又称圆明三园,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它坐落在北京西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周围。下面是圆明园的毁灭阅读答案,请参考!
圆明园的毁灭阅读答案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 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里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1.联系上下文,想想文章中划线的部分起到什么作用?
A.总起
B.过渡
正确答案:B
2.选择正确的解释。
武陵春色( )
A.情景,景象
B.种类
C.脸上表现出的样子
正确答案:A
3.选择正确的解释。
举世闻名( )
A.听见
B.消息
C.有名望
正确答案:C
4.选择正确的解释。
风景名胜( )
A.能担任
B.优美的地方
C.超过
D.能承受
正确答案:B
5.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这篇课文的课题是《圆明园的毁灭》,文章为什么要花很大的篇幅去描写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呢?
答:
这是一种反衬的写法。描写辉煌的过去可以让人感受到被毁灭的可惜和英法联军做法的可恨。
1.冯峥圆明园祭阅读答案
2.目送阅读答案
3.提亲的阅读答案
4.社戏阅读答案
5.看戏阅读答案
6.溪水阅读答案
7.《海燕》阅读答案
8.目送 阅读答案
9.伤仲永阅读答案
10.阅读及答案:《读书》
篇2:圆明园的毁灭阅读答案
1.联系上下文,想想文章中划线的部分起到什么作用?
A.总起
B.过渡
正确答案:B
2.选择正确的解释。
武陵春色( )
A.情景,景象
B.种类
C.脸上表现出的样子
正确答案:A
3.选择正确的解释。
举世闻名( )
A.听见
B.消息
C.有名望
正确答案:C
4.选择正确的解释。
风景名胜( )
A.能担任
B.优美的地方
C.超过
D.能承受
正确答案:B
5.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这篇课文的课题是《圆明园的毁灭》,文章为什么要花很大的篇幅去描写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呢?
答:
这是一种反衬的写法。描写辉煌的过去可以让人感受到被毁灭的可惜和英法联军做法的可恨。
篇3:圆明园的毁灭阅读答案
阅读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忆起巴特农神庙,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
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不过,我要抗议,感谢您给了我这样一个抗议的机会。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1.对“洗劫”、“行窃”、“劫掠”这三个词语的含义,解释不正确的'—项是( )
A.洗劫:像用水洗净一样,把一个地方或一户人家的财物抢光。
B.行窃:一边走一边偷。
C.劫掠:大规模抢劫。
D.这三个词语都是指非法占有。
2.“洗劫”是和文中的“___________”一词相呼应的,充分揭露了侵略者的野蛮和贪婪。
3.文中运用多个反语,冷嘲热讽,表达了对两个强盗的愤怒和谴责。请找出两个反语。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就是指___________ ,紧接着下文中有个指代词___________也是指它。
5.“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这句话活化了两个强盗( )
A.凯旋而归的丑态
B.狼狈为奸的丑态
C.得意忘形的丑态
D.尴尬的丑态
6.本段文字的中心是( )
A.揭露额尔金火烧圆明园的罪行。
B.批评欧洲人把中国人当做野蛮人认识。
C.谴责侵略者掠夺中国,毁灭文明的强盗行径。
D.谴责强盗们不应该放火销赃。
7.“两个强盗”,一个是( ),另一个是( )。
参考答案:
1.B
2.荡然无存。
3.①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②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
4.圆明园;那儿。
5.C
6.C
7.英吉利;法兰西。
篇4:《圆明园的毁灭》阅读答案
《圆明园的毁灭》阅读答案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 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里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1、联系上下文,想想文章中划线的部分起到什么作用?(B)
A、总起
B、过渡
2、选择正确的'解释。
武陵春色(A)
A、情景,景象
B、种类
C、脸上表现出的样子
3、选择正确的解释。
举世闻名(C)
A、听见
B、消息
C、有名望
4、选择正确的解释。
风景名胜(B)
A、能担任
B、优美的地方
C、超过
D、能承受
5、根据课文回答问题
这篇课文的课题是《圆明园的毁灭》,文章为什么要花很大的篇幅去描写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呢?
答:这是一种反衬的写法。描写辉煌的过去可以让人感受到被毁灭的可惜和英法联军做法的可恨。
篇5:《圆明园的毁灭》的阅读题及答案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wáng huáng)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反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lín líng)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péng féng)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fú fó)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1、我会选择文中括号内正确的读音。(4分)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景观( 景致 ) 仿照( 模仿 ) 仿佛( 好像 )
3、用“~~~~~”划出文中的排比句。(2分)
4、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词语。(2分)
(1)( 金碧辉煌 )的殿堂 (2)( 玲珑剔透 )的亭台楼阁
(3)( 田园风光 )的山乡村野 (4)( 风格各异 )的民族建筑
5、缩写句子。(2分)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圆明园是园林。
6、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3分)
(1)风景名胜( B ):A、超过 B、优美的地方 C、能担任,能承受
(2)举世闻名( C ):A、用鼻子嗅 B、知道 C、有名望
(3)武陵春色( A ):A、情景,景象 B、颜色 C、脸上表现的神情
7、本文是从圆明园众星拱月的布局 、风格各异的建筑风格和收藏文物的珍贵三个方面来描写圆明园的,其中风格各异的建筑风格方面写得最详细。(4分)
8、本文标题为“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在内容上却用大量的笔墨描写昔日的辉煌?(4分)
答:作者之所以用较大篇幅写圆明园辉煌的过去,是为了突出侵略者毁灭圆明园的罪行,从而更能激发人们对侵略者的仇恨和对我们祖国的热爱。
9、看着昔日辉煌的圆明园,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5分)
答:我为祖国昔日的灿烂文化而感到自豪。
文段二《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 先秦时代的 )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 )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 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里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1、按照课文内容填空。(1分)
2、画横线的句子在文中起承上启下作用。(2分)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收藏( 珍藏 ) 珍贵( 宝贵 ) 销毁( 毁灭 )
4、我会用“不但……而且……”造句。(2分)
小明不但成绩优秀,而且乐于助人。
5、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圆明园遭受破坏之严重?请用波纹线画下来。(2分)
6、第一自然段的段落方式(结构、关系)是什么?
答:第一自然段的段落方式(结构、关系)是“总——分——总”。
7、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3分)
答:因为圆明园里有上自先秦时代的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8、联系上下文,说说从加点的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4分)
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答:从中体会到侵略者的可耻嘴脸,激起了我们的愤恨。我们要牢记这段屈辱史,要做一个热爱祖国的人。
8、假如此时你正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什么?(4分)
答:我想说,我们不要忘记国耻,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
篇6:《圆明园的毁灭》的阅读题及答案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wáng huáng)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反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lín líng)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péng féng)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fú fó)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1、我会选择文中括号内正确的读音。(4分)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景观( ) 仿照( ) 仿佛( )
3、用“~~~~~”划出文中的排比句。(2分)
4、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词语。(2分)
(1)( )的殿堂 (2)( )的亭台楼阁
(3)( )的乡村田野 (4)( )的民族建筑
5、缩写句子。(2分)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6、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3分)
(1)风景名胜( ):A、超过 B、优美的地方 C、能担任,能承受
(2)举世闻名( ):A、用鼻子嗅 B、知道 C、有名望
(3)武陵春色( ):A、情景,景象 B、颜色 C、脸上表现的神情
7、本文是从_______ 、_______ 和_______ 三个方面来描写圆明园的,其中
_________方面写得最详细。(4分)
8、本文标题为“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在内容上却用大量的笔墨描写昔日的辉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看着昔日辉煌的圆明园,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7:《圆明园的毁灭》答案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 先秦时代的 )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 )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 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里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1、按照课文内容填空。(1分)
2、画横线的句子在文中起承上启下作用。(2分)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收藏( 珍藏 ) 珍贵( 宝贵 ) 销毁( 毁灭 )
4、我会用“不但而且”造句。(2分)
小明不但成绩优秀,而且乐于助人。
5、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圆明园遭受破坏之严重?请用波纹线画下来。(2分)
6、第一自然段的段落方式(结构、关系)是什么?
答:第一自然段的段落方式(结构、关系)是“总——分——总”。
7、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3分)
答:因为圆明园里有上自先秦时代的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8、联系上下文,说说从加点的词语中体会到了什么?(4分)
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答:从中体会到侵略者的可耻嘴脸,激起了我们的愤恨。我们要牢记这段屈辱史,要做一个热爱祖国的人。
8、假如此时你正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什么?(4分)
答:我想说,我们不要忘记国耻,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
篇8:圆明园如何毁灭
圆明园如何毁灭
火劫:联军、土匪与筛土贼
当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疯狂地进行洗劫时,就有无数的土匪参与了打劫。英法联军选择最贵重的东西抢劫,土匪掠夺剩余的精华,小民则捡拾委弃于道途的零碎,甚至守园太监也有趁火打劫者。易得的值钱物品很快被搜干净了,有人又把希望寄托在散落、埋没于尘土中的细碎宝物上,他们操起扫帚和簸箕,在园中道路上飞沙扬尘,守园的太监官兵将他们称为“筛土贼”,时有谚曰:“筛土,筛土,一辈子不受苦。”所幸的是这时还未伤及建筑。
木劫:圆明园变成木炭厂
19八国联军侵占北京,西郊诸园再遭劫掠。这一次,清政府对圆明园已完全失去了控制,趁火打劫的人已不再满足于抢劫洋人劫余的财富,他们把园内火劫之余零星分散的建筑、木桥的柱子、桩子锯断,用大绳拉倒,园内大小树木也被滥伐殆尽。当时清河镇上木材堆积如山,交易繁忙,而园内则炭厂林立,树枝、树根全被烧成木炭。不出数月,火劫后的残余建筑,连同满园古树杂木,便荡然无存,这被后人称为圆明园火劫之后的“木劫”。此时的圆明园惟剩山石湖泉了。
石劫:卖石头也能发财
民国初期走马灯一样更迭的军阀,都把圆明园作为取之不尽的建筑材料场。溥仪时期的档案留下了不少无奈的记录:“军人押车每日10余大车拉运园中太湖石。”实际上,拆卖的情况远比档案中记载的严重得多。徐世昌拆走圆明园属鸣春园与镜春园的木材,王怀庆拆毁园中安佑宫大墙及西洋楼石料。从此,圆明园废墟凡能做建筑材料的东西,从地面的方砖、屋瓦、墙砖、石条,及地下的木钉、木桩、铜管道等全被搜干净,断断续续拉了20多年!
后人称此为圆明园火劫之后的“石劫”。石劫中遭受损失最大的是西洋楼景区的欧式建筑。坐落在圆明园西北角上的安佑宫,是清代皇家在园中的祖庙,气魄宏大,尤其是殿前的两对华表,雕琢舒朗精美。历经数劫之后,安佑宫和周围牌坊林木尽失,惟余两对华表。
1925年初,燕京大学翟牧师私拆华表,其理由是:“我看圆明园内石柱系属古物,恐有人拆毁,故运至本校保存。如中国用时,即可退还。”现在这对华表依然耸立在北京大学西门内教学楼前。而另一对华表,则成了民国时城内新建的仿古式图书馆门前的装饰。在这前后,修建中央公园(现中山公园),甚至筹建香山慈幼园,都以“正当”的理由,在园内拆走珍贵文物。华表尚且可以公开拆运,至今犹存的远瀛观的残石断柱绝不是人们手下留情、想给后人留下一点可供政治教育的最后“教材”,可能是因为它们的式样太怪异,实在难以派上用场。
土劫:在皇家园林开田种稻
圆明园还要经过最后更为彻底的“土劫”。宣统末年,当地旗人已经在园内的`宫殿旧址上筑屋,昔日的皇家园林麦垅相望。1940年后日寇占领时期,北京粮食紧张,于是奖励开荒。从这时起,农户陆续入园平山填湖,开田种稻。清初盛世历经150余年苦心经营的湖山之胜,遂面目全非。
“法国所有的王室城堡都顶不上一个圆明园”
1860年10月6日,法军和英军向圆明园挺进。晚上7点左右,法国人到达夏宫圆明园。历史学家皮埃尔·德·拉戈斯这样描写那个时刻:“大家以为大敌当前,殊不知只是一场《一千零一夜》之梦。据说,面前这个闻名的宫殿,在此之前没有一个普通欧洲人见过。还有不确切的传闻说,那里面尽是奇珍异宝。”卡斯塔诺大夫写道:“对这座宏伟建筑,大家没有任何概念,心境都是怪怪的。”
10月6日晚,圆明园这座大清国皇帝的宫邸,几乎未遇抵抗就被法军占领了。惊叹不已的孟托邦将军10月8日给朗东元帅的信中说:“在我们欧洲,没有任何东西能与这样的豪华相比拟,我无法用几句话向您描绘这如此壮观的景象,尤其是那么多的珍稀瑰宝使我眼花缭乱。”
巴吕作了如下精彩的概括:“当看到这座宫殿的时候,不论受过何种教育,也不论哪个年龄,还是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大家所产生的印象都是一样的:压根儿想不出有什么东西可与之相比;绝对地震撼人心,为确切表达而说出的话是,法国所有的王室城堡都顶不上一个圆明园。”
“两百辆汽车也弄不走宫殿里的好东西”
怎么处理夏宫里的所有财宝?孟托邦将军写给葛罗男爵的公文中对情况做了扼要介绍:“我于昨天晚上到达中国皇帝的夏宫,它已经被放弃,但无数财宝都留在里面。我已派人通知格兰特将军,请他和额尔金勋爵一起来到这里。我们平分了那些财物。但我们只能拿走其中极少一部分。即便有两百辆汽车也弄不走那座宫殿里的所有好东西。”
他还写到对一座衣料库的抢劫:“那里面存放的丝绸多得令人难以置信。到了联军手里,这些华丽的丝绸的用场变得很拙劣蹩脚,比如:用来当绳子在营地拴马,做包袱布用来包扎在宫里弄到的东西,剩下的就都丢给跟在部队后边的中国人。”
孟托邦对抢掠储藏中国档案的文书阁尤感遗憾:“档案是由许许多多50厘米见方的画组成,每张画下方都有说明。整个中国历史应该都在这套画上,画的颜色仍然那么鲜亮,就好像刚刚画成似的。”
“法国人堂而皇之地抢,而且都单个行动”
当时20岁的莫里斯·埃里松在26年后写下《一个赴华翻译的日记》,书中用两章讲述对圆明园的大掠夺。他对法国人和英国人的抢掠方式加以对比:法国人毫无章法,甚至是一种无政府状态;而英国人则是有组织有安排,有条不紊。“法国人堂而皇之地抢,而且都是单个行动。英国人比较有条理,他们很快就明白应该怎么抢,而且干得很专业。他们都是整班行动,有些人还拿着口袋,都有士官指挥。有个难以置信,但又是千真万确的细节,就是那些士官都带着试金石。”
“炮兵们个个身裹皇后的丝袍”
埃里松这样描写对圆明园宫殿的抢劫行动:“面对那奇特的景象,我真是大开眼界,忘都忘不了。人头攒动,肤色不一,类型各异,那是世界人种的大杂烩;他们一窝蜂地向大堆大堆的金银财宝扑去,用世界上各种语言喊叫着。”“一些人埋头在皇后那一个个上了红漆的首饰匣里翻找;另一些人几乎淹没在丝绸和锦缎堆里;有些人胸前挂满大珍珠串,把些红宝石、蓝宝石、珍珠、水晶石往衣袋、内衣、军帽里满揣满掖。还有些人抱着座钟、挂钟往外走;工程兵带着斧头,他们挥斧把家具劈开,把镶嵌在家具上的宝石取出来。还有一个人,看见一个漂亮的路易十五时代的座钟,因为表盘上的时间数字是水晶石的,他以为那是钻石,就把那表盘取了下来拿走。时不时有人呼叫:‘救火!’人们慌忙赶过去,东西掉得满地都是,火舌舔噬着宫殿的豪华内壁,大家用丝绸、绸缎床垫和皮货压灭火焰,那真是一场印度大吸食者的幻梦。”“夜幕降临,我回营房时遇见一些士兵,个个都满载着战利品,从银质锅到天体望远镜、六分仪,五花八门,其实他们肯定带不走这些东西。英军军营里人也很多,但一切都极为有序。而在我们这儿,整个就是个化装舞会。炮兵们回来时,个个身上都裹着皇后的丝袍,胸前挂满了清朝大官的朝珠。”
梦魇的一夜
10月8日,抢掠又开始了,而且变本加厉,大概持续了48小时。下午,大洗劫还在继续,阿尔芒·吕西仍在里面“踅摸”东西。他向他父亲这样描述当时文物遭破坏的场面:“我找到皇家的家具库房,我们的士兵正在那里抢东西,那场面很特别,令人遗憾又感到滑稽可笑。东西几乎完全被砸碎。有几个很漂亮的景泰蓝,我给护下来。但是如何处置呢?我还看见一些非常精致的瓷器被摔得粉碎;还有些很古老的漆器、碎纹瓷、象牙制品、玉器,被砸得碎片满地;有些人拿彩釉花瓶当球耍。看了真叫人难受,为那些东西感到惋惜!”
“劫掠现场留下一片废墟和大火”
阿尔芒·吕西说,经过两天的抢劫,“法国人的军营看上去像个巨大的旧货铺,法军宿营地出现人们所能想象的最奇特最热闹的景象。帐里帐外堆满各式各样的珍稀物品,这是一日之间发的横财,盯着它,寄托着多少梦想……人们看见那些士兵一副天真无邪的样子,缺乏远见,生性破坏,考虑不到行军劳苦,把丝绒绸缎往背包里猛塞,就好像只要走那么一程路就能把这些东西送给家乡人似的。后来,气恼时,就把那些带不走的东西砸碎、撕烂或者弄脏。各处都是些豪华家具、丝绸以及皇帝嫔妃们的那些以金丝线绣的裙袍,再就是眼巴巴看着这些东西带不走而挂在脸上的一副可怜相。至于银子,多得几乎不屑一顾,因为那东西分量太重。拿价值四百八十法郎的一块金条去换几瓶烧酒或者苦艾酒,这样做的士兵不止一个两个。”
让我们听听贝齐亚上尉的感叹:“10月9日,我们终于撤离了劫掠现场,身后留下一片废墟和大火,这悲惨的战争一幕无论如何是遮掩不了的,它使军队失去了尊严,使一些人失去了荣誉!”
篇9:圆明园阅读答案
圆明园阅读答案
北京的西北郊,有一片废墟。在那里,原来有一座古典园林——圆明园。
圆明园方圆连绵20里。园中()有庄严宏伟的殿堂,()有玲珑精巧的楼阁亭台,曲径曲廊,还有“平湖秋月”“三潭印月”等无数个风景点,真算得上是步移景异,幽雅迷人。园中收藏着不计其数的珍贵历史文物——各朝代的名人书画、金银祭祀礼器、珍宝,应有尽有。它是闻名中外的艺术宫和博物馆。
可是,我国千百万劳动人民精心创造的这座建筑精华,却被“欧洲文明者”彻底焚毁了。
1860年,英法侵略者不满足他们入侵中国后所得的利益,再次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清朝皇帝带领贵族大臣逃到热河一带避难去了。侵略军来去无阻,直闯入圆明园。从1〇月6日开始,他们打开园中的仓库,将各种绫罗绸缎,金银翡翠抢走。法军司令孟托指着各种古董珍宝,无耻宣称这些东西全归他所有;有个叫赫里斯的英国军官,第一次抢到一个金花盆,盆中有一株30厘米高的`黄金树,树上挂着红玉做核的蓝宝石果子,加上其他珍宝,共装了七大筐,他统统占为己有。第二次,
他又抢到一座高2米的金塔和其他宝物,找了七个士兵,替他运回兵营……园内的宝物,能拿的都被抢走,不能搬走的,都被炮车碾碎。这样野蛮的掠夺,整整进行了一个星期!为了掩盖他们的强盗行径,10月18日,丧心病狂的侵略者三千五百人在园中到处放火。大火连烧三天三夜,圆明园就这样成了一片废墟。
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牢记的屈辱史政治无能国家弱小就要被人欺负我们不能忘记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的罪行要发奋图强振兴祖国决不让圆明园的历史在我国重演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的损失,()是世界文化史上的损失!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2)给文章的第五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3)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①无法计算数目,形容很多。()
②应该有的都有,形容很齐全。()
③丧失理智,言行荒谬,好像发了疯一样。()
(4)第三自然段在文中起的作用。
(5)读了短文,你最想说什么?
参考答案:
(1)既也既又
(2):,,。,,,!
(3)①不计其数②应有尽有③丧心病狂
(4)承上启下
(5)们不能忘记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的罪行,要发奋图强,振兴祖国,决不让圆明园的历史在我国重演。
【《圆明园的毁灭》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5.圆明园毁灭板书
7.圆明园的毁灭警示
9.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10.浅谈圆明园的毁灭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