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的故事
“escisco”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隆中对的故事,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后的隆中对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篇1:隆中对的故事
官渡大战以后,刘备逃到荆州,投奔刘表。刘表拨给他一些人马,让他驻在新野(今河南新野县)。
刘备在荆州住了几年,刘表一直把他当上等宾客来招待。但是刘备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因为自己的抱负没有能够实现,心里总是闷闷不乐。
有一次,他摸摸自己的大腿,心里有了感触,流下了眼泪。刘表发现了,就问他遇到什么不快活的事。刘备说:“没什么!以前我经常打仗,每天不离开马鞍,大腿上的肉很结实。现在在这儿过着清闲生活,大腿的肉又长肥了。看看日子像流水般地过去,人都快老了,还干不了什么大事业,想起来就感到难过。”
刘表安慰了他一阵。但是刘备心里总在考虑着长远的打算。为了这个,他想寻找个好助手。
他打听到襄阳地方有个名士叫司马徽,就特地去拜访。司马徽很客气地接待他,问他的来意。
刘备说:“不瞒先生说,我是专诚来向您请教天下大势的。”司马徽听了,呵呵大笑起来,说:“像我这样平凡的人,懂得什么天下大势。要谈天下大势,得靠有才能的俊杰。”
刘备央求他指点说:“往哪里去找这样的俊杰呢?”司马徽说:“这一带有卧龙,还有凤雏(音chú),您能请到其中一位,就可以平定天下了。”
刘备急着问卧龙、凤雏是谁,司马徽告诉他:卧龙名叫诸葛亮,字孔明;凤雏名叫庞统,字士元。
刘备向同马徽道了谢,回到新野。正好有一个读书人来见他。刘备一看他举止大方,以为他不是卧龙,就是凤雏,热情地接待了他。
经过一番谈话,才知道这个人名叫徐庶,也是当地一位名士,因为听到刘备正在招请人才,特地来投奔他。
刘备很高兴,就把徐庶留在部下当谋士。
徐庶说:“我有个老朋友诸葛孔明,人们称他卧龙,将军是不是愿意见见他呢?”
刘备从徐庶那里知道了诸葛亮的情况。原来诸葛亮不是本地人,他的老家在琅琊郡阳都县(今山东沂水县南)。他少年的时候,父亲死了。他叔父诸葛玄跟刘表是朋友,就带着他到荆州来。不久,他叔父也死了,他就在隆中(今湖北襄阳西)定居下来,搭个茅屋,一面耕地种庄稼,一面读书。那时,他年纪只有二十七岁,但是学问渊博,见识丰富,朋友们都很钦佩他,他也常常把自己比做古时候的管仲、乐毅。但是他看到天下乱纷纷,当地的刘表也不是能用人才的人,所以他宁愿隐居在隆中,过着他恬淡的生活。
刘备听了徐庶的介绍,说:“既然您跟他这样熟悉,就请您辛苦一趟,把他请来吧!”
徐庶摇摇头说:“这可不行。像这样的人,一定得将军亲自去请他,才能表示您的诚意。”
刘备先后听到司马徽、徐庶这样推重诸葛亮,知道诸葛亮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就带着关羽、张飞,一起到隆中去找诸葛亮。
诸葛亮得知刘备要来拜访他,故意躲开。刘备到了那里,扑了个空。
跟刘备一起去的关羽、张飞都感到不耐烦。但是刘备却记住徐庶的话,耐着性子去请,一次见不到,第二次再去;两次不见,第三次又去请他。
诸葛亮终于被刘备的诚意感动了,就在自己的草屋里接待刘备。
刘备把关羽、张飞留在外面,自己跟着诸葛亮进了屋子。趁屋里没有人的时候,刘备坦率地说:“如今汉室衰落,大权落在奸臣手里。我自己知道能力差,却很想挽回这个局面,只是想不出好办法。所以特地来请先生指点。”
诸葛亮看到刘备这样虚心请教,也就推心置腹地跟刘备谈了自己的主张。他说:“现在曹操已经战胜袁绍,拥有一百万兵力,而且他又挟持天子发号施令。这就不能光凭武力和他争胜负了。孙权占据江东一带,已经三代。江东地势险要,现在百姓归附他,还有一批有才能的人为他效力。看来,也只能和他联合,不能打他的主意。”
接着,诸葛亮分析了荆州和益州(今四川、云南和陕西、甘肃、湖北、贵州的一部)的形势,认为荆州是一个军事要地,可是刘表是守不住这块地方的。益州土地肥沃广阔,向来称为“天府之国”,可是那里的主人刘璋也是个懦弱无能的人,大家都对他不满意。
最后,他说:“将军是皇室的后代,天下闻名,如果您能占领荆、益两州的地方,对外联合孙权,对内整顿内政,一旦有机会,就可以从荆州、益州两路进军,攻击曹操。到那时,有谁不欢迎将军呢。能够这样,功业就可以成就,汉室也可以恢复了。”
刘备听着听着,不禁打心眼里钦佩眼前这个青年人,说:“先生的话真是开了我的窍。我一定照您的意见干。现在就请您一起下山吧。”
诸葛亮看到刘备这样热情诚恳,也就高高兴兴跟着刘备到新野去了。后来,人们把这件事称作“三顾茅庐”,把诸葛亮这番谈话称作“隆中对”。
打那以后,刘备把诸葛亮当老师对待,诸葛亮也把刘备当作自己的主人。两人越来越亲密。
关羽和张飞看在眼里,心里很不高兴,背后直嘀咕。他们认为诸葛亮年纪轻轻,未必有多大能耐,怪刘备把他看得太高了。
刘备向他们解释说:“我有了孔明先生,就像鱼得到水一样。以后可不许你们乱发议论。”关羽、张飞听了刘备的话,才没有话说。
篇2:隆中对说课稿
隆中对说课稿
一、对课本的明白
1、课本简介:《隆中对》选自九年任务教诲四年制教科书第6册第五单位。本单位选编了《隆中对》、《出师表》、《越巫》《诗词曲四首》4篇古诗文,此中要求讲读的便是《隆中对》,以是这篇课文在这一单位中占据重要职位地方。这篇文章的焦点部门是诸葛亮为刘备所做的对策。由于对策的所在是在诸葛亮的隐居地隆中,以是后人称之为《隆中对》。这是诸葛亮在精炼的阐发了其时形势的底子上,得出的结论,是对其时形势所做的准确阐发和预见,正所谓,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
2、凭据新课程尺度中课程目标要着眼于门生本质的全面进步的要求,联合课本的特点和门生的现实环境,我订定以下三个目标:
知识方面:掌握部门文言实词的用法,借助课下解释和东西书明白课文内容
本领方面:明白隆中对的课文布局,理清作者思绪
情绪方面:领会刘备礼贤下士、爱才如命的精力
3、此中的知识目标和本领目标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在讲授历程中,我将领导门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二、对门生的阐发:
作为初三的门生,已经具备肯定的文言文底子知识,比较课下解释及东西书能根本明白课文内容,但是门生的生长是不屈衡的,他们的团体程度存在差别,在学习本课时,我要分身各方面,以促进门生的团体生长。
三、教法、本领的运用
新课程中要讨老师应有的讲授观是:讲授不是老师教,门生学,而是师生来往、积极互动、配合生长,讲授是老师和门生的双边运动,以是讲授中我遵照:老师为主导、门生为主体,门生是讲堂的主人的引导原则,在讲授方法上,重要接纳:诵读法、讨论法、归纳法,充实变更门生的学习积极性,高兴将当代学习的方法的特点表如今讲堂学习的历程中,使门生从感知到明白,从感性到理性,从学会到会学,门生既学到知识,又进步本领。
为增大讲堂讲授的容量,进步学习服从,我接纳投影、课件等多媒体本领。
四、讲授历程
1、引发情绪,导入新课:
与诸葛亮有关的针言、故事、谜语许多,对这小我私家物,同砚们已经相称熟习,基于这个环境我计划的导语是: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排起八卦阵,单捉飞来将。的谜语,如许将活泼讲堂氛围,引发门生学习本文的兴趣,用孔子的话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配景简介及解题:
这篇课文距我们这个期间很迢遥,因此有须要对门生举行有关配景的.先容,如许有助于门生对课文的明白和意会。
文章的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标题解的好,就象交给门生一把意会课文的钥匙,能使门生从团体上掌握课文内容。(板书:隆中对:隆中---诸葛亮的隐居地。对—答复、对策)以上两个内容将用4分钟时间。
3、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这部门将接纳诵读法,以读为主,以读促学,可分为:门生自读,开端感知课文内容;老师范读,进一步明白课文内容;师生共读,挑生朗读,目标是范例字音、句读、语气。这三个关键一环扣一环使门生渐渐加深对课文的明白。这表现了语文课程尺度中对阅读讲授的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讲授都要器重朗读,。。。以造就门生的语感。这部门将用10分钟时间。
4、深入课文,熟习课文内容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将摆设15分钟的时间完成这项使命。新课程尺度要修业生:可以大概借助课下解释和东西书明白课文内容,为了变更门生积极到场讲堂学习,我开展:课文翻译角逐运动,对每个门生的翻译,老师要多发明长处,实时表彰和鼓励,这表现当代老师讲授举动的特点:那便是要夸大恭敬和赞赏门生。对门生在翻译历程中出现的疑难,我们师生互动,配合解答疑难。这反应了当代的讲授观:讲授不是老师教,门生学,而是师生来往、积极互动、配合生长。
5品读课文、明白课文布局
这是课文的难点部门,将占用15分钟的时间,方法是:老师引导,门生讨论,让门生在讨论中加深对课文的明白,门生讨论,表现了新课程:互助探究的理念。
在老师引导方面,我出示一系列的题目,
板书:目标(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目标(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内修政理,外结好孙权)
依据(须要性-----荆州)
大概性------益州
这三个题目标提出不是根据课文的次序,而是根据由总到分的次序,这切合门生了解事物的纪律。
老师在门生交换总结的底子上对课文布局举行归纳总结,目标是使门生团体掌握课文布局,熟习课文内容。
五、课后延伸:
课后请同砚们阅读《三国演义》中有关诸葛亮的故事,网络与诸葛亮有关的民间传说,如许做的目标是:扩大门生的阅读量,开阔门生的视野。表现新课程:语文的外延和生存的外延相称的大语文讲授观。这部门用1分钟的时间。
篇3:隆中对主要内容
隆中对主要内容
《隆中对》是诸葛亮对当时政局的看法,并且针对刘备集团无根据地的处境提出的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方针。
概括起来,诸葛亮《隆中对》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当时的形势是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而荆州和益州乃用武之地,应利用荆州刘表、益州刘璋不能守成的机会, 若跨有荆、益,取代割据荆、益的刘表、刘璋,建立起可靠的根据地,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
2.在夺取荆州和益州的同时,利用帝室之胄,信义着于四海,的声望,招揽人才,内修政理,逐步增强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
3.在益州要妥善处理好与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关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解除以后北伐时的后顾之忧。
4.在荆州要外结好孙权,与孙权建立抗击曹操的联盟。待天下有变,再分兵两路,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如果这样的.话,刘备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综观后来的历史进程,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对当时形势的分析,基本上是符合客观实际的,为刘备集团制定的战略决策,大体上也是行之有效的。
篇4:《隆中对》内容分析
《隆中对》内容分析
14、由本文故事演化而来的成语典故是:三顾茅庐
15、写出与诸葛亮有关的一句古诗词名句,一副对联,一个故事,一条成语(熟语、歇后语)。
①古诗词名句:A、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B、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C、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②上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下联: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上联:定三分,烧博望,出祁山,大名不朽;
下联:气周瑜,摒司马,擒孟获,古今流传。
③故事:草船借箭;三气周瑜;火烧赤壁;七擒孟获;空城计;六出祁山;
④成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孔明借箭----有借无还
16、给课文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①(第(1)段):写诸葛亮的抱负和外人对他的评价。
②(第(2)段):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
③(第(3~5段):写刘备问计,诸葛亮对策。
④(第(6)段):写刘备非常看重诸葛亮的才能。
17、阅读第1~3段,探究下列问题。
(1)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①文中最能形象地概括诸葛亮的才能和性格特点的一个词是:卧龙
②从正面表现诸葛亮抱负非凡的一句是: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③表明诸葛亮知音少,从反面衬托他抱负和才能非凡的一句是:时人莫之许也
④从侧面表现诸葛亮才能非凡,尊严至高无上的句子是: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2)第2段写徐庶向先主刘备推荐诸葛亮有什么作用?
答:从侧面表现诸葛亮才能非凡,为后面写刘备屈尊亲往隆中拜访诸葛亮作铺垫。
(3)“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一句,表现了先主刘备怎样的品质?
答:重视人才,礼贤下士,求贤若渴,虚心诚恳。
(4)“奸臣窃命”中的“奸臣”指谁?“窃命”是什么意思?
答:指董卓、曹操。“窃命”指盗用皇帝的政令,即专权。
18、阅读第4~6段,探究下列问题。
(1)诸葛亮认为刘备暂时不能与曹操“争锋”的'依据有哪些?
答:依据有三:①曹操谋略出众(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②军事力量雄厚(已拥百万之众)
③政治地位优越(挟天子而令诸侯)
(2)诸葛亮认为刘备对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的原因有哪些?
答:原因有三:①政权巩固(已历三世)
②地理条件优越(据有江东;国险)
③人心归附(民附;贤能为之用)
(3)在诸葛亮的对策里,对不同的对象采取的对策不同。说说对下列对象采取的对策分别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曹操: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诸戎、夷越:西和诸戎,南抚夷越
(4)“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这句话应如何理解?
答:既表明刘备对诸葛亮的高明对策如获至宝,又表明他们两人政治见解完全一致。
1、用原文语句填写以下空白
(1)诸葛亮认为与曹操“不可与争锋”的原因是:今操以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
(2)诸葛亮认为刘备在内政和外交方面应遵循的方针是: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
(3)诸葛亮提出的近期策略目标是跨有荆、益,最终的策略目标是:成霸业,兴汉室,他主张在内政方面应遵循的方针是: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内修政《隆中对》内容分析理
外交方面的方针是:外结好孙权,等到形势发生变化,再兵分两路出击:一路是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另一路是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2、根据提示填写相关词句。
(1)曹操打败袁绍的主要原因是:人谋(或“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2)曹操当前的优势在于:今操以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
(3)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篇5:22.隆中对
22.隆中对
22.隆中对陈 寿
教学目的
二.朗读文言课文。
2.积累一些文言词汇,如实词、虚词等。
3.学会翻译文言文,了解文章大义。
4.了解诸葛亮的卓越才能。
重点难点
1.重点
1)朗读文言课文。
2)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
2.难点
1)学会翻译文言文,了解文章大义。
2)了解诸葛亮的卓越才能。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陇亩(long3)倾颓(tui2)猖蹶(chang1jue2)存恤(xu4)
夷越(yi2)胄(Zhou4)殆(dai4)沔(mian3)诣(yi4)
2.查字典,对照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二、导入
1.作者作品简介
本文节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L一
作者陈寿233―297字示祚zuo4 晋朝安汉(现在四川南充)人,
史学家,所著(三国志)六十五卷,记载三国时期220-280)魏、蜀、吴三
国的历史。
2.时代背景简介
东汉末年是个土地兼并剧烈、地主剥削残酷、官府摇役繁重、政治
腐败不堪的黑暗时代。这时,爆发了一场规模巨大的农民起义一黄
巾起义。在镇压黄巾起义过程中产生和壮大起来的大小武装力量,为
了取代东汉王朝,争夺势力范围,进行了勾心斗角的政治斗争和频繁的
军事混战。在镇压黄巾起义中起家的曹操、刘备和孙坚,在多次战争
中,一步步扩大势力。赤壁大战之后,形成了曹操、刘备和孙权三国鼎
立的形势。此后,三国之间又混战了七十二年,全国才得到统一。(三
国志)就是记载这段时期的历史的史书。
在当时的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中,刘备处于劣势。因此,他十分希望
有能人来帮助他实现他的政治理想。他思贤若渴,“三顾茅庐”请诸葛
亮下山。本文叙写的就是诸葛亮回答刘备的咨询,充分展示了诸葛亮
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
三、正课
*朗读课文,注意读准语音,节奏分明,语气流畅,感情充沛。
2.请学生翻译第1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躬]亲自。[陇亩]田地。
[好]喜欢。
[每]常常。
[时]当时。[莫之许]就是“莫许之”。许,承认。
[友善]友好。
口]认为。[信然]确实这样。
3.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屯】驻军防守。
[器]器重、重视。
【谓……曰】对……说。
[与俱来]与(之)俱来。俱。一起。
[就见]到那里拜访。就,接近,趋向。
[屈致]委屈(他)召他来。致,招致,引来。
[枉]委屈。[驾]车马,借车马指刘备。[顾]拜访。
4.请学生翻译第3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由是]因此。[遂]于是,就。[诣]去,到。这里是拜访的意思。
[凡]总共。
.[乃见]才见到。
[因]于是。[屏]这里是命人退避的意思。
[汉室]指汉朝。[倾颓]崩溃、衰败。
[奸臣]指董卓、曹操先后专权.[窃命]盗用皇帝的命令。
[孤]古代王侯的自称。这里是刘备自称。[度德量力]衡量(自己
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人人
[信]通“伸”,伸张。
[遂]就。[用]因此。[猖獗]这里是失败的意思。
[已]停止,罢休。
[计]计策。[安]疑问代词,怎么。
5.请学生翻译第4段到完,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已来]已,通“以”
[不可胜数]数也数不清。胜,尽。
[众寡]人少。意思是兵力薄弱。
[非临…,抑亦]不仅……而且 【谋】筹划(得当)
[挟]挟持,控制。[令]号令。[诸侯]这里指当时割据一方的军阀。
[争锋]争强,争胜。
[国险而民附]地势险要,民众归附。
[援]外援。[囹]谋取。
[利]物资。[尽]全部取得
[此用武之国]这是用兵之地。意思是兵家必争之地。
[殆]大概。[资]资助,给予。
[险塞]地势险要。
[天府之土]指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饶,形势险固的地方。
[因]依靠。[成]成就,创建。
[暗弱]昏庸懦弱。
[殷]兴旺富裕。[存恤]爱抚、爱惜。
[胃]后代。
[信义]诚信仁义。[著]显明。
[总揽]广泛地罗致。揽,这里有招致的意思。
[岩阻]险阻,指形势险要的地方。
[戎]古时对我国西部各族的称呼。
[夷越]这里泛指我国南部各族。
[修]治理。[政理]政治。
[身]亲自。
[箪食壶浆]用箪(盛着)粮食,用壶(装着)酒水。“箪”和“壶”是形
容词作状语,表工具。箪,用箪。壶,用水壶。
[诚如是]确实像这样。
[日]一天天。
6.请一生翻译全文。
7.再次朗读全文,要求读得朗朗上口。
四、小结
1.一词多义
谓
认为 调为信然
对・・说 谓先主日
已
停止 然志犹未已
通“以”自董卓已来
已经 已历三世
信
确实 谓为信然
诚信 信义著于四海
同“伸”,伸张 欲信大义于天下
然
这样 谓为信然
但是 然志犹未已
用
因此 遂用猖獗
利用 贤能为之用
运用 此用武之国
2.古今词义
顾
古义 拜访 将军宜枉驾顾之
今义 照顾
凡
古义 总共 凡三往
今义平凡
孤
古义 我,古代王侯的自称 孤不度德量力
今义 孤立
殆
古义 大概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今义 危险
日
古义 一天天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今义 太阳
3.词性活用
箪 用革 名词作状语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壶 用水壶 名词作状语
4.通假字
信,通“伸”伸张 欲伸大义于天下
已,通“以” 自董卓已来
5.句式
1)判断句。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2)省略句。
君与俱来。
(3)倒装句。
时人莫之许也
4)递进复句
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五、作业
l.完成课后练习二。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一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一、看拼音写出汉字。
(long3)亩 倾(tui2) 存(xu4)
猖(jue2)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谓为信然2.将军宜枉驾顾之
3.凡三往4.欲信大义于天下
5.遂用猖厥6.汉室顾颓
三、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2.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第二课时
一、预习
1.朗读全文,质疑。
2,思考课后练习一、三题。
二、导入
上节课,我0]已翻译全文,疏通文意,这节课,我0]将深入探究课
文,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色。
三、正课
1.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朗朗上口。
2.提问:诸葛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说明他什么?
讨论并归纳:说明他志向远大,自认为有出将入相的才能。
3,提问:为什么“时人莫之许”只有崔州平和徐庶“调为信然”?
讨论并归纳:因为当时人们还不了解他,只有跟他十分友好的朋友
才知道他确有出将入相的'才能。
4.提问:诸葛亮为什么只可“就见”“不可屈致”?
讨论并归纳:
1)有才能的人往往恃才做物,如果不够尊重地请他,他肯定不会来。
2)亲自前往拜访,才能显示思贤若渴,才能表现对人才的尊重。
5.提问:刘备请诸葛亮出山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原因是“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欲信大义
于天下”但“智术浅短,遂用猖獗”,希望能得到好的计策,实现他的政治
理想。
6.提问:在诸葛亮的对策中,他替刘备策划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最终目标是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7.提问: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诸葛亮提出了什么战略方针?
讨论并归纳:跨有荆、益两州,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
好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刘
备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8.提问:诸葛亮是根据什么提出这个战略方针的?
讨论并归纳;根据当时形势而提出的。
1)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2)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
而不可图也。
3)荆州是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4)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但刘潭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
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5)刘备是帝室之胃,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
9.提问:课后练习三。
讨论并归纳:
1)文中“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
异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这句介
绍诸葛亮生平与(隆中对)相似,不同在于人们对诸葛亮的评价。本文
是“时人异焉”,课文是“时人莫之许也”,只有诸葛亮的朋友“谓为信
然”
文中“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与(隆中
对比较为简略。课文先写徐庶的介绍,再写先主三顾茅庐问计。
文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关于对策的具
体内容本文省略。课文最后还加上关、张对刘备与诸葛亮情好日密的
反应,从侧面写出刘备如鱼得水的感受。本文则没有这情节。
2)诸葛亮“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孙权“遣军三万以助
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备又西取
益
四、小结
这篇文章以诸葛亮回答刘备的咨询为主要内容。诸葛亮在对策中
分析了敌我友多方的形势,确定了“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西和诸戎,
南抚夷越”然后北定中原的战略方针。充分展示诸葛亮卓越的政治才
能和军事才能。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三题。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8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
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
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
纳。及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琼举州委质
【隆中对的故事】相关文章:
2.隆中对教案
3.隆中对翻译
4.隆中对 翻译
5.隆中对原文及翻译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