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2022大暑饮食养生注意事项

2022大暑饮食养生注意事项

2023-05-28 08:57:3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明媚少年蒋劲娃”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2022大暑饮食养生注意事项,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2022大暑饮食养生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2大暑饮食养生注意事项

篇1:2022大暑饮食养生注意事项

大暑饮食养生注意事项

蛋白质供给需充足

大暑气温较高,人体新陈代谢加快,能量消耗大,因此蛋白质的供应必须酌量增加,每日摄入量应在100克―120克。植物蛋白能够以从豆制品中获得,动物蛋白除了奶制品外,还要适量的吃点肉,例如鸡肉、鸭肉、瘦猪肉、鸽肉等平性或凉性的肉制品。在食用鸭肉时最好炖食,也能够加入莲藕、冬瓜等蔬菜煲汤,这样不但能够荤素搭配起到营养互补的效果,又能够健脾、益气、养阴。

益气养阴的食物不是不能少的

大暑是非常的热的,也会经常出汗,这时候十分的容易耗气伤阴,人们常常感觉到“无病三分虚”。所以说,这个时候出来要补水,还要多吃一些能够增强体质,益气养阴还很清淡的食物。比如,山药、蜂蜜、莲藕、大枣、木耳、菊花粥、豆浆、百合粥、海参、鸡蛋、牛奶等。

尽量要多吃苦味食物

苦味食物不但清热,还能解热祛暑、消除疲劳。因此,大暑时节,适当的吃点苦瓜、苦菜、苦荞麦等苦味食物,能够健脾开胃、增进食欲,不但让湿热之邪对您敬而远之,还能够预防中暑,能够一举两得。

增加清热解暑、健脾利湿食物的摄入

绿豆汤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解暑食物,除了脾胃虚寒及体质虚弱者均能够放心食用。还有,像荷叶、西瓜、莲子、冬瓜等也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暑效果。扁豆、薏仁具有很好的健脾疗效,是脾虚患者的夏日食疗佳品。

补气健脾,消暑生津

大暑不但天气炎热,而且雷电、暴雨多,此时人们容易受暑湿影响出现腹胀、食欲下降、乏力等症状,此时饮食宜清淡多样化,以补气健脾、消暑生津为主,可多食绿豆、黄瓜、苦瓜、莲藕、鸭肉、冬菇、紫菜、西瓜、薏米、冬瓜、桂圆、桃子、黄皮、芦根、白茅根等食物及药食两用之品。

大暑吃什么

莲藕

莲藕具有健脾开胃、养心安神、补血益气的功效,是夏季良好的消暑清热食物。莲藕还能促进胃肠蠕动,从而达到健脾养胃、消胀顺气的作用。

茶水

喝一杯热茶是解暑的法宝。饮用热茶能促使毛孔张开,促进汗腺的分泌,还可以利尿,有助于降温。英国科学家研究表明,热茶的降温能力大大超过冷饮制品,是消暑饮品中的佼佼者。

荷叶

荷叶味苦性平,气清香,善清暑邪以化浊。夏日如以鲜荷叶包粳米蒸饭,或以鲜荷叶泡茶,均有清暑利湿之良效。

鸭肉

俗话说:“防苦夏,吃吃鸭”。鸭肉富含人在夏天急需的蛋白质等养料,而且能防治疾病。鸭属水禽,性寒凉,从中医“热者寒之”的治病原则看,凡体内有热的人适宜食鸭肉,体质虚弱、食欲不振、发热、大便干燥和水肿的人食之更为有益。

莲子

莲子既能健脾又能养心,是一种非常平和的药物,莲子心则可以清热降心火。莲子有清心除烦、健脾止泻的作用,还能够养心安神,对于夏季由暑热引起的心烦不眠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凉拌菜

大暑的时候气温高,人也是恹恹的,日常食欲都不会太好,可以吃一些凉拌菜帮助改善食欲,特别是大暑这天,天气奇热,吃些凉拌菜还可以消暑、避暑,帮助身体养生保健。如芽菜凉拌油豆腐、凉拌黄瓜、凉拌豆角,都有着脆生生的凉快口感,能让人提起食欲。还有将海带、青椒、红椒用酱油、醋、姜末等调味的凉拌三丝,更是夏令佐酒的佳品,盛宴上的凉拌三丝里还能见到鱼、冬笋与烧鸭的身影。

绿豆汤

夏日炎炎,绿豆汤大受欢迎,但此汤不宜多喝,更不能当水喝。想消暑,煮汤时将绿豆淘净,用大火煮沸,加入适量冰糖,10分钟左右即可,汤色碧绿,比较清澈。根据个人喜好,亦可放入百合、莲子、红枣等。只为清热解毒,最好把豆子煮烂,这样的汤色浑浊,消暑效果较差,但清热解毒作用更强。

但要注意,脾胃虚弱的人不一定要喝绿豆汤,可以吃绿豆粥,将大米或小米和绿豆同锅煮粥,对脾胃起滋补作用。

苦瓜

苦瓜又名“凉瓜”,是夏季消暑的最好蔬菜,营养非常丰富,有清热解暑、健脾开胃、降血糖、美容、防癌等功效,大暑天热,吃苦瓜最好。

西瓜

西瓜民间又叫“寒瓜”,味甘甜、性寒,是瓜类中消暑解渴的首选。民间有“每天半个瓜,酷暑能算啥”的说法。夏天出现中暑、发热、心烦、口渴或其他急性热病时,均宜用西瓜进行辅助治疗。

西红柿

西红柿是大家最为熟悉的果蔬之一,性凉,营养丰富、酸甜爽口,有清热止渴,养阴凉血、生津止渴、美容、防辐射、减肥等功效。将1~2个西红柿切片,加盐或糖少许,熬汤热饮,可防中暑。

大暑各地民俗

山东

“喝暑羊”,鲁南地区有在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汤)的习俗。在山东省枣庄市,不少市民大暑这天到当地的羊肉汤馆“喝暑羊”。

浙江

大暑送“大暑船”活动在浙江台州沿海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大暑船”完全按照旧时的三桅帆船缩小比例后建造,长8米、宽2米、重约1.5吨,船内载各种祭品。活动开始后,50多名渔民轮流抬着“大暑船”在街道上行进,鼓号喧天,鞭炮齐鸣,街道两旁站满祈福人群。

“大暑船”最终被运送至码头,进行一系列祈福仪式。随后,这艘“大暑船”被渔船拉出渔港,然后在大海上点燃,任其沉浮,以此祝福人们五谷丰登,生活安康。台州椒江人还有大暑节气吃姜汁调蛋的风俗,姜汁能去除体内湿气,姜汁调蛋“补人”,也有老年人喜欢吃鸡粥,谓能补阳。

广东

广东有大暑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为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誉为“仙草”。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广东一带叫凉粉,是一种消暑的甜品。本身也可入药。民谚: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烧仙草有冷、热两种吃法。烧仙草的外观和口味均类似粤港澳地区流行的另一种小吃龟苓膏,也同样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但这款食品孕妇忌吃。

台湾

大暑节台湾周围的海域大多布满暖水鱼群,东北海域有鱿鱼,基隆外海有小卷、赤宗、彰化海域则有黄鳍鲷等。台湾民谚:大暑吃凤梨,说的是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另外六月十五日是“半年节”,由於农历六月十五日是全年的一半,所以在这一天拜完神明后全家会一起吃“半年圆”,半年圆是用糯米磨成粉再和上红面搓成的,大多会煮成甜食来品尝,象征意义是团圆与甜蜜。

福建

“过大暑”讲究吃荔枝。大暑,按福建莆田习俗家家户户都要吃荔枝,叫做“过大暑”。民间传说大暑这一天吃荔枝,营养价值和吃人参一样高。是日,荔枝价再高,市民仍热买。

荔枝是莆田特产,其中如宋家香、状元红、十八娘红等是优良品种,古今驰名。在莆田,大暑前后,荔枝已是满树流丹、十里飘香的成熟时候了。按照习俗,大暑到了,亲友之间,常以荔枝作为互赠的礼品。按莆田传统,大暑节这天,吃荔枝,最惬意、最滋补。

按说大暑节气是大热天,荔枝又属于热性的食物,那莆田民间为何一直流传有这个习俗呢?据医家称:大暑节气是在梅雨季节刚过后不久的月份,此时天气虽热,但暑主阴,人体容易为暑、湿、邪所侵,甚至发病,而吃了这些食物,能增强机体抗病的能力,以驱除暑、湿。同时,荔枝含有多量的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富有营养价值,吃鲜荔枝可以滋补身体。

篇2:大暑饮食养生注意事项

蛋白质供给需充足

大暑气温较高,人体新陈代谢加快,能量消耗大,因此蛋白质的供应必须酌量增加,每日摄入量应在100克―120克。植物蛋白能够以从豆制品中获得,动物蛋白除了奶制品外,还要适量的吃点肉,例如鸡肉、鸭肉、瘦猪肉、鸽肉等平性或凉性的肉制品。在食用鸭肉时最好炖食,也能够加入莲藕、冬瓜等蔬菜煲汤,这样不但能够荤素搭配起到营养互补的效果,又能够健脾、益气、养阴。

益气养阴的食物不是不能少的

大暑是非常的热的,也会经常出汗,这时候十分的容易耗气伤阴,人们常常感觉到“无病三分虚”。所以说,这个时候出来要补水,还要多吃一些能够增强体质,益气养阴还很清淡的食物。比如,山药、蜂蜜、莲藕、大枣、木耳、菊花粥、豆浆、百合粥、海参、鸡蛋、牛奶等。

尽量要多吃苦味食物

苦味食物不但清热,还能解热祛暑、消除疲劳。因此,大暑时节,适当的吃点苦瓜、苦菜、苦荞麦等苦味食物,能够健脾开胃、增进食欲,不但让湿热之邪对您敬而远之,还能够预防中暑,能够一举两得。

增加清热解暑、健脾利湿食物的摄入

绿豆汤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解暑食物,除了脾胃虚寒及体质虚弱者均能够放心食用。还有,像荷叶、西瓜、莲子、冬瓜等也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暑效果。扁豆、薏仁具有很好的健脾疗效,是脾虚患者的夏日食疗佳品。

补气健脾,消暑生津

大暑不但天气炎热,而且雷电、暴雨多,此时人们容易受暑湿影响出现腹胀、食欲下降、乏力等症状,此时饮食宜清淡多样化,以补气健脾、消暑生津为主,可多食绿豆、黄瓜、苦瓜、莲藕、鸭肉、冬菇、紫菜、西瓜、薏米、冬瓜、桂圆、桃子、黄皮、芦根、白茅根等食物及药食两用之品。

大暑期间如何预防高温中暑

补充盐分和矿物质

对于暴露在烈日下的工作人员,由于汗液的大量排出,可以通过饮用盐开水或含有补充含有钾、镁等微量元素的运动型饮料补充盐分和矿物质。不用为了贪图一时凉快而饮用冰冻饮料,以免造成胃部痉挛;酒精性饮料和高糖分饮料会使人体失去更多水分,在高温时不宜饮用。

健康饮食增强营养

夏天为预防中暑应注意饮食,多吃清淡的食物少吃高油高脂食物,减少人体热量摄入。夏季的营养膳食应是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A、B1、B2和C。可多吃番茄汤、绿豆汤、豆浆、酸梅汤等。

少食高油高脂食物,饮食尽量清淡。不易消化的食物会给身体带来额外的负担。但要注意,高温环境下人们更需要摄取足够的热量,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钙。多吃水果蔬菜。

预防中暑要充分休息

夏季变成昼长夜短,气温又会很高,这个时候生理时钟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感觉到身体的疲劳。就会出现类似热感冒的症状,而这个时候最直接有效的降暑的办法就是睡觉啦。我们一般正常的一天的睡眠时间为6-7小时,但是如果我们越晚睡觉的话,这个时候睡眠的品质就会更差。

现代人作息时间虽然较晚,但还是希望能在晚上十二点前就寝会比较好。另外还要注意冷气口或电风扇不要离自己太近,或者是洗完澡头发没吹干就睡觉,这样反而容易感冒。

预防中暑要注意防晒

夏日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中午到下午时在烈日下行走,因为这个时间段的阳光最强烈,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最高!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有条件的最好涂抹防晒霜,准备充足的水和饮料。

大暑时节的由来

在每年的7月22日至24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120°之时为“大暑”节气。“大暑”与“小暑”一样,都是反映夏季炎热程度的节令,“大暑”表示炎热至极。《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这时正值“中伏”前后,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一年中最热时期,也是喜温作物生长最快的时期,但旱、涝、台风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繁,抗旱排涝防台和田间管理等任务很重。

我国古代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世上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大暑是什么意思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节气,在每年的阳历7月22日至24日,太阳到达黄经120°,表示天气酷热,最炎热时期到来。这时气温最高,雷阵雨较多,在中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摄氏40度的高温天气。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等习俗。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同时,很多地区的旱、涝、风灾等各种气象灾害也最为频繁。

关于大暑的谚语大全

1、遇到伏旱,就要减产。

2、早呱呱,风刮大;晚呱呱,雨哗啦。

3、大暑不暑,五谷不起。

4、不热不冷,不成年景。

5、蝼蛄唱歌,有雨不多。

6、蚂蚁搬家蛇过道,家里有人场里跑。

7、大暑来,种芥菜。

8、芝麻不怕旱,只怕雨水溅。

9、池塘鱼儿跳,大雨就来到。

10、青蛙哇哇叫,大雨要来到。

11、鸭不安,天要变。

12、雨蛤叫不停,风雨不容情。

13、蚯蚓雨里叫,有雨没多少。

14、小暑大暑不热,小寒大寒不冷。

15、大暑小暑,淹死老鼠。

16、小暑不见日头,大暑晒开石头。

17、关节痛,疮疤痒,不久雨水满地淌。

18、细蚊满街转,大雨连成串。

19、蜻蜓飞满天,大雨下满湾。

20、蜜蜂不出巢,当天有雨浇。

篇3:大暑饮食养生注意事项

蛋白质供给需充足

大暑气温较高,人体新陈代谢加快,能量消耗大,因此蛋白质的供应必须酌量增加,每日摄入量应在100克―120克。植物蛋白能够以从豆制品中获得,动物蛋白除了奶制品外,还要适量的吃点肉,例如鸡肉、鸭肉、瘦猪肉、鸽肉等平性或凉性的肉制品。在食用鸭肉时最好炖食,也能够加入莲藕、冬瓜等蔬菜煲汤,这样不但能够荤素搭配起到营养互补的效果,又能够健脾、益气、养阴。

益气养阴的食物不是不能少的

大暑是非常的热的,也会经常出汗,这时候十分的容易耗气伤阴,人们常常感觉到“无病三分虚”。所以说,这个时候出来要补水,还要多吃一些能够增强体质,益气养阴还很清淡的食物。比如,山药、蜂蜜、莲藕、大枣、木耳、菊花粥、豆浆、百合粥、海参、鸡蛋、牛奶等。

尽量要多吃苦味食物

苦味食物不但清热,还能解热祛暑、消除疲劳。因此,大暑时节,适当的吃点苦瓜、苦菜、苦荞麦等苦味食物,能够健脾开胃、增进食欲,不但让湿热之邪对您敬而远之,还能够预防中暑,能够一举两得。

增加清热解暑、健脾利湿食物的摄入

绿豆汤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解暑食物,除了脾胃虚寒及体质虚弱者均能够放心食用。还有,像荷叶、西瓜、莲子、冬瓜等也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暑效果。扁豆、薏仁具有很好的健脾疗效,是脾虚患者的夏日食疗佳品。

补气健脾,消暑生津

大暑不但天气炎热,而且雷电、暴雨多,此时人们容易受暑湿影响出现腹胀、食欲下降、乏力等症状,此时饮食宜清淡多样化,以补气健脾、消暑生津为主,可多食绿豆、黄瓜、苦瓜、莲藕、鸭肉、冬菇、紫菜、西瓜、薏米、冬瓜、桂圆、桃子、黄皮、芦根、白茅根等食物及药食两用之品。

大暑节气养生6大妙招

巧用芳香植物消暑化湿:

大暑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候。这个时候往往心气容易亏耗,尤其老人、儿童、体虚气弱者往往难以抵御酷暑,而导致中暑等问题发生,出现头晕、心悸、胸闷、注意力不集中、大量出汗等症状。

要化解这些症状,最好的方法是合理安排工作,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在烈日下暴晒;注意室内降温;保证充足的睡眠;讲究饮食卫生,正确的饮食可以帮助人体抵御暑湿的侵袭,可以多吃一些冬瓜、薏米、茯苓、山药等食物,最好的方法是以这些食材熬粥或煮汤。

如果已经感觉到头晕了,也可以用芳香型植物来缓解头晕。比如新鲜的藿香叶、薄荷叶、佩兰等,用来煮汤或熬粥。因为新鲜藿香叶的主要功效是芳香化浊、祛暑解表;薄荷的主要功效是疏散风热,利咽透疹,舒肝泻热,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但王文辉也提醒,夏季以湿热为主,服用藿香鲜叶保健是可行的,但要注意不能过度,也不能将其作为治疗疾病的方法。而且藿香和薄荷均不宜久煎,以藿香为例,煮的时间长了其芳香之气会消失,就起不到原有效果了,因此最好在粥、汤煲好前的几分钟才放入。

趁暑化湿解冬病:

大暑是全年温度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在养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说法,故对于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是最佳的治疗时机,在夏季养生中尤其应该细心调养,重点防治。

“不过也不是所有慢性病都能利用暑天来治疗,还得依个人体质。”专家说,暑天阳气旺盛,治病就是通过艾灸等方式利用补充阳气来达到疗养效果,通常情况下,那些冬天容易患的疾病也就是阳虚症的疾病是可以冬病夏治的。比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风湿等阳虚症疾病,有上述慢性病的人可以利用好大暑这个时节治病,若是一些体质热的慢性病人就不适合用这种方式来治疗了。

多饮暖水益消暑:

夏季养生,水也是人体内十分重要、不可缺少的健身益寿之物。俗话说“人是水浇成的”,这话不无道理。水约占人体重量的百分之七十左右,传统消暑的养生方法十分推崇饮用白开水。

需要提醒的是,为了解渴有人一次性饮水过多,殊不知这样会增加心脏负担,使血液浓度快速下降,甚至出现心慌、气短、出虚汗等现象。所以,炎热季节,渴极了应先喝少量的水,停一会儿再喝。

药食同粥补气清暑:

大暑气候炎热,可以用粥来滋补身体。李时珍认为,“粥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医学界公认,粥能补益阴液,生发胃津,健脾胃,补虚损,最宜养人。粥是在相对温度较低、时间较长的情况下熬出来的,可减少对蛋白质、脂肪的分解破坏和维生素的流失,并使一些矿物质能够溶于汤中,使粥更具营养价值。

在大暑节气,典型的“度暑粥”可以选择绿豆百合粥、西瓜翠衣粥、薏米小豆粥,这些食材都具有补气清暑、健脾养胃的功效,可以帮助市民安度盛夏。

药粥则对老人、儿童、脾胃功能虚弱者均适宜,大暑喝粥,可以放一些拇指淮山、茯苓等药材,祛湿效果会更好。

消暑切莫动“肝火”:

另外,大暑时节高温酷热,人们易动“肝火”,经常会出现莫名的心烦意乱、无精打采、食欲不振等问题,也被称为“情绪中暑”。“情绪中暑”对夏日养生和身心健康危害很大,特别是老年、体弱者,由于情绪障碍时会造成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血压升高,甚至还会引发猝死。

专家提醒,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一定要避免生气、着急等极端情绪,应尽量做到“心静自然凉”。

“桑拿天”健身宜散步:

大暑时节东莞的天气往往闷热、潮湿,人体感觉热,但即使大汗淋漓也不能解热,很容易中暑。因此大暑养生首先要避开“桑拿天”,闷热天气尽量少出门、少活动,即使出门也不能长时间暴露在露天环境中。为了让体内的湿气散发出来,应尽量在早晚温度稍低时进行散步等强度不大的活动。

此外,专家还强调,三伏天里有慢性病史的病人特别是中老年人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年轻人,因此中老年人在盛夏高温中健身要避免体力消耗过大的运动项目,比如快跑、器械运动等。

大暑传统习俗

1、饮伏茶

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古时候,很多地方的农村都有个习俗,就是村里人会在村口的凉亭里放些茶水,免费给来往路人喝。每个凉亭里都有专人全天煮茶,保证供应。

2、晒伏姜

伏姜源自中国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充分融合后食用,对老寒胃,伤风咳嗽等有奇效,并有温暖保健的功效。

3、烧伏香

烧伏香是说大暑这天要去庙里祈祷风调雨顺,求雨消暑。

4、斗蟋蟀

大暑节气时,乡村田野蟋蟀最多,中国有些地区的人们茶余饭后有以斗蟋蟀为乐的风俗。

5、送“大暑船”

送“大暑船”是浙江沿海地区,特别是台州好多渔村都有的民间传统习俗,其意义是把“五圣”送出海,送暑保平安民。送“大暑船”时,伴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表演。

大暑节气的民俗也体现在吃的方面,这一时节的民间饮食习俗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吃凉性食物消暑;一种是在大暑时节吃热性食物。例如:鲁南地区“喝暑羊”、福建莆田吃荔枝、广东地区吃“仙草”、台湾地区吃凤梨。

大暑是什么意思呢

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

暑是炎热的意思。表明它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一般说来,大暑节气是盆地一年中日照最多、气温最高的时期,是盆地西部雨水最丰沛、雷暴最常见、30℃以上高温日数最集中的时期,也是盆地东部35℃以上高温出现最频繁的时期。大暑前后气温高本是气候正常的表现,因为较高的气温有利于大春作物扬花灌浆,但是气温过高,农作物生长反而受到抑制,水稻结实率明显下降。盆地西部入伏后,光、热、水都处于一年的高峰期,三者互为促进,形成对大春作物生长的良好气候条件,但是需要注意防洪排涝。盆地东部这时高温长照却往往与少雨相伴出现,不仅会限制光热优势的发挥,还会加剧伏旱对大春作物的不利影响,为了抗御伏旱,除了前期要注意蓄水以外,还应该根据盆地东部的气候特点,改进作物栽培措施,立足于“早”,以趋利避害。燠热的大暑是茉莉、荷花盛开的季节,馨香沁人的茉莉,天气愈热香愈浓郁,给人洁净芬芳的享受。高洁的荷花,不畏烈日骤雨,晨开暮敛,诗人赞美它“映日荷花别样红”,生机勃勃的盛夏,正孕育着丰收。

大暑的谚语或俗语

1.屋里不出烟,必定雨绵绵。

2.六月盖棉被,新米倒比陈米贵。

3.旱收芝麻涝收豆,不旱不涝收绿豆。

4.小暑凉飕飕,大暑热熬熬。

5.三遍豆子粒儿圆,八遍谷子米汤甜。

6.六月下连阴,遍地出黄金。

7.大暑来,种芥菜。

8.冷在三九,热在中伏。

9.小暑不算热,大暑正伏天。

10.人在屋里热得躁,稻在田里哈哈笑。

11.瓜怕刮,烟怕淹,豆子就怕大水漫。

12.小暑大暑不热,小寒大寒不冷。

篇4:大暑饮食养生注意事项

蛋白质供给需充足

大暑气温较高,人体新陈代谢加快,能量消耗大,因此蛋白质的供应必须酌量增加,每日摄入量应在100克―120克。植物蛋白能够以从豆制品中获得,动物蛋白除了奶制品外,还要适量的吃点肉,例如鸡肉、鸭肉、瘦猪肉、鸽肉等平性或凉性的肉制品。在食用鸭肉时最好炖食,也能够加入莲藕、冬瓜等蔬菜煲汤,这样不但能够荤素搭配起到营养互补的效果,又能够健脾、益气、养阴。

益气养阴的食物不是不能少的

大暑是非常的热的,也会经常出汗,这时候十分的容易耗气伤阴,人们常常感觉到“无病三分虚”。所以说,这个时候出来要补水,还要多吃一些能够增强体质,益气养阴还很清淡的食物。比如,山药、蜂蜜、莲藕、大枣、木耳、菊花粥、豆浆、百合粥、海参、鸡蛋、牛奶等。

尽量要多吃苦味食物

苦味食物不但清热,还能解热祛暑、消除疲劳。因此,大暑时节,适当的吃点苦瓜、苦菜、苦荞麦等苦味食物,能够健脾开胃、增进食欲,不但让湿热之邪对您敬而远之,还能够预防中暑,能够一举两得。

增加清热解暑、健脾利湿食物的摄入

绿豆汤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解暑食物,除了脾胃虚寒及体质虚弱者均能够放心食用。还有,像荷叶、西瓜、莲子、冬瓜等也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暑效果。扁豆、薏仁具有很好的健脾疗效,是脾虚患者的夏日食疗佳品。

补气健脾,消暑生津

大暑不但天气炎热,而且雷电、暴雨多,此时人们容易受暑湿影响出现腹胀、食欲下降、乏力等症状,此时饮食宜清淡多样化,以补气健脾、消暑生津为主,可多食绿豆、黄瓜、苦瓜、莲藕、鸭肉、冬菇、紫菜、西瓜、薏米、冬瓜、桂圆、桃子、黄皮、芦根、白茅根等食物及药食两用之品。

大暑的含义

大暑节气的时候在我国,正值中伏前后,天气进入了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此时也正逢雨热同季,雨量比其他月份明显增多。农家在这个时期既要时刻注意暴雨侵袭,预防洪涝灾害的发生,又要做好抗旱保收的田间准备工作。此时,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一年中最热的时期,除青藏高原及东北北部外,大部分地区天气炎热,35℃的高温已是司空见惯,经常还会出现40℃的高温天气,我国的各个地区的温度差别都不大。

大暑有哪些习俗

在我国的个别地区依然保留着喝伏茶的习俗,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免费供应伏茶时间一般从农历六月初到八月末。这种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 古时候,很多地方的农村都有个习俗,就是村里人会在村口的凉亭里放些茶水,免费给来往路人喝。如今,这样的凉亭很少见到了,不过在温州,这个在几百年前的习俗都被保留下来了。

大暑是什么意思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节气,在每年的阳历7月22日至24日,太阳到达黄经120°,表示天气酷热,最炎热时期到来。这时气温最高,雷阵雨较多,在中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摄氏40度的高温天气。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等习俗。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同时,很多地区的旱、涝、风灾等各种气象灾害也最为频繁。

大暑有哪些禁忌

在我国的民间大暑的禁忌有:忌“快”运动、忌“急”冷水、忌“爆晒”、忌长时间吹空调等。由于大暑前后,温度相对较高,加之南方的天气往往闷热、潮湿,人体感觉不舒服,即使大汗淋漓也解不了困热,反而更容易中暑。因此,大暑之时要避免过度劳动,同时减少运动量,少出门活动。在暑久天,天气热,很多人都希望自己在冷水里面泡着。或者一热,就想喝冰水解解渴。其实这对肠胃非常的不好,会对身体造成很多的不适应的地方。

篇5:2022大暑饮食注意事项有哪些

2022大暑饮食注意事项有哪些

1、忌大量饮水

中暑的人应该采取少量、多次饮水的方法,每次以不超过 300 毫升为宜。切忌狂饮不止。因为,大量饮水不但会冲淡胃液,进而影响消化功能,还会引起反射排汗亢进。结果会造成体内的水分和盐分大量流失,严重者可以促使热痉挛的发生。

2、忌单纯进补

人们中暑后,暑气未消,虽有虚症,却不能单纯进补。如果认为身体虚弱急需进补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进补过早的话,则会使暑热不易消退,或者是本来已经逐渐消退的暑热会再卷土重来,那时就更得不偿失了。

3、忌大量食用生冷瓜果

中暑的人大多属于脾胃虚弱,如果大量吃进生冷瓜果、寒性食物,会损伤脾胃阳气,使脾胃运动无力,寒湿内滞,严重者则会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

4、忌吃大量油腻食物

中暑后应该少吃油腻食物,以适应夏季胃肠的消化功能。如果吃了大量的油腻食物会加重胃肠的负担,使大量血液滞留于胃肠道,输送到大脑的血液相对减少,人体就会感到疲惫加重,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大暑是什么意思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节气,在每年的阳历7月22日至24日,太阳到达黄经120°,表示天气酷热,最炎热时期到来。这时气温最高,雷阵雨较多,在中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摄氏40度的高温天气。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等习俗。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同时,很多地区的旱、涝、风灾等各种气象灾害也最为频繁。

如何预防高温中暑

补充盐分和矿物质

对于暴露在烈日下的工作人员,由于汗液的大量排出,可以通过饮用盐开水或含有补充含有钾、镁等微量元素的运动型饮料补充盐分和矿物质。不用为了贪图一时凉快而饮用冰冻饮料,以免造成胃部痉挛;酒精性饮料和高糖分饮料会使人体失去更多水分,在高温时不宜饮用。

健康饮食增强营养

夏天为预防中暑应注意饮食,多吃清淡的食物少吃高油高脂食物,减少人体热量摄入。夏季的营养膳食应是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A、B1、B2和C。可多吃番茄汤、绿豆汤、豆浆、酸梅汤等。

少食高油高脂食物,饮食尽量清淡。不易消化的食物会给身体带来额外的负担。但要注意,高温环境下人们更需要摄取足够的热量,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钙。多吃水果蔬菜。

预防中暑要充分休息

夏季变成昼长夜短,气温又会很高,这个时候生理时钟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感觉到身体的疲劳。就会出现类似热感冒的症状,而这个时候最直接有效的降暑的办法就是睡觉啦。我们一般正常的一天的睡眠时间为6-7小时,但是如果我们越晚睡觉的话,这个时候睡眠的品质就会更差。

现代人作息时间虽然较晚,但还是希望能在晚上十二点前就寝会比较好。另外还要注意冷气口或电风扇不要离自己太近,或者是洗完澡头发没吹干就睡觉,这样反而容易感冒。

预防中暑要注意防晒

夏日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中午到下午时在烈日下行走,因为这个时间段的阳光最强烈,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最高!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有条件的最好涂抹防晒霜,准备充足的水和饮料。

篇6:2022大暑养生饮食三要点

大暑养生饮食三要点

要点1:益气养阴

夏令天气炎热,出汗多易伤津耗气。“此时,除了补充足够的水分外,不妨吃一些性偏凉、有益气养阴作用的食物,比如绿豆、黄豆、红豆、乌梅、粉葛、麦冬、甘草、石斛、党参、西洋参、山药、百合等。可将其用以煮粥、熬汤,来滋补身体。”但如果是成日在空调房中走动之人,养阴食物反而要少吃一些,倒是可以喝一点姜水,以预防阴暑、驱逐体内寒凉,“冬吃萝卜夏吃姜”,性温的姜可保护脾胃。

绿豆汤、三豆饮、酸梅汤都是养阴、平和之物,在家也能轻松制作出来。绿豆汤是许多家庭夏季必备,它不仅能养阴,更能增加夏季里萎靡不振的胃口。但对于脾胃虚寒以及体质虚弱的人要注意少喝。三豆饮是绿豆、红豆和黄豆三种豆熬制而成;酸梅汤则是乌梅、山楂、甘草、陈皮、冰糖和桂花煲成。

要点2:清热解暑

许多水果汁都是天然解暑之物,比如被称为“天生甘露饮”的西瓜汁、甘蔗汁和荸荠汁。这三种饮品口感偏甜,清润而养阴,深得男女老少之欢心。西瓜是极好的消暑佳品,但是却不宜冻了吃,若如此可能会伤及脾胃,常温吃便可。

“许多人夏季喝茶多,但茶实际上是寒凉的食物,尽量少喝为宜。”需要注意,诸如荔枝、龙眼、橘子等水果,虽能生津止渴,但其性偏温,常吃易引起咽痛、口疮等问题,因此食用时当适可而止,不可贪吃。

要点3:养心清心

坊间常说,夏季要多吃苦。夏天属火,五脏之中,心也属火,夏季人体浮火多,类似如苦瓜苦菜等苦味食物可适当吃,但需视乎个体情况。以苦瓜为例,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C、钙、铁等,有助于祛除邪热。

苦瓜最好的吃法是焯熟以后用以凉拌,如此能较好保留它的纤维素。莲子入季,它也可养心护心,三伏天天气闷热,人们容易心烦气躁,吃点安神的莲子可以平稳情绪。

但是老人和小孩,以及体质寒凉者都最好少吃苦味食物,毕竟苦味具有清下作用,如果体内有火才好吃。

大暑吃什么养生

莲藕

莲藕具有健脾开胃、养心安神、补血益气的功效,是夏季良好的消暑清热食物。莲藕还能促进胃肠蠕动,从而达到健脾养胃、消胀顺气的作用。

茶水

喝一杯热茶是解暑的法宝。饮用热茶能促使毛孔张开,促进汗腺的分泌,还可以利尿,有助于降温。英国科学家研究表明,热茶的降温能力大大超过冷饮制品,是消暑饮品中的佼佼者。

荷叶

荷叶味苦性平,气清香,善清暑邪以化浊。夏日如以鲜荷叶包粳米蒸饭,或以鲜荷叶泡茶,均有清暑利湿之良效。

鸭肉

俗话说:“防苦夏吃吃鸭”。鸭肉富含人在夏天急需的蛋白质等养料,而且能防治疾病。鸭属水禽,性寒凉,从中医“热者寒之”的治病原则看,凡体内有热的人适宜食鸭肉,体质虚弱、食欲不振、发热、大便干燥和水肿的人食之更为有益。

莲子

莲子既能健脾又能养心,是一种非常平和的药物,莲子心则可以清热降心火。莲子有清心除烦、健脾止泻的作用,还能够养心安神,对于夏季由暑热引起的心烦不眠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凉拌菜

大暑的时候气温高,人也是恹恹的,日常食欲都不会太好,可以吃一些凉拌菜帮助改善食欲,特别是大暑这天,天气奇热,吃些凉拌菜还可以消暑、避暑,帮助身体养生保健。

大都是制作简单且经济的菜品,如芽菜凉拌油豆腐、凉拌黄瓜、凉拌豆角,都有着脆生生的凉快口感,能让人提起食欲。还有将海带、青椒、红椒用酱油、醋、姜末等调味的凉拌三丝,更是夏令佐酒的佳品,盛宴上的凉拌三丝里还能见到鱼、冬笋与烧鸭的身影。

绿豆汤

夏日炎炎,绿豆汤大受欢迎,但此汤不宜多喝,更不能当水喝。想消暑,煮汤时将绿豆淘净,用大火煮沸,加入适量冰糖,10分钟左右即可,汤色碧绿,比较清澈。根据个人喜好,亦可放入百合、莲子、红枣等。只为清热解毒,最好把豆子煮烂,这样的汤色浑浊,消暑效果较差,但清热解毒作用更强。

但要注意,脾胃虚弱的人不一定要喝绿豆汤,可以吃绿豆粥,将大米或小米和绿豆同锅煮粥,对脾胃起滋补作用。

苦瓜

苦瓜又名“凉瓜”,是夏季消暑的最好蔬菜,营养非常丰富,有清热解暑、健脾开胃、降血糖、美容、防癌等功效,大暑天热,吃苦瓜最好。

西瓜

西瓜民间又叫“寒瓜”,味甘甜、性寒,是瓜类中消暑解渴的首选。民间有“每天半个瓜,酷暑能算啥”的说法。夏天出现中暑、发热、心烦、口渴或其他急性热病时,均宜用西瓜进行辅助治疗。

西红柿

西红柿是大家最为熟悉的果蔬之一,性凉,营养丰富、酸甜爽口,有清热止渴,养阴凉血、生津止渴、美容、防辐射、减肥等功效。将1~2个西红柿切片,加盐或糖少许,熬汤热饮,可防中暑。

大暑注意要点

防伤湿

三伏正值古称长夏季节,此时降雨不断,水分上腾,潮湿充斥,空气湿度之大乃全年之最。湿易伤脾,且易与暑热相兼为患。湿热交蒸,常使人感到头昏身重、胸中烦闷不适、四肢无力、食欲不振;湿热下注,可致肠炎、痢疾等。此时要格外注意饮食,不宜大量食用生冷及油腻食物,可在粥食中加入扁豆、薏苡仁等健脾利湿之品,并注意饮食卫生,严防“病从口入”。

防中暑

伏天乃四季中阳气鼎盛之际,一些体温调节功能较差的人,在高温环境中很容易中暑。因此,须注意不要在太阳下暴晒,烈日当顶时不宜出门,勿做剧烈的运动,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应少量、多次补充水分,可选择淡盐水、绿茶、绿豆汤及其他清凉饮料。如果有头晕、恶心、呕吐等先兆,说明你要中暑了,这是应速到通风阴凉处,解衣纳凉,或者饮用清凉水,并服用人丹。

防“火”

三伏天,外湿入内,使水湿困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而暑湿对脾非常不利,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祛暑化湿健脾的食物为宜,如冬瓜、黄瓜、绿豆、赤小豆、薏米等。

防受凉

在酷暑难当的夏天,人体毛孔开放,汗出不断,阳气大泄,卫外不固,风寒之邪极易乘虚而入。因此,伏天既要防“阳暑”,也要防“阴暑”。古人讲,“夏不欲穷凉”,过度贪凉可致“热伤风”,而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受寒后常使病情加重。伏天不可贪凉饮冷和贪凉露宿以及过吹穿堂风。大暑时节淋雨后,应该及时的更衣。电风扇不可开得过大,空调也不能吹的太低,尤其是老年人不宜长时间生活在冷气环境中。夜晚睡眠时,应关上电风扇和冷气机,并盖好腹部。

【2022大暑饮食养生注意事项】相关文章:

1.小雪节气养生饮食注意事项

2.2022夏至养生误区_夏至养生注意事项

3.中秋饮食养生保健小常识以及注意事项

4.大暑时节养生的祝福语

5.大暑节气怎样养生 大暑节气养生吃什么

6.二十四节气夏至饮食注意事项

7.2022年惊蛰饮食注意事项

8.饮食礼仪的注意事项

9.端午饮食的注意事项

10.重阳节养生饮食十大原则

下载word文档
《2022大暑饮食养生注意事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